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滬港通將帶來什麼?

2014年09月11日 06:43 AM滬港通將帶來什麼?范禮泉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中國在過去30年里譜寫了一個增長神話。同時,中國市場基本上不對境外證券投資者開放。如今,這一局面即將發生改變。

滬港通將翻開中國與世界金融融合的新篇章,並且遲早將重塑全球投資流動的面貌。

預計將於今年10月啟動的滬港通,將首次允許中國內地投資者直接投資境外股票,並使全球投資者得以直接進入中國股市。

嚴格的資本管制隔絕了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國對外證券投資(內地對境外證券的投資)僅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49%。對比更鮮明的是,中國境外對內投資(境外對內地證券的投資)僅相當於GDP的4%,而美國的這一比例為86%。

滬港通是縮小上述差距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最開始,這一項目將僅限於上海和香港兩地的股票交易所,滬股通(北上)和港股通(南下)兩條投資渠道受到每日額度和總額度的限制。但從歷史經驗來看,投資額度將會提高,項目範圍將會擴大——把深圳的股票交易所包括進去,可能也會納入大宗商品、債券和衍生品等其他資產類別。

長期來看,滬港通的意義十分深遠。第一,它將把中國的巨量儲蓄釋放到全球金融市場上去。

中國人對儲蓄的熱衷程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但他們的投資渠道非常少。銀行存款利率有上限;許多所謂「理財產品」不夠透明;近些年來境內股票投資回報一直不高。滬港通能提供的一大好處是方便了證券投資的多元化。中國高資產凈值人士的海外投資額僅占其財富總額的5%,全球範圍的這一比例平均為24%。

全球證券投資者能夠分享中國增長神話的手段一直很有限,可這種需求非常強烈。自滬港通消息公布以來,港交所的交易額大幅上升,部分原因在於投資者們預測到,一旦「直通車」駛上軌道,大量的資金流入會推高那些在滬港兩地上市的股票。

國際市場已欣然接受了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項目。到目前為止,中國已批准了84家具有RQFII資格的境外機構,6400億元人民幣的全球潛在總可用RQFII額度已使用2500億元人民幣——遠高於2011年2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額度。但滬港通將開闢一條投資中國的更直接渠道。

我們認為,國際指數投資者也將有需求。一旦上交所向更大範圍的投資者開放,中國A股遲早會被納入富時(FTSE)和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等指數的新興市場指數。此舉將從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那裡吸引來更多需求。

目前,機構投資者持有中國股票的比例過低。在中國,散戶投資者所持股票的市值比例為83%,境內和境外機構投資者佔比分別為16%和1%。這與新興市場的平均水平形成鮮明對比,新興市場散戶投資者持股市值平均佔比為35%,境內機構投資者為39%,境外機構投資者為25%。

中國股票年度成交量佔比呈現出類似情形。在中國,散戶投資者的年度股票成交量佔比達到86%,而境內、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佔比總和為14%。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年度股票成交量平均佔比為45%,境內、境外機構投資者的佔比總和平均為55%。

最後,滬港通會確立人民幣作為一種國際投資貨幣的地位。

近些年來,人民幣跨境使用一直快速增加。去年,中國18%的對外貿易額是以人民幣結算的,遠高於2010年的2%。人民幣資本流動也在加快,目前中國境外已形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點心債券(Dim Sum bond)市場。

有了滬港通之後,隔開中國投資者和全球投資者的那堵牆會變矮。儘管中國市場的規模意味著,任何程度的資本管制放鬆都會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重要影響,但中國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融合將導致風險分擔程度和流動性提高。

中國對世界開放金融,不但將提供一條新的融資渠道,而且將讓全球投資者群體變得更加多元化、更穩定。更多國際性公司或許會選擇到香港上市,因為這樣一來它們可以吸引到「南下」的中國資本。未來,中國市場的首次公開發行(IPO)可能會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因為無論國際機構還是散戶投資者,都可以取道香港「北上」。

滬港通標誌著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翻開重要的一頁。「直通車」將夷平上交所和港交所之間的壁壘,它甚至可能為世界其他交易所之間的合作樹立一個典範。

本文作者為滙豐(HSBC)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業務亞太區主管

譯者/邢嵬

讀者評論bayonetm9 2014-09-11 18:01:46狼來了您必須登錄後才能發表留言相關文章Lex專欄:滬港通令長線資本望而卻步基金經理:滬港通仍面臨障礙滬港通真實效應尚未到來境外投資者為何對滬港通疑慮重重?熱門文章1. 調查:逾半中國人認為中日難免一戰2. 美銀美林:中國正重走日本老路3. 投資者不懼地緣政治危機?4. 蘇格蘭獨立毫無意義5. 李克強的改革與創新分享本文
推薦閱讀:

上交所發通知 滬港通進入全力衝刺階段
滬港通投資不可不知的21大風險
滬港通今日正式起航 四大懸念今揭曉
滬港通將於11月17日正式開始
滬港通首日緣何「滬強港弱」

TAG:滬港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