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解(七)
極樂國土,水聲風聲,皆演妙法。《往生論》偈云:「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論注》釋微妙曰:「出有而有曰微。」出有者,出三有也。《論注》又曰:「無欲故,非欲界也。地居故,非色界也。有色故,非無色界。」凈土非三界所攝,出於三有,故曰出有。而有者,謂凈土之有,依一乘願海而有。離二邊,超四句,出有而有故曰「微」。又雲「名能開悟曰妙」。名者,五法之一,一切事物有名有相,耳可聞謂之名。眼可見謂之相。聞物體之名,便心浮現其相。寶樹說法,不離名句,以名能令人開悟,故稱為「妙」。如是微妙法音,故使聞者,能悟深遠。
又下顯風送妙香。「溫雅德香」。「溫」者和也,善也,良也。「雅」者,正也。「德香」者,香具萬德也。《會疏》曰:「溫謂溫和,雅謂雅正。香氣適人為溫,簡愛染香為雅(使人離愛染之香為雅)。」又以香具萬德,故能使聞者「塵勞垢習,自然不起」。「塵勞」,煩惱之異名,詳見前注。「垢習」,煩惱之習氣。「垢」乃煩惱之污穢。「習」者,習性。塵勞垢習,污染心性,驅彼眾生。今為德香所薰,於是自然不起。此又是以香為佛事也。 三明風之妙觸。德風觸體,自然安樂和諧,調心適意。故曰「安和調適」。其樂譬如比丘得滅盡定。「滅盡定」,又名滅盡三昧。乃滅盡六識心心所之禪定。不還果以上之聖者,入於此定;此亦「樂如漏盡願」所攝。 下文風吹花聚,而顯妙色。飛花如雨,故稱花雨。下明花雨功德。 復吹七寶林樹,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柔軟光潔,如兜羅綿。足履其上,沒深四指。隨足舉已,還復如初。過食時後,其華自沒。大地清凈,更雨新華。隨其時節,還復周遍。與前無異,如是六反。 彼國德風有諸妙用:首曰吹物出音,演說妙法;次曰隨風散香,聞者清凈;三曰德風觸身,樂同滅盡;四曰隨風送花,遍滿國土。風吹寶樹,依花色光,自然會聚。青黃赤白,遍滿其國。故經云:「飄華成聚,種種色光,遍滿佛土;隨色次第,而不雜亂。」又《吳譯》曰:「吹七寶樹皆作五音聲。以七寶樹華悉覆其國中,皆散佛及諸菩薩、阿羅漢上。」樹華因風從空散揚,供養聖眾如天雨華,遍布佛土。《往生論》謂寶華布地,有二殊勝:一為妙色殊勝,飄華有序,依色成聚。青黃赤白,皆隨其類。故曰「隨色次第,而不雜亂。」寶花布地,如圖如錦。「種種色光,遍滿佛土」。是為色妙也。二者妙觸殊勝。經雲「柔軟光潔」。「光」者,指上述之色光無量,「潔」者,指花質潔凈;「柔軟」者指妙觸。「兜羅綿」梵語,道宣律師曰:「草木花絮也。蒲台花、柳花、白楊花、白疊花等絮是也。取細軟義。」「履」者,蹈也。「沒」者,下沉。足蹈花上,其觸柔軟,如蹈兜羅綿。足入花中,下深四指。舉足出花,花即平整如初。故曰:「隨足舉已,還復如初。」 下明六反雨花,亦即《阿彌陀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之義。六時者,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與後夜也。晨朝雨花,「過食時後其花自沒,大地清凈,更雨新華」。「食時」者,正食之時,即日中之午時。《沙彌十戒儀則經》曰:「若受齋食時不得過中午。」是表晨朝所散之花,當日過中,則於地上自然化去,大地清凈如初。於是空中更雨新花。如是隨此六時,花降花化,循還往複,故云「隨其時節,還復周遍」。「還復」者,循還與反覆也。「周遍」者,遍滿其國也。「與前無異,如是六反」。六反者,六度也,即小本之六時雨花。至於極樂國土而言晝夜者,只是順此方之習俗。如《要解》云:「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晝夜。且順此方,假說分際耳。」又《疏鈔》曰:「彼土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棲而為夜也。」又慈恩《彌陀通贊》曰:「華開金沼,化生(指蓮池化生之人)為天曙之情。鳥宿瓊林,菩薩作時昏之想。」諸說皆同旨。又《圓中鈔》更進一解曰:「以花開鳥鳴為曉,蓮合鳥棲為夜,竊恐猶是凡聖同居凈土氣分,與穢土將忘未忘之間。以眾生生者,多帶業往生故。若上之三土,則無此相也。」 寶蓮佛光第二十一 本品顯阿彌陀佛國中寶蓮,一一有微妙色光,一一光中又現千億佛,一一佛說妙法,安立無量眾生,如是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功德。 又眾寶蓮華周滿世界。一一寶華百千億葉。其華光明,無量種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黃朱紫,光色亦然。復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映飾珍奇,明曜日月。彼蓮華量,或半由旬,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文中首明寶蓮,次明蓮光中佛。於寶蓮中,又含六義:一者,蓮花周遍國中。二者蓮葉數量,一一華有百千億葉。三者光色無量。蓮花本體,即是光明。故曰「其華光明」。又蓮華色類無量。青、白、玄、黃、朱、紫,此六為例,以攝無量。青色之蓮,放青色光。白色之蓮,放白色光。玄黃諸蓮,亦各放其本色之光。故云「光色亦然」。四者,妙寶莊嚴。有無量妙寶百千摩尼,莊嚴蓮花。諸寶皆是奇珍,故曰「珍奇」。此諸妙寶放無量光,光具眾色,色復生光。互映互飾。故云「映飾」。明超日月,故云「明曜日月」。如《觀經》云:「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五者寶蓮之量,從半由旬,至百千由旬。六者蓮放妙光。「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百千億者,是以數量表無量也。言三十六者,未見前人注釋,愚意以為極樂四土各有九品,故云三十六,指國中品數也。一一品有百千億蓮。(以百千億表一極大之數),一一蓮光如其色。故有三十六百千億光。一蓮攝盡一切蓮。故云「一一華中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但三十六品仍只大略之數,實則無量品,故可雲一一蓮出無量光也。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上明蓮光中佛,此亦有四:一者,光中佛數。「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二者佛相。「身色紫金,相好殊特」。「紫金」者,紫磨真金也。「相好」者,《觀經》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故云「殊特」。三者,光所現佛,亦復放光。「又放百千光明」。四者,佛說妙法。「普為十方說微妙法」,又此法益殊勝,「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 以上深顯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不可思議法界。佛界中蓮,從佛心生,蓮花放光,光現多佛,佛復放光,說法度生。深顯重重無盡。又應著眼,如是境界,非僅示現妙相而已,而實具有無邊妙用。說微妙法,安立眾生於佛正道。正是真實之利也。故知此皆真實智慧之所開顯,悉是真實之際,無為法身。 《會疏》曰:「凡西方凈土。以蓮華為佛事,故亦名蓮華藏世界。《小本》、《觀經》盛說之。今經(指魏譯本)亦以此結依正莊嚴。當知上諸莊嚴中,亦可有此不思議事。」此意甚是。前諸品中,亦多顯示,但應了知,極樂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法界。 決證極果第二十二 本品總結極樂世界,清凈莊嚴,境智冥合。因果如如。諸往生者,內無取捨分別,故外感遠離分別之境。無分別故,清凈平等。故唯受最上快樂,住正定聚,決證極果。彌陀本願,究竟圓滿。 複次阿難:彼佛國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亦無歲月劫數之名,復無住著家室。於一切處,既無標式名號,亦無取捨分別。唯受清凈最上快樂。 上段首明無分別之境相,次明無分別之心念。 「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按五種原譯:漢吳兩譯謂極樂日月處空。《魏譯》不言有無。《唐譯》、《宋譯》均直言無有日月。《彌陀疏鈔》曰:「若和會之,當是日月雖存,以佛及聖眾光明掩映,與無同(同於無日月)耳。而以理揆之,無者為正。何者忉利以上,尚不假日月為明,何況極樂。」按蓮池大師之意,依理而言,以無有日月為正宗。故今經取唐宋兩譯之文,直言無有日月,與蓮池大師同旨。因忉利天以上諸天,皆不賴日月,何況極樂世界耶?又《漢譯》曰:「無量清凈佛(即阿彌陀佛)頂中光明極大明。其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亦不復迴轉運行,亦無有精光,其明皆蔽不復現。」此正符蓮師所和會之說,彼土日月之光在聖眾光中,掩蔽不現。如經雲「日月火珠皆匿曜」。又如本經《禮佛現光品》曰:「聲聞菩薩一切光明,悉皆隱蔽。唯見佛光,明耀顯赫。」菩薩光明,尚皆隱蔽,何況日月星辰等等耶?是故彼土「無有昏闇、火光、日月、星曜、晝夜之象」,唯是常明不昏,無有晝夜。「亦無歲月劫數之名」。就此土言之,其所以有晝夜年月與劫數者,因地球、月、日、星雲等等皆在運動。自轉與公轉,遂有晝夜一月一年一劫等等,而歲月遷流。今據《漢譯》,彼土「日月星辰皆在虛空中住止,亦不復迴轉運行。」是表彼土縱有日月星辰等,而無運轉相,故無晝夜之別。時間無遷逝,故「無歲月劫數之名」。但以順余方故,始言歲月。(故知時間生於動。動之本,生於念;妄念相繼,故有時間。近代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氏謂,時間只是由於人的幻覺,與此相通。)
「復無住著家室」,亦非定言無有舍宅也。如前《受用具足品》云:「所居舍宅」,「盡極嚴麗」,「或在虛空,或在平地。」足證非定無舍宅也。今言「無」者,蓋指不著家室之相也。極樂會眾,所聞皆是無我之聲,聞即相應。其心清凈,無諸分別。既無有我,何有我之家室。故於所居舍宅,無有執著。故云「復無住著家室」也。復因人皆無我,故一切皆無須「標式名號」。上顯境無分別。而此妙境,正由於離「取捨分別」之智心也。心凈則土凈。心離分別,則境亦無分別矣。此心此境,本無分別。境智一如,絕諸塵垢。故云:「唯受清凈最上快樂」。如《稱讚凈土經》曰:「唯有無量清凈喜樂。」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當生,皆悉住於正定之聚。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上文乃彌陀第廿九「住正定聚願」,及第十二「定成正覺願」之成就。此實為彌陀全部本懷之鵠的,無量妙行之聖果,智悲方便之極則,度生大願之究竟也。文中有正定、邪定與不定三聚。聚者,類聚也。此三聚之說,通見於小乘及大乘經論,但內容差異甚大。小乘如《俱舍論》謂:初果及其以上之聖者,為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為邪定聚。余者,介於上二聚之間,是為不定聚。大乘中三聚之義,復有多類:(一)《智度論四十五》曰:「一者正定聚,必入涅槃。二者邪定,必入惡道。三者不定。」(二)《釋大衍論一》云:「有其三種:一者,十信前,名邪定聚。不信業果報故。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聖(十地)名正定聚。不退位故。十信名不定聚,或進或退,未決定故。(《大乘起信論》同此)。二者,十信前並十信,名邪定。大覺果,名正定。三賢十聖,名不定。三者,十信前,名邪定。十聖,名正定。十信三賢,名不定。」諸說不同。小乘以初果及其以上為正定。大乘或以必入涅槃,或以三賢以上,或以十地以上,或唯以大覺佛果為正定。 至於今經所云彼土眾生,皆住正定聚者,凈影云:「位分不退,名為正定。莫問大乘小乘眾生,生彼國者,皆住正定。」望西同之,並云:「一切善惡凡夫,乘佛願力,生彼國者,處不退故。是名正定。」又憬興云:「若生凈土,不問凡聖,定向涅槃,定趣善行,定生善遺,定行六度,定得解脫,故唯有正定聚而無餘二也。」《會疏》同之。又《甄解》宗善導意,釋曰:「《釋摩訶衍論》所謂正定聚,從佛果至十地三賢,皆名正定聚。凈土正定聚亦然。或現十地三賢等。其體必至滅度。但是一涅槃界之示現差別耳。約一法句,則十地三賢當相即是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也。」《甄解》之說,深顯經意。蓋謂凈土之主伴皆是大乘,故皆住於正定聚。至於示現十地三賢,其體必入涅槃,當相即是法身。故於「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句下,緊接「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往生之人,皆入正定之聚,決定成佛,極顯彌陀大願,不可思議。 本品會集魏唐宋三譯。文曰:「若已生,若當生,(若當生見唐宋二譯),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彌顯彌陀大願之深廣。是則不但已生極樂者,住正定聚,必證菩提。乃至現在當來一切將生極樂之人,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能與彌陀本誓相應者,雖居穢土,仍是具縛凡夫,但亦已住於正定之聚,決證菩提。是誠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絕待圓融,究竟方便也。又《唐譯》曰:「若當生者,皆悉究竟無上菩提,到涅槃處。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蓋謂當生極樂者,皆悉建立往生之正因。依此正因,必得往生之果。必然一生補佛。故曰「決定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彼邪定聚及不定聚之人,則不能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故云「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又唐善導大師深入經藏,明正定聚益,通此彼二土。(謂彌陀「入正定聚」大願之益,通顯於彼土極樂與此土娑婆。)《甄解》曰:「此土正定聚,是密益,彼土正定聚,是顯益。」又曰:「若為現生密益者,今家(善導)不共義也。」可見《甄解》極贊善導大師所說,當生之人,雖身在娑婆,已獲入正定聚之密益,為殊勝不共之妙義。所謂密益,蓋指冥得此益也。又《小本》亦有與此相呼應之經文,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表現在當來一切發願求生西方凈土之人,皆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可見不退轉之勝益,亦復通於彼此二土,與今經文同一玄旨。阿彌陀佛大願大力,不可思議。 專論極樂依正莊嚴之經文至第廿二品,告一段落。此下即為「十方佛贊」,「三輩往生」。。。。等。《無量壽經起信論》會結前之經義,消歸自心。論曰:「如上種種莊嚴,種種佛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水中月,如畫所現像,如幻所化人,皆以佛神力故。隨眾生心而出現故。當知一切眾生所有神力,本與如來無二無別。特無大願大行,發起勝因。不覺不知,沉淪永劫。若能一念回光,方知家業具在。如入寶山,取之無盡。如游香國,觸處蒙薰。要須親到方休,慎勿半途而廢。」 十方佛贊第二十三 本品(一)初明十方佛贊。(二)次明佛贊深意。(三)末明一念凈信不可思議功德。 複次阿難:東方恆河沙數世界,一一界中如恆沙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稱讚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南西北方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四維上下恆沙世界,諸佛稱讚亦復如是。(一)首標東方,順世俗故,日出東方。東方世界,數如恆河之沙。一一界中各有恆河沙數之佛。一一佛「各出廣長舌相,放無量光,說誠實言」。「廣長舌相」乃卅二相之一。舌廣而長,柔軟紅薄,出口能覆面至髮際。《圓中鈔》蘧庵師曰:「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又《鈔》曰:「惟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之則能覆面,上至髮際。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現相,又有大小不同。」如《阿彌陀經》曰:「如是等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殊勝之「現相」。此經大小二本相校,大本末言「遍覆」,而言「放無量光」。故知舌相即是此光,此光即是舌相,無二無別。今言「放無量光」,故知法音所被,當不止三千大千世界。又《圓中鈔》繼云:「《法華》言高而不言廣。故曰上至梵世。此經言廣,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經,大小相齊。但文互略,故各舉一邊。悉是表無虛妄。現此以敦聞者之信耳。又義,《法華》明豎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經明橫出三界,故但言廣。若即豎而橫,即橫而豎,文雖互略,義必相齊。」鈔義精妙,啟人深信。
又慈恩師云:「佛之舌相,證小,則覆面門,以至髮際。今覆大千,證大事也。」又云:「菩薩得覆面舌相,故其言無二,悉真實故。則覆面之舌,已無妄語,況覆大千乎!」。是故我等,於佛之所贊,應生實信。 「說誠實言」。說至誠無妄,真實不虛之言。《彌陀疏鈔》曰:「誠實,明必可信。以誠則真懇無偽。實則審諦不虛。所謂獅子吼,無畏說,千聖復起不能易,萬世守之則為楷者也。」又云:「純真絕妄,萬劫如然。言誠實者,孰過於是。」故知諸佛所贊,「無量壽佛不可思議功德」,乃極真極實之言,千佛出世不能改易,萬代遵守不可違失。純是真實,無有虛妄。是故我等咸當諦信,慎莫懷疑。「不可思議功德」,見前第十一品注。 下復舉十方恆沙諸佛,亦復如是稱讚彌陀。《會疏》曰:「雖諸佛所證,平等是一。念佛往生利益,彌陀不共妙法,故諸佛讓德,而令歸一佛。是第十七願成就也。」意謂,佛佛道同,所證平等,無有高下。但念佛往生法門,乃彌陀不共之妙法。故其利益,亦是不共。是故諸佛推讓其德,欲顯一切諸佛無邊功德,悉歸彌陀一佛。欲令十方眾生,悉入彌陀願海,往生極樂世界。此正顯彌陀本願第十七「諸佛稱嘆願」之成就。十方佛贊,始能名聞十方,普攝無邊眾生,會歸極樂也。 何似故?欲令他方所有眾生聞彼佛名,發清凈心。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乃至能發一念凈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得不退轉,乃至無上正等菩提。 (二)上表諸佛讚歎之本因。蓋欲眾生聞名生信,發願求生,悉證無上菩提也。《會疏》曰:「是則第十八願成就。一部宗歸,唯在於斯。所以者何?雖四十八願皆殊勝,以念彿往生為最要。雖一一成就皆難思,而此成就為不共,故諸佛讚歎。」「聞彼佛名」者,《教行信證》曰:「言聞者,眾生聞佛願生起本末,無有疑心,是曰聞也。」聞名得福,故能生凈信之心。「清凈心」者,無疑之信心也。又無垢之凈心也。《勝鬘寶窟上》曰:「清凈心,凈者信也。起凈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凈心。」。「憶念受持」。「受」者,信受。「持」者,堅持。「憶」者,憶佛功德,「念」者,念佛名號。「歸依」者,謂身心歸向,依止不舍。「供養」者,《玄贊》曰:「進財行以為供。有所攝資為養。」所言「財行」,指二種供養:一財供養。指香花、飲食、湯藥、財物、頭目腦髓、大地山河等等器物。二法供養。如說修行,以為供養。《彌陀疏鈔》曰:「清涼大師云:「高齊大行和尚,宗崇念佛,以四字教詔。謂信憶二字,不離於心。稱敬二字,不離於口」。」即本經「憶念受持,歸依供養」之旨。《疏鈔》云:「往生凈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三)特標「一念凈信」,「至心愿生」,亦普隨願得生之不可思議功德。「一念」者,《會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又《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凈報土真因也。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一者冥眾護持益,(乃至)十者,入正定聚益也。」(以上明「一念」,以下明「凈信」。)又《彌陀疏鈔》曰:「信即心凈。《成唯識論》云:「信者,謂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何言心凈,以心勝故。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又諸染法,各自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余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信正翻彼,故凈為相。」今修凈土,主乎心凈。信為急務,明亦甚矣。」是故《阿彌陀鼓音聲王陀羅尼經》曰:「安樂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議。神通現化,種種方便,不可思議。若能有信如是之事,當知是人不可思議。所得業報亦不可思議。」又《要解》曰:「唯有大智,方能諦信。」《安樂集》依《論注》立三心。一者淳心,信心深厚也。二者一心,信心純一也。三者相續心,信心相續不雜余念也。並曰:「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 綜觀諸經論:《疏紗》謂「信即心凈」《鼓音經》謂能信如是之事者,不可思議。《要解》謂信即大智。《安樂集》謂「具此三心(信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皆明凈信極為可貴。今經復冠以「一念」,而為「一念凈信」,當知此之信心,則在百尺竿頭又進一步,非思量所能及。禪宗四祖《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正與此一味。《會疏》謂為「往生正因」。《教行信證》稱為「清凈報土真因」;並謂一念即一心,(《止觀五》曰:「一心具十法界。」故知一心者,乃萬有之實體,亦即真如也。)復稱為金剛真心,皆能開人心目。茲不多贅,以免蛇足。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至心」即《觀經》中之至誠心。《四帖疏》曰:「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嗔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指惡性牢固)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迴向」者,以自身一切所修之善根,向於眾生,又向於佛道也。下雲「願生彼國」者,乃回自身之信行而趣嚮往生也。亦即《觀經》三心中之迴向發願心。經曰:「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會疏》曰:「凡就迴向,有自力迴向,有他力迴向。如回自因行,趣向來果,是為自力。專投佛願,不用自策勵,是名他力。是非凡情迴向,故亦名不迴向。(不依自力,專靠他力,如是之迴向非凡情所能知,故稱之為不迴向。)《大品般若》云:「菩薩如是迴向,則不墮想顛倒、見顛倒、心顛倒。何以故?是菩薩不貪著迴向故。是名無上迴向。」(凡情目之為不迴向,實則無上迴向)」蓋凈土是他力法門,彌陀六字洪名與一乘願海均是他力。今依靠佛願,迴向,往生,是為無上迴向。是故能生一念凈信,將所有善根,至誠迴向,則「隨願皆生」。如《會疏》所開示:「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也。又《要解》云:「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中日兩國大德,萬里同風,同以信願為往生之主因,皆是人天眼目。又《彌陀疏鈔》亦曰:「但有願者,無一不生。方知願力,如是廣大,焉可不信,焉可不願。」修凈業者,於本經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與《小本》之「信願持名」,實應刻骨銘心,不可暫忽。 又《無量壽經起信論》亦明「一念」與「至心迴向」之旨。論曰:「一念至心迴向,即得往生。行者誠能一念信入,何須更論種種功勛。一切眾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無二念。乃至發真歸元,成等正覺,唯此一念,亦無二念。《大智度論》云:「行般若波羅蜜者,一念能散十方一切如恆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諸山微塵。」一念之力,不可思議。如是念佛,即心是佛,即佛是心,非內非外,無縛無脫。盡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無一芥子許竟是無量壽佛現身說法處。乃至離即離非,頓入如來大光明藏。」三輩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 前品十方佛贊,乃「諸佛稱嘆願」之成就。蓋欲十方眾生,聞名發心,憶念受持,而隨願得生也。今品則論往生者因行之類次。蓋以凡夫聞名後,信願有深淺,發心有大小,持誦有多少,修習有勤惰種種之不同。眾生之宿根有無量差別,福德因緣亦復各有殊異。人人自別,各各不同。故知十方眾生往生者無量,其品類亦無有量。世尊乃於無量不同之中,粗標大類,於本經中分為上中下三輩,是為至略者也。三輩各有三,則為九,是則《觀經》中之九品也。九品各含九,則為八十一。如是輾轉推演,實是無量。今於無量輩中,總括為三輩。其往生後品位雖懸殊,若論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蓋此正本經之綱宗,往生極樂之關鍵。 三輩往生,乃我儕凡夫得生凈土之類別。其願行功德,是我輩企求往生者之軌範。若真志求往生,則當依之,猶如明鑒,時時對照,思欲類及。當知凈宗稱為易行道者,是與餘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相較而言也。唯此獨易,故稱易行。若論其實,如本品所明,則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敬祈當世行人,慎莫初聞凈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弛緩。口談凈業,心戀塵緣。如是求生,當待驢年。 又本經三輩與《觀經》九品,是否相配,古說不一。論為同者,有曇鸞諸師。曇鸞師《略論》云:「生安樂土者,《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又《凈影疏》曰:「十方世界,諸人民,願生彼國,凡有三輩。總以標舉,如《觀經》中,粗分為三,細分為九。」又嘉祥《觀經疏》云:「《無量壽經》但明三輩。此(指《觀經》)中開三輩為九輩。三輩者,謂上中下也。九輩者,於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輩也。」又憬興曰:「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本經)三輩,故其義無異。」又蓮池曰:「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又天台《觀經疏》謂「此經(《觀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 至於主張兩經相異者,則靈芝、孤山等諸師。靈芝師謂三輩止對《觀經》之上品,不攝餘六品,因《觀經》之中品及下品,皆未發菩提心也。孤山稍廣,謂此之三輩只攝彼之上品與中品,不攝下三品,因本經中三輩往生者,皆是善人,而彼《觀經》中之下三品,皆是惡人,臨終懺悔,念佛得生也。是故諸師皆謂兩經不能相配也。 蓮池大師於《疏鈔》中,會通上之異說。《疏鈔》曰:「《草庵輔正解》曰:「天台以九品同三輩者,乃約位次相同,不約因行而言。則孤山、靈芝,皆不違天台。所以然者,以天台但約位次,則輩品正同。二師唯約行因,則止齊中上。各有所據,取義不同,故不違也。」克實而論,則煩惱不異菩提,始惡何妨終善。惡人即已成善,豈不賢聖同科。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上之會通,甚契法要。蓋天台等主張兩經相配者,乃著眼於往生後之階位,而未論及其因地之行持。靈芝諸師指為異者,乃專就因地行持,乃就曾否早發菩提心與平日之善惡而言。則《觀經》之下三品,不能齊於本經之下輩矣。蓮師末後曰:「始惡不妨終善」,深契聖心。惡人臨終如能懺悔發心,至心念佛,則惡人已成善人。故亦蒙佛攝受,隨願往生。故蓮池大師曰:「豈不賢聖同科」,同登極樂也。由上可見,此經三輩,彼經九品,實相配合,不容或疑也。又《報恩論》曰:「此經上輩當(當者,配合之義)出家。中下二輩當(同上)在家。乃從其多數,粗舉大凡。故云「凡有三輩」。《觀經》就此大凡,略開為九。而又極其優降,以括無量行因之不齊。」此論極好。《觀經》中,上上品往生者,彈指往生,見佛聞法,即悟無生法忍。須臾歷事諸佛。次第受記。還至本國,得無量百千陀羅尼門。是乃三輩中極優者也。下下品乃五逆十惡,地獄相現,臨終懺悔,十念往生者,乃下輩中最下者也。《觀經》明其最優,兼指最下,故謂「極其優降」。二經乍看似異,而實旨正同也。 次分述三輩。首明上輩。 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此等眾生,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經須臾間,即隨彼佛往生其國。便於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智慧勇猛,神通自在。是故阿難:其有眾生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者,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積集善根,應持迴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經中上輩往生是否凡夫有分,乃凈宗一大問題。古德有謂是乃菩薩之行。(如謂上上品須四地至七地之菩薩,上中品須初地至四地之菩薩,余可例推。中品中生及以下,才是凡夫所能達。)若如是者,則彌陀大願之無上,西方蓮國之獨妙,持名法門之易行,往生妙法之殊勝,皆成戲論。直使不可思議之凈宗妙法,亦復成為可思議之法矣。故此實為凈宗之關鍵,前於本解(貳)概要中,雖略論一二,未盡其旨,試更詳之。古說之非,幸得唐善導大師,廣引經論,力破舊說。大師於所著《四帖疏》中論云:「又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古師謂下輩是大乘始學凡夫)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疏中復引《觀經》十則,以證其說。茲不具錄。大師直示,極樂九品蓮台,均是濁世凡夫往生之位。唯因世間遇緣有大乘小乘之差異,故往生後有上輩中輩之不同。凈宗乃最極圓頓之教,大根大器之凡夫,若能信受,圓解圓修,則與常人日劫相倍。(圓人修一日,等於常人修一劫。)故能一生功圓,逕登上品也。
現就本經,兼采餘論,以明三輩往生,實為凡夫,兼及聖人。經中《必成正覺品》偈曰:「令彼諸群生,長夜無憂惱,出生眾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首四句明大願之由,乃欲令一切長夜冥昧之眾生,離諸憂悲苦惱,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故知所欲普濟者,實為長夜憂惱,待生善根之具縛凡夫也。繼四句偈,明普濟之法。眾生聞名,來生我剎。此諸眾生,亦即長夜憂惱中之群生。是故善導師曰:三輩九品,總是為「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也。末二句「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可見憂惱凡夫,一登彼土,悉皆身真金色,妙相如佛,圓滿具足。下更云:「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離欲深正念,凈慧修梵行。」是表諸往生者,華開見佛,身心頓凈。智慧猛利,大悲無量,自覺覺他,成就菩提。是皆阿彌陀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明了、堅固、究竟願故。故能令長夜憂惱之凡夫,智慧清凈,身心如佛。由是可見此土大心凡夫,蒙佛加被,上輩往生,得無生忍,又何足異。法藏比丘以偈頌願,首句即是「我建超世志」。此正超世之處。安得守十方之常規,以論極樂之品位耶? 又《無量壽經鈔》曰:「憬興明許三輩九品,凡夫往生。故彼釋云:「一、凡小往生。二、大聖往生。」言凡小者,指三輩。」又《游心安樂道》曰:「又四十八願,初先為一切凡夫。後兼為三乘聖人。故知凈土宗意,本為凡夫,兼為聖人也。」更據本品開口便道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國,凡有三輩。」經中三輩,只是十方之諸天人民,未言菩薩聲聞。故知三輩所指,首在凡夫。但經中亦兼為聖人,如《菩薩往生品》中,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 「舍家棄欲,而作沙門」。「舍家」者,出家也。「棄欲」,離欲也。「而作沙門」者,為僧也。《毗婆沙論》云:「家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又玄惲師云:「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難,如陸地行船。然有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等。今身心俱出家。故云「舍家棄欲」。」又《無量壽經起信論》云:「一切眾生由愛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國土。舍家棄欲,愛渴凈故,國土亦凈。《大般若經》云:「菩薩摩訶薩,志性好游諸佛國土,應遠離居家。」故知出家為凈土正因,以遠離不凈故。」 唐海東元曉師於《游心安樂道》曰:「無量壽經,說三輩因。上輩之中說有五句。一者舍家離欲而作沙門。此顯發起正因方便。二者發菩提心,是明正因。三者專念彼佛,是明修觀。四者作諸功德,是明起行。此觀及行為助滿業。(元曉師以念佛為助業,此說未穩,前已於明宗章辯之,茲不贅。)五者願生彼國,此一是願,前四是行。行願和合,乃得生故。」 上《起信論》以出家為凈土正因。元曉師以出家為顯發正因之方便。兩說稍異,而後說較穩。若兼究《觀經》,則上三品未言出家,中品上生言「修行諸戒」。中品中生,言「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該經九品中唯此二品,確指出家。但本經反之。上輩言出家,中輩則謂「不能行作沙門」。蓋以眾生機緣無量差異,因地修行萬別千殊,人人有異,各各不同。概括而粗分輩品,略顯位次。竊思應病與葯,隨機說法,故未可拘於一格,死於句下。竊計無量壽會上,阿難當機,並有大比丘萬二千人,比丘尼五百人。如是出家大德,皆應上輩往生。且以本經乃凈土第一經,所示乃正宗典範,出家修行得上輩生,乃合常情。佛故契此因緣,而說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而作沙門也。至於《觀經》,則大異於是,當機者實為韋提希夫人。阿難、目連侍佛左右,釋梵諸天,虛空雨花。會中唯阿難、目連為大權示現之比丘,余無出家之眾。於此會上當機聞法並上輩往生者,主要是韋提希夫人等在家人。故佛應其機緣,於上品生中,皆未言出家也。又《觀經》曰:「韋提希與五百侍女,聞佛所說,應時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得見佛身及二菩薩,心生歡喜,嘆未曾有,豁然大悟,逮無生忍。五百侍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生彼國。世尊悉記,皆當往生。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韋提希乃在家婦女,現生得忍,上品往生。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出家之眾。復顯凈宗妙法破盡規格,至極圓頓,不可思議。 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三度見佛,衣覆手摩,自當上品。非出家也。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可例知矣。」晉代劉遺民,與廬山遠公同會念佛者也。往生在遠公前。遠公臨終,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回註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又見社中先化者,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劉遺民等,皆在側。前揖曰:「師早發心,何來之晚。」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逝後隨佛來迎遠公。是則居士上品生之又一證例也。《華嚴》中,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在家人實居多數。密宗中噶居派祖師為居士,因祖師是白衣,故俗稱白教。維摩居士乃金粟如來示現。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故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本經謂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觀經》上品不言出家。韋提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五百侍女亦上品生。兩經並不相違。蓋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例如我國南方以米為主食,北方則以麵粉為主食。米麥雖異,但其能作為主食則一也。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次如《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則謂在家人亦可也。兩經合參易明真實之義。是故應善體聖心,切莫死執文句。「舍家棄欲」,應著重於心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此為全經之綱宗。已詳論於明宗章矣。《彌陀要解》以「信願持名」為《小本》之宗,本注則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其旨同也。信願即《觀經》中之三心。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據《四帖疏》意,一、至誠心者,真實心也。二、深心者,深信心也。深信有二: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三、迴向發願心者,從真實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迴向,願生彼國也。由上可見《要解》所謂之信願,即《觀經》之三心。《觀經》之三心,即本經中菩提心。故知今經之「發菩提心」,即《彌陀要解》之信願。又「一向專念」即持名也。由於阿彌陀經大小二本,原是一經。是以兩者之宗,實應一旨也。 「發菩提心」已詳述於明宗章中,茲不多贅。謹再從《安樂集》中論菩提心部份錄取數則,以便參會。《安樂集》一度佚失,乃道綽大師所撰。所論甚為精要。下節錄原文,並稍注釋,淺申其意。 道綽大師於發菩提心有四番議論。第一,顯菩提心之功用。《安樂集》云:「第一出菩提心功用者。《大經》云:凡欲往生凈土,要鬚髮菩提心為源。云何?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若欲發心作佛者,此心廣大,周遍法界。此心究竟,等若虛空。此心長遠,盡未來際。此心普備,離二乘障。若能一發此心,傾無始生死有淪。所有功德迴向菩提,皆能遠詣佛果,無有失滅。」茲粗釋云:首引《大經》,以明功用。《大經》者,《無量壽經》,凈影、道綽、善導諸家稱之為大經,天台稱之為大本。此菩提心實為往生凈土之源。「源」者,本也。故知,若不發此心,縱然勤修,亦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終不能往生也。「云何」以下,申明其義。蓋菩提者,覺也。無上覺即佛也。是故菩提即無上佛道之名。「發心作佛」即發起「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心。蓋能發如是心者,本來是佛。此「作佛」之「心」,即本來是佛之心。故下復雲。此心「廣大」,豎窮三際,橫遍十虛也。「究竟」。究極真際,窮盡法源也。「長遠」。明寂真常,永離生滅也。「普備」,具足一切,無欠無餘也。如是之心,功德不可思議。若能一發此心,便能傾盡無始以來生死與諸有沉淪。更以功德迴向菩提,定能上證佛果。所有功德,決不唐捐,無有損失與消滅。道綽大師此語,直截道出菩提心之功用,超出情見,微妙難思。茲引密宗《菩提心論》以為佐證。論曰:「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薩功德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菩提心之功用,焉可思議。
「第二,出菩提名體者。然菩提有三種: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也。言法身菩提者,所謂真如、實相、第一義空。自性清凈,體無穢染。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名為法身。佛體道本,名曰菩提。言報身菩提者,備修萬行,能感報佛之果。以果酬因,名曰報身。圓通無礙,名曰菩提。言化身菩提者,謂從報起用,能趣萬機,名為化身。益物圓通,名曰菩提。」 釋曰:第二明菩提之名與體,分就法報化三身而論。法身菩提,即是真如、實相與第一義空。「自性清凈,體無穢染」。此即禪宗六祖於聞「無住生心」,豁然大悟時,所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也。又「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即「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因本自具足,故不假修成也。五祖聞之,便授衣缽,立為第六代祖。並云:「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惠能大師當時尚未剃度,只是廟中一苦工。一發此心,頓登祖位。正可為《菩提心論》中「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之事證。菩提心,迥出凡情,功用難思。如是心性,名為法身。是佛道之本體,名為菩提。下明報身。法身本具,乃性德也。修德有功,性德方顯。故備修萬行,功德莊嚴,得報身佛果。報身圓明具德,通達無礙。故曰「圓通無礙」,名為報身菩提。從報身流現化身。隨機化現,妙用無窮。故曰「益物圓通」,名為化身菩提。 「第三,顯發心有異者,今謂行者,修因發心具其三種:一者,要須識達有無。從本以來自性清凈。二者,緣修萬行,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門等。三者,大慈悲為本。恆擬運度為懷。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名發菩提心。又據《凈土論》(即《往生論》)云:今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今即願生凈土,故先鬚髮菩提心也。」 釋曰:發心有異者,謂有兩類。初者,行者於因地中,具發以下之三種心。一者,須識有無,與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凈。自性本凈,已見前注,茲不贅。至於「識達有無」,實為悟心之玄關。「無」者,即《心經》中,從無眼耳,乃至無智亦無得,一連串之無字也。又即《大涅槃經》云:「如是逆順入超禪已,復告大眾:我以佛眼,遍觀三界一切諸法,無明本際,性本解脫。於十方求,了不能得。推本無故,所因枝葉,皆悉解脫。無明解脫故,乃至老死,皆得解脫。以是因緣,我今安住常寂滅光,名大涅槃。」此乃世尊最後慈悲微切之垂示,亦即永明大師願於無量劫,剝皮為紙,折骨為筆,用血為墨以書此文,用報慈恩者也。無明本無,枝葉何有,達妄本空,真性自顯。此即知無之要義也。至於「知有」者,宗門常曰:「必須知有始得。」又傅大士《心王銘》曰:「水中鹽味,色里膠清,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心王亦爾,身內居停。面門出入,應物隨情。自在無礙,所作皆成。」銘中以譬喻,明當人各各自有心王。決定是有,應物隨情,發揮妙用,但不見其形。又《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知有者,即是知有此佛性。《心燈錄》云:「所以古德都要人知有。若不知有,總是虛妄。」上釋知無與知有,以明「識達有無」。又「識達」,謂識心達本。了達從本以來自性清凈,此正相當於《大乘起信論》中之直心。直心者,正念真如法也。二者,「緣修萬行」相當於該論之深心,樂修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慈悲為本」,相當於彼之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是以此之三種發心,正《起信論》之三心。「此之三因能與大菩提相應」。故知發如是之心,即是發大菩提心也。 次者引《凈土論》,謂菩提心,即願成佛度生,攝取眾生往生凈土之心。此心初看似較前心易於發起。實亦不然。蓋以凈土往生法門,實為難信之法,信心未生,何能發心。如《阿彌陀經》云:十方諸佛,稱讚本師,於五濁世,「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又本經《獨留此經品》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是明能信凈土,實是一切世間難中之難。於此難信能信,斯即大智。順此信心,發成佛度生同登凈土之願,即是發菩提心也。但能真實信受,自然能發如上之心。是又為凈宗之殊勝方便。如《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是以念佛之人,必宜早生信願,是即發菩提心也。 「第四,問答解釋者。問曰:若備修萬行,能感菩提,得成佛者,何故《諸法無行經》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是人遠菩提,猶如天與地。」」釋曰:有人根據《諸法無行經》中所云,若人求菩提,即無有菩提可得。此求者乃遠離於菩提,如天與地之相隔遠。既然如此,今何雲,修萬行,能得菩提之果,而成佛耶?以下作答。 菩提正體,理求無相。今作相求,不當理實。故名人遠也。是故經言菩提者,不可以心得,不可以身得也。」釋曰:菩提真正之本體,契理,則無一切相。理者,實際理體,亦即真如實相。行人若作相以求,意存菩提之果,與求菩提之法,此均是法執,即是作相。自離於理體之實際,故云「不當理實」。此人則遠離於菩提也。 「今者雖知修行往求,了了識知理體無求,仍不壞假名,是故備修萬行,故能感也。是故《大智度論》云:「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被縛。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被縛。若人見般若,是則為解脫。若不見般若,是亦為解脫。」龍樹菩薩釋曰:「是中不離四句者為縛。離四句者為解。」今祈(求也)菩提。但能如此修行,即是不行而行,不行而行者,不違二諦大道理也。」釋曰:不行而行,即無求而求。雖知理體無求,菩提無得,仍備修萬行,以感菩提,妙契中道,故能相感而相契也。 次者,《安樂集》依《凈土論》指出,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先須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釋曰:三種相違之法,即文中:一,「我心貪著自身」。二,「無安眾生心」。三,「恭敬供養自身心」。此三者必須遠離也。《安樂集》續云:「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凈心,不為自身求諸樂故。菩提是無染清凈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凈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凈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菩提安穩一切眾生清凈處,若不作心,拔一切眾生,離生死苦,即便違菩提。是故拔一切眾生苦,是順菩提門。三者,樂清凈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佛國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以上所論違菩提門與隨順菩提門,正顯發心違順之異。凡已發菩提心修習凈業者,應常體究,切莫自違菩提門,違失本願,自障往生也。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云:「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莫若念佛,求生凈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雲「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以名召德,罄無不盡。故即執持名號為正行,不必更涉觀想、參究等行,至簡易、至直捷。」又《圓中鈔》云:「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又「若執持名號,不問閑忙,不拘動靜,行住坐卧,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又「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又《游心安樂道》云:「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又「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闇。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生,眾暗悉除。」又《安樂集》引證《觀佛三昧經》云:「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有一棵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啖其華果,發狂而死。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香氣冒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眾罪。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又《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其人當得無量之福,永當遠離三途之厄。命終之後,皆得往生彼佛剎土。」又《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又《凈修捷要》贊念佛法門云:「六字統攝萬法,一門即是普門。全事即理,全妄歸真。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又云:「無量光壽,是我本覺。起心念佛,方名始覺。托彼依正,顯我自心。始本不離,直趨覺路。暫爾相違,便墮無明。」又《無量壽起信論》云:「須知持名一法,最為簡要。行者初發心時,貴有定課。每日或千聲,或萬聲,或十萬聲。從少至多,由散入定。隨其念力,俱可往生。」又《安樂集》云:「稱名亦爾,但能專至,相續不斷,定生佛前。今勸後代學者,若欲會其二諦,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門。而能繫念相續不斷,即是功德門。是故經雲菩薩摩訶薩,恆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現世行人,實應諦信此說,不必先求離相,但當老實持名。「依相專至,無不往生」。此實為眾生度生死海之指南針也。 上廣引經論,以明持名念佛殊勝利益。至於持念而雲專念,更雲一向專念者,如《觀念法門》所云:「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隨其根性,佛皆勸專念無量壽佛名。問:五種因緣(指五念門),皆是凈業。何特於念佛行,專置一向之言耶?答,此有三義:一、謂諸行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二、為助念佛之正業,而說諸行之助業。三、以念佛而為正,以諸行而為傍。故云一向也。」下釋其義。「一向專念」,有下三義:一者,廢舍余行,專立念佛。單提一句佛號,一門深入,不雜他法。諸行俱廢,唯立念佛名號一法。是名一向專念。二者,唯以念佛為正業。為助此正業,而修諸行。念佛為主,余行為助。主攝諸助,助隨於主。主助圓融,同入彌陀一乘願海。故亦名一向專念也。三者,以念佛為正,余行為傍。正傍有別,主次分明。一向念佛為主,雖不舍余修,仍可名為一向專念也。此論甚妥。是以念佛行人,莫不兼修禮拜、作願、迴向等念門也。 依據上說,則念佛之人,或兼持往生、大悲、准提等咒,或兼持誦《心經》或《金剛經》等等,只須主助分明,念佛綿密,亦皆不違於一向專念也。《無量壽起信論》更彰此旨。論曰:「行者既發菩提心,當修菩薩行。於世出世間,所有一毫之善,乃至無邊功德,悉以深心至誠心,迴向極樂。亦得名為一向專念。不必棄捨百為,乃名專念。以佛性遍一切處。有棄有舍,不名念佛故。」此論甚契時機,當前世人,世事繁多,頗難摒除凈盡,終日念佛。但能深信切願,求生凈土。事來便做,事去即念。世法本無礙於佛法,何況更以世出世間,一切善行,以至誠心,迴向極樂。故亦名一向專念。據《起信論》,兼行世善,尚得名為一向專念,更何況兼修余出世法。例如:蕅益大師《梵室偶談》云:「又禪者欲生西方,不必改為念佛。但具信願,則參禪即凈土行也。」又大師曾掩關結壇,持往生咒,求生凈土,並作長偈為誓。偈云:「我以至誠心,深心迴向心,然臂香三柱,結一七凈壇,專持往生咒,唯除食睡時。以此功德力,求決生安養。」足證但具往生信願,則參禪持咒皆凈土行也。又著《彌陀圓中鈔》之幽溪大師,一生修《法華》、《大悲》、《光明》、《彌陀》、《楞嚴》等懺無虛日。臨終預知時至,手書《妙法蓮華經》五字,復高唱經題者再,泊然而寂。如是則修懺持經均是凈土行也。由是可知發菩提心,持佛名號,雖兼修余法,亦得名為一向專念,亦得往生。但多門兼修,總未若一門深入。一心專至,稱念彌陀,則易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蓋愛染貪著,是眾生之熟處。菩提正念,是眾生之生(生疏)處。生處轉熟,方有可能於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一句佛號,感佛接引,而得往生也。是故善導大師示曰:「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舍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稀)得一二,千中希(稀)得三四。」 總之持名念佛,是諸佛本懷,究竟方便,徑中之徑。此誠為萬古不移之論。因人臨終,萬苦交迫,除持名外,余行難起。如《觀經》云:五逆十惡之人,應墮惡道。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指觀想)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花,猶如日輪,住其人前。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經雲臨終不能觀佛,但仍能念佛名號,是顯持名之法,實為至易也。臨終易念,因得往生,是為至穩也。「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是為至頓也。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十念即得往生,帶業凡夫,頓齊補處,是為至圓也。持名妙法即至簡易穩妥,又復最極圓頓。是故十方如來同贊,千經萬論共指,世之行人,實應速發大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因上二者,不可分割。發菩提心,信也,願也。一向專念,行也。信願行三,缺一不可。《彌陀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合此信願,即為凈土指南。由此執持名號,乃為正行。」意謂無上菩提心,乃修凈土者之指南針。航海者,賴指南針以定方向。欲出生死苦海,直登極樂彼岸者,則賴菩提心以為導引。故知「發菩提心」者,修凈業者,必不可少也。又由此菩提心,而持名號,乃為正行。是謂,苟無菩提心,雖持名號,亦非正行也。如《彌陀要解》云:「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凈業者,不可不知也。」反之,雖發菩提心,但無求生凈土之願行,另修他門,則非凈土之機,亦不得往生。是故經中,三輩往生,俱雲「發菩提心,一向專念」,蓋此實為三輩往生必備之正因。 「修諸功德」。見彌陀第十九「聞名發心愿」。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奉行六波羅蜜。」又《漢譯》(《吳譯》同之)曰:「其最上第一輩者。。。。就無為道。當作菩薩道。奉行六波羅蜜經者。作沙門不當虧失經戒。。。。。至精願欲生無量清凈佛國,當念至心不斷絕者。」綜上二經,則知「修諸功德」正指奉行六度。《觀經》中上品上生者,應「具諸戒行」,「讀誦大乘」及「修行六念(六念者,佛、法、僧、戒、施、天),迴向發願」,其實亦即奉行六度也。 「願生其國」,亦即第十八願中「所有善根心心迴向,願生我國」;第十九願「復以善根迴向,願生我國」;與第廿一願中「至心迴向,欲生極樂,無不遂者」;第廿二願「發菩提心,厭患女身,願生我國」。如是諸願中,皆以發願迴向,求生凈土為勸也。《阿彌陀經》曰:「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又「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又云:「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願生其國」實為往生極樂之關鍵。 「臨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此正第廿「臨終接引願」之成就。彌陀願海所惠真實之利也。《稱讚凈土經》云:「是善男子,或善女人,臨命終時,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既捨命已,隨佛眾會,生無量壽極樂世界清凈佛土。」經中「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是為凈宗之心髓。因佛力加被,行人心始不亂。於是十念相續,便得往生。故稱凈土為果教,是他力法門,是易行道,是普被萬類之慈航,均在是也。經雲下輩者,「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更顯此不可思議之他力。 「七寶華中,自然化生」。此雲自然化生者,表非胎卵濕化四生中之化生。如《法華文句》云:「《胎經》云:蓮華生者,非胎卵濕化之化生也,非化而言化也。」又亦非《涅槃經》所謂之濕生。彼經云:庵羅樹女等,因樹華而生,名為濕生。蓋穢土草木,常有濕氣。庵羅樹女等,托此濕氣而生,乃名濕生。今凈土中,蓮華與人俱是同時而有,自然化現,不藉濕氣,故亦非濕生也。「智慧勇猛」。謂智慧明了銳利,能破煩惱憍慢賊軍,故云「勇猛」。如《智度論》云:「智慧箭勁利。破憍慢諸賊。」又《維摩經》云:「以智慧劍。破煩惱賊。」又《心地觀經》云:「法寶猶如智慧利劍,割斷生死,離系縛故。」「神通自在」。神通無礙也。如經云:「能於掌中持一切世界」等也。
又《觀經》中詳明上輩之三品。茲節錄嘉祥《義疏》:「第一謂上品上生。發菩提心,修行經七日,則生彼國。見彼佛身,聞說妙法,則悟無生法忍。當知此是七地無生也。第二,上品中生。不必讀誦大乘經。但善解義理,深信因果,不謗大乘。此功德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彼國七寶池中大蓮華中。經一宿則開。經一小劫,得無生法忍。此亦是七地無生。前上品見佛聞法,則得無生。今中品經一小劫得無生也。第三,上品下生。此人亦信因果,不謗大乘。彼國華中一日一夜乃開。復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今下品得初地無生,故知前上品是七地無生。」又《彌陀疏鈔》更謂上上品住生中,最上者可至八地。《鈔》云:「則上上品中,從一地以至八地,已容多品,余可知矣。」可見上輩往生,見佛聞法,即悟無生,可登八地,足證「智慧勇猛」也。 「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欲於當世親自眼見阿彌陀佛也。《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行者見已,歡喜踴躍。自見其身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贊言:「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寶池中。」《觀經》與本經,同謂行者於命終前,見佛來迎,是即「今世見阿彌陀佛」也。於此五濁惡世,無佛之世,能見彼佛,實是希有。全憑彌陀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不思議力。復因行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廣積功德,發願迴向,求生彼國。與佛願相應,故能見佛。由見佛故,即得往生,永無退轉。必證無上菩提。段末復示「應發無上菩提之心,復當專念極樂國土。」蓋此乃往生之主因。加之以「積集善根,應持迴向。」以是勝因,必得妙果。故云:「由此見佛,生彼國中,得不退轉,乃至無上菩提。」 本解崇尚他佛,或疑有昧心宗。茲引三論,以為佐證。 一、靈峰大師《要解》云:「問:「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為勝,何也。」答:「此之法門,全在了他即自。若諱言他佛,則是他見未忘。若偏重自佛,卻成我見顛倒。又悉檀四益,後三益事不孤起。儻不從世界深發慶信,則欣厭二益,尚不能生,何況悟入理佛。唯即事持達理持,所以彌陀聖眾現前,即是本性明顯。往生彼土,見佛聞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門深妙,破盡一切戲論,斬盡一切意見。唯馬鳴、龍樹、智者、永明之流,徹底擔荷得去。」其餘世智辯聰,通儒禪客,盡思度量,愈推愈遠,反不若愚夫婦老實念佛者,為能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也。」 二、《無量壽起信論》云:「問:「臨終見佛,為是自佛,為是他佛。若他佛者,即成魔業。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虛妄不實,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總成戲論。人我兩忘,自他不異。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願故,感應道交,即自即他,無虛無實,唯一真如,周遍法界。眾生依於業緣,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見天日。念力誠堅,幻緣斯凈。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運往生,還同本得。」」此論掃盡一切分別,自他生佛總成戲論。唯一真如湛寂周遍。任運往生極樂,還在本心之內。 三、《彌陀疏鈔》云:「著事而迷理,類童蒙讀古聖之書。昏墀未開,僅能讀文,了不解義。所謂終日念佛,不知佛念者也。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自雲巨富,不知數他人寶,於己何涉。所謂雖知即佛即心,判然心不是佛者也。是故約理則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理事雙修,即本智而能佛智。夫然後謂之大智也。」又《疏》云:「然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鈔》曰:「假使騁馳狂慧,耽著頑虛。於自本心,曾未開悟,而輕談凈土,蔑視往生,為害非細。所謂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盪招殃禍者也。」讀者當三複斯言,慎勿執理廢事,諱言他佛,輕視凈土,而自招殃禍也。 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隨己修行,諸善功德,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繪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與諸大眾前後圍繞,現其人前。攝受導引,即隨化佛往生其國。住不退轉,無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 《略論》云:「中輩生者,有七因緣:一者,發無上菩提心。二者,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三者,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四者,起立塔像。五者,飯食沙門。六者,懸繒燃燈,散華燒香。七者,以此迴向,願生安樂。」《會疏》同之。第一發菩提心,第二一向專念,均如上解,不贅。第三「隨己修行諸善功德」,謂諸善功德中,隨己堪能,勉力以赴也。「奉持齋戒」《大乘義章十二》曰:「防禁故名為戒,潔清故名為齋。」「戒」者,《四分律音義》曰:「戒亦律之別義也。梵言三婆羅,此譯為禁。戒者亦禁義也。」「齋」者,謂不過中食。正午以為正時,以後為非時。時者宜食,非時則不宜食。不過中食(即常言之過午不食),名持齋。又《南山業疏》云:「齋謂齊也。齊一其心。或言清也。」故持齋者,以清心之不凈也。又《會疏》云:「齋戒,即八齋戒及攝大小諸戒。蓋夫戒是人師,道俗咸奉。心為業主,凡聖俱制,正法住滅,皆一由之。明比日月,尊譬寶珠。寧當抱渴而死,弗飲水蟲(指未經沙濾含蟲之水)。乃可被系而終,無傷草葉。」疏中極論齋戒之要。正法能否住世,全賴行人能否持戒。故當寧失身命,毋違所受之戒。彭際清居士曰:「故知凈土資糧,全憑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凈則心凈,心凈則土凈故。」 第四、「起立塔像」。「塔」,具雲窣堵波,譯為廟,或方墳。謂置佛舍利處也。《會疏》曰:「安塔有其三義: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法華經》曰:「諸佛滅度已,供養舍利者,起萬億種塔。金銀及頗梨。。。。。。。或有起石廟,栴檀及沉水,木蔤並余材,磚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像」,指佛像。據《增一阿含》佛升忉利,優填王憶佛,用牛頭栴檀雕佛像高五尺,是為此土雕像之始。《法華經》云:「若人為佛故,建立諸形像。刻雕成眾相,皆已成佛道。」又《造像功德經》曰:「若人臨終發言造像,乃至如壙麥,能除三世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第五、「飯食沙門」。即齋僧。以飯食供養僧眾也。《六波羅蜜多經》云:「以食施者,當施五事。云何為五:一者施命。若人無食,難以濟命。二者施色。因得食故,顏色和悅。三者施力。以是食故,增益氣力。四者施樂。以此食故,身心安樂。五者施辯。若飢餓者,身心怯弱。言說謇訥,不能辯了。領食充足,身心勇銳。得大辯才,智惠(慧)無礙。」又《會疏》曰:「飯食沙門者,經云:「正令得滿四天下寶,其利不如請一清凈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 第六、「懸繒然燈,散華燒香」。「繒」,帛之總名。「懸繒」者,以繒造彩幡懸掛於佛殿。《百緣經》云:「佛在世時,有婆多迦,過去曾作一長幡於婆屍佛塔上。從是以來,九十一劫,常有大幡覆陰其上,受福快樂。然後出家,得阿羅漢。」「然」者,燒也。「燈」者燈燭,燈火也。《施燈功德經》云:「佛告舍利弗:或有人於佛塔廟諸形像而設供養故,奉施燈明,乃至以少燈炬,或酥油塗然(燃),持以奉施,其明唯照一道一階。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可知,唯佛如來乃能知也。」「散華」,散布鮮花,以供養佛也。《會疏》云:「散花者,花開清凈。妙色妙香,散諸佛剎。若有花開,諸佛來坐。是故下界中以花為凈土。見色聞香,諸鬼神等嫌之,猶如糞穢色香故。(謂諸鬼神以花之色香,同於糞便,故嫌之。)《陀羅尼集經》曰:「若四部眾,以眾花散阿彌陀佛,發願誦咒者,得十種功德。何者為十:一者,自發善心。二者,令他發善心。三者,諸天歡喜。四者,自身端正,六根具足,無有損壞。五者,死生寶池(指死後生於寶池中)六者,生生世世生於中國及貴姓中。生值佛聞法,不生邊地及下姓中。七者,成轉輪王,王四天下。八者,生生世世常得男身。九者,得生彌陀佛國,七寶花上結跏趺坐,成阿鞞跋致。十者,成阿耨菩提。坐於七寶師子座上,放大光明。與阿彌陀佛等無有異也。」」「燒香」,燒香以為供養。《往生要集》曰:「隨力辦於華香供具。」《會疏》曰:「若人燒美香,魔倫趣他方。佛神歡喜守。修善必成就。如那干訶羅國大王,遙向佛生國焚香作禮。香煙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雲,繞佛七重,化作金台。具如《觀佛經》說。」又《大日經疏》曰:「燒香是遍至法界義。如天樹王開敷時,香氣逆氣順風,自然流布。菩提香亦爾。隨一一功德,即為慧火所燒,解脫風所吹。隨悲願力自在而轉,普薰一切,故曰燒香。」後疏兼論燒香之事理,旨趣更深。 第七、「以此迴向,願生彼國」。迴向發願之緊要,已於上輩往生文中,略作注釋。茲簡錄慈照宗主勸人發願偈於下:「持戒無信願,不得生凈土,唯得人天福,福盡受輪迴。」又「發願持戒力,迴向生樂國。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又《會疏》曰:「迴向願生者,如上諸善迴向,則必作生因。若不迴向,則不作生因。」皆顯迴向發願之不可少也。 「其人臨終,阿彌陀佛,化現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圓中鈔》曰:「真佛者,彌陀之應身也,化身則從應身,又變化其身,而來接引。」《會疏》曰:「具如真佛者,如《觀經》中,上輩三人臨終時,皆言阿彌陀佛及與化佛來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輩所見佛也。余例上可知。」中輩之人,臨終得見化佛,亦決往生。因佛諸身不一不異。故隨化佛,往生安樂,住不退轉。但功德智慧,次於上輩者也。 又《觀經》中品三種往生者,皆未言發菩提心。生極樂後,所證亦皆聲聞乘果。如中品上生,花開即得阿羅漢果。中品中生,七日花開,得須陀洹,經半劫後,成阿羅漢。中品下生亦是七日後得須陀洹,但須過一小劫,方成阿羅漢。皆是小乘聖果也。善導大師謂中品上生,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中品中生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中品下生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上之經論,似與本經相違。本經中輩皆是發菩提心之大乘行人,到已皆不退轉於無上菩提。又《往生論》曰:「二乘種不生」。蓋謂二乘種性之人,不能往生,此則契於本經而違於上之經論。如上相違之處,《凈影疏》解之,甚為詳善。疏曰:「天親作往生偈,二乘種皆不得生。《觀經》宣說小乘眾生,亦得往生。其義云何?釋言:言二乘種不得生者,就此國中,往去時說。小乘眾生先雖習得,臨欲去時,要發大心,方得往生。若用小心求生彼國,無得去理。為是天親言,二乘種不得往生。問云:若言去用大心,何故至彼證入小果。釋言:由其本習小乘多故。本在此處,多學觀察苦、無常等。至彼聞說苦、無常等,即便悟解。故證小果。以本垂終發大乘心,求生彼故。在彼國中,得羅漢已,即便求大(回小向大)。」(曇鸞道綽諸祖勝解,已引錄於前,茲不贅。) 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 下輩生者,有三因緣:一、發菩提心,二、一向專念,三、至誠願生。與中輩相較,只是不能作諸功德。又「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即十念必生願中之「至心信樂」。「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即《觀經》之至誠心與迴向發願心。且三輩往生咸云:「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故《凈影疏》曰:「然此三輩,人位雖殊。至欲往生,齊鬚髮心求大菩提,專念彼佛,迴向發願,方得往生。」 「夢見彼佛」下有兩釋,其義稍異。一、望西謂先是夢見,臨終時是眼見佛。疏曰:「三輩俱有夢見眼見故。《覺經》中說上輩云:「於其卧睡中,夢見無量清凈佛,及諸菩薩、阿羅漢。其人壽命欲終時,無量清凈佛,則自與諸菩薩、阿羅漢,翻飛行迎之。」中輩亦同夢見彼佛。往生先兆,臨終來迎。本願勝益,故俱應有。若無佛迎,本願虛設。然今文中,無來迎者。且為分別,三輩差異。謂上報佛,中是化佛,下夢佛故。以實而言,夢見之後,可見佛迎。故《觀經》說,化佛來迎。惡人尚爾,況善人耶?」。按上之論點有三:(一)彼佛有臨終接引之本願。若於下輩,不來迎接,則有違本願故。(二)《觀經》下品,俱是惡人,佛尚來迎。今經下輩,俱是善士,焉能不迎。(三)漢吳兩譯,上中二輩,俱先夢佛,然後臨終見佛,故今下輩,亦應如是。是故本經謂夢見,言其前者。《觀經》雲見佛,指其後者也。此是一說。二、另一說如《會疏》謂確是佛迎,但彷彿似夢。疏曰:「夢見彼佛者,如《觀經》下三品人。命促剎那,獄火來現。雖佛來迎,彷彿不明,猶如夢中故。若不爾者,何至臨終,得安閑神遊乎?」蓋謂《觀經》所示下品之人,臨終之時,地獄眾火,一時俱至,眾苦交逼。佛雖現前,但以神識不清,不甚明了。依稀彷彿,若在夢中。故云夢見彼佛也。若非有佛來迎者,焉能安閑有此十念,而隨佛神遊極樂也。兩疏所辨雖異,但謂下輩往生,亦有佛來迎是一。殊途同歸。故並引征,以證斯旨。 至於《觀經》下品三人,俱是惡人者。善導大師謂下品上生者,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下品中生,是破戒次罪凡夫人。下品下生,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彼經下品皆是惡人,與本經相違者,何也。望西疏曰:「下輩之內,有多類故。《觀經》說惡。今說善人。故《覺經》(即《漢譯》)云:「(其三輩者。。。。。。)當斷愛欲,無所貪慕。慈心精進,不當嗔怒。齋戒清凈。如是清凈者,當一心念欲生無量清凈佛國。」」蓋往生品類,萬別千殊。三輩九品,只是粗分。故一下品中,已類別無數。彼經明惡人,本經則指善士。如《漢譯》下輩之人,確是修善者也。又《觀經》下品往生,生前雖是惡人,花開後並是大乘。下品上生,經七七日蓮花乃敷。經十小劫,得入初地。下品中生,經於六劫,蓮華乃敷。聞說大乘甚深經典,應時即發無上道心。下品下生,滿十二大劫,蓮花方開。聞法歡喜,應時即發菩提之心。嘉祥《觀經義疏》曰:「上品修大乘因故,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故,還得小乘果。下品現在雖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但彼臨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妙法。以聞大乘故,得大乘果也。」 《阿彌陀經》謂執持名號,得生凈土之善男子、善女人,「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正符本經三輩臨終見佛之說。其它如《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命欲終時,一心信樂,念不忘舍,阿彌陀佛將諸眾僧,住其人前,魔終不能壞斯等正覺之心。」又《鼓音王經》云:「若有四眾,能正受持,彼佛名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即與大眾,往此人所,令其得見。」又《華嚴經》云:「如來有十種佛事。一者,若有眾生,專心憶念,則現其前。」是均為本經之良證。 夫如來者,本無去來。云何今言,佛現其前?蓮池、幽溪、蕅益三大師,深明其義,語皆精妙,契佛本懷。恭錄於次。 蓮池《疏鈔》云:「古謂佛無去來。云何有佛,現在其前。答:感應道交,不妨不來而來,無見而見。故永明謂「知幻非實,則心佛兩忘。不無幻相,則不壞心佛。」又云:「法身真佛,本無生滅。從真起化,接引迷根。」此乃如來本願功德,令彼有緣眾生,專心想念,能於自心見佛來迎。不是諸佛實遣化身而來迎接。則佛身湛然常寂,眾生見有去來。如鏡中形,非內非外。如夢中事,不有不無。又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亦此意也。是故水清則月自來,心凈則佛自現。所謂感應道交難思議也。」 幽溪《圓中鈔》云:「凡是見佛,須論感應。若平居參禪,或修空觀。既宗掃蕩,佛亦不立。苟有所見,悉為魔境。或功用顯著,心佛自現。亦須觀空,弗生著相。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若不明此,妄論邪談,不唯自障,兼亦障人。於此法門,大成罪過。」 蕅益《要解》云:「十萬億土,不出我現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無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難即生。如鏡中照數十層山水樓閣,層次宛然,實無遠近。一照俱了,見無先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亦如是;「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亦如是;「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亦如是。當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以上靈峰讚歎經文之言,亦復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圓鏡智之靈文也。 以上三釋,皆與禪凈諸祖一鼻孔通氣,正是從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者也。蓋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因自他不二,故來迎之佛即是自心之佛。復因自他宛然,故於佛實不來,人亦不去之中,宛現臨終佛迎,往生極樂之事。事理圓融,自在無礙,但能仰信,獲益無量。 上三輩往生是一類。下明一念凈心,十念一念往生之類。或名「一心三輩」。「一心三輩」見於北京凈蓮寺律宗大德慈舟老法師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科判》。法師乃我國(現代)華北三大高僧之一。曾在濟南及北京專講本經,並作科判(於一九三九年【己卯年】印行)。慈老所判「一心三輩」,與會集本經之夏師,同一心眼,同一手筆。發前人未發之精蘊,彰凈門久隱之妙諦。禪凈不二之旨,於茲益顯。 若有眾生住大乘者,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願生其國。聞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見阿彌陀佛,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上章全是《唐譯》經文,魏唐兩譯,似為同一梵本。但此段《唐譯》經文,系統分明,文富義深。遠勝《魏譯》。《魏譯》則分散於本品首尾兩處。於上輩之前云:「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其國,即得往生。」但復於下輩文中曰:「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佛,以至誠心愿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唐海東元曉師據《魏譯》,於《無量壽經宗要》論云:「下輩之內,說二種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專念彼佛。是助滿業。三者,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聞甚深法,歡喜信樂。此句兼顯發心正因。但為異前人,舉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於彼佛。是助滿業。為顯前人無深信故,必須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竊按元曉師之說乃專據《魏譯》。若就本經,則一念得生者,全因獲得一念凈心也。從一心中,念佛一聲,頓即與彌陀本願相應,故臨終即得往生。)三者,以至誠心,願生彼國。此願前行和合為因。此就菩薩種性人也。(正是《唐譯》中「住大乘者」)」蓋元曉師謂下輩中有兩種人:一者,發菩提心,十念聖號,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不定性人。二者,聞法深信,乃至一念,願生彼國,而得往生,是菩薩種性人。元曉師實已明察《魏譯》下輩往生文中,品類不齊。試問「聞甚深法,歡喜信樂,不生疑惑。」如是殊勝智慧,應是何人境界?故元曉師名之為「菩薩種性人」。既是菩薩種性,復能生深信,起心念佛,「以至誠心,願生其國」,實不應限於下輩也。 又《報恩論》曰:「謹按此段十念往生,專指住大乘者言之。大乘如禪宗得破參,及讀一切大乘經典,得解悟者皆是。其人不專修凈土。如智者,永明之類。」此論所見,更上層樓(惜以永明大師為例,稍欠穩妥。因永明晝夜彌陀十萬聲。)蓋經雲住大乘者,其心清凈,聞甚深法,即生信解。如是智慧猛利,信願堅固之人。唯智者、永明、中峰諸大老,方所堪能。既同智者、永明、中峰諸大祖師,又焉能位列下輩。是故夏師會本,於三輩往生人後,專引《唐譯》,另成一段。以表常言之三輩往生外,另有一格。即慈舟法師判為一心三輩者也。此一心三輩,乃別有大人作略,超越常格,而得往生者。此之作略,即一心也。本品中,「一念凈心」,即前《十方佛贊品》中之「一念凈信」也。前雲「乃至能發一念凈信,所有善根至心迴向,願生彼國,隨願皆生。」今雲「乃至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定生彼國。」前後呼應,同顯一心與一念之旨。此實凈土法門之妙體。夏師之會集,慈老之科判,均契諸佛本懷,深顯禪凈不二,實大有功於聖教。 一心與一念,文異而實同。《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凈報土真因也。」謂信心無二之心,即是一心,亦即是一念。並謂此為清凈報土之真因,則往生者必將登實報莊嚴土,而成地上之大士。一心之不可思議殊勝功德,於此可見。又《信心銘》曰:「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亦表不二之信心,即不可思議之一心。是故「一念凈信」,「隨願皆生」也。又《圓中鈔》曰:「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凈土必矣。蓋言,持名心無散亂者,因行也。能得「一念」,乃行成之果。若得一念,則臨終時,能伏諸惑,正念自然現前,定為往生之因。故本經曰:「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定生彼國」也。又《彌陀要解》謂十念乃至一念往生,但約臨終時,亦與此無違。若於平時能發一念清凈心,冥契理體,入於一念。則因此一念之力,臨終必仍能有十念或一念也。如《圓中鈔》所云:「此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臨終正念,自然現前。」也。 又一心中,有事有理,事一心者。《彌陀疏鈔》曰:「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卧,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嗔煩惱之所雜亂。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又《彌陀要解》曰:「不論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煩惱,乃至見思先盡,皆事一心。」 理一心者。《彌陀疏鈔》云:「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彌陀要解》云:「不論事持理持,持至心開見本性佛,皆理一心。」在一心中,理一心最為上也。 又《彌陀疏鈔》云:「執持名號,一心嚮往,即事一心。執持名號,還歸自心,即理一心。」 《那先經》云:「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彌陀疏鈔》曰:「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即菩薩念佛三昧故,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上所引證,一念即一心。此之一念,蓋指本覺靈知之自性,謂為一念。例如日本幸西氏云:「一乘即弘願。弘願即佛智。佛智即一念。」該氏並立一念之義。謂凡夫之信心,如能與佛智一念相應,則往生事業自然成辦,不須口口聲聲多稱名號。此與《報恩論》相似。論云:禪宗破參,讀教解悟,而專修凈土,而能一念凈信,與佛智相應,一念稱佛,而得往生者也。 但凈宗常謂之一念、十念。則逕指凡夫之稱念佛號一聲與十聲。如義寂之《無量壽經疏》曰:「此言念者,謂稱南無阿彌陀佛。經此六字頃,名一念。」是謂念誦一聲佛號,即名一念。《觀經》謂下品下生者,「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命終之時,見金蓮華,猶如車輪。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由上可見,十念即十聲。如是臨終十念,乃至一念,普得往生。如彭際清曰:「如實回心,一念念佛,無不往生,以佛本願力故。」 至於《觀經》中臨終十念而得往生,與上所論一心之念,是同是別。蓮池大師於《疏鈔》中,論之極為精確。《疏》曰:「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心。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如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經》有之。《法華三昧觀經》云:「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唯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蓮池大師謂《觀經》之「至心」,即理一心。蓋臨終親見獄火,乃生實信,故能頓釋萬緣,唯提一念,念念離念,念念是心,念念契真,念念是佛。如是臨終十念,契理一心,故得滅罪住生也。 又何為至心?《無量壽經宗要》引什公之喻:譬如有人,值遇惡賊,直來欲殺。其人勤走,渡河求免。爾時但念渡河方便。「但有此念,更無他念。當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雜余念。行者亦爾,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無間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為十念。」是謂行人念佛,如彼喻中人之欲渡河。只是欲渡之念,更無他念。是名至心。如是之念,相續至十,即為十念。臨終能行,決定往生。乃至一念(見《念佛三昧寶王論》),念心純固,亦得往生。蓋以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是故五逆十惡,臨終念佛,乃至一念,亦得往生。正顯彌陀本願不可思議。法藏菩薩五劫思維之果,即在於此。五逆十惡臨終之際,地獄相現,眾火俱至。而能以稱名故,頓離妄惑,入理一心。以契理故,眾罪消滅,即生極樂,登三不退。若非方便中之究竟方便,圓頓中之最極圓頓,何能臻此。今凈土法門,能令惡逆凡夫,暗契一心,是故彌陀,號為願王,誠不虛也。 又道綽大師於《安樂集》亦論十念往生云:「汝謂一形惡業為重,以下品人十念之善為輕者,今當以義校量。輕重之義者,正明在心,在緣,在決定。不在時節久近多少也。一、云何在心?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虛妄顛倒心生(依妄心而生)。此十念者,依善知識方便安慰,聞實相法生(依實相而生)。一實一虛,豈得相比也。何者?譬如千歲闇室,光若暫至,即便明朗。豈可得言,闇在室千歲而不去也。是故《遺日摩尼寶經》云:「佛告迦葉菩薩,眾生雖複數千巨億萬劫,在愛欲中,為罪所覆。若聞佛經,一反念善,罪即消盡也。」是名在心。二、云何在緣?謂彼人造罪時,自依止妄想,依煩惱果報眾生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上信心,依阿彌陀如來,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生。譬如有人,被毒箭所中,徹筋破骨。若聞滅除葯鼓聲,即箭出毒除。豈可得言彼箭深毒厲,聞鼓音聲,不能拔箭去毒也。是名在緣。三、云何在決定者?彼人造罪時,自依止有後心、有間心生。今此十念者,依止無後心、無間心起。是為決定。又《智度論》云:「一切眾生臨終之時,刀風解形,死苦來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識,發大勇猛,心心相續,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對敵破陣,一形之力一時盡用。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 又有人視臨終十念為輕易,乃擬臨終,方事修念。《安樂集》破之曰:「十念相續,似若不難。然諸凡夫,心如野馬,識劇(劇者,甚於也)猿猴,馳騁六塵,何曾停息。各須宜發信心,預自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告大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先傾,倒必隨由也。若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習先不在懷,念何可辦?各宜同志三五,預結言要。臨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彌陀名號,願生安樂國。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譬如臘印之泥,印壞文成,此命斷時,即是生安樂國時,一入正定聚,更何所憂。各宜量此大利。何不預克念也。」 又《彌陀要解》亦云:「若無平時七日功夫,安有臨終十念一念。縱下下品逆惡之人,並是夙因成熟。故感臨終遇善友,聞便信願。此事萬中無一,豈可僥倖。」 由上可見,一心之境甚為幽深。是故本經,宗於專念。蕅益大師曰:「現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離見,何勞說妙說玄。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又云:「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數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又道綽大師云:「若始學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專至,無不往生,不須疑也。」是故本經但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也。 至於末世,持名者雖廣,而往生者不多,《安樂集》亦有問答如下:「若人稱念彌陀名號,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闇得往生者。然有眾生稱名憶念,而無明猶在,不滿所願者何意?答曰:由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故也。所以者何?謂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復有三種不相應: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謂無決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續,謂余念間故。迭相收攝。若能相續,則是一心。但能一心即是淳心。具此三心,若不生者,無有是處。」此論直指當世凈業行人之病根。念佛而不能得往生之果者,以不知如來是實相身。認身如物,取相執著。妄生計較,缺少智慧,失中道義。另則三種不相應,此三種不相應,一言以蔽之,只是信心不足。往生資糧即信願行,缺一不可。據《要解》所云,信願有缺,則持名縱如銀牆鐵壁,風雨不入,亦不能往生也。 「住大乘者」。《法華經譬喻品》曰:「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又《十二門論》云:「摩訶衍者,於二乘為上,故名大乘。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為大。諸佛大人乘是乘,故名為大。又能滅除眾生大苦,與(施)大利益事,故名為大。又以此乘能盡一切諸法邊底,故名為大。」又《寶積經廿八》云:「諸佛如來正真正覺所行之道,彼乘名為大乘。」「住大乘者」,即常住於如上大乘法中之人。當知是人,決非凡小。雖是肉身,亦名菩薩。 「清凈心」,無疑無垢,凈信之心也。(詳見前注)《中阿含經四十一》曰「清凈心,盡脫淫怒痴。成就於三明。」如是清凈心,功德難思。故《十方佛贊品》曰:「乃至能發一念凈信。。。。。。。隨願皆生」也。以如上之清凈心,歸向無量壽佛,故云:「以清凈心,向無量壽。」 「乃至十念」乃至者,從多向少而言,如雲下至。如上之信願持名歸向凈土,下至僅得十念相續,亦定生彼國。此之十念包括(一)平時與(二)臨時。(一)至於平時十念,亦有兩種:一者,如前引《彌勒發問經》中佛說之十念,不雜結使,是乃菩薩念,而非凡夫念。本經所云「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乃至十念」,即以脫盡淫怒痴之三毒,具成就三明之智德,以如是之心,而持佛名號。如是念佛,功德難思。以此為因,則臨終正念現前,定得往生。但此乃菩薩之十念。二者,慈雲懺主有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漱口焚香,向西合掌。念佛盡十口氣。一口氣中,儘力念佛號,一口氣盡,是為一念。此為接引事務繁忙,或勤修別法,無暇多修凈業之人。終身修之,蒙佛本願加威,亦得往生。(二)至於臨終之十念,則如《觀經》所說。暗契理一心,故必往生。總之,種種十念往生,皆彌陀宏誓中,十念必生大願之所感。 「一念凈心」,「發一念心」,與前文中「一念凈信」中「一念」,均即是「一心」也。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體,真如實相之異名,亦即《那先經》謂為「最為第一」,《彌陀疏鈔》謂為「全體是佛」者也。「發一念心,念於彼佛」即「定生彼國」者,正日人幸西氏所主之一念義。凡夫之信心,如能一念與佛智相應,即得往生也。又此一念,既已全體是佛,即此全體是佛之念,以念彼佛,故一念即得相應,是以「定生彼國,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此人臨命終時,如在夢中」。因一念往生者,既亦曰三輩,故品類不一。臨終景象,亦應隨之而異。於上輩者,生死情盡,凡聖體空,明識佛無來去,而見佛來。了達生死本空,而現往生。舍此生彼,皆如幻夢。故云如夢也。於中輩者,了達世間,皆如夢幻泡影,故於臨終,無所留戀,視同夢中也。至於下輩,其人臨終,彷彿似夢,得見彼佛,亦得往生。(但一心三輩中之下輩,並不皆等於正宗三輩中之下輩。上中二輩亦復如是。蓋一心三輩,別具一格,不同常規也。) 由上可見,念佛達於一心,而得往生者,品類懸殊,上則聖賢,下及凡夫。念佛達於一心,乃至「能發一念凈信」,「獲得一念凈心,發一念心念於彼佛」,皆得往生。其最下者,則為五逆十惡,臨終發願,至心念佛,十聲相續,乃至僅得一聲,以暗契理一心故,亦得往生。此顯一心功德,最為第一。凈土持名法門,微妙難思,五逆十惡臨終念佛,暗合道妙,契理一心,即超生死,而登不退。極顯持名法門,究竟方便,不可思議。 以上兩類往生,一者三輩往生,皆由「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此則本經之宗也。二者,一念凈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者,實相也,乃本經之體也。且一念之凈心,舉體是菩提心,「念於彼佛」正是專念。故知一心三輩,亦不外於本經之宗也。 又《觀經》五逆十惡能往生。本經「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是不能往生也。嘉祥於《觀經義疏》中,釋曰:「第三品明惡有三人。初明作十惡。次明作四重。後明作五逆。不明謗法闡提(謗法稱為闡提),故名惡不盡。十惡四重五逆並得生西方。若是謗法闡提不得生也。闡提不信法,臨終雖為說有無量壽佛,彼終不信,故不得往生也。」又《安樂集》論此甚詳,已引錄於前。茲不贅。 又《四帖疏》更有別義。疏曰:「如四十八願中,除謗法五逆者。。。。。。。如來恐其造斯二過。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攝也。。。。。。。若造(經懺悔、發願、持佛名號),還攝得生。」 兩疏之說雖殊,但不相違。嘉祥師謂彼是謗法闡提,不能起信,故不得生。善導師意謂,雖是謗法五逆,倘於臨終,聞法能信,懺悔回心,至心信樂,願生其國,乃至十念,佛垂大慈,亦可攝彼往生極樂。蓋闡提亦能成佛。故臨終若生正信,即非闡提。故佛垂慈,仍予攝受。但闡提之人,臨終生信,實為難中之難。如《觀經》雲臨終十念得生者,已是萬萬中之一,若如《四帖疏》所謂謗法五逆,臨終能至心信樂念佛往生者,當為億億中之一也。 又《法鼓經》云:「若人臨終,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如來慈德,微妙難思。是故《安樂集》云:「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往生。」並贊云:「若聞阿彌陀德號,歡喜贊仰心歸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則為具足功德寶。設滿大千世界火,亦應直過聞佛名,聞阿彌陀不復退,是故至心稽首禮。」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前品三輩往生,主要顯往生後之位次,而未廣論往生之因行。故於本品增廣之,名為往生正因。此兩品互作經緯,彼此涵攝。蓋前品三輩往生者之所行,亦皆是往生正因。本品中所示之正因,其果亦即是前品之三輩。 又本品所示諸因,多契於《觀經》之凈業。《觀經》云:「生彼國者,當修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又曰:「復有三種眾生,當得往生。何等為三:一者,慈心不殺,其諸戒行。二者,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迴向發願,願生彼國。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觀經》所示,與本品內容,多相吻合。 複次阿難: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晝夜相續,求生彼剎。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上文乃本品之首段。明第一類正因,發心念佛,兼受持經戒,自他二利得生。(此文全自《宋譯》。) 第一類正因,共有六句:(一)受持本經。(二)求生凈土。(三)發菩提心。(四)嚴持諸戒。(五)饒益有情。(右)憶佛念佛。(一)《觀經》曰:「讀誦大乘。」《觀經約論》云:「不讀大乘則不明佛心。不明佛心,則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縱生彼國,不得見佛。」今經首云:「聞此經典,受持讀誦。」此經即此《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此經乃凈土第一經,亦中本之《華嚴》也。又此經乃世尊獨留於將來經道滅盡之際,住世百歲,為末後眾生留作津濟者也。又「此經」,亦兼指《無量壽經》漢、吳、魏、唐、宋諸譯本,及王氏彭氏魏氏諸會節本。但能受持,均是正因。但此會本,獨稱善本,故持經功德彌勝也。「晝夜相續」,明勇猛精進,無有間斷。(二)「求生彼剎」,以受持、讀誦、書寫、供養種種功德,迴向凈土。(三)「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本經之宗,三輩往生之正軌,故重見於本品也。(四)「持諸禁戒,堅守不犯」此即《觀經》之「具諸戒行」或「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蓋無戒則同漏器,雖勤念佛亦難圓滿。(五)「饒益有情」是菩薩利他行。如《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是故凈業行人,應於眾生廣行饒益。「所作善根,悉施與之」。指自作之一切功德與善根,悉皆施與一切眾生,令彼離苦得樂。如密教行人。願己之一切功德,悉施一切眾生。眾生一切罪苦,悉皆由我代受。(六)憶佛念佛。「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蓋念佛妙行,眾善中王。乃妙中之妙,徑中之徑。於正因中,發心念佛,實為首要。 以上是因,下明其果。因果相隨,如身與影。「是人命終,如佛色相」。其人如佛,真金色身,卅二相;並具種種如佛之功德莊嚴。「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此人命終,色相如佛,並速得聞法。 複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慾。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嗔。十不痴。如是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人臨終,不驚不怖,心不顛倒。即得往生彼佛國土。 上第二類正因,其中共三句:(一)修行十善。(二)晝夜念佛。(三)志心歸依,頂禮供養。 (一)修行十善。據《法界次第》,十善即是「止惡」。止前之惡,則不惱於他。行今之善,以利樂一切。(1)不殺生,止前殺生之惡行,當行放生之善。(2)不偷盜,止前盜他財物之惡行,當行布施之善。(3)不淫慾(不邪淫),止前於非妻妾淫慾之惡行,當行恭敬之善。(4)不妄言,止前虛言誑他之惡行,當行實語之善。(5)不綺語,止前綺側乖理之惡語行,當行有義語饒益之善。(6)不惡口,止前惡言加人之惡行,行軟語之善。(7)不兩舌,止前構斗兩邊之惡行,當行和合之善。(8)不貪,止前引取無厭之惡行,當行不凈觀,觀諸六塵,皆欺誑不凈之觀行善。(9)不嗔,止前忿怒之惡行,當行慈忍之善。(10)不痴,(不邪見),止前撥無因果,辟言邪心之惡行。當行正信,歸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上之十善,均是世善。《報恩論》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迴向,即轉世善為凈因。故佛說諸經,總兼世善。而此十善業,且特說專經(《十善戒經》)。以凈身三,口四,意三諸業,為修持根本也。」 (二)晝夜念佛。經云:「晝夜思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種種功德,種種莊嚴。」天親菩薩《往生論》立「五念門」:(1)禮拜門。(2)讚歎門。(3)作願門。(4)觀察門。(5)迴向門。論云:「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又「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今經所云,正是第四觀察門。或兼口念,則兼第二讚歎門。如是觀察或讚歎,晝夜相續,故云「晝夜思維」等等也。 (三)「志心歸依,頂禮供養」,是第一禮拜門。論云:「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又「歸依」即歸命。《往生論注》曰:「故知歸命即是禮拜。然禮拜但是恭敬,不必歸命。歸命必是禮拜。若以此推,歸命為重。」今經雲,歸依頂禮,復是志心,更兼供養,彌顯精誠。 《往生論》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妙因感果,是故臨命終時,蒙佛本願加威。「慈悲加佑,令心不亂」。故得「不驚不怖,心不顛倒」。「不驚」者,不驚慌失措。「不怖」者,不畏怖恐懼。「不顛倒」者,心不錯亂,憶佛之正念依然現前。故得往生。本品經文,未言臨終見佛,但既得往生則佛必然來迎。因佛本願,臨終接引。若無佛迎,則凡夫自力不能往生。今不言者,以此品專論因行,故不多涉往生之果境。 若多事物,不能離家,不暇大修齋戒,一心清凈。有空閑時,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不當嗔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當孝順。至誠忠信。當信佛經語深。當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虧失。思惟熟計,欲得度脫。晝夜常念,願欲往生阿彌陀佛清凈佛國。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壽終皆得往生其國。 上第三類,有二句:一修行世善。二忙裡偷閒,正念得生。此類指事物繁多之人。平素暇時甚少,未能大修齋戒。更難於一心清凈。如是之人當努力行善。並應忙裡偷閒,善擇時機,遇緣即修,不使空過,亦定得往生。凈宗之妙即在「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廢世法而證佛法」也。(見《報恩論》) 「有空閑時」。承上所言,事物繁多,未能身暇心凈,大修齋戒。則當善用時機,遇閑即修。摒除世慮,勇猛專修。此句「有空閑時」總貫下文,直至「一日一夜,不斷絕者」。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也。《濁世惡苦品》云:「汝等能於此世,端身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又《重重誨勉品》曰:「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是故遇空閑時,首應端正身心也。「絕欲」者,在此期間絕斷男女間之愛欲。「去憂」,放下世間憂慮。「慈心」,與眾生樂之心,今此修持是為饒益有情而修也。「精進」者,勇猛於修善斷惡也。《輔行二》曰:「於法無染曰精,念念趣求曰進。」《華嚴大疏五》曰:「精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蓋謂:精者,乃精一其心於佛法也。以此精心,唯以達本為務,是名為進。本者本源也。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是為達本。《大疏》之義較勝。 從「不當嗔怒」至「至誠忠信」,乃第一句,為人乘之世善。「嫉妒」,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賢曰嫉。「貪餮」。「餮」者,貪食也。「慳惜」,《大乘義章》曰:「吝惜財法稱慳。」即耽著於財與法,不能施捨利人之心。「中悔」,信仰不堅,先信後疑,故曰「中悔」。「狐疑」,狐性多疑,故曰狐疑。猶豫不決曰疑。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故《萬善同歸集》云:「堅信根而拔疑刺。」「要當孝順」即《觀經》之「孝養父母」。見於彼經三福之首。乃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之一也。「至誠忠信」。「誠」者真心,真實無偽也。「至」者登峰造極也。誠之極,故云至誠。「忠」者,盡心竭力,忠於國家。忠孝二字,為世間美德之本。「信」,此處指世法,謂真實不欺也。下明第二句,忙中念佛。 「當信佛經語深」。此中「信」字,指出世法。謂於諸法之實體,三寶之凈德,與世出世之善根,深為信樂,使心澄凈,是為信。《唯識論》云:「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凈為性。」又《大乘義章》云:「於三寶等,凈心不疑,名信。」又《俱舍論》云:「信者,令人澄凈。」今聞佛經,並信經語甚深。《大論》曰:「信為能入。」故能從人乘,而直趨大乘圓門,念佛求生也。複信因果不虛。故信「作善得福」而精進向善。「奉持如是等法」,指上述諸善法,「無得虧失」。「虧失」者,減損也。以上數句經文(從「當信」至「虧失」),表從世間人乘,趨向極樂一乘也。 此下明忙裡偷閒,精進念佛。「思維熟計,欲得度脫」,即深思熟計,欲脫生死也。「願欲往生」,舍穢求凈,以一切功德,迴向往生也。「晝夜常念」「阿彌陀佛清凈佛國」,乃憶佛念佛往生正行也。相續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一日一夜,乃多善根者,所需之功行也。但隨其善根於十日夜乃至一日夜能不斷絕,命終皆得往生。故云「壽終皆得往生其國」。此第三類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遜於前之二類也。 下明種種往生之人,因行各異,但生彼國已,悉是大乘,咸同一類。 行菩薩道,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當作佛。欲於何方佛國作佛,從心所願。隨其精進早晚;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阿難:以此義利故,無量無數、不可思議、無有等等、無邊世界,諸佛如來,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 「行菩薩道」。表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以下,明上述因行之果。因雖千差,其果一味。大乘行人壽終生彼,悉「皆得阿惟越致」並悉皆紫金色身,具足卅二種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當作佛」也。諸往生者,願於何方作佛,莫不隨其心愿而得成就。故云「從心所願」也。至於成佛之期,則隨行人之「精進早晚」而異。早日精進則早日成佛,是則平等中之差別也。平等有差別,成佛有早晚也。差別中之平等,則皆當成佛也。故云:「求道不休,會當得之,不失其所願也。」蓋謂求道之心,精進不休,皆當成佛。決無違失其成佛之本願者也。 「佛告阿難」。世尊為喚起會眾之重視,故重呼當機阿難之名而告之曰:「以此義利故」。此處利有二義:一者堅利如金剛,可壞一切而不為一切所壞。二者利益,因此法門,能惠予一切眾生真實之利也。蓋謂往生法門之義理,舉體是金剛智慧,故云利(堅利)也。同時又是大慈悲之流現,普施眾生真實究竟之利。故云利(利益)也。是故無量無數無等邊世界諸佛,「皆共稱讚無量壽佛所有功德」。凡夫往生皆不退轉,位齊補處菩薩,此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是故十方如來悉共稱讚無量壽佛也。 禮供聽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禮供聽法」。「禮供」者,十方世界諸大菩薩,咸至極樂世界,禮拜供養阿彌陀佛也。「聽法」者,阿彌陀佛憫念來者,乃為宣演妙法,十方大士歡喜聽受也。此中彌陀說法,乃釋尊轉述。但兩土導師無二無別。釋尊口述何異彌陀親談。故今我儕讀經亦未異於蒞會聞法也。品末釋尊復贊聞法大士自利利他,受記成佛之德。 複次阿難:十方世界諸菩薩眾,為欲瞻禮極樂世界無量壽佛,各以香華幢幡寶蓋,往詣佛所,恭敬供養,聽受經法,宣佈道化,稱讚佛土功德莊嚴。爾時世尊即說頌曰: 「瞻」者,向上或向前看。此處即瞻仰之義。「聽受經法,宣佈道化」者,《會疏》釋曰:「聽聞受持彌陀所說經法,宣傳流布其道德化益也。」蓋謂十方大士於極樂導師聞受經法,復至十方輾轉宣說導師之教導也。下雲「稱讚佛土功德莊嚴」,乃十方大士讚歎極樂國土功德莊嚴。 東方諸佛剎 數如恆河沙 恆沙菩薩眾 往禮無量壽 南西北四維 上下亦復然 咸以尊重心 奉諸珍妙供 首言東方恆沙世界,繼言余方恆沙世界。其中各各世界皆有數如恆河沙之菩薩聖眾,成至極樂,禮敬無量壽佛。同以誠敬之心?奉獻種種珍貴微妙殊勝供品。如《魏譯》曰「各齎天妙華,寶香無價衣」等,是為財供養。下為法供養。 暢發和雅音 歌嘆最勝尊 究達神通慧 游入深法門 聞佛聖德名 安隱得大利 種種供養中 勤修無懈倦 觀彼殊勝剎 微妙難思議 功德普莊嚴 諸佛國難比 因發無上心 願速成菩提 上偈乃上述諸菩薩,以歌頌讚嘆彼佛及其國土。從衷而出,故曰「暢發」。其音和雅,故稱「和雅音」。《會疏》曰:「五音相和,諷聲不邪,故云和雅。歌謂歌詠。嘆謂讚歎也。」「最勝尊」指阿彌陀佛。因是「佛中之王」,故稱「最勝」。 (一)通贊佛德。「究達神通慧」。「究」者究竟。「達」者洞達。「神通慧」者,神通與智慧也。《六波羅蜜經》言:「彌勒白佛云:「何名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見極微色,是名神通。以凈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著,是名智慧。複次,聞世間極微小聲,是名神通。於諸音聲,悟無言說,離諸譬喻,是名智慧。複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複次,於過去際,悉皆憶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複次,了知根性差別之相,是名神通。了勝義空,是名智慧。能知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如上之殊勝神通智慧,悉皆究竟通達,故曰「究達神通慧」。 「游入深法門」。上明神通智慧。凈影曰:「此通與慧,皆依法成故。」故次明游入深法也。「法門」,肇公注《維摩經》曰:「言為世則謂之法,眾聖所由謂之門。」佛所說者,乃世之軌則,是謂之法。此法是眾聖入道之所由,故謂之門。《華嚴大疏》曰:「如來通智游入,故號門。」又《會疏》曰:「出入無礙名游,能徹奧域為入。」又《凈影疏》曰:「窮本稱入。」謂窮盡本源,名之為入。今諸菩薩讚歎彌陀,窮盡諸法實相之本源,出入無礙,故曰「游入深法門」。窮盡源底,是為甚深,故曰「深法門」。 (二)贊佛號功德。「聞佛聖德名」。彌陀本願從第十八至第廿七共十願,又從第四十四至四十八共五願,願願皆因聞佛名號,永離諸惡苦,終得究竟樂。(例如聞名得福願,聞名發心愿,聞名得忍願。)十方眾生聞名,悉皆安穩,得種種真實之利。是雲「安隱得大利」。十方大士聞名得益,感恩圖報。故廣修供養,無有懈倦。「種種供養中」者,簡言之為財法二種供養。《普賢行願品》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又「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菩薩以聞名故,乃能於上述種種供養中,精勤修持,而無懈怠與厭倦之心。故云「勤修無懈倦」。以上皆因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三)贊佛國土。極樂世界「國中萬物,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其形色、光相、名數,皆不能稱說,亦無能清辯。蓋彼土殊勝微妙,非言思所能及。故曰:「觀彼殊勝剎,微妙難思議」。種種莊嚴,入一法句,即清凈句,即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極樂依正,悉是實相功德之所莊嚴,平等普現。故下雲「功德普莊嚴」。如是妙土,如經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諸佛國難比」。 (四)贊感人發心。「因發無上心,願速成菩提」。十方菩薩見彼土莊嚴清凈,超踰十方,佛號功德,普度一切,因發大心。願己成佛,亦成就如是剎土。如《維摩經》云:「以諸凈國嚴飾之事,成己佛土。」亦能如是濟度,盡未來際。 應時無量尊 微笑現金容 光明從口出 遍照十方國 回光還繞佛 三匝從頂入 菩薩見此光 即證不退位 時會一切眾 互慶生歡喜 上文顯感應道交,如來放光加持,大眾證不退位,皆大歡喜。《宋譯》曰:「爾時彼佛無量壽,化導他方菩薩心。密用神通放大光,其光從彼面門出。」故知「無量尊」即無量壽佛。「微笑現金容」,於彼佛金容示現微笑之相。《會疏》曰:「「應時」,應菩薩發願時。「欣笑」,授記之相。如來常住三昧,將欲說法,安祥而動。故佛心湛然,無喜無憂。若將授記時,現欣笑。舌相薄凈,如赤銅色。舌上五畫,如印文。笑時動舌,出五色光。《寶積經》云:「諸佛常法,若授地獄眾生記時,爾時光明兩足下沒。乃至若授菩提記,爾時光明從頂上沒。」彼國純一大乘故,更無餘乘記。故云「從頂入」。」《魏譯》示放光之因,蓋為「當授菩提記」。《嘉祥疏》曰:「正行授記,表得時機,所以欣笑口出。先還從頂入者,表吐言說,為物授至極法身之記也。」意謂佛正為大眾授記。因時機成熟,故現微笑。並放光明從口而出。遍照十方,光迴繞佛三匝,入佛頂中。此表為眾所授之記,為至極法身之記,即究竟果覺之記也。又《望西疏》注光明照十方,還入如來頂者,「依《華嚴》表授菩薩成佛記也」。下明與會大眾,善根成熟,見佛此光明,「即證不退位」。不退者,不退轉之略稱。即阿惟越致菩薩也。是故「時會一切眾,互慶生歡喜」。會中諸菩薩,見此瑞相,知蒙授記,復現證不退,故互相慶慰,莫不歡喜也。《嘉祥疏》「人天知相而歡喜。」如《宋譯》曰:「時會一切諸眾生,敬嘆佛光未曾有,各各俱發菩提心,願出塵勞登彼岸。」 佛語梵雷震 八音暢妙聲 十方來正士 吾悉知彼願 志求嚴凈土 受記當作佛 覺了一切法 猶如夢幻響 滿足諸妙願 必成如是剎 知土如影像 恆發弘誓心 究竟菩薩道 具諸功德本 修勝菩提行 受記當作佛 通達諸法性 一切空無我 專求凈佛土 必成如是剎 彌陀放光,隨即說法。故下曰「佛語梵雷震」。此佛字,乃阿彌陀佛也。佛音清凈,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三、人心敬樂。四、諦了易解。五、聽者無厭。」「雷震」喻也。《嘉祥疏》云:「震雷能駭動物情,譬說法能動無明之識也。」又《凈影疏》曰:「震法雷者,法無礙智化眾生也。」《唐譯》曰:「震大法雷,開悟一切。」綜上諸解,謂彌陀說法音聲如梵天王。演說法要,如大雷震,開悟大眾。此乃本師贊彼彌陀之語。下言「八音暢妙聲」,亦復如是。「八音」者,如來所得八種音聲。《梵摩喻經》謂八音為:「一最好聲。其聲哀妙。二易了聲。言辭辨了。三調和聲。大小得中(聞者和融,自然會於中道之理。)四柔軟聲。其聲柔軟(聞者喜悅,舍剛強意,自然入律。)五不誤聲。言無錯失。(聞者各得正見,離九十五種外道之邪非。)六不女聲。其聲雄朗。(聞者敬服,魔外歸順。)七尊慧聲。言有威肅,而世尊重,有慧人聲。(聞者尊重,智解開朗。)八深遠聲。其聲深遠,猶如雷震。(聞者皆證甚深之理)」又八音者,嘉祥師云:「一響,二徹,三清,四柔,五哀,六亮,七和,八雅。」「暢」者說也,申說也。如《阿彌陀經》曰:「其音演暢五根五力」等等。「妙聲」者,妙法音聲也。彌陀具足八音,以演說妙法,故云「八音暢妙聲」也。 「十方來正士,吾悉知彼願」。從此二句直至段末「必成如是剎」,皆本師釋尊,轉述阿彌陀如來所演暢之法音。「正士」即菩薩,如本經中十六正士。「吾」者,此為阿彌陀佛之自稱。意謂十方菩薩來此,皆具殊勝大願,我皆知之。其願乃「志求嚴凈土,受記當作佛」也。是諸菩薩,發此大願。故彌陀贊之。眾生起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現諸正士,願如彌陀,成就大覺,攝取佛土,佛即知之。故為說如是無上相應之法,以滿其願。 (一)「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滿足諸妙願,必成如是剎」。「覺」者,證悟,「了」者,了知。「一切法」者,總該萬有之一切諸法。《大智度論》曰:「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如夢幻響」。喻諸法皆虛妄無實。如夢,如幻化,如迴響(空室迴音)。《大智度論》曰:「如夢者,如夢中無實事,謂之為實。覺已知無,而還自笑。」又曰:「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兒。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又曰:「若深山狹谷中,若深絕澗中,空大舍中,若語聲,若打聲,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為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乃至菩薩知諸法為響。」又《會疏》曰:「如夢者,如夢所見,雖有種種事,畢竟不可得,諸法亦復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現。雖似實化現,其體本寂滅,諸法亦復如是。如響者,如空谷響。雖因聲擊發,自性無所有。諸法亦復如是。」 下舉勝願,記必得土。《凈影疏》謂此一偈,「舉彼智願,記必得土。覺了一切如夢幻等,是舉智也。滿足諸願,是舉願也。成如是剎,記得土也。」疏意為:了知一切,猶如夢幻,是智慧也。滿足諸妙願,是大願也。不但發起諸妙願,且能修習、攝取、滿足諸願,足證所願真切。以此二者為因,故得受記曰:「必成如是剎。」剎土成就,乃智與願之果也,又《會疏》云:「雖經塵劫,猶如一念。雖在生死,猶如園觀。遂(成也,達也)則滿足妙願,建立妙土。」蓋謂從智滿願,從願建土。以智慧故,生死如園觀,多劫如一念。於此了達成就,故妙願悉滿也。兩疏小異,而凈影之說較親。蓋了諸法空,仍願取凈土。不落二邊,妙契中道,是凈宗本旨。如《維摩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凈土,教化於群生。」此皆圓宗事理無礙,不可思議境界。下之二偈,同此玄旨。 (二)「知土如影像,恆發弘誓心。究竟菩薩道,具諸功德本。修勝菩提行,受記當作佛」。「如影像」者,如物之影像。雖從實體生,而無實性。《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現偈雲,了知佛土,亦如影像。如是智慧,實為甚深。如是正士,深了佛土亦空。但仍「恆發弘誓心」。「弘誓」者,弘深誓願也。復從願起行。故曰「究竟菩薩道」。「究竟」者,至極也,決定於最終之極處也。「菩薩道」者,圓滿自利利他而成佛果之菩薩大行(即六度)名為菩薩道,亦即菩薩行。如是諸正士,智願雙備,行解俱優,故皆具足功德之本。「具」者具有。「諸功德本」,指一切功德之本源。《勝鬘經寶窟》曰:「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本」者,本源。本源者,眾生本具之佛性。《圓覺經》云:「本源清凈大圓鏡。」謂本源清凈如大圓鏡。裴休《圓覺略疏序》曰:「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本」者本極。法性之理體,為法之根本窮極。故曰本極。《法華玄義》曰:「本極法身,微妙甚深。」由上可見「本」者眾生之本心也,實際理體也,本極法身也,亦即真如實相也。「具諸功德本」者,窮盡心源也,安住法身也,入諸法實相也。「菩提」者,《安樂集》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修勝菩提行」者,修習殊勝無上佛道之行也。與上句聯讀,則從根本智而差別智,從文殊之大智,而起普賢之大行,而普賢大士之德,端在導歸極樂也。「受記」,從佛受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因具上述之智慧、誓願,與諸妙行,故必得佛之受記,而圓滿佛果。故曰「受記當作佛」。《凈影疏》曰:「舉彼智行,記必成佛。」彌陀此偈中首二句,是智願。中三句,是所修勝行。末句受記成佛,是所感之妙果也。 (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會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凈穢凡聖,名為諸法。性者不改義,其理體也。(諸法本具之體性,永無改變,乃其實際理體也。)因緣合成,假名諸法。(因緣和合,而現諸法,實皆虛妄,但是假名而已。)自性寂滅,體不可得,故云空無我。」我者有二:一者人我。凡夫不了五蘊和合假現有我之義,妄認實有自主自在之人,能常主宰是名人我。若能了達但是五蘊假合,實無自體,是為人無我。是為小乘人之修行,斷煩惱而得涅槃。二者法我,固執諸法有實體,有實用,是名法我。若了達諸法但從因緣生,實無自體。是名法無我。小乘唯悟人無我,菩薩則二無我皆悟。「空」者,與無我同義。《大乘義章一》曰:「空與無我,眼目異名。」蓋眼與目雖是二名,實為一義。「空」與「無我」,亦復如是。下雲「專求凈佛土,必成如是剎」。《會疏》曰:「專求者,是誓願義。如四十八願。如是剎,指極樂,勸希求也。」《凈影疏》謂此一偈是:「舉彼智願,記必得土。通達法性一切空無,是舉智也。前覺一切如夢幻等(指「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是世諦智。此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是真諦智。專求凈土,是舉願也。必成是剎,記得土也。」蓋謂由於智願,受記得凈國土也。又《望西疏》謂:「二智(俗諦真諦二智)雖殊,性空是同。雖知性空,而願凈土。」又曰:「佛法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有亦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要之,不住二邊,遠離四句,妙契中道,平等一相。《金剛經》曰:「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十方正士,深達法空,專求凈土,是即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故「必成如是剎」也。又《會疏》曰:「所以菩薩雖洞達三空,智無所著,而能大悲薰心,發願凈土。雖凈佛土,而常寂靜。是則即一法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而二十九種(《往生論》謂極樂共二十九種莊嚴)。即二十九種而一法句之義也。」疏說精妙。蓋一切法無不從此一法界流出,亦莫不還歸此一法界。一法界正是一法句。 彌陀曉諭十方正士之慈示,釋尊轉述已畢。以下為釋尊續對此土會眾之開示。(經文「聞法樂受行」前,《魏譯》尚有「諸佛告菩薩,令覲安養佛。」今本刪節。)因「聞法樂受行」之人,指十方正士。十方諸佛勸諭其國正士,參禮阿彌陀佛。是諸正士,遵佛開示,往詣極樂世界,得見無量壽佛聞受妙法。聞後若能信樂受行,一心志求凈剎,則必蒙受記,得成無上正等正覺。《會疏》曰:「聞法樂受行者,聞彌陀所說法,受持奉行也。」 聞法樂受行 得至清凈處 必於無量尊 受記成等覺 《凈影疏》曰:「自於當來得妙凈土,名得凈處。」又《會疏》曰:「清凈處即是凈土也。上所謂必成如是剎義也。」兩疏同旨。是均以建立佛國為「得清凈處」也。但從心地法門而論,「清凈處」亦可別進一解。則指本凈妙心也。倘能聞法信受,一念相應,直徹心源,朗然大覺,本然清凈,頓契法身,亦是得至清凈處。乃至「以清凈心,向無量壽」,一念凈信,一念凈心,是則於剎那之間,得契於「清凈處」者也。再其下則至誠念佛,毫無塵慮,凈念相繼,中無間斷,暗合道妙,即念離念,是可稱為冥至清凈處也。如上諸人,亦必得於無量壽佛得蒙授記,將來皆必成佛。或顯加,或冥應,則因人之智慧、願行、善根、福德而異。 無邊殊勝剎 其佛本願力 聞名欲往生 自致不退轉 菩薩興至願 願己國無異 普念度一切 各發菩提心 舍彼輪迴身 俱令登彼岸 「無邊殊勝」者,極樂國土,超勝微妙,無有邊際、無有量數,不可稱說,故云「無邊殊勝剎」。彼之剎土,超逾十方,正由阿彌陀佛殊勝本願之力,故云「其佛本願力」。十方眾生,因彌陀第十七「諸佛稱嘆願」,得聞名號。又因彼佛聞名發心、聞名得福、聞名得忍等願之加被,必皆信願持名,得生極樂,證不退轉。故云「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正如第十八願所云,聞我名號,至心信樂,願生我國,十念必生也。 「菩薩興至願」以下,表已得往生之諸菩薩,感佛深恩,誓師彌陀,咸發大願。故云「興至願」也。《會疏》云:「至願者,彌陀尊攝土(國土)攝生(眾生)攝身(法身)願,本是至極難思。菩薩願同於此。」故亦願攝如極樂之佛剎,度無邊之眾生,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同生凈土,逕登不退,證佛法身。是為菩薩之利他行。故亦「願己國無異」。《凈影疏》曰:「願己得土,同阿彌陀,名國無異。」「普念」,平等大悲也。願普度一切眾生,各各發起無上菩提之心,厭舍輪迴業身,同登極樂彼岸。 奉事萬億佛 飛化遍諸剎 恭敬歡喜去 還到安養國 如是輾轉度脫,而得往生之無量無邊菩薩,安住極樂,復能普供十方如來聞法受教。「飛化」者,飛行游化也。「化」指神妙難思之變化。「安養國」者,即極樂國。此偈表極樂國中,十方往生之正士以及輾轉度脫之菩薩,周遍十方,遍事諸佛。恭敬,禮覲,歡喜,聽法;恭敬歡喜,復還極樂。 歌嘆佛德第二十七 佛語阿難:彼國菩薩,承佛威神,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凈剎,供養諸佛。華香幢幡,供養之具,應念即至,皆現手中。珍妙殊特,非世所有。以奉諸佛,及菩薩眾。其所散華,即於空中,合為一華。華皆向下,端圓周匝,化成華蓋。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薰。蓋之小者,滿十由旬。如是轉倍,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若不更以新華重散,前所散華終不復落。於虛空中共奏天樂,以微妙音歌嘆佛德。 上品是十方正士至極樂國土禮供聽法。本品乃極樂菩薩遍至十方,禮供諸佛,隨即還歸本土聽聞妙法。品末兼表諸天供奉彼佛,及其勝因。「彼國」者,極樂也。「承佛威神」者,承受彌陀威神之加被也。如本經云:「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下文「於一食頃,復往十方無邊凈剎,供養諸佛。」即第十一「遍供諸佛願」之成就。「供養之具,應念即至」。即第卅七願,「種種供養,隨意即至」之成就也。「珍妙殊特,非世所有」,表諸供物,微妙殊勝,超世希有。供物之中,特以妙花為例。「合為一華」,表無邊功德,悉入一句洪名。十方眾生,同歸彌陀一乘願海。極樂依正一切莊嚴,全體是一法句也。「華蓋」者,以華為飾之傘蓋。《法華玄贊》曰:「西域暑熱,人多持蓋,皆以花飾之。故名華蓋」,極樂華蓋,萬德所成。故一蓋中,廣含無邊德相,微妙難思。如經所云「百千光色,色色異香,香氣普薰」。一蓋具百千種光,百千種色,百千種香,既「香氣普薰」,故知光色亦必遍照也。蓋之大小,隨人心量,故從「十由旬」,「乃至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隨其前後,以次化沒」。後至者散新花,前供之花化去,明諸妙供,化現隨心。下曰「於虛空中,共奏天樂」。表諸菩薩復以天樂供佛。天樂之中,「以微妙音,歌嘆佛德」。是表諸菩薩於禮供中,兼修讚歎也。「佛德」者,如來所具之功德。《俱舍論》曰:「佛德者,諸有智者,思維如來三種圓德,深生愛敬。其三者何:一、因圓德。二、果圓德。三、思圓德。」 經須臾間,還其本國。都悉集會七寶講堂。無量壽佛,則為廣宣大教,演暢妙法。莫不歡喜,心解得道。 上文表菩薩眾遊行十方還歸極樂,聽佛說法。「須臾間」,須臾者片刻也。相當於四十八分鐘(據《俱舍論十二》)。《唐譯》雲「晨朝供養他方諸佛」。又雲「即於晨朝,還到本國」。正是「經須臾間」之義也。於是會聚於七寶所成之講堂,聽佛宣說大教妙法。「大教」者,《起信論》謂一乘法也,菩薩聞後皆大歡喜,自心開解,得悟聖道。「道」者,斷惑證理之智慧。願發此智,名為「得道」。 彭際清《起信論》曰:「問:無量壽佛說法,為是純說一乘,為是兼說三乘?若純說一乘者,何得尚有聲聞眾等?若兼說三乘者,何雲二乘不生彼國?答:純是一乘,別無三乘。豈獨佛在七寶講堂,純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風聲水聲,諸音樂聲,亦純說一乘,更無三乘。如《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世界中,向無二乘,何況有三。」特以眾生根智有差,所聞各異,所證不同。故前文言,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乃至甘露灌頂等聲。其得聞者,或證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乃至不退轉地菩薩。具如他譯本說。是即順余佛土,寄四果名。實則決定成佛,不取有餘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佛本願故。」此說甚為精要。 即時香風吹七寶樹,出五音聲。無量妙華,隨風四散。自然供養,如是不絕。 上文表彼土無情聞法,而興妙供。出五音聲,是妙樂供養;隨風散華,是妙花供養。如是供養,皆由自然。《會疏》曰:「自然供養,不有為法故。」意為非因造作之有為法也。 一切諸天,皆齎百千華香,萬種伎樂,供養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此皆無, 量壽佛本願加威,及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 上表諸天供養。「齎」送也,持財與人也;又持物而行路也。「熙怡」,喜悅也。諸天能具如是殊勝供佛之福德因緣者,蓋有數因:一者,「無量壽佛本願加威」。蓋由彌陀本願威德加被,諸天乃能恭詣極樂大修供養。第廿五「天人禮敬願」中曰:「諸天世人,莫不致敬」。諸天於聞名信樂之大乘行人,尚皆禮敬,又焉能不禮敬極樂教主耶?二者,「曾供養如來,善根相續無缺減故」。表諸天能至極樂供養,皆因過去生中早種善緣,已曾供養如來,並善能令此善根(堅固善心,深不可拔,故名善根。)相續,無有缺減。故今復有如是勝緣也。三者,「善修習故,善攝取故,善成就故」。謂於善根,善於修習、攝取以至成就也。故今乃能以種種妙供,來至極樂供養彌陀。「前後往來,熙怡快樂」,更令善根增上。推薦閱讀: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菩薩修持第三十)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因為它對每個人都不公平。」這句話合理嗎?
※假設某一性別在智力上有優勢,那麼該性別是否應該享有一定特權?
※中國男女平等時機未到
※性別與社會 周報 (四):我們怎麼不能平等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