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器的鑄造方法【組圖】

評論文章導讀: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有哪些呢?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主要包括塊范法;失蠟法、分鑄法和焊接法。青銅器的鑄造方法具有生產規模大、分工細緻、種類繁多、器物精美、器型多樣、工藝精美、渾厚凝重、刻有銘文、花紋繁複等特點。青銅器的鑄造方法都有哪些呢?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有什麼特點嗎?青銅器的鑄造方法流程是怎麼樣的呢?全銅網專家告訴大家,古代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主要包括了:塊范法;失蠟法、分鑄法和焊接法。這幾種青銅器的鑄造方法都各自的特點。「塊范法」又被叫做「土范法」。在商代人們就用「塊范法」鑄造青銅器了。「塊范法」是當時應用最廣泛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了。那麼現在我們馬上來介紹下「青銅器的鑄造方法」。

青銅罐子青銅器的鑄造材料:就是青銅,青銅是紅銅和錫或鉛的合金,熔點在700~900℃之間,具有優良的鑄造性,很高的抗磨性和較好的化學穩定性。鑄造青銅器必須解決採礦、熔煉、制模、翻范、銅錫鉛合金成份的比例配製、熔爐和坩鍋的製造等一系列技術問題。

青銅台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主要包括了「塊范法」和「火蠟法」。1、塊范法:商周時代最先接納,是應用最廣的青銅器鑄造要領。以鑄造容器為例,首先足製作容器的模子。模子在鑄造工藝上也稱為模或母儀;然後根據容器模子的大小和外表紋飾的龐大程度,易於從容器模子上脫下,再把土壤支解成數塊密實的敷在模子外表,待泥二E成塊支解脫離容器模子後,就形成了容器外表的外范,也就是范塊;此外還要用土壤製作一個體積與容器內腔相當的內范;然後內、外范套合,中間的空隙即是模子腔體,也就是容器器表的厚度;最後將熔融的銅液注入內、外范之問的空隙內,待銅液冷卻後,除去內外范就是我們需要的容器。其具體過程是(1)制模:模即模子,亦稱為"母儀"。其原型可自行選擇,也可自行製作,現成的青銅器也可用作模子。具體選用啥子原型或模子要思量其鑄件與內外模脫離的方便。一般來說形狀簡單的如細長扁平的刀、削,模子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較小的鳥獸動物形體,模子可以用骨、石鐫刻而成;對於形體較大的鼎、彝等器,則可以選用陶土,以便鑄體與內外范脫離。由發掘出來的掘客的實物證實,陶質模子最為常見。陶質模子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燒十.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機物適量的水,以保汪模子較低的收縮率與適宜的透氣性,避免在其塑成之後因為乾燥、焙燒而發生龜裂。此外模子表面還必須細緻、堅實,以便在其上鐫刻紋飾。泥模塑成後,置於窒溫中自然乾燥。在模子乾燥至適當的硬度時舉行紋飾鐫刻,對於結構嚴密謹慎、規範整潔的紋飾,一般先在模子素胎表面用色筆擬稿,而後再舉行鐫刻,高出器表的斑紋則用陶泥堆塑成形,然後再鐫刻斑紋。泥模製成經焙燒成陶模後才能用來翻制內外范。(2)制范:即製作內范和外范。制范同樣要製備適當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土壤和砂。通常外范粘土含量較多,內范砂的含量較多,顆粒較粗。二者泥料之中均有植物質,如草木屑,以削減收縮,利於透氣。備制范的土壤要顛末晾曬、破碎、分篩、混勻,並插手適當水分,再顛末反覆摔打、揉搓和較長時間的浸潤,使之軟硬程度適當、定性,成為得心應手的翻范泥料。在模子上翻制外范是塊范鑄造的中間環節,技術性很強。對於型制簡單的實體器物如刀、戈、鏃等,只從模子上翻制左右兩個外范,外范合體即可澆鑄,此種外范稱為二合范。而翻制空心容器的外范則很龐大,要對外范應該分為幾塊,又如何分隔為界做到胸有成竹,其次范泥在模子上是堆貼而成,並用力壓緊。這兩個環節的成功於否從根本上決議了鑄器的精美程度。而對丁內模的製作則比較簡單,常有以下兩種要領:一足在模子上翻制好外范以後,再將模子表面適當刮削成為內范,刮削去掉的厚度就是所要澆鑄銅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子做成空心的,由其腹腔中脫出內模,再將脫出的內模和底座連成"體,最後套合外模舉行澆鑄,此種要領適用於大型器。(3)澆鑄:將已焙燒好且裝配成套的內外范,捆緊後糊以泥砂或草拌泥人窯燒烤預熱,預熱的溫度以400~5OO度為佳。預熱好的范體需顛倒夯埋於沙(濕沙)坑中,以防止銅液壓力將范漲開和范體傾圯引起鑄工的意外毀傷。最後將熔融的銅液(1100~1200為宜)注入模子底部的澆口。倒著澆鑄器物可以將氣孔和銅液中的雜質集中於器底,使銅液在外范上、中部形成清楚緻密的飾紋。澆時髦應注重在澆口和氣孔充滿銅液截止。速度以快而平為佳,銅液凝固冷卻後,即可脫去內外模取出鑄器。(4)修整:鑄器在除去內外范之後還要舉行修整。在顛末錘擊、鋸挫、鏨鑿及打磨,消去多餘的范痕、毛刺、飛邊之後,使鑄件更為細緻精美,如許才算打造完畢。2、失蠟法:失蠟法指用容易熔融的材料比如黃蠟(蜂蠟)、動物油(牛油)等雕塑成鑄器的模子,再在模子表面用細泥漿澆淋形成一層精微細緻的泥殼,然後在泥殼表面上塗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成型,經烘烤使泥殼之內的蠟油熔融流出形成鑄器空心腔體,最後向空心腔體內澆鑄銅液,在銅液凝固冷卻後,除去泥殼即得光潔精密的鑄器。戰國、秦漢以後,尤其是隋唐至明清期間,青銅器的鑄造多接納失蠟法。用失蠟法鑄造的青銅器,通常會在器表遺留大小不等的砂眼,一方面或因材質不純,另一方面是整模鑄造,模體嚴實沒有發泄孔,銅液灌注不到之處所致。3、分鑄法和焊接法:青銅工匠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創造了分鑄法。分鑄法是先將器物的小件如提梁、把手等澆鑄成,再將小的鑄件嵌放在器的主體範上加以固定,與待鑄青銅器固定部件或活動部件的空腔套嵌在一起,中間雜用范料隔開。這樣,先鑄的部件和器體就能固定或套鑄在一起了。但有的器物鑄造不是這樣的,而是完全相反的步驟,即先鑄器體,再合鑄附件或附飾。這種將分鑄好的器身和耳、足等附件聯接起來的方法就稱為焊接法,其實焊接法是分鑄法中極其重要的一環。有時也稱分鑄焊接法。在商代,出現了最早的分鑄法,但比較繁複講究,只在鑄造形制較為複雜的青銅器時才使用。到了西周,絕大部分青銅器的附件都採用了分鑄法,制范時仍然把器身和附件合在一起做一個整模,再從整模上翻出分范,這樣做出來的器物比起後來的分鑄法顯得有一點拘束。到了春秋中、晚期,不但器身和附件分別單獨做模,而且器身也按著形制的弧度做出許多模,器型也因這樣的方法而變得精美細緻。這個時期的焊接技術仍採用商、西周以來的嵌入法,即把預先鑄好的附件嵌入器身范上,進行一次渾鑄,而且比以前使用得更普遍了。還有使用方塊印模法印鑄花紋,最早見於河南輝縣甲乙墓出土的屬於春秋中期偏晚扁圓形壺。

青銅鼎青銅器的鑄造方法特點:1、生產規模大。2、分工細緻。3、種類繁多,器物精美,器型多樣。4、工藝精美,渾厚凝重,刻有銘文,花紋繁複。現代仿青銅器的鑄造方法:一件完美的青銅器高仿製品,它的外形、紋飾、銅質、鑄痕、銹色,尤其是韻味,必須與原古物相同。其製作過程分為:銅胎製作和整體做舊處理兩個過程。1、銅胎製作過程:(1)母模製作:製作好的青銅器,必須有完美的母模,這是青銅器製作最關鍵的步驟。如果是複製,就需要用青銅器專業去銹法把古器物清理乾淨再翻制模具;如果是仿製,就需要雕刻出一件與原古器物一樣的母範。。母模製作方法是:根據圖片或原古物,用模具石蠟或經過處理的石膏塑造出與古器物相似的形狀,古器物形狀塑造得是否準確,可再進一步雕刻紋飾時加以修改,依據圖片作塑造、雕刻時,由於存在視覺差,無法確定原紋飾的具體位置及大小,我們以古器物的對稱中線作起點,根據古器物的尺寸及照片的尺寸,計算出粗花和回紋的位置、大小。然後把花紋雕刻在塑好的器形上。出現差異時,調整已塑好的器形,直至花紋均勻分布在器形表面為止。在雕刻紋飾時,,紋飾底子要平整,線條要流暢,花紋雕刻深度必須與原古物一致。按照這種方法,如果能把古器物上的花紋均勻刻在已經塑造好的器形上,母模的製作基本完成。母模製作過程中易出現的問題:用模具蠟做材質易出現毛邊及圓陽花紋。古代是在泥范上雕刻花紋的,陽紋表面平整見方。(2)翻制模具:過去用石膏翻制模具,由於石膏凝固以後,質脆、疏鬆,所以做出模具的紋飾,立體感不強、線條不夠流暢、利用率不高,往往修整後,紋飾變形、失去原古物的韻味。現在模具翻制,一般採用溫室硫化硅橡膠,不僅方法簡單,而且製作的模具效果非常好。尤其是在原古物上翻制的模具,可以把原古物的外形、花紋、神韻,毫不走形地翻制出來。這種方法的不足是:整個形狀比原古物稍有收縮,但比例很小,如果不與原古物在一起比較,用肉眼很難辨別有縮小的感覺。(3)模殼製作及鑄造打磨:現在一般都採用失蠟鑄造,這種方法簡單快捷,而且能夠不失原器形的韻味,可鑄造出來工藝特別複雜的青銅器。不足之處是:器形胎壁厚薄不均勻。用硅橡膠模具倒出失蠟模殼,一定要進行內外修整。外部要保證蠟殼表面平整、不變形;內部修正盡量使其厚薄均勻、稜角分明、光滑平整。底部范線、墊片製作規範。鑄造採用精密鑄造法,這裡不再詳述。鑄出的器物要經過精細打磨拋光處理。打磨時一定保護銅胎原有形狀、花紋,儘力使紋飾清晰自然,精美流暢。2、銅胎做舊(黑漆古皮殼、紅斑、綠銹做舊法):只有完美的銅胎而沒有漂亮的外衣,還不能算一件精美的複製品。過去的做舊方法,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鑒賞要求,現在做舊採用了電解作皮、化學作銹、新處理粘銹的綜合方法。以下僅對黑漆古皮殼、紅斑、綠銹做舊方法詳細介紹。(1)電解法製作皮殼:所需儀器有穩壓直流電源、水浴加熱鍋、加熱電爐。將待做舊的青銅器懸浮放入水浴加熱鍋內,然後把配好化學藥品的泥土倒入鍋內,將青銅器埋在其中。青銅器用一根導線與穩壓電源正極相連接,穩壓電源的負極與水浴鍋的外殼相連接,水浴鍋底部用電爐加熱,溫度保持在90℃左右。化學藥劑配方:重鉻酸鉀100克,硫酸銅100克,乙酸50克,雙氧水50克,蒸餾水適量,黃土適量。將化學藥品、蒸餾水、黃土混合均勻後,放入加熱桶內,接通電源,負極接在加熱桶上,正極與銅器相接。電流控制在0.1mA~0.3mA,電壓控制在1伏~2伏內,加熱溫度90℃上下,經過10天左右,青銅器表層內部形成一層黑漆古底子。關閉電源,拿出青銅器清理乾淨。仿青銅器的鑒別方法:高仿品的鑒定,過去從紋飾、造型、銘文、器物的聲音、重量感覺等方面的鑒別方法,大部分已經不適應鑒定現代高仿品了。對於現代技術處理的高仿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鑒別:1、從銅質及胎質鑒別:高仿品的銅質,如果沒有被電解破壞,其銅質是灰白色,斷口很粗糙;如果銅質被電解破壞,其胎質是灰白色粉狀,很疏鬆。古代銅器,其銅質是紅黑色的,斷口很細膩,已失去銅性的胎質也是土紅色,而且很堅硬。2、從鑄造的范痕鑒別:古代銅器的范痕是鑄造合模時自然形成,而現代仿製青銅器,范痕是刻意製作出來的。即使從古代銅器上翻制下來的范痕,由於翻制及製做蠟模過程中多次磨合,范痕變得稜角有些渾圓。古代銅器的范痕稜角分明,自然流暢。3、從皮殼及化學銹鑒別:電解皮殼及化學銹,由於形成的時間太短,性質極不穩定。如果放入水中10分鐘,拿出來晾乾後,皮殼及銹色會發生微小變化。因為這類皮殼及銹色中的化學試劑不會徹底清除乾淨,遇水會繼續反應。古代銅器的皮殼及銹色是穩定氧化物和碳酸鹽,遇水不會發生變化。4、從范土鑒別:現代失蠟鑄造法,很難把范土自然燒制在仿器內。仿器上的范土都是後做的,方法有:膠粘、白水泥加顏料調和兩種。范土堅硬不自然。古銅器的范土,色澤為土紅色,疏鬆自然。(2)黑皮殼表面紅斑及彩雲狀綠銹斑製作方法:用乙酸銅100克,硝酸銅100克,碳酸銨100克,鹼式碳酸銅150克,氯化銨50克,蒸餾水適量,操作方法同上。電流0.5mA,電壓1伏,時間20天左右。青銅器表面即可生成點狀、片狀紅斑,彩雲狀綠皮。(3)綠銹製作方法:在做銹前,用硅橡膠把需要保留的黑皮殼、紅斑、綠皮覆蓋,防止進一步的化學反應破環原皮殼。化學試劑配方:碳酸銨200克,碳酸氫銨500克,鹽酸100克,氨水100克,具體操作方法:把碳酸銨、碳酸氫銨、鹽酸溶解在瓷質容器內,與打開瓶蓋的氨水一起放入高壓罐中,並且將青銅器懸放在高壓罐中,然後密封高壓罐,並在底部進行加熱,使罐內保持2~3個大氣壓。每一個月更換一次化學試劑。經過3~5個月,青銅器表面上就會生成片狀或點狀的綠銹,有的部位還有結晶銹。缺點是:色調單一,銹的層次感不強。(4)手工處理法:一般是將銹色豐富、層次感強的古代銅器上的銹片,用超聲波震動使其脫離銅胎,把這些銹片移植在復仿品的不同部位,然後用高標號白水泥加入礦石色,調和出不同的銹色,根據古代銅器的銹色層次及形狀,在復仿品鑲嵌片介面處或銹色欠缺處做出層次感豐富、色調逼真的各種銹色。用濕布把處理好的銅器包好,放入蒸鍋內蒸3~5小時,取出晾乾。因為是化學做銹,所以銅器聞起來沒有土香味,而是稍有酸味,需取適量新鮮墓土用水調成糊狀,把復仿品放入其中10天左右,取出清理乾淨。新仿青銅器便有了土香味,似古代銅器一般。通過以上方法製作的高檔復仿品,不切開銅胎看銅質,很難辨別真偽。其原因是:銅質已經被破壞,手感很輕,銹色層次豐富,不怕火燒水煮,而且銹色可以與酸起反應,如同真銹一般。不足之處是:被破壞的銅胎不是土紅色,是灰白色,而且疏鬆不堅硬。而原古銅器被鏽蝕掉的銅胎是堅硬緻密的土紅色。青銅器如何科學保養?1、水洗:清洗銅器須用蒸餾水清洗銅器必須用蒸餾水,銅器身上存在油脂,可將蒸餾水適當加溫,用清洗劑如肥皂水、洗潔精等將器物浸泡一段時間再清洗。值得注意的是,經過清洗劑處理的器物,要用蒸餾水多次漂洗,以免清潔劑本身的酸、鹼等成分影響器物。有些銅器上的附著物較為堅硬,不易一次洗掉,切忌在清洗時用金屬或硬物強行除去。可用竹、木做成的修器一點點地剝落。對有孔的或鏤空的銅器,其藏污垢的縫隙部位,要用軟布浸濕後輕輕擦出,經過水洗後的器物要放在陰涼乾燥處,待其水分蒸發吹乾後,再保存。2、除塵:笨重銅器可利用吸塵器清除銅器上的灰塵要用軟布、軟毛刷、軟毛撣子等。對體積較大、笨重且不規則的銅器,可採用吸塵器等機械進行除塵;對有鏤空結構或縫隙的銅器,在吸塵的同時也可以使用高壓氣泵,將吸塵器不易吸除的塵土吹落。3、葯洗:倍半碳酸鈉洗去青銅病要經常觀察青銅器的變化,一旦發現青銅病症發生,要及時處理,可以使用倍半碳酸鈉(5%碳酸鈉+碳酸氫鈉)清洗;遇到一些銹腐嚴重的銅器,以及混有其他雜物的銅器,應請專業人員進行清洗。4、塗層:塗層有機硅比塗石蠟好乾凈的銅器,傳統保存方法是塗上一層石蠟,但這樣容易堆積灰塵,就不美觀了。對此,可在銅器上塗一層有機硅將其密封,這樣能更有效地防止有害氣體、灰塵。總的來說,存放和陳列古玩的房間要保持乾淨,保持空氣清潔;同時注意遠離廁所、污水坑、鍋爐房、煤廠等易產生污染與灰塵的地方;最後室內最好用暖氣設備取暖,暖氣片要遠離銅器收藏櫃。
推薦閱讀:

脫模劑的基本知識·選擇·應用·解決方案
鑄件拋丸處理後發黑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鑄造生產過程中14個缺陷及解決方法(上)

TAG:方法 | 青銅器 | 鑄造 | 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