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魯迅,人們記住了她,但在魯迅之外的世界裡,她活得也很精彩
民國多奇女子。許廣平,也算一個奇女子,但與別人不同的是,在許多場合里,許廣平總是與魯迅先生捆綁在一起,時間久了,她好像就成了他的標籤……
情起兩地,紙筆相連
1923年秋天,魯迅應好友許壽裳之邀,在北京師範高等女子學校授課。
這天,風有點緊,頭髮吹的有點亂,許廣平照例在教室第一排落座,靜等上課。如果這是命運早就安排好的相遇,想想,那天天氣應該是不錯的。
許廣平後來回憶初次見到魯迅的情景,說他極具個性的外貌和有點寒酸的打扮惹得眾人議論紛紛,但當魯迅開始講課時,他卓越的學識卻讓學生們心悅誠服,心生欽佩。
這師生的情緣,自此開始。此後,許廣平沉浸在魯迅上課的風采和學識中,她不僅回回聽課都坐第一排,有時更是聽得忘形而大膽直率地進行提問。
1925年3月11日,女師大發生了著名的學潮事件。為了解除內心的迷茫和困惑,探討中國女子教育的前途,她主動以「瑾受教的一個小學生許廣平」給魯迅寫了第一封信。魯迅也回她一封信,寬慰她苦悶的心情。
自打這第一封信起,魯迅與許廣平的書信來往逐漸頻繁起來。
魯迅後來將他與許廣平的信件收錄整理,出版成一本書,名為《兩地書》。《兩地書》共收錄信件一百三十五封,結集了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兩人的各類通信,從這本《兩地書》中,完全可以看出魯迅與許廣平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
兩人通常會聊風風火火的學潮,聊變革時代思想的苦澀與糾結,不過最令人感動的是那些絮絮叨叨卻字字關情的閑話。
民國的情書大多熱烈,燦爛如煙火,而《兩地書》則像溫暖的螢火,一有點亮,就發一點光,感動自己,照亮別人。這是兩人的精神之合,有那樣一個人,紙筆相連,心意相牽。
此時此刻的許廣平,同戀愛中所有的女子一般,是一副燦爛的模樣。而此時此刻的魯迅先生,不同於「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以往鬥士形象。他的小清新,小溫暖,小淘氣,令人有格外的喜感。
超越世俗,戰勝偏見
1925年的女師大學潮,許廣平受到牽連,在魯迅的幫助下,住進魯迅居住的衚衕里。這一段師生戀,一時間甚囂塵上,流言四起,道德上的批判,法律上的束縛,使這段愛情舉步維艱。
同年,即將畢業的許廣平公開發表文章表達對魯迅的愛。她說自己不畏懼「人間的冷漠、壓迫」「一心一意地向著愛的方向賓士」「她要和他心換著心,為人類工作,攜手偕行。」
在許廣平的堅持與勇敢下,魯迅終於放下多年的包袱,他對她說:「我先前偶一想到愛,總立刻自己慚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愛某一個人,但看清了他們言行思想的內幕,便使我自信我決不是必須自己貶低到那麼樣的人了,我可以愛!」
1925年10月20日的晚上,在魯迅西三條寓所的工作室「老虎尾巴里」,她坐在靠書桌的藤椅上,27歲的她首先握住了他的手,他回報以」輕柔而緩緩的緊握「。他說:「你戰勝了!」她則羞澀一笑。
「你戰勝了,我只愛你一人。"
柴米油鹽,相知相守
1927年10月,魯迅與許廣平在上海正式同居。次年,許廣平懷孕,兩人正式宣布結婚。
在婚後的日子裡,家裡一應大小事,全是許廣平操持著。
蕭紅
蕭紅那時常去魯迅家,對於許廣平,她說的最多的就是:許先生太忙了。
她把大半生的時間和青春,用於照顧他的日常起居。事無巨細,一日三餐,細心照料。他生病了,她更是貼身照顧。
在歲月橫陳的瑣碎中, 她漸漸忽略了自己。
有人說,這裡已經看不出愛情了。50歲的魯迅與30歲的許廣平,隔著20年沉重的歲月,太難找到制衡點,所以,一個總是高,一個總是低。
無論如何,這兩個人還是相濡以沫,度過了最後的時光,此中甘苦兩心知。
1936年10月19日,婚後的第十年,魯迅病逝於上海大陸新村寓所。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握著許廣平的手,對她說:「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
然而,她終究是違背了他的遺願。
經年之後,許廣平始終沒有忘記魯迅,他走了,他的文字還在,為了他崇高的夢想,她一直堅持著整理魯迅文集。
1946年10月,許廣平寫了一篇《十周年祭》,回首當年道:嗚呼先生,十載恩情,畢生知遇,提攜體貼,撫盲督注。有如慈母,或肖嚴父,師長丈夫,融而為一。嗚呼先生,誰謂荼苦,或甘如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這一生,無悔愛過。
魯迅之外的許廣平
除去魯迅,小夥伴們對許先生了解多少?許先生一直是個理想主義者,為著心中的理想,奔走萬千。
1898年2月12日,許廣平出生於廣東廣州的一個士大夫的家庭里。祖父曾任浙江巡撫,到父親時家道中落;母親是商人的女兒,能作詩詞。她出生高貴,也算是個名媛。
但是許廣平自幼性格叛逆,做事頗有主見。
她不願纏足,就和父親鬥爭,使得父親最終服軟。
她要和男孩子一樣讀書上學堂,自稱詩人的父親起初不同意,後來也拗不過她態度堅決由她去了。
然而她最出名的事例當屬拒不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愛情婚姻皆由自己做主,與剛出生就締結婚約的馬家解除約定,北上求學。最終考入北京師範女子高等學堂。
在她的學生時代,她是積極的學生運動倡導者。以筆為工具,在文字的一方天地里自由馳騁,針砭時弊,嚮往理想。
自魯迅先生去世後,她決心要完成魯迅先生沒有完成的事業。她堅持不懈地整理魯迅書稿,1938年4月,編成了《集外集拾遺》。同年8月,由胡愈之發起,許廣平、鄭振鐸等二十人組成「復社」,以「魯迅紀念委員會」的名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資助下,編輯出版了六百萬字的《魯迅全集》。
同時,許廣平還大無畏地投入了抗日鬥爭。她積極為抗日將士募捐日用品、藥物和其他慰勞品。許廣平為當時有影響有思想的報刊雜誌撰稿,並發表了大量文章,以打破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化宣傳。
她一直是一個積極的愛國者,初心未變。
在魯迅去世之後,許廣平在困難的歲月里也經常匯生活費給朱安。1947年6月間,朱安病逝於北平。許廣平匯錢為朱安辦了喪事。
朱安
在魯迅去世前幾年,朱安曾拒絕接受周作人的錢,卻樂於接受許廣平匯寄的生活費。朱安也對人說:「許小姐待我好,她懂得我的想法,她的確是個好人。」
1949年後,許廣平歷任政務院副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婦聯副主席、民主促進會副主席、全國文聯主席團委員等職務。
在魯迅之外的世界裡,她也是那個時代,最耀眼的一顆星!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送至
sdfxj610@sina.com
豐富稿酬等著你哦,歡迎多多來稿!
文章由儒風清韻原創,轉載明出處!
推薦閱讀:
※武當武術,你應當要了解的世界~
※世界十大手槍
※為什麼中國無論是在古代社會還是當代社會,都會躋身世界前列?
※世界語系能分為哪幾類?
※【樊登讀書會】透過佛法看世界:給尋找答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