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我們要時時刻刻警惕,學佛沒學好,學到無間地獄去了

我們要時時刻刻警惕,學佛沒學好,學到無間地獄去了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6-01-26 12:31:27

關鍵字:學佛,地獄,十門開啟,十玄門,凈宗祖師,發菩提心,譚鸞,道倬,虛雲老和尚,彌勒,榜樣,古蘭經

【 點擊數:323 】 【字體: 大 中 小 】 【 收藏 】【 列印文章 】  

 

摘自凈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304集  2016年1月21日 講於 香港

 

點擊此處觀看視頻

 

  所以。講經教學這叫勸善,勸人了解善惡,明了六道裡面的因果報應,勸導大家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教」不是究竟教、不是圓滿教,是在六道裡面幫助你不墮三惡道,你在三善道,你沒有出輪迴,所以一定要到小乘,真斷煩惱才能出離六道輪迴。

  六道輪迴從哪裡來的?見思煩惱變現出來的。只要你有見思煩惱,就有六道輪迴。你見思煩惱斷了,你找輪迴找不到了。為什麼?輪迴的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它是生滅法,滋養它的就是執著,也就是見思煩惱是滋養它的。見思煩惱斷了,輪迴不見了。現的是什麼?十法界。十法界怎麼來的?無明煩惱變現的。所以無明煩惱破一分,十法界不見了,真的出來了,「一真法界」出現了。

  「一真」就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華藏世界,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大日如來的密嚴世界。經上也透了信息給我們,這三個實報土名字不相同,實際一處。所以往生到那去之後,那個學密的人,怎麼你也在此地?甚至於看到學別的宗教的,別的宗教也是到天堂去了,他叫「天堂」,我們叫「極樂世界」。他說你看這基督徒,你看他也來了;那個伊斯蘭教那些,他也來了,一處,一真法界。這個真的可以相信,穆罕默德跟惠能大師一樣,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你看他能夠口述一部《古蘭經》,別人把它記錄下來。這是什麼?達到那個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境界才有這個本事。

  遇到那批人、地區、那個時代的眾生是屬於這一類的根基,就要現這種身、說這個法,他們能接受,他們能依照這個修行,整個虛空法界跟自己一體;道家也講。

  在中國道家,「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跟惠能法師這個五句沒有衝突。莊子是什麼境界?「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中國稱「聖人」、稱「聖賢」,在印度稱「佛」、「菩薩」。名稱不一樣,境界相同。他們將來離開這個世界,往生、念佛的往生到極樂世界,像老莊修成的,他不是神仙,他也到極樂世界去了。他們所講的那個天是極樂世界,不是別的地方。不是二十八層天,它遠遠超過二十八層天。這我們要能看懂,常常讀經裡頭體會到的,對這個事情肯定相信了,才曉得所有宗教是一家,真的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不就說明了,「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全是觀音菩薩現的,全是阿彌陀佛現的,或者是全是釋迦牟尼佛現的,統統講得通,沒有障礙,妙極了。我們這個慈悲心才發的起來,像佛一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衝突,沒有我第一、你第二,沒有,平等的,就沒話好說了,沒有高下,一體。

  所以底下念老說:

  【解】世尊乃於無量不同之中粗標大類,於本經中分為上、中、下三輩,是為至略者也。三輩各有三,則為九,是則《觀經》中之「九品」也,九品各含九,則為八十一。如是輾轉推演,實是無量,今於無量輩中,總括為三輩。其往生後品位雖懸殊,若論其能往生之主因,莫不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蓋此正本經之綱宗,往生極樂之關鍵。

  這兩句話重要,要記住,本經的綱宗就是凈土的綱宗、凈土的綱領、凈土的宗旨。「綱宗」兩字是這個意思,是凈宗的關鍵。就是這兩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專念就是念「阿彌陀佛」,這裡給我們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行就是要抓綱領,掌握著宗旨,哪有不成就的道理。

  我自己學佛,今年2016年,學佛六十五年,講經五十八年,我這麼多年體會到,真正能認清楚凈宗的宗旨、凈宗的綱要,我能夠掌握到,我能夠勸別人,有信心的勸導大家,不會欺騙你,不會讓你走錯路,你走這條路跟我一樣,必定一生成就不能懷疑,不能再去挑三挑四、再去搞別的法門,那就錯了。們相信古聖先賢教給我們這個法門,抉擇法門,「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所以在一切法門當中我只選一部《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版本有九種,我只選擇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為什麼?這個會集本是真經,每一個字、每一句都是五種原譯本的經文,夏蓮老沒有自己造一句,沒有改動一個字,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這就是他慈悲到極處的地方,現在人說偉大到極處。所以它是真經,我們就讀這一本就是把五種原譯本全讀到,綱宗掌握住了,信心具足,願心具足,萬緣放下,怎麼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是方法;「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態度、是理念。

  你能夠抓住這兩句話,「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無論佛法、世法,你都能達到登峰造極。這個功夫有三個等次:一千遍,我常常說的,小悟,真悟了,沒有人教你,你通了,無師自通了;兩千遍,大悟,這個悟有深度、有廣度;三千遍,大徹大悟。是不是到這個地方就不讀了?不是的。三千遍以後,還有四千遍、五千遍、六千遍,一直念到往生。

  念的時候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用的是什麼心?經題上講的「清凈心、平等心,覺心」,覺而不迷,我用的是「清凈、平等、覺」來念這部經、來念這句佛號。

  什麼叫「清凈、平等、覺」?萬緣放下了,連佛法也放下了,才行。所以你同時學兩部經你麻煩,兩部經矛盾的,說的不一樣的反而引起你的疑惑。「疑」,就是煩惱、就是障礙,根本無明。這不能不懂,不能不清楚,關係我們這一生能不能往生、能不能出離六道輪迴,關係可大了。只要把握這個,遊戲人間,快快樂樂,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享受,沒有地位、沒有財富,甚至於連佛法也都放下了

  下面,我們再看下面第二段:

  【解】三輩往生,乃我儕凡夫得生凈土之類別。

  這個字是「儕」(chái等輩),就是「我們」,用現在話說「我們」。我們凡夫得生凈土的類別,我們往生凈土是哪一類。

  【解】其願行功德是我輩企求往生者之軌範。

  「軌」是軌道;「范」是模範看看前面的往生人,哪些是標準的往生人?歷代祖師、凈土宗歷代祖師是我們的軌範,現在的海賢老和尚我們尊重他是第十四代祖,他是我們的軌範

  【解】若真志求往生,則當依之,猶如明鑒,時時對照,思欲類及。

  這些祖師都是我們的鏡子,我們跟他對照對照,像不像他?所以時時對照。

  「思欲類及」,常常想著我要跟他一樣。那距離我們最近的海賢,海賢上去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我們沒見過面,《文鈔》留在世間,讀《文鈔》就是拿印光大師這一面鏡子來對照自己,我們哪些像他,哪些跟他是背離的,這是榜樣。

  【解】當知凈宗稱為易行道者,是與餘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相較而言也。

  「與余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比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容易,那些法門都比我們這個法門困難,是這麼一回事。

  【解】唯此獨易,故稱易行。

  這個「易行」要認清楚,不是像你想像那麼容易,不是。

 

我們要時時刻刻警惕:學佛沒學好,學到無間地獄去了

 

  【解】若論其實,如本品所明,則知往生,亦非易事。

  那這一品經裡頭就講清楚了。所以這品經非常重要!你不求往生,你不知道沒有關係;你要求往生,非要認真學習。這兩品經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四,「三輩往生」;二十五,「往生正因」,這兩品是方法。你要不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你這一生耽誤了自己,恐怕還會造罪業,為什麼?我學的易行道,現在還沒有成功,那佛說的不靈,這就謗佛謗法謗僧,這個罪就是無間地獄。學佛沒學好,學到無間地獄去了今天社會裡頭,我們細心觀察有這種人,不是沒有,我們自己要小心要謹慎、時時刻刻警惕,給大家做一個最好的榜樣

  下面念老為我們提示:

  【解】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

  念老這些話,都要把它念熟,常常能想得起來:是不是真為生死,這是大事無量劫的輪迴,沒有辦法了生死出三界,這一次我們遇到,你說這一生是多麼寶貴!過去生生世世迷惑顛倒,把了生死這樁事情疏忽了。這一生難得,這又遇到了;如果再疏忽就錯了。過去已經過去了,希望這一次不要再錯過。

  要怎樣才能真為生死?放下萬緣。剛才我們說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金剛經》上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只取這個法門,其他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我們都放下。這就是蕅益、蓮池大師他們兩位老人常說的,「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哪個喜歡去悟你們去學,我不反對。我呢?我不幹了,我搞清楚了,我要走我最有把握的這個法門,其他的法門我沒把握。煩惱不好斷、很難斷,我只取這個易行難信,難信對我,我現在真信了。搞了半輩子,在經教裡頭明白了,恍然大悟了,專修這一門,靠定阿彌陀佛。這是他力法門,依靠阿彌陀佛,靠定了,不再懷疑了,不再離開了。

  「發菩提心」,什麼叫「發菩提心」?蕅益大師講得最好,「深信發願」就是「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是作佛的心。往生到極樂世界幹什麼?就是去作佛的,而且還作佛中之佛。

  前面講「軌範」,我們作佛的「軌範」不是別的佛,阿彌陀佛我們今天修行的軌範,是印光法師、海賢老和尚,也不要找太多,這兩位足夠了印光大師每一篇文章,都是勸我們念佛求生凈土;海賢老和尚一生的行誼,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我們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學他的話說,我不再拐彎兒了、不再丟失了。

  一定要看清楚,這個世間包括釋迦牟尼佛過去在這個世間修行證果講的這些經全是生滅法。這個要知道。佛所說的都是方便法、都是生滅法,學佛的人有這麼多的根性,他說出這麼多經來,沒有當機的、沒有這個根性他不說,說的少,沒有說的多,無量無邊,他說的少分,為什麼?地球上的根性的人,尤其在這個世界,還有時間局限的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就是一萬二千年,這個階段裡頭眾生的根性,他都顧及到了

  法滅之後很長很長的時間,彌勒菩薩再來。《彌勒菩薩下生經》裡頭講得很清楚,彌勒菩薩現在在兜率天,內院裡面也是講經教學。這是很長很長一段時期,他那裡根性複雜。所以我們能體會得到,彌勒菩薩一生所講的經,雖然只有「三會龍華」,講的內容比釋迦牟尼佛更豐富,為什麼?他時間長,人有福報。因緣際會,各個不相同,諸佛菩薩遊戲神通,普度有緣。我們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就會抓住機會不放鬆。

  下面念老非常懇切勸告我們:

  【解】敬祈當世行人,慎莫初聞凈宗易行,便生輕慢。

  有沒有這種人?很多。不但是有,很多。現在盛行的,「教下」的真的是愈來愈少。「教下」修行成就,比不上上一代。我們前面這一代,諦閑老和尚、倓虛老和尚、圓瑛老和尚,甚至於像李炳南老居士這樣的人、夏蓮公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在家、出家,我們這一代比不上

  我第一次跟黃念老見面,老居士就告訴我,這個時代,禪宗、密宗成就非常困難,禪宗得定的有,像虛雲老和尚得定,沒開悟,算是不錯了,他往生兜率天,親近彌勒菩薩。密宗,他告訴我,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了,我們那次見面的時候,密宗的修行成就的人,只有六個,他能說得出,往後成就全憑凈土我們從「教下」回頭歸凈土,他很讚歎,很不容易,真不容易。

  我要不是李老師,把他自己用的這個經本,他自己講過一遍,就在經本上寫的註解,我們叫「眉注」,這個本子給我。他老人家往生之後,我就依靠這個「眉注」講過十遍。以後遇到念老的這個集注,注得好!能不能再找到這個人,能夠作一個,不要說超過念老的,能夠跟念老並駕齊驅的,找不到!這些人現在都走了,這些東西留給我們,我們是追趕不上,但是我們依照這個本子修行,這個做得到。依照這個本子成就,就是這個會集本、這個集注,保證我們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我們能做到,這也就是老人的期望,能度一個算一個。

  各人的緣分不一樣,佛度有緣人,不度無緣人,不是佛心不平等,是眾生煩惱不一樣,佛心是平等的。念老跟夏老平等的,這一點我們都要知道,知道之後才知道感恩,知道之後才知道修行重要。

  末後這幾句話,我們從前面念起:

  【解】慎莫初聞凈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弛緩。口談凈業,心戀塵緣。如是求生,當待驢年。

  「驢年」是哪一年?十二生肖有沒有屬驢的?沒有,沒有就是完了,全功盡棄了,這沒有你的份,所以一定要認真。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這就對了。

  【解】又本經三輩與《觀經》九品,是否相配,古說不一。

  佛在當年講經,聽眾都是阿羅漢、菩薩,證得初果大乘初信的不少,這緣多殊勝!所以佛講經他們一聽都懂,沒問題。佛滅度之後了,一代傳下來,傳到現在將近二千年了,現在人多疑,現在人對古人沒有信心,愈來愈困難。所以這裡「三輩」,是不是《觀經》講的九品,古大德的說法也不盡相同。

  【解】論為同者,有曇鸞諸師。曇鸞師《略論》云:「生安樂土者,《無量壽經》中唯有三輩上、中、下。《無量壽觀經》中,一品又分為上中下,三三而九,合為九品。」

  這是曇鸞法師,《略論》裡面所說的。

  【解】又《凈影疏》曰:「十方世界,諸天人民,願生彼國,凡有三輩。總以標舉,如《觀經》中,粗分為三,細分為九。」

  有這樣的話,這是遠公大師,隋朝的,他住的道場叫凈影寺,所以後人對他尊重,不稱名,稱地,「凈影大師,」他的名號跟我們初祖完全相同,叫「慧遠」。遠公是在東晉時代,這個是隋朝時候,不同時代。

  【解】又嘉祥《觀經疏》云:「《無量壽經》但明三輩。此(指《觀經》)中開三輩為九輩。三輩者,謂上中下也。九輩者,於上品有三,中下亦三,故成九輩也。」又憬興曰:「今即合彼(《觀經》)九品,為此(本經)三輩,故其義無異。」又蓮池曰:「三輩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又天台《觀經疏》謂「此經(《觀經》)九品,為令識位高下,即大本三輩也。」

  就是《無量壽經》裡面講的「三輩」,《觀經》分為「九品」。

  【解】至於主張兩經相異者,則靈芝、孤山等諸師。靈芝師謂三輩止對《觀經》之上品;不攝餘六品,因《觀經》之中品及下品,皆未發菩提心也。孤山稍廣,謂此之三輩只攝彼之上品與中品,不攝下三品,因本經中三輩往生者,皆是善人,而彼《觀經》中之下三品,皆是惡人,臨終懺悔,念佛得生也。是故諸師皆謂兩經不能相配也。

  他說得有道理,不是沒有道理。說「三輩、九品」能講得通,但是他認真再去比較,《觀經》裡面只有上輩講「發菩提心」,中、下品沒有講「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很重要,為什麼?「發菩提心」就是善人。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那都是「發菩提心」的,沒有「發菩提心」不能說「上善」,而且還有些作惡的。作惡的修這個法門,懺悔,懺除業障,轉惡向善,這樣念佛往生的。

  這兩種講法,都是祖師大德,都有道理,我們遇到怎麼辦?我們是跟誰去學?我覺得這個不要緊,我們跟經,經為準。經上說,這個經上說「三輩往生」,既然講到「三輩往生」,而且都說、都有「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三輩」都有,上輩也有,中輩也有,下輩也有,統統都有,我們依照這個經。換句話說,曇鸞法師他們所說、主張的,就對了,就正確了。

  曇鸞,道綽這兩位大德,沒有列在凈宗祖師的地位,黃念老告訴我們,是因為他們的著作,沒有傳下來,到哪裡去了?日本人帶走了。唐朝這些學生,多半都是善導的學生,所以曇鸞、道綽的著作,被他們帶走了,中國就失傳了。現在從日本再取回來了,看他們的著作,那是祖師,不假。所以蓮公、念老都主張,我們再列祖師的位子,一定把這兩個人加進來,曇鸞二祖、道綽三祖、善導四祖,這樣排起來才正確。這是他希望我們後人,如果再印祖師這個列位,要把這兩位列進去,這是正確的

  我們再看,末後蓮池大師所說的這一段:

  【解】蓮池大師於《疏鈔》中,會通上之異說。

  就是《阿彌陀經疏鈔》分量很大,過去我們講過一遍。蓮池大師的《疏鈔》,蕅益大師的《要解》,幽溪大師的《圓中鈔》,我記得都曾經講過。

  《疏鈔》完全用《華嚴》的「十門開啟」,「十玄」,把小本《阿彌陀經》提升到跟《華嚴》平等,這是蓮池大師的用意,因為在那個當時,大家輕視凈土,《華嚴》是每個人都崇拜的,佛家裡頭的第一經,最殊勝的、地位最高的,沒有比《華嚴》再高了,所以他這樣一說,把凈土的地位提升了,《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疏鈔》說得好!

  我記得這部《疏鈔》我講了好像是,那個時候是用錄音帶,有這個卡式的錄音帶了,一個錄音帶是九十分鐘,我記得是我講了三百多次,幾乎是一年的時間,一年三百六十天,我講了大概三百三十多次。這一套帶子曾經帶到美國,讓美國同修對凈土產生尊重,因為大家瞧不起凈土,我這三百多個卡帶擺在講台前面,人家問我這是什麼?《彌陀經》一部。一部《彌陀經》講這麼多,大家就嚇到了,不敢輕慢了。我說這是蓮池大師《疏鈔》。

-------------------------------------------------------------------------------------- 

推薦閱讀:

最上乘學佛一百問 24、[ 什麼是佛?]
慧傳法師:青少年學佛生涯規劃—以星雲大師度化青年為例
學佛必須忍辱
我的十餘年學佛修持小結
十惡業的三惡道果報及投身人道之果報--學佛網

TAG:地獄 | 凈空法師 | 學佛 | 法師 | 凈空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