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正知正念護持自心,是修學大圓滿、禪宗、凈土一切法門成就的前提

「針對我們現在大多數修行者的根基來講,需要長期依止善知識聞思經論,嫻熟地修習這些竅訣。要不然,你既不知「一心」為何,也不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種種方便法,去喊破喉嚨念佛持咒,或是閉起眼睛靜坐,只能是徒勞無益。」

精進習定者,剎那勿弛散,

念念恆伺察;吾意何所之?

以各種方法精進修習禪定者, 一剎那也不應讓心鬆散於所緣境之外,應當念念相續地恆常伺察:我的心意正在緣念什麼?

佛教的證法為「戒、定、慧」三學。我們的修學都是圍繞三學而展開,無論是密宗、顯宗,任何宗派都是如此。而正知正念是護持戒律的方法,也是修習奢摩他——「精進習定」的根本方法。當然,修持禪定的方法,在佛教中有各種竅訣,像我們以前講過人天乘修心法、大乘修心法、金剛乘修心法,也講過九住心禪定等等。而這些方法有相同的一點,就是以正知正念伺察或觀照自心,護持自心安住於所緣境。可以說,以正知正念護持自心,是修學大圓滿、禪宗、凈土任何一個法門成就的前提。

比如說凈土宗,在《彌陀經》要求持名念佛,一心不亂。所謂的一心不亂,在《大方三戒經》中說:「如不得心,是名一心。這是究竟的境界,如果沒有一點竅訣,天天持名念佛,這種境界始終是難以達到。不用說「理一心」——證悟實相安住無緣的境界,就是「事一心」——繫念一緣不雜亂之境,這種境界也很難得到。藕益大師在《念佛即止觀論》中云:「思維憶持現前一念心性,名為念佛。」《華嚴經》中說:「若能念佛心不亂,則當睹見無量佛。」在念佛時若心不散亂於他緣,則能睹見無量如來。所以修習凈土法門者,此處的「精進習定者,剎那勿弛散」,是其關鍵竅訣。當然也是其他各宗各派修行人必修的竅訣。我們翻開古代高僧大德的語錄、論著,這方面講得很明白,無論凈土、禪、密宗都是要求修行者以正知正念去「制心一處」。

針對我們現在大多數修行者的根基來講,需要長期依止善知識聞思經論,嫻熟地修習這些竅訣。要不然,你既不知「一心」為何,也不知「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的種種方便法,去喊破喉嚨念佛持咒,或是閉起眼睛靜坐,只能是徒勞無益。上師如意寶反覆強調過,他特別反對年輕人放棄聞思去閉關,沒有聞思的功德,而誇口要閉關修定,可能是這些人想逃避人群、現實,而想求個人安逸;或者是想偷懶,睡大覺……我們在座四眾弟子中,年輕人千萬不要輕言閉關。閉關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放棄多生累劫積集資糧才得到的聞法福緣,糊裡糊塗地去修行,或是為逃避現實,為了一時安閑去住山,這是對自他不負責任的舉動。

上面講的一大段,闡述了聞思修定竅訣的重要性,現在回到偈頌。我們在以各種方便精進習定時,努力使自心不弛散,儘力如流水般觀察自心,安住其所緣念的對象。印度善天論師說:「我們經常觀察自心,自己的心如果造善業應隨喜延續,使之增上;如果自心處於無記狀態,應迅速改變使之趨向善法;如果自心陷於惡業,必須斷掉,重新向善。」這個過程中,必須要保持一個有警覺的正知自心開始時肯定有一些躁動,不習慣,但只要自己具足恆毅,兢兢業業地去反覆將失去的正知正念拉回來,如同滴水穿石,自己定能調馴自心。修行就是如此,只要你能不自欺,腳踏實地去一點點積累,就會有成就。這不在於你有沒有地位、名聲,也不在於你有多少財富。如果一個乞丐能如是去觀修自心,那他就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能如是去觀心的修行者,形象上再去下力氣,也只能是自欺欺人。名氣再大也不能代表真實修行,古人也說過:「名僧未必高,高僧未必名」也。


推薦閱讀:

【譯文】達拉斯警方開始「正念」訓練
和一行禪師近距離接觸是怎樣的體驗?
《得意忘形》播客 #11:不如我們停止自我攻擊,看看會發生什麼?
覺知與觀照|公益第四期(4.3周二晚)
唯我們覺醒之時,方是黎明。

TAG:禪宗 | 正念 | 成就 | 凈土 | 大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