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歷代善知識,各出手眼,為之疏解,皆言之成理,難分軒輊。明代宗泐、如玘二師同注之金剛經註解,永樂年間曾敕命頒行天下,以為正解典範,令僧侶研習。印光法師也說,金剛經歷代註解甚多,唯宗泐所著為得其宗。今此簡解,即以宗泐大師所注見解為準,旁參藕益大師《破空論》,為金剛經作個簡解,以作宣講此經之用,於初學者理解經義或不無少補雲。一、先解經題,二、簡解經文。 一、先解經題。(遵天台五玄釋題成規)

  一、釋名。此經以法喻立名,金剛二字是喻,般若波羅蜜多是法。金剛,金中之剛,至堅、至利、至明。至堅者,此喻般若波羅蜜之法至堅,亘古亘今,不變不壞,即般若之體;至利者,能碎萬物,此喻般若波羅蜜多之法至利,能斷眾生煩惱與疑執。至明者,金剛之物,最極光明,此喻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文字,至極明白,能使眾生從經中的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通達實相般若。故以金剛比喻三般若。即至堅,喻實相般若,至利,喻觀照般若,至明,喻文字般若。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眾生在生死海中,無有窮極,修此般若,能到涅盤彼岸。約第一義說,生死涅盤,原是假名,大乘菩薩了達生死即涅盤,則非度而度,非到而到,而到彼岸。經字,略釋有二:一常,二法。常者,經中之理,萬世不易。法者,千聖同遵之法則、法軌。又:經者,具名契經。梵語修多羅,華言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釋名竟)

  二、   辨體。體者,主質之義。此經何為體?以實相為體。實相者,約真諦說,離一切相,約俗諦說,即一切法。約中諦說,真俗圓融,離相與無不相,二者統一。即中道般若理體。經云:「若人得聞是經,則生實相」。(辨體竟) 三、   明宗。宗者,宗要。此乃修德。修行之巴鼻,顯體之樞機。此經以何為宗?以無住為宗。在一切法上,不被物轉,執為實有,即為無住。經中處處破凡夫情執,不一而足。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又云:「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故以無住為宗。(明宗竟)

  四、   論用。用者,力用。此經以何為力用?以斷疑生信為力用。經中多有問答釋疑內容,能破眾生疑執,生起正信,故以斷疑生信為力用。(論用竟)

  五、   判教相。此經以大乘為教相。經云:「此經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故以大乘為教相。(判教竟)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姚秦,指譯經年代,三藏法師,三藏,即經律論三藏。法師以三藏之法自行,復以三藏之法化他,故名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師之名。梵語鳩摩羅什,華言童壽,謂童年而有耆德也。詳見本傳,茲不重出。 經分三十二分,相傳為昭明太子所立,原譯所無。歷代注者,以其破碎經意,皆不取以為科節依據。宗泐注本亦是如此,今遵之。

  二、簡解經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如是者,指一經所聞法體。如名不變,是曰無非。不變、無非,即諸法實相的法體。我聞者,阿難雲,如是之法,是我從佛而聞也。一時者,即如來說法,聽者雲集,機教相合,說聽一周,名為一時。佛者,具雲佛陀,此翻覺者,所謂自覺、覺他、覺滿,最極尊貴,名之為佛。舍衛國者,波斯匿王都城。梵語舍衛,華言豐德。謂國有財寶之豐,民有多聞之德。祗樹給孤獨園者,只陀太子施樹,給孤獨長者(須達多)買園,共立精舍,請佛而住。此說法之處。與大比丘眾者,此聞法之眾。比丘,梵語,華言乞士。上乞法以資慧命,下乞食以資色身。千二百五十人俱者,此諸弟子,凡佛說法之處,常隨侍也。三迦葉兄弟及徒眾一千人,舍利弗與目犍連徒眾各一百人,耶舍長者子及同學共五十人。以上內容,具六種成就:如是,信成就;我聞,聞成就;一時,時成就;佛,主成就;舍衛國,處成就;千二百五十人,眾成就。冠於諸經之首,謂之通序。如來臨滅度時,阿難問佛,一切經前,當安何語?佛言:當安如是我聞等語,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諸佛悉皆如是。(以上為通序,亦名證信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敷坐而坐。」 此段為別序,亦名發起序,以佛乞食為發起者,因為佛欲說無住相行施,故先以乞食作為發起。佛以禪悅法喜為食,不須段食,而行乞者,示同凡僧。令弟子知折己慢幢,生彼眾生福田耳。爾時者,此時也。世尊者,十號之一,為世所尊也。 食時者,辰時也,著衣者,服僧伽黎衣也。持缽者,持應量器也,次第乞者,不擇窮富也。本處者,給孤獨園也。洗足者,食訖而洗足也。敷座而座者,敷座具跏趺而坐也。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長老須菩提為本經發起之人。稱長老者,以其德長年老也。梵語須菩提,華言空生。亦名善吉、善現。初生之時,其家寶藏忽空,故名空生。其父大驚,召相者占卜,得爻既善且吉,故名善吉。七日後,寶藏復現,故名善現。尊者解空第一。從座而起至恭敬白佛,乃請法之儀式。希有者,贊佛之詞。善護念者,謂佛善護念現在根熟菩薩,通過著衣持缽乞食趺坐等事,令悟實相不離衣食行坐之間,從而與佛同住實相,得佛法身護念也。善付囑者,謂佛善付囑未來根未熟菩薩,通過著衣持缽乞食趺坐等事,令知佛之四威議亦與普通比丘無異,從而謹持佛之毗尼律行。護念、付囑,即希有之事也。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言無上正等正覺。即佛果之稱。須菩提問意,以如來護念付囑現在未來菩薩令成佛果,但後來菩薩雖發上求下化之心,未知其心如何安住於大乘?如何降伏妄心?使直至成佛不遭退失之虞。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善現既讚歎佛於衣食行坐中能善護念善付囑諸菩薩為希有之事。又能從大悲心度生出發,請問住心、降心之法,皆妙稱佛心,故佛重言「善哉」。汝今諦聽,當為汝說者,謂汝當諦實而聽,從聞而思,思後起修也。「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者,此為如來誡約之辭。善現深會佛意,故恭敬應諾云:唯然,願聞是法也。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

  善現雙問安住與降伏,如來但答降伏其心者,因為真妄同源,降伏妄心,自然安住真心。舉降伏即攝安住之法矣。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

  依殼而生曰卵生;胎藏而生曰胎生;借濕(氣)而生曰濕生;倏然而生曰化生。人與畜生,具有四生,諸天,地獄中陰,惟是化生,鬼通胎化二生,皆屬欲界。 「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有色者,謂欲色二界,無色者,謂無色界。若有想,即識處天,若無想,即無所有處天,若非有想、非無想,即非想非非想處天。 「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想、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此段經文,是菩薩所修理觀。具有四心:謂廣大心,勝心,常心,不顛倒心。慈氏菩薩頌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菩薩所緣度生境之廣,即廣大心也。我皆令入無餘涅盤而滅度之。即勝心也。此非小乘無餘涅盤,乃如來究竟之大涅盤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了達生佛一如,即常心也。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者,此不顛倒心也。若有四相,即名四倒。故「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不名菩薩」也。我者,於五蘊中妄見有我及我所也。人者,妄計我生人中,異於餘處。眾生者,妄計五蘊和合而生。壽者,妄計我受一期果報,即若長若短之壽命也。此皆顛倒妄想,若菩薩能用般若妙智,照了性空,本無四相,名降伏妄心,否則不名菩薩也。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此一段是理觀事行雙修,不住,是理觀;布施是事行。法指六塵諸法。菩薩所修六度萬行,以布施為首,實攝後之五度。布施有三:一資生施。即以財物資他眾生;二無畏施。無畏攝持戒忍辱二度。持戒故,不惱無冤眾生;忍辱故,不報有冤眾生。三法施。法施攝精進、禪定、智慧三度。對眾說法無倦,即攝精進度;破疑析難,說法無亂,即攝禪定度;鑒機施教,不顛倒說法,即攝智慧度。菩薩行施,了達三輪體空,即內不住能施我相,外不住受施人相,中不住所施財法等相。是名不住於相。佛告善現,應如是不住相而行布施,即能降伏妄心。蓋若能如是行施,,則一一度無非實相全體大用,故能降伏其心也。 「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此一段經文,恐有人疑云:既然離相布施為因,則福報之果,為離相之故而不可得。故佛告之曰,離相之施,其福轉多。因為不住相布施,施契性空,性空無邊故,施福亦無邊。故舉十方虛空為喻。「如所教住」者,即是說,應如佛所教,不住六塵相而行施也。(以上答降伏、安住之問竟。)

  一斷無住行施得佛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此疑從上文不住相布施而來。前段經文說無住相行施,降伏妄心,是成佛之因,佛恐善現疑佛果是有為身相,以離相行施之因行,得成有身相之果佛,豈非因果不相符契耶!故佛問之曰:可以身相見如來否?善現悟佛法身之理,隨即答云: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因為有相者是應身,無相者是法身。法身是體,應身是用,用從體起,應即是法。是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能了達體用不二之意,則一切世界之相,無非真如,無非佛體,故佛印可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二斷因果俱深無信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此疑從前無住行施,非相見佛二段經文而來。無住行施,因深。非相見佛,果深。因果俱深,善現疑末世在迷鈍根眾生,不知如是能生信心否?如是言說章句,即指無住行施,非相見佛等言句。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 莫作是說者,佛之誡辭。末世自有具福德眾生,聞此般若章句,能生實信。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者,准大集經中預記雲,有五個五百歲。初五百歲,解脫堅固。眾生修行,得道者多;二、五百歲,禪定堅固。修行者多,得道者少;三、五百歲,多聞堅固。聞道者多,修行者少;四、五百歲,塔寺堅固。造寺者多,修行者更少;最後五百歲,鬥爭堅固。邪說流行,鬥爭不休。今乃最後五百歲也。有持戒修福能生信心者,持戒,戒學;修福,定學;能生信心,慧學。即三學俱備之人能生實信也。 「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

  是人,即指能生實信之人,若論生信之由,乃從多佛所已種善根,故聞此大乘之法,能生信心。乃至於一念之少時能生信心,亦是曾從佛所種諸善根之故。 「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於凈信,諸佛他心佛眼,無不盡知、盡見,所以得無量福德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此段經文,順釋得福之故,由於生法二空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此生空也。無法相,亦無非法相,此法空也。 「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此段經文,反顯違經而有四相,則無福德也。若心取相下二句,此生執也。若取法相下二句,此法執也,何以故下,明若取非法相,亦是執葯成病,仍為法執之相也。 「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此結上文而作證勸也。不應取法者,空能觀之智也。不應取非法者,空所觀之境也。論云:善如法,尚不應取,何況非法。今所謂法者,是指觀五陰空為法,執五陰相為非法。即以陰空為葯,名法。陰有為病,名非法。陰病既除,空葯亦遣。非法既謝,在法亦亡。筏喻者,猶如渡川,先應取筏,登彼岸已,筏亦舍之。故云:「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三斷無相云何得(佛)說(法)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此疑亦從向說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佛非有為相而來。佛既非有為相,何故釋尊樹下得道,諸會說法耶!佛為斷此疑,故以得佛、說法二事,問須菩提。驗彼如何回答。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宗泐大師說,真如法體,離有無相,離言說相,豈可以耳聞,心得耶!當知樹下得道,諸會說法,但應身耳。其報身法身,無得無說。然應即法報,三位一體,得與無得,說與無說,豈有定法可說。善現解佛問意,即答:無道可證,無法可說。何以故下,善現自釋雲,由不可取,不可說故,非法,非非法。言非法者,不可以有取;言非非法者,不可以無取。由不可取,故不可說。然如來垂示應身,有證道、有說法者,為度生故,於非有、非無體上,無說而說也。一切賢聖者,三世十方佛菩薩也。「無為法」者,自證之理,泯一切相之真諦也;差別者,化他之用,立一切法之俗諦也。諸佛說法,不離二諦,吾佛亦然。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 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此段經文是以財施福德較量法施持說功德。佛問,假如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為施,其福多否?善現會意,答雲甚多。但此乃離福德性的有為福德,姑且言其多耳。佛又言:離性布施有為福報雖多,而若人受持此經為人演說,能趣菩提,其福勝彼。言「受持乃至四句偈」者,以少況多,謂其福亦勝財施福也。蓋諸佛之身及所證之法,無不從此般若而生,故稱般若為佛母。佛復恐於此執著,不復更修餘福,故復告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四斷聲聞得果是取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此疑從上無為法不可取、不可說而來。疑曰:既然無為法不可取、不可說,云何聲聞四果各取所證而說,豈非是有所取,有所說耶!恐起此疑,佛故舉四果為取?為無取?而問善現。尊者皆以離著答之。蓋深會佛意也。梵語須陀洹,華言入流,亦云預流,聲聞初果,已斷八十八使見惑,出三界,預入聖人之流。言無所入者,不著於所入之流。又:初果已斷見惑,不著於色等六塵境界,故云「不入」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須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須陀含。」 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聲聞二果。欲界有九品思惑,此果已斷前六品,後三品未斷,尚須來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來。言「實無往來」者,謂不著於往來之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聲聞三果。此果已斷欲界九品思惑盡,不復還來欲界受生,故云「不來」。言「實無不來」者,謂不著於不來之相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聲聞第四果。此果斷三界見思惑俱盡,聲聞極果,更無可學,故名無學。實無有法名阿羅漢者,謂實無「無學」所證之相也。若言有所證,即著我等四相矣。 「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是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 此段經文是善現引自己所證離著為證,令人生信也。然善現所證之果,不過無學,而世尊稱其第一者,以無諍故也。梵語阿蘭那,華言無喧,亦云寂靜,皆無諍之義。「實無所行」者,謂不著於所行之行也。

  五斷釋迦於然燈佛所得記是有取義。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此段文是斷釋迦於然燈佛所得記是有取疑。此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不可說而來。上面善現述自己所證離著,固可無惑矣,而如來又恐善現疑佛昔受然燈之記,是於法有所得,故發此問。善現答以實無所得,是更無疑矣。然燈佛是釋尊第二阿僧只劫本師,大智度論云:此佛降生王宮,身光如燈,以至成佛,亦名然燈。

  六斷嚴土違於不取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此段經文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而來。上面說四聖果位是無所得,如來因地亦無所得。恐疑菩薩修行六度、莊嚴佛豈非是有所取耶!為斷此疑,佛故舉此以問善現,尊者答云:不也。何以故下,徵釋其義,菩薩修行、嚴土,行乃無作之行(不住於相)土亦非嚴而嚴,(離相嚴土)莊嚴佛土者,乃非嚴而嚴,離相莊嚴,故云:「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既而如來又告善現云:為菩薩者,應如是生清凈心,即非取而取,不住著六塵之相。若心住著六塵,即為污染,不得名為清凈心,故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即不住著於六塵境,而生其心,即生起六度萬行之心。終日無住,終日生心,說雖有二,原為一事也。

  七斷受得報身有取疑。

  「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此段經文亦從第三疑中不可取而來。上面說聖人之法既無為無取,所得報身,豈非有取。恐有此疑,故佛設喻有人如須彌山王為問。須彌山者,梵語須彌廬,華言妙高。此山四寶所成,曰妙。高出眾山,曰高。居大海之中,下踞金剛際,上齊忉利天。入水八萬四千由旬,出水亦然。統六萬諸山,故稱山王。有人,譬佛之報身。尊者領會佛問意,須彌自無分別,我是山王,故得稱大,報身離著,亦復如是,故答甚大。何以故下,自釋雲,佛之報身,遠離諸漏,(不著報佛之身),名之為非。萬德莊嚴,名之為大。故曰:「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其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恆河,印度之河,周四十里,佛多在恆河近處一帶說法,故常取以為喻。前說一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以喻持說此經一四句偈福勝。今以無量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持說此經一四句偈福勝,何故施福轉勝於前耶!因前未曾說四果無心(無取著心)受記無得,國土不嚴而嚴,佛身無證而證等內容,凡夫不知,若先說持說此經一四句偈之福,勝於恆河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眾生不易生信,故僅舉持說此經之福,勝彼一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今既廣說離相無著之法,眾生聞法信解,故方舉增勝之喻。蓋以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其福雖多,乃有為之福,不出輪迴。持說此經一四句偈,乃無漏之福,為成佛之因,故其福不可較量也。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藏佛舍利之處,謂之塔;奉佛形像之處,謂之廟。隨說此經四句偈處,其處超勝,一切世界皆當敬之,如佛塔廟。何況能具足受持讀誦耶!「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者,成就無上佛果菩提也。若是經典所在,即佛之所在。持說之人,即佛弟子,固當尊重恭敬之也。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善現既聞持經成就希有之法,故問如來,此經何名?云何奉持?佛答,此經名金剛般若,能斷一切疑執,故當奉持。斷惑雖仗般若之智,然法性本空,般若離相,不可取著,故云「即非般若波羅蜜」。不壞假名,故云「是名般若波羅蜜。」如來又恐善現未達般若性空宗旨,謂有所言說,故詰之云:「如來有所說法不?」善現了知說即無說,乃答云:「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此節經文由前七寶布施而來。前以無量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得福雖多,乃有為福報,非解脫因。故遂以世界、微塵為喻,蓋凡夫不達塵界性空,以世界析為微塵,則塵無自性;以微塵積為世界,則界無自性。悉假因緣,因緣生法故空,以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之有漏痴福,亦猶如此,故不及持說此經之福為勝也。非微塵、非世界者,藕益大師《破空論》說:「般若菩薩了知微塵、世界無實性,故云:即非微塵、世界(當體即空故)。了知無性之性,即是微塵、世界之實性,(不壞塵、界假相),故云是名微塵、世界。斯則空有雙明,遮照不二,所以福德超勝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者,應身相也。「非相」者,法身相也。「是名三十二相」者,法身為應身之本,應即是法,法即應,不妨說有三十二相也。眾生多執正報色身為實,未知當機領會離相見法身之旨否?故佛問善現,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法身否?當機已悟應身佛相雖然莊嚴,終是有為生滅之法,故答云:「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下,徵釋。「即是非相」者,非是法身無為之相。「是名三十二相」者,法為應本,離相觀之,法即是應,應即是法,不妨說名有三十二相也。 施寶之福,若不能離相,雖多終有盡時,如應身,終是有為生滅之法。經之持說功德,猶如法身,福終無盡,必得法身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其多。」 前七寶布施,外財也。此身命布施,內財也。身施如屍毗王割肉喂鷹。命施如薩埵將身飼虎。以輕重較之。則外財輕而易施,內財重而難施。然此二施皆屬有漏因果,總不如受持四句為他人說,能取菩提妙果 。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善現知捨身所感之福,不如持說此經之福勝。得聞此經,感佛恩深,遂悲泣流涕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自謂從昔已來,未曾聞是經典,若人聞是經,信心清凈,則能生乎實相,(實相無生而言生者,觀智現前,說名為生也)是人即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實相即是「非相」者,非有相,非無相,非亦有亦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離一切相,即一切法),是故如來說名即是實相也。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善現曰:我今值佛,獲聞是經,不以為難。而未來眾生得聞是經始為希有,所以希有者,以依此經修行,不起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即是非相。非相者,即是非有相、非無相之實相也。若離此諸相,即成正覺,故曰,即名諸佛也。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如是,如是,印可之辭。般若本是難信之法,若非大乘根器之人,猝聞此法,未免驚愕、疑怖、畏懼。能聞此法而不生驚畏者實為希有。此希有法,無與等者,故云「第一。」然法本無說,恐凡愚於法取著,故云「即非第一波羅蜜,」有因緣故(指有四悉檀利益),亦可得說,故云「是名第一波羅蜜。」

  八斷捨身未脫苦果疑。

  「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此疑亦從上捨身布施而來。前雲捨身命之福,其福雖多,乃有漏之福,是生死因,不及持說此經之福。此之行忍捨身,亦是捨身命施,云何不成苦因耶?佛為斷此疑,故呼善現而告之,離相行忍,是無漏因,故不成苦因而能到彼岸也。忍者,安受曰忍。辱者,毀害曰辱。忍辱,六度之一也。「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者,為遣著也。恐迷者執著,執有辱可忍,此則猶未離相,仍為法執,須遣法執,故云「非忍辱波羅蜜」也。是名忍辱波羅蜜者,雖不執相,亦不壞相,不妨說名波羅蜜也。如是離相忍行,佛昔因地曾行,故引歌利王之事以證之。梵語歌利,此雲極惡。佛於宿世,曾作仙人,山中修道,王因畋獵,見而不喜,遂割其耳鼻,復截其手足,時仙人略無嗔恨,以慈忍力,身復如故。蓋能了達我人等四相皆空,故無苦也。又引過去五百世中作忍辱仙以證之者,明行忍行非止一世也。 「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是故二字,承上起下,是以佛累世離相行忍得成菩提之故,告善現云:修學般若菩薩應離一切相發菩提心。離相即不住色等六塵也。「應生無所住心」者,心無所住,即能住菩提。若心有住,則非住於佛道矣。菩薩所行六度,皆應離相,布施為六度之首,舉布施一度而攝餘五度,故云不應住色布施。菩薩如是行施,能利益一切眾生。若存施受之心,則非無住矣。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眾生即非眾生者,遣著之辭。又恐人著於空見,謂既雲離一切相,如何行施利生?故釋之云:如來說一切諸相,當體即是非相,不是撥相而別求非相。又恐人生於有見,謂既雲利益眾生,如何無眾生相?故釋之云: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此正欲人行即相離相之布施,利無生幻生之眾生也。

  九斷離相證法無性難信疑。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此疑從上為利生行施而來。如來前說菩薩應當無住行施,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雖然如來所得菩提妙果,如理而證,如證而說,無不當理,但此離一切相,證法無性之說,世間之人,如何能信其說不虛耶!佛恐善現致有此疑,故舉五語以告之。真語者,真名不偽,如來不說假語故;實語者,實名無虛,如來無虛語故;如語者,如者當理,稱理而說故;不誑語者,所說不欺誑於眾生也;不異語者,如來所說事理等法,皆無異語故。「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者,如來所證之法,即諸法之實性,即中道第一義諦。此法離一切 相,故不住有邊。即一切法,故不住空邊。雙照二邊。故云:「無實無虛」也。

  十斷利生行施不住疑。

  「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此疑從上不住相行施而來。上說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既已熾然行施,云何說不住相耶!為斷此疑,佛舉反正二喻,以顯住相則暗,無住則明。若菩薩發心,住於六塵行施,而不達三輪體空,心由住法,不成檀波羅蜜。如人入暗,則無所見。暗室,喻無般若智照,無所見,喻不見實相妙理。若菩薩發心,不住六塵行施,達三輪體空,則心無所住,即成檀波羅蜜。如人有目,在日光中,見種種色。日光,喻般若妙慧。種種色,喻三施萬行,了達一一無非實相妙理也。是故但知布施,不知離相,唯得有漏之福。若知離相行施,終獲菩提之果。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當來,即末法之世。若有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依文字般若,起觀照般若,修無住之行,如是必契實相妙理。故即為如來佛智鑒知,佛眼所見。既行勝行,必獲妙果,恆沙稱性功德,悉得現前,故曰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也。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此段經文顯般若無住之功,超勝多劫身命布施。初日分者,寅卯辰時也。中日分者,己午未時也。後日分者,申酉戍時也。一日三時,舍無量身,復經無量劫,世間固無此事,以況聞經生信福德之勝。「信心不逆」者,即隨順此經文字般若無住之義,不生疑謗也。能發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故其福超勝。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耶!信力曰受。念力曰持。對文曰讀。背文曰誦。書寫受持讀誦,自利也。為人解說,利他也。二利具備,其福何可較量。 「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 上雲書寫、受持、讀誦、解說,福勝恆河沙劫施,不能具說,今撮要言之,此般若經體,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議,心欲緣而慮亡,口欲談而詞喪,故不可思議。無住之義,乃離相之法,其功德廣大,不可得而稱量。「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二句,明獨被大機。非樂小法者所得聞,故曰,為發大乘者說。此經乃最上一佛乘,為被圓頓菩薩之機而說。故曰,為發最上乘者說。若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則為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以其能紹隆佛種,使不斷絕,任持運行,猶如荷擔。故云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無上菩提。「若樂小法者」下,明小乘人所不堪。彼小乘人,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為著我等四見故也。 「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在在處處,言經之所在,其處不一。或伽蘭精舍,或莊園宅舍。但有此經,一切天人修羅皆應供養,敬如佛塔。塔為藏舍利之處,此般若經卷所在,即是如來法身舍利寶塔,可不恭敬作禮圍繞,以諸香花而散其處乎。 「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持誦此經者,固當人皆恭敬而反被人輕賤者,以宿世惡業應墮惡道,合受苦報,今因持誦此經功德,但被人輕賤,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無上菩提,持經功德可謂大矣。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只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佛舉自身過去事佛之福,較量持經功德。以顯經用不可思議也,阿僧只,此翻無央數,那由他者,十億為俱胝,十俱胝為那由他。相當於千億之數。如來過去於然燈佛前,曾值遇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有一佛所空過者,則其功德可謂大矣,乃言不及末世持誦此經功德者,蓋持經功德。能起般若觀智,達無住、離四相,乃至得證菩提。而供佛福報,但是事相,故供佛之福,百千萬億分不及持經功德之一分,甚至算數譬喻亦所不及。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此總結般若妙用。此經非大乘根器不能持誦,而末世持誦者所感功德,亦不可思議,我若具說,淺識聞之,以其不見真理,莫測妙用,故聞必狐疑不信,故不具說。蓋此經義趣與其果報,不可思議故也。

  十一斷安住降伏存我疑。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善現前曾問此義,至是又復重問者,何也?問辭雖同,其意則別。前之問意,但聞能住、能降之法。此之問意,若謂我能住、我能降,存此分別,亦是我法二執,障於真理無作之道,如何才可無過,故又興此問。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節文意,亦與前同,更深一層。蓋前但是破情顯智,所破之情,乃是我等四相粗執,所顯之智,即般若真智。自此而下,是忘智顯理,所破乃我人等細執,所顯乃實相般若之理。約位,由此賢位(三賢位)漸入聖階(十地位)矣。「實無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正所以遣其微細我人等相之執也。

  十二斷無因何得有果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疑從上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而來。疑謂既無發心者,則是無因。既無因,則無果,何得有授記作佛得菩提果之事。佛恐善現潛有此疑,故舉此以問。善現已會法體本有,並無新得,故得受記之旨,故答云: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佛因地為善慧菩薩時,布發掩泥,得然燈佛受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佛以善現所見不謬,故印可曰:如是,如是。又反覆告之者,要令善現知法無所得,深契至理,故得受記。蓋如來所證妙果,乃心地本具法門,離諸名相,無授受中而論授受也。

  十三斷無因則無佛法疑。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三藐三菩提。」 此疑從上釋迦於然燈佛所行因得記而來。恐疑云:若實無有法得菩提果故受然燈之記,則既無佛果,豈有佛法耶!為斷此疑,何以故下,如來自徵釋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如者,真如也。不偽曰真,不異曰如。此真如體,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非空非有,不變不遷,名如來性。若有所得,即非佛菩提也。《破空論》說:「言諸法如義者,一切諸法,本原真如,性相常住,不變不異,今不過如法自性,來成正覺,故名如來。若言如來得證菩提,此是世俗言說,非實義也。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如來所得阿耨菩提者,情忘能所而證也。無實者,非有為相也。無虛者,是真如體也。然此真如,體性不空,非別有法,即一切色等諸法,離性離相,名真如體。唯佛與佛,乃能證此。故一切法皆是佛法。此真如體,雖不離於諸法,然亦不可取著,故云: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上來說如來所證真如之體,遍一切處,可謂長大矣。又恐善現起長大之見,故佛又設喻徵之曰:譬如人身長大。善現因喻有悟,即應之云:非大身,是名大身。蓋佛說人身長大,喻法身遍一切處。法身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非別有身,故曰非大身,即以法界為身,故名大身。

  十四斷無人度生嚴土疑。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此疑亦從上實無有法發菩提心而來。恐疑云:既無發心,則無菩薩,教誰度生?教誰嚴土?為斷此疑,佛以自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為菩薩作則,故云菩薩亦如是。若菩薩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心中實有我為能度,生為所度,能所熾然,我執未忘,即同凡夫心行,則不名菩薩。何以故下,徵釋實無有法,方名菩薩。以一切法,緣會而生,緣生之法,畢竟無性。了無性之性,即是妙真如性,斯可名為菩薩矣。是故佛說一切法,本來無我等四相。「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者,此則熾然存我為能嚴,土為所嚴,我法二執尚在,是故不名菩薩。「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者,雖然莊嚴而不著能所之相,故曰即非莊嚴,真諦也,雖不著嚴土之相,而熾庄然莊嚴佛土,俗諦也。二諦圓融,中道自顯矣。若通達無我法者,則我法二執全消,如來說名古代是菩薩。宗泐大師說:蓋法界混然,(自心周遍法界,心外了無一法可得)身土平等,尚無佛道可成,安有眾生可度,是則起度生之心,修行嚴土,即凡夫見,不名菩薩。畢竟起何等心名為菩薩,能通達無我法者,真菩薩也。《破空論》說:「不但無心外眾生可度,無心外佛土可嚴,即此心性之中,求一能度所度,能嚴所嚴實法,了不可得,以能所之性,只是即心自性,無有少許我法可得故。如此通達,即名真實菩薩。」

  十五斷諸佛不見諸法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此疑從上菩薩不見眾生可度,不見佛土可嚴而來。恐疑云:果如所說,則成佛時,亦應不見一切法,則如來五眼豈無所見耶!為遣此疑,故佛舉問善現,如來有五眼否?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如來五眼圓具,菩薩惟具前四。二乘具前三,天趣具前二,其餘四趣眾生,只有肉眼。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法眼惟觀俗,慧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異體還同。」肉眼四大所成,勝義根清凈四大所成,依肉而住,發為能見,惟觀障內之色,牆壁等障外之色則不能見,故曰礙非通。天眼能觀障外之色,故曰通非礙。慧眼觀空,如二乘,能觀真諦我空之理,故曰了知空。法眼能觀俗,了知諸法差別之相,得法無礙辯,故曰惟觀俗。佛眼猶如千日,照種種異法差別之相,一一同是平等般若實相,如依器見金,  見眾器差別之相,同是一金平等之相,故曰照異體還同。佛問五眼,善現一一答有。恆河沙世界一切眾生之心,如來無不知見。「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者,諸心,即眾生種種顛倒妄心。言皆非心者,明妄心本空也。是名為心者,全妄即真,當體即是不生不滅之真心也。所以者何下,徵釋非心所以,蓋三世之心,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皆是虛妄生滅,求之了不可得。此不可得,即是真心,所謂妄心若歇,歇即菩提是也。

  十六斷福德例心顛倒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此疑從上三心不可得而來。上言三心不可得,即為真心,若生心住著,即是顛倒。今布施之福,亦由心造,以例推之,豈非亦是顛倒,若是,何名善法耶!恐潛有此疑,故佛呼善現而告之:設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即不可得為因,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為緣)得福多否?善現答云: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如來就當機所答,呼其名而告之曰:若福德有實者,(執為實有)斯為住相布施,成有漏因。福終有盡,其福則寡,故「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不執為實)無住行施,即離相布施,成無漏因,福等虛空,其福乃多。故曰:「如來說得福德多。」是則不住於相,心離顛倒,所得福德,無非善法也。

  十七斷無為何有相好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此疑從前「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而來。疑云:上說諸佛所證乃無為之法,云何如來猶有身相可得見耶!且前面已釋,不可以身相見如來,何以此處經文復問色身諸相可得見否?豈非重複,當知前說身相,不說具足身相,乃指應化身。今說色身諸相,乃指實報身,未嘗重複也。具足者,由菩薩因中萬行莊嚴,果上萬德圓滿,具足圓滿微妙相好而言。言色身者,報身之總相,言諸相者,報身之別相,為斷此疑,故佛有此問。善現乃會如來法身固非具足色身(總相)可見,而未嘗具足色身而不可見。故云: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如來法身固非具足諸相(別相)可見,而未嘗離於具足諸相而不可見。故云:即非具足諸相,是名具足諸相。良由全法身之體起報化之用,報化非真佛,故云「即非」。法身亦不離報化而自顯,故云「是名」。乃無相而相,相而無相,無見而見,見而無見者也。

  十八斷無身何以說法疑。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此疑亦從上身相不可得見而來。既然如來身相,即非身相,不可得見,云何如來有所說法,眾生得聞言說而解佛法。為斷此疑,佛誡善現,勿謂如來自有說法之念,莫作是想,何以故,若雲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以不能解我所說故。蓋如來悲願深重,隨感而應,因機施教,無說而說,說即無說。如空谷應聲,原無實法。須菩提下,伸其正義,說法者,實無法可說,是名說法。設若有法可說,即著法相。若解聲音文字性離,說即無說,不妨稱性而說也。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善現解空第一,與般空慧相應,以慧為命,故稱慧命。尊者聞佛說身乃非身之身,不可以相見。法乃說即無說,不可以聲求。身說俱妙,疑未來眾生,難信難解,所以有此疑問。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眾生根性,有聖有凡。凡夫眾生固於此般若不能生信,自有大乘根器眾生,能生信心。佛言「彼非眾生」者,謂末世眾生能信此法,而此眾生,即非眾生,乃學般若菩薩也。雖能信般若,惑業未盡斷,相好未全具,尚是凡夫之相,故曰「非不眾生。」 「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眾生眾生者,牒上文非眾生,非不眾生而言也。佛恐善現未悟,故又釋之,謂如來說「非眾生」,言實非凡夫眾生。說「是名眾生」者,乃說是菩薩眾生,於此般若能生信解者也。

  十九斷無法如何修證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此疑從前無法得阿耨菩提而來。前既雲實無有法得阿耨菩提,如何卻有修證之事,豈佛果亦是無得耶!故善現疑而問之。宗泐大師說:佛答有三:(一)答無法可得名正覺。(二)答平等成正覺,(三)答正助修善成正覺。一答無法可得成正覺。即佛言:如是,如是。我於無上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也。

  (二)答平等成正覺。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即是眾生真性菩提實相般若也,此體生佛同具,迷悟一如,故曰平等。迷時為凡則下,悟時成聖為高。不知此性,能為迷悟所依,不為迷悟所變。在聖不增,在凡不減,本無高下。達此無有高下,名無上菩提。 (三)答正助修善成正覺。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以無我等四相者,正觀也。修一切善法者,助緣也,正助合行,則得無上菩提也。「所言善法者」下三句,初句標,即非善法者,離相修善也。是名善法者,由離相故,乃得名為善法也。

  二十斷所說無記非因疑。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此疑亦從上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而來。恐疑云:佛所說法,但是名句文身,屬無記法,豈得成菩提因耶!為斷此疑,佛舉大千世界中七寶聚如須彌山之多,持用而施,較量本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之福德,於前寶施之福,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亦不及持說此經之一分。蓋佛所說法,離言說相,以離相故,能作菩提之因,故為無量寶施所不及。

  二十一斷平等云何度生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此疑亦從上第十九疑是法平等而來。恐疑云:既然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云何如來卻在說法度生?為斷此疑,佛誡善現,勿謂如來有度生之念,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為佛所度者,以眾生與佛,皆即法界,原是同體,本無能所。若有眾生為所度,如來為能度,則如來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夫四相未空,則同凡夫,豈得稱為如來也。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乃法身真我,體性空寂,無我而我,我而無我,說名為我。「即非有我」者,非妄我也。而凡夫之人,不解佛說我義,隨語生解,以為如來亦同凡夫之有我。須菩提下三句,恐人一聞如來不同凡夫之有我,又轉計凡夫為實法,故釋云:即非凡夫。以聖凡皆是假名,從來無實性故,「是名凡夫」者,但是不壞假名而已。

  二十二斷以相比知真佛疑。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三十二相,名應身如來也。觀如來者,觀法身如來也。(單目曰見,兼心曰觀)此疑從上如來不應以色身見而來。謂法身如來不離一切諸法,即諸法中平等一如之義,後又說不可以色身、諸相見如來。恐人疑三十二相亦是諸法,獨無如義可觀耶!為遣此疑,故佛試問善現,謂可於應身三十二相好中觀法身如來否?善現乃知應身相好從法身中流出,若見相好,即見法身,故曰: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又恐於應身取著,不達法體,故難之曰:若直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轉輪聖王亦有三十二相,即為如來,有是理乎!善現又解如來詰難之意白佛云:如我解佛所說法身非相之義,自然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矣。佛乃述「若以色見我」四句偈以證之。法身之體,固不離於聲色,但凡夫墮於見聞,著色聲而求,是為行邪道,不能見於法身如來也。

  二十三斷佛果非關福相疑。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此疑從上不應以相觀佛而來。既雲不應以三十二相觀佛,則是菩提佛果非關三十二相。夫三十二相乃積眾福修成,然則菩薩所修福德,不成菩提之因,自然不克菩提之果,豈非落空斷滅耶!為斷此疑,佛告善現,莫作是念,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而得菩提。(具足相者,福德相也)誡之曰: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下,明不說斷滅之故。蓋大乘發菩提心者,所修福德之因,所得福德之果,但離取著之相,不同小乘起執空之想,凡夫生斷滅之見,故曰「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福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此設喻較量以明無我福勝。宗泐大師說:「假使有人以無量世界七寶行施。心有所著,所感之福,則成有漏。心若離著,則成無漏。故云「若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無我者,無人法二執也。忍,即無生法忍。初住(圓教)菩薩所證也。既得無生法忍,則與彼住相行施者不同,故云勝前菩薩所得福德。言「不受福德者」,不受有漏福報也。善現又疑:既不受福報,云何能獲無生法忍?須知有漏果報則不受,無漏果報則受而不取。取謂取著,故云「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

  二十四斷化身出現受福疑。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此疑亦從上菩薩不受福德而來。有去來坐卧者,乃應身如來也。無來無去者,法身如來也。既然如來在昔行菩薩道時不受福報,云何至成佛果,猶有坐卧之相,受諸眾生供養之福耶!佛恐人有此疑,故云「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乃告善現而釋之:謂如來應身之用,示有動作(去來坐卧等)而法身之體,則如如不動。故云:「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也。

  二十五斷法身化身一異疑。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此疑從上應身有去來,法身無去來而來。應身去來是異,法身無去來是一。佛恐善現有一異之見,故以微塵、世界為喻,以斷法、應一異之疑。世界者,喻法身也。微塵者,喻應身也。世界一也,微塵異也。(異即多也)碎界作塵,塵無異性。合塵為界,界無一性。喻全法起應,應無異性。全應即法,法無一性。慈氏偈云:「去來化身佛,法身常不動。於是法界處,非一亦非異。」然如來體(法身)用(應身)互融,所以能一、能異。(攝用歸體曰能一)(從體起用曰能異)非一、非異,自在無礙者矣。 「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此釋微塵喻應身無異性。若知碎世界作微塵,微塵全是世界,則塵無實性,故曰即非微塵。以離性計而說塵,不壞假名,故曰是名微塵。此喻全法起應,應即是法,無異性可得也。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此釋世界喻法身無異性。若知合微塵為世界,則世界無實性,故曰「即非世界。」以離性計而說世界,不壞假名,故曰「是名世界」也。「一合相」者,言眾塵和合為一世界。「非一合相」者,世界既可碎為微塵,也可複合為世界,則一非定一,合非定合,故曰「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者,乃離性計而說一合相,不壞假名,故曰「是名一合相」。此一合相,不可思議、言說,而凡夫不了,自生貪著耳。此喻全應是法,法不離應,無定一法身、應身之性可得也。

  二十六斷貪著實有我見疑。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如來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此疑從上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而來。恐疑云:既言凡夫有貪著之見,則實有我見、法見矣,為何說無耶!故佛以非有非無釋之。 初釋離我見。宗泐大師說:夫我見者,有真我之見,有妄我之見。妄我見者,虛妄分別,眾生見也。真我見者,遠離執著,如來見也。即離執著,示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此非見而言見也。在迷凡夫以為如來實有四見,故云:「不解如來所說義」也。善現既解如來所說之義,即知佛之四見,皆非虛妄分別,是真我之見,故云:「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也。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次釋離法見。宗泐大師說:夫如來說法,要令眾生以菩提心,修行契理,故聞如來所說,當如是知、見、信解,不生法相。言「不生法相」者,不於法取著也。法本離相,如來稱性而說,故云:「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此一段經文,雖證釋離於法執,亦是總結從始至終所說降、住正行。由經初善現請問:若人發無上菩提心者,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如來答云: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故今結云:發菩提心者,於一切法,如是知、見,信解,此結如是住也。不生法相,此結降伏妄心也。

  二十七斷持經功德取相疑。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有發菩提心,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此疑從上雲不生法相而來。恐疑云:既一切法不生法相,則持經功德豈非取相耶!故佛說此以破之。文有三節,初以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布施,是假喻作為格量也,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下,明持說福勝。云何為人演說下,是釋離相德勝。弘經之人,(發菩提心,受持讀誦,為人演說)若能離著,則其福能勝彼不能離相,以阿僧只世界寶施之福也。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釋離相德勝。欲宏通此經,必須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者,如於真如之理常不動也。何以故下,示作觀之法。一切有為法者,一切世間生滅之法。即使佛生人中,示同生滅。亦屬有為無常之法,無常之法,虛假不實,故以夢幻、泡影、露、電六種為喻。「應作如是觀」者,觀即般若妙智,以此妙智,觀有為法,如夢如幻等。能觀既是妙智,所觀無非妙境。妙境者,一境三諦也。妙智者,一心三觀也。三觀者,空假中也。三諦者,真俗中也。即觀有為之法,離性離相之謂空,無法不具之謂假,非空非假之謂中。諦者,審實不虛之謂。全諦發觀,以觀照諦。諦既即一而三,觀豈前後而照,故云如是觀也。能如是觀,乃了化身即法身,無常即常也。雖即法身,不礙涅盤。常即無常也。良以如來究竟非常、非無常之法,故所以能常、能無常也。是則終日涅盤,終日說法,不住有為,不住無為,不可得而思議者也。一經始末,皆稱如是。始雲如是住,如是降心,中間節節雲如是,至此又雲「如是觀」。故知妙智正觀,實一經之宗也。(正宗文竟)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此段為流通文。乃經家結集時所置。長老下,乃四眾八部也。言歡喜、奉行者,《破空論》說:其義有三:一、能說人清凈。佛證金剛般若體故,遠離名利諸過患等;二、所說法清凈。無上正法實相印故,離於有無諸戲論等;三、聞者得解脫清凈。持戒修福,有正智慧,不怖、不畏,能深信故,不復取著法、非法等。自利成就,名「信受」。轉化他人,名「奉行」也。又:聞佛所說,即聞慧;皆大歡喜,即思慧;(聞法歡喜必妙契於心)信受奉行,即修慧。(自行化他故)聞思修三慧具足,何難疾趣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流通文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解   (終)

推薦閱讀:

凈慧長老:理悟和事修
金剛般若經略談----(明.觀衡)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550-559卷)
夢似花落(五)
地藏法門學習有感——破執離相,安忍無生

TAG:波羅蜜 | 金剛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