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打敗愛情
可能比較偏愛捕捉一些規律,比如我覺得養女兒的媽媽做飯比養兒子的媽媽做飯更好吃。再比如,不管是親生兄弟姐妹,還是表兄弟姐妹,家中老大一定是最沉穩靠譜懂規矩的那個。而且我還發現,和姥姥家同一小區的一家女人,媽媽帶著三個女兒,都離婚了,女兒帶著她們的女兒過來過,一家子全是女人。
居委會大媽們也愛捕捉一些規律,比如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離過婚的女兒也離婚。言辭中一股子尖酸刻薄,我認為這樣才叫尖酸刻薄,根本不懂人家的痛,也不是真分析,就是拿別人的事茶餘飯後,唏噓都透著幸災樂禍。就好比,最近的一個案件,女孩打出租被姦殺,評論說,女孩要自我保護不要打扮得太漂亮。我們總習慣責難已經在承受災難的人,而放任製造災難的人,這樣好嗎?
我倒是想過為什麼,但那時候還小,哪裡想得透。那一家人,頗具文藝氣質,三個女兒長相相仿,不十分美麗,也不洋氣,黑色長髮,厚實劉海,戴一副黑框眼鏡,有點舊上海復古范兒。
還有一些巧合,比如媽媽丈夫早逝,女兒丈夫也早逝。媽媽和爸爸吵架,成年後,女兒結婚了也和丈夫吵。還有爸爸愛以發火的姿態對待媽媽的,兒子成家了也這麼對待妻子。甚至,你會發現,你後來在婚姻中的一些行為方式,和自己父母的並無兩樣。我不清楚,到了80後、90後,這種「繼承」的程度有多少,我上面說的,多是祖父母輩和父母那輩人的例子。
從身邊朋友那也發現一些規律,比如父母家中母親掌管大權的,父親服從執行的,如果是女孩,成長過程中即便被教育得溫柔、小鳥依人,和戀人的相處模式最終也可能變成和父母的一樣,她強勢並要求對方服從;如果是男孩,則可能變成甩手掌柜,什麼也不參與,也不操心,只是成為一個工具,能做的就是哄好妻子。
看《裸婚時代》的時候,劉易陽說「細節打敗愛情」,我就沒懂。當時聽到真的是腦袋一團迷霧,什麼意思,怎麼理解。可能因為我不是特愛看這類電視劇,所以也沒去深究,確切地說從中也得不到什麼思考。我不喜歡國內此類電視劇中女方的恃寵為傲,太過。我不是個男人,我是個人,我都有些看不下去。這都哪學來的毛病,自以為公主、女王、女皇,其實都是慈禧,要的不過是太監式的逢迎討好辦事利落,最好是李蓮英,還得長JJ,因為財也能性也能。
近些年,網路一片開化。個別女性認為自己覺醒了,就如同邪教一般宣揚一些觀點,比如女人要享受愛情享受性。然後女人都放開了,回家跟老公各種要要要。前同事,男,頻頻訴苦自己妻子,女人三十如狼如虎,他那點傢伙,都成了任務,必須的,不然就是不愛了,厭倦了,嫌棄了。還有那些教女人揣度男人心思,並美其名曰情商的,能幹點正常人乾的事嗎?你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半時間用情商混工作三姑六婆流言蜚語家長里短勾心鬥角,一半時間用來想怎麼搞定男人怎麼讓男人聽你的怎麼讓男人愛你,我怎麼覺得這和某個行業的職業要求也沒什麼區別。我一直認為,我和她們還有她們的文不同的是,我誰也不想討好,男人或女人,我的要求是平等,共同進步,甭管男女,先把對方當人看。
最早被灌輸習慣,是在學習上。老師都是生硬粗糙的,只會叫嚷著「必須養成學習的好習慣」,但他們很壞,從來不告訴你怎麼養成,或者學習的好習慣是什麼。我漸漸摸索了,做題,錯的反覆研究,練習,找方法,找規律,比如你可以把歷史按照時間段製作成一個連環筆記,一目了然。當然,很多事情,國人特別喜歡跑偏,比如找規律,英語閱讀理解,答案三短一長選最短。這都適合沒腦的人用的規律,有腦的就會覺得不放心。
那些善於分享的博主們,告訴你的每個技巧的背後,都是習慣。養成保養的習慣,養成打扮的習慣,養成努力的習慣,養成樂觀的習慣。但你養成什麼關於愛的習慣了?
不幸的是,我們的教育中,對於愛,我是沒看到過任何詮釋。古代人講究內斂,不輕易表達,自古最推崇的是眉目傳情,表達酸腐,我也不清楚咱們老祖宗是什麼品種的猿類變的,就喜歡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猜」。國門打開,外來文化流入,你不能說,國人是盲目地追從,一部分人是,但只需觀察台灣現今的教育觀念,就比內地進步不少。我們突然發現,原來教育是這麼回事,要表達愛,要抱孩子,要求孩子,要誇孩子,並且將這些變為習慣。
我們,我們的父母,我們的父母的父母,全然沒經過這樣的習慣培養。我媽繼承了我姥爺的沉默,他們都是老師,對家中孩子寵愛但不言語,因為他們在學校每時每刻都在管教孩子,我媽對我,連讀書都沒要求,幾近放任。我爸繼承了我爺爺的嚴厲,清華北大同濟復旦,像四座大山一樣壓在我身上,最終我與復旦失之交臂,至今,我寫文章,他還說,你需要更多的沉澱。我大學後,假期才會回家,我媽想念我,偶爾調皮親我一下臉,我都覺得渾身不自在,冷著一張臉,心中滋味不明。我們缺少親密教育,我們不習慣,我們沒有親密的習慣,所以公開場合任何親密的行為,都讓旁人覺得不自然甚至噁心。
爸爸去哪兒這個節目,第一次林志穎和kimi的出現,給其他四個家庭帶來了顛覆性的認知的改變,最開始,除了kimi父子,其他四對的表達生硬刻意彆扭落後。爸爸回來了節目中,李小鵬與妻子,頻頻互動,我看到的更多是她妻子在帶動他,他只是被動受益者,那其中的味道還是欠缺。影星劉燁,多麼憂鬱氣質的男人,在節目中和妻子黏膩,那些小動作,親吻脖子、額頭、耳畔,摸屁股,這是外國妻子帶給他的福利。即便他們與外國妻子生活多年,李小鵬和劉燁的親熱鏡頭還是讓你覺得略顯彆扭,終不如兩個白種人的種種親熱。
這是一個民族的習慣。我們沒有關於愛的普及,方式沒有,行為沒有,連概念和肯研究它們的都沒有。心理學是什麼?人類學是什麼?不是厚黑學啊,為什麼要了解別人的心思,為什麼要學對付別人的心機?你是不是也和戀人玩冷戰,用人性懲罰對方?你是不是習慣說分手,拿離開當要挾?你是不是以為你發火發瘋自殘自虐,對方就覺得錯了怕了?你是不是以為自己條件卓越,就可以無視地方的付出,拿別人當備胎?你是不是覺得吵架抱怨哭訴委屈就算溝通了?你是不是認為學遍那些招數,對方就逃不出你的手掌心?
為什麼啊?你為什麼不去學真誠,坦誠,好好地溝通和表達,不帶情緒,不帶怨氣,不爭對錯?你為什麼不學習直截了當地說明,我愛你,但是有些地方我不能忍受,但我還是決定愛你,我們可以共同克服嗎,我可能需要時間?你為什麼不忍住說分手,不拿分手當爽快的道具,你明明知道每一次使用後,它的效力都會減少,你明明知道你怕,對方也怕,你為什麼要用兩敗俱傷的方式?你為什麼不能在找個所謂藍顏和紅顏知己前,把對方也看作可以對話的人,而不是男人女人,而不是女人就那樣男人沒得聊,而不是男女朋友間就是得有秘密,這都是誰教給你的,是你從哪裡學的,你怎麼敢一下子就信,而且打算信一輩子?你為什麼不能嘗試著改變,而不是說這世界就是這樣,社會就這樣,人人都這樣,然後只在網路上感慨,在現實中做個行動的矮子?你為什麼不靠自己去了解自己,了解愛情,了解婚姻,而是靠別人,從一段感情都下一段感情,不是別人就辜負你,就是你傷害了別人,然後你說誰沒遇見幾個渣人,你自己不也是個渣嗎,你不是也急著投入只是因為空虛寂寞冷嗎?
你每天洗腳嗎?不洗腳睡覺會不會難受?會的,對吧。我相信,你可以說你不會,那大概請不要看我的文章了。那種腳一天不洗,帶著乾巴的灰渣和汗漬的人,應該不會關心這些。那你養成了那麼多關於愛的壞習慣。你要怎麼在愛里長長久久?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的一些互動細節,像是讓這個國家的人開了眼界,第一對兒吧,政界第一對看起來像夫妻的人。可即便如此,你看那些尾隨在其身邊的人,都以主席為先,而不是女人為先。
我們對於愛的定義,太刻薄了。男人就得頂天立地,女人就得溫柔似水;丈夫就得養家糊口,妻子就得相夫教子;男朋友就得拎包,女朋友就得撒嬌。最搞笑的是,我認為這是一種智力上的缺陷,竟然全部被理解成為固定的,不可更改的,不可變通的,比鋼鐵還硬的規矩道理。也就是,沒有迴旋的餘地,你一旦是男人了,不準哭,你一旦是女人了,就得柔,你是丈夫,掙錢,你是妻子,收拾家,你是男朋友,現在對男朋友的要求從請吃哈根達斯到偷摸去淘寶購物車付賬,你是女朋友,好像很少會聽到男人對女人官方的要求了,私底下男人們很多要求,但都被媒體和丈夫娘拿房子車錢壓住了不能公開發言。
這些狹隘的片面的生硬的關於愛的理解,和角色的定位,殘忍和愚昧的可笑。我無法想像那樣的一個家庭,母親不斷地和女兒說,你就得嫁個有房有車有錢的男人,連愛不愛都不提,貌似男人見了女兒一定會愛,不會愛沒關係,未婚先孕更重要。當然這一切的背後,她都會和女兒說,媽是為你好,你看我和你爸,這日子過的。目的性如此強,堪比戰鬥任務。錢最大的好處,是讓你有機會去學習,去接觸,去看,慢慢地你就改變了。也可能你永遠不會改變,然後你就開始找愛,語重心長惆悵地說,錢再多,心空虛。我從未接受過這樣的教育,所以我永遠不會去看,抓住男人心的29條法寶之類的文章。我不是為男人活的,也不是為愛情活的,更不是為婚姻活的,我不反對這三者,但我還不至於將一生的時間,都放在其中。而且我始終相信,自然狀態下,任何事物都會更美好。
工作關係,我曾經採訪過單身女青年,高校老師,你以為她們學識豐厚,知性優雅?她們參照淘寶熱款搭配,外型上在直男眼中無硬傷,乍一看大街上一眾男人也都配不上她們。看她們一張嘴,全是愛情個性簽名,我想找個靈魂伴侶。她們就像我小說中的男人,被動,不付出,等待被人開採,到最後誰開採都可以,然後她們會說恩遇到了真愛,自此麻木自己一生,將靈魂伴侶全扔了,變成了和母輩一樣的居家過日子大媽。
我習慣直言溝通,你習慣隱忍沉默。我認為相處應該互動,你認為夫妻無需多說。我覺得「我」還算好的。還有一種「我」,我習慣嘰歪,你習慣發火;我最擅長哭天抹淚,你最擅長哄我么么噠。後者是現在普遍的愛的習慣吧。「比吵架的情侶更可怕的是不吵架的情侶。」所以就養成了吵架就代表有感情,吵架就證明還愛,吵架就是溝通的習慣。沒人去學習,沒人去做,不吵架相處的習慣。不行,學不了,學不來,不適應,覺得太怪了,還是和爸媽一樣吵吵鬧鬧的相處適合國人。也許呢,誰知道呢?
我不喜歡吵架。吵架傷身,傷心。我最討厭的就是和戀人吵架。我敢和外人吵架,但我從來要求自己不和戀人吵架。情侶之間的架,無非都是情緒的失控和無處釋放,而這些情緒,與情侶相關的極少數,只不過你們習慣遷怒,習慣的愛的方式,就是拿親近的人解恨。你們還為這種習慣編了理由:你是我最親近的人,我有脾氣不和你發和誰發。
確實,一個人若愛你,必然接受你的好與不好,這幾乎是必須的。但不代表,你要時常借著各種理由表現你的不好吧?那你那些對外表現的好,就是虛假的,偽裝的,是沒有形成習慣的,或者只對外人形成了習慣的。愛的習慣,你壓根就沒打算有。
我一再說,這不是一個適合愛情的社會。所以我們無論是影視作品等等,包括現實生活中,那種觸動你的,感動你的,撥動你心弦的,讓你怦然心動的人和愛情,都極少。我們不斷地看各種故事,國外的國內的,國內的越來越流俗於人物標籤化,當然全世界女人都喜歡霸道總裁。我們從小沒學過愛的方式,看見的都少,最美好的年華,整日應付學業,青春萌動時還有各路敵人反對早戀,原本學業和感情理應同步進行的事物,生生地被切割成階段性任務。一衝進大學,愛和性的刺激同時襲來,給社會增添了無數讓成年人恥笑青年人的鬧劇新聞,他們總以為我們會突然一下子長好,澆水施肥夾板,但就是不關心這苗子是啥需要怎麼更好的照料最終長成啥。
你應該小時候就懂得,表達愛,用親吻,用擁抱;溝通,主動講你的事情,引發別人聊天;偶爾情動之時,會情不自禁說我愛你,愛爸爸,愛媽媽;不用哭來表達反抗和不滿,而是表達傷心和感動,只有那樣哭才會美;你對愛和性了解而不沉迷,不會遇到了就迫不及待地沉淪;你可以理智看待愛情,分清重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你可以發火,並非讓你壓抑,但你不能把發火等方式當做習慣;你不認為主動是沒面子的,被動是代表人緣好,你教那些懂得平等和尊重的朋友;你不會覺得被很多人追,因此驕傲,你想要的是找到一個心心相印的愛人;你不會要求對方做你可能都做不到的事情,即便對方擅長的願意做的,你也不可以肆意索取;你得做到感同身受,並且樂觀,不要愛來愛去,兩個人沉浸在我不捨得你辛苦你不捨得我受累的情緒中;你要勇敢,承擔責任,分擔苦痛,你不是找個港灣,你得去找個人建立港灣。當然,現在你可能發現,即便你這樣做,這樣想,遇到同樣的人很難,那如果你願意,你可能還必須耐心,寬容,你可以教會你愛人關於愛的習慣。
壞的習慣,將我們拖入壞的感情中。想法,方法,都將順應習慣,因為習慣最順手,最擅長,最得心應手,最方便宣洩。所以,劈腿的習慣用劈腿的方式分手,可能曾經是被別人劈腿受了傷害有了陰影,因此學會了這種習慣;摔門憤然離去的,每次都跟演戲似的以這個動作了結,可能和上幾任都這個方式最好使;你說我們聊聊各自的前任吧,對方警惕的眼神看著你說著被總結出來的通用台詞,你問這個幹什麼,沒有前任;你不了解他有哪些愛的習慣,他用慣常的愛的習慣看待你,你們的燃點輕易就著了,無非就是他習慣這樣想,而你習慣做的恰恰忤逆了他的理解。所以,那些總結出來的技巧啊招數啊,是不是被你們當做了愛的習慣和應有的方式?然後所有男人都參照女人的這些反應配備了回應的系統,所有的女人也都因為照著做才能讓男人理解。我有時候想,我們蠢啊,還是懶啊,為什麼要活成這種方式。可憐至極,掙扎困惑。
所以,講什麼soulmate啊,照著人物譜學台詞就好了。人生如戲,愛情靠得是演技。這也能因為人多心急吧,實在沒時間遇到那個人,趕緊自行走量出產,你越像那個看似比較好的「產品女」,就可能找到那個被標榜優質的「產品男」,出廠說明:外觀看,絕對以假亂真,是真愛的正品貨。內心真愛不真愛,沒時間造這個功能。
我沒有說我說的一定對,你要照做。我只是希望更多的人,稍微跳出固有的認識,給自己一個機會,換一個方式認識自己。你若愛一個人,你們若相愛,就花點時間和精力,共同創造研製專屬的愛的習慣。那些被感受到無比恩愛的,無疑都是因為他們的習慣滋養了愛情。
別讓習慣打敗愛情。
蒼井暖 豆瓣
推薦閱讀:
※請珍惜每一個主動去愛的勇敢女孩
※表面不適合的愛情,為何能持續穩固的發展?
※經典愛情語錄:美好的婚姻必須懂得的語錄
※不像愛情的愛情
※12生肖會喜歡什麼樣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