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治療持續時間對絕經婦女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影響
06-02
孕激素治療持續時間對絕經婦女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影響
摘要:子宮內膜癌是婦女常見的腫瘤,有研究認為接受過雌激素替代療法(ERT)的婦女的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會提高。本文作者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雌激素可以影響子宮內膜癌發育。在雌激素替代療法中增加孕激素(progestin),能夠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運用孕激素的持續時間比劑量更加重要。建議子宮出血過度和出血時間延長作為臨床研究的指標,以便排除HRT和ccHRT婦女的子宮內膜異常。
關鍵詞:雌激素 孕激素 激素替代療法 子宮內膜癌
人體中有少數組織進行周期性變化,能夠進行組織學區分;子宮內膜就是其中之一。所發現的形態學變化僅次於卵巢產生雌激素和孕甾酮(progesterone)。雌二醇引起子宮內膜變厚或發育,後者與毛細血管生長和形成有關。
黃體分泌的內源性孕甾酮不僅停止了子宮內膜生長,而且子宮內膜厚度出現輕微降低。孕前期作用(progestational effects)引起的子宮內膜變化主要與腺體和基質的形態學變化相關的生化改變有關--這被稱為分泌和蛻膜化。
如果沒有懷孕,卵巢也沒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那麼,子宮內膜出現進一步的生理和形態變化,導致月經。月經前和月經中的子宮內膜變化(最初)是血管收縮,(隨後)引起子宮內膜基底層中的螺旋動脈的血管擴張。血管收縮引起組織缺氧,導致組織壞死,(最終)導致子宮內膜功能層和間質液體/血液的脫落,這就是月經流出物。 相反,絕經婦女的子宮內膜層很薄,只有少數稀疏的腺體,以及靜止的(quiescent)或無活性的子宮內膜基質。在絕經期間,靜止子宮內膜和任何一種的正常子宮出血無關。已經知道,絕經婦女會出現子宮出血,雖然醫學評估中最常見的組織學診斷為子宮內膜不足或萎縮。大部分病例中,人們不知道子宮(內膜)出血的原因和位置。醫生的問題為排除子宮內膜癌是出血的起因。 子宮內膜癌是婦女常見的腫瘤,發生率大約為每年每1000名婦女中有1到2例。該發生率在50歲後上升,表明和年齡有關。絕經婦女的子宮內膜癌常常表現為子宮出血。子宮內膜活組織解剖和子宮鏡檢查等診斷手段是絕經後出血的主要臨床檢查方法。 由於內源性卵巢激素分泌和子宮內膜變化存在明顯的聯繫,人們一直認為,運用激素替代療法(HRT)會引起相似的子宮內膜變化;HRT包括一種雌激素和一種孕激素。 子宮完整的絕經婦女接受無抑制(unopposed)雌激素治療,總是和子宮內膜癌的相對風險上升相關。本文記錄了接受雌激素替代療法(ERT)的婦女的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分析了最新數據,表明HRT療法中孕激素不足(時間過短)可能和子宮內膜癌的相對風險上升相關。絕經前婦女的子宮內膜癌 絕經前婦女很少出現子宮內膜腫瘤。子宮內膜腫瘤通常和慢性排卵停止相關,或者和運用無抑制雌激素相關。過去,有證據表明,口服避孕藥(低於10天的)孕激素會提高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口服避孕藥的聯合治療(在21天中同時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上升無關。在幾個流行病學研究中,運用口服避孕藥1年或1年以上和子宮內膜癌發生率下降有關。口服避孕藥停用15年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仍然保持降低水平。不知道(以前運用)口服避孕藥引起子宮內膜癌持續低水平的生物學原因。人們猜測、孕激素抑制了子宮內膜中雌激素誘導的有絲分裂,這種抗雌激素作用有助於(持續)防止子宮內膜癌變。 這些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口服避孕藥婦女通常低於40歲。有必要證明,40歲以後運用口服避孕藥聯合療法是否會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邏輯上、這是正確的;但是、我們缺乏數據。婦女子宮內膜癌發育中的雌激素機制內源性和外源性的未抑制雌激素刺激雌激素生長、增加有絲分裂、激活局部的子宮內膜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流行病學表明、絕經婦女單獨使用雌激素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發生率、這被理解為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細胞具有兩個明顯作用。第一個作用的事實性基礎為雌激素看起來快速提高絕經婦女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5年之內)。這些數據暗示,可能存在針對癌變前子宮內膜細胞的直接刺激作用。細胞受到雌激素的刺激,開始加速分裂,發展成為癌症、時間則短於野生型(wild type)子宮內膜癌的正常發育時間。
第二個假設和以下情況有關:雌激素可能刺激已經存在的子宮內膜癌、在很短時間使之從無法察覺階段發展到可察覺階段。這個作用的證據是,開始接受HRT到被診斷出子宮內膜癌中間的潛伏期僅僅為2到3年。 在目前,還不知道雌激素促進子宮內膜細胞癌變的確切機理。有報告指出,c-fos和 c-jun表達,雌激素和孕甾酮受體和子宮內膜癌之間不存在聯繫。正常子宮內膜中存在c-fos 和 c-jun聯繫;由此,本文作者提出,雌激素影響子宮內膜癌發育。子宮內膜增生和雌激素運用(同時使用或不使用孕甾酮) 臨床試驗中、未抑制雌激素被用作本研究的雌激素/孕甾酮部分的對比物、觀察指標為雌激素增生的發育情況。未抑制雌激素會導致子宮內膜增生,與劑量和運用時間均有關。周期型或持續型療法中,加入孕甾酮似乎能夠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降低到未接受HRT婦女的水平。Cochrane研究(Cochrane review)無法區分簡單型和複雜型子宮內膜增生,甚至無法區分非典型增生,因為這些研究用"增生"涵蓋了全部的此種變化。已經知道,簡單型增生會消退,而非典型增生會發展為癌症。接受未抑制雌激素治療的絕經婦女的每年子宮內膜增生率大約為15~20%。和對照組相比,婦女出血發生率上升。和持續的複合HRT(ccHRT)療法中的出血婦女相比,未抑制雌激素婦女的子宮內膜增生和子宮出血存在更加密切的關係。於是,很明顯,使用未抑制雌激素會促進子宮內膜增殖,導致增生,最終導致子宮內膜癌。ERT和子宮內膜癌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有報告指出單獨使用雌激素的HRT療法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隨後的流行病學研究一直表明,子宮完好的婦女使用未抑制雌激素後,子宮內膜癌的相對風險會出現(具有統計學顯著性的)上升。估計的總體相對風險(relative risk RR)為2.8,95%置信區間(CI)為2.4~3.2。不同研究中的相對風險差異很大(參閱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