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駁關於岳飛的最大謠傳:「迎二聖」老謠何時休?!
作者:我們愛歷史特邀學者白狐子
之前我在《岳飛被害真的是因為違背上意執意要迎回二聖?》這篇文章列出諸多史料,反駁了岳飛執意「迎二聖」這個謠言。
現在,再來補充一下,歸結有以下三點:
一, 喊「迎二聖」的都有誰?
很多人以為,「恢復中原,迎還二聖」這個口號是岳飛提出來的,大錯!這口號是趙構最早提出的。當時岳飛還僅僅是一名九品小武官,他有什麼資格提出這個事關趙家皇朝政治軍事路線和家族倫理的國策性口號?這個口號只有宋高宗趙構才有資格提,並且是不得不提,不提就是背義忘親,是為大不孝,要遭天下人唾罵的。千萬不要小看「孝悌之道」在古代的重要性。
所以,趙構在即位詔書中就有「同徯兩宮之復」之語,這就是「迎二聖」口號的前身。後來,趙構仍不忘時時提起,舉例:
「戊午,輔臣進呈曲赦淮南事目,帝曰:『敵雖遠去,然南北之民,皆吾赤子,當事兼愛並容之意。中原未復,二聖未還,赦文不可誇大,第使實惠加於兩淮百姓,乃朕指也。』」
「壬申,劉光世、韓世忠、張俊入辭,尚書右僕射趙鼎、知柩密院事張浚、參知政事沈與求、簽書樞密院事胡松年侍。帝命光世等升殿,諭曰:『敵南侵,蓋有窺江、浙之意,賴卿等戮力捍敵,使其失律而去,朕甚嘉之。然中原未復,二聖未還,朕心歉然,卿等其勉之!』」
「時世忠與劉光世、張俊相繼入覲,世忠奏:『金人退兵,陛下必喜。』帝曰:『此不足喜,惟復中原,還二聖, 乃可喜耳。』」
既然皇帝口口聲聲說「迎二聖」,那麼底下的文武大臣也都紛紛響應,都有誰喊呢?舉例:
建炎初,岳飛的伯樂宗澤老元帥鎮守汴京時,曾多次上表,請趙構還京,他說:「臣奉迎鑾輿還都而後,即當身率諸道之兵,直趨兩河之外,親迎二聖,雪靖康一再之恥。」
紹興二年(1132),鹽官進士張九成殿上召對時,對趙構說:「每感時遇物,想惟聖心雷厲,天淚雨流,思掃清蠻帳以迎二聖之車。」
「兀朮窮蹙,求會語,祈請甚哀。世忠曰:『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兀朮語塞。」是說建炎四年(1130),金兀朮困在黃天盪,愁眉苦臉沒辦法了,就向韓世忠請求談判。韓世忠說,想談判,先把我國二聖送回來,再把被你們侵佔的大宋國土還回來再說!」
紹興十一年(1141)岳飛下獄,趙氏宗室趙士褭諫勸趙構,說:「中原未靖,禍及忠義,是忘二聖,不欲復中原也。」
還有一個大臣叫連南夫的,「於此朝群臣,則問以迎二聖之策;於此見將士,則問以回二聖之謀。」太上皇帝為之感動。」念念不忘迎二聖,可把趙構感動的。
甚至為迎二聖,尋求與高麗連結的。建炎二年(1128),武官楊應誠上言「嘗隨其父任邊吏,熟知敵情。若自高麗至女真,其路甚徑,請身使三韓,結雞林以圖迎二聖。」於是趙構命楊應誠為大金高麗國信使,出使高麗。
所以,「迎二聖」這個口號,在當時就是趙構帶頭喊,時時喊,朝中文武大臣人人跟著喊的全國性政治口號。而岳飛喊就是找死?簡直無稽之談!
二, 岳飛眼中的「二聖」是只不過是皇帝的親戚,並且最先停止喊「迎還二聖」。
岳飛早年是跟著趙構喊過幾次「迎二聖」,但是,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岳飛敏銳地察覺到這個口號的提法不妥,加上金人老是威脅趙構,要立欽宗在中原做傀儡皇帝,跟他南北朝對立。所以,從紹興六年(1136)起,岳飛無論在任何場合,都不再提起「二聖」、 「淵聖」之類的字樣。例如,紹興七年(1137)春,岳飛的奏摺《乞出帥札子》中,寫道「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以歸故園,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無北顧之憂,臣之志願畢矣。」
文中的「太上皇帝」是指徽宗(其實已經死在金國,但金人隱瞞了這個消息兩年),而被稱為「淵聖」的欽宗,岳飛則把他跟其他被擄的皇親國戚一股腦兒劃歸到「天眷」裡頭了。「淵聖」這個稱呼至少還承認了欽宗曾經的皇帝身份,而「天眷」呢?只不過是皇帝的某個親戚而已,都不認你這箇舊皇帝了。岳飛是最先停止喊這個口號的大臣之一,到他被害時,他已整整五年沒有喊過「迎二聖」這個口號了。他眼中的二聖(特別欽宗),僅僅是金國的俘虜、已失法統的亡國之君、老被金人拿來做政治威脅的麻煩精、當今皇帝的兩個倒霉親戚而已。
岳飛的立場十分明確:就算從金人手裡迎二回徽宗和欽宗,也不能以舊皇帝的身份迎回來,而是讓他們以皇室家族成員的身份回來,特別是還活著的欽宗。所謂「天眷」,就是否定了欽宗的法統,完全支持趙構統治的合法性。岳飛的政治頭腦,在當時的大臣里已屬出類拔萃。再加上他的軍事天才,所以,趙構對他極其器重,短短几年,「位至將相」,武官至最高(太尉),文官到從一品(開府儀同三司),最後任樞密副使,地位相當於副宰相。
三,趙構的皇位具有合法性,欽宗是才是失去法統的那個。
有人說趙構最怕二聖回來,回來他就得退位,因為其位不正,這種說法不成立。趙構的皇位,在法統上,完全沒有問題。首先他所有兄弟全被擄往金國,僅剩他一個皇子了,他是最具繼位資格的。並且趙構十分精明,他找來了他六伯宋哲宗的原皇后孟氏,尊為太后,再由孟太后主持,把皇位傳給他。然後再借孟太后之手,為欽宗辦了退位手續和議式,並遙尊其為太上皇。欽宗降敵而亡國,這是宗法重罪,所以,欽宗就算歸宋,也沒有重歸帝位的合法性,等待他的,多半是慘淡的軟禁生涯,就如同徽宗退位後曾被欽宗軟禁,唐玄宗退位後被兒子唐肅宗軟禁至死一樣。更何況欽宗歸宋也已是朝中無人,手中無兵,民心盡失。
所以,欽宗歸宋對趙構造不成任何威脅。而岳飛對欽宗非但不同情,反而還明確提醒趙構,對金人操控下的欽宗及其兒子要提高警惕和防範。例如,趙構不育且沒有立太子,金人抓住這一點,放話要放欽宗的兒子,原太子趙諶歸宋,岳飛就第一時間站出來阻撓,不承認趙諶這個太子,建議趙構立自己的養子建國公趙瑗為太子,以加強趙構皇權的穩定性,挫敗金人的亂政的陰謀。(這是岳飛的另一個頗受爭議的事件,即所謂干政「立太子」,我已在文章《岳飛「建議立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何朱熹對此讚賞有加?》中有過詳細解釋,在此就不多說了。)
不管趙構在最初提出「迎還二聖」這個口號時,是真心還是假意,可以肯定的是,他是真真實實地這樣做了。原因,就不說什麼「孝悌之道」之類的堂而皇之類的理由了,只一點,欽宗在金國手裡,對他造成政治威脅,他就必須這麼做。一個金人扶植的劉豫「偽齊」都給趙構造成極大麻煩,他要滅之而後快,更何況金人放話,要放欽宗中原做傀儡皇帝,跟他南北朝對立,這事絕對不可以發生!所以,趙構多年來一直在跟金人談判,迎回二聖,關鍵是迎回欽宗。宋金的兩次和議,歸還徽宗梓棺和欽宗,都是宋朝開的最重要的條件,之後又進行了多次談判。但是金人看得清,欽宗捏自己手裡才對趙構造成威脅,所以堅決不放人。
對於岳飛,他最大的理想是「恢復中原」,而「迎還二聖」對他來說,只是戰利果實之一,順便接回來而已(說起來金人被打急了二聖被撕票的可能性更大)。對於趙構,作為一國之君,「恢復中原」和「迎還二聖」,都是他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他只是一味跟金人談判「迎還二聖」,而無心「恢復中原」,因為前者比後者操作起來簡單得多,也省心得多,對趙構來說,更重要得多——中原被侵佔了沒關係,數以百萬的百姓淪為亡國奴也沒關係,軍隊在收復中原的過程中勢力擴張才是大麻煩,而眼下父兄在金人手裡,對自己造成的政治威脅才是首先要解決的,一定要求爺爺告奶奶讓金國放回來,把「二聖」掌控在自己手中!
綜述以上,有誰還會說岳飛「迎二聖」是違背了趙構意願?有誰還會說趙構因「迎二聖」殺了岳飛?更可笑的是,這些人還總把「迎二聖」和「立太子」這兩件事放在一起說,說岳飛沒頭腦犯大忌自找死死不冤,可他們自相矛盾的是,「迎二聖」是支持欽宗威脅趙構的(他們口中),而「立太子」卻是反對欽宗(之子)支持趙構的,這一來,他們到底是想說岳飛精分,還是他們自己精分?
所以,以宋史研究會前會長鄧廣銘先生在《南宋初年對金鬥爭中的幾個問題》關於岳飛「迎二聖」段落中的最後一句作為本文結語:以為岳飛因主張迎還欽宗而遭趙構毒手之說,是完全昧於史實者的一種無稽之談!
推薦閱讀:
※岳飛被殺後,10萬岳家軍下場如何?
※名將岳飛與戚繼光,誰的武功謀略更勝一籌?岳家軍戚家軍那家強?
※岳飛入獄寧死不屈,一獄卒說了幾句後,立刻認罪赴死!
※岳飛被陷害致死,十萬將士為何無動於衷,不是他們不想反抗
※岳飛手下最能打仗的大將,曾活捉楊再興,死後被秦檜斬為七十二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