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學寫作之古詩中的音樂描寫

古詩中的音樂描寫

   

    詩歌的發展經歷了從口頭創作到書面創作的過程。最初的詩歌是在口頭上傳唱的,到後來的唐詩宋詞元曲都與音樂密不可分。「詩歌」本身就是「詩」與「歌」的結合體。好的詩歌往往以其鏗鏘的節奏、優美的韻律給人音韻和諧的美感。而描寫音樂的詩歌更是詩中有樂、樂中有詩,兩者交融,令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隨手翻看幾首描寫音樂的古詩,發現這些作品在描寫音樂時常常採用以下幾種手法。

     以聲喻聲。

    這是最常見的描寫手法,姑且叫「擬聲法」吧。就是用我們生活中一些常聽到的聲音來具體形象地比喻音樂聲。白居易的《琵琶行》堪稱描寫音樂的經典之作,其中作者大量運用了以聲喻聲的手法來描寫琵琶聲的複雜多變。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這裡作者妙筆描繪琴聲如「急雨」般沉重舒長,如「私語」般細促輕幽,如珠落玉盤似的圓潤悅耳,如「鶯語」般婉轉流暢,如「銀瓶乍破」「刀槍鳴」似的鏗鏘雄壯,如「裂帛」般強烈清脆。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豐富多彩的比喻句,詩歌怎會給我們帶來如此搖曳多姿的美感。

     再如李白的《聽蜀僧浚彈琴》中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詩人以「一」與「萬」對比,寫出了蜀僧起始演奏的一剎那就帶來了巨大渾厚的聲響。小小一支琴,僅憑指彈,卻有如萬壑松鳴,濤聲澎湃,不能不令人驚嘆蜀僧演奏技藝的高超。

     後來的歐陽修在他的《秋聲賦》里也運用了不少以聲喻聲的句子:「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樅樅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以形喻聲。

     人的各種感覺之間是互通的,聽覺的聲音可以轉化為視覺的形象,甚至是嗅覺的氣味等等,我們稱之為「通感」。古詩中常常用視覺所見的形體去比喻聽覺所聞的聲音,通過由聲到形的聯想,使音樂聲更具有質感,這樣能把音樂的特點更準確更生動地表現出來。

    韓愈在《聽穎師彈琴》一詩中有「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風揚」的詩句。「浮雲柳絮」本不發聲,似乎與音樂無關,但它們「無根蒂」、「隨風揚」,在廣闊的天地間自由飛揚,詩人取這一形態特點,比喻琴聲的自由奔放。詩中還用「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的詩句來形容音樂聲陡然由高到低的急劇變化。「分寸」「千丈」這些距離長度,也屬於視覺範圍之內,本與聽覺無關。但詩人卻用來比喻聲音的變化,我們也似乎隨著聲音攀登到了高峰,突然又隨著聲音落下千丈深澗。這樣就把抑揚頓挫的琴聲有形化了,把聽覺與視覺溝通,使讀者浮想聯翩,大有身臨其境之感。中唐詩人張祜有一首寫音樂的絕句《聽簡上人吹蘆管》:「細蘆僧管夜沉沉,越鳥巴猿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雲心。」那隱隱哀傷的蘆管聲遠遠地傳來,傳到耳邊,已越來越細,終於消失,彷彿是「一條絲斷」了,詩人的「碧雲心」也徹底地拋棄了。這裡把聲音由細微到消失的聽覺感受,比喻為可以看見的「一條絲斷」,顯得新穎別緻。

    這種化無形為有形的手法不由得使我們想起劉鶚的小說《老殘遊記》中寫明湖居聽書的情景。先寫黑妞的演唱「如新鶯出谷,乳燕歸巢」,後寫王小玉:「唱了十數句之後,漸漸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個尖兒,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不禁暗暗叫絕。那知他於那極高的地方,尚能迴環轉折;幾囀之後,又高一層,接連有三四疊,節節高起。恍如由傲來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以境顯聲。

    詩歌描寫音樂還常常通過周圍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曲調的優美和演奏者技藝的高超。盛唐詩人李頎寫過一首《琴歌》:在「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的夜晚彈琴的人先彈了《淥水》,又彈了《楚妃》,「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琴聲一起,萬籟俱寂,烏鵲不飛,林木不響,連星星也躲了起來,似乎都陶醉在琴曲之中了。這裡作者並不直接描寫琴聲如何動聽,而通過情景的描寫來烘托,你看,世間萬物乃至天上的星星都聽得入神了,更何況人呢?

    高適在《聽張立本女吟》中也有「清歌一曲月如霜」的佳句。「清歌」是什麼樣子人們不易想像,而「月如霜」卻是人人都可以見到的。看到了潔白如霜的月光,「清歌」的明凈清涼、令人神爽的韻味就感受到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也是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聲音,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效果。

    以感襯聲。

    描寫音樂除了正面寫演奏者的技藝外,還可以寫聽眾的反映及感受,由側面烘托,以達到烘雲托月的效果。先看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詩中並沒直接寫笛聲的哀怨婉轉,而是通過聽眾的反映,情感的變化來寫樂曲聲:聽著這暗暗飄來的《折楊柳》的玉笛聲,誰能不觸動懷念故鄉之情呢?

    中唐詩人王表的《成德樂》也是採用這種手法:「趙女乘春上畫樓,一聲歌發滿城秋。無端更唱關山曲,不是徵人亦淚流。」趙女是「乘春」上畫樓,但聽眾從聲音里感覺到的卻是「滿城秋」,一聲歌發竟使人感到滿城皆有秋意,那歌聲的悲切動人,就可想而知了。不知為何她又唱起了以征戍為主題的《關山曲》,使得那些沒有徵戍生活體驗的人都熱淚橫流了,對那有過戍邊生活的人,就更不必說了。這裡沒有直接寫歌聲,但那悲悲切切的哀怨之聲,如響在耳邊,令人噓唏不已。

    《琵琶行》中的「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不也是如此嗎?


推薦閱讀:

有哪些描寫鏡子的語句?
描寫龍井的名句 ,最經典有什麼?
描寫「人體部位」的趣味成語23
外貌描寫片段

TAG:音樂 | 寫作 | 古詩 | 名著 | 描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