父母逼婚為什麼變得更加嚴重?
父母逼婚為什麼變得更加嚴重?
作者:高曉筱
當過節返鄉的青年看著舊日同學已在家鄉縣城開起小車、買起新房,孩子都已能打醬油,反觀自己仍然兩手空空、連累父母被看不起,除了彼此聊不到一塊,內心也許會有疑問:是否應該及早回頭?
每到春節,返鄉年輕人被父母逼婚、逼相親是熱炒話題。從2016歲末開播的《中國式相親》電視節目,再到農曆新年前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廣為傳頌的新曲子《春節自救指南》,還有針對親友團超負荷關愛的《反逼婚攻略》,給人一種雙方相愛相殺的感覺,父母來勢洶洶步步緊逼,子女披上戰甲奮力抗爭。可是,父母逼婚的情況,這些年真的變得更加嚴重嗎?
豆瓣上有個小組叫「父母皆禍害」,創建於2008年,與父母之間的不快和家庭矛盾,干涉子女婚戀一直是小組的熱門話題。9年過去了,小組依然活躍,組員超過12萬人,並且相繼冒出了其他小組:「反父母皆禍害」、「思考父母皆禍害」、「父母皆禍害嗎?」、「子女皆禍害」……在波瀾不驚的歲月中,顯然有不同的聲音和反思加入討論。到了爆款《中國式相親》,父母們更被拉到了台前直接把脈,子女們則坐在後台小聲評論,部分嘉賓甚至是90後小夥子。年輕人在鏡頭下或許有點小尷尬,但是那種溫順,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在極力爭取婚戀自由,反抗父母之命。這與十多年前的70後、部分80後相比,更是天壤之別。
如果父母逼婚等現象只在特定時期凸顯,那該如何解釋這種變化呢?階層流動和家庭功能也許可以提供新的角度思考。很長一段時間內地域和階層之間幾乎不存在流動空間。50後和60後的婚戀對象,是熟人圈裡的同學、工友、父母親戚、鄰居領導的孩子、兄弟姐妹的朋友,換句話,不太可能遇到意料之外的人,大家都知根知底。而且,在一個人的實際生活中,單位遠比父母更重要,它提供了從搖籃到墳墓的保護。父母作為家庭的主要代表,其實處於較為邊緣的位置。在那個年代,人們出行、結婚或離婚都需要單位同意,但是很少聽到父母逼婚的故事。
這種情況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市場經濟的發展給予了人們快速積累財富、改變出身的機會。而跨地域的流動,則讓人們結識不同背景、不同階層的朋友。所謂「我奮鬥二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故事,當然首先說明在經濟飛速發展時期,個人只要肯打拚總歸能冒頭,跟家庭背景關係不大。同時,反映出原本處於不同階層、毫無干係的人們竟然能千里來相會。在熟人圈和社會階層大洗牌的時刻,恰好是70後與部分80後結婚成家的時期。離開故鄉、外出闖蕩的年輕人,既有能力掙脫家庭,也有與陌生來客相識相愛的機遇。因此,「父母逼婚」在本世紀初引起無數年輕人共鳴,這種迴響至今仍然存在。
可是,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又出現了新的趨勢。最直接的感受是,這幾年陸續聽到「逃離北上廣」的報道和故事。當過節返鄉的青年看著舊日同學已在家鄉縣城開起小車、買起新房,孩子都已能打醬油,反觀自己仍然兩手空空、連累父母被看不起,除了彼此聊不到一塊,內心也許會有疑問:是否應該及早回頭?這種情況在20年前根本不會出現,年輕人走掉就是永遠離開,哪怕父母也是舉全家之力將子女送到大城市。故事一面是個人的離開與堅持,另一面則是父母的幫助與支持。對部分80後和90後而言,父母的重要性已經無需言表,他們意味著幫年輕人買房、幫忙照顧孩子,有經濟實力的父母則能夠做得更多。當父母成為年輕人向上流動的重要力量時,把關子女婚戀自然也就成為父母分內之事,90後的年輕人沒理由不明白,甚至反駁也站不住腳。
因此,父母逼婚的情況,也許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嚴重,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情況真是如此,這將意味著社會流動可能在減弱,階層在固化,家庭在承擔更重的壓力。
推薦閱讀:
※如何面對父母的逼婚,真的很煩?
※比逼婚更可怕的,是逼人不離婚
※姑娘永遠不愁嫁 讓逼婚狗帶
※男朋友比我大12歲,他爸媽催他結婚,嫌我小不能結婚生子,就逼分手,他也迫於壓力不得不妥協,怎麼挽救?
※我有齶裂 雖然小時候治好了 但還是可以聽出來 我媽覺得我要嫁不出去了 不斷給我相親 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