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史上最全、最美的桃花源圖,沒有之一!速速收藏、分享!
君來訪書畫苑(ID:gh_50b7d3b0552f)
內容由君來訪書畫苑編輯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清王翬 桃花漁艇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桃花源記東晉 陶淵明(原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jiā)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shě)船,從口入。初極狹(xiá),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huò)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shè)儼(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qiān)陌(mò)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zhòng)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黃髮垂髫(tiáo),並怡(yí)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yāo)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yì)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suì)與外人間(jiàn)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wèi)具言所聞,皆嘆惋(wǎn)。余(yú)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yù)云:「不足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jùn)下,詣(yì)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jì),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古往今來,多少名家大師以桃源為靈感之源,創作出令人神往的傳世之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王翚 惲壽平 桃源圖藍瑛 桃花源清 吳榖祥 桃源圖明 周臣 桃花源圖 蘇州市博物館
清 顧符稹 桃花源圖 上海博物館藏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天津市博物館明 丁雲鵬 桃花源圖以為完了?還早呢,最過癮的長捲來了——
明 仇英 桃花源圖卷 紙本重彩 美國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
明 錢轂 桃花源圖卷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明 陸治 桃花源圖 手卷絹本
明 佚名 (舊傳趙伯駒) 桃花園圖卷 絹本設色
清 黃慎 桃花源圖
清 袁耀 桃源圖卷清 王翚 惲壽平 桃源圖最後,送上清代鄭燮的《桃花源記》行書,過癮吧!
為了更好地詮釋原文,再送上蔣勛講解的《桃花源記》。好了,小編編得好辛苦呢,看完不要忘記分享哦!
文字:蔣勛
《桃花源》是一首詩,《桃花源記》是這首詩前面的序,可是這個序比詩還長,而且比詩更有名。很多人大概都沒有看過那首詩,但大多數人看過序,我們以前的教科書也只選了序,為什麼?因為序沒有教條,一直到今天讀起來都覺得是散文中的極品。
陶淵明幻想出那樣一個桃花源,用了最簡單、最淺顯、最自在的語言和形式,不押韻,也沒有格律,帶我們進入一個思想領域,而且不露痕迹,完全是講了一個故事。
我覺得這也是我們最早、最好的短篇小說。時間是「晉太元中」,地點是武陵,人物是武陵人,職業是捕魚。一個好的散文作者、思想家要轉成好的小說家,不能一開始就是講道理,那樣別人會排斥,所以我稱這篇序是紀錄片的寫法。最前面交代的是時間、地點、人物,完全沒有作家的主觀意見,全是客觀的東西。可是事實上這整個故事都是虛構的,並沒有這個人,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
這個武陵的捕魚人「緣溪行」,因為以打魚為生,所以就順著溪水走,哪裡有魚就去哪裡。「忘路之遠近」,注意「忘」字出來了,我們去爬山也好,旅行也好,很難忘路之遠近,常常會問:「我們下面去哪裡?多久可以到?」可是如果你真正陶醉在風景中,就會「忘路之遠近」。正因為這個人迷路了,才有下面的發現。
這有點像「精移神駭,忽焉思散」。理性世界消失了,「忘路之遠近」以後,「忽逢桃花林」,所以說[生命里最美好的事物常常出現在你茫然不覺的時刻],你忘掉目的性之後,才會碰到美景。這是進入山水的過程,你的感官已經被它包圍,被它迷住,反而有一種新發現。
生命里最美好的時刻,常常是你把現實的東西暫時忘掉的時刻。我們平常總是要記住很多事情,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碼、各種密碼,那些東西慢慢構成一個假設出來的「我」,生命就被那些東西牽絆住。可是這一天,漁人「忘路之遠近」,把打魚這個現實里的職業暫時忘掉,流連在一片桃花林,這個時候才進入自己的生命世界、心靈世界。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河的兩岸全部是盛開的桃花。「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草地這麼漂亮,滿地都是落花,這是一個沒有人來過的世界。「漁人甚異之」,怎麼過去從沒有看過這麼美的景色?生命有時候是要有好奇的,不然就變成單調的重複,會有職業的疲倦感。「復前行,欲窮其林。」想往前走走看,看看這片樹林的盡頭是什麼樣子。
這一大段完全沒有作者的主觀意見,全部是紀錄片式的描述。這是高手。你看他寫詩的時候,忽然講很多道理,寫序的時候只是要引導人家去讀他的詩,完全輕鬆、自在,沒有刻意,這是散文和小說的最好寫法。我看學生的作品時,會建議他們把個人意見刪掉,因為他沒有觀察,沒有描述,上來就是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而在這篇序里,全部是客觀世界的景象,所以我們被吸引了。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樹林的盡頭就是水的源頭,水是從山裡面出來的。「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這其實是一個生命對一個未知世界進行的窺探。陶淵明的寫法非常奇特,透過這一個小口,想去感知一個平常沒有接觸過的世界,那裡面有幽微的光,吸引你進去。
《桃花源記》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學名篇,為什麼?因為它沒有任何道理,只是一個故事,但這個故事把很多世界都打開了。它很有象徵性。桃花林的水源也是我們生命活水的來源,那個小口正是我們生命中要打開的洞口。只是平時我們把這個洞堵塞住了,根本不看它。
「便舍船,從口入。」這六個字非常重要。你不捨棄你的東西,就不會得到下一個東西,舍是入的開始,因為你背負的東西會限制你。陶淵明是一個非常有哲學家氣質的詩人,這時候他忽然把自己的哲學轉成了一個畫面。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有時候我和學生講創作,也是用這一段在講。創作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狹窄的部分,你就是覺得通不過,甚至會回頭,不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不會看到豁然開朗的部分。我想任何專業都一樣,剛開始在外面的時候都很興奮,可進去以後,有一段時間會產生難度,堅持度過以後,又豁然開朗了。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一個民間的生活景象出來了,有農民耕作的田地,還有桑樹和竹林。「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地中的小路彼此溝通著,人們往來耕種,雞在叫,狗在叫。「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非常簡單的白描,可是很活潑地把民間的生活狀態和樸素情感直接傳達了出來。如果我們今天到鄉下去,那個場景還和這裡描述的一樣,是非常單純、非常平凡的生命狀態。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漁人講明自己的來歷以後,人們就把他邀請回家,好好款待他,有沒有覺得很像我們現在的民間?我小時候走到哪裡,人家就「設酒殺雞作食」;現在每逢原住民的豐年祭,也是「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我們小時候也常常有這種情況,家裡來個客人,一個村子的人都跑過來了,也會打聽很多事情。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他們告訴這個打魚的人說,他們好幾代以前的祖先,因為秦朝的時候天下大亂,就到這個地方來避難。所謂「絕境」,是外面人不太容易到的地方。「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這些人再也沒有出去,他們所處的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才能自給自足。我們今天好像沒有辦法這樣過日子,因為我們需要好多東西,可是在桃花源里,人們自己種桑、養蠶、織布、種米,自給自足,不需要外面的東西。這是早期人類的一種單純生活,人還可以回到很簡樸的生活形式。
我有一個朋友對我說,他一定要住在便利店樓上,因為便利店裡什麼都有,不然就沒有安全感。人和物質的關係也很有趣,人有依賴性和依靠性,覺得沒有某個東西就不行。大地震來的時候,人們發現原來還是可以過很簡單的生活的。有時候災難是一種提醒,發現很多東西都不是必需的。就像伊朗導演阿巴斯的電影《生生長流》,伊朗大地震以後,人可以那麼樸素、簡單地活著,而且是有信仰地活著。這些例子會警醒我們:你對物質的依賴到了什麼程度?
「問今是何世」,這句很有趣,住在桃花源裡面的人問現在是什麼朝代,他們所知道的最後的朝代叫秦,後面就不知道了。真好,我最近都不開電視,就是不想知道這些東西。「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的時間停在了秦朝。這裡好像是一個諷刺,政權所建立的朝代,也許正是老百姓要遺忘的東西。這些人不願意再有朝代,朝代更替帶來的只是戰爭、痛苦跟災難。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漁人告訴桃花源中人現在外面的情形。「皆嘆惋」,裡面的人都搖頭嘆息,覺得不可思議。這是一個有趣的對話,是一群停止在自然歲月里的人與一個生活在世俗政治中的人的對話。沒有陶淵明行與影分離的觀念,或許就不會有這篇文章。他假設兩個不同的世界之間形成一種多元的對話。這個對話其實也有可能發生在我們自身入世的部分與出世的部分在之間。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人都邀請漁人去家裡坐坐,農業社會都是這樣,大家很容易就變成朋友。「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我覺得這裡非常微妙。「不足為外人道也」,你可以解釋為不能提,或者是不要告訴別人,可能是害怕被打擾,也可能是說我們這麼微不足道,不要讓外面知道。可是作者用了白描的筆法,不加任何解釋,反而顯得意味深長。中國老百姓最大的願望,就是找一個桃花源躲起來,不要有任何政治的干擾。
「既出,得其船。」漁人出來了,剛才是舍船,現在又得船,恢復了本來的職業,也恢復了他入世的角色。出來以後,「便扶向路,處處志之」。他剛剛才答應不告訴別人,這個時候就一路做記號,全部是心機對不對?他很明顯是想要再回去。這個漁人的角色一直在轉換,舍船的時候是一個個角色,得船的時候又是另一個角色。可是當他一直在做記號的時候,表示精神性的東西已經消失了,怎麼做記號都沒有用,當你那麼想得到的時候,它其實早就不見了。
更糟糕的是,「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這文字真是簡潔得不得了。漁人見了太守,就告訴他有桃花源這樣一個地方——這裡已經完全變得政治化。看到這段的時候,有點兒緊張,真害怕桃花源從此就完蛋了。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今天如果說台灣發現了一個地方是沒有報戶口的,那真是不得了。「尋向所志」,跟著他所做的記號去找,可是「遂迷,不復得路」——我最喜歡後面這一句。他做了這麼多記號,怎麼還會「遂迷,不復得路」?這是因為在沒有心機、「忘路之遠近」的時候,天機就會出來,可是一有心機,天機就不見了。
這篇文章真是有趣,層次非常豐富。我覺得它是在講人性,人性坦蕩得一清如水時,就會看到最美的東西,而當一個人有了心機,所有東西就都不見了。這個「迷」其實是迷失了。有時候回想自己的一生,會覺得所謂的迷失是因為[執著],你一旦刻意要某個東西,肯定就找不回來了。
我脊椎不好,就學打坐。進行到第十天,我發覺有一種奇怪的氣在體內流通,興奮得不得了。次日趕快繼續,有點等的意思,等那種感覺再來,可是再也沒有來過,我師傅就罵我貪。我在創作時也知道,寫詩和畫畫時最好的筆墨,常常來自生命完全放鬆的時候。
我覺得到這裡結束就很好,但陶淵明又加了一個結尾,這個結尾也真是好。
桃花源明明是虛構的,他要讓它顯得真實,就加了一個南陽劉子驥。此人是一個高士,如果太守找不到,高士可以去找吧?但是,「未果,尋病終」。高士也沒有找到,最後病死了。「後遂無問津者」,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去找,「津」是渡口的意思。
每次讀到最後一段,我都有一種很大的悲哀。沒有人再找,是沒有人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了。這個漁人最後大概會被大家當成瘋子。不相信是更大的悲哀,因為你心裏面連桃花源都沒有了,桃花源不見得是事實的存在,可是應該是心中的烏托邦。但劉子驥之後竟沒有人再相信,也沒有人再去找,失去了嚮往,我們今天的狀態就是這樣。
陶淵明在那樣一個戰爭紛起的亂世,去王羲之寫《喪亂帖》不遠的時代,寫出這樣一篇文章,其實是在表達內心對桃花源的渴望。
台灣小說家黃春明從《桃花源記》衍生出了兒童劇劇本《小李子不是大騙子》。裡面說這個漁人回來沒有請太守去找桃花源,而是將帶回來的桃花枝桿插在自己家裡。過了一陣子,春雨下過,桃枝就發芽了,他在家裡培育出一片桃花林。
黃春明的意思很清楚:桃花源是要培育的,你與其去找桃花源,不如就在你的身邊、你的腳下培育桃花源。文化的傳承是非常有趣的,陶淵明絕對沒有想到,一千五百年後會有個叫黃春明的作家去繼續發展他的東西。
一個好的創作,它的創造力是可持續的。黃春明要告訴大家,不要找桃花源了,自己種桃花吧,把身邊的事情做好,就有真正的桃花源。( 選摘自《蔣勛說文學》)
推薦閱讀:
※漲姿勢:看上去很美的芭蕾,真正學起來完全不是那一回事(多圖)
※一不小心,做出了完美的水波蛋
※這麼美的飄藍花翡翠,給塊帝王綠都不換
※凄美的愛情句子【情感美文】
※壯美的香格里拉(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