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按摩觸診診斷知識

第七章   下肢觸診

一、 下肢觸診的解剖基礎

下肢借肢帶與軀幹相連。下肢作為人體的支撐和運動器官,可做立、走、跑、跳、踢、蹬等運動。除具有與上肢的共同規律外,在形態結構上還有一系列的特徵。如:骨骼粗大,關節輔助結構多、複雜而堅韌,肌肉粗大發達。穩固性大於靈活性,適應於各種姿勢下動、靜力學的需要,從而維持身體在三維空間的平衡。下肢的界限是:上界前方以腹股溝和髂嵴前份與腹部分界,外後方髂嵴後份和髂後上棘至尾骨尖的連線,與腰部、骶尾部分界;內側以股溝與會陰部分界。下肢可分為臀區、股、膝、小腿、踝和足部,各部又分若干區。

二、 下肢運動的觸診

(一)髖關節的運動

下肢整體的運動是由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及足部各關節的活動共同完成。下肢主要是載重的器官,運動遠不如上肢靈活。髖關節由髖臼與股骨頭構成,髖臼周緣有纖維軟骨構成的髖臼唇,以加深髖臼的深度。關節囊很堅韌,上方附著於髖臼的邊緣,向下附著股骨頸,在後面包圍頸的內側三分之二,故股骨頸骨折有囊內、囊外之分。韌帶少而堅韌,對維持人體姿勢起很大的作用。關節囊下壁薄弱,股骨頭易從下方脫位。

1髖關節的收展運動

髖關節的外展運動是下肢向外離開正中面運動,範圍在0o~60o,極度外展時,髖向支持側傾45o,脊柱亦向支持側彎曲。極度外展時,股骨頸和大轉子將碰撞髖臼緣發生交鎖,故大腿需外旋,大轉子才不起阻礙作用。長期鍛煉及運動員和舞蹈家,外展可達120o~130o。參於外展的肌肉為臀中肌、臀小肌和闊筋膜張肌,梨狀肌和臀大肌上緣纖維起輔助作用,臀中肌為主要的外展肌。髖的內收是下肢從任一外層位朝向身體正面的運動,當一側下肢離開原來的位置跨越支持腿的前面或後面向對側運動時,最大的內收範圍為0o~30o。內收大腿的肌肉主要是內收肌群,大收肌是最強大的內收肌。此外,閉孔內、外肌、股方肌等也是內收輔助肌。

2髖的屈、伸運動

髖的屈曲是大腿前面貼近軀幹的運動,伸膝時主動屈曲達80o,被動屈曲達120o;膝屈曲時,由於胭繩肌鬆弛,主動屈曲120o,被動屈曲超過140o。屈髖的肌有髂腰肌、股直肌、闊筋膜張肌、縫匠肌和恥骨肌。髂腰肌是強有力的屈髖肌,臀中肌、臀小肌前纖維、長收肌、股薄肌也是屈髖的輔助屈肌。伸髖是下肢伸於額狀面後方的運動,因受髂股韌帶等的限制,伸髖範圍比屈髖範圍小,主動伸一般為20o,強力被動伸可達30o。屈膝狀態下伸髖比伸膝時伸髖範圍小。伸髖肌有臀大肌、臀中肌後纖維、大收肌、腘繩肌等。臀大肌是最有力的伸肌。

3髖的旋轉

髖內旋肌少於外旋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和恥骨肌,外旋肌主要有臀大肌、梨狀肌、股方肌、閉孔內、外肌以及股二頭肌、縫匠肌等。其內旋肌約為外旋肌的1/3。故內旋範圍小,約0o~30o,外旋範圍大,約為0o~60o。因外旋肌力強大,下肢較多處於外旋位。

(二)膝關節的運動

膝關節為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關節囊附著股骨、脛骨和髕骨的關節面周緣,輔助結構較多。囊外有髕韌帶、脛側副韌帶、腓側副韌和腘斜韌帶;囊內有前、後交叉韌帶,膝橫韌帶,內、外側半月板。這些對關節的穩固起決定作用。膝關節屬屈戊關節,主要作屈伸運動,在半屈位時,還可作旋轉運動。

1髕骨的作用

髕骨是埋於股四頭肌腱中的一個籽骨,可保護股骨和脛骨關節面免受損傷。在伸膝過程中起槓桿作用,增加股四頭肌的力距,提高股四頭肌的效應。髕骨可保護膝關節的穩固性,防止產生膝內翻和膝外翻。髕骨損傷或切除後,膝的功能將受影響。

2膝的屈伸

伸膝是小腿後面遠離大腿後面的運動,運動範圍從130o~0o,或從任一屈曲到0o。膝的伸肌為股四頭肌,它是人體中最強有力的肌肉之一,比屈肌強3倍,是下肢支撐體重強有力的肌肉。屈膝為小腿後面接近大腿後面的運動,其運動範圍可因髖關節的屈伸而變化。髖關節屈曲時,膝主動屈曲達140o,伸髖狀態下,膝主動屈曲達120o左右。膝的被動屈曲可達160o左右。屈膝肌有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輔助屈肌有腘肌、股薄肌、縫匠肌和腓腸肌等,其肌力約為伸肌的三分之一。

3膝的旋轉

膝在屈曲狀態下,小腿可圍繞垂直軸進行旋轉,膝屈曲為直角,小腿下時,內旋範圍約30o,外旋範圍達40o。膝外旋稍大於內旋,受交叉韌帶的影響,之N。交叉韌帶損傷可引起小腿旋轉異常。內旋肌有縫匠肌、股薄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腓腸肌內側頭等,外旋肌有股二頭肌、闊筋膜張肌和腓腸肌外側頭。

三、 下肢觸診的病理基礎

(一)髖關節的觸診

髖關節病變異常導致周圍皮膚及軟組織的改變。例如髖關節的急性炎症,常有周圍軟組織充血、腫脹、皮膚髮紅。而在某些慢性髖關節疾病,除有軟組織的萎縮外。還有可能發現竇道或瘢痕。這些體表改變有助於髖關節疾病的診斷。正常嬰兒的大腿一般有三條基本的皮膚折襞,分別位於腹股溝,大腿內側及髕骨上方。Putti發現單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嬰兒,患側大腿皮膚折襞升高,加深。此外,還會增加兩條較淺顯的皮膚折襞。這些皮膚折紋變化從後面觀察並作比較更清楚。髖部損傷患者,觀察其傷肢的姿勢,有時常可比較正確地判定損傷的性質。例如在髖關節脫位時,由於股骨頭向不同的方向脫位,息肢的姿勢亦有所不同。股骨頭向後上脫位,患肢呈屈筋、屈膝、大腿內收內旋位;股骨頭向前下脫位,患肢呈屈筋、屈膝、大腿外展和外旋位;在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中,除外展嵌入型股骨頸骨折和無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外,常可呈現患肢的外旋姿勢。

1畸形

脊柱力線的改變常受骨盆的影響。而骨盆力線又常取決於髖關節的情況。因此,髖關節的病變常可從骨盆及脊柱力線上反映出來。脊柱力線的改變主要表現在腰段的側凸和前凸畸形。而骨盆則主要是傾斜。

1)腰脊往前凸畸形:除脊柱本身病變外,腰脊柱前凸畸形常因髖關節屈曲畸形所致。(1)髖關節屈曲畸形患者在直立時,總是代償性地加大腰前凸和拾高臀部而非髖部畸形。若令患者屈曲髖關節,則可消除腰脊柱的前凸畸形。(2)雙側先天性筋關節脫位的患者。由於軀幹的重心必須藉助於腰脊柱前凸的增加,才能落於髖臼後上方的股骨頭上,因此腰脊柱前凸畸形亦為其重要體征。

2)骨盆傾斜和腰脊柱側凸畸形:髖關節外展畸形患者,直立時欲保持雙下肢的平行,骨盆就向患側傾斜,導致患肢較健肢長。反之,若髖關節內收畸形,骨盆則向健側傾斜,而導致患肢較短。由於筋關節的外展或內收及畸形所引起的骨盆傾斜,必然會導致脊柱的側凸改變。

2壓痛

先讓患者用一指指出疼痛部位,然後檢查。檢查者用手切診時應輕輕按壓髖部,由四周逐漸至疼痛中心。注意軟組織的柔韌度和彈性。並經常詢問患者有無疼痛及疼痛程度。除疼痛中心外,還應注意股三角、大粗隆及髖部有否異常。軟組織韌度增加,常提示關節周圍有炎性浸潤。彈性增加可能有關節積液,必要時應作關節穿刺來證實。

3腫塊

在髖部切摸到突出的骨性隆起,應想到是否為髖關節後脫位;在恥骨或閉孔部有異常骨性隆起,可疑為髖關節前脫位,在髖部切摸到軟性腫塊,應疑為滑囊炎或膿腫。

4叩擊痛

髖關節病變或股骨頸及粗隆間骨折。用拳叩擊足跟或直接叩擊大粗隆時,都可能出現明顯的傳導痛。

5聞診

關節在活動時,有時會隨運動發出節律性的響聲,稱「彈響筋」或「彈響股」。這種彈響一般是來自髖關節內,其原因尚不甚清楚。有人認為是骸腰肌於髖關節前方向外側滑移或因關節盂緣韌帶鬆弛,股骨頭撞擊髖臼盂的結果。常見於運動員,當髖部自主伸直至最後之25o時,從髖關節發出一尖銳的響聲。另一種是來自筋關節外,多見於青壯年。造成的原因,一般認為系因緊張肥厚之闊筋膜張肌與大粗隆摩擦引起響聲。此種彈響髖,在作髖關節自動伸屈及行走時,可在大粗隆上方摸到一條狀物快速滑過大粗隆,隨之發出響聲。

(一) 髖關節動量檢查

1髖關節運動及肌肉檢查

1)正常髖關節運動範圍:屈曲:伸膝時90o,屈膝時135o~145o。伸直0o。過伸:15o~30o。內收:20o~30o。外展:30o~45o。內旋:30o~40o。外旋:40o~50o。

2髖部運動肌肉檢查方法

(1)屈曲運動:屈髖肌主要有髂腰肌、縫匠肌、股直肌、大收肌等。仰卧位,檢查者一手握踝上或足,另一手握於膝部,膝、髖關節同時屈曲,使大腿盡量向腹壁貼攏。髂腰肌功能檢查  患者仰卧或坐位,患肢屈膝、屈髖,使筋關節至大腿同軀幹間的角度稍小於90o。檢查者握踝部牽拉或加壓於膝部,令患者作抗阻力屈筋運動。

(2)背伸運動:伸髖主要有臀大肌,臀中肌後方纖維,胞繩肌等。俯卧位,檢查者一手按住骨盆,另一手握住踝部把下肢盡量提起,直到骨盆開始從檢查檯面升起為止。正常人髖關節有15o~30o的過伸。臀大肌檢查  患者俯卧位,患肢在伸膝位作下肢的抗阻力後伸運動。檢查者一手可觸診臀大肌的收縮。

(3)內收運動:內收肌主要有內收大肌,內收長、短肌等。仰卧位,雙下肢伸直。檢查者一手握踝部令患者作抗阻內收運動,另一手可置於內收肌處觸模內收大肌的收縮。

(4)外展運動:外展肌主要有臀中肌、臀小肌及闊筋膜張肌。側卧位患側在上,檢查者一手按於膝外側令患者作抗阻力外展,另一手指觸模臀中肌收縮情況。

(5)旋轉運動:內旋肌主要有臀中、小肌及闊筋膜張肌的前方伸展部;外旅肌主要有閉孔內、外肌,梨狀肌,臀大肌下部。檢查髖關節的旋轉運動有兩種方法,但都應首先囑患者肌肉放鬆,取仰卧位。一種是下肢伸直,用手滾動其大腿。另一法是先將膝關節屈曲90o,以小腿作為槓桿作內旋或外旋。臀中肌肌力檢查:病員俯卧,患肢屈膝,小腿作抗阻力外旋動作,檢查者用手指觸模臀中肌收縮。外旋肌力檢查  患者俯卧屈膝位,檢查者握小腿,令其用小腿作抗阻力內旋動作。本試驗中,因臀大肌之肌力在外旋髖關節中起主要作用,故又主要查明臀大肌是否有麻痹。

3下肢長度周徑測量

1)下肢長度:測量下肢長度,可將兩下肢置於對稱位進行同健肢比較性目測。例如:仰卧位,雙下肢完全伸直併攏,比較髕骨及內踝或足跟高度。仰卧位,屈髖屈膝,兩下肢併攏,比較大腿或小腿高度。另外還可按相應的骨性隆突為標誌,將兩下肢置於相同而且對稱的位置上作尺測。例如:(1)由髂前上棘至內踝尖長度,為下肢總長度,又稱相對長度,為臨床常用的方法。正常人兩下肢測量誤差不超過1cm。還可對下肢進行分段測量其長度。例如:大腿長度:自髂前上棘量到外側膝關節縫。小腿長度:自膝關節外側間隙或腓骨頭骨至外踝尖。(2)由臍孔量至內踝尖,由於臍孔非骨性標誌,測量易發生較大誤差,故臨床很少採用。(3)病員兩下肢長短差別較大者,可採用木塊在縮短的下肢足下墊高,直到兩髂前上棘在同一水平位為止。然後測量其所墊高度,即為患肢實際縮短之長度。

2)大腿周徑:在下肢周徑測量中,最常測量而且具有較大臨床意義的是測量大腿周徑。大腿周徑主要是衡量肌肉是否萎縮及其萎縮程度。必須將兩側大腿的相同部位進行比較才具有實際意義。

(二) 髖部特殊試驗

1屈髖攣縮試驗或稱托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把健側髖關節盡量屈曲,使大腿靠近腹壁,使腰椎緊貼床上,再讓患肢伸直。若不能將患肢平放於床面上或患肢平放床面上時腰椎又離開床面,出現代償性腰椎前凸即為陽性,說明該髖有屈曲畸形。患肢大腿與床面所成之角度即該髖關節屈曲畸形之角度。

2單腿獨立試驗或稱屈登倫堡(Trendelenburg)試驗

囑患者先用健側下肢單腿獨立,患側下肢抬起,患側骨盆向上提起,該側臀皺襞上升為陰性。再用患肢獨立,健肢抬起,則健側骨盆及臀皺襞下降為陽性。提示髖關節不穩或臀中、小肌無力。

3髂、坐骨結節聯線或稱內拉通(Neleton)線

髂前上棘與坐骨結節最突出部之間作一聯線,當患者側卧,患側在上,屈髖在90o~120o,或當患者仰卧,髖關節處於45o屈曲位時。正常情況下,該聯線應經過大粗隆頂端,或大粗隆頂端最多也不超過該連線lcm。超過以上限度時,表示大粗隆已上移。

4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或稱布瑞安(Bryant)三角

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向床面作垂線,再由大粗隆頂點做一水平線,兩線交點與大粗隆頂點間的距離,在正常成人約5cm。若再將大粗隆頂點與髂前上棘作一聯線,使之構成一直角三角形,若直角兩邊等長(等腰三角形),則為正常。可與健側比較,若大粗隆向上或向下移位,則水平距離較健側增長縮短或三角形兩直角邊不等長。

5休馬克(Schoemaker)線與卡普蘭(Kaplan)點

患者仰卧位,雙下肢中立位,兩大粗隆頂端與髂前上棘之間各作一連線,並向腹壁延長,此線稱休馬克(Schoemaker)線。正常兩延長線交點應在臍部或臍上稱卡普蘭(Kap1an)點。如下移至臍下中線旁,則提示一側大粗隆上移,說明股骨頭、頸有縮短性病變。

6掌跟試驗

仰卧位,患肢伸直,將伸直的手掌心托起患肢足跟,若足發生外旋為陽性。在無嵌入的股骨頸骨折和移位的股骨粗隆間骨折,常因骨折外旋肌的牽拉作用而使足發生外旋畸形。

7望遠鏡征或套疊試驗

這是測定髖關節穩定性的一種方法,常用於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檢查。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大腿作來回推拉動作。若察覺有軸動或見大粗隆隨推拉而上下移動即為陽性。

(八)艾利(Allis)征

患者仰卧,兩骸及膝屈曲,兩足跟並齊平行放於床面觀察。若兩膝不等高,即為陽性。這表明髖關節後脫位或股骨、脛骨任一骨的短縮。

(九)髂脛束緊張試驗或稱歐伯(Ober)試驗

患者健側卧位,屈曲髖關節,以消除腰椎前凸。檢查者立於患者背後,一手固定骨盆,另一手握患肢髖部並屈膝90o。然後外展患側大腿,同時伸直,使與軀幹處於同一直線。正常時迅速鬆手,則因闊筋膜張肌收縮,肢體稍上舉後便漸次墜落。若患肢仍可被動地維持於外展位,或強行內收時則引起腰脊校向患側側凸,即為陽性,表明髂脛束有攣縮。

(十)蛙式試驗或稱雙髖外展試驗

嬰兒平卧於檢查桌上,檢查者用手支持兩側膝部。先將雙筋、膝屈曲至90度,然後再將兩髖關節外展、外旋各90o。正常嬰兒,雙膝外側應能觸及桌面。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患兒,則患側出現外展受限或膝部不能觸及桌面,稱蛙式試驗陽性。

(十一)彈響試驗或歐特拉尼(Orto1ani)試驗

膝關節力線還可沿矢狀面發生改變。若膝關節不能伸直就稱屈曲畸形,若過度的後伸,即稱為膝反張畸形。

(二)腫脹

正常膝關節維持在100o的屈曲狀態,可見髕韌帶兩側膝眼呈凹陷狀態,而髕韌帶則尤如象鼻呈現在中央。當膝關節少量積液時,其積液常沉積於滑膜囊之前下外側和前下內側,使髕韌帶兩側正常凹陷的膝眼消失。若膝關節大量積液或積液較多時,關節腔內之積液充滿了整個滑膜腔的全部隱窩。膨隆的髕上滑囊最為明顯。膝關節周圍的不規則的腫脹,如伴有劇痛,甚至呈現靜脈怒張時,常提示為惡性腫瘤。

(三)肌萎縮

任何膝關節器質性病變,都會因疼痛而減少肢體負重。一般早期即可出現四頭肌、尤其股內側肌萎縮。因此,股四頭肌萎縮一般常可反映膝關節的病變。檢查時要特別注意同健側作比較。

二、切診

由於膝關節位置表淺,所以膝部的髕骨、股骨踝、脛骨平台邊緣、脛骨結節、腓骨頭、側和脛側附韌帶、髕韌帶、骸支持帶、骸下脂肪墊以及周圍的肌肉和肌膜等都可觸及,通過對膝部組織的切觸,可以獲得許多可靠而又有價值的資料。

(一)痛點

膝部不同部位的壓痛點,表示不同的病損。而某些病損則以某特定部位的壓痛表現出來。例如:脛側副韌帶破裂,雖然在脛側副韌帶的起止點股骨踝和脛骨鍛內側及韌帶的中央都可有壓痛,但卻以破裂處的壓痛最敏感。半月軟骨損傷,沿膝關節間隙可有壓痛,髕下脂肪墊肥厚或損傷,則壓痛點在髕韌帶兩旁的膝眼,若疑為髕骨軟化症,可先將膝關節伸直,放鬆髕韌帶,以便在將髕骨向內或外推移時切觸髕骨關節軟骨面有否壓痛。脛骨結節骨骺炎時,局部多有明顯壓痛。

(二)腫塊

檢查膝部的腫塊,首先要切摸是囊性還是實質性,並追究其來源。髕前皮下囊性腫塊,應視為髕前滑囊積液或慢性滑囊炎。腮窩部囊性腫塊,概稱貝克(Baken)囊腫。此類囊腫常同關節腔相通。但若腮窩囊腫伴有博動,應疑為動脈瘤。位於膝關節間隙的囊性腫塊,尤其位於膝前外側,腫塊隨伸膝突出,屈膝消失者,應首先考慮半月軟骨囊腫。膝部實質性的腫脹,多來源於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的骨質,此為腫瘤的好發部位,來自骨骼的腫瘤具有的共同特點是固定不動。雖然不能單憑切診來確定腫瘤的性質,但卻可根據切觸腫塊形狀、堅度、切痛、生長部位,再結合病史、生長速度、自覺癥狀等,可幫助判斷其腫瘤的良、惡性質。

(三)膝部遊離體

膝部遊離體可以停留在一定的部位,也可以非常溜滑地以關節腔為巢穴活動而無恆定的位置。後者常稱之「關節鼠」。遊離體依其形成和來源,有纖維性、軟骨性和骨軟骨性三種。膝關節遊離體可以是單獨一個,有時則數目眾多,甚至以滑膜帶將遊離體連成串珠狀。檢查遊離體最好是讓患者自己指出其部位。通常患者總是需要一定的關節活動和手法按摩,方能驅使關節內的遊離體滑到表面而被觸及。

(四)滑膜增厚

正常滑膜不能切知,但由於膝關節滑膜結構複雜而豐富,故任何性質的慢性炎症,都能引起滑膜囊壁增厚。不同性質的慢性炎症,其滑膜增厚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常見的疾病有滑膜結核、類風濕性關節炎、創傷性滑膜炎、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

三、聞診

(一)彈響聲

在主動或被動伸屈膝關節的活動中,出現關節滑脫樣的震動,同時伴隨一明顯的濁音。這種彈響聲在膝關節外側半月軟骨盤狀變異,尤其伴有破裂時最為常見。

(二)粗糙的摩擦聲

關節軟骨面不光滑或滑膜因炎症導致增厚,粗糙不平,在膝關節伸屈活動時,發出粗糙的摩擦聲。產生這種粗糙摩擦聲的部位,多來源於髕股關節和股骨兩鍛側方。

(三)血管雜音

在膝部發現腫塊或服窩部發現博動性腫塊,應藉助聽診器檢查是否有血管雜音。

四、動量檢查

(一)膝關節運動及肌肉檢查

1正常膝關節活動範圍

伸直:為0o,可有5o~10o的過伸。

屈曲:120o~150o。

旋轉  屈膝時內旋10o,外旋20o。

2運動肌肉檢查

(1)伸肌:股四頭肌是唯一的伸膝肌,股四頭肌麻痹或肌力不足,將致患者不能主動行伸膝活動。可讓其仰卧位,屈膝、屈筋,檢查者用一前臂固定大腿於屈筋位,然後令患者主動伸膝或用另一手加壓於小腿前下,以衡量股四頭肌的抗阻運動能力。

(2)屈肌:股四頭肌麻痹的患者,常需要正確估計其屈肌的肌力。以便考慮是否以屈肌移位替代股四頭肌,重建伸膝功能。屈肌肌力的檢查,常根據所施阻力的大小和肌腔張力的強弱,以估計該肌肉的收縮力。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握踝部施加壓力,另一手指置於所要檢測的屈肌膜即為檢測股二頭肌肌力的方法。同樣可檢測內側的半腱肌和半膜肌。

(二)測量

膝關節測量主要是通過量具,測量其負重力線和關節的活動度。

1正常膝關節中立位:自髂前上棘到第l~2趾縫間的連線。應通過髕骨中央。

2膝關節生理外翻角:正常為10o以內。

3兩膝內髁間距或兩側內髁間距。正常情況下二點應靠攏,即踝間距和踝間距為0。但因存在個體差異,最多不超過5cm,否則所謂膝內翻或膝外翻畸形。

4大腿及膝周徑:應用健肢作比較測量。大腿周徑測量在髕骨上8~10cm處為宜。

5小腿長度測量:脛骨點至脛骨內踝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三) 特殊試驗

1浮髕試驗

患者仰卧,膝關節伸直,股四頭肌完全放鬆,使髕骨能隨意向兩旁推動。檢查者一手加壓於骸上囊,驅使積液進入關節腔。用另一手的示指尖輕柔而快速地點壓髕骨。若能感到髕骨在被指尖點壓而不斷碰撞股骨保,後立即彈回,浮髕 試驗即為陽性。關節積液量一般超過10ml,就可呈現浮髕現象。

2髕骨摩擦試驗

患者仰卧位,下肢肌肉放鬆。檢查者一手握踝上,另一手置於髕骨上輕握膝部。將膝和髖關節作被動伸屈活動時,若聽到或感到一種尤如車輪在沙地上滾過似的,較粗糙的摩擦音或摩擦感,為髕骨摩擦試驗陽性。陽性表示髕骨軟骨面退行性變。

3關節分離試驗

又稱側方擠壓或側副韌帶緊張試驗或波勒(Bohler)征,患者仰卧位,膝關節伸直。檢查者一手握患肢踝上部,另一手按住膝關節,作對抗性將膝向內或向外推頂,使內或外側副韌帶緊張。若在膝內或外側產生疼痛或小腿異常擺動,即為陽性,表示側副韌帶鬆弛或斷裂。

4抽屜試驗

又稱德韋爾(Drawer)試驗。病員仰卧,患肢屈膝約80o位置。檢查者雙手抱住膝部下方,向前後推拉。若小腿上端過度向前移位,表示前交叉(前十字)韌帶鬆弛或斷裂;如小腿上端過度向後移位,則表示後交叉(後十字)韌帶鬆弛或斷裂。

5重力試驗

由於半月軟骨發生盤狀變異或損傷,可在膝關節出現彈響聲。但對不能確定彈響聲來源於內側或外側時,本法有幫助定位的作用。患者側卧,檢查者以一手掌托定大腿側方或墊一枕。令患者主動伸屈膝關節,若患肢在上時,如彈響減弱,則彈響和病損在外側;如彈響增強,則彈響和病損在內側。若患肢在下時,如彈響減弱,則彈響和病損在內側;如彈響增強,則彈響和病損在外側。

6過伸試驗

又稱瓊斯(Jones)征。患者仰卧。檢查者一手按定膝部,另一手握小腿上部,將小腿上提,使膝關節作被動過伸活動。若在膝前產生疼痛,則有兩種可能,一是半月軟骨前角受擠壓產生的疼痛,表示半月軟骨前角損傷;另一是骸下脂肪墊增厚,遭受擠壓產生的疼痛,應結合臨床加以區別。

7研磨試驗

又稱阿潑來(Apply)試驗。患者俯卧位。檢查者一手按壓固定大腿,另一手握持患肢足部或檢查者將膝部置於大腿後部固定大腿,用雙手握持足部作檢查。將小腿向膝部加壓,同時將足內旋或外旋,並將膝關節作屈伸活動。如在此過程中出現疼痛,則為陽性。表示內側或外側半月板破裂。依其疼痛發生時膝關節角度判定半月軟骨破裂的部位。屈曲最大限度時應疑為后角破裂,90o時為中央破裂,近伸直時為前角破裂。為區別由於韌帶損傷產生的疼痛,還應將患足向上牽拉提起,以減輕脛骨平台對半月軟骨擠壓,同時再行足內旋或外旋時的伸、屈膝活動。如此產生的疼痛,應疑為韌帶損傷。

8半月板彈響試驗

又稱麥克馬瑞(Mc.Murray)征。患者仰卧。檢查者穩定膝部,另一手握足跟或踝部,將膝關節盡量屈曲。然後將小腿置於各種軸位,行伸屈膝關節活動。視其「彈響」出現時限,以判斷半月軟骨可能損傷的部位。1)小腿內收外旋,同時伸屈膝關節,如有彈響聲,說明內側半月軟骨可能有所破裂。2)小腿外展內旋,同時伸屈膝關節,如有彈響聲,說明外側半月軟骨可能有所破裂。3)膝關節極度屈曲時發生彈響聲,應為半月軟骨后角破裂。4)膝關節處在90o左右時發生彈響聲,應為半月軟骨中央破裂。在進行此項試驗時,應注意與髕骨摩擦或肌腱彈撥發出的響聲相鑒別。

9推髕試驗

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放鬆,檢查者用拇食指下推髕骨,並適當用力抵住髕骨,囑患者突然用力上拉髕骨,如出現髕骨間劇痛,則為陽性,提示髕股關節炎。正常者做此試驗亦有輕度疼痛,注意鑒別。


推薦閱讀:

每天五分鐘按摩兩個美容穴
超簡單的按摩手法,疲勞通通消失掉!
《壓縮時空的一代人》3
按摩保健常用15種手法
健身小課堂之如何利用按摩軸來放鬆

TAG:知識 | 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