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歷史上主要的教派
▽ 道歷四七一四年 | 歲在丁酉 | (閏)六月十一▽
西曆2017年8月2日
在我國歷史上,道教先後產生的宗派很多
有的流傳時間很長,有的很短
難以一一列舉
這裡只介紹在道教史上有重大影響的教派
△八仙宮原創圖,轉載請註明來源,慈悲!
在東漢時,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太平道在黃巾起義失敗後即湮沒無聞,五斗米道後來稱為「天師道」、「正一道」。在兩晉南北朝時,又先後出現了南天師道、北天師道、樓觀派、上清派、靈寶派、葛氏道、李家道等。
△張天師
上清派從陶弘景以後又稱為「茅山宗」,在隋唐以後成為道教的主流。
到北宋以後,茅山上清、閣皂靈寶、龍虎天師形成三山符籙道派,逐漸受到統治者尊崇。
兩宋之際,北方還出現了「真大道」、「太一教」和「全真道」三個大派,南方也形成了神霄、清微、混元(天心正法)、東華、凈明等符籙道派,以及金丹派南宗(亦稱紫陽派)。
△全真道因金庸小說而廣為人知
元代,南方各符籙道派逐漸併入正一派(由天師道發展而來),金丹派南宗併入全真道(創始人為王重陽),於是全真道又分為南北二宗。
全真道的北宗「七真」(即「全真七子」)又形成七個分派,分別為馬鈺「遇仙派」、邱處機「龍門派」、譚處端「南無派」、劉處玄「隨山派」、郝大通「華山派」、王處一「嵛山派」、孫不二「清靜派」。
△全真七子,又稱「北七真」
但一般說來,元代以後至今,道教的主要派別是「全真」和「正一」兩大道派。
正一派主要傳播於江西、江蘇、上海、福建南方等地,其他地區的道士則大多屬於全真派,形成了「北全真,南正一」的大格局。
道教兩大派的信仰並無差異,只是在教規教戒上有所不同。全真派要求茹素、出家(不結婚)、住觀,正一派則無這些規定。
△八仙宮,全真十方叢林
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規定道徒可在家立壇,朝夕禮拜,不必出家修道。金代時王重陽創立全真道,規定道士不婚娶、要茹葷,出家住叢林。
這樣,道士遂分為出家的全真道道士和在家的正一道道士兩類。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供燈安歲, 太歲是木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抱元守一?
※這個世界是不是就是你的妄境?
※轉引資料《日本為何重視道教研究》
※墮胎的女子,身邊都有很多小鬼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