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1006期:談武、論術、說動手

作者/顧新法 ⊙ 編輯/張宏婉

導讀感謝顧新法老師對本公眾號的長期關懷和支持!顧老師經常介紹其在專業雜誌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每每聽到他的教導,小編總會受益良多,今天再介紹顧老師的一篇文章,希望各位拳友也能從中得到一二!


談武、論術、說動手

人們看到太極名家與大力士推手取得勝利,都會引發激烈爭議。不少人向我提問,如果沒有規則約束,隨便出手,太極家還能保持立於不敗之地嗎?

 

其中,有人還舉出某人練了幾十年的傳統武術慘敗在搏擊手下的戰例,說明中國武術不敵當前的散打,中國功夫僅是影視片中一個美麗的傳說。事實求是,各抒己見,不迴避現實,堅定武術事業的發展的方向,也是每個習武人的責任,故做以下具體分析。

 

一、太極以弱勝強的玄機

 

我們針對以小勁化大力的必須具備的條件進行探討。

 

1、太極拳以不主動出擊為原則

 

若違背「太極原則」,主動出擊,以小勁拼大力,毫無疑問,勁小者必敗。(做為「引手」或突襲其破綻處除外。)太極拳家在對方沒出手之前,不了解彼力的動向,不會盲目出擊,練就剋制的習慣,理智地尋機度勢。太極拳過招不是較勁,拼比的是技藝和膽略。在平靜的狀態下推手,我用「掤」勁側接來力,運用含有彈性內勁的身形緩衝來力。通過與彼接觸部位纏碾產生的摩擦力「粘」住對方,與他「連」成一體,通過「粘」著部位「聽力」,感知他來力的的大小、方向,據彼力的變化隨時調節自己「掤」勁的大小,做到與他始終「不即不離」,同步運行,這樣雙方不會發生「頂、抗」的現象,還能及時、準確了解對方動向,可在隨彼變化中時刻調整自己,保證了在運動中使身體保持在既撐展又抱攏的中正柔整架狀態,達到動平衡。具體方法,當我右臂在彼右手推動下,經我腰脊的傳導,使屈膝運轉的雙腿經胯在互反向「∞」運行中,右腿經右後轉纏半個弧繞向前,促動左腿向左前進半個弧園,其勁返回至身脊。這種運動所產生的螺旋勁傳導至身臂與彼接觸部位。我時刻順彼來力調整身體螺旋勁的角度和勁的大小,用螺旋勁中所含的橫勁化解彼進攻時出現的豎力,利用我向右側轉化彼來力的反作用力,掩護和促使我身左側移向左前移,並順勢將彼引向我身側後,造成彼推擊我重心的目標落空,直至形成背勢。此刻,我把勁發到可導致彼失重的部位上,即可發放。【詳見:本人《釋疑四兩撥千斤》一文】。這個過程表明,太極拳因勢利導既不與彼較勁又使自己身穩勁整中將彼引進落空至失衡。如彼欲在背勢下強行脫手逃開,我則意不斷,勁相連,順勢而發,一氣呵成,能毫無懸念地將他發出。

 

當彼用的力越大,慣性則越大,在我身上「吃的」越老,我越接近危險。但是,他想變招的機會越小,一旦被我引進落空,失穩後越不易調正。「勝在險中求」,高手往往能化險為夷後還擊,命中率極高。

 

當然,太極在實戰中包含「進、退、左顧、右盼、中定和手、眼、身法、步的要求。要根據實戰需要,適時移步進身,撤步轉體……,做到上下相隨,眼到手到。有一次,我在美國教擒拿時,我教大家一式「切脖別摔」,讓學員和我對練,我用此招,一一將對方擒摔。反過來,他們用此法,我進行破解,我原樣「吃等」,一旦對方要使上招時,我先發勁,用「原招破原式」。大家很驚奇地看著我。這時,上來一位習武者,力量、速度都比我大的小夥子,他穿著「華拳」功夫汗衫,在和我試過兩次後,要求再動手,我仍然「照方拿葯」,不曾想他的動作快於我,在我還沒形成整勁還擊時,他已「吃上我」,我已感覺到「背勢」已定,我再還擊,必敗。此刻,原地化不開對方了。我下意識在將被他所制時,即換招變式,我用右掌從彼曲臂鎖脖已形成的縱向的架下,向上托其肘部,藉此豎破橫的反作用力,就勢一個「抽身換影」撤步轉身,「逃脫」,使彼站位的角度失勢和用力落空,我再隨著他慣性力,用原托彼肘的右手隨轉身中「粘」帶住彼右臂,將彼別拿摔倒。使雙方形勢瞬間逆轉,頃刻翻盤,引起大家的驚呼和掌聲。負責翻譯的武館館長發現倪端,要求我們重新演練。這小夥子連試三次都被我所制,他鞠躬作揖表示認可。由此可見,反擊時,掐准「點」的重要性。

 

2.推手中的掐點技巧  (對時間、方向、著力部位及力度要掌握的必須精確無誤)

 

太極拳家在實戰中必須具備後發制人的能力及鎮定的心理素質。當強手打來既不逃避,又不硬碰。而是運用練就的以柔克剛的方法從容應對。以靜制動,順勢借力,化解彼的進攻。這就要能預知對方的意圖,「彼一動,我先動」,適時運用太極拳的技法,方能以小力破大力。

 

後發制人要掌握「掐點」,出手不可晚也不可早;若沒練出「聽力」和「意到勁到」的功夫,遇到大力打來,反應慢了,當感覺到彼已吃上了我的重心之時,已經化不開來力,身臂會被彼逼「癟」,直致被擒拿或發放。如果,彼力僅挨我皮毛,力還沒到位,我已向彼出手,為勁發早了,既推不動力大者還形成了「頂力」;相當「餵給對方」,會被彼乘機拿、發。

 

只有練出靈敏感應,做到「後發先至」,待對方出手,力挨到我身上,但「未吃實」(指未影響我身體重心)之際,才是最佳的「化力」時機。此刻,先「摸」到使對方重心失穩的「點」上,可掌控其動態,相當於「牽住了牛鼻子」,再運用「四兩撥千斤」之術,導致彼身體失衡。在彼身體傾斜時,我將勁給到到彼身體重心的力矩點上發放或以橫勁破豎力,此時拿、發彼易如反掌。如果此刻,用上了內功整勁,並能掐准發一處而動全身的著力「點」,在彼欲傾倒而力爭調正變僵挺的一剎那或在趔趄中調整的瞬間,我勁給到此「點」上,將他發出成丈余是不足為奇的。

 

由於,雙方任意動手時,拳腳沒眼,勁法有準,「妙手」能夠時刻把控對手的用力的方向、速度及可致失重的「點」,所以,可隨時借彼來力,將佊控制、發放。我等水平僅可「巧合」中發生這種狀況,從而管中窺豹,略見一斑。2000年的一天早晨,我在中山公園晨練,過來一位中年壯漢,自報家名叫李文杳,自幼習武,提出要向我討教「推手」。幾番較量,他每次要跌倒,都被我扶住。他倒急了,突然脫手雙沖拳向我兩肋猛擊過來。我下意識地用雙前臂去迎,在與他雙拳接觸之際,我用一個抖轉勁,將他騰空而起,被甩到我身側後,「彭」的一聲臀部著地摔落塵埃。他一骨碌爬起來,雙手抱拳作揖,要求拜師學藝。他的師兄邢建強在一旁非常驚訝地說:「他也得有160多斤,我站在跟前,怎麼沒看見您如何把他打出去的?」我給他們講了出招不見招,無招勝有招的道理。實戰中,等你想用何招式去應付對方的攻擊,身上早就被打上了。我告誡李文杳要安分守己,先立德,再習武的道理。後來,他經常找我,我教了他一段時間,了解到他有招搖撞騙之嫌,遂沒收其為徒。一天,他專門開車接我赴宴,席後向我提問,那天是用什麼招法將他放出去的?他還是認為我保守,不肯教他真功夫。我再次講明「力從人借,勁從己發」的原理。當你全力向我打來,形成一個整體剛架,借你的衝擊力,我只是「兜」實了把你「送」出去。我將雙臂按原樣抖了一下,說,這什麼招式也沒有,只是,你打的猛力與我接的勁「打合」了。你想得到真功夫,只有踏踏實實地從基本功練起,沒有捷徑。

 

二、「掐手」與「真動手」

 

1、比武時的「掐手」

 

我不是武林高手,徒有點虛名,時常有人來訪,其中有國家和省級專業摔跤和散打運動員,有的人拿過國家競賽名次或省市級冠軍,我來者不拒。經人介紹後,我在和他們「過招」時,儘可能一搭手即將對方拿、發,不讓他們有摔、打我的機會,這個方法屢試不爽。記得1986年左右,由同事、摔跤愛好者杜鵬舉介紹了摔跤手梅振元先生,他自述拿過四屆天津市摔跤冠軍,全國比賽第4名,我們談話後就開始動手,他一把抓住我衣服領口,我抖轉身形將他的手彈開,他先是一愣,驚奇地看我一眼,迅速進身右手又抓住我的胸部衣襟,在他起腳要「出絆」之際,我急用右前臂向上滾挑,崩開他的抓手,就勢一把捋,他身體騰空而起,面部向我身後不遠的帶上下鋪的鐵架床撞去,我隨即旋臂將他帶回,扶到身前,他臉色煞白,以為險些出事。我請他坐下,一個勁安慰他,解釋我沒穿「跤衣」,使他沒有「抓頭」,才出現這種狀況, 他很客氣地說「沒關係,我在紅橋區教摔跤,請有時間去玩。」實事求是地講,如果,按照專項比賽要求,穿上跤衣,按規則對練,我缺少這方面的專業訓練,肯定不是他的對手。但是,中國武術原本是無限制的搏擊術,充分發揮己之長克彼之短是武術的特徵。

 

記得本世紀初,公安系統搞大練兵活動,我已年過半百,單位調來一位27歲的青年人,名字李承春,身高1、89米,身上有明顯的健碩的肌肉,他和我出去工作,別人都看出他雄赳赳,氣概軒昂,都說他是運動員。他和我講15歲已評為國家二級運動員,在各類散打比賽中取得過驕人的成績,當時已經是國家武術6段。一天,午間休息,在同事們竄綴下,我們在辦公室「比劃」起來,我幾下把他推實,「貼」到靠牆的木櫃,我就講:「有了」, 隨即罷手。他的表情是「還沒出手,怎見分曉了?」圍觀的同事們覺得不盡興,有人就在一旁「忽悠」,「顧師傅當年在派出所時,一伸手就把人扔出老遠,今天怎麼沒見著。」這樣,在大家的慫恿下,我們二次「過招」。這次,我主動用右手背向他面門煽去,實為「試探」,引出他右手來擋之際,我伸向前的右臂嘎然而止,翻掌叼住其腕,他一回掙,我順勢旋臂進身,同時,左掌搓滾他右肘,將他擒住,他只得卷身下蹲在辦公桌下,我不再給勁避免他倒地,也不發放。只聽他高聲喊,「師傅,我向您學拳。」以後,他有機會就找我請教,執行任務的間歇,也請我演示太極拳。在我們局專業培訓的課間休息20分鐘的時間,他還找向我討教,見他虛心好學,我就直接指出,他沒練出「聽力」,所以在我「吃上」時,沒有反應,一旦感覺到威脅時,再反抗,為時已晚了等問題。他也向我講述了幾次和別人的動手的經歷,他依靠胳膊、腿長,發揮動作快及爆發力強的優勢,不待對方挨近身,已將對方打出,這樣長期下來,缺少了貼身搏擊的經驗。我講解如何進身到動手的方法,他認真學習,進步很快。前些年他已調任天津海關公安的副處長,我在警院遇到他,他的工作包括該單位人員的警務培訓工作。

 

切磋武藝點到為止,既不傷人又提高技藝是練武的基本要求。每位高手都是經過摔打成長起來的。如果,因訓練受傷致殘,耽誤了前程,習武就失去了意義。當功夫練到一定程度,與人動手時能感覺到對方被拿的承受量,當勁給到一定程度,要「打住」,避免傷人,這是基本武德。擒拿部位要適當偏離要害,反關節的角度控制在安全位置。將人放出之前要觀察好地面和環境,防止將人發出後, 跌到地面或碰橦硬物造成次生傷害的發生。

 

當然,在「試手」中揣摩、積累經驗,是拿自己「做實驗」。只有「平時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我經過幾十年的摸翻滾打,僥倖在處警遇險時沒有失過手。習武貴在持之以恆,天天拳不離手,才能時時在狀態,練出的功夫才不丟,保證了機警的反應隨時有。

 

幾十年以來,我們很多習武者經常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藝,這些人有練太極拳、通背掌、五子拳、無極、形意、八卦、散打······門派眾多。其中師兄張全倉、師弟王金興及郭玉璞、朱家民、李金剛等身手不凡,名聲在外。為了傳播武術,他們不辭辛苦,言傳身教帶出大批習武者。大家專研到深處,同感是在「用腦子打拳」,武術文化是使武術提升和光大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由於他們謙虛、低調,雖然願毫無保留地講解武藝,卻遲遲不肯動筆,我只得做「代言人」,為了避免紙上談兵,我儘可能努力回憶出以往切磋武術的詳細過程,以親身體驗在此班門弄斧,望「仙人指路」。

 

2、真動手的結果

 

有的人練出了功夫,到處「孤獨求敗」,似乎找不到敵手。這使我聯想到楚霸王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所向披靡,但最後落個飲恨烏江的下場。

 

真的徒手搏擊,是不考慮動作美觀與否,也不誰擊打了多少點數,而是擊中要害、一招制敵,使對方失去戰鬥力。這樣有可能能造成傷殘,甚至死亡。其後果,要根據打鬥的性質,決定處理結果,若是見義勇為,會受到表彰。如果,僅為爭強鬥狠要追究刑事責任。

 

為了切磋武術,提高水平,競技大賽,採取了防護措施和制定了比賽規則,盡量減少運動員的傷害。這樣的比賽基本上體現了個人水平,還能推動武術的普及和發展。但是,這又產生了新的異議,有人認為這種規定比賽使真功夫不能發揮,本來武術一出手,只要能進身把對方擊傷就能分出勝負,按競賽規則,不許擊打要害,形成體力的較量。此話不假,這就是武術比賽與戰場打仗的本質區別。在古代,傳統武術是立身之本,是保家衛國的需要。為了加大殺傷力,還發展了兵器,在戰場上要真刀真槍地干,確實抬腳不讓步,舉手不留情,各門派都練有必殺技。現代戰爭對決的是高科技,是海陸空聯合作戰,「空手道」在現代化武器面前不堪一擊。但並不否認,肉搏戰在當今戰爭還是必不可少的「備胎」。

 

先進戰勝落後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當然戰事的勝負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再高的科技還要靠人來掌握,人的因素是軟實力。因此,採取以本職業為主大練兵的前提下,還要練意志,耐力,體能。武術訓練可激發正義感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可作為選修課程。

 

綜上所述,已明確了武術在當今社會的位置。中華武術不論哪個拳種都有獨到之處,才能流傳至今。中國武術的根在民間,在這塊沃土上,培育了大批武術幼苗,大批習武者在成長過程中又博攬眾長,學習各門拳種或到了專業隊。同理,歷代武術家都習練多門拳術,並將各家之長融為一體,流傳至今,因此,各派武術是相通的,沒有絕對的門戶之分。所以,個人在比賽中的勝出,只能說明你在特定條件下發揮了較高水平,但不能代表你所練的拳種高於其它拳種。任何事物都是相生相剋的,沒有永久的王者.

 

如果認為真動手必須以「格殺勿論」的決鬥方式定勝負, 才能體現功夫高低。重返到古羅馬角鬥士的血腥廝殺,才過癮,這是將武術導向歧途。 社會在進步,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

 

三.中華武術的現實意義

 

1、以武術強身健體為社會所用

 

我本著武術為健身、防身自衛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目的,多年來,培訓了眾多學員和弟子,我除了在班上教公安幹警以外,還在業餘時間教了不少學員,其中有領導幹部、大學老師、部隊官兵、還有教堂的神父、寺廟的佛教徒及各行業人員。其中,大弟子崔連順較為突出,數年來,他代表天津市公安局參加天津和華北地區的全民武術比賽,多次獲得金牌、銀牌。崔連順還教出一大批徒弟,其中一位弟子在國際太極拳比賽獲得金牌,還有的徒弟獲得不同拳種比賽的各個名次。

 

我的不少徒弟在公安一線工作,他們不僅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還將所練就的功夫用於處警中,都感覺得心應手。其中,孫長河、馬理、吳玉嶺、趙猛等人已獨有建樹,在外界小有名氣,他們為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不少貢獻。

 

2、弘揚中華武術義不容辭

 

武術作為體育項目,參加競技比賽或武術表演可為國爭光,同事給個人也帶來榮譽。重要的是弘揚中華武術百折不撓,正義向上的精神。普及武術、是強國、強種的需要。武術訓練和競技比賽是提高武術水平的必經之路,不斷完善比賽規則,既要保證運動員的安全又要更貼近實戰是當下的新課題。

 

以武術為平台,我在與習武者共同交流武術的同時也學到了這些同好嚴於律己,樂於助人,謙虛、謹慎的品格。啟發和增長了多方面邊緣學科的知識。這促使我潛心習拳明理,由理悟道,道助修行。在習武養生中練精化氣、氣化神、神還虛,再將所得與大家共享。

 

弘揚武術「傳經佈道」,推動維護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要靠大家。從我做起,儘力為之。近十幾年來,我抽時間進行思考、筆耕了些文字,首先得到《搏擊》、《中華武術》、《全球功夫》、《少林與太極》、《武當》、《橄欖林》、《武魂》、《精武》、《現代世界警察》、《東方國術》等著名專業雜誌的認可和修正,給予發表。另外,北美著名雜誌刊登了由美籍博士程先豪翻譯的我所寫《推手的內涵》一文。《今晚報》、《天津政法報》報刊登了我武術活動的情況、2006年,天津電視台對我進行了採訪,並在天津衛視、天津公共、體育頻道等電視節目中進行了播放。其中,央視國際(中央10台)將我《科學的認識太極拳》一文作為《解密太極拳》視頻的導播,香港鳳凰衛視進行了轉播。

 

百度、360導航、雅虎、及美國的谷歌、YouTube網都可搜索到我的武術教學和演練視頻。這些視頻在國內的上海激動網、新疆天脈網、優酷網、56網、北方網上播放。

 

中國太極拳網、天下武林網、武當網、新浪網、中國武術在線等網站將我的武術活動和文章做了報道。

 

我的多篇論文被清華大學的「中知網」歸攏,標明為「SCI編譯論文、國家級、省核心期刊。還被全國各大網站轉載,其中包括少林武僧院網,北京大學網,全球功夫網、及北京、上海、廣州、重慶、長春、咸陽,鄭州、山東等武術網站。

 

「維普網「在文前標明為高影響力作品,高影響力作者。在中國太極拳傳人陳正雷的網頁,轉載我的論文,列為「國內動態、當代新論」。陳家溝武術院轉載了我所著《太極推手的內涵》和《太極拳在警務工作中的應用》倆篇文,該武術院院長、全國太極散手冠軍王占軍(他曾推手戰勝日本身高2.03米體重223公斤的相撲橫綱曙太郎,)以實戰動作的照片為此文做了插圖。

 

天津作家協會發行《呂管成訪談作品選》,已將本人的武術理念和武事錄入此書。我在2012年赴美講學歸國後,天津濱海公安局搞了專題講座,請我現場做實戰表演,全程錄像,刻成光碟作為教材。中國郵政中心,寄來樣本,邀請我的武術照製做郵票。本人被評為「中國真功夫大辭典人物」及「中國當代傳統武術名家天津百傑」。

 

面對這些媒體的宣傳,我深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這些成果與全體同仁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當下,我輩將與全國有志之士不忘初心,繼往開來,正在共同努力搭建武術通向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的不敗之地橋樑。

[本文來自《搏擊》2015年8期,由太極禪話慧館(微信號taijihuahui)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本平台所發表內容的版權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協商]


太極禪話慧館   丁酉雞年八月十四1006期


推薦閱讀:

本周五去岳王廟看皮影戲 還能動手做定勝糕·每日商報
常動手緩衰老
給寶寶製作蔬菜泥 自己動手更健康 推薦六類食譜
川普還是對這8個國家動手了!!!

TAG:動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