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喪偶式婚姻:正在摧毀無數家庭。

昨天在網上看了一個視頻片段,講述了一個媽媽的日常,看後讓人淚目。不由感慨帶小孩的媽媽真的非常不容易。

在視頻下方也引發了一些網友評論:

很多媽媽被戳中了心酸之處,想起了自己的帶娃經歷,也有一些單身的女性表明結婚太可怕了,還好沒結婚......

但其實可怕的從來都不是婚姻,真正可怕的是喪偶式婚姻,婚姻本來是兩人一起分擔生活,而喪偶式婚姻卻變成了一人要付出更多來完成兩個人的任務。

在《奇葩說》第四季第一期關於「是你,會不會做單身媽媽」的辯論中,印象最深的是張泉靈老師的一句話:你們以為,有一個婚姻的時候,你們就不是單身媽媽了嗎?這句話贏得了現場無數的掌聲。

可見,在絕大多數家庭生活中,妻子往往承擔了照顧孩子,料理家務等絕大部分的事情,付出了更多的精力,相較而言有些丈夫卻在家庭角色中缺失了。

在這樣的家庭中,越來越多的已婚女性感到心酸:我明明有老公,卻活得像個單親媽媽。

好像突然一下就能理解,為什麼越來越多女人不願意結婚,為什麼越來越多女人在結婚後後悔:如果婚後我一個人撫養孩子、洗衣做飯、工作掙錢,和單身沒差,那我為何還要結婚,去承受雙倍的付出,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取悅他人?

「喪偶式婚姻」看似是個別案例,實際上它並不是這幾年才出現的現象,而是一直存在於絕大多數家庭中。

千百年來,在我們的思想意識里,女人生兒育女、洗衣做飯、承擔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如今時代在變,有些思想卻一直未改變。

所以,這樣婚姻狀態的產生,跟原生家庭不無關係。

國外有一個視頻,父親去女兒家做客,看到女兒從下班回到家的那一刻就開始忙忙碌碌,不曾停下來,他感到無比心酸愧疚。

「我從來沒告訴你那其實不應該是你一個人的活,你丈夫也有責任,可是我沒資格說他,因為我從來沒幫過你媽媽。」

在父親的固定思維里,這些事由妻子做理所當然,這樣的原生家庭帶給女兒的認知便是,這些事情就該女人來做。

想必丈夫從小的家庭環境也是如此,所以當自己組建家庭後,心安理得地享受著妻子為這個家庭做的一切。

原生家庭對於子女婚姻觀念的影響是深入骨髓的。當年娛記爆出陳思誠婚內出軌,不少人以為佟麗婭會選擇離婚,但如今看來,她還是選擇了原諒。

一個自身條件優越的女性為何會在婚姻中如此卑微,很多人都不理解。然而當她有一個直男癌的父親,這一切似乎都能解釋得通了。

丫丫和陳思誠結婚時,丫丫父親在快本上說給女兒祝福的話,滿口都是要女兒好好伺候丈夫,卻絲毫沒有要求陳思誠照顧好自己的女兒,很難想像這些話從女兒父親的口中說出。甚至在出軌新聞爆出後,點贊了一條,讓女兒學會忍耐,才能獲得幸福的微博。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成長,導致丫丫在婚姻中的姿態太過卑微,面對陳思誠的出軌,大度地說出:回家就好;對於陳思誠對自己「物美價廉」的評價以及「應該一夫多妻制」的典型的直男癌言論,她也完全微笑著接受。

然而這樣的婚姻,跟喪偶有什麼區別。只能說成長在一個直男癌的家庭,婚姻只能悲哀。

看國內親子類的綜藝不難發現,《爸爸去哪兒》是大型父親成長秀,超過半數的父親通過節目第一次帶孩子,總是手忙腳亂,有的勝任不了,乾脆當做一場遊戲享受就好。

而《媽媽是超人》中的媽媽們總是對家庭瑣事,對孩子各方面都考慮細緻周全,大包大攬,有著操不完的心,看起來總是異常心累。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關鍵其實還在於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多數人的思想和心態還未發生改變。

男人因工作原因,很少與孩子相處,似乎一直是一件普遍能接受的事。在他們內心也依舊有著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將家庭生活完全交給妻子,自己安心在外忙事業。

而許多女人也認可這樣的觀念,自覺地將家庭之事完全攬於臂下。

甚至還有一種,男人既沒能照顧好家庭,也沒忙於事業,只是婚姻生活中的一個「巨嬰」,所有的一切靠女人一力承擔。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檔綜藝節目,鏡頭前,何潔與赫子銘的相處方式讓無數人艷羨,不曾想到如今的兩人也在一場慘烈的輿論大戰後結束了三年的婚姻。

我們以為幸福甜蜜的婚姻,在不曾看到的真實背後,正處於「喪偶式婚姻」里。

在他們結婚的三年里,何潔放棄了事業,三年生了兩胎,身材發胖,甚至產後抑鬱......一直操心著家裡大大小小的事,而後又復出工作,抱著娃奔波,努力賺奶粉錢。

赫子銘卻在這三年的婚姻里,只零星地拍了兩部戲,其餘時間終日沉迷於電子遊戲,交友聚會。

在婚姻出現問題時,甚至撥打熱線抱怨自己的婚姻生活,怪妻子過於強勢,兩人性生活不和諧。

主持人隨即反駁:

「一個女人30歲,結婚三年沒做別的,全忙生養孩子去了。還需要工作,你知道年輕的新媽媽產後抑鬱、事業和社會脫節下引發的壓力、還有照顧兩個孩子的辛勞,加起來有多累嗎?」

將自己的無所作為歸結於妻子的強勢,其實是一種極度可笑的逃避心態。

歸根到底,是他還沒有進入到婚姻的角色中來,沒能轉變自己的心態,頂著已婚的頭銜,卻依舊享受著單身的生活。

這只是一個家庭,卻是許多家庭的縮影。

如今女性承受著巨大的社會壓力,家庭對她們的期望也沒有發生改變。

在雙重的壓力下,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表達出自己對生活的不滿,給婚姻貼上「喪偶式」的標籤,甚至選擇放棄這段婚姻,尋找一種解脫。

正如許多人而言:婚姻如果帶給自己的只有勞累、付出和責任,那還不如單身,至少不會失望。

當我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從期待到失望,漸漸地我發現我已經不需要你了。

就像何潔在經歷過這樣一場「喪偶式婚姻」後,直言:我不會再結婚了。

提及「喪偶式婚姻」,就有人說恐婚教育又來了,這樣我們都別結婚了。

「那我們還要不要結婚?」

如果遇到那個可以陪自己走完一生的人,為什麼不結。沒有人喜歡孤獨,只是不願意得到後又失去,期望後又失望。

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如何避免「喪偶式婚姻」。

女人嫁什麼樣的男人,就意味著今後過怎樣的生活。所以對待婚姻一定要慎重再慎重,細緻地了解這個人的同時,也要了解他的原生家庭。

婚姻中的兩人也應當快速轉變自己的角色和心態,確立彼此認同的規則,經濟獨立,家務分工,不能讓一方的付出成為常態,也不能讓一方的享受成為理所當然。

真正的婚姻本該是美好的,但只有共同承擔,相互包容,才有美好可言。

PS:卡娃最近翻相冊的時候,看到一張照片,發現自己換了無數手機,這張照片一直留在我隨身攜帶的手機里。

你手機里最捨不得刪除的照片是什麼?


推薦閱讀:

怎樣教會父母離異的孩子去愛?
老婆花錢沒有計劃怎麼辦?
和父母長得像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如何反駁「給了你生命,就理應幫父母完成夢想」這種想法?
如此強勢的南通丈母娘,怎麼辦?

TAG:婚姻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