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弄死袁崇煥後,大明王朝還有一張底牌,很快也被糟蹋了…

原創歷史熱文: 明朝那些事兒 裡面的歷史都是真的嗎| 慕容復要恢復的大燕國有多奇葩|極簡中國游牧民族史|古人木有套套,咋辦|國外歷史書吹水的現象很嚴重|我們為什麼要放棄永生

01

1627年8月24日,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在風雨飄搖中登基了,年號崇禎。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是千瘡百孔,大廈將傾矣。年輕的崇禎皇帝看到自己接手的這與個爛攤子,很無奈的嘆了一口氣。

歷史上對於崇禎的說法很多,但是嚴格來說,崇禎還是一個有理想的君主,他試圖用自己自律來勵精圖治重新恢復大明王朝的昔日輝煌,然而現實太殘酷:內有義軍,外有鐵騎,百官更是昏聵無用。

直到十七年後,帝國的大廈在炮火聲中轟然倒塌,崇禎皇帝在在煤山上高呼「諸臣誤我」,其撕心裂肺之凄厲在幾百年後聽來仍是驚心動魄,一個曾經四方來賀的王朝就這樣結束了,真是可憐。

然而,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崇禎勤奮了十七年,仍然沒能躲過帝國覆滅的命運,絕對不是一個可憐就能說清楚的。

02

與他的勤奮相比,更讓人扼腕嘆息的是他的用人之道。

【傳庭死,而明亡矣。】

傳庭者,孫傳庭也。

孫傳庭死了,然後明朝就完了。

這樣的話,當然是有他誇張的成分,一個歷史朝代的結束自然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但是,對於大明王朝來說,也許孫傳庭算是最後的一個希望,可惜這個希望也破滅了。

而破滅這個希望的人,正是崇禎自己。

孫傳庭,字伯雅,山西代州人,26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算是少年得志。

他和另一位牛人袁崇煥是同年進士(1619年,即萬曆四十七年)。

不過袁都督很快就大紅大紫了。

7年後袁同學就乾死努爾哈赤聞名天下。

孫還是郎中,按說大好的錦繡前程正在向他頻頻招手,然而僅僅過了兩年,他卻辭職不幹了。

原因很簡單,跟當朝大太監九千歲魏忠賢不對付。

當時的魏忠賢權勢熏天,多少人心裡看不下去,卻都一個個低眉順眼,沒有幾個願意辭職不幹的。

辭官不做的孫傳庭安安靜靜的在老家呆著,看花開花落觀雲展雲舒,彷彿這世間的紛擾都已跟他無關。

然而,一個胸懷天下的人是不會沉默很久的,他只不過在等機會而已。

這時候的大明王朝已是狼煙四起:農民起義軍風起雲湧,清軍在關外虎視眈眈。孫傳庭忍不住了,畢竟這種平靜的田園生活不是他想要的。

他主動回到了京城,請求重新做官復職,這時候,魏忠賢的骨頭已經化成灰了。

在出發前往京城的時候,孫傳庭說了這樣一句。

【待天下平定之日,即當返鄉歸隱】

我不是為了想要做官貪圖榮華富貴,我只是不願意這天下動亂百姓受苦。

崇禎也算夠意思,對於這樣一個在前任老闆手上不打招呼就跑掉的一個無組織無紀律的人,什麼也沒說,就讓他重新回到了吏部,繼續搞人事工作。

對於這樣的工作,自然不是孫傳庭想要的——這還不如在家種紅薯好玩呢。

一年之後,孫傳庭主動請纓去了陝西擔任巡撫。

這是1636年,袁崇煥已經在6年前死掉了,放在那個年代真的是很久遠的事。

也許太平盛世巡撫是每一個走上仕途的人都眼紅的好差事,然而在明末特別是崇禎年間的陝西巡撫,卻是令無數人躲猶不及的職務。

因為這時候的陝西,正是義軍的地盤,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在這裡鬧革命鬧得如火如荼,來到這兒當巡撫等於是把腦袋別在了褲腰帶,有今日無明朝,可是孫傳庭還是挺身而出了。

對於自告奮勇的孫傳庭,崇禎皇帝還是很欣慰的,出發前,皇帝親自和他談了談了心,並且給了他六萬量白花花的銀子,讓他作為軍費。

除了這杯水車薪的六萬兩銀子,皇帝說我再也給不了你什麼了,國家也很難,希望你能理解。

孫傳庭什麼也沒有再伸手跟皇帝要,只是提了一個要求:我理解國家的難處,但是我去了陝西幹什麼得按照我的來,請朝廷也不要管我,要是干不好,找我的事我沒話說。

皇帝拍了拍孫傳庭的肩膀:去吧,大膽的干,我給你撐腰。

03

就這樣,孫傳庭揣著六萬兩銀子來到了這個讓無數人望而生畏的地方。

然而,陝西的情況還是比孫傳庭想像中更糟糕。

當時還有兩個比較猛的人:洪承疇和盧象升,基本上能打仗的出色一點的將領都在他們兩個人那裡,而孫傳庭帶過來的六萬兩白銀,充其量夠一支一萬人的軍隊半年的飯錢。

所以,孫傳庭基本上處於沒錢,沒兵,沒大將的境地。

但是這對於孫傳庭來說根本不叫事:沒兵,就在當地招募。短短的時間裡,他就很快的組成了一支秦軍,兵員大多來自於陝西北部的「兵戶」家庭,當地民風彪悍,很多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戰鬥力。

比起其他人孫傳庭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練兵,因此他就乾脆在一次次的戰鬥中讓士兵鍛煉,事實證明,實踐出真知,它在短時間內成立的秦軍幾乎所向披靡很快就讓高迎祥吃盡了苦頭。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孫傳庭出發前跟崇禎皇帝拍胸脯子保證的不讓朝廷掏錢的承諾還真的實現了:從餉銀到糧草,大都是靠著孫傳庭收回的軍屯以及陝西當地富戶的供應(當然這些富戶也不是個個自覺自愿的,少不了孫傳庭磨嘴皮子),基本上沒有讓朝廷作難買單。

有了這樣一支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的鐵軍,孫傳庭從三月初到陝西的一無所有到七月全殲高迎祥,只用了四個月。

是的,四個月。

高迎祥怎麼也沒想到,自己風生水起縱橫天下七年,卻在短短的四個月里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書生打垮了。

不僅高迎祥自己不信,就連崇禎皇帝也不信,也許不是皇帝不信,只是不敢相信——一個讓自己頭疼了七年的惡魔居然這樣快就被消滅了?

直到高迎祥被押送到北京,崇禎皇帝看著一臉沮喪的高迎祥,才終於相信,這是真的。

也許,在那一刻,崇禎皇帝在心裡那個登基之初的強國夢又浮上了腦海?

高迎祥死了,可是天下並沒有太平,因為還有李自成,還有關外的皇太極。

在幹掉了高迎祥之後,孫傳庭沒有歇著,也沒有咧開大嘴向皇帝討封賞,而是繼續匯合其他明軍部隊,展開對起義軍的圍剿,相繼收拾了聖世王,瓜背王,鎮天王,一翅飛等,關中以南地區漸趨安定。

可是,這不是孫傳庭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天下平定】,在全殲高迎祥之後的兩年,孫傳庭匯同洪承疇在潼關南原設伏擊潰了李自成,李自成倉皇而逃,身邊剩下的只剩下十七個人。

然而李自成沒有死,李自成是幸運的。

因為這時候清兵打過來了,已經突破了長城,京師危在旦夕,崇禎皇帝急調洪承疇和孫傳庭回京防禦,就這樣,李自成躲過一劫,要是袁崇煥沒死,李自成就沒啥機會。

這時候,大明王朝的另一個擎天紫玉柱盧象升已經在巨鹿陣亡,京師已經戒嚴,大明危在旦夕。

孫傳庭被任命接手盧象升的工作,指揮各路勤王入京的部隊。

05

應該說孫傳庭此時的聲望和地位如日中天,可是,偏偏朝廷中有個和他不對付的人。

這個人叫叫楊嗣昌。

楊嗣昌是這時候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而他之所以和孫傳庭有嫌隙,只是因為當初在剿滅義軍的方案上有分歧:楊嗣昌曾經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埋伏】的方略,對於這個計劃孫傳庭本身是認可的,但是按照這個計劃,楊嗣昌提出要再擴軍20萬,對於這一方案孫傳庭堅決反對。因為要擴軍就要軍餉,此時的天下百姓已經苦不堪言,哪有能力再來分擔朝廷的攤牌,如果一定要執行,勢必逼著更多的百姓加入到起義的隊伍,因此,楊嗣昌為此一直耿耿於懷。

最令孫傳庭感到心寒的是,在抵達京郊後,崇禎皇帝居然不讓他入京朝見,而跟他一起回來的洪承疇卻在受到慰勞,並且奉旨進京面見皇帝,此時的孫傳庭心中滋味可想而知只。

洪承疇被封為薊遼總督,楊嗣昌主張將招安的起義軍留在薊遼用於防禦清軍,孫傳庭極力反對,言【秦軍不可留也。留則賊勢張,無益於邊,是代賊撤兵也。】然而楊嗣昌和崇禎皇帝置之不理,為此孫傳庭憂心忡忡急火攻心,以至於耳朵都聾了。

第二年,朝廷改派孫傳庭總督保定河南山東軍務,孫傳庭給崇禎皇帝上了一封奏摺,希望能見見皇上,這封奏摺被楊嗣昌看到了,以為要在皇上面前告自己的黑狀整倒自己,就讓人把奏摺送還給他,皇上連看也沒看到。孫傳庭徹底的灰心了,就又繼續上書,說自己病了,請求卸任還鄉,然而楊嗣昌並不想放過他,跟崇禎皇帝說:他是說瞎話,根本就沒病。

崇禎皇帝大怒: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你還跟我耍小性子?一道聖旨把他送進了監獄,長達三年。

也就在孫傳庭在看守所喝稀飯的時候,他所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被招安的農民軍重新造反。

楊嗣昌和他所推薦的熊文燦紛紛戰敗,喘息過來的李自成已經打到了河南,攻佔了開封。

此時河南正值大災,災民們【惟恐自成不至,從自成者數萬】,大明王朝再次的岌岌可危。

06

崇禎皇帝終於醒悟過來,想起來孫傳庭曾經說的話,而朝野上下要求孫傳庭出山的呼聲也此起彼伏,於是,在孫傳庭蹲了三年大牢之後,崇禎皇帝下旨啟用他為兵部右侍郎,並且很虛心的親自到文華殿向他諮詢平叛的辦法。

這一次的崇禎皇帝是真心的,賞賜了孫傳庭很多的東西,讓他帶兵直接去開封解圍,到了開封,危險已經解除,可是陝西那邊卻又不行了,連總督都被殺了。

孫傳庭屁股還沒坐熱,又調轉馬頭回到了幾年前開始他傳奇的陝西。到任之後,孫傳庭奉旨處死了作戰不力的賀人龍,準備整治軍隊做平叛的打算。

可是李自成不給他歇息的機會,又重新圍困了開封。

開封再次被圍的消息傳到北京,崇禎皇帝派了一個御史蘇京過來監督孫傳庭剛剛招募的軍隊,並且催促他立即到開封去。

孫傳庭明白這一次招募的軍隊和第一次招募起來的秦軍不一樣,以這樣的烏合之眾上前線打仗簡直就是開玩笑。

可是皇帝不聽他的解釋,不得已,孫傳庭只好揮師出兵。

部隊走到潼關的時候,李自成掘開黃河淹沒了開封,開封失陷。

開封失陷後,孫傳庭繼續向南陽進兵,李自成派兵攔截。

孫傳庭經過考察,在這裡設下了三重伏兵,將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一路潰逃。

李自成是一個聰明人,一邊逃一邊命令軍隊把刀槍和軍需品全部拋下,整個道路上都堆滿了東西,孫傳庭一直害怕的情況出現了:臨時組織起來的隊伍看到這些東西都拚命的爭搶,隊形大亂,李自成殺了一個回馬槍,孫傳庭大敗,這時候部隊連吃的都沒有,不得不摘樹上的青柿子充饑。

天大雨,糧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凍且餒,故大敗

此役被稱為「柿園之役」。

受到重創的孫傳庭退回潼關,因為他深知李自成的目標一定是入陝。然而崇禎皇帝卻不這樣想,在孫傳庭在陝西休整了半年,部隊也剛剛有些恢復過來,命令又下來了,催促他主動向李自成開戰,並且賜給他一把尚方寶劍,孫傳庭長嘆:我知道這一次出征是再也回不來了,可是不出戰,難道再去監獄裡面嗎?

孫傳庭轉回頭問自己的夫人:這一去必死無疑,你怎麼辦?夫人說:大丈夫只管報效國家,何必挂念我?

就連當時的兵部侍郎張鳳翔也向崇禎皇帝上書:如今我大明朝就剩下孫傳庭的這一點家底了,實在不能輕舉妄動了。

「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可是崇禎根本不聽,孫傳庭再一次無奈出兵。

1643年8月,孫傳庭帥10萬人出潼關,9月,孫傳庭在河南汝州兵敗,李自成追殺400里,明軍四萬餘人戰死,10月,李自成攻克潼關,與孫傳庭一起出潼關的白廣恩,陳永福投降,10月3日,面對著李自成的十萬大軍包圍,孫傳庭單騎沖入敵陣,壯烈殉國。

至此,大明王朝的【最後一副家當】損失殆盡。

然而更令人心疼的是,大戰過後,沒有找到孫傳庭的屍首,崇禎皇帝居然認為他是詐死潛逃了,連一個封號都沒有給他。

幾天後,李自成攻破西安,孫傳庭的夫人帶著兩個女兒三個小妾投井自殺。

1644年,

5月4月25日,

崇禎上吊自殺,

明亡。


推薦閱讀:

袁崇煥為何要殺毛文龍?
崇禎為何非要置袁崇煥於死地?原來他才是加速明朝滅亡的推手
崇禎兩位才華出眾大臣洪承疇與袁崇煥誰更優秀
袁崇煥:一片忠心 奈何「被漢奸」
袁崇煥真死得冤嗎?

TAG:袁崇煥 | 王朝 | 崇禎 | 大明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