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瑞鶴丨缺少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尋求關注(0-6歲萌發安全感的種子)

訂閱賬號:點擊文章標題下的藍色「紫藤親子育兒」,點擊關注;

分享文章:點擊本頁右上角「三個點」按鈕,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回復「目錄」,查看更多精選文章

文丨侯瑞鶴(微信號:zitengqinzi)

孩子健康成長,需要的不只是安全,更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人在社會生活中有種穩定的、不害怕的感覺。對於兒童而言,如果內心有足夠的安全感,就能幫助他們快速適應新的環境,並能更好的成長。

孩子內心的安全感能夠幫助他們處理以下問題:

一是分離帶來的焦慮和思念情緒;二是對環境的信任,願意探索;三是對環境中的他人感興趣,願意合作,而不只是想從他人身上索取和獲得唯一的關注;四是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因為他信任環境,所以能夠更好的表達自己的需求並獲得相應的滿足。

然而,萌發安全感的種子,則需要父母在孩子幼年時潛心種下。0-6歲的兒童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父母分別種下哪些萌發安全感的種子呢?

0—1歲左右:種下全能感的種子

母親要信任自己的感受、順應母親的天性去敏感地回應孩子,並能夠享受做母親的快樂,寶寶全能感的種子就會發展得比較充分。

安全感的核心來源於嬰兒出生後到1歲,如果這個階段得到了母親(也指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敏感的照顧,即給予嬰兒的吃喝拉撒鬧及時滿足、有求必應,孩子心中安全感的第一粒種子就會生根發芽。

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只需要尊從母親的本能就可以實現。然而,如今很多媽媽比任何一代都愛學習,但是同時可能也比任何一代都更糾結。母愛的本能遭遇了所謂育兒知識的牽絆,致使很多母親常常和自己想要回應孩子的天性做鬥爭。是否要堅持母乳?是否要按需哺乳?孩子哭時是安撫還是隨他哭去?是讓他獨自睡嬰兒床還是睡大床?....... 這些糾結會讓母親變得無法從容自信,甚至會因為陷於各種糾結而無法享受做母親的快樂和幸福。

嬰兒天然具有感受母親情緒的能力。因此,做到只是一部分,照顧者的狀態才是影響孩子安全感的關鍵。如果你是一個健康的媽媽,你就要相信自己是上帝給孩子準備好的人間接應他的第一個天使,信任你做母親的感受,並能夠給予孩子敏感的回應。遵從做母親的自然感應,以上的那些糾結可能大部分就不存在了。

1—3歲左右:種下自由探索的種子

媽媽做孩子成長的見證者,信任孩子並鼓勵其探索外部世界。

隨著孩子開始使用自己的身體移動,他就開始了探索世界的旅程。顯然,對身外世界的興趣和好奇,離開安全的地方嘗試適應變化的世界,是孩子天然的需要。這時母親在保障安全的條件下,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可以自由探索的空間,並允許孩子去探索,而自己則作為孩子的大本營。因為孩子需要時不時地能看到你,需要能量時可能需要來到你身邊求個擁抱什麼的,然後轉身繼續探索。

如果孩子能夠從母親眼睛裡看到信任和鼓勵,他就會不斷拓展自己的探索範圍。在這個階段,如果孩子的離開導致母親太焦慮,甚至通過限制孩子的自由探索來緩解自己的焦慮,比如,過分地要求乾淨和整潔,不許碰泥土,沙子,水等,在戶外不讓摸公共場所的東西等,孩子從母親的眼睛裡就會看到外界的不安全,就可能會壓抑探索的慾望。然而,此時孩子的天性可能還沒有那麼容易熄滅,有時還會伺機出來,但如果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就可能導致連孩子自己也忘了這一部分探索的願望。這樣的孩子成年後有可能會形成保守、害怕變化、僵化、刻板、封閉等性格特點。

一天雨後,我帶2歲的兒子在花園裡玩,兒子在草地上玩起了泥巴。這時,來了一個大約五六歲的男孩小A,穿得非常的整潔乾淨,後邊跟著打扮得非常精緻的媽媽。小A看到我兒子在玩泥,猶豫了一下也蹲了下來玩,追上來的媽媽立刻叫停了他,「不許玩這個,太髒了,有細菌」。小A收起了片刻前的自在,停了一下,對我兒子說:「你不要再玩了,很臟」。兒子沒理會他繼續玩,小A變得有些生氣:「你再玩你媽媽會揍你屁股的!」兒子有點擔心的看看我,我回應兒子說:「沒關係,你玩吧,媽媽不揍屁股」。小A不甘心,「你媽現在不揍你屁股,回到家裡也會揍的」。這次兒子帶著哭臉看著我,我微笑著對兒子說:「沒關係,媽媽回到家也不會揍的,你玩吧。」過了一會兒,小A變得有些憤怒:「你媽不揍你,你爸回家也會揍你的」。這回兒子變得很淡然,繼續玩。

從小A的身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孩子的自由探索的火苗沒有熄滅,可以想像,隨著一次次的壓抑,火苗就會越來越微弱。等他長大後,看到那些能夠享受探索外面世界的人時,他自動化的情緒反應可能是不屑、憤怒、討厭等,如果可能,他會用自己的方式限制對方,如他的孩子。這些情緒和他對別人所做的限制,其實恰恰是幫助他繼續壓抑內心的那份慾望,然而因為太久遠,連他自己也不認識了,只有情緒的不舒服試圖讓他看到自己的內心。

3—6歲左右:種下現實感的種子

允許孩子體驗健康的挫折感,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學會遵守規則。

嬰兒生下來就獲得了一種全能感,餓了媽媽來餵奶,在嬰兒眼中,這一切是他讓使其發生的。如果早期獲得了足夠好的照顧,他的全能感發展得很充分,這是安全感也是自信的基石。

然而,隨著兒童認知能力的提高,他需要逐漸放棄全能的幻覺,逐漸接近真實的世界,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健康的受挫過程。

生活本身其實已經提供了足夠的機會來讓孩子體驗可以忍受的挫折,比如,擺不出想像中的積木城堡,別人有的玩具自己沒有,小朋友不願意和自己玩等,這時孩子可能產生各種負面行為和情緒。這個階段父親從背景的位置也逐漸來到了前台,因為母性意味著包容,父性意味著規則和紀律。然而在強調尊重和接納的育兒氛圍下,這一點也逐漸被母性淹沒,因此,越來越多的孩子承受不了挫折,忍受不了規則。

母親允許孩子體驗挫折有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比如,孩子沒有搭好積木,會傷心生氣,甚至推倒別的小朋友搭好的積木。這是孩子體驗挫折、並逐漸學習應對挫折感受的極佳成長機會,然而,如果父母自己無法承受孩子的挫折感,就不會允許孩子體驗挫折感,這時父母極有可能立即介入幫忙:「來,我給你搭一個更大的」(幫助孩子完成)、「你想吃冰棋林嗎,媽媽給你買一個」、「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你這孩子怎麼這樣」、「有什麼大不了的,多練練就是了」...... 這些語言和行為,都是父母為了緩解自身的焦慮和不適,從而阻止了孩子去體驗並處理挫折感。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從痛苦中受益的權利。

父母只要理解了背後的信念,就能根據自己和孩子的特點創造出自己的方法。但原則有兩個:

一是接納孩子的情緒,遭遇挫折後哭是正常的,笑反倒奇怪了。二是如果有推倒別人的積木、打人等行為,要明確說明這種行為是不可以接受的。

雖然規則看似束縛孩子,但它最大的作用是讓孩子有安全感。孩子知道自己行為的邊界本身就可以帶來安全感,如果不知道邊界在哪裡,他就會帶著焦慮不停地試探和尋找邊界,直到有人制止他。

反社會行為部分就是不斷探索邊界的結果。強調一下,這裡的挫折是健康的,即孩子自然發展中肯定會遇到的挫折,而不是指孩子不能承受的巨大創傷。顯然,有處理挫折經驗的孩子,在面對變化時更能夠承受變化所帶來的挫折感,也能更快地適應環境。

在幼兒心靈成功種下安全感的種子,之後就會在孩子的生命中不斷地發芽成長,而一個內在穩定自信的孩子,更可能有較高的適應環境和變化的能力。

為此請父母盡量做到需要時出場,不需要時離場或只在場。出場對我們而言可能相對容易,適時地離場或只是在場而不出場有時更難。當然這個需要不是指孩子的要求,而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需要。


推薦閱讀:

自卑,沒有安全感這些心理病不大不小,不會讓人死會是很難受,怎麼解決?
女人最渴望從男人身上得到這種安全感
害怕一個人在家睡覺,活了二十多年基本沒有一個人晚上獨自睡覺過……這麼缺乏安全感,還有的救么?
如何獲得內心的安全感?
父母從小不在身邊,多疑敏感,缺乏安全感怎麼辦?

TAG:孩子 | 安全 | 安全感 | 關注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