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法師同校友談佛法(比較長的文章)

  (一): 

  (2003年7月25日)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一個偶然的機緣,看了一本介紹弘一大師的書,從而接觸到佛教,一下子明白了,人生應該著意的地方在那裡,應該用力的地 方在那裡,當時內心中出現了某些轉變,讓我知道人生應該用力的地方。那時候沒想出家,但是我知道,哦,人生應該用力的在自己的人格、在心地、在自己所能夠 掌握的,外在的環境沒有辦法把握。而自己的人格、內在的心地、德行的把握呢,他可以產生非常大的力量,也可以說產生無窮的力量。我看了弘一大師傳之後,就 得到這樣一個啟發。 

    得到這樣一個啟發之後呢,同時也認識了一個北大的朋友,他應該說是老師,比我高五屆,北大人口研究所的,他是我非常要好的朋友。他認識我師父,他到廣濟寺去,向我介紹那裡非常清凈。我說那你帶我去吧,後來我們就到廣濟寺去。 

    還記得是90年的冬天,去廣濟寺,我第一次去,我們師父感冒了。一直到現在,在我印象里,好像那也就是我第一次見他重感冒,師父精力非常 充沛,而且工作量非常大,那樣呢,我就在廣濟寺,沒有見到師父,但是見到很多法師,妙華法師,現在在江西南昌的純一法師,還有普陀山的德明法師,現在的當 家師演覺法師等等,由此認識了很多出家人,經常周末去找他們,到他們那裡去閑聊天,那麼中午在那裡混點兒飯吃,齋飯,廣濟寺那裡經常打齋,禮拜天,免費 的,如果沒有打齋,師父們也很慈悲,打飯給我們吃。 

    我非常感恩這些寺里的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法師,對我都有恩,對我很有耐心,那時候自己是很毛糙的,也不懂佛教的規矩。後來我又到法源 寺,認識傳印老和尚,我很早就見到傳印老和尚,他給我的印象就是他很自在,每次去他都在那裡喝茶、磕瓜子,他說:「哎,來來,這個這個茶很好,這個瓜子很 好。」每次我一去,他都這樣,然後送一些書給我們,我從他那裡得到一些佛教書,比如宣化上人萬佛城的那個功課本,普賢行願品,金剛經,藥師經,觀音普門 品。那些經,特別是普賢行願品,給我很大的震撼。 

    我也得到台灣過去道源法師,他的一個佛七講話。我拿回去讀,讀了以後,我就念阿彌陀佛,在宿舍裡面,念阿彌陀佛,我那以前是很瘦的,念佛 念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就胖了。當然出家以後,又瘦了。那次,念了以後,身體就感到很輕安,心裡非常寧靜,原來心裡很煩躁、很迷惘,這時逐漸沉澱下來,我 知道我該做什麼,我在宿舍裡面是睡上鋪,所以經常自己一個人在上鋪盤著腿在那打坐,念阿彌陀佛,而且自己當時有一套理論,覺得阿彌陀佛是一個電台,我這裡 要接受他的電磁波,後來看看,哎,別的法師也有這麼講的,看來我的理解還沒錯。所以我念阿彌陀佛,念一陣以後,很有感觸,身心有很大的感受,以後呢,心態 有很大的轉變。晚上經常做夢,夢見和一些出家人在一起,從來沒見過的和尚,有中國的、有時候有印度的,或者晚上做夢,夢見到寺廟去,所以人的心發生很大的 變化。夢是虛幻的,大家知道,它是我們意識,或者深層意識,在特定情況下的一種浮現。但是這個夢,它有時候會影響我們的人格、或者生活,這個影響不是別 的,不是說我們一定按照夢裡說的去做。夢它改變我們的心境。我們在白天的生活,因為一個人罵我們、打我們,會影響我們的心態;在夢裡罵我們、打我們,同樣 會影響我們的心態。我們在夢裡或者是得到一些啟發,得到一些慈悲的感受,或其它的感受,同樣會影響我們的心態,我是這樣理解。 

    在學佛之初,這些感受就使自己升起很大的出離心,好像覺得知道自己以後應該作什麼,自己應該去做和尚,原來始終不清楚自己應該去做什麼, 要找工作也不知道自己要找什麼,也從來沒有想過怎樣去養家糊口什麼,啊,沒有想過這些,這下明白了原來自己是要作和尚的,我要去當和尚,所以那時我拿定這 種主意了,但是我開始也沒有想到到柏林寺來,沒有這麼早,我是24歲出家,當時盤算說,因為根據我家裡的情況,要很早出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算計著,看來 我還要工作一段時間,成個家,給父母生一個兒子之類的,然後我就想著弘一大師39歲出家,我想我要是40歲的話,應該也差不多,那時是這樣打算的,那麼後 來就認識我們師父了,去他那裡很多,接觸到一些善知識。象四川的陳兵老師,我很早就見到他,就在師父那裡,我還記得那天的談話,記得很清楚。還有台灣的耕 耘先生,過來傳播安詳禪,我在法源寺聽過他的講演,那一切我歷歷在目。 

    所以認識師父以後呢,在91年的冬天,他就帶我到這裡來。他說這裡有一個寺院,我以為是這裡有一個很完整的寺院,什麼都有,他說我們柏林 寺要打佛七,他是說打禪七,我記得很清楚,一聽說禪七我就很上勁。我那時候學打坐,學雙盤。在學校里裡面,也和那個在一起雙盤,比賽看誰盤的時間長。我說 好我去,然後寒假我就沒有回家。我就到這裡來參加,是佛七,念佛七,念阿彌陀佛。那麼每隻香坐的時間也不太長,就40分鐘,而我在學校的時候,在北大我可 以一次盤一個小時,沒有問題。但是念佛七它是一天坐到晚哪,第一天我就知道厲害拉。哎呀,受不了,腿受不了,而且身心受到很大的考驗,各種煩躁都出來了。 

    我那時候來,只有前面這個塔,北面有一些過去師範學校佔用柏林寺,他們在五六十年代修的很陳舊的磚瓦房,我們師父就用這些磚瓦房,作佛 堂、作餐廳、作宿舍,我們就住在那些磚瓦房裡面,打佛七。非常荒涼,沒有這些道路,沒有石頭,鼻子、眼睛,都沒有,前面一個門,外面是個很大的垃圾坑,在 冬天哪,一颳風,滿院子飛,都是風沙。但是這一切,給我深深的印象,就是我從喧鬧的北京來,北京很喧鬧,各種信息、各種噪音,各種其他的景象啊,分散我的 注意力,我在那裡感不到有什麼特殊的、吸引我的心靈,很神聖、很崇高的東西。到這裡來,條件很艱苦,廁所也是那樣的,很原始,那麼,伙食呢,也不怎麼樣, 但是因為我一向不注意伙食,我也想不起來,那時伙食是什麼樣的,肯定是不如北京好。但這一切形成一個很大的反差,這裡的物質條件很差,這裡的人,出家人也 只有十幾個,但是那種精神面貌、精神狀態,他們所想的,所做的卻很高尚,還有師父在北京的時候,在我的印象里,是一個學者。很儒雅,編雜誌,但到這裡來以 後呢,把袈裟一穿,念經,嗯,另外一種形象出現了,和尚的形象。這種形象他是很有力的,他是不以外在的社會輿論、社會評價為轉移的,就是一種好像是安心念 經,這種味道,給我很大的震撼。那麼在吃飯的時候,他表堂,就是在吃飯的時候,給大家講幾句,現在有什麼事情要注意,什麼工作要做,裡面所顯示的那種在比 較差的環境下的那種理想,給我很大的震撼,使我對這裡產生很大的信心。我也覺得這裡好像很破,很荒涼,但是有一種生機感。因此呢,也沒有怎麼想,簡單的想 法,就是我就到這裡來出家挺好,就是這樣的。那麼回家以後,跟父母商量,商量他們不同意呀,肯定不同意。當時我就說,算了,不同意我就緩一緩吧。到92年 這個大殿落成我來的時候,觸景生情,不能緩了,先出家再說。因為釋迦牟尼佛出家也沒有跟父母商量,而且我們的那個師爺,虛雲老和尚出家也是一樣的,所以我 給自己找的理由就是這樣的,先出吧,出了再說,就這樣出家了。 

    當然講到這一點,後來父母又找到我,我的心是不動的。後來他們也慢慢被我轉化了。我當時有一個信念,只要自己堅定不移做了,他們一定會理 解我,因為我的父母是真正愛我的,他們知道這個真正對我有好處,他們一定會支持的,他們反對是因為他們不理解。他們怕我挨凍啊、挨餓呀,是不是在社會上受 了很多委屈呀,我說沒有受什麼委屈。等等呀,這個心態,他們並不一定是反對佛教,他是出於慈愛。我母親看我很堅定,她也沒辦法。我的決心很強啊,所以他們 就被動接受,被動接受兩三年以後呢,就主動接受了,現在也都成了佛教徒。我母親有一次跟我講,她說我出家是對的,因為後來我弟弟又成家,又結婚生孩子,然 後又吵架,哎呀,在家很煩惱,所以說後來他們也就不管了。我出家的情況大致就是這樣。 

  


2007-01-24 11:27:40: 般若波羅密 (廣州)

  (二): 

  那麼在自己的身心上呢,就是我出家以前,能夠感受到坐禪的快樂,坐禪給自己帶來的清涼,使我對世間的五欲,不再留戀。我知道在我們的身心裡 面,有更加強大、更加真實、不依賴於外在條件的快樂,這一切出家以後能夠更好的去實踐它。這一切也是比較實際的一些力量。然後呢,我畢業以後,在北京一個 中學也住了一年,那裡呢,實際上是非常安靜的。沒有什麼太多工作,講完課就可以自己學習和打坐。所以我那時候自己實際上是非常安靜的。在辦公室打坐也非常 多。出家以後反而很忙了。 

    但出家以後,我也漸漸的明白,出家人有他的責任、他的義務,他要去奉獻。他要跟現在這個時代的眾生一起,承受佛教現在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因此我出家以後,在很長時間,說心裡話,我沒有任何念頭,我沒有任何理想,說我想作什麼,我沒有任何想法,我只是服從僧團給我的安排,服從師父給我的安 排,讓我作什麼,我就全力以赴去做,什麼也不想。那麼很長時間,我沒有自己的東西,一直到現在,應該說也是沒有。 

    不過從出家以前對出家生活的想像來說呢,還是傾向於我出家以後能夠很悠閑自在的自己念念經、打打坐,能夠在修證上馬上有所成果,這個倒是經常會想起來。然而後來出家以後的因緣,看起來不是這樣,所以我就服從因緣的安排。 

    剛才有個營員問到,皈依三寶以後的信心問題。信心是我們修行從開始到結束,貫穿始終的問題,在成佛以前,都會有疑惑。只是疑惑有大有小、 有多有少、有粗有細,佛教不反對我們疑,孔子也講困而知之。盲目的信,沒有理解的信,是脆弱的、沒有力量的。如果我們有疑惑,然後再學習,去了解,我們得 到的,是真的。我們信仰也會更有力量。佛教是歡迎疑惑,不過這種疑惑應該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不是完全封閉否定的,應該是開放式的,說讓我再去看看,去 了解,去試驗一下,去體驗一下,之後再下結論。你剛才講得對,皈依三寶會有助於你更快地解決這些疑惑,解決心裡的謎團。看看大家還有什麼問題? 

  

2007-01-24 11:33:24: 般若波羅密 (廣州)

  (三): 

  某營員:我是北大科學社會研究中心的科學哲學博士,因為我的專業,我想向您請教一下關於宗教與科學的問題。我是第一次來參加夏令營,我在這兒 的確過得非常愉快,但是我的心還是在佛門外徘徊。從科學哲學的角度講,科學滿足一條重要的原則——證偽原則,就是科學理論都是可以證偽的。但是我認為佛教 在這方面跟科學有所不同,比如說你有一個願望沒有達到,那麼解釋為你的心不誠;如果願望達到了,就是心誠。那麼無論願望達到與否,都可以說佛法是正確的, 似乎佛法是不可以證偽的。我想請明海大和尚解釋我這個疑惑。 

    明海師:你這個疑惑我理解。你這個問題也是一個不錯的問題,以後你可以繼續通過了解佛學,通過學習佛教,然後再進一步地進行深入的比較和 研究。你剛才所引用的那個例子,並不是佛教自己的例子,你一定要引用佛教的經論,釋迦牟尼佛或者是大德祖師的言教。你引用的是一般帶有迷信色彩的佛教徒, 或者是世俗對佛教誤解的觀點下的一種說法,心不誠啊,心誠啊之類。現在且不說你引用的這個例子,我想提醒你幾點。第一點,科學哲學的價值觀、認識論、方法 論它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也是在各種歷史背景、各種因緣條件下出現的,在人類文化上也是一個相對存在的事物,它也不是天經地義的。五千年以前,人類的科 學認識論、實驗方法並沒有,科學哲學更沒有,那麼以後它會不會永遠存在下去,也很難說。所以時間空間各種維度來看,它不是判斷一切的絕對的標準,它也是標 准之一,這是第一個提示。 

    第二點,佛教是很注重實證的,科學也是很注重實證的。但是科學所獲得的資料是來源於人類的感官,人類的感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而感官收集 信息有它的局限性。我們在科學史上可以知道,感官有很大的欺騙性,比如我們看水中的筷子它是彎的,但實際上它沒有彎,等等。因為感官所收集的資料,以及我 們用我們的意識,而意識又受我們情緒的影響。我們知道現代存在主義哲學,現代西方哲學特別是一些近現代的哲學,它們也對人類科學認知裡面的理性,提出很多 問題。因為理性活動的背後,有很多其它的東西支持,往往是非理性的東西在支持,它不一定是純客觀的。當然現在從科學哲學體系內部,也知道沒有一個純粹客觀 的認識、純粹客觀的存在,這種夢已經破滅了。在上個世紀初,我們知道有測不準原理,一個純粹客觀的粒子是不存在的。那麼佛教它的實證精神和科學有幾點不一 樣。我不是在否定科學,我覺得科學活動是人類生活里一種非常重要的活動,這種活動不僅可以幫助人類解決生活里很多具體的困難,而且在這個活動探索、思考的 過程裡面,人類由於不斷地認識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精神的境界不斷地擴展。因此也許現在它不完美,它會越來越完美,它不斷地被否定,在不斷否 定的過程里,我們人類逐漸發現自己。那麼佛教跟科學在實證方面不一樣,有以下幾點。第一個,科學是外證,佛教是內證。外證是處理外在感官收集的信息,而內 證首要的是心靈、感受的。因此佛教的內證,從人和人來說,它有可重複性,但是從每一個人當下的感受來說呢,它有不可替代性。所謂「個人吃飯個人飽,個人生 死個人了」。這是內證外證的區別。第二個,科學認識的方法,思維方法,它是我們意識層面的分析歸納。那麼佛教的實證,佛教認識的方法論,是我坐禪時候講的 止觀,止觀是佛教認識事物的方法論。通過止觀,首先對能認識的主體,能認識主體的精神狀態,能認識主體的身心狀態,自身與外界環境的聯繫等等問題,獲得一 個澄清、一個透徹。那麼佛教認為,只有我們能認識的身心這個主體,在經過一番自我的認識、澄清、提升、超越以後,再去從事外在的活動,它才能有比較高的可 信性,比較強的可信度,比較強的力量,而且能夠給人類社會帶來更多的利益。這是講認識的方法。 

    第三點,佛教與科學的價值觀不一樣。科學的價值觀當然也是說給人類帶來利益,但是我們知道,科學不能保證它所有的發現都會給人類帶來利 益,包括現在的生物科學,它的很多發現和實驗,我們不能保證它未來會給我們人類帶來什麼,可能是傷害,可能是毀滅,可能是混亂。當然科學也不是有害的,它 是中性的,科學對人類是有害還是有益,取決於人類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水準,人類運用科學的方式、方向、方法。所以說科學的價值觀,從利益人類這一點來 說,沒有一百分的保證,只能有五十分的保證。科學另外有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就是不斷地進步,就是你剛才所說的證偽,證偽就是不斷地進步,後面超越前面。那麼 佛教的價值觀呢,佛教認為,任何一個認識活動,以及這個認識活動導致的後果,我們實證的結果,都應該對自己和他人有利益。有利益的意思是說,給我們帶來幸 福,使我們內心減少煩惱,獲得平衡,而且這種有利不局限於當前,還應該貫穿於無窮的未來。按照佛教的這種價值觀,我們所進行的任何活動,必須要從這個價值 觀下面生髮出來,因此它不一定說只有科學發展到什麼境界,我們才會怎麼樣,因為這是每個人自主的,可以去做的,在任何條件下都可以做。所以在佛教的認識過 程,也就是修行過程裡面,人具有最大的能動性,人的心具有最大的自由性,人在這裡表現出來最大限度的,要超越我們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動物的這一面,功能 的、被動反應的這一面;而要最大限度地把我們人裡面所謂佛性的、自由的這一面發掘出來,這一面也就是我們講的「光明」,「光明」就是這個意思。比如現在有 一個人打我,我馬上就打他,這裡沒有光明,這是動物的反應。有一個人掉到水裡,我如果跳下去救他,有可能會淹死,但是我跳下去救他。或者只有一碗飯,有兩 個人,我如果不吃可能會餓死,但是我讓給他吃。以及人類的種種道德行為,善行,在認識自己的過程裡面克服的種種困難,無我,那麼這一切實際上就是人性裡面 佛性的光芒,人不完全按動物那樣去反應,我們就是這樣把我們的光芒放出來。 

    但是當然很複雜,你以後可以多研究這個題目,是一個好題目。我說它們不矛盾,它們是兼容的價值體系。這個問題先說到這裡。 

  

  某營員:(拿一本《心經與生活智慧》)這裡面對「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解釋,和我原來的理解差別太大了。您認為它這個解釋,跟您的理解有什麼不一樣的? 

    明海師:這個涉及到我們對佛經的理解。佛經的這個語義系統,它所表達的意義很豐富,而且它在詮釋方面具有最大的靈活性。因為所有的佛經都 是釋迦牟尼佛講出來的,釋迦牟尼佛講經固然有針對性,但是另外佛經里也說,釋迦牟尼佛講經有個特點,不同根性的人、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水平的人都可以從那 里得到各自的利益。所以說這個佛經呢,它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只要符合剛才我講的佛教的價值觀,自利利他,解放心靈,對治煩惱, 提升人格,只要是從這種價值出發,你去理解它,按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不同文化的那種語義表述方式,那種比喻的方式,那種例證的方式,都沒有關係。所 以我相信你的理解跟他的一定不會矛盾,那麼他的理解也不是唯一的理解,他的解釋也不是唯一的解釋,佛經的解釋它有多重性,兼容性,有這種特點。就跟水一 樣,我給大家每人發一瓶水,你們可以用這個水做不同的工作,你們去澆花,你們去喝,你們去洗臉,沒有關係,水的作用都發揮出來了。 

    某營員:在我們皈依的時候說不要信仰外道,但是在修行過程中也有可能出偏差。另外我覺得隨著修行的上升,最後達到的應該是一種精神的力量,而並非物質的外化。 

    明海師:你這個問題也很好。第一個問題就是講到修行過程裡面的偏差。這也是會有的,但是如果我們完全按照佛法的教導去做,一定不會有偏 差,不管是什麼人。當然有偏差的人往往是他自己在學佛以前有一些問題,在學佛過程裡面運用不當,完全按佛法去做,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即使是有問題,佛教 里講,修行路上不會平坦,摔一個跤是自然的。佛教的修行是一個大修行,佛教的人生觀是一個大人生觀,過去現在未來,大時間觀,大舞台,大生命,大理想,所 以也許我們這一生修行會有障礙,會有挫折,在佛教裡面這些挫折障礙都是我們進步的資糧,都是增長我們智慧的機會,所以這樣來看呢,沒有問題。 

    第二個你講的,佛教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佛教是我們社會的一個文化現象,一個文化實體,是這個社會諸多現象中的一個。那麼這樣一個現象, 我們知道,它有實體,它有寺院有僧人有服裝有語言,有操作方式、有儀軌、有傳播手段,這一切都是有形有相的,那麼這一切有形有相的呢,構成我們所講的,佛 教叫「能詮」。這一切它是為了宣講佛法內在的義理思想,那麼這種思想一旦被不同身份、不同階層的人接收了,落實到生活里——生活是很豐富的呀,不光是只有 出家人這個世界,落實到生活里呢,它就會變成人生的現實,變成人格的現實,大的方面變成我們社會群體現象的現實。所以從實踐佛教,修行佛教來說,從佛法來 說是廣泛的,從佛教自身的現象實體來說,它是這個社會裡的一個,它不是所有。從它所講的真理來說呢,它具有普遍性;從實踐這個真理的人來說,它具有普適 性,它具有兼容性,它可以跟其他宗教、其他社會哲學、道德要求兼容,不矛盾,那麼從這個方面來說,佛教具有開放性。因此佛教是講佛法真理的,但是佛菩薩在 哪裡?就在社會上,在茫茫的人海里,他可能是個科學家,可能是個醫生,可能是個政治家,可能是個農民,工人,路上的乞丐,也有可能是大學生。這並不是一種 神秘主義的說法,這就是說佛性的光明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閃耀。而佛法修行的完成呢,也不是說一個終極的結果完成了,OK,現在可以睡覺休息了,不是的。佛法 沒有終極的果,即使是釋迦牟尼佛,即使是如來的果,它也是無限開放的,它超越時間和空間,同時它又可以隨時地落實到任何一個具體的時間空間,世界,眾生的 環境里去展現它,所以它是一個無窮的展現自己,當然那種展現呢是無功用的,佛法叫無功用行,它不用刻意,是無功用的。那麼在佛果的因地,就是菩薩行,菩薩 行那更是廣闊無邊,它就在眾生的生活里,在各種不同的眾生的角色裡面體現菩薩行。所以我們知道雷鋒是菩薩,孔繁森是菩薩,我們知道社會上有很多人,他不一 定是佛教徒,但是在他的善行,在他的心地裡面,都有菩薩的影子,有菩薩的精神,有菩薩的光芒。佛法是善法,但是它不是和其他的善法對立的善法,它是一切善 法的淵源,是善法的大海,所有其他的善法可能是小溪小江小河,都會歸入到佛法裡面,而這個善法的大海呢,也會變成小溪小江小河,天上的雲彩,散布到世界的 各個角落。所以它是無限的,它是開放展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當和尚也只是一種角色,從修行的無窮的大舞台、大人生來說,也只是一個階段,一個環節,是一 個培訓班,不是目的。我講的這些都是用你們熟悉的語言,但是我都有佛教經教的根據。佛教有一個牧牛圖,它講修行,有十幅圖,那十幅圖最後的一幅圖講什麼? 講那個修行人到街上去,跟街上的那些店鋪的人打成一片,叫入廛垂手,垂手就是把手伸出來拉人,那麼到那個時候他就可以走到眾生的世界裡去幫助眾生。所以它 是開放的,它是結束,它也是開始,開始結束沒有窮盡。 

  

  (五): 

  今天的時間不多了,以後我們有機會再交流,歡迎各位在夏令營以後,不斷地再回到柏林寺。佛教是大家的,佛教是所有眾生的,佛教是社會的,是我 們大家的,它不僅僅是出家人的,我們每個人,只要我們皈依了三寶,我們是佛教徒,我們要把佛教當成我們自己的,釋迦牟尼佛的事業,我們都有責任,有責任不 一定說你們要拿個喇叭到街上去宣傳佛法,首要的是你們要做好佛教徒,承擔好你的角色,做好學生,做好妻子,做好丈夫……,做好你社會角色的每一個方面、每 一份工作,用佛教的精神去凈化自己的人生,凈化周圍的環境,去莊嚴自己的環境。第二呢,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們接受了佛法,我們受了佛教的恩澤,我們也可以 考慮從我們的角度隨份隨力地幫助佛教,護持佛教。因為今天的佛教在21世紀,今天的社會環境,科技手段,人類的根性已經是日新月異,今天我們這個晚會耳目 一新,就好像我們在蒲團上打了一坐,睜開眼睛,世界已經變了,山上才七天,人間已千年,社會在不斷地變化,所以我們要把佛法的真理跟社會上的人去分享、去 傳播,必須要有更多的人參與,更多的人介入,更多的有文化、有志向、有抱負的年輕人,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色來介入到修行佛法、傳播佛法這個偉大的事業 裡面去。所以我也以校友的身份,希望以後你們能多到柏林寺來,多參與,多幫助我們。 

    佛教是大家的,佛法是大家的,我們都來出一份力量,讓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從佛法里得到受用。這並不是說,我們有一個野心,讓世界上所有的人 都來信佛,我們沒有這種野心。我們是希望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閃耀著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光芒,在那個時候,這個世界一定是和平的,每一個人該做什麼就 做什麼,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信仰之間,人和人之間是寬容的、平等的、和諧的,那就是人間的凈土。到那個時候我們可以說,佛教它反而不突出了,因為它的光 芒已經散布到各地、散布到每一個人的生活里去了。所以我相信在佛的世界裡沒有佛教,因為在佛的世界裡,佛法已經是現實,沒有佛教也沒有非佛教,沒有佛法也 沒有非佛法,在佛的世界裡一切的對立都消融了。因此我們不是說要擴大自身哪,或者大家都信佛了,我們出家人會有更多供養,我們沒有這樣的想法。佛教沒有自 己的利益,佛教以一切眾生的利益為利益,佛教以一切眾生的幸福為幸福,它沒有自己獨立的利益、獨立的目的、獨立的價值。一切眾生的所需,就是佛法要關注 的,不管那個所需是精神層面的,還是物質層面的。從我剛才講的就知道,不同角色的人——有的人他就做物質的工作啊,不一定是做精神層面的工作,都需要。因 為時間有限,所以就跟大家講這麼多,講得不對請大家指教。再一次感謝各位的參與,歡迎大家以後經常來找我。講到參與佛教呢,可以來護持寺院,你們也可以以 後研究佛學,傳播佛法。路是人走出來的,不要等一條路在你面前你去走,你自己去走,就會有路。我們十年中有很多營員,他們原來是學別的,後來學佛,研究佛 學,又出國,蔚然成家啊。有很多工作,我們去做,就有路,我們去做,就能創造出來。謝謝大家。(完) 

  

推薦閱讀:

五祖傳法偈「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既無種,無性亦無生。」怎麼解才正確?
「謙下」就是《隨順真如》 普賢菩薩真正堪稱「謙下」| 慧律法師: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
生活中有很多不順心的事情,想從佛法中求答案,請問應該怎麼做呢,比如說先看哪些書呢?
如何防小人
如何在保有出離心的同時,仍滿懷改變世界的熱情?

TAG:比較 | 文章 | 佛法 | 法師 | 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