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北京西單地區某商場前,一個由200多根筷子插在草坪、筷子上還懸掛著「鍾」的「豎筷插碗」雕塑,引來了北京民俗專家和北京市民的強烈批評,剛剛擺放一周自行拆除了。該商場的負責人介紹,由於設計者是年輕人,「不懂老理兒」,這才引來了不少中老年消費者的不滿。「豎筷插碗」是老北京奠祭死人的一種風俗,難怪這一雕塑受了批評。不過,對於這個風俗,除了「老北京」,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民族傳統又是常識,為何竟然有很多人不知道呢?「常識」不為人知,折射出民俗文化的斷代之虞。何以至此,有歷史的原因,也有民俗教育缺乏的原因,再有我們沒有把「自己的」東西看的非常重要。
筷子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中國最古老最簡單的一種餐具,每天吃飯的傢伙什,一雙在手方便實用,除了湯以外,保您可以席捲全桌。用筷子吃飯,不僅很好的鍛煉了人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也很好的鍛煉了大腦的思維能力。
筷子有很多討口採的習俗,筷子是成雙成對的,結婚時作為定情之物,兩根筷子在一起,白頭到老,永不分離。筷子就有快生貴子,快快樂樂,五子登科。北方農村的新婚之夜,一定要在洞房地上扔幾雙筷子,為「快生貴子」圖個吉利之意;在新年除夕夜,許多家庭會在晚餐時擺放新筷子以祈求好運;十雙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筷子與好運是聯繫在一起的。
筷子在古代祭祖時的禁忌,不能把筷子頭朝上,而要朝下。筷子放碗上叫亡人,叫幾位亡人擺幾付碗筷,這時的筷子必須擺放在碗上右邊口沿上。因此,平時吃飯忌將筷子放在碗上。
筷子較常用的還有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捆筷硬如鐵,象徵著一種團體的力量。
人們除了將筷子作為餐具,對食物進行夾、叉、撕、斷、絞等基本用法外,在特定的情況下,筷子還可以替代和充當其它物品來使用。我國有的地方還有一種筷子舞。是在婚禮,或喜慶歡宴的時候表演的一種舞蹈。用筷子敲打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處,擊打的同時肩部環繞聳動,腕部靈活翻繞,敲打聲輕脆,節奏鮮明,情緒熱烈。
在長期的生括實踐中,人們對使用筷子也形成了一些禮儀上的忌諱:
筷子的擺放
1、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一雙雙理順,然後輕輕的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上。
2、筷子不能一橫一豎交叉擺放,不能一根是大頭,一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更不能把筷子不能插在飯碗里。
3、不能隨手把筷子擲在桌上 ,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筷子架上;
4、不能用筷子翻菜,在夾菜時,不能把筷子在菜盤裡揮來揮去,上下亂翻,遇到別人也來夾菜時,要有意避讓,謹防「筷子打架」。
5、不能用舌頭舔食筷子上的附著物,或用筷子去推動碗、盤和杯子。
6、不能揮舞筷子,在說話時,不要把筷子當作刀具,在餐桌上亂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和用筷子指點別人。
7、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將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讓菜湯滴下來,不要把筷子當牙籤,需要使用湯匙時,應先將筷子放下。
8、在用餐過程中,已經舉起筷子,但不知道該吃哪道菜,這時不可將筷子在各碟菜中來回移動或在空中游弋。
9、食餐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時,應先將筷子放下。筷子一定要放在筷子架上,不能放在杯子或盤子上,否則容易碰掉。
10、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膳了,但不收拾碗碟,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這種橫筷的禮儀,我國古代就有。橫筷禮一般用於平輩或比較熟悉的朋友之間。小輩為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必須等長者先橫筷後才可跟著這麼做。
使用筷子的傳統禁忌:
中國人使用筷子用餐是從遠古流傳下來的,古時又稱其為「箸」。日常生活中對筷子的運用是非常有講究的。一般我們在使用筷子時,正確的使用方法是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且要把筷子兩端對齊。用餐前筷子要整齊的碼放在飯碗的右側,用餐後則要整齊的豎向碼放在飯碗的正中。但是,絕對禁忌以下十二種筷子的使用方法。
一、三長兩短。
這意思就是說在用餐前或用餐過程當中,將筷子長短不齊的放在桌子上。這種做法是不大吉利的,通常我們管它叫「三長兩短」,其意思是代表「死亡」。因為過去中國人死後是要裝進棺材的,在人裝進去還沒有蓋上棺蓋的時候,這棺材的組成部份是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共三塊長木板,五塊木板合在一起做成的棺材正好是三長兩短,所以說這是極為不吉利的事情。
二、罵大街。
這種拿筷子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出。這在北京人眼裡叫「罵大街」。因為吃飯時食指若伸出,就會總在不停的指著別人。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對方時,大都帶有指責的意思。所以吃飯拿筷子時用手指人,就如同在指責別人一樣,是不被允許的。還有一種情況也是這種意思,就是吃飯時同別人交談並用筷子指人。
三、品箸留聲。
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裡,用嘴來回去嘬,並不時的發出噝噝的聲響。這種行為被視為不雅。如果餐桌上出現這種現象,會被認為是缺少家教,同樣不被允許。
四、擊盞敲盅。
這種行為被看作乞丐要飯,其做法是在用餐時拿筷子敲打盤碗。因為過去只有要飯的才用筷子擊打要飯盆,用發出的聲響配上嘴裡的哀告,引起行人的注意並給予施捨。
五、執箸巡城。
這種做法是手裡拿著筷子,做旁若無人狀,用筷子來回在桌子上的菜盤裡來回巡,不知從哪裡下筷為好。此種行為是典型的缺乏修養的表現,且目中無人,極其令人反感。
六、迷箸刨墳。
這是指手裡拿著筷子在菜盤裡不住的扒拉,以求尋找獵物,就像盜墓刨墳一般。這種做法同「迷箸巡城」相近,都屬於缺乏教養的做法,會令人生厭。
七、淚箸遺珠。
實際上這是指用筷子往自己盤子里夾菜時,手裡不利落,將菜湯流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這種做法被視為嚴重失禮,同樣是不可取的。
八、顛倒乾坤。
就是用餐時將筷子顛倒使用,這種做法是會被人看不起的,正所謂飢不擇食,以至於將筷子使倒了,這是絕對不可以的。
九、定海神針。
在用餐時拿一隻筷子去插盤子里的菜品,這一舉動,如同當眾對人伸出中指,這是對同桌用餐人的一種羞辱。因此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舉動。
十、當眾上香。
是指出於好心幫別人盛飯時,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飯中遞給對方。這會被人視為大不敬。因為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為死人上香時才這樣做的,所以,如果把筷子插在飯中,那無疑是把對方視同於死人一樣,是絕不被接受的。
十一、交叉十字。
這一點往往不被人們所注意,在用餐時將筷子隨便交叉放在桌上,這也是不對的。中國人認為在飯桌上打叉子,是對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也是對自己的不尊敬,因為過去吃官司畫供時才打叉子的,這無疑也是在否定自己。
十二、落地驚神。
所謂「落地驚神」的意思是指失手將筷子掉落在地上,這是嚴重失禮的表現。因為中國人認為,祖先們全都長眠在地下,不應當受到打攪,筷子落地就等於驚動了地下的祖先,這是大不孝,所以這種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
以上所說的十二種筷子的禁忌,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應當注意的,作為一個禮儀之邦和古老的城市,通過對一雙小小筷子的用法,就能夠讓人們看到他那深厚的文化積澱。
禮儀辭海·筷子部
疑筷:忌舉筷不定,不知夾什麼好;
臟筷:忌用筷子在盤裡扒拉夾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搶筷:就是兩個人同時夾菜,結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夾不起來就用筷子當*子,扎著夾;
橫筷:這表示用餐完畢,客人和晚輩不能先橫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嘬筷子;
淚筷:夾菜時不幹凈,菜上掛湯淋了一桌;
別筷:不能拿筷子當刀使用,撕扯肉類菜;
供筷:忌諱筷子插在飯菜上;
拉筷:正嚼著的東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當牙籤;
粘筷:筷子上還粘著東西時不能夾別的菜;
連筷:同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的太遠,
不要斜著伸筷夠菜。
分筷:擺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
只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
原文地址:用筷子禁忌 作者:淡靜如水
使用筷子的十種忌諱
一忌:猶豫不定。
想吃這個想吃那個,筷子繞來繞去,優柔寡斷,太丟人了!
二忌:扎食品。
筷子怎麼用都可以,但畢竟不是原始人,別用筷子扎著吃。
三忌:用筷子傳遞食品。
用筷子傳遞食物,猶如葬禮時撿遺骨,非常不吉利!
四忌:夾菜滴答。
用筷子夾菜,作料汁滴答滴答,好像菜在流淚。
五忌:舔筷子。
筷子上沾著菜,用嘴來舔,形象不雅。
六忌:用筷子推碗。
用筷子把碗拖到跟前,表明你很懶惰。
七忌:鑽探筷子。
用筷子在碗里、盤子里翻來翻去,太髒了。
八忌:用筷子扒拉飯。
狼吞虎咽扒拉飯,好像誰要搶你那份飯似的。
九忌:夾來夾去。
已經伸出筷子,又不吃,又去夾另一盤的。
十忌:橫跨筷子。
有放筷子的用具,還把筷子橫放在碗上,是不是和放筷子的用具有仇?
原文地址:使用筷子的禁忌
人品,從一雙筷子看出
與一朋友吃飯,恰好父親來看我,便接來一起吃。父親寡言,飯間一直靜靜的聽我們聊天。回家的路上,父親說:「你這個朋友,不可深交。」我愕然,這個朋友是因生意認識的,合作過幾次,印象還不錯。
父親說:「從吃相看,基本可以估摸出他是個怎樣的人。他夾菜有個習慣性動作,總是用筷子把盤子底部的菜翻上來,劃拉幾下,才夾起菜,對喜歡吃的菜,更是反反覆覆的翻炒,就好比把筷子當成鍋鏟,把一盤菜在盤子里重新炒了一次。」
我不以為然:「每個人習慣不同,有的人喜歡細嚼慢咽,有的人喜歡大快朵頤,不可苛求。」
父親搖搖頭說:「如果一個生活困窘的人面對一盤盤美味佳肴,吃相不雅可以理解,可你這位朋友本是生意之人,物質生活並不困苦,如此吃相,只能說明他是個自私、狹隘之人。面對一盤菜,他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用筷子在盤子里翻來覆去的炒,如果面對的是利益的誘惑,他一定會不擇手段佔為己有。」
接著,父親講起他小時候的故事。父親5歲時,爺爺就去世了,孤兒寡母的日子過的極為窘迫,常常飢不果腹。有時去親戚家做客,奶奶會提前反覆叮囑父親:「兒啊,吃飯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吃相,不能獨自霸佔自己喜歡吃的菜,那會被人恥笑的。我們家窮,但不能失了禮節。」奶奶的話,父親銘記於心,即使面對滿桌美味佳肴,他也不會失態,總能控制有度。
末了,父親意味深長的說:「不要小瞧一雙筷子,一個小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拿筷子者的修為和人品。」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應證了父親的話,為了一點蠅頭小利,那位朋友果然棄義而去。
從那之後,我一直謹記父親的話,一個人的一生,誘惑何其多,但要時刻對慾望加以節制,好的東西,更不能佔為己有,要與人分享。提煉做人的品質,應從一雙筷子的節制開始。
原文地址:人品,從一雙筷子看出 作者:知而獲智
吃有吃相
吃相不好,朋友吹掉
老底子,在知書達禮、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吃飯是全家團聚、增強家族認同感和維繫感情的生活內容,是大人議事的當口,也是對孩子實施訓誡的良機。客堂中央放一張結結實實的八仙桌,長輩坐北朝南,兒子媳婦兩邊坐定,老祖宗最疼愛的小孫子享有特權,坐在他們身邊。餐具也有所區分,比如在我家,祖父有專用的象牙筷,祖母則用系著細細鏈子的銀筷子,其他成員就用烏木筷或紅木筷,我則有一雙專享漆木筷,筷頭尖尖,筷桿上畫了花鳥,是我最初接受美術教育的來源。這些細節都體現了敬老愛幼的傳統。
菜上來了,最好的菜擺在長輩面前。老人不動筷,其他人是不能開吃的。吃飯時小孩子不能說話,嘴巴不能發出粗鄙的吧嗒吧嗒咀嚼聲,筷頭不能像無人偵察機那樣在菜碗上游移盤旋,也不能一手執筷一手執匙左右開弓,飯粒掉下得馬上拾起來送進嘴裡,這些都是老規矩。
我有一鄰家小妹,三十二歲了還沒嫁出去,爺娘急的頭髮也白了。有一次,家裡來了一個小青年,一身名牌,大包頭前沖三。從弄堂口走起來的一路上,鄰居們交頭接耳,眼睛放電,17號里二樓前廂房的黃家是不是來了毛腿女婿?看看,看看,機關槍、手榴彈、炸藥包一個不少,應該是的。鄰居小妹的爺娘備了一桌好菜好酒招待,立體聲音箱噴出來的音樂喜氣洋洋。但事後得知這個時尚青年吃相不好,兩條胳膊像大吊車那樣支在桌子上,還不停的抖腿。搛菜就搛菜吧,筷子卻要在菜碗里兜底翻,就像盜墓賊在挖秦始皇的墓。還好吹牛,聽上去他們家專門給南京軍區修理保養坦克車和裝甲車,觀音菩薩生日那天一家門去普陀山燒香,坐的還是東海艦隊的導彈驅逐艦。這番話嚇的小妹爺娘渾身發抖。小青年喝高了,最後跑到灶披間里嘔,一股酸胖氣直衝雲宵,叫四鄰八舍搖頭嘆息。從此,這個小青年就再沒有進過我們弄堂。
八仙桌上,碗筷有道
以前我家還有幾隻金邊高腳碗,逢年過節時請出來,專門盛大菜,隆重的放在其他盆子中間,有點鶴立雞群的樣子,這樣大家都能搛到。我家還有一把粉彩的倒流壺,是專門給祖父盛黃酒的,從壺底一個口中徐徐灌酒,但不能多灌,超過警戒線,酒就會從倒流口裡一瀉而凈,這個壺在提醒人們不能貪杯,有養生的作用。家裡還有幾個粉彩溫酒器,蓋罐形狀,中間可放一個小酒杯,壺中注熱水,祖父在冬天也能喝到熱酒了。喝了冷黃酒手會抖,這個道理在我讀《紅樓夢》之前就知道了。
現在城市居住格局有所改變,八仙桌退出了歷史舞台,西式的長桌似乎更受人們歡迎。但許多人不知道,長桌是為西餐分食制設計的,在設家宴的時候,男女主人分坐在兩端,以便照應客人。中餐的合餐制不適宜用長桌。現在還有所謂中式的長桌,好像是八仙桌的加長版,中西合璧的思路,那麼兩頭兩腦就必須放一本正經的官帽椅,兩旁邊宜放沒有扶手的燈掛椅,有人不懂這個道理,一律放官帽椅,結果大家坐起來,椅子們就會「打架」。
還有一點我覺的日本人做的比我們好,中國人擱筷子是縱向的,筷頭對著對面的人,而日本人擱筷子是橫向的。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值得我們學習。日本人擱筷子有專用筷擱,隆重一點的還有錦緞筷套,中國一般家庭沒有這小玩意兒。他們的湯匙也有專用的匙碟。其實他們都是從中國學過去的。
死要面子,難免懊惱
上海人很要面子,過去請客吃飯,在飯店裡絕對是一道風景,照老一輩小說家的說法是,酒足飯飽後結賬,大家一定會爭的面紅耳赤。最後,總有一人付賬,那表情是悻悻然的,而沒有付賬的那幾個人,在角落裡偷笑,彷彿撿了個大便宜,那種生動的場景讓人想像起來是會忍俊不禁的。這就是上海人,在表面上竭力要維護爭當老大的腔調,但真的埋單後又有點患得患失。現在好了,這樣的場面很難看到了。首先是請客吃飯成了一件平常事,兜里的錢也多了,埋單不成問題。二是即便聚餐,如果是青年人,那就實行AA制,各人付各人的,誰也不欠誰的,沒有心理負擔。這種付款方式,使人際交往變的務實,並從某種程度上說,最大程度的維護了人的尊嚴。
一度,自助餐在上海非常流行。這是從國外引進的消費模式,客人可放開肚子吃,直到大肚圓圓。精於算計、又趨新務實的上海人趕來嘗新,目光精準的挑選價位最高的龍蝦、生蚝、牛排、烤乳豬,將盆子堆的小山樣高。回到座位上,那個形象簡直像個山大王,吃相當然不會雅觀到哪裡去,浪費的現象頗為嚴重。後來輿論對此提出批評,上海人自己也覺的不像樣,不上檯面,動作有所收斂。再後來,食物大大的豐富了,上海人的胃口也越來越小,吃自助餐的新鮮勁也過去了,再進這樣的餐廳,要裝的見過大世面的樣子。
一面揩油,一面浪費
我認識一個闊太太,每次與小姐妹吃自助餐,都能捎帶些東西回來,比如蝦餃、蛋撻、白灼蝦等。其手段之「閃」,不僅騙過目光如炬的服務員,甚至連一起大快朵頤的小姐妹也莫知莫覺。這些食物拿回家,自己又不吃,也不喂狗——寵物自有它們的狗糧,擱冰箱里,三五天後扔掉。她家裡有的是錢!但每遇吃自助餐,她還是照拿不誤,成了習慣性動作了。
上海的必勝客有一個規矩,配套供應的簡餐中有一道色拉,這道色拉由客人自行去取。也就是說,一隻巴掌大小的盆子,你隨便裝,只要它裝的下。這道「智力測試題」大大挑逗了上海人的興趣。你去看吧,那些穿著時尚的美眉是如何操作的,她們先是將黃瓜片排列在盆子邊緣,這樣就增加了盆子的寬度,然後鋪一層生菜葉,進一步增加盆子的寬度,再然後一層層疊加其他東西,一直堆成尖尖的寶塔,一盆直抵人家兩三盆。顫顫威威的端回桌,同桌人鼓掌喝彩。既沒有違反規則,又爭取到利益最大化。這就是上海人的本事。
我有個朋友在新加坡吃過自助餐,同行的同胞也差點出洋相,以國內的脾氣去開洋葷,盤子里堆的山高。偏偏那裡的餐廳有規矩,掙死沒人管,就是不能浪費,盤子里有多餘的食物要開罰款單。於是那同胞只得偷偷的把東西全撥在湯里,撒腿就溜。我朋友還說,有一天,他們在德國漢堡一家餐廳吃飯,德國除了香腸和啤酒,其他食物都很難吃,於是他們剩了幾盆菜,剛要離去,被餐廳服務員攔住,說他們雖然擁有對食物的享用權,但吃不完就等於浪費了公共資源,要罰款。他們不服,服務員打電話叫來一個人,自稱是資源部門的公務員,跟他們解釋了當地法律,於是只得認罰。
一不當心,露出馬腳
中國人在吃的方面造成的浪費,早已觸目驚心,為什麼得不到有效的制止?周作人有一句話還是蠻有道理的:中國生活的方式現在只是兩個極端,非禁慾即縱慾,二者互相反動,各益增長,而結果則是同樣的污糟。八十多年過去了,這種污糟並沒消除。有些人在家裡吃的近乎寒酸,省下錢置彩電、空調,這不說禁慾也夠得上節慾了。而一旦吃起「老公」或似乎沒有禮節上約束的自助餐,就原形畢露,貪比饕餮,說他縱慾不算過份吧。我在快餐店裡看到每個顧客吃的從從容容,乾乾淨淨,這是吃著「獨一份」的緣故吧。現在有些企業以快餐招待客人,我以為是開了好風氣,也是杜絕浪費的好辦法。
我媽媽跟我講過一個故事。過去有一富翁,家裡金山銀山,唯一的遺憾就是老婆生不出小人。後來領養了一個小女孩,給他穿新衣,住新房,教他吃大菜,還請了家庭教師教他講英文、彈鋼琴、跳交誼舞,一心想把他打造成石骨鐵硬的上海灘小開。這個假子在蜜糖罐里慢慢泡大了,看上去蠻像樣子了,過十八歲生日那天,富婆請了許多人來開派對,將這個新貴隆重推出。假子滿面春風,得意洋洋,跟人家的千金小姐跳舞,還當眾彈鋼琴《致愛麗絲》什麼的,衣香鬢影,珠光寶氣,香檳美酒,好不熱鬧!好了,宴會開始,主賓入座,音樂起,上冷盤,假子(女孩)拿起筷子朝自己胸前一戳,對對齊。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被一位老太婆捕捉到了,馬上跟身邊一貴婦人說:這個小赤佬是叫花子出身。為什麼?因為叫花子流浪街頭討飯吃,哪來桌子凳子,筷子有長短,只能在自己胸口上對對齊。
原來如此!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就露出了馬腳。
原文地址:吃有吃相 作者:沈嘉祿
求助:
1、瀏覽本篇的朋友們,你們還有哪些關於筷子的博文,可將鏈接發在評論里,讓本篇內容更充實。謝謝。
2、本篇博文缺少插圖,您有相關的圖片嗎?
3、總覺的博文標題不理想,您有更好的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