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日本的崛起

日本的崛起 序 

 

  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個島國,與亞洲大陸隔海相望。從17世紀初開始,這個貧弱落後的封建小國緊鎖門戶,渡過了兩百多年閉關自守的時光。

  但是,西方文明的衝擊還是不可避免地到來了。從1764年開始以後的近一百年間,西方列強頻頻叩關,竟達52次之多。

 

 

  1853年,來自太平洋東岸美利堅合眾國的四艘全副武裝的黑色軍艦,敲開了日本國門,日本被迫開國。這個東方島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機,也迎來了棄舊圖新的機遇。

  15年後的1868年,封建幕府被推翻,明治天皇登基。1868年成為日本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在這一年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從此,日本進行了急速的資本主義改革,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成為在世界的東方崛起的強國。

  50年後,日本成為當時世界大國俱樂部里唯一的一個東方國家;他的鐵蹄踐踏了亞洲的許多國家,他的野蠻和兇殘讓世界為之震驚,「大日本帝國」最終在瘋狂中敗亡。

  1968年,明治維新100年後,日本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的經濟大國。

  從渴望主宰自身命運到渴望成為世界的主角,在這個島國如同海潮般激蕩起落的現代化過程中,一個不曾改變的命題就是:面對西方世界,進行一場為超越而進行的最徹底的學習。

 

 

 

  1,黑船來了

  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7月8日。

  日本江戶灣(今天的東京灣)的浦賀沖。午後,幕府檢查船隻的機構浦賀奉行所的執勤人員望著太陽下波光粼粼的海面,湧起一陣睡意。

 

 

 

  突然,遙遠的海面上冒出四艘黑乎乎的船影。睜大了眼睛的執勤人員立刻緊張起來,不久這四艘船吐著滾滾濃煙快速駛來,他們立刻向周邊觀察的人發布指示。就在這時,這四艘龐大的船隻又從他們的視野里消失了。

  當浦賀奉行所接到黑船的第一次報告的時候,黑船艦隊已經在浦賀沖拋錨下碇了。

  自從1720年浦賀奉行所遷移到這裡,所有船隻不經過檢查就不能從這裡通過。這四艘巨人般漆著黑漆的黑船,堵塞在這裡,讓奉行所的人驚訝萬分。他們劃著小船來到大船邊上,用荷蘭文和船上的人通話,翻譯把他們的職位譯成負責談判的副總督,黑船上的人才讓他們登船。

  這四艘船是美國派出的艦隊,由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官佩里准將率領,到日本要求開港通商。

  此時的美國正處在擴張時期,1844年,美國和中國簽訂了《望廈條約》,為他們侵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條件。1846年,美國獲得了俄勒岡州,並將之擴張到太平洋邊上。1848年加利福尼亞州發現金礦,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從此開始。面對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使美國人在「天定命運」的思想支配下開始向東方擴張。當時的美國面臨英國大量的輸入商品,這大量消耗了加利福尼亞發現的黃金,擴大對華貿易就成為美國的緊急課題。

  1852年,美國國務院給佩里下了訓令,要求他為在日本海域遇險或避風的美國船隻和船員提供避難的基地;得到糧食、飲水、燃料供應和進行船隻修理的補給基地;得到開放的港口。他的艦隊包括旗艦「薩斯奎納號」,「密西西比號」等,佩里原先還想率領一支12艘船組成的艦隊,但是最後到達日本的只有四艘軍艦。

  黑船到來的消息迅速傳到幕府,首席老中(幕府中有數位老中,相當於內閣大臣,首席老中當時相當於首相)阿部正弘那裡,由於美國人要求日方能夠接受美國總統致幕府將軍的國書,所以阿部正弘要求浦賀奉行(市政最高官員)和平解決,接受國書後使其返航。於是,7月14日,在久里浜臨時搭建起來的建築里,300名美國水兵登陸,浦賀奉行所的官員以總督的名義接受了藍色天鵝絨包著的國書。

  在佩里黑船到達9天後,佩里返航,約定明年春天再來。

  黑船的到來,震撼了推行鎖國政策200多年的日本江戶幕府,當時許多日本老百姓卻對黑船充滿著好奇。江戶的許多人乘船在黑船周圍參觀,江戶的社會新聞幾乎都圍繞著黑船展開。而面對黑船的突如其來,幕府在軍事方面幾乎處於絕望的狀態。

  7月31日,在接受美國國書半個月之後,老中阿部正弘將國書分發給各地的大名(各藩國的藩主、諸侯),讓各個大名和幕府的官員發表意見。這是1603年江戶幕府建立以來從未有過的事情。

  2,鎖國令的崩潰

  在幕藩體制下,國政大事歷來是幕府獨斷專行,不允許朝廷和大名過問。從12世紀末開始,當源賴朝在鎌倉(神奈川縣東南)建立鎌倉幕府,日本皇權至上的古代天皇制名存實亡,古代國家律令體制隨之解體,開始了武家當政的時代,這就是12到16世紀的鎌倉幕府和室町幕府。

 

 在這個時期,幕府的軍事獨裁合法化,武家的權力無限擴大,作為天皇和朝廷的公家權力卻越來越小。在三大幕府當政期間,曾有過「建武中興」、南北朝以及戰國時期。1333年,足利尊氏推翻鎌倉幕府。1334年,後醍醐天皇在京都親政,改元建武,並推行新政,史稱「建武中興」。但是1336年,足利尊氏在京都擁立了光明天皇,開設室町幕府,史稱北朝,而後醍醐天皇逃到吉野建都,為南朝。1392年,北朝統一南朝。

 

 

 

  「建武中興」失敗後,天皇的權力變得一無所有。在後來的戰國時代(1467-1568),天皇的莊園財產也被各個大名們剝奪殆盡。此時的天皇,在政治上喪失了權力,天皇所擁有的是精神文化上象徵性的傳統權威,在京都成為文化的象徵,而戰國時代割據的群雄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自己的霸業。從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到德川家康,都購買譜系,或自稱是平氏的後裔,或自稱是源氏的後代。

  在經歷織田、豐臣、安土、桃山時期(1573-1603)日本實現了統一。17世紀初(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的時候,為了進一步強化武家政治,將幕府設在遠離京都的江戶。還制定了控制朝臣的《公家諸法度》和有關朝廷和朝臣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1601年,德川家康規定皇室領地為一萬石,而在室町幕府時期,皇室領地只有300石,豐臣秀吉的時代只有7000石。到1623年的時候,因為德川秀忠的女兒和子成為中宮皇后,增加為20000石,而此時德川家的領地卻是400萬石。

  江戶和大阪成為新的政治和經濟中心,而京都成了被排除於政治之外的吟風弄月的文化都城。

  在德川家康的幕藩體制中,有一種奇特的參覲交替的制度。幕府規定各藩的大名每隔一年輪流前往江戶侍奉將軍,他的妻子留在江戶當作人質。在德川幕府奪得政權的關鍵時刻,有一次著名的關原之戰,後來德川家族將自己的親族及德川氏子弟成為大名者作為親藩大名、在這次戰役之前的臣屬德川家族的稱為譜代大名、而在這次戰役以後才歸附的大名稱外樣大名。這三類大名具有不同的待遇。

  就在德川家族建立幕府統治的時候,日本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隨著地理大發現,1510年,葡萄牙人迅速佔領了印度的果阿,1511年佔領馬六甲,1557年在澳門建立商館,西班牙在1521年派麥哲倫橫渡太平洋到達馬魯古群島,1549年佔領了菲律賓。葡萄牙人最早登上了日本的土地。早在1543年,漂流到日本的中國帆船上的三個葡萄牙人就把火炮和紙牌帶到了種子島。接著著名的耶穌會傳教士沙勿略在鹿兒島登陸並且開始傳教。基督教開始在日本傳播,一些大名也開始信奉基督教。1637年,九州西部天草島和島原半島的農民爆發起義,這些農民多半信奉天主教。幕府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政策,原先,他們採取了開放的對外政策,獎勵貿易,但是後來發現,這些政策有利於西部靠海的外樣大名,這與幕府削弱強藩的強本弱末政策不符合。於是開始禁止造大船,對貿易進行統治。農民起義爆發後,為了根除海外傳入的基督教的影響,禁止基督教,決心停止對外貿易。於是在1633年、1634年、1635年、1639連續5次頒布「鎖國令」。其內容主要包括三點:1,禁止日本人出航海外;2:禁止基督教;3,限制外國船的貿易,尤其禁止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前來。對中國船和荷蘭船隻,只限於在長崎貿易。到1641年,在填海建成的出島上,荷蘭人建立了商館。從1633年開始,荷蘭商館的館長每年都要到江戶拜見將軍。而對貨物量很大的中國商船,管理得比荷蘭人更松

 日本頒布「鎖國令」的時候,正趕上西歐開始30年戰爭,「鎖國令」阻礙了日本和西方的交流,但是也避免了西方勢力的影響。幕府的鎖國政策是出於對大名的控制,幕府只和中國與荷蘭進行貿易,這兩個地方的情報《荷蘭風說書》和《唐風說書》直達幕府。在鎖國的體制下,日本走過了近220年的昇平歲月。

  但是,從18世紀末期以來,西方的軍艦便頻繁出現在日本附近。由此帶來的衝擊一波一 

 

 

波的衝擊著日本。叩關總數達52次。

  最早衝擊日本的是俄國,1777年,雅庫茨克商人列別傑夫的遠征隊到達北海道的厚岸,要求松前藩允許通商。1792年俄國使節拉克斯曼為要求通商來到北海道的根室。俄國的正使到來,促使幕府著手研究海防和研究西方,大批收集荷蘭書籍。在日本,蘭學成為當時日本洋派人物的熱心的學問。

  到19世紀,對日本產生威脅的是英國和美國。1808年,英國軍艦掛上荷蘭國旗,開進長崎港,長崎奉行松平康英派幕府官吏與荷蘭商館職員出去迎接,結果職員被扣留,他緊急命令佐賀藩的士兵斷絕英艦的歸路,未能如願,英艦離去後,松平康英引咎自殺。1824年,捕鯨的英國船員在日本的大津登陸,尋找糧食。這一事件導致了文政8年(1825年)幕府發布「文政驅逐令」,不許外國船隻靠近日本沿岸,一旦靠近就發炮堅決驅逐。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日本形成了「攘夷」的理論。為了攘夷,各藩都要建大船和巨炮,但是這又和幕府的平抑各藩的政策相矛盾。1838年,載有日本流民的美國「馬禮遜號」在薩摩藩(現鹿兒島)受到炮擊,日本流民無法回到祖國,導致了天保年間的改革。就在1840年,英國對中國進行的鴉片戰爭,也強烈震撼了日本。他們敏感地注意到,西歐各國將前來迫使日本開國。

  1844年,一艘荷蘭軍艦駛入長崎港,幕府已經從荷蘭商館了解到,這艘船上的海軍上校科普斯給幕府帶來了荷蘭國王威廉二世的親筆信。這封信的內容是促請日本注意英國向中華帝國出兵的情況,並且警告日本即將面臨這種災難。但是幕府書面通知荷蘭商館,以後再有這種信件根本不用拆,直接將其退回。也就在這一年,中國的魏源撰寫的《海國圖志》在中國出版。1853年,這本書流入日本,一度成為日本追求海外知識幕末志士的必讀書。

  早在佩里到達日本之前,幕府就已經從荷蘭商館得到這一消息,佩里的到來,在日本的朝野激起了最大的振動。雖然老中接受了國書,以權宜之計打發走了佩里,但是,如何應對明年佩里的再次到來?

  各地大名的態度明顯地分為維持現狀派和消極的開國派,只有極少數人建議積極的開國。1853年10月,幕府宣布廢除禁止建造大船的命令,鎖國令在西方衝擊面前終於被突破了。最早向幕府申請建造大船的是外樣大名薩摩藩。

  1854年2月11日,佩里率領7艘軍艦再次來到江戶灣。這次佩里抱著極大的決心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抓住對日交涉的一切機會實現自己的太平洋政策。

  幕府對這次談判是一種非常矛盾的態度,一方面決定「切勿釀成戰爭」;另一方面,又對外鼓吹做好戰爭的準備。3月8日,在橫濱,幕府與佩里開始談判。3月21日,幕府幾乎全部接受了佩里提出的要求,簽署了日本國與美利堅合眾國親善條約,即《神奈川條約》。日本開放下田和箱館兩處港口,向美國提供淡水、糧食和煤炭,並為雙方飄流民避難之用。親善條約還規定了最惠國條款,承認美國在下田派駐領事的權利

  4月25日凌晨,停泊在下田的「密西西比號」軍艦上的軍官被艦外的聲音驚醒,發現兩個男人從懸梯登上了甲板,這兩個日本人打著手勢,要求允許他們乘船。軍官將這兩個人帶到佩裡面前。這兩人告訴佩里,他們相隨艦隊到美國去,週遊世界,增長見識。佩里告訴他們:「必須由日本政府的許可,才能滿足你們去美國的要求。你們去搞許可吧,還有時間嘛!」無論兩人如何求佩里,佩里終究沒有答應。這兩名偷渡者回去以後,被其所在藩主判處監禁。

 

 

 

  這兩位偷渡者是只有24、5歲吉田寅次郎和澀木松太郎。

  吉田寅次郎就是著名的吉田松蔭,日本近代思想家、明治維新的先驅。在他第一次看見佩里黑船到來的時候,他還主張鎖國攘夷,不久他轉變為開國攘夷論者。他強烈主張尊王是振興國家的大義,要求他的門生「明皇道而建國體」,輔助天皇振興。主張建立以天皇為元首的一君萬民制。為轉移民族壓迫,他主張通過割讓朝鮮、中國的領土彌補日本從歐美那裡的損失,主張失之西洋,補之東洋,積蓄國力,稱霸東北亞。後來他主持了松下學塾,提倡學以致用,大唱尊王攘夷的經世之道。他的學塾後來匯聚了長洲的有為青年,成為培養倒幕維新人才的大學校,在他門下,出現了許多倒幕維新的風雲人物,如高杉晉作、久坂玄瑞、木戶孝允、伊藤博文、山縣有朋、井上馨等,在後來明治政府的論功行賞功勞薄中,37名松門學塾的學生獲得各級爵位或被追贈官位。而他的不少主張,也由他的學生逐漸實現。

  在《神奈川條約》簽訂以後不久的幾年裡,英國、俄國、荷蘭也相繼同日本締結了親善條約。1856年,日本與荷蘭締結和約後,開始單方面給與荷蘭領事裁判權,以後各國也根據最惠國條款均沾了荷蘭的特權。

  日本鎖國的大門從此被西方列強打開了,日本面臨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

  從1854年到1868年是日本歷史上的幕府末期,這一時期各種勢力紛紛登台,競相演出各種悲喜劇,內憂外患使日本進入了歷史大動蕩的前夜

二、倒幕

  1,櫻田門之變

  1860年3月24日上午8時,江戶城雨雪霏霏。

 

 

 

  幕府大老(特殊時期設置的幕府最高職務、高於老中)井伊直弼在60名衛隊的護送下,向江戶的櫻田門行進。就在隊伍到達櫻田門的時候,樓上的鼓聲響了。此時,18名刺客從路邊殺出,直撲井伊的座駕,衛隊驚異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

  這幫刺客在眾目睽睽之下,砍下了井伊的首級。

  這就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櫻田門之變」。這18人中有17人是水戶藩的武士,1人是薩摩藩的武士。這是一次具有標誌性的政治暗殺,它標誌著下級武士為代表的倒幕運動開始進入到武裝對抗時期。

  刺殺井伊是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必然結果。事件的直接起因是《美日條約》。

  1856年8月21日,第一任美國主人總領事哈里斯來到日本下田,住在下田的玉泉寺。他的目的是把佩里簽訂的親善條約再推前一步,迅速締結通商條約。他以武力相威脅,軟硬兼施,幕府迫於美國的壓力,在1867年6月17日,在下田簽訂了《日本美利堅合眾國條約》。但是哈里斯並不以這個條約為滿足,下定決心要締結通商條約。從1858年1月25日開始,與日本代表舉行了13次談判,此時正值英法借口亞羅號事件,對中國進行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幕府畏懼西方勢力,7月29日,在美國軍艦「波瓦坦號」上籤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其中包括14條和貿易章程7條。其中最不平等的條款是美國在日本享有領事裁判權和租界權,享有協定稅率和貿易最惠國待遇。

  按照最惠國待遇的規定,荷蘭、俄國、英國、法國在同年也迫使日本簽訂了與此類似的條約,這一年日本的年號是「安政」,因此這些條約也稱為「安政五國條約」。這一系列條約的簽訂,進一步損害了日本的獨立主權,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機。

  與五國簽訂的條約,都沒有經過天皇的敕許。幕府不斷的簽約,也激起了有實力的大名和雄藩和幕府的矛盾。藩幕領主階級發生公開的矛盾,攘夷論者和開國論者的對立日益激化。以德川齊昭為首的21位大名,警告幕府停止簽訂條約。希望將這些事情交給大名公議,然後再交天皇批准,攘夷和尊王這兩種主張就在此時結合起來了,幕府和雄藩都把目光集中到京都的天皇身上。

  遠離權力中心,實際上近乎被幽禁在京都200多年的天皇和公卿,在這個時候忽然發現自己成了主角,他們不僅得到了眾多大名和志士的擁護,在簽約問題上也忽然得到了發言權,於是,宮廷的勢力也想藉機會東山再起。

  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幕府將軍的繼承人問題。幕府的將軍德川家定是一個白痴。早在阿部正弘擔任首席老中的時候,就已經選定德川齊昭的兒子一橋慶喜為將軍的繼承人,但是家定母子討厭德川齊昭和慶喜,這件事情就耽誤了下來。到1858年,這件事情再度成為雄藩改革派和幕府保守派之間的鬥爭,雄藩大名擁立慶喜,幕府保守派希望擁立家茂,兩派都希望擁立對自己有利的將軍繼承人。其實只是繼續保持幕府的獨裁,還是讓雄藩大名參與幕政。

就在這個時候,譜代大名中實力強大的彥根藩藩主井伊直弼登上政治舞台,擔任了幕府中最具有權力的大老,這個職位在老中之上。他是一個偏執的幕府中心主義者,他上台後,不僅罷免了傾向一橋派的幕府官員,更廢止了開國派的一切改革。在沒有得到天皇敕許的情況下,他不僅與美國簽訂了條約,還選定家福為將軍繼承人。

  孝明天皇得知幕府違敕簽約的報告後,大為震怒,打算讓位表明自己的不滿。激進派公 

 

 

卿請天皇下詔指責幕府拒奉朝廷命令,並給水戶藩發了密旨,要求水戶藩消滅井伊直弼,將權力奪回來。但是水戶藩缺乏勇氣和實力。

  但此刻井伊卻採取了恐怖的政策,希望將政敵一網打盡。從1858年10月開始,他興起「安政大獄」,反對幕府的公卿和大名或被幽囚,或被免職,或被迫剃髮為僧。這些雄藩的家老或判死刑,或令其切腹,或流放遠島。愛國志士也不例外,西鄉隆盛投海自盡,被救後流放大島。吉田松陰被判斬首,屍首由伊藤博文等人偷偷安葬。這場大冤獄,有百餘人入獄,其中四分之一被處死。

  井伊的恐怖統治最終導致了櫻田門之變。

  2,幕府的對外開放

  * * *

  井伊被暗殺後,幕府為了維持統治,不得不藉助於天皇傳統的精神和神的權威,調和幕府與天皇宮廷之間的對立情緒,開始執行朝廷與幕府合作的公武合體的政策。而雄藩大名既希望能登上政治舞台,又希望與幕府形成聯合,共同面對內外危機,維護封建統治。其中最為突出的是長州藩和薩摩藩。

  臨海的長州藩和薩摩藩在幕府末期這段時間裡,看到幕府的衰弱無能,首先在本藩進行改革,增強軍事和經濟實力。長州藩扶植豪農村吏階層,鼓勵農民生產。同時徵募農民,改革軍制。1855年,長州藩設置了西學所,研究西方技術,其講授的內容也圍繞著兵制與戰術展開。在工業方面,長州藩設立造船所,著手建造大船。還選派伊藤博文、井上馨等到英國留學。而薩摩藩以軍事工業為主,從1856年起,學習英國海軍建設了水兵隊,洋式炮台,裝備了有線電信。這兩個藩以及土佐藩和肥前藩都在這一過程中成為有實力的穩定政治的雄藩。

  長州藩的長井雅樂向藩主提出開國航海的主張,承認幕府是皇國之政府。而在1862年薩摩藩的藩主忠義的父親島津久光奉朝廷敕命,率兵入京都。而此時的幕府政權也著手進行了一些改革,以建立與開國條約相適應的開國體制。

  為了適應開國需要,幕府在江戶設立了蕃書調所,作為傳授知識和培養人才的需要,1860年,設置了英、法、德、俄語言學科,將正課從荷蘭語改為英語。同年設置了精鍊方,專門研究軍事化學和冶金技術,1年後又設置物產學科。這個學校對專門人才的培養,有著明確的軍事目的,為了造船,幕府在長崎曾經建立煉鐵廠。

  1862年1月,幕府派出遣歐使節,其中有福地源一郎、福澤諭吉等年輕人,後來,又派出第一批15名留學生前往荷蘭。這其中就有後來在明治時代大放異彩的(木廈)本武揚、津田真道、西周。廈本武揚學習海軍,津田真道和西周學習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幾十年後,已經成為日本啟蒙思想家的福澤諭吉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文久元年冬天,幕府決定向歐洲各國派遣使節,我也受命隨行。第二年春天,先到法國,然後又周遊英、荷、普、俄、葡等國,文明的文物無不使人耳目為之一新。如醫院、貧民院、盲啞院、精神病院、博物館、博覽會等,眼之所見,沒有不新奇的,一聽到它的作用,沒有不為之心醉的,我們這一行日本人不只停留在吃驚上,而是一面感到吃驚,同時又加以羨慕,想在日本國也把這些實行起來。這種雄心當然禁也禁不住。這就是我逗留歐洲一年的到處筆錄的情況,回國後加以整理,並參考了一些西方著作寫成了書,這就是《西洋事情》」。據福澤諭吉後來說,這本書算上偽版的發行量,達到了25萬冊。這部和當時日本人見解完全不同的西洋見聞記,是具有全新觀點的啟蒙主義紀念碑式的著作

 也正是在這一年,幕府派出了「千歲丸」前往中國上海,其目的是調查當時中國的真實情況,同時對貿易情況作考察。許多強藩也派出了本藩文武超群的武士隨行。長州藩的高杉晉作和薩摩藩的五代友厚也在這艘船上。這次到上海,這些武士發現中國遠非日本人想像的那樣,而是蘊藏著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為西方殖民者所奴役的國家。這在他們心中升起了一股對中國的蔑視,形成了後來「征服亞洲」思想。

 

 

 

  長州藩的高杉晉作是吉田松陰的學生,也是此時攘夷派的大將,他關注的是中國的海防和衰落的原因。後來他寫道:「考慮其如此衰弱的原因,乃在彼不知防夷于海外之道。證據為,彼不能造闖過萬里波濤之軍艦,不能造防敵數十里外之大炮等,彼國志士所譯之《海國圖志》等亦均絕版,徒然提倡僻見,因循苟且,空度歲月,不採取對策斷然改變太平之心,不製造軍艦大炮防敵於敵國之外,故由此而至於衰微也,因此,我日本如不欲蹈其覆轍,宜速造蒸汽船。」

  就在幕府逐步實行開國體制和公武合體的時候,由草莽志士為主的尊王攘夷運動卻蓬勃開展起來。與高杉晉作一起被譽為吉田松陰門下雙璧的久坂玄瑞提出著名的草莽聯合論,認為藩於藩的合體萬萬不可行,必須先將藩政府置之度外,實現各藩有志之士的相互聯合。為此他們聯絡尊王攘夷派的志士,將擺脫民族危機的愛國力量聯合起來。

  3,尊王攘夷

  * * *

  此時,整個日本激蕩著對外國人的仇恨,反抗外國人的行動時有發生。

  1862年9月14日,向幕府傳達朝廷攘夷旨意的薩摩藩藩主的監護人島津久光離開江戶,700多人的隊伍緩緩前進,走到橫濱附近的生麥村的時候,四名外國人騎馬對面迎過來,這是橫濱的英國出口商理查森和店員克拉克、一對香港的英國商人夫婦。島津的隊伍站滿了整個道路,這四位外國人駐馬等待。此時,夫人的馬突然受驚沖入島津的隊伍,島津衛隊的奈良原喜立刻拔出刀來,砍傷了理查森,緊跟上來的衛士殺死了他,重傷了其他兩位。事後,薩摩藩拒絕引渡兇手。

  這種攘夷的態度是挑釁性的,但是代表了當時日本所有人的心情。1863幕府迫於國內的壓力,開始進行攘夷。

  1863年1月,高杉晉作和伊藤博文等人燒毀了正在江戶建造的英國公使館。在長州組織了由下級武士,農民、市民組成的奇兵隊。5月10日傍晚,久坂玄瑞率領長州攘夷派突然炮擊了通過下關海峽的美國商船,緊接著又炮擊了法國、荷蘭的軍艦。美法兩國的艦隊緊接著採取了報復性的措施。7月16日,美國軍艦撞沉了長州藩的3艘艦隻,猛烈轟擊了長州藩的炮台。7月20日,法國軍艦前來報復,有250名陸戰隊登陸,佔領了前田、等多處炮台,焚燒民宅。參戰的長州藩兵每人發射了70多顆子彈,卻沒有打上一名法軍,自己卻遭到很大損失。

  長州的事件發生不久,英國借口生麥村事件,派出由7艘軍艦組成的艦隊進入鹿兒島,與薩摩藩展開激戰,英國方面死亡60多人,薩摩方死亡20多人,英國軍隊摧毀了薩摩藩的幾乎所有炮台,鹿兒島街道多半被毀壞。「薩英戰爭」以薩摩失敗而告結束。

  攘夷派的行動讓幕府陷入困境,他們和雄藩大名的矛盾再次激化。天皇成為他們互相爭取的「寶玉」。長州藩在1864年策劃以長州藩兵為主力,進入京都。8月18日,久坂玄瑞率領2000多名長州藩兵進攻京都,此時幕府和薩摩等藩兵有7、8萬人,雙方展開了炮戰,京都2萬多家房屋被毀。一隊長州藩兵衝進了皇宮的哈御門,與幕府士兵進行激戰。由於兵力過少,長州兵敗於幕薩聯軍。久坂玄瑞兵敗自殺。這是日本歷史上著名的「禁門之變」。

 

 

 

  這次行動不僅使長州的尊攘派受到沉重的打擊,也給了幕府第一次征長戰爭的借口。

  長州藩處在困境之中,就在這時,英、美、荷、法四國又組成聯合艦隊,在9月5日發動了下關戰爭,這是為了打擊長州的愛國勢力。聯合艦隊頃刻之間就摧毀了長州的各個炮台,迅速佔領了海峽。三天後,長州藩決定屈服。與四國聯合艦隊簽署了《下關條約》,答應優待外國船隻,不再修復炮台,賠償300萬美元的軍費,這筆賠款要由幕府承擔。這導致了1866年日本與列強簽訂改稅條約,規定主要商品的進口稅率降低到百分之五。這進一步破壞了日本經濟。

  在聯合艦隊攻擊長州的情勢下,幕府征伐長州採取了「以長制長」的戰略,長州的恭順派壓制了激進派。接受了幕府的命令,處罰了禁門之變中起決定作用的幾位家老,毀掉山口的新城,引渡逃亡至長州的5名公卿。

  長州藩的失敗使高杉晉作等人思想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就在四國聯合艦隊進攻的時候,正在英國留學的伊藤博文和井上馨立刻返回長州,勸說高杉晉作停止盲目攘夷,「由於進行這樣無把握的暴戰,恐怕要有連續失敗的後果,如果不迅速廢除幕府,還政於朝廷,在謀求我國統一的同時,打破攘夷的謬見而執行開國的方針,則一定沒有希望維持國家的前途。」從那以後,木戶孝允明確提出割據的必要性。長州藩確立了討幕為主要目標,首先採取武裝割據的政策,實現本藩的「富國強兵」。

  1865年1月,高杉晉作在下關起義,打敗保守派的鎮撫軍。藩主毛利父子派人通知高杉晉作,願意協同抗拒幕府。這次討幕派在長州建立割據政權,是全國規模的討幕運動的一次預演。

  在經過英薩戰爭後,薩摩藩的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也發生了轉變。在第一次征長戰爭後,薩摩藩感受到反對幕府已是民心所向,也開始轉變對長州的政策。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控制了薩摩藩的藩政,也採取武裝割據的政策,轉向倒幕和開國進取,挾天皇作為自己的政治工具,推翻幕府250多年的統治。

  1866年4月,京都的薩摩藩邸,來自長州藩的木戶孝允和薩摩藩的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開始談判,這是在土佐藩坂本龍馬和中岡慎太郎的斡旋下兩個強藩進行聯合的開始,長州藩面對的是幕府的第二次征伐長州的戰爭,而此次幕府獲得了法國的支持,而長州藩獲得了英國的支持。在這次談判中,薩摩藩保證在長州藩面臨失敗的時候全力援助長州。

  7月18日,幕府發動了第二次征長戰爭,而薩摩藩拒絕出兵征長。當其他30個藩從四個方向殺奔長州後,很快佔據長州中部腹地大島郡。此時,高杉晉作親臨前線指揮。23日,高杉晉作突然偷襲海上的四艘幕府軍艦,大獲全勝後乘勝追擊。初戰告捷的消息激勵了其他方面的長州軍隊。井上馨率軍擊潰幕軍主力。大村益次郎指揮長州兵攻下濱田城。高杉晉作和山縣有朋率領奇兵隊佔領小倉。征長軍已無力再打下去。就在攻下小倉的時候,恰好21歲的將軍家茂去世,幕府遂以「將軍之喪」的名義退了兵。

 第二次征長戰爭以失敗告終。

  4,王政復古

  * * * * * *

 

 

 

  1867年1月30日,孝明天皇突然去世,2月13日,年幼的睦仁親王即位。由於孝明天皇一直贊成公武合體,所以他的死為討幕掃清了障礙。

  1867年8月,是名古屋伊勢神宮天降神符的日子,在這一天里,誰拾到豐年的祥符,誰就會得到幸福。在這一天,人們穿上華麗的衣服,男扮女裝,唱著「還不好嗎?」疊句歌曲,發狂般地又舞又跳。群眾闖入富商家裡,強迫他擺出酒席,徵收富人的財富,散發給過路的居民,這種不愁吃不愁喝的日子好像神仙。但是,這一年的狂歡卻席捲了全國。無論幕府和各藩如何嚴禁,都無法讓這場狂歡停止下來,一直到1868年的春天,幕府的軍事和警察機構完全陷入癱瘓。

  這一年的年11月1日,大久保利通與長州藩代表品川彌二郎和公卿岩倉具視在京都秘密商討王政復古。2天後,討幕派秘密商議從各藩抽調兵力組成聯合軍,並奏請朝廷頒發討幕密旨。8日,在岩倉具視的活動下,朝廷降旨恢復長州藩主的官職,並賜旨入朝。同時朝廷將討幕密旨交給大久保和西鄉隆盛。

  但就在下達密詔的當天,德川將軍慶喜向天皇提出「奉還大政」和辭去「征夷大將軍」職位的請求,其目的是使討幕派失去舉兵的理由,自己仍然可以通過列藩會議掌握實權。果然,第二天將軍就得到天皇的敕書:天皇收回最高權力;迅速召開諸侯會議,決定一切政務;在諸侯會議召開之前,仍由將軍統治領地領民。

  長州藩和薩摩藩的討幕派立刻意識到,他們必須緊緊護住「天皇」這塊「玉」,因為此時江戶的幕府官吏對德川慶喜的「奉還大政」非常不滿。如果召開諸侯會議,幕府的勢力很大,很難推翻幕府。在軍事上,幕府已經在京都和大阪集結軍事力量。於是這兩個藩加速向京都增兵,大久保甚至給一些公卿發了護身的手槍。

  時間緊迫,大久保利通和岩倉具視等五個藩的藩士商議,決定在1868年1月3日發動「王政復古」的宮廷政變,強迫德川慶喜辭官納地,通過武力奪取政權。1月2日,大久保利通和西鄉隆盛在寫給岩倉具視的《關於王政復古的建議書》寫道:「此次皇上英斷,下令奠定王政復古之基礎,發生混亂,在所難免。但二百餘年太平之舊習污染人心,一旦動起干戈,卻必能一新天下之耳目,成為奠定中原之盛舉,故實行決戰,死中求生,乃當前之急務。」

  3日清晨,朝廷以天皇的名義頒布一道命令:解除德川氏親藩會津和桑名兩個藩的藩兵擔任宮廷諸門警衛的職務,在西鄉隆盛的指揮下,由薩、土、藝、尾、越五藩兵力,先以守護皇宮的名義保衛了朝廷,然後發動「王政復古」的政變,頒布了《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了朝廷的攝政、關白制度與幕府的征夷大將軍。因為要王政復古,是要回到神武天皇創業之時,所以這三項制度一起廢除。規定「當前暫設總裁、議定、參與三職。」這就是最初的天皇政府。確定了「一洗舊弊」、「百事一新」的施政方針。

 當晚,在小御所(皇宮中皇室與幕府官員會見的殿堂)召開了第一次政府三職會議。討論的主要議題是德川慶喜要辭官納地,辭去得自朝廷的內大臣的職務,從四百萬石領地中撥出二百萬石獻給朝廷。這意味著徹底消滅統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

  朝廷和幕府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地擺在了面前。

 

 

 

  第二天,就在京都西部的二條城,德川慶喜接到了要他辭官納地的旨意。從昨天清晨他的親藩衛兵被朝廷撤離,他就已經感到政變來臨。此時他的手中還有一萬人馬,消息傳開後,他的屬下人心不安,個個身穿鎧甲,全副武裝,各位譜代大名率軍守候城下,城中人聲鼎沸。士兵狂暴不已。他向傳遞聖旨的尾張藩主德川慶勝和越前藩主松平慶永表示,不能接受聖旨。6日傍晚6時,慶喜徒步從二條城後門出走,7日到達大阪。

  在大阪,慶喜向法國公使說,代表日本仍然是他自己,譴責王政復古政府是「挾持幼主,假託聖慮,以行私心。」

  此時,大久保利通讓寺島宗則起草了有天皇署名的詔書,朝廷向外國宣布新政府的建立,

  在江戶,幕府閣員與東北諸藩大名,強烈要求以武力維持自己的權力,主戰派極力主張外援。擴充軍備。就在這個時候,江戶城裡的薩摩藩邸突然燃起大火,這是西鄉隆盛派人放的,目的是迫使幕府挑起戰端。在大阪,德川慶喜一面宣布遵守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一面向朝廷提出武力討伐薩摩藩,以清君側。

  1868年1月26日,幕府軍艦在兵庫海面炮擊薩摩藩的船隻,戊辰戰爭爆發。

  當天,幕府軍從大阪北上,向京都進攻。幕府軍有15000人,氣勢囂張。討幕派軍隊只有5000人,但是武器先進,訓練有素。

  1月27日黃昏,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一帶守衛的薩摩軍向幕府軍開了炮。當時宮廷已經按照過去的計劃準備了天皇親征,已經秘密命令19歲公卿西園寺公望負責天皇的沿途保衛工作。但是,3天後,討幕軍完全取得了勝利。慶喜從大阪逃往江戶。

  3月,討幕軍組成東征軍,立即向江戶進發。原定於4月7日攻打江戶城,但後來西鄉隆盛與幕府主管軍事的勝海舟達成協議,保留德川慶喜的性命,幕府方面交出江戶城。

  1868年5月3日,德川慶喜不戰而降,獻出江戶城。新政府宣布德川慶喜辭官納地,立即啟程前往流放地水戶隱居。德川慶喜身著黑色棉衣,下穿小條紋布白褲,足踏麻底草鞋,神色憔悴地離開上野寬永寺,幾十個衛士流著眼淚隨著他前往水戶。

  德川幕府260多年統治結束了,新政府在以後的一年多時間裡掃除了幕府的殘餘,開始了使日本走向近代化的明治維新。

  1868年11月26日,天皇「巡幸」到達江戶,改江戶為「東京」。10月23日,新政府為天皇舉行繼位儀式,23日,改元明治,並確定一世一元制。

  1869年4月5日,天皇遷都至東京。

 1,出使歐美

  1871年12月23日,日本橫濱港。4500噸的美國商船「亞美利加號」緩緩駛出港口。甲板上,日本使節團成員向送行的人揮手告別,駛往美國舊金山。

  這是在日本歷史上一次劃時代的遠航,使節團在歐美歷時近兩年,但是其結果卻影響了 

 

 

日本的近現代歷史。

  這個使節團中包括了明治新政府的幾位重要成員。正使是右大臣岩倉具視,副使則是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和參議木戶孝允、工部大輔伊藤博文、外務少輔山口尚芳四人。這是一個擁有四十八名隨員的使節團,另外,這艘船上還乘坐著58名赴西歐各國留學的華族、士族子弟。其中還有5位首次出國留學的女子。

  使節團的任務早在11月就定了下來,「其一,因我國整體更新,修聘問之禮,以篤友好之誼;其二,借修改條約,向各國政府闡明並洽商我國政府的目的和期望。」第三個目的讓使節團從制度法律、理財會計、和教育等方面,全面考察歐美最開化昌盛的國體與實際事務的處理,學習這些規章制度能否適用於日本。使節團中每人都分科負責主管事務進行學習。

  除了伊藤博文曾經留學英國外,其他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出國。

  大久保利通已經48歲,在甲板上,面對著波濤起伏的太平洋,如同面對著日本維新3年以來的政局······

  2,廢藩置縣

  新政權是在政變和戰爭中誕生的,1868年1月3日,就在發布討幕密旨的那一天,就設定了以天皇為首的總裁、議定、參與三職。其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井上馨、廣澤真臣這些「參與」。

  在討幕戰爭的進行過程中,新政權已經穩步確立。他大久保和木戶孝允這兩位政治家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要把天皇作為傳統統治者的權威確立下來;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把天皇從傳統中解放出來,使他成為真正的政治君主,以絕對權力君臨天下。

  薩摩藩和長州藩的這些領袖已經把天皇當作握在手裡的「寶玉」,他們準確地認識到,王政復古以後,最重要的任務不是年僅16歲的明治天皇,而是他們自己。他們必須為日本找到一種新的政治制度。對內,天皇是「列藩同盟之主」;對外,天皇代表國家,以往幕府將軍以「大君」名義締結的條約,今後全部以天皇的名義確認和締結。

  1868年2月8日,天皇向各國頒布《開國詔諭》,確定了日本「與萬國對峙」的目標。這是以後日本對外的基調。而在「對峙」的理解上,木戶孝允認為是「與各國並立」,大久保利通則認為是「與萬國對立」,岩倉具視最極端地認為「海外萬國皆是我皇國之公敵」。在這幾種提法中,它們各自表達了實現日本獨立的思想。而在《詔諭》中,日本又承認萬國公法,這一方面表達了對西歐各國的警惕,另外又把萬國公法當作小國對付強權的武器。

  大久保利通堅定地認為,天皇應該領導與萬國對峙的日本。

  1868年4月6日,在京都皇宮的紫宸殿,按照討幕派的安排,年幼的天皇率領公卿、諸侯和群臣百官舉行了誓祭典禮。以天皇的名義發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綱領――《五條誓約》:

 1, 廣興會議,萬機決於公論;

  2, 上下一心,大展經綸;

  3, 公卿與武家同心,以至於庶民,須各遂其志,人心不倦;

 

 

 

  4, 破舊來之陋習,立基於天地之公道;

  5, 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基。

  誓文的結語宣告:「將實行我國前所未有之變革」。

  同一天,天皇又發布《宸翰》(親筆信),要親自「經營天下,安撫汝等億兆,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使天下如富岳(富士山)之安。」

  3年來,新政府面臨重重壓力。首先是如何實現全國的統一。新政府只沒收了德川家族領地,設置了8府12縣。為了利用天皇的權威,大久保利通讓天皇巡幸大阪,利用天皇的精神權威,為實現全國的統一作準備。天皇巡幸以後,各國解除局外中立,新政權作為日本唯一的中央政府,得到國際上的承認。

  在函館戰役勝利後,討幕戰爭結束,但是各藩擁有重兵的體制沒有變化。為了實現政治歸於中央政府,在朝野之間都出現了奉還版籍的呼聲,要求大名將領地交給人民。1869年2月,薩摩藩、長州藩、土佐藩和肥前藩這些雄藩在討幕派的壓力之下,上奏天皇奉還版籍。到這一年的7月,已經有236個藩奉還了版籍,各藩藩主雖然取消了對人民和土地的封建領有權,但是仍然保留了藩的稱號,並任命舊藩主為藩知事,成為各藩的最高行政長官,其施政要服從中央政府的號令。政府同時取消了大名和公卿的稱號,一律改稱華族。

  王政復古,復的是日本古代的天皇制,而召喚歷史亡靈,是為了現實的鬥爭。在奉還版籍之後,中央政府又實行新的官制改革。設立神祗官,置於政務的太政官之上,藉助神權來提高天皇的權威。

  新政權建立後,農民起義和士族叛亂不斷發生,木戶孝允感到,如果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實現士農工商的四民平等,逐步取消士族的俸祿,承認一切人都有就業自由,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生產力。但是要想實行這樣的改革,首先要統一兵權,然後才能統一政權,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廢藩置縣,然後才能實行新的改革。

  由於薩摩藩、長州藩的兵力強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不得不與西鄉隆盛商量,西鄉隆盛在戰爭結束後,就回到鹿兒島,引退不過問政治,但是失去特權的士族卻總打著他的旗號鬧事。大久保認識到,沒有西鄉隆盛的參與,就不可能建立一支政府的常備軍。於是由岩倉具視擔任正使,他與山縣有朋等人親自到長州藩和薩摩藩面見西鄉隆盛,在土佐藩邀請板垣退助一起決定以薩摩、長州和土佐藩的步兵、騎兵和炮兵8千人入東京,作為天皇的親兵,從而建立起明治新政府的最初的常備軍。在廢藩置縣這個大目標下,西鄉隆盛緩和了與新政府一些官僚的矛盾,為廢藩置縣做好了軍事上的準備。

  1871年8月29日,木戶孝允以天皇的名義,當著56位藩知事的面,宣讀了廢藩置縣的詔書。免去261個藩主的知事官職,定居東京,領取國家俸祿。為了給與舊藩主經濟上的保障,由國家承擔了各位藩主的債務,後來又以政府公債的形式,抵付了全部舊藩債,這種贖買的辦法,摧毀了藩主的割據勢力,使日本成為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在廢藩的基礎上,中央重新劃分了一個北海道開拓使,東京、大阪、京都3府和72個縣。稱一道三府72縣,基本延續至今。

 廢藩置縣以後,新政府進行了新的官制改革,把太政官分為正院、左院和右院,正院擁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決策權,由19歲的明治天皇親臨「總理萬機」的官廳,各省長官直接向天皇負責,在形式上一切權力都集中於天皇。在公布的名單中,除太政大臣三條實美和右大臣兼外務卿岩倉具視是公卿以外,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大隈重信、山縣有朋、江藤新平、板垣退助、井上馨都來自長州藩、薩摩藩,土佐藩和肥前藩。這意味著政權由封建領主和公卿之手轉到了中下級武士之手。這少數藩閥政治家,後來成為明治維新的風雲 

 

 

人物和後來的大正、昭和時代的元老,對日本現代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隨著中央政權的穩固,新政府開始逐步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首先就是修改不平等條約,此時在使節團的每一位人士心中,還有一個重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實現這個目標。

  3,效法先進

  岩倉使節團橫渡太平洋,在1872年1月15日抵達舊金山,隨後,由於風雪阻路,在鹽湖城呆了半個月,副使伊藤博文在此期間草擬了《奉命使節要點》,因為「安政條約」到1872年7月期滿,日本使節團希望為日本國民增加權利,使日本進入開明各國之行列。希望把歐美各國的政治制度、風俗教育、營生守產,一概移入日本,「使日本國民迅速進步,達到同等化域。」

  1月21日,使節團到達華盛頓,參加了美國總統格蘭特舉行的盛大的招待會。美國先進的航海技術,鐵路技術和新奇風俗習慣,讓使節團感慨不已。

  但是修改條約卻讓使節團看到美國的另一面,當岩倉向美國國務卿菲休提出改約談判的時候,菲休援引國際慣例,要求使節團出具天皇授予的交涉全權委託書,日本代表團目瞪口呆,只得派大久保利通和伊藤博文回國取全權委託書。但是留守政府西鄉、板垣等人強調出使的目的是研究外國的典章制度,反對過早進行改約談判。

  當大久保利通弄到國書和新的全權委任狀再度到達華盛頓的當天,有關改約的談判交涉卻終止了。木戶孝允在日記中沮喪地寫道:「彼之所欲者盡與之,我之所欲者一未能得,此間苦心竟成遺憾,唯有飲泣而已。」

  美國無意帶頭修改不平等條約,使節團的改約計劃擱淺。使節團強烈地感受到弱國無外交的嚴峻現實。此時使節團在美國已經住了將近半年,便轉赴英國,英國外交大臣格蘭維爾以更加強硬的態度拒絕日本恢復關稅自主權的要求,並且提出了比現行條約更加苛刻的修約方案,要求日本給與內地旅行權、沿海貿易權、土地所有權。其他各國也是步步進逼,貪得無厭。這種態度讓使節團加深了對西方強權本質的認識,並在以後對亞洲諸國如法炮製。在使節團內部,木戶孝允對大久保進行預定之外的修改條約的談判表示不滿,木戶和大久保在整個行程中一直爭吵,對和大久保站在一起的伊藤博文也很不滿。

  修約談判受挫,使節團全面考察歐美的各國的各種制度。在一年有十個月的考察中,他們先後訪問了美、英、法、比利時、荷蘭、德國、俄國、丹麥、瑞典、義大利、奧地利、瑞士12個國家,考察經費佔到了當年明治政府收入的2%。他們考察了政府機構、議會、法院、公司、交易所、各種工廠、礦山,港口、農牧場、兵營、要塞。西方文明的成就,讓他們目眩神迷。大久保利通說;「到西洋這麼一看,我們不適應這個世界。」岩倉具視在訪問羅馬時說:「視察各國之情況,向英、美、德、法這樣的強國自不必說,雖二三流之諸國,其文化之繁盛,亦為我國殊不可比。」

  在英國的伯明翰和曼徹斯特,使節團看到是黑煙滿天、到處都是工廠,國民精神都傾注在世界貿易之上。這個與日本相同的島國,沒有一樣是土地生產的東西,有的只是煤和鐵,主要是依靠工業和貿易相結合。大久保利通徹底覺悟到,要想在這個世界上獨立建國,富國強兵自不待言,而要富國強兵,務必要從殖產興業上下手。在英國的考察,促使大久保在回國後提出殖產興業的建議書,提出「國之強弱繫於人民之貧富,而人民之貧富繫於物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於人民致力於工業與否,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 

 

 

勵之力。」以英國為典範走發展工商業致富之國的道路。

  一天拂曉,從普魯士赴俄國的火車上,木戶孝允不再入睡,「悲笳徹耳,殘夢忽破,起而推開玻璃窗,車外是波蘭,本地旅客有乞錢者。因追想其盛時,淚不禁奪眶而出良久。」領悟到「各國事迹,雖有大小文鄙之差,然尋其廢興存亡之道,在於政規法典之隆替」。在美國就留心各國憲法政治的他,認為日本人民尚未普遍文明開化,制定憲法要靠君主英斷。首先要以五條誓文之外增設條例,形成政規,同時根據政規制定法典。在普魯士的時候,他注意到普魯士的國情與日本很像,決心效仿普魯士,在日本建立集權主義政體。大久保利通也認為,隨著民主的進展,日本的君主專制之體將來不能永存,但是民主也不能立刻適用,要制定合乎日本特點的憲法體制,給日本天皇制披上近代的外衣。岩倉具視是宮廷派的政治家,一直強調天皇為中心的政治體制,也認為普魯士憲法最適合於漸進主義。

  歐美國家的普及教育,給使節團留下深刻影響。木戶孝允說,日本人和歐美人沒有什麼不同,只在於學與不學。美國的教育普及程度遠遠高於日本,為了日本近代化事業,必須源源不斷培養出大批人才,因此,「其為急務者,莫先於學校。」使節團注意到,由於東西傳統思想的不同,在教育內容上有根本的差異,歐美各國普遍重視近代科學知識,注重實學。「西洋人勉有形之理學,東洋人務無形之理學,使兩國人民之貧富不同。」東方教育造就了一批疏於切實之財產生理的社會寄生蟲。因此他們哀嘆日本在睡夢中過了兩千年。

  1873年3月15日,號稱「鐵血宰相」的德國首相俾斯麥會見使節團,俾斯麥對使節團直言不諱:「方今世界各國,皆以親睦禮儀交往,然而這都是表面現象,實際上是強弱相凌,大小相侮。」「他們所謂的公法,被他們說成是保全列國權利的準則,但是大國爭奪利益的時候,如果對自己有利,就依據公法,毫不改動;如果對自己不利,馬上訴諸武力,根本沒有堅持公法的事情。」他向使節團介紹了普魯士強盛的經驗,告訴日本使節團,弱小國家要想獨立自主,必須取決於自己的軍事實力,在內治與外交上,應該內治優先,搞好內治才有發言權。這一番醍醐灌頂的話,讓大久保等人等是產生欽佩之情,也疏解了修改條約失敗的鬱悶。在考察德國的軍事制度的使節團,被德國的重視軍事教育所震驚,「國中之男子堪執兵器者,悉受兵卒之教練,至少服一年常備軍役,全國接受軍人之磨練。」在克虜伯公司,他們看到德國的軍事工業的強大,致力於學習德國的軍事經驗。

 就在使節團在歐美考察的時候,留守的政府內部卻面臨著政變的危機,大久保利通和木戶孝允不得不先後提前歸國。

  4,專心內治

  這次的主角西鄉隆盛,在留守政府中,他擔任參議,在一年半時間裡,他在廢藩置縣和 

 

 

兵制改革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也看不慣東京的浮華風氣。指責政府已經墮落為商業管理所。正在這個時候,陸軍大輔山縣有朋和大藏大輔井上馨和商人勾結,私借公款的醜聞發生。留守政府面臨分裂危機。

  更重要的是,來自薩摩的軍官從1872年起,就積極推動政府出兵台灣。西鄉隆盛的弟弟西鄉從道積極備戰,準備行動。

  另一個衝擊來自朝鮮,在明治維新之前,幕府不能向朝鮮派遣使者,兩國之事由對馬島上的藩主主持,貿易局限在釜山的日本會館。從維新一開始,日本就不掩飾對朝鮮和清朝的擴張意識,在給朝鮮的國書中,違反原來的格式,朝鮮自然予以拒絕。到了1873年5月,在朝鮮的釜山草梁的日本會館,出現了布告,對日本具有侵略野心的意圖予以揭露,並不許日本人到朝鮮,到朝鮮的船隻,如果不是幕府時代的船隻試樣,也一概予以拒絕。這在留守政府內部引起了憤怒,西鄉、板垣、江藤新平都主張「征韓論」。西鄉隆盛甚至主張先派使臣去朝鮮,如果使臣被殺,日本就可以派軍隊征服朝鮮。他自己願意親自擔任使節。

  雖然征服朝鮮和清朝是日本維新派人士普遍的思想,但是剛剛從歐洲考察回來的大久保已經確立了內治優先的路線,必然要反對西鄉隆盛的意見。在「征韓派」佔優勢的政府內部,大久保孤掌難鳴,只有等待木戶孝允和岩倉具視回國。7月和9月,木戶和岩倉回國後,政府內部發生激烈爭辯。雖然木戶是最早提出征韓的明治高官,且和大久保在使節團有爭吵。但是在訪問歐美後,他與大久保在內治優先這一點上卻是一致的。

  政變的發展頗有戲劇性,10月14日,舉行閣議,岩倉主張內治優先,而後再謀外征。板垣退助贊成西鄉的觀點,大久保和西鄉隆盛激烈辯論,空氣緊張。大隈重信因與外國人有約,請先退席。西鄉瞪大眼睛望著他,厲聲喝道:「當討論這樣國家大事的時候,與區區一個外國人的約會而退席,何以對國家?」大隈重信只得默默就座。

  第二天,兩派仍然爭執不休。太政大臣三條實美終於接受西鄉的建議。大久保和木戶拂袖而去,17日向朝廷遞交辭呈。

  征韓派表面取勝了,但三條實美在上奏朝廷的時候,耽誤了一天,就是這一天改變了事態的發展。三條實美在協調不成的情況下稱病辭職。19日,大久保向黑田清隆上了一個密策,請求明治天皇發布敕命,任命岩倉為太政大臣,20日,岩倉接受天皇的詔書,成為朝廷領袖。

  西鄉隆盛感到形勢突變,22日仍然要求岩倉按照原先的閣議上報,岩倉具視說:「我奉敕命攝行太政大臣之事,深信自己的意見是國家的善策。所以,我要將彼此的意見同時上奏,聽候聖斷。」西鄉隆盛等人拂袖而去。

  23日,岩倉具視上奏天皇,力陳整頓國政,增厚國力。同一天,西鄉隆盛提出辭去參議、陸軍大將、近衛都督的職務。後藤象二郎、板垣退助、江藤新平也辭去政府中的職務。天皇保留了西鄉隆盛的陸軍大將職務。西鄉離開東京,返回鹿兒島。

 明治六年十月的政變,是明治維新中一次重要的事件,從此政權轉移到以大久保為首的「內治派」手上。

  11月10日,太政大臣發布布告,決定設置內務省,大久保自薦兼任內務卿,具體承擔起日本近代化的重任。這個部門不僅負責國內治安,還要鼓勵和保護民間企業的發展。戶籍、土木工程、運輸、通信等等全部集中到內務省。他把大藏省和工部省作為內務省的左右 

 

 

兩翼,由大隈重信和伊藤博文分頭執掌,這三個省聯在一起,形成以內務省為軸心的「大久保政權」。

  在當時的日本,像伊藤博文、井上馨、大隈重信這樣了解西方、掌握現代西方科學文化知識的的人並不多,為此,大久保把通曉洋學的舊幕府官員和地方上有政績的官員,提拔到中央政府,成為推行改革政策的骨幹。在這群人中,既有擔任幕府研究西方知識的洋學所「蕃書調所」總裁和負責外交事務要職的大久保一翁,「蕃書調所」的教授神田孝平、箕作麟祥。在「開成所」任職的學者西周、津田真道,還有幕府軍事總裁的勝海舟和海軍事務官員廈本武揚。這些具有西洋思想的洋學者、技術官僚和軍事官僚進入政府,為大久保推行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另外,曾任日田縣知事、政績突出的松方正義也進入中央政府,後來入閣拜相,成為日本政界的元老級人物。

  內務省成為「日本的國家」,它具有驚人的廣泛權力。在這種體制下,大久保利通領導日本開始了一系列完善近代國家體制和發展經濟的措施。

  這一時期被稱為激進近代化的時期。

 1,軍制改革

  1870年8月3日,剛剛從歐洲和美國考察軍制回國的山縣有朋和西鄉從道,應召進宮拜謁明治天皇,奏報歐美之行的見聞。這是山縣有朋第一次奏對天皇。悶熱的天氣和誠惶誠恐的心情,讓穿著厚厚朝服的他汗流浹背。在一個多小時的奏對里,他長跪在地,感激涕零。

 

 

 

  25天後,山縣有朋升任兵部少輔。一年後主持兵部,從此他手握日本近代軍制改革的實權。在以後的11年中,他締造了日本的「皇軍」,成為日本軍國主義擴張侵略的爪牙。

  從幕府末期開始,日本就開始了軍隊近代化的改革。在明治維新前的慶應改革中,幕府曾經以法國軍隊為楷模,組建了步兵、騎兵和炮兵三軍。明治維新以後,新政府面對的軍隊情況是五花八門的諸藩林立的舊體制,各藩的軍隊有的採用英國式、有的採用法國式,還有的採用荷蘭式。首任兵部領導人大村益次郎全面推行法國式陸軍和英國式海軍的改革,受到士族的反對,被刺身亡。

  山縣有朋到歐美考察軍制的時候,正值普法戰爭爆發。原先一直落後的普魯士戰勝法國,迫使法國割地賠款。俾斯麥和德國皇帝特意選擇在法國的凡爾賽宮舉行了德意志帝國的建國儀式。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強大的軍事力量和軍隊組織方式,給山縣有朋留下深刻印象。他認為,為了建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就必須建立中央政府統管下的帝國軍隊。

  在明治維新中,為了護衛天皇,曾經組成過以薩摩藩、長州藩和土佐藩三藩藩兵為首的天皇禁衛部隊,立東山、西海兩鎮台警衛京畿。廢藩置縣以後,山縣有朋重新調整國內兵備,新設東京、大阪、鎮西和東北四個鎮台。初步形成用於國內鎮壓、整齊劃一的軍隊。

  1872年,山縣有朋向政府提出《軍備意見書》,要以歐洲兵製為榜樣實行徵兵制度。1872年年末到1873年初,就在使節團在歐洲考察的時候,天皇發布《徵兵詔書》,太政大臣發布《徵兵告諭》和《徵兵令》。1872年又廢止復古氣息氣味很重的兵部,另設主管軍隊的陸軍省和海軍省,與國際上通行的陸軍部和海軍部接軌。山縣有朋擔任陸軍省大輔,原幕府的軍事總裁勝海舟擔任海軍大輔。

  徵兵制把日本的陸軍分別分為服役三年的常備軍,服役兩年的後備軍以及國民軍三軍,入伍者服現役3年期滿後編入第一後備軍和第二後備軍,各為兩年,總共期限為7年。士兵分為炮兵、騎兵、步兵、工兵、輜重兵五個兵種。山縣有朋還要求設立兵學寮、造兵司、武庫司這些海陸兩軍的教育和製造部門。

  徵兵制是日本建立近代常備軍的一項重大改革,它直接觸及到武士階層的利益,這個階層原先在日本可以隨身帶刀,隨便殺人。而徵兵則是面向士農工商各個階層的國家行為。山縣有朋的前任就是死於不平的武士之手,為此,他不得不藉助天皇的權威,發布詔諭。太政官的「徵兵告諭」說:「佩雙刀,稱武士,抗顏坐食,甚或殺人而官亦不問其罪」的封建兵制已經結束。徵兵是為了讓四民有自由之權,「士非從前之士,民亦非從前之民,均為皇國一般之子民,報國之道本應無別」。兵役法採用西方的兵役概念,認為服兵役是向國家支付的「血稅」。全國四民凡年滿20歲的人都應編入軍籍。1873年年初,在全國設立6個鎮台進行徵兵。

  1873年4月,日本開始在東京,繼而在全國徵兵。按照規定,現役兵平時為31680人,戰時增加到46350人,近衛軍為3880人,後來增加到1萬人。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千分之一。

  《徵兵令》在日本引起了巨大的反彈,當年就發生17次暴動。

  從歐美考察回國的大久保利通很快發現,到處都因為徵稅和徵兵發生暴動,他注意到農 

 

 

民不喜歡把徵兵當作對國家付「血稅」這個提法。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徵兵令規定,戶主、長子、獨生子、獨生孫、養子等人可以避免服役,這樣家裡的老二和老三就成了徵兵的對象,戶籍成了政府徵兵的人名簿。而對有錢人來說,只要拿出270元就可以免除服役。1875年,全國壯丁30萬,屬於免役的人就達到25萬多。服兵役的人多是農民,農家被征去壯勞力後,等於加重了一倍賦稅。

  這種情況使大久保政權後來不得不多次修改徵兵令。

  在德國看到俾斯麥的治軍經驗和德國軍國主義的成效以後,大久保回國後立刻就加以模仿。就在這時,跟隨大久保在德國考察軍制的山田顯義呈上一份建議書,朝議為之所動。山田認為,強兵並不是僅僅在軍事方面優越,而是一般人民的知識也要超過敵人。因此他建議模仿歐美各國對學生進行軍事訓練。設立各種軍事學校,培養軍官和軍士,尤其是對一般民眾普及軍事教育。

  為培養軍事人才,日本先後建立了陸軍士官學校,後來又設立了海軍兵學校。在軍事裝備上,政府重點扶持了軍事工業,成立了東京和大阪兩大炮兵工廠和築地、橫須賀兩大海軍工廠。採用當時歐洲最先進的平爐,提高了鍊鋼的速度和質量。在引進英、德、法、荷等國先進武器的基礎上,直接引進技術,使大炮的質量也得到了提高。到80年代初,日本的兵工廠就能生產出自己製造的村田連發槍和各種口徑的大炮。1875年,日本自己製造出第一艘大型軍艦「清輝號」,不久立刻轉向生產更漸進的鐵骨鐵甲艦。到1890年,海軍已經擁有25艘軍艦和10艘魚雷艇,總計51000噸。

  1874年,日本在陸軍省設置了參謀局。1878年,效仿德國軍政、軍令二元化軍事體制,將參謀局改為參謀本部從陸軍省內獨立出來,負責制定軍令和作戰方案。而陸軍省負責軍事政策,此外還設立了監軍本部,負責檢閱和執行軍令的情況。這樣陸軍省、參謀本部,監軍本部三大軍事機構就形成了,這三個部門直接隸屬天皇,並對天皇負責,天皇是統率軍隊的大元帥。軍部三大部門獨立於內閣之外,不受內閣干預,處於獨特的地位。這種體制,形成以後日本政治生活中軍部直接秉承天皇旨意,不斷干涉政治,獨斷專行的惡劣後果,並且把日本推上了不斷發動戰爭、侵略鄰國的軍國主義道路。

  2,建立警察制度

  * * * * * * * * * * *

  明治六年是一個發生很多大事的年頭。很多人的名字在這一年出現,也有很多人在這一年從歐美回國,為日本歷史書寫了明治6年的故事。

  就在木戶和大久保回國以後不久,十月政變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川路利良也在在9月從歐美考察以後回國了,他研究的領域是警察制度。

  在廢藩置縣之前,日本的警察和軍隊幾乎沒有分別,軍隊也擔負日常的治安任務,東京的警察稱為「府兵」,在各地都有縣兵和區兵。1871年以後,全國的警察被改為邏卒。1872年在司法省內設立警保寮,統一指揮全國的警察。

  川路利良考察諸國的警察之後,給朝廷上了一份改革警察制度的意見書。他認為,君主獨裁的國家應該增強君權。而想增強君權,就必須設立巡警,像俄國、普魯士、法國,都以 

 

 

國家出錢設置巡警。川路利良認為,軍隊是對外的,警察是對內的。他把自己作為警察接觸人民的筆記編成一本書《警察記事》,主張對人民進行家長式的保護主義,強調一國就是一家,政府是人民的父母,人民就是子女,警察是保姆。

  川路利良主張學習西方的警察制度,把行政警察和司法警察區分開。行政警察應該由內務省領導,而作為首都的警察,應該由內務省領導的警視廳長官。司法卿則應該是司法警察的首腦。

  大久保利通擔任內務省卿之後,就著手建立全國的警察制度,把原先屬於司法部門的警保寮改為內務府管理,大久保成為全國警察的總頭目,。1874年,大久保設立東京警視廳,任命川路利良擔任第一任東京警視廳大警視。掌管首都東京的警察權。原先的邏卒這一稱呼改為警察,而當時的警察主要由封建武士出身的士族承擔。

  川路利良希望日本成為一個警察國家,在他的努力和當局的支持之下,日本果然變成了一個警察國家,除了首都東京之外,日本後來在全國設立了龐大的警察網,一個管區內分為幾個區。在一個有2、3萬戶的區,就設立一個警察派出所,有警察數十人。

  到了明治中期的1890年,日本全國有692個警察署和774個警察分署,還有1400個警察派出所,平均三個村就有一個警察駐在所,警察網遍布全國。

  川路利良這個東京警視廳首腦幾年後就面臨著西南戰爭的考驗。大久保密令他將眼光放在鹿兒島,密切關注那裡的一舉一動,因為原先的維新英雄西鄉隆盛在故鄉鹿兒島有發動暴亂的企圖。

  3、家祿處分及士族叛亂

  在明治六年發生十月政變之後,西鄉隆盛、江藤新平、板垣退助離開了明治政府。

  這幾位明治維新的元勛,因為征韓論和大久保等內治派形成分歧。離開政府後,他們成為不平士族指望的對象,大久保激進專制的改革方案,直接觸動了士族的利益,終於到後來演變成西南戰爭。

  明治維新開始的時候,日本有40萬武士,這個龐大的集團確實是明治政府極為頭疼的。明治政府改革兵制以後,取消了封建士族壟斷軍事的特權。1876年,政府頒布「廢刀令」,剝奪了武士佩帶雙刀,殺人後不治罪的權利。

  在諸藩林立的時代,武士靠國家的俸祿生活。明治維新廢藩置縣以後,政府就開始改革祿制。明治六年,政府規定華族和士族不擔任官職的人可以經商和從事產業。讓這些士族獻出俸祿,由國家發給補償金和公債。但是2年過去,只有三分之一的士族獻出俸祿,獻出的家祿只有實際的四分之一。這種贖買辦法也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家祿支出居然在政府財政中佔了三分之一。政府不得不靠借外債支付武士獻出家祿。在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大久保決定廢除武士的家祿。

1876年,大隈重信主張向華族士族發售巨額金祿公債證書,贖買全部家祿。同年8月,政府命令所有領取俸祿者一律獻出俸祿,由國家發給證書,強制將貨幣俸祿支付改為發授公債,一次處理完畢。領取公債的佔了所有士族的四分之三,家祿被贖買殆盡,龐大的武士階級作為一個封建階層被徹底消滅。

  政府允許公債券可以兌換成銀行券,所以不少士族都投資銀行,在當時的日本形成了一 

 

 

股銀行熱,持有巨額公債的華族和士族將領到的資金投資工商業,其中士族的資本佔到四分之三。後來被稱為「日本資本主義之父」的澀澤榮一、五代友厚,岩崎彌太郎、藤田等人,都是從士族轉化為大資本家的。

  武士階層分化了,有人成為企業主和資本家,有人成為政府僱員,作了警察和教師,還有一部分人淪為手工業者和農民。絕大多數士族淪為無產者。這也是後來士族暴亂不斷的緣由。征韓論的提出,也多少代表了這一部分階層的要求,他們希望對外擴張,為自己找到立足之地,建立士族專制的國家。

  從1874年開始,幾位明治維新的元勛挑起的暴亂,使大久保政權的改革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一個是江藤新平,他在第一屆明治政府中擔任參議和司法卿,維新以後致力於制定法制,將拿破崙法典翻譯過來,為日本近代法制建立了功勛,同時也為日本的學制奠定了基礎。在明治六年的政變中,他力主征韓,與大久保、木戶意見對立。失敗後,他退出政府。

  1874年2月,佐賀的憂國黨和征韓黨糾集5000多人發動叛亂,江藤新平和島義勇率軍攻佔了佐賀。2月3日,消息傳到東京,大久保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動,行使了「軍國之政」。他派陸軍省的熊本鎮台和大阪鎮台兵包圍佐賀,並以內務卿的身份親自到現場鎮壓叛亂。

  政府軍很快佔領佐賀,江藤新平到鹿兒島請求西鄉隆盛的支援,西鄉認為他掀起叛亂是貿然從事,拒絕了他的要求。他偷渡到四國後,在高知縣被逮捕。大久保毫不寬容地進行了處理,在佐賀特設法院,親自提審了江藤新平。面對昔日同僚和維新功臣的辯解,大久保毫無表情。4天後,江藤新平被判大逆罪,梟首示眾。

  1876年3月,明治政府發布廢刀令。8月又接著發行金祿公債。引發了武士階層更大的暴亂。在熊本這些武士成立「敬神黨」、「神風連」,在福岡組織了「秋月黨」,發動了暴亂。

  在原先長州藩的山口縣的萩城,也發生了叛亂。萩城是吉田松陰建立松下村塾的地方。這次叛亂的頭目也是吉田松陰的學生——明治政府第二任兵部大輔前原一誠。他在政府中與木戶和大久保不和,辭職後回到故鄉。吉田松陰的侄子也對現政府的政策不滿。在前原一誠的周圍,山口縣的士族形成了主張征韓,反對徵兵制和廢除俸祿的勢力。10月下旬,200多名叛亂分子,奪取了冶煉廠的武器彈藥,企圖進攻山口縣。不久被政府軍鎮壓。前原一誠在島根縣被捕後,也被處死。

  在這幾個叛亂髮生之後,全國士族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鹿兒島,大久保也密切注意著鹿兒島。西鄉隆盛的態度以及他陸軍大將的聲望,對全國的士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在退出政府回到鹿兒島之後,西鄉隆盛經營著一個私學校,一個賞典學校,辦了一個吉野開墾社。私學校由槍隊學校和炮隊學校組成。槍隊學校收容舊近衛兵,這是原先的天皇衛隊,西鄉退出政府後,也辭去了近衛都督的職務,一部分薩摩藩的近衛兵也和他一同回到鹿兒島,在私學校里有600名學員。炮隊大約有200名,主要是收容舊藩兵炮隊。西鄉把自己因戊辰戰爭的功績得到的最高賞典祿2000石拿出來,為戊辰戰爭的陣亡者子弟辦了賞典學校。作為薩摩的功臣,大久保也曾經把自己的1800石俸祿拿出來給了學校。西鄉此時正在傾全力 

 

 

主辦吉野開墾社,準備將來讓私學校的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生活。

  大久保也來自薩摩藩,對鹿兒島士族的獨特情況比較了解,在俸祿處分的問題上持謹慎態度。對鹿兒島網開一面.為鹿兒島士族支付十年的秩祿公債,並支付百分之十的利息。為此木戶孝允和大久保還激烈爭論過,木戶指責大久保對鹿兒島額外對待的政策是姑息。1876年,大久保要求鹿兒島縣令大山綱良更換縣廳官員,大山表示辦不到,大久保害怕事態擴大,收回了撤換官員的命令。

  當士族叛亂不斷發生的時候,大久保仍然相信西鄉的統治力,他說:「有老西在,就決不會有暗地起事之類的行動,我非常了解西鄉這種氣質,所以無需格外操心。」

  但是大警視川路利良作為治安的負責人,密切關注鹿兒島的動靜。他不斷派員進入鹿兒島。當時政府的武器庫在私學校附近,熊本和萩城發生暴亂後,政府計劃將這裡的彈藥運往大阪,以往運送這些彈藥都是使用帆船,但是這次使用了汽船,沒有通知縣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運出彈藥。在私學校學生抓到警視廳的密探審問後,得知警視廳有暗殺西鄉的計劃。於是在1月29日襲擊了甲突河上游的草牟田彈藥庫,搶走30000發子彈。

  2月中旬,西鄉決定挑起反政府的叛亂,從鹿兒島向熊本進攻,西鄉隆盛身穿陸軍大將簡便制服,帶佩刀,隨著炮隊在罕見的大雪中出發了。九州各地支援西鄉的士族紛紛參加,人數很快達到30000人。2月12號,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在神戶陪同天皇巡幸,得知消息後,山縣起草了給朝廷的報告,認為一旦破裂,天下將有土崩之勢。

  木戶孝允和大久保一開始不相信西鄉參加了暴動,但是到了25日,他們接到鹿兒島的正式報告,木戶說:「西鄉隆盛終於也出來了,究為何事也?總之遺憾萬千,令人長嘆之極。然則亡也罷、殺也罷,毫無遺憾。」19日,政府發布詔令討伐鹿兒島暴徒,投入5萬多兵力,海軍的11艘軍艦也參加了戰鬥。西南戰爭正式開始。

  西鄉的軍隊圍困熊本城長達50天,熊本城依靠堅固的防禦堅守待援,大量消耗西鄉軍的有生力量。3月,政府軍攻佔了鹿兒島,開始掌握縣政,此時百姓才知道西鄉已經成為叛軍,願意支持政府軍。3月19日,政府軍在西鄉軍隊的背後登陸,攻擊西鄉的軍隊。4月中旬政府軍解熊本城之圍,西鄉軍隊全面撤退。

  5月,政府軍和西鄉軍隊戰鬥仍在進行。此時木戶孝允因為過度操勞進入病危狀態,一天他在夢中大叫:「西鄉也要適可而止啊,我將親赴說諭之。」不久,木戶孝允逝世

  8月在延岡北方長井村的決戰中,西鄉軍被擊敗,1萬人投降,開始總撤退。他率領一小隊殘軍退到鹿兒島的城山。不久,政府軍就將這個最後的據點團團圍住。此時追剿軍總指揮山縣有朋給他寫了一封信勸降,但是西鄉拒不回答。9月24日清晨4時,政府軍發起總攻,炮彈擊中西鄉的腹部。在岩崎谷,這位明治維新的第一號功臣和西南戰爭的頭號魁首切腹自殺。

 

 

 

  對大久保政府專制的激進改革不滿,對西鄉的反叛報有一定支持態度的板垣退助、中江兆民等人,在西南戰爭以後採取了另外一種與政府對抗的方式,開始組織政黨,後來形成了不斷高漲的自由民權運動。

興業(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2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地稅改革

  就在明治初年剛剛開始要求封建藩主「奉還版籍」的時候,攝津縣的一個小小的縣知事(縣令)陸奧宗光提了一個建議,改革現有土地的丈量方法,實行全國統一的地稅,改實物地租為貨幣地租。當時封建大名要求佃戶交的地租是大米,農民不僅有稼穡之苦,還有運輸舟楫的勞累,政府歲入還要受米價波動的影響。另外一個縣知事松方正義也提出新的丈量土 

 

 

地的方法,但是他們位卑言輕,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土地稅是當時日本最重要的收入,殖產興業的資本積累要靠土地稅來支撐。隨著廢藩置縣,土地問題又被提到首要位置。

  1870年7月,集議院判官神田孝平提出一份著名的建議書,曆數舊稅制的各種弊端,廢除舊幕府土地不得買賣的禁令,允許土地自由買賣,以貨幣地租取代實物地租,並且提出頒發土地執照,徵收貨幣地稅的一系列方案。

  當時的日本是個小農經濟的國家,農民不準棄農轉業,沒有選擇職業的自由,甚至不能自由選擇種植作物,土地歸封建領主所有。因此,這個建議廢除了封建領主和封建土地限制法,具有歷史意義的革命性變革。

  廢藩置縣以後,地稅改革雷厲風行。政府很快提拔了陸奧宗光,1873年他擔任大藏省租稅管。從1873年到1881年,在8年時間裡,對全國的每一塊耕地都用劃一的尺度單位進行了丈量,踏勘了全國的山林原野和田宅地。這項工作是一項極其浩大的工程,不僅要劃定經界,繪製精細的地圖,還有對每塊地劃界、丈量、確定地價、發給執照等等複雜的手續。政府的改革費用達到了3700多萬日元。

  地稅改革確立了近代土地所有制。封建生產解體,日本的農業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由於政府獎勵開墾,日本的耕地面積在十六年中增加了22%。

  大久保利通政權建立以後,內務省在勸農和採用農業新技術方面做了大量實際的工作。政府開設了三田育種場、內藤新宿農業試驗場,召開博覽會、共進會,派出巡迴教師普及先進農業技術,在19世紀70年代,各地豪農和地主自發組織起農談會,開始普及良種和先進的農業技術。1881年,由政府出面,組織全國120位老農召開了全國農談會,在當時的日本,船金傳次平、中村直三、奈良專一這些老農,都是全國聞名的人物。此時日本的農業也得到一個「老農時代」的美稱,日本政府依靠本國的老農,選育普及了米、麥、果樹、蔬菜等優良品種。另外,經濟作物尤其是桑蠶、茶葉、棉花、甘蔗也急速擴大,為日本的繅絲業的發展和紡織部門的飛速進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主要糧食作物像水稻產量大幅增長,在地稅改革以後,大米商業化了,可以源源不斷供應城市。從明治初年開始,日本不僅沒有從外國進口糧食,還向國外出口糧食。

  地稅改革和殖產興業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地稅改革,使農民有了人身、移居和選擇職業的自由,大量的農民開始流入城市,為城市工商業不斷補充廉價的勞動力,日本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也從此開始。

  2,殖產興業

 

興業(2)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2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872年,日本第一條從東京到橫濱的鐵路建成通車,當時許多日本人到東京的新橋觀摩了通車典禮。1874年,大阪到神戶的鐵路建成。1877年京都到大阪線開通。東京到橫濱的鐵路是政府在倫敦發行100萬英鎊英幣公債建成的。

  在明治初年擔任鐵路建設領導人的井上勝後來回憶說:「明治初年,日本沒有學西洋式建築的人,開始鐵路創業的時候,從測量、計圖、督工的技師,包括火車司機,都用的是外 

 

 

國人,日本人懂英語的稱為技手,跟著外國技師翻譯給日本職工,日本職工乾的都是土木工作。明治十年以後,外國人擔任日本鐵路的人有120名,給他們的工資很高。我在神戶開始培養技術生,漸漸有了一些可用人才,就開始減少僱用外國人,節約鐵路經費。到了京都--大津鐵路修建的時候,外國人就轉任顧問了。這個時候隧道、橋樑的計劃都是本國人做的,監督的時候不許外國人發言了,都適用的本國監理,以後的各條鐵路,都是日本人施工,不再使用外國人了。而火車司機也和鋪設鐵路一樣,漸漸用日本人。」

  日本的工業化就在這些基礎建設的熱潮中急速展開了。

  在岩倉使節團回國以後,殖產興業就成為政府的當務之急,大久保政權決定以西方為樣板,依靠國家政權全力推進日本工業化的步伐,並且雷厲風行地加以實施。1874年5、6月,大久保正式向政府提出《關於殖產興業的建議書》,在這份具有歷史意義的建議書中,他這樣寫道:「大凡國之強弱繫於人民之貧富,人民之貧富繫於財產之多寡。物產之多寡,雖依賴於人民致力於工業與否,但尋其根源,又無不依賴於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

  早在使節團回國以前,主管經濟工作的大隈重信首先注重的是發展內外貿易,大隈重信親自創辦了通商司,主管貿易、金融、海運和商業。1870年,鑒於大藏省和民部省權力分配上的爭奪,大隈重信建議新建工部省,將工作重心從商業貿易轉移到近代工業建設。工部省創辦的官營企業主要為鐵路、礦山和加工製造。其中鐵路站了工部省興業經費的40%。其工作目標是除鐵路外,還要在日本建立一個由採礦—冶煉—機器製造等三個部門組成起來的近代化工業體系。

  大久保提出建議後,政府體制也相應作了調整,由內務省、大藏省、工部省組成三位一體的領導體制,大久保、伊藤博文、大隈重信分別擔任三個省的首腦。大藏省主要負責之產興業資金的籌措和調配。工部省繼續主管鐵路、礦山和機械製造。內務省經營勸農、畜牧和農產品加工這三大事業部門。中央各省在經費支持中,這三個省的經費支持佔到了41%,人員佔到整個中央政府的53%,可見,大久保政權為殖產興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早在幕府時期,日本就已經開始興建一批工業企業,從外國進口設備,這些企業主要以軍事企業為主。明治政權建立後,陸續接管了這些幕府開辦的大型企業,不斷加以擴充,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軍工生產體系。後來成為東京和大阪炮兵工廠,築地海軍工廠、橫須賀海軍工廠的近代軍事工業的骨幹企業,後來都分屬於陸軍省和海軍省。在明治初年,由於日本尚未建立起獨立的機器製造工業,這些軍事工廠也為工礦企業生產了生產設備。

 

 大隈重信主張的工部省建立後,成為殖產興業的中心部門。長崎制鐵所和兵庫造船所,除了生產船舶以外,還生產各種機器,包括農產品加工器械等百餘種。工部省在深川工作分局生產水泥,在品川玻璃製造廠開始生產玻璃。

  明治政府實行礦山官有的政策,接管了幕府的佐渡、生野和小坂銀礦,三池煤礦、大葛金礦、阿仁銅礦、釜石鐵礦等礦山。工部省從西方國家購置了近代的礦山機械,聘請大批工 

 

 

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改造。小坂礦山在德國專家納烏德任總工程師以後,改造了冶煉法,產量迅速提高。在開發釜山鐵礦的同時,從英國引進了高爐制鐵技術。

  日本的民用工業原先只有薩摩藩開辦的鹿兒島紡織所,內務省成立以後,先後創辦了千住呢絨廠、廣島紡紗廠、愛知紡紗廠一些列近代化工廠。大久保利通親自倡議創辦和發展本國的毛紡織工業。

  生絲是日本主要的出口產品。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生絲在整個出口中佔了商品總值的一半左右。當時的日本和外國存在著巨大的貿易逆差,生絲成為賺取外匯的重要商品。但在明治初年,由於技術落後,在倫敦發生過數千筐日本生絲因為質量低劣被廢掉不用的事情。日本的生絲聲譽急劇下降。日本政府不得不聘請法國人籌建官營的生絲場,採用法國的機器和蒸汽機。在這座工廠建成以後,政府下令,全國的士族的妻子和女兒都要到廠里學習技術,以便在全國普及,在四年時間內,有2000多名女工接受了法國技師的培訓。1873年以後,政府先後創辦東京繅絲廠和新町繅絲廠。成為日本繅絲業的模範工廠。1873年在維也納舉行世界博覽會時,福岡縣生產的生絲,可以和歐美生產的生絲相匹敵。

  明治維新初年,西方國家的棉織品大量湧入日本,佔到當年進口總值的四分之一左右。為扭轉這種局面,明治政府大力發展近代機器棉紡工業,創辦的愛知紡紗所和廣島紡紗所,成為模範工廠。當時有人計算,為了驅逐國外的棉紗,必須在日本建立250座紡織工廠。為此,內務省用創業資金從英國訂購紡紗機器,出售給私人資本家,由此形成私人紡織工廠群體。

  1873年,日本從法國可以織出花紋的「甲卡」織機,這種機器可以將生產率提高三倍,5年後,日本就在國內勸業會上展出了自己仿製的這種織機。從奧地利進口了專門進行棉紡用的「巴坦」織機,也在國內進行了仿製,然後在日本各地得到推廣。

  作為近代化的重要基礎設施的通信,在明治初年得到了很快的發展。郵政和電報事業,首先是在政府的經營下。1871年,日本開始制定近代郵政制度,在東經、京都和大阪之間正式通郵,以後逐漸普及到全國。郵政的內容在1880年以書信為主,以後郵政明信片和報紙雜誌的數量迅速增加。

  1870年,工部省開始架設電報網,1873年,東京和長期之間開辦電報業務,在全國設置了24個電報局。1878年在鐵路沿線設置了電報局,1880年主要的電報網全部開通,全國的主要城市全部連通電報。

  1876年.美國的貝爾實驗成功電話。一年後,電話就傳入日本。1888年以前,電話主要被政府部門、警察機構、司法部門在公務中使用。在一些礦山也假設了電話線,電話線假設的總長度已經達到1852公里。1889年,東京和熱海之間開通了公共電話,電話用戶增長以每年20-30%的速度迅速增長。

  3,初期工業化

  *****************************************************************

  1881年年底,來自薩摩的松方正義擔任大藏卿,在他主持明治中期財政的16年里,他給明治時代留下了一個「松方緊縮財政」的歷史記憶。

 

 

 

  他面對的是極度通貨膨脹的現實,為了開始殖產興業,明治政府開動印刷機,大量發行不兌換紙幣,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松方正義後來寫道:「整個形勢令人憂慮,政府的財政收入實值幾乎減半,民間依靠公債利息、養老金及其他一定收入來維持生活的人突然陷入經濟困難,利息大大上漲,公債價格極度下跌,各種物價大大上漲·······商人迷惑與物價變動的劇烈,都熱衷於獵取投機的暴利,毫不顧忌實業。因此,需要大工業由於利息太高竟無人計劃創辦。」為此他開始縮減開支,增加收入。減少紙幣流通,提高稅種,使政府在有了節餘之後,發行兌換銀行券,全部收回紙幣銷毀,道5年之後才恢復貨幣正常流通。

  就在這段時間,日本的殖產興業走到另一個階段,將原先官營的企業出售給民間,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發展。

  政府原先開辦官營企業,是具有臨時性的,其目的在於「示以實利,以誘人民。」引進先進技術和培養了技術工人之後,政府就將他們改歸民營。另外,這些企業在管理上由於官營,存在著許多問題,管理層薪俸很高,企業開支龐大。到了80年代初,除鐵路、礦山以外大部分企業在經營上出現連年虧損。1880年,由於政府收入銳減,政府決定出售官產,一方面可以收回國家創辦的資金,另一方面也可以免除巨額的補貼負擔。

  在一開始,政府處理的虧損企業無人問津,因為價格定得太高。後來政府按照極低的價格和無息長期分期付款的方法,才取得成功。

  這次處理官產,也為後來日本的「財閥」形成打下了基礎。政府首先將這些官產賣給一些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大資本家和新興資本家。著名的三井購買了三池煤礦,富岡制絲所。三菱從政府手中購買了長崎造船所,佐渡金礦和生野銀礦。在購買這些企業時,購買價遠遠低於財產估價。有些企業幾乎是無償讓渡。為了保護這些私人企業的發展,政府還給與他們經營補助金。向三菱公司,就是政府一手扶植起來的,其目的是使他能夠和外國的蒸汽船公司競爭。1875年的時候,三菱有37艘輪船,23000噸的噸位,佔有了當時日本所有的大型船舶,開通了上海航線。在競爭中擊敗了美國的太平洋郵政輪船公司和英國的半島和東方航海公司。1885年,三菱和共同運輸公司合併,成立日本郵船公司,共有船隻58艘。到1893年,三菱公司已經達到11萬噸的船舶噸位。

  1882年,有「日本資本主義之父」、一生創辦500多家企業的澀澤榮一和大倉喜八郎、益田孝等財界名流以及21為前大名合資創辦了「大阪紡織公司」。受這一潮流的感染,80年代中期,日本的許多商人投資建設近代化的紡織廠。日本早期的產業革命浪潮在很多產業部門都出現了。其中進展最迅猛的是以防治為中心的輕工業部門,短短十年時間裡,近代化大工業便在紡織業奠定了統治地位。到1892年,從國內市場驅逐了進口的洋紗,開始向國外出口。

 1892年,日本的煤產量達到300萬噸,比1874年增加15倍。

  1992年,日本的釜山制鐵所成為年產7000噸生鐵的大企業。

  1883年,日本的鐵路只有182英里,到1893年,達到1900多英里,機車351台,貨運204萬噸,客運3253萬人次。

 

 

 

  日本的企業到1892年已經達到5444家,工人人數達到38萬人。

  日本的對外貿易,1892年出口達到9111萬日元,進口7132萬元。

  經過近十年的產業革命熱潮,日本在90年代初期,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

  戰後擔任日本首相的吉田茂,在他為《大英百科全書》撰寫的論文潤色而成的《激蕩的百年史》中,從世界產業革命的發展,對當時日本殖產興業的有利因素作了這樣的概括:

  「日本的近代化還得到某些幸運的幫助。其一是當時剛剛進入十九世紀的下半期,先進國家雖然大體都經過了產業革命,但從其技術水平來看,則正處在從提高熟練程度和積累經驗的技術階段,走向在科學上得到證實的技術階段。

  近代的鋼鐵工業剛剛開始發展,化學工業還幾乎不存在。鐵路剛剛進入興建熱潮,輪船還沒有完全代替帆船。

  因此,日本的技術水平與先進國家的差距還不甚顯著,日本人還能夠一邊有效的利用其傳統技術,一邊通過加倍的努力趕上先進國家。

  而且日本能夠毫不猶豫地採用這樣一些在當時說來堪稱最新的方法,即利用鐵路和輪船為中心的第二次產業革命的成果,並採用與此同時產生的國民普通教育和依靠國家保護來扶植產業的方式

開化(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3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文明開化

  1873年3月20日午飯前夕,天皇皇宮裡侍奉天皇的女官和往常一樣,來到天皇所在的御學問所。她的任務是給天皇梳理頭髮。按照當時的宮廷習俗,她還要給天皇塗脂抹粉。但走進門以後,她不禁大吃一驚,與她同行的女官也驚訝失色。天皇居然已經將自己的頭髮剪掉了。這是日本歷史上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日本人在明治維新之前,一直是留有長發。武士們還有隨身攜帶雙刀的權利,這不僅是身份的象徵,也是生活習俗。在當時日本等級制度非常嚴格的情況下,華族和平民是不能通婚的。身份在服裝上體現的非常明顯,高級官員常用的服裝是直衣、狩衣。穿上以後臃腫不堪,在禮儀上也是繁文縟節。

  明治政府成立以後,雷厲風行地推行了文明開化政策。1871年8月9日,政府發布《斷髮脫刀令》,宣布日本人有剪掉長發、解除佩刀的自由。不久又一連串地發布了文明開化的法令:允許士族和平通婚;採用陽曆,廢除天保歷;確定西式禮服為官員的正式禮服,鼓勵官員穿西裝。這些法令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廢除日本中世紀以來的風俗習慣,獎勵和移植西方生活方式。他們首先在衣、食、住、行方面大搞歐化運動,其最終目的是想通過這些社會改革,建立一個適應世界潮流和日本國情的文明體系。

  除了天皇的率先垂範以外,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實行這些社會改革。這一期間,日本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小冊子,講解斷髮、易服、食肉、敬神的道理。

  1874年,社會上出現了一本奇特的書,他借兩人對答的口吻,對當時政府實行的廢藩置縣、四民平等、徵兵、租稅、學校制度衣食住行的變化答疑解惑。對話的人一個是代表保守的普通市民,一個是代表開化的新派人物。這本小川為治撰寫的《開化問答》站在當時政府的立場上,向當時日本的廣大群眾宣傳鐵路、電報、電話、警察、陽曆、貨幣等問題。木戶孝允自己主辦了《新聞雜誌》,不斷報道天皇和宮內官員穿西式服裝、出遊歐洲的消息。

  1872年,司法省和東京府制定了一項有關文明違章處罰的法令,在當年的11月開始實施。其中對日本原來的一些習慣予以嚴厲禁止,比如禁止販賣春宮畫,不允許男女混浴,不準文身,不準婦女斷髮,不準隨地大小便。首都作為首善之區制定這些法令後,其他各縣也紛紛開始實施。這些行為規範的制定,對改革社會風氣到了很大作用。

  東京的面貌也隨之一新。在日本橋邊,銀座大街在1875年建成了。馬路兩邊,整齊的瓦斯燈,在夜裡將這裡照得一片通明。臨街種植的松樹、樅樹和櫻花讓這裡看起來如同歐陸風情,馬路兩邊是歐洲式的樓房。時常可以看到身穿西裝、頭戴禮帽的政府官員在這條街上漫步。日本婦女也穿起細勒腰身的時髦歐式服裝,或撐著洋傘,或手捧洋書,在街上行走。

  這條日本最早的西方大街,後來成為明治維新文明開化的象徵,木戶孝允稱之為「日本橋邊的文明開化」,至今,銀座仍是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大街。

  東京在1871年出現了第一家西餐館,名叫「開陽亭」。不久又有許多西餐館開業。各式各樣的日本人來這裡大吃牛排,而原先牛肉在日本被認為是髒東西,根本不吃。現在許多人喝著啤酒和白蘭地,說著蹩腳的英語,用筷子在牛肉火鍋里找肉吃。東京西餐館的風習,很快傳到大阪、橫濱和神戶。到西餐館的人不僅有官員和名流,也有人力車夫、演員和學生

 

 2,啟蒙的曙光

  明治六年(1872年),在日本歷史上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啟蒙學術團體:明六社。

  這一年的7月,駐美國的日本公使森有禮被調回國,另有任用。他剛剛回到日本,就倡議成立了一個學術團體,將文教界的名流組織起來,為推進文明開化政策商討辦法。

 

 

 

  在西村茂樹的奔走之下,津田真道、西周,中村正直、加藤弘之,箕作麟祥、箕作秋坪、杉亨二、福澤諭吉這些日本第一流的洋學者紛紛響應和支持。9月,學社成立。福澤諭吉被推為社長,但是他固辭不就,森有禮被推舉為第一任社長。翌年三月,出版了《明六雜誌》。西村茂樹在創刊號上說出了刊物的辦刊宗旨:「我國成立學術文藝的結社,是從今天開始的,社中諸公都是天下名士,大家都認為卓絕奇偉之論,千古不滅之說,必出於本社。希望諸位先生以其卓識高論,喚醒愚氓,樹立天下的模範,以不負識者的期望。」

  這本刊物在以後一共出版43期,發表論文一百多篇,論述社會問題的範圍非常廣泛。由於是名流撰文,在日本引起很大反響,被認為是理性之光。而民六社的社員在幾年時間內翻譯出大量的西方著作也很多,介紹西方的民主共和思想。大量的西方社會科學術語在這一時期被譯成日本文字,後來也被中國的學者引入到中國。像西周,他是第一個把西方「PHILOSOPHY」翻譯成「哲學」的人。

  這一時期後來被認為是日本歷史上思想最為活躍的時期。

  在美國當公使的時候,森有禮就知道了福澤諭吉的大名,並且認為他是對日本文化教育有巨大貢獻的人。這是因為福澤諭吉在1872年發表轟動全日本的《勸學篇》,福澤諭吉強調:「一國之獨立,基於一身之獨立,一身之獨立,乃學問為急務」。「人無天生貴賤貧富之別,唯勤修學問,洞悉物事者為貴人,為富人,無學問成貧人,成下人矣。」他主張排斥「無實用之學問,學習人們普通日用之實學」。本著天賦人權的觀念,福澤諭吉批判了舊道德倫理,「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這本書發行總量達到了80萬冊,超過了他以前寫作的《西洋事情》,當時在日本創造了自古以來罕有的發行量。

  《勸學篇》第一篇發表的時候,正值日本制定新學制。這些思想對於新學制的制定,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影響。當時,福澤諭吉在東京的都港區主持慶應義塾(慶應大學的前身),因為地處三田,福澤諭吉獲得了「三田的文部省」的美譽。1885年,福澤諭吉又發表《文明論概略》,系統論述西方文明先進,日本文明落後,號召日本人向近代文明進軍,使日本固有文明超過西洋文明的水平。這本書後來一直被當作明治初年日本文明開化的經典著作,福澤諭吉也因此被稱為「日本的伏爾泰」,他的頭像也被印在今天日本的一萬日元的紙幣上。

  當時的這些思想家傳播的西方自由思想,被廣大青年所信奉。中村正直翻譯的英國思想家穆勒的《自由之理》,青年知識分子幾乎人手一冊,和福澤諭吉的《勸學篇》並列為學校教材。這些啟蒙思想的傳播,在以後成為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主要思想推動力。從70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的自由民權運動逐步發展,形成明治前期的重要社會現象。

3,教育的進步

  幾乎每一位關注日本崛起的人,都不得不把目光放在日本的教育上,因為軍事和教育是它興起的兩大關鍵。

  1874年,在佐賀士族叛亂被政府果斷實行的「軍國之政」平定後,大久保利通提審叛亂 

 

 

的首要分子江藤新平,聽完這位當日政府同僚的辯解,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江藤醜態,令人可笑」。四天後,江藤新平的腦袋就被劊子手砍了下來。

  但此時,日本全國的大、中、小學實行的還是江藤主持制定的學制。

  江藤新平1871年7月就任新成立的文部省大輔(教育部副部長),總攬了教育行政的大權。他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制定全國統一的學制。

  幕府時代的日本就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主要的教育機構有私塾,這是由著名學者創辦的教育和學術機構,當時比較著名的有吉田松陰在1856年再興的松下村塾,培養出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洋學家緒方洪庵1838年在大阪創辦的適齋,培養出了福澤諭吉等3000多名學生。在各藩有各藩設立的藩校,學習很多近代科學課程,只有士族能夠參加學習。在江戶,幕府的直屬學校是昌平坂學問所,主要以儒學來教育幕府官員和各藩的優秀武士。他的課程設置也為各藩的藩校所效仿。

  對農、工、商這「三民」來說,他們是進不了上述三種學校的。他們只能進寺子屋,這是為一般平民建立的學校,因為多設在寺院里,兒童一般在7、8歲就拜師求學,尊師如父,愛生如子,所以叫寺子屋。寺子屋學習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實用的知識,根據每個人將來的職業而定,一般有習字、誦讀、作文、珠算、禮儀等課程。辦學的人在城市多是官員和醫生、商人,在農村則由村長、神官、僧侶為主。到明治維新以前,這種學校已經普及城市和鄉村,計有1萬多所。

  到1871年12月,江藤新平就組建了一個學制調查委員會,這個調查委員會的12名成員有10名是洋學家,只有2名國學家。在半年多的時間裡,這些委員依據英國、荷蘭、美國、德國的教育制度,在1872年的6月完成了一個龐大而完整的國民教育計劃。這是一個由學區、學校、教員、學生、考試五大部分組成的計劃,共計109章,加上1873年增加的海外留學生和專門學校的規定,共有213章。

  學制草案按照法國的辦法,把全國分成8個大學區,每個大學區設置一所大學;每一個大學區下面設置32個中學區,全國共設有256個中學區,各區設一個中學;每一個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全國設立53760個小學。按照當時的人口,每600人設置一個小學,每13萬人設置一個中學。形成一個金字塔型的學校體制。

  學制主要的部分是在小學,兒童從六歲上學,分為上下兩等,各為四年。可以根據各地情況設立幼兒園、私塾小學、貧民小學、村落小學、女子小學等。中學分為上下兩級,各為三年,共有六年。除了普通中學以外,還可以設立工業學校、商業學校、翻譯學校、農業學校殘疾人學校等。大學則是教授高深學問的學校。教育經費分為三部分:學費、民間負擔的捐贈款、國庫的委託款。

日本著名歷史學家信夫清三郎評價《學制令》的時候說:「文部省於1872年制定的學制,是出色的啟蒙主義文件,是為了加緊建立與萬國對峙的體制,加快普及教育。」

  1872年6月,當這個草案首次被提交到太政官會議上審批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部的負責人都非常吃驚,這個計划過於龐大,在當時日本的條件下,廢除所有的寺子屋,全國一律實行8年制的小學校,讓主管財政的大藏大輔井上馨持強烈的反對態度,因為當時的日本確實無 

 

 

法在財政上予以支持。學制的頒布時間不得不一再拖延。

  此時江藤新平已經調任司法卿,他和參議大隈重信極力主張通過這個草案,文部卿大木喬任不顧一切反對,強硬要求通過。於是,當年8月,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方案終於以《學制令》頒布出來。同時還發布了太政官的《告諭》,《告諭》開宗明義地說:「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產、興其業,以遂其生者,無他,端賴修身、開智、長其才藝也,而修身、開智、長其才藝有非學不可。」學習的內容主要是日用常行言語、書算,各種職業知識和技術。政府辦學的目的在於四民平等,「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

  這個命令的推行是強制性的,有的縣採用了勸誘的手段,給小學生髮給金屬的「就學牌」戴在身上;有的給孩子發校旗和班旗,不少縣官親自到學校褒獎優等生。也有的縣用警察強迫兒童上學,上午8點和下午3點,如果在街上發現閑逛的學齡兒童,立刻捉拿送到學校。

  在《學制令》施行的七年間,小學數量增加到28025個,教員71046人,小學生的人數達到230萬人。

  1877年,文部省的官員、著名學者西村茂樹來到第二學區考察。他看到的情況讓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日本的教育。絕大多數日本的小學生之在一年級和二年級讀書以後就退學了,農民的孩子苦於費用,又要幫助家長幹活。當時米價2塊錢一石,但是學費就要兩毛五,農民負擔過重。教材里的東西離農民的生活太遠,還不如原先的寺子屋,可以學到一些實用的技能。不少地方農民暴動反對新學校。

  1879年,在實施7年之後,學制令被廢除了。取代它的是《教育令》。它的制定者是田中不二磨、美國顧問馬利和伊藤博文。這是一個用美國式的自由教育思想設計出來的制度。和法國教育制度主張集權不同,美國教育制度更注重地方分權和尊重自由性。所以教育令廢除了學區制,每個村設立公立小學。兒童4到16歲,在8年中只要上學4年,每年只要4個月。這個命令頒布後,原先鼓勵民眾就學的官吏受到了打擊,強烈要求反對教育自由化,民眾也反對將教育權力下放給地方。

  1880年,趁天皇視察的時候,新任文部卿河野向天皇提出考察報告書,和修改《教育令》的方案。根據這個修改後的《教育令》,文部省將小學的八年分段從「4,4」改為「3、3、2」。

  就在修改教育令的時候,天皇的侍讀元田永孚為了促進「天皇親政」的目的,和伊藤博文進行了一場德育大論戰,他主張復活儒教,採用國家固有道德教育下一代。他以記錄天皇的意見為名,寫出了「教育大旨」和「兩項小學條例」,送伊藤博文徵求意見。他批判了文明開化,指責社會改革過分歐化

 伊藤博文反應迅速,他認為政教應該分離,獎勵科學。這種開明的政策符合當時的世界潮流。由於這次爭論,在《教育令》中沒有規定道德教育的問題。

  1882年,在法國巴黎,伊藤博文會見了到德國考察教育的森有禮。兩人討論了實行憲法以後日本應如何對待教育的問題。森有禮主張學習德國國家主義教育的思想和伊藤博文一拍即合。1885年,在日本實行內閣制以後,第一任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就任命森有禮為 

 

 

第一任文部大臣。1886年,確定日本國家主義教育體制的《學校令》頒布。這個由《帝國大學令》、《師範教育令》、《小學校令》、《中學校令》構建起來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將學術研究和教育區別開來,大學專門研究與國家發展有關的學問,把中小學當作培養忠於國家的良善臣民的教育機關,充滿了國家主義的思想。從平常中學到高級中學,最後到帝國大學,形成一個培養英才的學校系統,成為學校體系的主體。

  1877年,工部省改工學寮為工部大學校。文部省決定將1869年政府接管幕府的昌平學校、開成學校、醫學校合併,創辦東京大學,成為日本近代化的中心。到1890年為止,政府將全部教育經費的40%給東京大學,使之成為日本最著名的大學。1897年開設京都帝國大學。到20世紀初,日本又相繼設置了東北帝國大學、九州帝國大學。

  當時的帝國大學都有工學部,是專門傳播西歐共學知識的教育機構。大多用外語教學。在西方尚未形成工學體系的時候,日本大學的工學體系直接借鑒了西歐的成功經驗。在全面學習的過程中實現了技術的人才和知識轉移。而在實際產業建設中,以培養中級技術人員為主的高等工業學校(相當於高中)對日本工業化的貢獻超過了大學的工學院。中學畢業後,因為經濟困難選擇高工的學生,素質並不低。在明治年間,大學工學部畢業生大都擔任官廳技術人員、學校教師、財閥企業的技師,而高工的畢業生則成為眾多民間企業的骨幹技術人員,引進西方現代技術,在日本加以改造,奠定了日本工業化的基礎。在培養人才的數量上高等工業學校作出的貢獻,遠遠大於大學工學部。

  到井上毅擔任文部大臣的1890-1894年,鑒於日本產業的發展和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先後制定了《實業補習學校規程》、《徒弟學校規程》、《實業教育國庫補助法》、《簡易學校規程》。這些法案為日本培養近代產業技術基本知識的和技能的初級技術人才和工人創造奠定了法律基礎。1894年在第六屆議會上,他說:「雖無炮火之競爭,卻存在實業技術之競爭。地球上各國正在開展技術、製造、貿易等方面的競爭。因此我國怠慢一日,就關係到國之富強、國之命運。」在這些法律的推動下,職業教育在明治中後期形成體系,為日本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1900年8月,也就是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庚子年,日本廢除小學學費制度,實行四年的義務教育制度。1907年延長到6年,兒童就學率到1908年達到97%。

  1872年堅決主張通過學制的大隈重信,幾十年以後在《開國50年史》中說:「教育在維新之前,局限於武士四十萬之間。至維新之後,則普及於全民。」

憲法(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3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近代天皇制的確立

  1878年5月14日早晨6點,大久保利通在自己的私邸中接見福島縣令山吉盛典,山吉剛開完在東京舉行的地方官會議,正要返回縣裡。

  談到快8點的時候,山吉想起身告辭。大久保說上班還早,挽留住他,談了今後的政治指 

 

 

導方針。大久保說:「現在事情漸漸安定下來了。所以在這個時候應該以三十年為期。明治元年到明治十年為第一個時期,軍事居多,為創業時期。從十一年到二十年為第二時期,這個時期是最重要的,整頓內治、繁殖民產,都在這個時期,我雖不才,但是決心克盡內務卿的職守。從二十年到三十年為第三期,這個時期的守成就有賴於後來的賢德之人繼承修飾了。我的志向就是這樣,所以在第二期所乾的事業務求深加謹慎,為將來留下可以繼承的基礎。」

  眼看辦公時間已到,大久保送走山吉,乘雙頭馬車前往臨時皇居赤坂離宮院內的太政官署上班,馬車剛走過紀尾井町,大久保遭到六名刺客的襲擊,當場斃命。

  刺殺大久保的六位刺客走到臨時皇宮前面自首。他們留下了斬奸狀,批判藩閥政治家上不聽天皇的諭旨,下不聽民眾的公議,壓制民權,以政治為私有。他們要改革有司專制的現狀,要求舉辦民會,採取公議。政府將這六人處以斬首。9天後,政府將木戶孝允和大久保的兒子列為華族。

  自從一年前西鄉和木戶相繼死去,「維新三傑」在一年之內全部走出歷史舞台。

  一年前的7月,在青森縣陪同天皇巡幸的空閑,岩倉具視在住所設了小宴,請木戶孝允過來小酌一杯。兩人談到時務。岩倉對維新以來各位大臣進退無常,施政方針弛張失度深感憂慮。木戶擔心的是日本很快就要建立立憲制度,開設國會,而天皇權威還遠遠不夠,不少地區的農民還不知道天皇是什麼人,皇室的經濟實力也不強。他認為尊與富密不可分,天皇必須有巨大的經濟實力。

  當年,政府將皇室經費和宮內省的經費分開,為皇室增加財產作了準備。從那以後的十多年裡,這些臣子不斷為天皇積聚物質財富,到1886年,天皇的財產已經有了315多萬公畝。此後,又把廣大的國有山林原野劃入皇室財產,到1890年皇室財產已經達到3億6千萬公畝。皇室在1889年頒布憲法的時候,手中持有的股票已經達到974萬日元。天皇和皇室已經成了日本最大的地主、資本家。1888年,政府把新建的皇城命名為宮城,1889年,明治天皇搬進了政府為他特意建造的宮城。

  早在岩倉使節團到歐洲考察的時候,木戶孝允就開始構思日本的下一步國家體制建設。在第一期急速近代化的過程中,他首先關注到日本的現代化可能只是「日本橋邊的現代化」,僅僅移植了西方文明的皮相,而在農村和廣大地區,這一進程還根本沒有觸及實質。就在他思考下一步日本的改革時,西南戰爭爆發,他在憂慮之中逝世。

  日本進入以伊藤博文為首的第二代領導人時代,第二次維新也從此開始。

  2,制憲的步伐

  明治天皇欣賞的伊藤博文上台後,首先面臨的就是日益高漲的民權運動。自由民權運動作為一個爭取民權的資產階級運動,在明治維新一開始就成為日本政治格局中的一種重要力量,它也是明治維新的必然結果。這個運動呼籲制定憲法,開設議會和國會,在70年代和80年代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里,成為制定憲法的一種外在動因。

 

 一直以東方俾斯麥自許的伊藤博文自己清楚地意識到,制憲的歷史重任落在他的肩上。

  從明治維新一開始,就提出設立議會和國會,尊重「公論」的開明政治。明治初年,政府指示青木周藏制定憲法草案,以體現君民共治、限制君權、約束官吏、提高人民地位的原則。1875年,天皇發布《建立立憲政體詔書》,設元老院專司立法,設大審院(最高法院)負責司法,逐步建立國家立憲體制。

 

 

 

  在野的前官僚也開始攻擊現行政府,在1874年因為「征韓論」退出政府的板垣退助、後藤象二郎、江藤新平、副島種臣等八人聯合起草《設立民選議院建議書》。他們打起設立民選議院和制定憲法的旗幟,在日本掀起了全國性的自由民權運動。1880年3月,成立了統一組織「國會期成同盟」。日本各民權組織提出了20多種日本國憲法草案。有的主張建立英國式的君主立憲制,有的主張以盧梭天賦人權為原則,主權在民,限制君權。

  以伊藤博文為首的政府面對的不僅是自由民權運動,也面對以天皇為首的宮廷派勢力。岩倉具視曾經對伊藤博文面授機宜,其核心在於憲法必須是一部欽定憲法,天皇總攬統治權,這是宮廷派的兩大重要方針。為共同對付民權運動,維護天皇制,伊藤博文和宮廷派妥協。

  但是在政府內部,伊藤博文和大隈重信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以致發生了明治十四年(1881年)的政變。

  在開設國會和制憲問題上,伊藤博文代表漸進派,大隈重信代表激進派。1880年,伊藤博文提出建議,先強化元老院,再召開國會,確保制定出由天皇總攬統治權的欽定憲法。但是大隈重信雖然同意欽定憲法,但是他反對天皇總攬大權,採用英國政黨內閣體制,由國會取得多數席位的政黨組閣,在2年後選舉議員,第三年召開國會。伊藤看到他的建議書以後,表示不能接受。

  正在這個時候,薩摩出身的北海道開拓使黑田清隆將政府財產以低廉價格出售給同鄉——出身薩摩的政治商人五代友厚。當時三菱家族也想壟斷北海道海運權,與五代主持的關西商會展開激烈競爭。和三菱關係密切的大隈重信將這個消息捅給了報社,社會輿論一致抨擊政府黑幕,事態發展得越來越大。

  伊藤博文在千住火車站向正在巡幸的明治天皇彙報了情況,天皇認為大隈重信是有野心的「韓信、彭越之輩」,決定並罷免了大隈重信,宣布將召開國會的日期定為明治23年。

  伊藤博文獨攬了制憲大權,開始一步步實現其漸進的制憲計劃。

  伊藤博文選擇德國作為制定憲法的模範國。1882年,他來到德國,花了一年多時間學習德國的憲法制定經驗。他向憲法權威學者格奈斯特學習憲法,格奈斯特派助手毛斯每周三次為他講解憲法。在維也納大學,斯坦因教授為他講解了英、法、德政體的沿革。

  8月的一天,德國皇帝威廉一世接見了伊藤博文,他對伊藤說:「從日本天皇的利益出發,召開國會並不值得慶賀。」「即使迫不得已召開國會,也不必在憲法中規定政府預算須經國會批准,伊藤先生應該設法解決萬一國會不批准預算時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悟,威廉一世的觀點直接影響到日本憲法的一些原則。

 1884年,伊藤建議成立起草憲法的專門機構「制度調查局」,任命同樣崇尚德國憲法的井上毅為起草人。這是一個分步驟、一步步落實君主權力、限制政黨權力的國家體制設計過程。為此,他先期實行了一系列的體制改革,以適應憲法的需要。

  天皇的大權是體制的核心,在設計《憲法》之外,伊藤專門制定了皇位繼承、皇族名分和皇室財產的《皇家典範》,皇家事務超然於憲法、國務和議會之上。為制衡由政黨組成的 

 

 

眾議院,他設計了主要由天皇任命、不經民選的貴族院,在權利上凌駕於眾議院之上。同時在貴族院里強化維護皇權的屏障,發布《華族令》,將維新以來的公卿、大名、神官,在朝的維新功臣,按照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成為新華族。其中岩倉具視的兒子、長州和薩摩的藩主被封為公爵,大久保和木戶的兒子封為侯爵,長州的伊藤博文、井上馨、山縣有朋,薩摩的黑田清隆、西鄉從道、松方正義、大山岩等被封為伯爵。

  1885年,伊藤博文提出官制改革,他向太政大臣三條實美提出,在實行歐式立憲政治的時候,應該有一位總理大臣統領各省專任大臣,執掌政務、制衡議會。在經過一系列的折衝以後,廢除了維新以來實行的復古色彩強烈的太政官制度。

  伊藤博文獲得天皇的認可,出任日本歷史上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第一任內閣十名成員中,長州藩和薩摩藩各佔了四名,這是是薩長藩閥寡頭政治的正規化過程。在以後的日本歷史上,藩閥寡頭佔據了重要位置,薩長兩藩的寡頭保持了政治均勢。伊藤博文四次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總理大臣的位置也在這幾位元老之間輪換。到明治末期,黑田清隆、伊藤博文、井上馨、山縣有朋、西鄉從道、松方正義、西園寺公望等被封為元老,對日本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就在伊藤博文制定日本憲法、改造政府的時候。山縣有朋在軍制和地方自治上開始了改革。

  從80年代開始,山縣有朋開始在軍隊中改變原來的法式軍制,全面實行德國式的軍事制度。陸軍的第二代人物桂太郎、川上操六、兒玉源太郎、乃木希典以及德國軍事顧問梅克爾成為軍制改革的核心。這次改革將原來的鎮台編製改為師團編製,以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全部兵種組織師團。改組軍制上層的高級司令機構,負責軍政的陸軍省和負責軍令的參謀本部並列,和統管教育、人事的監軍部共同組成天皇最高陸軍參議官,形成高級司令機構。修改了徵兵令,制定陸軍一年志願兵的條例,改革了基層結構的兵役制度,對原來的免役條件加以嚴格限制,徹底實行了全民皆兵和普遍服役制度。

  軍制改革在日本建立了進行近代戰爭的軍事體制。

  地方自治是制定憲法的前提。山縣有朋首先實行全國的市、町、村改革,合併原來7萬多個町村為1萬3千多個。人口2.5萬的町村變成市,這樣劃分出39個市。在町村制里設置二級選舉法,擁有第一級財產資格的人可以選舉市議會的會員的三分之一,郡制由町村議會選舉的議員和大地主組織起來。大地主可以佔有郡議會議員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種在政府監督之下的處理國家行政和地方共同事務的組織。山縣要求這些町、村分擔國家行政和地方共同事務的首腦人物,為了名譽,無報酬地各司其職。他認為這是國民的義務,和壯丁服兵役的原則相同。

 山縣有朋將徵兵的原則用於地方制度的建設,兵農一致、吏民相兼。在軍隊的秩序之下將人民組織起來。形成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基礎組織。

  為了保證憲法的制定,1887年12月17日,針對此前發生的2府18縣的90多位民權代表向元老院提出的民主要求,伊藤博文決心採取鎮壓手段。17日,在山縣有朋家中,伊藤和山縣有朋兩位巨頭和東京警視廳總監三島通庸策划了鎮壓的具體步驟。12月2 

 

 

6日,政府發布《保安條例》,嚴禁秘密結社,室外集會,印刷教唆內亂的書籍和宣傳品,在皇宮12公里的地區內,不準妨礙治安者居住和停留。命令570人離開東京一到三年,警察得到密令,如有抗拒命令者,可以格殺勿論。軍隊架設好軍用電話線,憲兵在各處配有部隊,陸軍醫院做好搶救傷員的準備。在這570人的名單中,有星亨、尾崎行雄,片岡健吉這些大名鼎鼎的民權主義者。

  26日的早晨,被譽為「日本盧梭」的中江兆民,在刺骨的嚴寒中抱著自己剛剛出生幾個月的女兒千美子,離開東京前往大阪。不久他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自由、平等越來越珍貴了,明治政府的仁慈竟然到了如此地步。」

  一度風潮湧起的自由民權運動從此一蹶不振。

  1887年,伊藤博文主持的制憲步伐加快了節奏。

  法制調查局負責人井上毅清楚地記得伊藤對憲法起草人說的話:「在這個草案制定好,給天皇陛下看之前,跟誰也不能說。」因此撰寫工作一直是在秘密進行。最初在東京的官邸,後來換到神奈川縣金澤的一個旅館裡,最後是在橫須賀海上的夏島、伊藤的私人別墅里完成的。井上毅在完成憲法草案後還詠了兩首和歌:「巧引異國千色線,織成斑斕日本錦。」「夜夢天照之故國,不忘皇祖古人心。」他用德意志的法律精神織成的日本帝國憲法,奠定了日本的近代天皇制的法律基礎。

  1888年4月,伊藤博文向天皇提出明治憲法草案,當時民間以及政府中的一些人,認為應該將草案提交國民議會或者官民共同的憲法議會上討論,堅持憲法欽定的伊藤一口拒絕。伊藤博文堅持欽定憲法應由天皇的最高諮詢機關樞密院審議。為此他辭去總理大臣職務,專門就任樞密院議長。從6月18日開始,在天皇親臨之下,秘密逐條審議了憲法草案。1889年1月13日全部定稿。

  2月11日,是明治天皇改國號以後的第20個紀元節。在皇宮裡舉行了頒布憲法的儀式。樞密院院長伊藤博文捧送憲法給內大臣三條實美,由三條呈送給天皇。天皇收取憲法後,朗讀《頒憲敕語》,下賜給首相黑田清隆。樂隊奏《君之代》後,鳴禮炮,天皇退場。

  直到儀式結束後,參加頒憲大典的日本文武百官和外國使節才收到日文版和英文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皇室典範》以及議會法等有關文件。

  這個儀式突出了天皇御賜《憲法》的宗旨。

  也就在這一天,政府以天皇敕令的形式頒布大赦令,從寬處理1874年以後的士族叛亂、自由民權運動、大同團結運動的國事犯,赦免了幾個月前因為治安條例被放逐者。天皇追念西鄉隆盛在明治維新中的功績,追贈他正三位,列為維新功臣。

《大日本帝國憲法》是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也是對明治維新的一次總結。它的頒布,成為日本的近代化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

  《帝國憲法》最終確立的近代日本天皇制,對日本近代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這個有7章76條組成的憲法,在第一章的17條中就規定了天皇的權力。「大日本帝國由萬 

 

 

世一系之天皇統治」,「天皇神聖不可侵犯」,「天皇乃國家之元首,總攬統治權,並依本憲法各條之規定行使之」,「天皇在帝國議會之協助、贊同下行使立法權」,「天皇統帥陸海軍」。

  在臣民之權利和義務的規定中,《憲法》冠冕堂皇地宣布日本人民有各種權利和自由,但是又在法律上加以限制和取消,在戰時或國家發生事變的情況下,不得妨礙天皇施行大權。

  在有關帝國議會的規定中,規定以原有貴族院和眾議院組成,貴族院的議員有些是終身的,一般是7年。而眾議院的議員任期只有四年。天皇有權解散眾議院,但貴族院享有不被解散的權利。作為立法機構,立法權也是由天皇和議會共享的。

  在有關樞密院的規定中,樞密院事實上成為凌駕於內閣和議會至上的最高決策機構,即使議會權力擴大,形成政黨內閣制,藩閥巨頭仍然可以以樞密院為最後的堡壘,憑藉天皇的名義保持政治權力。

  作為日本憲政的主要制定者,伊藤博文曾經這樣表達過一種複雜的心情:「憲政實施之後,其結果對國家有益呢?抑或相反,不可預測。」 「既然二十年前即已廢除封建政治,與各國開始交往,欲謀國家進步,舍此別無其他經營良策,奈何!」他感慨日本沒有基督教那樣的宗教使人心歸一,「沒有機軸而聽任人民妄議政治,則政治將喪失綱紀,國家亦隨之廢亡。」「在我國,可以成為機軸者,唯有皇室」。

  為各國制憲所具有的那種使人民成為國民的原則,在日本憲法中成了臣民。民權從與君權對等的關係變成了上下關係。憲法將天皇的權力絕對化,這是對以往十幾年以來風起雲湧的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大反動。

  3,教育敕語

  1890年,即明治23年10月30日,明治天皇發布了簡短的「教育敕語」: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國宏遠,樹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世濟厥美,此乃我國體之精華。而教育之淵源,亦實存於此。

  爾等臣民應孝父母、友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恭儉律己、博愛及眾、修學問、習職業,以啟發智能,成就德器。進而廣行公益,開展世務,長重國憲,遵國法,一旦危急,則應義勇奉公,以扶佐天壤無窮之皇運。如是,則不獨為朕之忠良臣民,亦足以顯彰爾先祖之遺風。

  斯道,實乃我皇祖皇宗之遺訓,子孫臣民俱應遵守,使之通古今而不謬,施內外而不悖。朕庶幾與爾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

  這個「敕語」不僅僅是針對日本教育,而是日本臣民教育的一個基本法。用天皇的名義發表,是表明它高於任何法令。它將一代又一代日本人教育成為天皇制的忠實奴僕。「教育敕語」和幾年前天皇頒布的「軍人敕語」使軍事和教育這兩個影響所有日本人國民生活的重要方面,都處於天皇的超越憲法的直接控制之下。它強化了君主專制制度,也改變了日本的思維方式。

在後來對中國清朝的戰爭和對俄國的戰爭獲勝之後,臣民的意識在日本人心中固定下來,成為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1911年,教科書修訂完成後,君主專制被寫入公共教育,「教育敕語」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孩子們繼續接受著建國神話的教育,他們是天皇的臣民,要像父母一樣順從天皇。於是,非人性的天皇制國家第一次以優先於所有價值形式、最高的實體方式呈現出來。」(比克斯)其影響之深,即使在今天,「皇國史觀」還陰魂不散。

 

 

 

  4,日本法西斯的根源

  《帝國憲法》最為關鍵的是天皇與軍隊的規定。它給亞洲和世界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成為日本發動侵略戰爭在國家體制上的關鍵環節,最終使日本帝國徹底敗亡。

  按照憲法規定,陸海軍的統帥、編製、兵力的決定權屬於天皇,與議會和內閣毫無關係。軍隊統帥權的獨立,使軍部的權力極大,甚至凌駕於內閣和議會,直屬於天皇。另外,天皇的的顧問機關---元帥府和軍事參議院,由元帥、陸海軍大臣、參謀總長和軍令部總長組成,完全屬於軍部的勢力,他們有權將軍部的意見上奏天皇。由此左右大權,控制內閣,影響政府對內對外政策,最終使日本很快走上軍國主義道路。

  在此後的日本歷史上,從中日甲午戰爭開始,軍部就開始獨斷專行。到了20世紀,從1931年入侵中國東北、再到1937年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太平洋戰爭,軍部和昭和天皇的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戰後東京審判沒有審判昭和天皇是美國的戰略利益使然。正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教授比克斯在其獲得2001年普利策獎的名著《真相—裕仁天皇與侵華戰爭》一書中揭示的那樣,無論從事實還是從法理上,昭和天皇都是不折不扣的戰爭罪犯。

  駐日盟軍總部在佔領日本後,首先做的就是廢除這部帶著強烈封建主義和軍國主義色彩的《帝國憲法》。

  憲法頒布的時候,被流放的民主鬥士中江兆民在大阪見到了憲法文本,「通讀一遍,唯苦笑耳。」

  此時,對他的特赦令也剛剛到達。兩年前(1887年),他就寫出了後來傳世的《三醉人經綸問答》,借三位酒徒之口,為當時明治時代的日本社會主要思潮留下了精確的照影,對當時日本青年思考日本往何處去有重要的啟蒙價值。

  喝多了酒的洋紳士看到的是帝國主義虎視眈眈,但是他相信國際法維繫著國際間的和平秩序,如有強國欺凌弱國,大國欺凌小國的事情,他相信並期待著法國和美國的同情和支援。

  主張富國強兵的豪傑君被這種夢想激怒了,他認為,無論感到如何煩惱,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在日本的周圍,俄國屯兵百萬,窺伺土耳其,企圖吞併朝鮮。我國的人口財力都很小,對付他們的百萬之兵,實在是愚魯得發狂。今天要執行擴大我國土,增加財富、增加兵員、增加戰船之策,進兵非洲也好,進兵亞洲也好,要當一個大國,以改變本國的面貌,而且不問成功與否,這是一舉兩得之策。

  性好飲酒的南海先生不贊成兩人的觀點。他認為洋紳士之論,非全國同心協力不能實現。豪傑君之見,非天子宰相獨斷專行不能得逞。如果豪傑君所謂大國在亞洲的話,應該結成兄弟之邦,互相援助,不應妄動干戈,使無辜百姓遭受塗炭。如果指的是中國,無論就其風俗習尚、文物及地理,作為亞洲小國均應與之敦睦邦交,絕不能張揚武力,與之結怨。

南海先生說完,兩位客人消失了:洋紳士去了美國遨遊;豪傑君已在遊歷上海;南海先生依然居於日本市井,唯有飲酒而已。

  經過20年突飛猛進的近代化改革,日本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在19世紀的最後一個十年,日本往何處去

 

擴張(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4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脫亞入歐

  1885年3月16日,日本思想界的泰斗福澤諭吉在他自己主辦的《時事新報》上發表《脫亞論》,首次表明日本要脫亞入歐的立場。他在文章中寫道「我日本國土雖位於亞細亞之東,其國民之精神則已脫出亞細亞之固陋而轉向西洋文明。」中國和朝鮮如果不象日本一樣進行改革「自今不出數年,降至亡國,其國土將歸世界文明各國分割,此乃毫無疑問。」「我 

 

 

國不應猶豫等待鄰國之開明而共同振興亞細亞,不如脫離其行列而與西方文明之國共進退;對待支那、朝鮮之法亦不能因其為鄰國而給與特別關照,唯有按西洋人對待彼等之方式處理之。」

  當時日本由於1882年的朝鮮壬午之變和1884年的甲申之變,與中國和朝鮮加劇了緊張關係。福澤諭吉的思想代表當時日本政府和許多日本人的看法。在當時,政府已經在為此作準備,一是和西方修改條約,與歐美各國締結平等條約;另一方面,學習西方列強,將不平等條約強加給中國和朝鮮。在整個80年代,日本將中國作為假想敵,開始擴軍備戰。

  脫亞入歐的思想使日本走上了軍國主義的侵略道路,在未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中,日本作為後起的列強和亞洲的異類,以其特有的野蠻、兇殘和狡詐、奸滑,戕害了幾千萬亞洲人民的生命,塗炭了許多亞洲國家,也將日本的血腥崛起,釘在人類良知的恥辱柱上。至今,這些在一個世紀里積累的創傷還在隱隱作痛,不得不對這樣一個侵略成性的國家時刻保持警惕,日本對這段歷史的曖昧和錯誤態度,也使它和亞洲國家之間巨大的心理鴻溝一直難於彌合。

  直到今天,脫亞的思想還在影響著日本,成為他們鄙視亞洲國家的根源之一。

  2,征韓

  日本剛剛開國,吉田松陰就說過:「養國力、割易取之朝鮮、滿洲(中國東北)、支那(中國)」。以天皇名義頒發的維新的《宸翰》,明確提出要「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對外擴張是日本的既定國策,而從幕末「千歲丸」到上海考察開始,他們就看出清朝積貧積弱,是可以宰割的對象。

  1871年日本和中國開始訂立《中日修好條規》、《通商章程》。在日方提出的草稿中,就想以中國和普魯士訂立不平等條約為基礎,中國代表斷然拒絕。最後大體以中國的草約為主訂立修好條約。

  日本和中國訂立修好條約,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向琉球王國和李氏朝鮮炫耀。當時朝鮮對日本抱有戒心,拒絕和日本修復邦交。

  條約簽訂還不到一年,日本就想改約。李鴻章指著雙方代表簽字畫押的地方,勃然大怒,大聲對日本公使柳原前光說:「貴國今如此,是自污也。其將污我耶?或蔑視清朝耶?」嚴詞拒絕了日本的無理要求。

  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王國居民被台灣土著殺害,開始侵略台灣,而其最終目的在於吞併琉球。西鄉從道率領戰艦進攻台灣,在榔橋和石門受到台灣人民的頑強抵抗,清朝派大員到台灣處理。這是日本第一次侵略中國。從此,日本開始對中國延續70年的侵略歷史。

  日軍此次侵台出動了3600人,只有12人戰死,但因病而死者達到561人。軍事進攻失利,日本開始以侵台日軍駐台為由,以外交手段進行勒索。內務卿大久保親自出馬來到北京,為了不暴露自己索取賠款的底牌,他先是否認中國對台灣東部的主權,多次訛詐不成,才最後亮出底牌。而且開口就要500萬,並以罷權回國相要挾。清政府為平息此事,與日本達成了屈辱的妥協,付給日本白銀50萬兩。日本切斷琉球與清朝宗藩關係的目的也達到了,為日後吞併琉球埋下伏筆

 

 大久保結束在北京的談判來到天津,李鴻章在會見他的時候有些感慨地說:「貴國眼捷手快,萬事運轉通暢。而我國,如足下所知,國古而舊弊凝結,改革非易。」

  當年12月,李鴻章給朝廷上了奏章,呼籲與日本競爭是當務之急:「日本改習西洋兵法,仿造鐵路火車,添置電報、煤鐵礦。自鑄洋錢,與國計民生不無利益。並多派留學生赴西國學習德藝,多借洋債,與英人暗結黨援,其勢日張,其志不小,故敢稱雄東土,蔑視中國 

 

 

,有窺犯台灣之舉。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之外,日本則近在戶闥,伺我虛實,誠為中國永遠大患」。

  1879年3月,日本廢「琉球藩」,4月改為沖繩縣,6月,琉球國王尚泰及王室成員被移送東京。琉球王國被日本正式吞併。

  吞併琉球以後,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朝鮮。

  在日本擴張的路線中,北上和南進一直貫徹始終,向北是吞併朝鮮,佔領滿蒙,進而佔領全中國。南進是佔領台灣後進入東南亞。北上是主要方面,形成後來的大陸政策。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早在明治維新以後就開始一步步進行了。

  1876年,日本和朝鮮簽訂了不平等的《江華條約》。條約的目的也是使朝鮮脫離中國的影響,這是朝鮮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日本從此打開了朝鮮的大門,在朝鮮進行了無孔不入的擴張。1882年,漢城發生兵變,士兵殺死了日本教官,襲擊了日本公使館。日本出動了軍隊駐紮朝鮮,清朝也派出了軍隊,牽制日軍不敢輕舉妄動。兩年後,受日本支持的朝鮮開化黨殺死大臣,劫持國王,日本全力介入了這次事件。清朝派袁世凱率軍開進王宮,驅走日軍,恢復了朝鮮的統治。

  甲申事變中,中日兩國的軍事衝突一觸即發。當時中國還和法國進行戰爭,為了應付朝鮮的緊張局勢,與法國草草結束戰爭。日本羽翼未豐,也暫時放棄與清朝對抗,轉向在朝鮮的經濟經營,暗中慫恿中國與正在南下的俄國對抗,穩住朝鮮局面。

  1890年,內閣首相山縣有朋在第一屆帝國議會的施政報告中,首次提出國家「主權線」和「利益線」的概念,明確提出「利益線在朝鮮」。

  從80年代起,日本的軍事部門就開始偵查中國。分別完成《鄰邦兵備略》、《與清朝鬥爭方策》、1887年,在廣泛調查後提出《討伐清國策案》,要求在五年內(1892年之前)完成一切準備工作,待可乘之機,對中國採取突然襲擊,吞併一部分中國領土,分裂全中國。

  、

  2,甲午風雲

  1892年7月,清朝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領定遠、鎮遠兩艦抵達橫濱。丁汝昌在旗艦「定遠號」上招待日本議員,法制局長官尾崎三良後來寫道:「巨炮四門,直徑一尺,為我國所未有。清朝將領皆懂英語。同行觀者在回京火車上談論,謂中國畢竟已成大國,竟已裝備如此優勢之艦隊。反觀我國,僅有三、四艘三、四千噸級巡洋艦,無法與彼相比。皆捲舌而驚恐不安。」

  為建設一支足以對抗北洋水師的海軍,成為日本的最高命令。天皇發布詔敕,在日本全民中引起震動,很多人為造艦捐獻錢款。日本的海軍急速擴大,其快射炮已經領先於北洋水師,而此前,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建造頤和園,使中日在武器裝備上的差距一下增大。

1893年,參謀次長川上操六親自出馬,在朝鮮的釜山、仁川、漢城到中國的煙台、天津、南京、上海作了調查,認為對華作戰,有穩操勝卷的把握。

  剩下的只有挑起戰爭的時機和借口了。

  國內外的局勢使日本選擇了在1894年開戰。

 

 

 

  為了與歐美各國實現修改不平等條約,第一屆伊藤內閣的外相井上馨採用陸奧宗光的計策,在東京建造了鹿鳴館,舉辦晚會和舞會,一再向歐美人士顯示日本的歐化成果。1883年竣工後的鹿鳴館設計豪華,成為當時日本政要和外國使節狂歡的地方。伊藤博文在酒色之中,打破自戒,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淫蕩癖好。

  這段時期被日本人稱為進行媚外的鹿鳴館外交的「鹿鳴館時代」。

  但是,修改條約的秘密談判並不順利。井上馨失敗後,大隈重信繼續談判,就在即將成功的時候,英國《泰晤士報》曝光了大隈重信主張在最高法院聘用外國法官的底牌,激怒了日本輿論,大隈重信被刺客炸掉半條腿。

  1893年,國際局勢出現新的變化,日本看準了這一機會,實現了自己多年修約的夢想。首先是葡萄牙因國內問題撤銷了駐日總領事館,日本藉機收回了領事裁判權。第一世界強國英國也開始改變態度,積極開展對日交涉,打算搶在其他國家之前和日本訂新條約,因為英國與俄國在東亞的競爭愈演愈烈。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在1885年下令修筑西伯利亞大鐵路,1991年動工,英國需要藉助日本的勢力阻擋俄國。日本此時也要藉助世界頭號強國英國實現大陸擴張。因此,陸奧宗光的談判一直在秘密進行。

  伊藤內閣在國內正處於焦頭爛額的境地。議會強硬派借「千島丸」事件提出彈劾伊藤的上奏案。正在此時,傳來了朝鮮政府請求清朝出兵鎮壓農民起義的消息,日本國內輿論一夜之間變調,要求出兵朝鮮。據說伊藤當時大喊:「真乃天助我也。」

  出兵朝鮮使日英談判具有新的意義,英國和日本互作讓步,英國期待著日本不與俄國、法國結盟,支持英國在遠東的地位。同意在五年後取消領事裁判權,同意日本上調關稅。由於英國的是西方超強國,日本由此擺脫了半殖民地化的的民族危機。更現實的意義在於,為立刻進行的甲午戰爭找到了強大的支持。英國外相在祝酒詞中直截了當地說:「英日新約的簽訂勝似日本擊敗清朝的大軍。」

  在朝鮮,在日本陸海軍出動之前,避免爆發戰爭的機會時時存在,但是日本不斷激化事態,主動挑釁,意在發動戰爭。

  1894年7月25日,日軍偷襲駐紮在朝鮮牙山的清軍,海軍在大東溝襲擊中國運兵船,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戰爭爆發後,日軍處處得手,9月16日,山縣有朋的陸軍第一軍佔領平壤,10月進入中國東北。9月17日,海軍在伊東佑亨指揮下在黃海擊敗北洋水師,控制渤海和黃海,北京和直隸的門戶大開。大山岩指揮的陸軍第二軍11月佔領旅順口。攻佔旅順後,日軍進行了滅絕人性的大屠殺,遇難人數多達6萬,旅順城裡只有收屍隊的36人活了下來。美國刊物評論道:「日本是披著文明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天已經摘下了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

 1895年2月,日軍修改了直隸作戰的目標,改為進攻威海衛,徹底全殲北洋水師,丁汝昌服毒自殺。

  日本成竹在胸,準備在談判桌上獲取最大的利益。外相陸奧宗光提出承認朝鮮獨立、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三原則。伊藤博文擔心列強幹涉,要求閣僚嚴守底牌秘密。

 

 

 

  清朝已無力再打,日本也擔心列強幹涉,喪失已得利益。

  當清朝派出張蔭桓、邵友濂為首的代表團來到廣島,伊藤博文拿出當年在美國受到美國國務卿菲休的手段,以無全權委託為名,打發他們回去。指明要李鴻章出馬。

  1895年3月,李鴻章到達日本馬關,在春帆樓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陸奧宗光談判。

  前兩次談判主要在停戰,到第三次談判,李鴻章受清廷旨意,轉為議和。就在伊藤邊打邊談掌握主動之時,狂熱的軍國主義釀成令伊藤措手不及的事情,一個日本無業游民近距離開槍擊中了李鴻章的臉頰,他頓時昏了過去。日本朝野驚慌錯亂。伊藤害怕國際輿論,另外也害怕失去最佳對手,令談判複雜難測。他親自到廣島協調各方,實施停戰。

  日方將議和條款送李鴻章,這是一份刻毒的議和文本,承認朝鮮獨立,將遼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割讓日本。賠償3億兩白銀,開放17處口岸,和長江、湘江內河。給日本國民開辦貿易工廠和貨幣使用的特權。

  伊藤博文獅子大開口,李鴻章大喊苛酷。他將這個要求轉英、俄、法三國,希望調停。

  陸奧已經從電報局取到電報底稿破譯,了解了清朝的底牌。在談判中,李鴻章除第一條無條件答應以外,對其它各條逐條予以駁斥。

  在「割地有害」這一條中,李鴻章寫道:「國家所有之地,皆列代相傳數千年無價之基業,一旦令其割棄,其臣民勢必飲恨含冤,日思報復。」連外相陸奧宗光也以為李鴻章的辯詞不失為一篇好文章。但是伊藤主張徹底拒絕,堅持不讓步。

  在第五次會談中,李鴻章一再要求減少賠款,「五千萬不能讓,二千萬可乎?」伊藤說:「兩件皆不能稍減。」李鴻章認為台灣割讓頭緒紛繁,需兩月時間,說:「貴國何必急急?台灣已是口中之物。」伊藤說:「尚未下咽,飢甚!」

  清朝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引起了俄國、德國和法國的干涉,俄國將軍艦開到日本神戶和中國煙台,德國公使也告訴日本,抵抗三國沒有意義。日本希望英國進行反干涉。但是外交努力沒有奏效。英美不願冒戰爭風險,嚴守中立。日本決定全面讓步。但是對中國卻另外要求索還「贖遼費」賠款3000萬兩。

  《馬關條約》日本獲得了北上和南進的根基,同時獲得在華設廠的利權,這個權利也使英國等列強從中得益。根據最惠國待遇,其他國家也得到這種待遇。

  甲午戰爭的勝利,使全體日本國民陷入民族主義的狂熱,日本人在戰爭勝利中確立起天皇臣民的意識。作為臣民的日本人對天皇越加崇敬,對中國人就越發蔑視,從此日本走上了不斷進行軍事侵略的不歸之路。

  日本用中國的2.3億兩白銀賠款的60%擴充了陸軍和海軍,只有1000萬用於教育。中國的賠款有些是從國際銀行借來的,在松方正義進行戰後經營的過程中,他還想在倫敦直接以英鎊收取中國的賠償金,使其成為日本向金本位制過渡的基金

 3,遠東新興帝國主義

  由於三國干涉歸還了遼東半島,日本國內更陷入一種奇特的病態心理,導致更狂熱的軍國主義熱潮,在所謂「卧薪嘗膽」的口號鼓動下,為宰割中國,日本驅使全體國民做好對俄國的戰爭準備,全力投入戰後經營。十年以後,日本與俄國在中國領土上展開一場血腥廝殺。

 

 

 

  李鴻章有一點說的沒錯,《馬關條約》作為日本對中國最為刻毒的條約,使中國人民徹底看清日本的兇殘嘴臉。中日兩國從此進入半個多世紀的不共戴天的敵對狀態,在半個多世紀里,中國人民和這個主要的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搏鬥,並最終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實現了民族獨立。

  1900年,中國發生了大規模反對帝國主義的義和團運動。8個列強派軍隊進行干涉,當時列強中能在較短時間內派大軍到中國的,只有日本和俄國。日本將這次八國聯軍的干涉作為一個炫耀武力,充當列強「遠東憲兵」的機會。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裡,日本從列強的小夥伴就成為侵華聯軍的主力,人數達到22000人。

  這是日本第一次參加國際部隊,也是帝國主義列強中唯一一個東方國家。他的目的是想和歐美並肩進行的征戰中表現自己,引起歐美國家的重視,極力想扮演大夥伴的角色。

  在和列強進攻中國北方的時候,日本還想和俄國進行交換,以東北三省換取俄國對日本在朝鮮的權益。但是俄國沒有同意。山縣有朋堅持北守南進,既然北方已經得手,他主張出兵福建的廈門。日軍借口廈門的日本本願寺著火,以保護外僑為名,派海軍陸戰隊強行登陸,進入廈門市的街道。日本單獨在廈門出兵,引起列強的強烈反應,英國陸戰隊也隨之登陸。日本不得不撤軍。在中國南路擴大勢力的圖謀暫時受挫。

  在上海,也出現了英、法、德、日四國軍隊共駐上海、勾心鬥角的局面。

  在使中國蒙受奇恥大辱的《辛丑條約》中,日本得到了4億兩白銀份額的7%。

  四、日俄戰爭

  八國聯軍從北京撤軍後,俄國在東北三省的軍隊一直賴著不走。1901年,英國《泰晤士報》揭露了俄國威脅清朝奉天將軍與俄國簽訂的秘密協定,意在獨佔東三省。

  俄國在東北三省的擴張,引起英國和日本極深的疑忌。

  此時正值第四次組閣的伊藤博文當政。當時日本決策集團內部,山縣、松方、西鄉和大山岩都主張日英同盟,而伊藤和井上馨熱衷於「滿韓互換論」,即俄國佔領中國東北,日本佔領朝鮮半島。為此伊藤一面指示駐英大使以個人身份開展交涉,另外,在1902年,他自己周遊列國,探討聯盟對策。

  在俄國伊藤在會見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之後,與俄國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財政大臣維特會談,提出俄日協商備忘錄,相互保證韓國獨立;相互保證不將韓國領土用于軍事目的;不危及韓國海峽的自由交通;俄國承認日本在韓國擁有行動自由。伊藤的要求是使朝鮮半島成為日本的禁臠,俄國絕對不能接受。

  在伊藤到達德國的時候,他接到俄國的答覆,逐條予以拒絕。就在此時,英日談判取得進展,伊藤直接來到英國,與英國訂立了軍事攻守同盟。伊藤表示,日本絕對不能容忍俄國染指朝鮮半島。

英日同盟對俄國構成壓力。俄國在當年和清朝簽訂條約,承諾在一年半之內分三批撤走俄軍。但在1903年,俄國突然背信棄義,提出撤軍新條件,不僅要求佔領東三省,而且還要把外蒙和整個中國北方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日本借中國的憤慨,鼓動清政府抗拒俄國。

  日本提出日俄相互承認日本在韓國的特殊權益、俄國在中國東北的權益。俄國態度強硬。2月5日,日本宣布中止談判,與俄國斷交。

 

 

 

  1904年2月8日,日軍突然向旅順的俄國艦隊發動攻擊,封鎖旅順。日軍在朝鮮仁川登陸,4月到達鴨綠江邊。在中國的國土上,兩個帝國主義惡魔展開一場血腥大戰。而老佛爺慈禧太后居然下旨宣布「局外中立」。

  這次戰役,雙方動用的兵力都在百萬以上,在8、9月間,日俄在遼陽、10月在沙河,1905年2、3月在奉天進行了大會戰。日軍不斷進攻,俄軍節節敗退。

  在海上,1904年8月,俄艦從旅順突圍,中途與日本艦隊在黃海遭遇,俄艦隊被擊潰,日軍掌握了制海權。1905年1月,旅順俄軍投降,俄國的旅順租界地完全落入日軍控制之下。

  5月,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經過7個月的長途跋涉後,在對馬海峽遭到日本聯合艦隊的伏擊,俄國艦隊幾被全殲。同年7月,日本佔領整個庫頁島。

  這一年的8月,小村和維特在美國朴茨茅斯舉行會談。

  作為老牌帝國,俄國狡猾地拒絕了日本的賠款要求。但是日本得到了旅大租借地的一切權益。俄國將長春直到旅順的鐵路連同支路、權利、煤礦都無償轉讓日本。日本迫使俄國將長春以南的地區吐了出來,佔領了東北三省南部。

  在北京,日本橫暴地要求清政府承認與俄國達成的權益。像這樣在自己土地上打仗,又被別人宰割的屈辱,在古往今來的歷史上極為罕見。

  在日本東北部的仙台,正在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周樹人,在課堂放映的電影中看到一幕場面:「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據解說,則綁著的是替作了俄國軍事上的偵探,正要被日軍砍下頭顱來示眾,而圍著的便是鑒賞這示眾的盛舉的人們。」

  他從此不再學醫,後來以魯迅這個偉大的名字,致力於中國國民靈魂的拯救。

  旅大租借地和南滿鐵路被日本奪去後,日本在中國大陸上取得了第一塊基地。它與日本佔領的台灣、插足的福建一起,構成了侵略中國的南北兩翼。

  為建立新的侵略基礎,鞏固在中國東北得來的權益,日本在旅順和大連分別設立了關東都督府和南滿鐵路公司,從此成為日本對中國東北進行侵略整套機器上的兩個主輪。

  5,吞併朝鮮

  1905年11月16日,伊藤博文來到朝鮮漢城,將《日韓協約》交給高宗李熙,公然要求韓國將外交權交給日本,並要他連夜召見外務大臣,儘快與日本公使締結協約。18日零點20分,在大批日本憲兵的護送下,伊藤博文回到住所。1點,日本駐韓公使林權助和韓國朴齊純在《日韓協約》簽字。日本在韓國設立統監,駐紮漢城主管外交。不經日本同意,韓國不得訂立具有國際性質的任何條約。

,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朝鮮統監。在半年的時間裡,將韓國劃分為13道11府333郡,各級行政機關都有日本人派駐,構成了一個嚴密的殖民統治網。

  韓國三千里河山就此淪喪。

  1907年7月,日俄簽訂協定,在其中的密約中,日俄劃定了南滿和北滿的分界線,正式承 

 

 

認各自的勢力範圍。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有自由發展侵略勢力的權利,日本承認俄國在中國外蒙的權利。因為在此之前,日本已經迫使高宗退位,讓位於太子。7月24日,日本強行訂立日朝新條約。將朝鮮置於日本的全面控制之下。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時,哈爾濱火車站,在俄國財政大臣科可采夫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軍樂聲大作,伊藤博文走出車廂,檢閱俄國衛隊,在不絕於耳的「萬歲」聲中,他走向日本僑民歡迎人群。此時,一名壯漢走出人群,拔出手槍,向伊藤博文連開數槍,三發子彈射入伊藤體內,這個侵略中國的和朝鮮的元兇,在連飲兩杯鎮痛的白蘭地以後,終於死在朝鮮義士的手中,得到應有的下場。

  這位義士名叫安重根,至今,在中國、朝鮮和韓國,他受到人民的廣泛尊崇。

  1910年8月,日本正式吞併了朝鮮。

  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死去。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擴張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戰爭(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5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天佑的戰爭

  1914年10月底,日本軍隊突然開始對中國青島的德國軍隊進行總攻,英國軍隊1000人也參加了戰鬥。11月7日,青島德軍投降。日本軍隊對青島進行了軍事管制。德國的戰俘被日軍遣往東京的戰俘營。

 

 

 

  1914年7月到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展開。歐洲的協約國和同盟國相繼參戰。而在日本,已經內外交困的日本政界以下看到了曙光,元老井上馨大喊「這是大正時代的天佑。」朝野上下積極準備參戰,他們的如意算盤裡,不僅有戰爭給日本經濟帶來的巨大好處,還可以乘列強無暇東顧之時,加強日本在遠東的地位。其中的戰略選擇明白無誤,他們認定德國必敗,擔心俄國會奪取中國的膠州灣為戰利品。因此,他們把戰爭的爆發點選擇在中國山東,借捷足先登之利,在中國已經建立起來的旅順和福建南北兩大基地之間實施中間突破,宰割中國。

  佔領青島以後,英國軍隊很快撤軍了,但是日本軍隊賴在山東不走了。

  2,21條

  就在中國掀起抗日浪潮要求日本歸還青島之時,日本大隈重信內閣又邁出了舉世震驚的一步,向袁世凱提出了滅亡中國的21條要求。

  1915年1月18日,日本日本公使日置益要求秘密晉見袁世凱,下午袁世凱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了他。日置益將21條面遞袁世凱,要求中國完全接受,儘快答覆。

  這是一個由五個部分組成的、徹底讓中國處於日本霸權之下的要求,幾乎使中國滅亡。這樣苛酷的條件,使日本成為超過歐美帝國主義,對中國野心最大的國家。它越過一般外交程序,直接向大總統提出,在國際關係史上極為罕見。

  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採用了拖延和泄露機密的戰術,最終還是沒有奏效。日本雖然沒有得到全部滿足,但是實現了其根本目標。日本的侵略勢力在滿蒙和山東得到了鞏固。在華中和華南也有所前進。

  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得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天助,有了飛躍的發展。1915年,日本對外貿易實現了出超。重化學工業在這一時期得到很迅速的發展,工業部門的產量超過總產量的一半。日本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同時紡織資本開始向中國發展,在青島和上海,日本企業建立了工廠。

  1919年1月18日,處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分贓問題的巴黎和會在國防部大廳舉行。日本派出元老西園寺公望、大久保利通的兒子牧野伸顯以及年輕的近衛文磨參加了這次和會。

  在巴黎和會上,日本又遇到一個好的時機,本來英美對日本在中國的擴張都是暫時隱忍,戰後準備算總帳。但是俄國的十月革命打破了這一計劃。美國總統威爾遜是要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建立一個抵抗蘇俄的國際聯盟,而日本又是東方的一個重要盟友。因此,他們決定日本妥協,犧牲中國的利益。

  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收回山東權利的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北京後,5月4日,北京學生3000餘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集會,掀起了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中國近代史展開了全新的一頁。

  在舉國憤怒的強大壓力下,中國代表團沒有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

 

1921年,美國政府邀請日、英、法、意、中等9個國家,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在這次會議上,美國向日本發動了凌厲的攻勢。

  美國要求日本限制海軍噸位,最後達成美、英、日5:5:3的比例。日本主力艦為31萬噸,比英美要少21萬噸。

 

 

 

  在中國問題上,美國實現了自己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要求。但是中國提出的撤銷領事裁判權、實現關稅自主,交還租界地,等要求和解決山東問題和廢除1915年關於21條的《民四條約》的要求,受到日本的蠻橫阻撓。最後達成的協議,日本在得到賠款之後,從山東撤軍。

  華盛頓會議在遠東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英日同盟被廢除了,列強否定了日本大戰期間在華取得的獨霸優越地位,使中國恢復到幾個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

  2,侵佔滿蒙

  1927年6月27日,在日本東京舉行了東方會議,這次會議是日本為了應對中國的北伐軍向北方進軍、統一中國的局勢所召開的。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義一,一個惡貫滿盈的大陸擴張主義者,以訓示的方式提出了《對華政策綱領》。其核心是實現滿蒙和中國本土相分離的方針。

  1929年12月,在中國的《時事月報》上,披露了1927年7月25日田中義一向日本天皇一份題為《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的文件,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田中奏摺》,這份文件中提出:「惟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無論《奏摺》的真偽,日本軍國主義實際上是按照它來實施其侵略步驟的。

  就在田中東方政策提出以後不久,日軍為阻擋北伐軍進入濟南,在濟南製造了大屠殺的濟南慘案。蔣介石的北伐軍不得不繞過濟南進行北伐。此時,田中想讓張作霖撤回關內,但是張作霖拒絕。急不可待的關東軍已經不顧政府的考慮,獨自決定採取武力解決了。河本大作策劃在皇姑屯炸死了張作霖。

  1928年12月29日,在拒絕日本人的再三干涉之後,張學良在東北易幟,通電擁護南京的中央政府,中國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31日,國民政府任命張學良為東北邊防軍總司令。

  田中處心積慮要把東北東中國肢解出去的陰謀破產。田中內閣一年後垮台。

  但是,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更大的陰謀已在策劃之中。

  1929年10月,從美國開始,爆發了世界經濟危機。

  5個月之後,日本感受到巨大的襲擊。輸往美國的生絲開始暴跌,迅速蔓延到紡織工業。1931年,日本對外貿易急劇下降了一半、工業生產也下降近一半。黃金源源外流。在農村,占農戶總數40%的蠶農陷入困境,這一年是日本糧食豐收的一年,但是米價卻下降到只有生產成本的一半。城市失業者和半失業者達到300萬人。殖民地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鬥爭也越來越激烈。

  日本政府、軍部和社會上日益抬頭的法西斯勢力紛紛在為解脫困境尋找解決辦法。濱口內閣實行經濟軍事化,以增加國力為名,大幅度提高陸海軍經費。大財閥三菱、三井,住友和一批新興財閥放手發展軍事工業,為加快發動侵略戰爭作準備。

 在軍部這個獨立於內閣,只聽命於天皇的部門,陸軍少壯派希望日本沿著東方會議「滿蒙分離政策」的道路走下去。在具體的實施步驟上,一派主張先推翻國內的政黨政治,建立軍部內閣,再對外實行武力擴張。另一派以石原莞爾為代表,主張「確保滿蒙先行論。」他鼓吹世界最終戰爭論,「東洋文明中心的日本」與「代表西方文明的美國」勢必有一場大戰。佔有滿蒙是日本唯一的活路,一方面防備蘇聯的進攻,一方面讓日本人經營企業,中國人從事小商業和體力勞作,朝鮮人開拓水田。

 

 

 

  在關東軍內部,「石原構想」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

  3,9·18事變

  1931年9月18日。

  中國瀋陽北郊的柳條湖。關東軍獨立守備隊的河本末守中尉,帶領6名士兵在北大營西面的柳條湖,將42包黃色炸藥設置在南滿鐵路的道軌上,一聲巨響後,道軌被炸彎。這是為誣衊中國軍隊所採取的手段。

  不久,埋伏在4公里外的川島正大尉率軍向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攻擊。

  這是日軍蓄謀已久的一次大規模行動,其目的在於一舉奪取中國東北。19日,安東、營口、長春和鳳凰城被日軍佔領。

  按照蔣介石此前的訓令,張學良下令不抵抗,官員棄職逃亡。在4個月時間裡,日本侵略和掠奪了山海關至黑龍江之間相當於日本國土三倍,1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932年1月28日,日本駐上海公使館武官田中隆吉和女漢奸川島芳子在上海謀劃,僱傭兇手,製造殺害上海日本商人的事端。1月24日,日本巡洋艦和航空母艦11艘集結於黃浦江畔,28日,開始進攻上海,蔡廷鍇、蔣光鼐指揮的19路軍和他們進行了殊死的搏鬥。

  日軍在上海點燃戰火,實際上是為了轉移歐美列強對中國東北的注意力的又一場侵略戰爭。

  就在9·18事變的第二天,事件的主要謀劃人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和參謀本部的建川美次商議如何統治中國東北。關東軍方面是想直接吞併東三省,變成日本的領土。東京來的建川則主張樹立傀儡,實際上由日本人主持。關東軍考慮客觀形勢,放棄了直接吞併的想法。先策劃滿洲獨立。

  1932年3月10日,在長春一所舊道尹衙門裡,舉行了偽滿洲國成立典禮,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任執政。當年9月13日,《日滿議定書》提交日本樞密院,日本天皇裕仁親臨,全體成員一致通過。

  9月15日,日本正式承認偽滿洲國。東北淪為日本的新型殖民地。

  1933年1月16日,國際聯盟19國會議復會。日本代表一再堅持委員會不能涉及滿洲國事件。在國聯大會上,確認了日本對中國不宣而戰,割裂大片國土的事實,要求日本撤軍,偽滿洲國沒有得到任何其他國家的承認。日本在國際上十分孤立,惱怒之下,退出了國聯。

  在武力侵佔東三省之後,日本策划了奪取熱河省,並進而圖謀華北。在華北和內蒙,他們扶植親日勢力,搞所謂的自治運動。其目的並不僅僅在華北,而是要獨霸全中國。

  1935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蔣介石,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爆發。日本對此事感到突然,決定採取不干涉的方針,靜觀事態發展,在軍事上也做好了武裝干涉的準備。他們的願望是中國發生大規模的內戰,以便火中取栗

但是事態的發展與日本的願望背道而馳。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奠定了國共兩黨團結抗日的基礎,改變了中國歷史,也改變了世界歷史。

  4,7·7事變—邁向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中日關係表面看起來很平靜。從4月開始,日軍在平津近郊開始演習。到 

 

 

6月,駐丰台的日軍開始頻繁調動。

  在日本東京政界的消息靈通人士中私下盛傳著一個謠言:「在七夕之夜,華北將重演柳條溝(9·18事變)一樣的事件。」

  就在那一年的7月初,日本天皇裕仁和陸軍大臣杉山元談到中日戰爭,天皇擔心蘇聯軍隊,杉山元狂妄地說:「即使與支那發生戰爭,兩三個月就解決了。」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製造了一起事端,日本軍國主義由此開始了全面侵華的戰爭。

  7月27日,天皇批准國家令,日本軍開始對北京和天津進行總攻擊。

  8月13日,日本海空軍進攻上海,中國軍隊與日軍在上海展開激戰。戰火在中國南北同時蔓延開來。中華民族在這場空前危機面前,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抗日的局面。

  在華北,日軍在9月佔領太原,到11月上旬,日軍侵佔了河北、察哈爾、山西、綏遠以及山東部分地區,基本完成了對華北和內蒙的佔領。

  在上海,日軍已開始出師不利,不得不一再增兵,上海成為主要戰場。11月,日軍佔領上海,矛頭直指首都南京。

  11月19日,國民政府遷往重慶。

  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隨後的幾個月,日軍在南京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長時間、大規模的大屠殺,死難者30萬人。他們姦淫婦女,野蠻屠殺,將南京變成了一座死城。

  而在此時的東京,日本的民眾正在為嗜血的禽獸遊行歡慶。

  日軍在南京製造的恐怖,企圖嚇倒中國人民,摧殘民族的抵抗意志,但是結果卻是激起了中華民族的空前的抗戰決心。

  戰後,滅絕人性的南京大屠殺指揮者松井石根和谷壽夫以及殘殺中國人民的一些劊子手,分別被遠東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從七七事變到廣州、武漢會戰結束,經過16個月的戰爭,日軍控制了中國大部分海岸線,侵入了大部分沿海地區,並深入到內地。

  但是,他的陸軍全部34個師團,除了在國內和朝鮮各留一個以外,8個師團在中國東北,其他24個師團陷在華北、華中、華南的廣大戰場上。在中國軍隊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夾擊下,日本的戰略進攻不得不停止,日本陷入了對華長期戰爭的泥沼。

  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預言「最後勝利將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

  就在日本進行武漢會戰之前,日軍第十九師團在偽滿洲國邊境的張鼓峰,突然和蘇聯發生大規模衝突,在這次事件中,蘇軍的機械化部隊以絕對的優勢徹底擊敗了日軍。幾個月後,日軍又在偽滿洲國西北部和外蒙古邊界的諾門坎附近發生衝突,很快發展成為一場全面的邊境戰爭。挑釁的日軍在朱可夫指揮下的蘇聯軍隊打擊下,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差不多失去整整一個師團。

這次企圖北進的戰略以徹底失敗而告終,日本與蘇聯簽訂了停戰協定。

  歐洲的變化此時吸引了日本的關注。希特勒德國在進攻波蘭後,勢如破竹,在幾個月時間裡,歐洲的獨立國家一個接一個陷落。法國失陷後,日本的地緣政治觀點幾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變化。他們看到,納粹在歐洲的勝利,為日本在亞洲奪取英國、法國、荷蘭的殖民地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在向北進軍蘇聯受到慘重打擊後,日本決定向南發展,在第二屆近衛內閣會議上,提出大東亞共榮圈的《基本國策綱要》,其範圍包括「西伯利亞東部,內外蒙古、滿洲、中國、東南亞各國、印度及大洋洲」,這樣,日本一步步走向太平洋戰爭。

  在制定這個綱要的時候,日本與法國維希政府締結了協定,進軍法屬印度支那的越南北部地區。與德國和義大利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這是一個重新瓜分世界的條約。日本承認並尊重德國和義大利在建立歐洲新秩序中的領導地位,德、意承認並尊重日本在建立大東亞新秩序中的領導地位。該條約不影響三國各自與蘇聯現存的政治關係,但是如果受到未參加中日戰爭和歐洲戰爭的「第三國」攻擊時,應以一切手段予以援助。這一條款明顯對著美國。

  日本和德國、義大利企圖建立的「世界新秩序」,是計劃將世界分成「大東亞圈」、「歐洲圈(包括非洲)、美洲圈、蘇聯圈」這四大圈,把英國的地位降到與荷蘭對等。

  為了南進,日本和蘇聯簽訂了中立條約,雙方達成諒解,日本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領土完整和不受侵犯,蘇聯聲明尊重「滿洲國」領土完整不受侵犯。從而使北方保持了安定,蘇聯藉此將遠東兵力調往歐洲,日本則解除了南進的後顧之憂。

  6月22日,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又一次引起北上還是南進的爭論,但很快南進的意見還是佔了上風。

  5,發動太平洋戰爭

  美國對日軍進入印度支那南部反應強烈。羅斯福總統下令凍結日本在美國的資產,英國與荷蘭也隨之作出了相應的決定。幾天後美國宣布完全停止對日石油輸出。

  7月31日,海軍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在面見天皇時說:「有了三國同盟,就不可能調整對美邦交,從而斷絕石油來源,這樣下去,眼前只有兩年的儲藏量,倘若打起仗來,一年半就消耗殆盡,與其這樣,莫如馬上動手,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11月3日,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發出的一道命令,將襲擊珍珠港作為突出部分編入龐大的南進計劃。在另一場合,日本天皇裕仁和陸軍參謀總長、海軍軍令部長研究了作戰方案。

  天皇:你說過,由於季風,登陸將會很困難,12月份也能登陸嗎?······海軍開戰定在什麼時候?

  永野:預定在12月8日。

  天皇:8日不是星期一嗎?

  永野:我們認為休日後第二天最好,因為周末人們會玩得比較疲憊。

  12月2日,天皇批准了海軍第十二號命令,攻擊時間定在12月8日。

  12月8日凌晨,日軍陸海軍突然襲擊宋卡和哥打巴魯。一小時後,日本航空母艦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幾個小時後,突然襲擊菲律賓呂宋島中部的克拉克空軍基地。

 次日,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正式向日本宣戰。同時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了。

  太平洋戰爭標誌著日本從妄圖征服中國,發展到征服亞洲太平洋地區。從此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確確實實的全世界大戰。1942年元旦,以美、英、中、蘇四國領銜,26國簽署了《 

 

 

聯合國家宣言》,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正式形成。

  日軍在短短的時間內,南進的氣焰十分囂張。12月,佔領香港、泰國,攻佔美國的海軍基地關島和威克島。1月,佔領馬來亞。2月,攻破新加坡,控制了馬六甲海峽。3月,進入荷蘭殖民的東印度群島。5月,佔領菲律賓,在西南太平洋,日本佔領了俾斯麥群島、新愛爾蘭群島、新不列顛島、索羅門群島、新幾內亞北部,威脅澳大利亞。到1942年春,日軍佔領了東南亞廣大地區和南中國海、西太平洋所有英美海空軍基地,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和英國遠東艦隊,奪取了制海權、制空權。為了封鎖中國,日軍在1月上旬侵佔緬甸,進逼印度。

  在初期的迅速勝利之後,緊接著日軍的進攻鋒芒就緩慢下來。

  幾個月後,在中途島,日本海軍遭到了失敗,失去了四艘航空母艦和眾多海軍航空兵。從8月到第二年的2月,在索羅門群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日本損失了眾多的軍事力量,美國最終奪取了這個島。太平洋戰爭以此為轉折點,由此進入了日本節節敗退的階段。

  從1943年開始,日本大本營開始建設由日本本島、千島群島、小笠原群島、硫磺島、馬里亞納群島、菲律賓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以及印度洋上的安達曼群島構成的「環形防線」。在這個環形防線的外側,是臘包爾、所羅門島中部、新幾內亞島中部,馬紹爾群島。

  來自中國、關東軍和朝鮮軍的整個師團或者一部分部隊被火速調往中太平洋。但是在美國快速攻擊面前,日本的反擊能力遠遠跟不上。到12月末,日本海軍從索羅門群島撤軍。在新幾內亞,13萬日軍陷入孤立。日本只能退守到馬里亞納群島。

  1944年6月,美軍大型艦隊接近塞班島,開始攻擊馬里亞納群島上主要日本基地,日本組織了重新整編的機動部隊,包括9艘航空母艦和460架飛機。這是美國與日本在太平洋的一場決定性戰役。

  7月7日,塞班島失守,關島和提尼安島也相繼失守,日本失去了太平洋全域的制空權和制海權。日本本土從此進入美國空軍的轟炸範圍。

  在轉入攻勢以後,美軍在麥克阿瑟的指揮下,在菲律賓萊特島與日軍進行大戰,實施蛙跳越島戰術。越過那些日軍重點把守、戰略地位並不重要的島嶼,直接奪占對進軍日本本土有「跳板作用」的島嶼。此時日本的海空力量已經消耗殆盡,只能採用了自殺式的神風特攻戰術,但這並不能扭轉失敗的命運。

  1945年2月,美軍開始進攻小笠原群島的硫磺島。開始進攻沖繩。

  6.落日

  在中國,日本陸軍開始執行一號作戰,從北京到廣州打開一條陸上通道,但是在所有的省份,日軍都遭到反擊,代價高昂的游擊戰,在1944年就用去了日本緊急戰費的64%

在緬甸,日軍在緬北受到中英美三國軍隊的反攻。

  1945年1月,在華日軍作了最後的一次新的作戰,在豫西鄂北的老河口和湖南芷江發動新的攻勢。意圖進犯陝西,威脅四川。但在中國軍的頑強阻擊下,日軍被迫停止進攻。

  在湖南芷江這個中國空軍的主要基地,日軍遇到全新裝備、以逸待勞的中國軍隊的強大 

 

 

進攻,在這場8年來中日正面戰場的最後一次大戰中,日軍以徹底失敗告終。

  美軍佔領沖繩後,得到了轟炸日本的最便利的基地,美國飛機對日本各個城市接連不斷的進行空襲,在日本的各港灣實施空中佈雷,日本陷入了空前的絕境。

  此時的日本還幻想著蘇聯進行和平斡旋,希望在避免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下,日本願意和談。軍方強硬派還在主張本土決戰,「一億玉碎」的瘋狂夢想。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發表。美國的轟炸機在日本撒下數百萬張日語傳單。

  日本首相鈴木在記者招待會上說:《波茨坦公告》是《開羅宣言》的老調重彈。很快這種態度就帶來了危險的後果。8月6日,廣島上空出現了蘑菇雲。

  8月8日,在莫斯科,莫洛托夫向日本大使宣讀一個簡短的照會,「鑒於日本拒絕投降,······從8月9日起,蘇聯政府將與日本政府進入戰爭狀態。」

  就在日本最高戰爭委員會爭論不休的時候,8月9日上午11點30分,美國在長崎又投下第二顆原子彈。與此同時,蘇聯機械化大軍長驅直入,幾天之內橫掃了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

  8月10日凌晨,日本天皇做出決斷。日本政府在幾個小時之後請瑞士和瑞典兩國將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消息告訴中、美、英三國。8月12日,中美英蘇四國復文,指出:自投降之日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統治國家的權力須聽從盟國最高統帥部的命令;日本天皇必須授權並保證日本政府及帝國大本營在必要的投降條款上簽字,命令日本全部陸海空軍停止戰鬥,交出武器。

  在最後討論四國復文的會議上出現了曲折,陸相阿南惟幾強烈要求修改天皇的「終戰詔書」。就在天皇錄製詔書的錄音以後的10小時里,還發生了最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包圍皇宮、發動兵變、佔領電台、制止投降的瘋狂舉動。

  8月15日中午,許多日本人聽到了收音機里傳來的陌生、奇怪而又尖利的聲音:

  「朕深鑒於世界大勢及帝國之現狀,欲採取非常之措施,以收拾時局。茲告爾等忠誠勇武之臣民,朕已飭令帝國政府通告美英中蘇四國,願意接受其聯合公告······」

  這是日本一般民眾從未聽到過的聲音,很多人對宣讀的古文文體感到不甚理解,但這就是一個他們為之犧牲性命的主人的聲音。在侵略周邊鄰國的狂熱中,他支配著日本人心靈;在屠殺無數亞洲和世界人民的慘叫聲中,他享受著他的臣民的快意和版圖的擴張。

  此時,對許多臣民來說,這份精心編撰、轉彎抹角、徹底混淆了戰爭責任的詔書和天皇奇怪的「玉音放送」,是一個晴天霹靂。

 許多人甚至沒有搞清楚是戰敗還是投降。而知道戰爭失敗的國民,許多人陷於虛脫的精神狀態。

  日本軍國主義的戰爭迷夢徹底破滅了,這個被法西斯惡魔纏繞的國家,將面臨全人類良知與正義的審判。

 憲法第九條是鑒於日本軍國主義隨意發動戰爭,防止日本軍國主義復活專設的條款。它這樣規定:「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雖然後來日本建立了實質上是軍隊的自衛隊,但由於第九條的制約,戰後日本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經濟建設上,使之在和平的道路上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在議會制度、內閣制度和地方自治制度上的改革,使日本的新憲法體制基本形成。

  在經濟領域,農地改革從經濟基礎上改革了作為日本軍國主義重要支柱的寄生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起耕者有其田的自耕農制度。

  盟總解散了作為日本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經濟基礎的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十大財閥所佔有的企業總資本佔全國公司總資本的35%,金融資本的53%,重化學工業的49%。美國的調查報告說:「只要財閥繼續存在,日本就是財閥的日本。」美國採取了解散控股公司、排除財閥家族的統治力,股份分散化和排除過度集中四種辦法,解散了財閥,雖然在後期美國改變了政策,但是這次改革打破了封建和壟斷的金字塔型垂直體制,對日本戰後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從此,有能力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登上了舞台;子公司成為獨立公司後,獨立性和靈活性大為增強。在後來形成的企業集團中,集體領導代替了個人獨斷。企業不再是為某一個特定家族服務,而是為共同利益而奮鬥的「企業共同體」。

  在勞動體制改革方面,建立起完全資本主義的勞動體制,改善了城市工人的生活和勞動條件。

  早在佔領初期,盟總在戰後「初期對日方針」中就提出「理論上及實踐上的軍國主義以及極端國家主義,應從教育制度中剷除;舊陸海軍職業軍人及下級軍官等軍國主義以及極端國家主義的代表人物,均應從監督及教育地位中剷除之。」

  美國派出的教育使節團在日本的教育改革中起到了指引航向的作用。1947年3月底,《學校教育法》和《教育基本法》同時頒布施行。這是一個以提倡個人價值與尊嚴、教育和研究自由為中心的教育改革方案。削弱了文部省的中央統治權力,實行教育的地方分權。在學制上實行了男女合校的六三制義務教育。對日本戰後的經濟和社會的現代化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3,東京審判

  1945年12月6日,美國首席檢察官約瑟夫·基南和助手齊聚東京,開始組建來自11個國家的法官和檢察官組成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到1946年,美國提起起訴的名單中有30位甲級戰犯,最終有26名甲級戰犯被起訴。1948年11月4日,東京審判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對25名主要被告下達了有罪判決,東條英機、板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武藤章和廣田弘毅被判處絞刑。

  麥克阿瑟下令將他們的屍體火化後,棄之於大海。卻沒有想到日本一些人,從1978年起偷偷塞進並把他們供奉在靖國神社裡,陰魂不散

 但是即使在審判中,基南幾次提到天皇的戰爭責任,都被麥克阿瑟否定了。早在登陸日本以後的最初幾個月里,他給艾森豪威爾的電報里,預言了審判天皇將給美國帶來的後果。

  「對他的控告無疑會在日本國民中引起巨大的騷亂,其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天皇是日本人統合的象徵。排除了天皇,日本就會瓦解······很可能需要供養一支一百萬人的大軍,無限期地維持秩序。」

 

 

 

  4,復甦

  戰後的改革為日本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現代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成為現代日本的全新起點。日本經濟在這個基礎上迅速起飛,很快成為世界經濟大國。

  1946年12月10日,東京大學教授,吉田茂內閣煤炭委員會委員長有澤廣巳發表了《挽救日本經濟敗局之路》的文章,其中指出:「將一切經濟政策集中傾斜與作為基礎原料的煤炭生產上。」「以此為槓桿,即可創造提高生產水平的契機。」

  當時面臨的日本戰後危機,是日本經濟瀕於崩潰。有600萬人失業,約佔勞動人口的20%。日本的糧食奇缺,餓死人的現象時有發生,當時連日本大企業的頭面人物也找不到聚會的餐館。物資奇缺、通貨膨脹,日本自己發動的戰爭,將日本人推到「除了被打敗,啥也沒撈到」的苦難深淵。

  美國一開始有一個要求日本賠償的計劃,總統特使兼駐日大使鮑萊公布的報告說,要將日本的陸海軍工廠、飛機製造廠、輕金屬廠的全部設備和鋼鐵、造船、火力發電、機械製造的一半設備用於受害國家的賠償。僅讓日本保持250萬噸鋼鐵的生產能力。到美國的戰後對日政策發生轉變之前,實際只拆除了不到原計劃的7%、價值1。6億美元的5萬多台機器。

  著眼於日本戰後經濟恢復的是一批有遠見的學者和政治家。石橋湛山和大來佐武郎在這一時期在戰敗之前就已經開始研究日本經濟。吉田內閣很快就以這些人為核心,著手研究日本戰後經濟重建工作,1946年3月公布的《日本經濟重建的基本問題》,經修改後成為日本的經濟計劃。

  吉田政府採納了有澤廣巳的建議,以煤炭和鋼鐵為重點,將融資向煤鋼傾斜,通過差價補貼保證生產費用。兩年的傾斜生產方式使日本經濟擺脫了萎縮的局面,開始了擴大再生產。此時日本又趕上糧食連續兩年豐收,經濟上略微緩過一點氣來。

  1949年,美國總統杜魯門的特使、底特律銀行董事長道奇來到日本,以佔領軍總部最高經濟顧問的身份,制定實施穩定日本經濟的計劃。

  在道奇到來之前,國際局勢驟然變化,西方和蘇聯已經處於冷戰狀態,中國革命迅猛發展,美國戰略家喬治·凱南認為,美國對壓制中國革命已經無能為力,在東方只能扶持日本。另外,美國陸軍部長羅亞爾認為:如果對日本工業打擊過重,日本將會像德國一樣成為美國的負擔。美國對日政策開始發生轉變,開始改變賠償的方針,進行對日援助,把日本納入美國經濟的軌道,發揮日本作為「遠東工廠」的和「共產主義運動防波堤」的作用。

  道奇在調查後曾經這樣比喻:日本的經濟好像「竹馬」,兩腳踩高蹺。一根是美國的援助,另一根是日本政府對企業的各種補貼。這種「竹馬經濟」有粉身碎骨的危險,必須砍短。為此,一是實施緊縮財政;二是實行1美元對360日元的固定匯率。這兩劑猛葯都是為了促使日本企業對擺脫美國經濟援助和日本政府的補貼的依賴,增強競爭力

 道奇的這種急剎車的政策雖然穩定了物價,解決了通貨膨脹,但也帶來了相當的負作用,造成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出現了穩定恐慌。就在日本的生產開始出現獃滯的時候,一個轉機出現了。日本人為之興奮不已,稱之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天佑」。

  那就是長達三年的朝鮮戰爭。

 

 

 

  這個「從天而降的大繁榮」為日本帶來了一個特殊的時代,那就是「朝鮮特需景氣」。作為侵朝美軍的後方基地的日本,一下子就賣完了庫存的貨物。在「特需」的物資中,有70%屬於武器和軍用物資,30%屬於勞務。今天著名的豐田公司,在戰爭之前已經瀕臨崩潰,一紙軍用卡車的合同又使之死而復生。

  到1952年,日本的外匯儲備在三年內增加了5倍,特需收入在1952年佔到出口換匯的63%。

  當時在日本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只要帶「 」和「 」字旁的行業都生意興隆,纖維紡織業和金屬業這兩個特需部門的訂貨盈利幅度平均為4到5倍。

  兩年後,日本的主要經濟指標,在特需景氣的帶動下,已經達到戰前的水平,日本也大體完成了戰後經濟的復興任務。而它帶動的消費和投資繁榮又持續了兩年。

  但是僅僅依靠美國援助和朝鮮戰爭的特需景氣的天佑,並不能讓日本實現經濟自立。

  50年代,日本著名電影導演浦山桐郎拍攝了一部很有影響的影片《化鐵爐林立的街道》,後來成為日本電影明星的吉永小百合首次清純亮相,它的背景傳達的就是日本50年代大鍊鋼鐵的氣氛。

  1949年9月,吉田茂內閣提出《關於產業合理化》的決議,它標誌著日本新的產業政策已經形成,並在整個50年代得到貫徹。

  產業合理化有四個主要原則:1,確立以合理化為前提條件的、最適合未來產業結構的各項產業指導方針;2,以迅速接近國際價格為目標;3,依靠企業自身的創造性實現企業內部的合理化;4,積極採用最先進的技術,提高效率。

  最先實現產業合理化的是鋼鐵行業,在其中,日本政府的通產省發揮了主導作用。50年代前期,日本鋼鐵業推廣了大型平爐和爐前處理及氧吹冶煉技術,初步實現了自動化、高速化、批量化和系列化生產。到50年代後期第二次產業合理化的時候,實現了高爐大型化,年產35萬噸的高爐發展成為年產450萬噸的高爐。到1960年,日本鋼鐵企業氧氣頂吹轉爐的採用率將近12%,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日本工業的發展高度依賴能源,在第一次產業合理化的過程中,政府投入最多的產業是電力產業。50年代初期,日本以水電為主要開發對象。不久就轉變成火力發電為主,以國產煤炭進行火力發電,但很快就改為用石油發電。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日本能源的更新換代的速度是驚人的。在這場能源革命中,日本又抓住了一個機遇,中東石油的增產,廉價的石油如同白水一樣,成為替代生產成本高昂的本國煤炭。煤炭在以後能源中的地位不斷下降,到70年代石油危機之前,僅僅只有3。8%,而以重油發電為主的大型火力發電佔到了77%。另外隨著「美日原子能協定」的簽署,1957年,日本開始出現原子能熱,各大企業相繼開發原子能。這場能源革命以及帶來的進步革新,為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能源革命需要的石油依賴海運業的發展。造船業是日本的發達產業。日本的艦隊和許多商船在戰爭中消耗殆盡,但造船設備和技術人才、熟練工人經歷戰爭大半都保留了下來。在合理化時期,日本政府為重建海運業,在財政上支持各海運公司造船,實行了計劃造船的政策。造船企業在這一時期採用了電焊新工藝和分塊組合建造方式,所造的船舶噸位也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方面發展。到1956年,日本就超過英國居世界第一位,到60年代,其造船產量佔世界造船總量的一半以上。

 

 

 

  汽車工業也是政府特別扶持的產業,1949年,美國佔領當局解除了限制日本汽車生產的數量的命令。當時日本的汽車產量只有不到3萬輛。這以後日產、五十鈴、豐田、日野等汽車生產廠家花大錢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為後來日本汽車製造工業的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在日本的合理化改造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技術引進路線。幾乎在日本的所有機械工業中都採用了這種後來被形象地說成「一號機組進口,二號機組國產」的模式。日本採用這種方式,把國際最先進的技術在很短時間內吸收、改進,生產出與國外產品相匹敵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汽車和電子產業表現得更為明顯,其中體現出日本產業界和技術人員的學習精神和頑強的創造力。

  日本在產業合理化的時期,不能不注意到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雙重結構、差距拉大的現實。

  日本的中小企業數量極為龐大,在日本經濟中佔有比歐美國家高得多的比重。而且日本的中小企業對大企業的依賴性很強,形成了一種垂直的系列關係。絕大多數大企業的零部件加工都由中小企業承擔,有的多達幾百家,有的多達幾萬家。中小企業為大企業的加工任務佔到自己全部生產量的80%,這是世界罕見的一種現象。

  大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依託,適應能力強,彈性大,抗風險擊打能力也強。

  就在政府全力傾向大企業發展的同時,日本的中小企業利用手中的原料,開始生產生活必需品。1949年,日本公布了《中小企業等協同組合法》,它決定了企業「橫向發展」,促進了日本的中小企業之間的互助合作。政府還通過減免稅收、提供優惠貸款扶植中小企業。

  雖然和大企業之間還存在差距,但是日本的中小企業以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望遠鏡、照相機這些價格低廉的中等技術產品,以及輕紡產品,在國際競爭中處於相當的優勢。在西方和東南亞,日本的這些產品大量出口,佔領了國際市場的很多份額,形成了後來被專家稱為「中等先進的產品壟斷」的現象。

  1951年9月,美國以及55個國家召開了舊金山對日媾和會議。其中有48個國家在《舊金山和約》上簽字。中國和朝鮮、緬甸、印度這些國家被排斥在會議之外。吉田茂後來說:「對日媾和條約,對軍備未加任何限制,也未提及日本的戰爭責任問題。」他對此很滿意。但是也為日後日本與亞洲國家的紛爭留下了隱患。

  舊金山媾和最大的贏家是美國。在簽署和平條約的當天,美國和日本簽署了《日美安保條約》,日本單方面向美國提供軍事基地,美國有在日本境內及附近配備陸海空軍的權力。在這個基礎上形成了冷戰格局下的美日關係的舊金山體制。

 日本實現了重新武裝,根據美國方面的意圖,日本開始重建軍隊。1952年,吉田茂自己親自兼任第一任保安廳長官,他在就任的發言中說:「新設保安廳的目的就是建設新國軍。駐軍的任務就是要為建設新國軍打下基礎。」但是,作為一個主張經濟優先的首相,吉田茂對美國的要求是有保留的。他的目的是要在美國的保護傘下,「白坐安全車」,儘快發展日本經濟。

 

 

 

  舊金山和約簽字以後,日本重返國際社會,在法律上取得了獨立。不久,日本參加了「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在1953年正式加入聯合國亞洲及遠東經濟委員會。1955年參加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日本從這些組織中得到大批貸款進行了產業合理化,對日本的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意義在於使日本加入了戰後國際經濟秩序。

  隨著日本經濟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關貿總協定要求日本實行貿易和外匯自由化。促使日本產業界認識到產品的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意義。

  1954年,吉田茂下台,鳩山一郎擔任總理,在完成對蘇聯的和約以及日本進入聯合國這兩大歷史使命後,鳩山內閣總辭職。

  1955年是日本戰後歷史的一個重要分界線。在日本政壇,日本實現了自由黨和民主黨的合併,自民黨在以後長期獨掌朝綱,單獨執政。自民黨、政府、財界為核心的「政、官、財一體化」的「1955體制」正式形成。

  日本經濟從此開始了持續18年的高速增長。

大國(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7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1,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50年代末,在東京的一家餐館裡,池田勇人和一群學者定期聚會。這是他的智囊班子「宏池會」的固定活動,一周一次。作為一直主管日本經濟工作的重要人物,他在吉田茂的內閣中主管大藏省,擔任過通產相和經濟審議廳長官,是「吉田學校」的優等生。

 

 

 

  也就在這個時候,年輕的經濟專家下村治的見解吸引了池田勇人。50年代中期,還在讀博士的下村治就認為日本經濟有可能以兩位數字的速度增長。池田的經濟智囊田村敏雄將他推薦給池田。但在寫入正式政府計劃的數字上,下村和田村發生了一場論戰,下村治認為應該在11%,田村則主張保守一點,堅持在7。2%。池田在聽取了他們意見之後,認為前三年應該定在9%,在10年內不低於7。8%,在十年內實現國民收入倍增,即翻一番。

  1960年7月。在岸信介下台後,池田勇人以絕對高票當選自民黨總裁。

  在大平正芳和宮澤喜一的建議下,1960年12月27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

  改變日本經濟的宏偉規劃從此開始實行。

  池田勇人和當時的日本政界人士從岸信介「政治優先」的路線中吸取了教訓。岸信介在簽訂美日安保條約中,被全日本轟轟烈烈的抗議活動搞得灰溜溜下台。自民黨的繼任者清楚地看到,在這個時候,只有把握經濟優先的政策,才能鞏固自己的政權。

  日本經濟在1955年之後也出現了大規模增長的勢頭,從1955年開始的神武景氣期間,國民生產總值年增長12%,消費熱逐漸升溫,從1957年開始,消費品的「三大神器」洗衣機、電冰箱、黑白電視迅速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家用工業品的增長率,電視機達到47倍,電冰箱達到24倍,普通工人兩個月的工資即可買一台電視機。日本的消費時代開始來臨。

  從1958年到1961年,日本經濟經歷了一場長達42個月景氣,超過了神武景氣,日本人稱為「岩戶景氣」,這是用日本神話傳說中的天照大神開闢岩石,創造日本的岩戶為之命名的,意味著開天闢地的大繁榮。在這一期間,國民生產總值每年遞增10%以上。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重化學工業投資迅速增長,生產大幅度增加。鋼鐵,機械、電力等產業部門形成投資引發投資的循環過程。同時隨著工資的提高,食品比例下降,耐用消費品、娛樂和交際費用比重增加,娛樂消費意識上升,保齡球、高爾夫球、滑雪、旅行成為時尚。日本的名勝古迹到處擁擠不堪。追求生活舒適成為時代潮流,日本出現了「大眾消費社會」。由於消費內容趨於均衡和一致,在將近一半的國民中產生了「中流階層意識」。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是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它主要提出了五個中心議題:充實社會資本;引導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促進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提高人的能力和振興科學技術;緩和雙重結構和確保社會穩定。

  日本政府在經濟中發揮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充實社會資本,基本任務是整頓和完善產業基礎。在公路、港口、鐵路、機場、電信、工業用地和用水,農林水產的現代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投資額為前五年的4。2倍。主管這些公共投資和事業的公社、公團和事業團大批出現,或由政府全部投資,或由地方和民間共同投資。

 

 作為這一計劃的傑出形象代表,東京到大阪的時速200公里的新幹線東海道,在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前的9天建成通車了,從東京到大阪只需要4個小時。

  在公路建設方面,名古屋到神戶的高速公路全線開通,公路客貨運輸得到更快的普及和發展。在航空方面,地方航線從零開始,不斷增加,而且日本及美國和英國之後,在10年代實現了國際和國內航線的噴氣式化。

 

 

 

  日本的產業結構在這一時期出現了重大變化。重化學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增強了。

  日本的鋼鐵生產超過西德,躍居世界第三位,汽車僅次於美國、英國、西德之後居世界第四位。重化學工業到1963年占工業固定資產的比率達到60%,出口比率在1965年達到62%。在引進世界先進水平的最新設備以後,日本建立了在經濟高速增長下的重化學工業生產體系,迅速提高了日本重化學工業的國際地位。

  與國內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相配合,在對外經濟關係中,池田勇人內閣實施了貿易和外匯管理自由化。

  在1955年日本參加關貿總協定的時候,日本的貿易自由化率只有16%,1960年達到40%。

  為扶持本國產業的發展,日本實行了嚴格的進口限制政策。但是在60年代,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了變化。日本經濟迅速復興,其他國家認為日本已經是中等發達國家,日本沒有理由對貿易和外匯進行限制。而且當時的西歐各國都已經實行貿易自由化,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後,共同體內部各成員國逐步實行廢除關稅個貿易自由化。更重要的是美國的壓力,美國在1958年的時候地位就已經相對下降了,不僅工業品出口比例由38%下降到22%。1959年日本對美貿易第一次出現順差。美國強烈要求日本儘快實行貿易自由化。

  日本走向開放經濟體制是一個精密的乃至精明的過程。

  由於日本經濟一直以來是依賴進口配額制的封鎖體系,很多日本人對開放經濟有一種危機感。擔心廉價的外國產品源源而來,就會影響日本企業的生存。日本政府決定以新產業秩序取代封鎖體制。他們認為,雖然自由化對日本經濟會帶來一些影響,但是對整個日本經濟提高效率會有很大貢獻,他勢必迫使日本企業和世界先進國家爭奪國際市場,而只有通過技術革命、降低成本才能加強國際競爭能力。

  在這個時期,日本雖然有意識地對鋼鐵、汽車、石油化工這幾個被認為競爭力較弱的行業進行扶持,但是受到了在野黨的反對。當時許多日本企業對自己的國際競爭力充滿信心。

  到1965年,日本小轎車實行進口自由化以後,日本非自由進口的物資只剩下122種。貿易自由化率已經達到先進國家的水平。

  1964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東京舉行。首相池田勇人忍著喉癌的劇痛,用嘶啞的聲音發表了致詞,這位被法國總統戴高樂稱為「半導體推銷員」的「9%先生」,在此之後,因病離開日本政壇,將首相寶座交給了佐藤榮作。在「奧林匹克景氣」之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在佐藤內閣長期當政的情況下延續下去。日本出現了1965-1970年連續57個月的長期繁榮,這個景氣以日本神話的建國創造神—伊奘諾尊之名命名,伊奘諾景氣最終確立了日本經濟大國的地位

 應當看到,60年代整個世界經濟,在美國肯尼迪總統採取積極的增長政策以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也相繼連續保持了100個月的繁榮,這種國際性的繁榮對日本經濟的超高速增長起到了促進作用。

  對日本經濟的超高速增長,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美國的侵越戰爭。作為美國的後方基地,日本為侵越美軍提供了各種物資和服務,並且在這一時期將經濟勢力滲透到東南亞 

 

 

  2,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

  在池田內閣時代的1963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是676億美元,這一經濟規模,大約相當於同期美國的11。4%,西德的70%,英國的78%。達1966年日本經濟的實際增長率達到13%,日本在資本主義世界的GNP總量中排在美、德、英、法之後的第五位,

  1968年,也就是在明治維新100周年的時候,日本的GNP超過西德,在資本主義世界躍居僅次於美國的第二位。從那以後,日本這個第二的位置一直保持至今。

  從當時日本人的實際生活來看,他們還沒有深切感受到這個「世界第二」。日本的國民收入在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還排在第20位。但是日本的主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卻非常高,而且一直保持下來。其國民經濟的活力、高增長率和低失業率和穩定的物價,使日本在這些國家中處在領先地位。

  持續的高速增長,給日本社會帶來深刻變化,日本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技術革命和消費革命。日本的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突飛猛進。產業結構的變化引起了人口和勞動力的大轉移,日本的城市人口到1970年就已經達到72%,形成了東京圈、大阪神戶圈、中京圈這三大城市圈。農村人口急劇減少。在整個60年代,從農村流出的人口每年達到60萬人。

  日本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使日本社會的收入差距不斷縮小,到70年代初期,70%以上的人認為自己屬於「中間階層」,整個社會的「中流意識」不斷增強。這首先因為消費的平均化,許多家庭將錢花在耐用消費品和閑暇活動方面。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不斷形成中流意識,這些人的比例到70年代佔到了22%。農村流入的人口對自己的生活也比較滿意。不同行業不同工種之間的收入差距縮小。地區間的差距縮小,也使農村和城市的差距有所縮小,1966年,按戶計算,農民的人均收入已經超過工人。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決定提高原油價格21%,資本主義世界面臨石油危機。日本首當其衝。

  日本產業消耗的石油的99。7%,一次能源的90%依賴進口,82%的石油來自中東地區。

  石油危機使日本經濟持續了18年的持續高速增長出現根本性轉折,經過一段時期的調整,日本經濟進入了經濟增長幅度在4%的「穩定增長時期」。

  在70、80年代,日本經濟保持的中速增長,對外貿易和投資大幅度增加,日本經濟的結構也在不斷變化,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的比重加大。農村的生活水平達到了中等偏上。

  到1988年,日本成為投資大國、債權大國和金融大國。1987年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佔世界總產值的15%,是美國的56%,1988年,日本人均產值超過瑞典躍居世界第一位,1985年底,日本的海外純資產超過英國和西德,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

 就在這時,作為世界最大債務國的美國開始對日本反擊了。

  1985年9月,英、美、西德、法國和日本的五國財長在紐約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發表了「廣場協議」。這個協議希望各主要貨幣對美元匯率有秩序地提高一定的幅度,匯率應該反映各個國家的經濟基礎條件。在廣場協議之後,日本被迫升高了日元的價值。在以後的一年時間裡,日元外匯匯率提高了60%。

 

 

 

  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出現了將近十年的持續低迷,到2005年才開始緩慢回升。

  3,走向政治大國

  1983年1月24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國會發表施政演說時,提出了著名的「戰後政治總決算」,他說:「我深深地感到,日本正處在一個戰後史的重大轉折點上」。「對過去的基本制度和結構,應該毫無禁忌地以新的眼光重新認識。」在他家鄉群馬縣的一次演講中,他說「今後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強日本的發言權,不僅要增加日本經濟大國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為政治大國的分量。」1984年7月,在輕井澤自民黨研討會上,他進一步解釋道:「面向21世紀,在日本人一直同前提下,大膽觸動過去意見紛紜或迴避觸及的問題,重新形成統一看法,以促進日本作為一個國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進,推動國家的發展。」

  在中曾根執政的時代,日本的防衛費用突破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的限制。在80年代美國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戰計劃以後,中曾根內閣也承諾確保海上交通線,在1000海裏海上通道為美國艦隊護航,突破了不參加集體防禦的原則;並且准許向美國轉讓武器技術,更突破了武器出口三原則。到80年代後期,日本的海陸空三軍的軍事實力已經可以和英、法、西德等國平起平坐。日本在快速走向軍事大國。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以內閣總理大臣的名義,正式參拜了靖國神社。此後,靖國神社成了日本政客不斷挑釁亞洲人民感情的表演場所。

  日本政客的這些舉動,引來了亞洲國家的高度警惕和批判。

你往何處去?(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8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是穩固的,美、歐、日三足鼎立。日本作為經濟大國、貿易大國、金融大國和投資大國的地位沒有改變。在各個領域的國際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開始出現右傾化傾向,思想意識逐漸變得保守。尤其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後,這種傾向更加明顯。雖然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為日本經濟的繁榮起到推動作用,但中日關係也在小泉純一郎當政之時,長期處於「政冷經熱」的困難狀態。

 

 

 

  90年代以後,作為日本成為政治大國的國策,大國意識開始抬頭,其中一直持續著的是修改憲法第九條和爭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但是讓世界人民警惕的是,日本的這種大國夢,是和日本的「戰前史觀」緊密聯繫著的,日本內閣成員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多次失言否認日本對外侵略的歷史,不能不讓世界正義之士和亞洲廣大人民懷疑,這樣一個國家能否堂堂正正地成為一個大國?

  1994年12月7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皇家文學院的講壇上,獲獎的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發表了《曖昧的日本的我》的獲獎演說。

  也就是在26年前,另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這裡發表過獲獎的演講《美麗的日本的我》,這個對照成為大江健三郎反思日本的一個重要由頭。

  大江健三郎說:川端康成的「這一演講極為美麗,同時也極為曖昧。」

  「坦率地說,與26年前站在這裡的同胞相比,我感到71年前獲獎的愛爾蘭大詩人葉芝更為可親。」因為他「在破壞性的盲目信仰中守護了人類的理智。」

  「倘若可能,為了我國的文明,為了不是因為文學和哲學,而是通過電子工程學和汽車生產工藝學而為世界所知的我國的文明,我希望能起到葉芝的作用。在並不遙遠的過去,那種破壞性的盲目信仰,曾踐踏了國內和周邊國家的人民的理智。而我,則是擁有這種歷史的國家的一位國民。」

  「作為生活在現在這種時代的人,作為被這樣的歷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憶者,我無法和川端一同喊出『美麗的日本的我』」。

  「我覺得,日本現在仍然持續著開國120年以來的現代化進程,正從根本上被置於曖昧的兩極之間。而我,身為被刻上傷口般深深印痕的小說家,就生活在這種曖昧之中。」

  「把國家和國人撕裂開來的這種強大而又銳利的曖昧,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間以多種形式多樣化和表面化。日本的現代化,被定性為一味向西歐模仿。然而,日本卻位於亞洲,日本人也在鑒定持續地守護著傳統文化。曖昧的進程,使得日本在亞洲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而面向西歐全方位開放的現代日本文化,卻沒有得到西歐的理解,或者至少可以說,理解被滯後了,遺留下陰暗的一面。在亞洲,不僅在政治方面,就是在社會和文化方面,日本也越發地處於孤立的境地。」

  「支撐著日本人走向新生的,是民主主義和放棄戰爭的誓言,這也是新的日本人最根本的道德觀念。然而,蘊含著這種道德觀念的的個人和社會,卻不是純潔和清白的。作為曾經踐踏了亞洲的侵略者,他們染上了歷史的污垢。」

 

你往何處去?(1) 

 

--------------------------------------------------------------------------------

 

http://book.sina.com.cn 2006年11月27日 15:38 新浪讀書  

連載:大國崛起·日本   作者:中央電視台《大國崛起》節目組   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是穩固的,美、歐、日三足鼎立。日本作為經濟大國、貿易大國、金融大國和投資大國的地位沒有改變。在各個領域的國際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與此同時,日本國內的政治開始出現右傾化傾向,思想意識逐漸變得保守。尤其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後,這種傾向更加明顯。雖然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為日本經濟的繁榮起到推動作用,但中日關係也在小泉純一郎當政之時,長期處於「政冷經熱」的困難狀態。

 

 

 

  90年代以後,作為日本成為政治大國的國策,大國意識開始抬頭,其中一直持續著的是修改憲法第九條和爭當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但是讓世界人民警惕的是,日本的這種大國夢,是和日本的「戰前史觀」緊密聯繫著的,日本內閣成員多次參拜靖國神社,多次失言否認日本對外侵略的歷史,不能不讓世界正義之士和亞洲廣大人民懷疑,這樣一個國家能否堂堂正正地成為一個大國?

  1994年12月7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諾貝爾皇家文學院的講壇上,獲獎的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發表了《曖昧的日本的我》的獲獎演說。

  也就是在26年前,另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這裡發表過獲獎的演講《美麗的日本的我》,這個對照成為大江健三郎反思日本的一個重要由頭。

  大江健三郎說:川端康成的「這一演講極為美麗,同時也極為曖昧。」

  「坦率地說,與26年前站在這裡的同胞相比,我感到71年前獲獎的愛爾蘭大詩人葉芝更為可親。」因為他「在破壞性的盲目信仰中守護了人類的理智。」

  「倘若可能,為了我國的文明,為了不是因為文學和哲學,而是通過電子工程學和汽車生產工藝學而為世界所知的我國的文明,我希望能起到葉芝的作用。在並不遙遠的過去,那種破壞性的盲目信仰,曾踐踏了國內和周邊國家的人民的理智。而我,則是擁有這種歷史的國家的一位國民。」

  「作為生活在現在這種時代的人,作為被這樣的歷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憶者,我無法和川端一同喊出『美麗的日本的我』」。

  「我覺得,日本現在仍然持續著開國120年以來的現代化進程,正從根本上被置於曖昧的兩極之間。而我,身為被刻上傷口般深深印痕的小說家,就生活在這種曖昧之中。」

  「把國家和國人撕裂開來的這種強大而又銳利的曖昧,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間以多種形式多樣化和表面化。日本的現代化,被定性為一味向西歐模仿。然而,日本卻位於亞洲,日本人也在鑒定持續地守護著傳統文化。曖昧的進程,使得日本在亞洲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而面向西歐全方位開放的現代日本文化,卻沒有得到西歐的理解,或者至少可以說,理解被滯後了,遺留下陰暗的一面。在亞洲,不僅在政治方面,就是在社會和文化方面,日本也越發地處於孤立的境地。」

  「支撐著日本人走向新生的,是民主主義和放棄戰爭的誓言,這也是新的日本人最根本的道德觀念。然而,蘊含著這種道德觀念的的個人和社會,卻不是純潔和清白的。作為曾經踐踏了亞洲的侵略者,他們染上了歷史的污垢。」

 


推薦閱讀:

《大國崛起》的內容是什麼?

TAG:日本 | 崛起 | 大國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