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魔鬼也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要不是如今希特勒聲名狼藉,他跟里芬施塔爾的交往,也算上是一段藝術史上的佳話哩。 1932年,希特勒去拜訪她時,還翻看了她批註過的《我的奮鬥》。在書的頁邊空白處,里芬施塔爾寫著「說得不對」、「誤解」、「錯」、「好」之類的評語。可日後她從來沒有因為這一點被納粹黨找麻煩。
是第三帝國有言論自由么?不,僅僅因為她是希特勒極端欣賞的里芬施塔爾,是能為第三帝國所用的藝術天才。否則,在納粹眼裡,才智越高越可恨。比如像托馬斯·曼這樣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德國人,就得流亡他國。
納粹黨上台時,里芬施塔爾三十一歲都不滿,而且還不是納粹黨員,但她得到政權的垂青,德國沒有第二個藝術家能及。1933年8月,希特勒要她給納粹的紐倫堡黨代會拍攝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的名字就叫《信仰的勝利》,希特勒和納粹黨的大小頭目都參加了該影片隆重的首映式。可她在回憶錄里卻否認自己是在為納粹黨拍宣傳片,辯稱「這明明是一部紀錄片」。
但是,她無法否認這是一部令納粹黨和希特勒格外滿意的「紀錄片」。要不然,最重視宣傳的納粹黨,怎麼會在第二年又是希特勒親自出馬,邀請她給納粹黨代會拍攝第二部紀錄片呢?納粹黨給她錢,可不是為了讓她過足為藝術而藝術的癮。這次,這部名為《意志的凱旋》的影片,獲得了國家電影獎,就連德國最高領導人希特勒都給她發賀電呢。而里芬施塔爾的藝術巔峰,則是她為1936年奧運會拍攝的紀錄片——《奧林匹亞》。
正是因為不是乾巴巴的、拙劣的政治宣傳,不僅德國人對她的藝術表現形式喜聞樂見,就是國外也刮目相看。威尼斯影展給了《意志的凱旋》金獎,而巴黎世博會授予它最佳電影獎,法國總理達拉第還親自給里芬施塔爾頒獎呢,《奧林匹亞》則幾乎成了所有體育紀錄片的聖經。
里芬施塔爾名聲在外,就連義大利的獨裁者墨索里尼,都當面盛情邀請,希望她能幫著拍一部將蓬梯尼施沼澤地里的水排乾的電影。想想看,既然能將純政治的納粹黨代會都拍攝出絕倫的藝術之美來,難道就不能為義大利給沼澤地排水這樣與天斗的壯舉拍攝出震撼人心的美來?里芬施塔爾的巨大成就,非但不能幫她擺脫跟納粹政權的干係,反而正說明政治和藝術能夠完美地狼狽為奸到何種程度。美,可以稱為踐踏善的最可怕的工具。
可里芬施塔爾並不因為自己曾給納粹效勞而悔恨,她反而振振有詞地回擊指責:「不要因為我為希特勒工作了七個月而否定我的一生!」這個在第三帝國如魚得水的女人,一再表白自己「只是個藝術家,不太關心現實」,或者說對政治「根本不感興趣」。
這是一句謊言,一種遁詞,一種將專業或藝術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戈培爾日記里的那句話可謂是一語中的:「這個女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在極權國家,要是不關心現實,不明白政治,怎麼混得下去而且還混得那麼好?在極權國家「幸福平安」生活的首要原則,就是時刻都不能忘記,不能惹納粹黨和當權派。而奉行這一原則本身就是關心政治、關心現實。
其實,她用不著費那麼大的勁辯白。因為沒有多少人會把她的回憶錄當作信史來閱讀。她只會是臭名與美名同在,但臭不掩美。無論金字塔下當年有過多少血淚和冤魂,它都會永遠被視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遺產。歷史有時就是這麼的無情。
推薦閱讀:
※大清最悲情的王爺,一生晦氣不斷,死後眾老婆還被強佔
※明朝300斤王爺朱常洵被燉成肉湯?李自成親制「福祿(鹿)宴」
※【全家養命所在 灶王爺地盤:廚房風水怎能忽視?】
※王爺與王府(四)
※《不冷笑話》第634期:段王爺的一陽指為什麼可以名震天下?
TAG:博客 | 王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