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觀 七、比丘尼的修行與養生

返回目錄

佛教養生觀 七、比丘尼的修行與養生

 

  1、比丘尼的戒律與修行

  在普通人眼中,比丘尼,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尼僧」或「尼姑」,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她們的宗教生活似乎充滿著神秘感,讓人聯想起幽冷尼庵中的青燈黃卷。這樣的聯想雖然不能說全無依據,但其實多少包含著誤解。

  「比丘尼」為梵文 Bhiks.unī的音譯,是佛家對受過具足戒的成年女性出家人的稱呼。作為信仰佛教的「四眾」之一,比丘尼同比丘(男僧人)、優婆塞(男居士)、優婆夷(女居士)一樣,其修行的根本目的,在於「覺悟」,即領悟佛法的真諦。那麼,我們對比丘尼的神秘感,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在中國古代,「男尊女卑」的觀念可謂根深蒂固。人們在看待男女佛教信徒時,也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比如,歷來對僧眾的事迹非常重視。僧人的傳記資料,流傳至今的可謂汗牛充棟,除了各種僧傳、禪宗燈錄之外,歷代史籍、文集、方誌、筆記中亦多有留存。文人與僧人的交往更是中國文化史上引人注目的重要問題。而對於尼眾的思想、生活,則一直關注不夠。比丘尼的傳記資料,主要就是梁代寶唱所撰《比丘尼傳》,以及近代震華法師編撰的《續比丘尼傳》,相對於僧眾來說,傳記的數量應該說是非常少的。

  其實,比丘尼的宗教生活,內容很豐富,值得我們深入研究。除了與比丘具有同樣虔誠的佛教信仰外,作為女性,比丘尼又懷著一份對周圍世界的獨特而敏感的體驗。從對佛理的參悟來說,尼眾與僧眾或許並無本質的差別,但由於性別的關係,她們的宗教生活方式及宗教情感中還是有相當多的特別之處。

  同時,作為一個特殊的女性族群,比丘尼在長期的修行實踐中,也總結出很多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方法,其中包含著豐富的養生之道。雖然養生之道只是比丘尼修行過程中的一個副產品,但當我們立足當代社會,努力總結和發掘佛教的現代意義時,作為佛教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比丘尼的養生之道很自然地進入我們的視野。既然要弘揚「人間佛教」,就要致力於開發佛教中有利於社會和諧以及人的身心和諧的理論。比丘尼的養生智慧,無疑是日趨繁忙的當代女性調節身心狀態的一劑良藥。因此,研究比丘尼的養生之道,無論從學術層面還是從實用層面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而研究其養生之道,必然要從比丘尼的宗教生活入手。

  要探究中國比丘尼的宗教生活,必須追根溯源,從古印度第一個比丘尼的出家說起。她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姨母大愛道。眾所周知,佛陀的母親摩耶夫人在他出生七天後不幸去世,而由姨母撫養。據《大愛道比丘尼經》記載,她曾向佛述說心愿:「我聞女人精進可得沙門四道,願得受佛法律。我以居家有信有樂,欲出家為道。」這裡需要解釋一下何謂「沙門四道」。「沙門」,是佛家對出家修道者的統稱。《翻譯名義集》卷一解釋說:「什師(鳩摩羅什)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僧肇)云:出家之都名也。」 「四道」指的是指斷煩惱、證真理、得涅槃的四個階段,即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大愛道認為,女人同樣可以通過「四道」最後證得涅槃。然而,佛開始卻是反對女人出家的,他說:「無樂以母人入我法律中,服我法衣者。當盡壽命清凈潔己,究暢梵行,靜意自守。」經過大愛道及阿難的再三懇請,釋迦牟尼終於答應讓女人出家。但是,他提出,女人出家必須做到「八敬」:

   佛告阿難:假使母人慾作沙門者,有「八敬」之法不得逾越,當盡形壽學而持之,自紀信解專心行之。譬如防水善治堤塘,勿令漏泆。其已能如是者,可得入我法律戒中也。何謂為「八敬」?一者比丘持大戒,母人比丘尼當從受正法。不得戲故輕慢之,調欺咳笑說不急之事,用自歡樂也。二者比丘持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當禮事之,不得故言新沙門勞精進乎!今日寒熱乃爾耶。設有是語者,便為亂新學比丘意,常自恭敬謹勅自修。勸樂新學遠離防欲憺然自守。三者比丘、比丘尼,不得相與並居同止。設相與並居同止者,為不清凈,為欲所纏,不免罪根。堅當自製明斷欲情,憺然自守。四者三月止一處自相撿挍,所聞所見當自省察。若邪語受而不報,聞若不聞,見若不見,亦無往反之緣憺而自守。五者比丘尼不得訟問自了。設比丘以所聞所見,若比丘有所聞見訟問比丘尼,比丘尼即當自省過惡,不得高聲大語自現其欲態也。當自撿挍憺而自守。六者比丘尼有庶幾於道法者,得問比丘僧經律之事,但得說般若波羅蜜,不得共說世間不急之事也。設說不急之事者,知是人非為道也,是為世間放逸之人耳,深自省察憺而自守。七者比丘尼自未得道,若犯法律之戒,當半月詣眾僧中自首過懺悔,以棄憍慢之態。今復如是自恥慚愧,深自省察憺而自守。八者比丘尼雖百歲持大戒,當處新受大戒比丘下坐,當以謙敬為作禮。是為八敬之法。我教女人。當自束修不得逾越,當以盡壽學而行之。假令大愛道,審能持此「八敬」法者,聽為沙門。(《大愛道比丘尼經》)

  簡而言之,釋迦牟尼要求比丘尼遵守八條規矩:一是不得調笑謾罵比丘。二是新比丘受大戒半月以上,比丘尼就該尊重他們。三是比丘尼不得與比丘共同居住。四是比丘尼每過一段時間要自我反省。五是如比丘指出比丘尼的錯誤,後者不得大聲辯解,而應首先反省自己的過失。六是比丘尼如就佛教經論問題請教比丘,不能同他閑聊無關的話題。七是比丘尼若犯戒,應當每半月在比丘中懺悔。八是百歲比丘尼都須處於新受戒的比丘下坐。

  對於「八敬」的表述,不同的經、論文字有些差異,但總的來說,「八敬 」的實質是一致的,即要求比丘尼對比丘絕對尊重,謙恭禮讓。佛陀對比丘尼的要求顯然較比丘更為嚴格,只有在這樣的要求下,在他看來,比丘尼才能做到「清凈潔己,究暢梵行,靜意自守」。

  從具體規定的戒律看,比丘尼需要遵守的戒條也比比丘多,更為細緻。據台灣學者勞政武先生在《佛教戒律學》一書中的統計:「在各部『廣律』或『戒經 』中,比丘戒條與比丘尼戒條並不一致。例如,《四分律》:比丘戒二五〇條,比丘尼戒三四八條。《五分律》:比丘戒二五一條,比丘尼戒三七〇條。《銅鍱律》:比丘戒二二七條,比丘尼戒三一一條。《十誦律》:比丘戒二六三條,比丘尼戒三五八條。《根有律》:比丘戒二四九條,比丘尼戒三五八條。《僧祇律》比丘戒二一八條,比丘尼戒二九〇條。」一般而言,比丘尼所應遵守的戒條,遠較比丘為多,據他推測,「這是因為男女生理不同,比丘尼有其女性的特殊戒條的緣故」。或許正因為性別和生理構造的差異,比丘尼戒律具有自己的特點。《大正藏·律部》就收錄了多部比丘尼戒,如梁代明徽集《五分比丘尼戒本》 1卷、東晉法顯和覺賢(佛陀跋陀羅)譯《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 1卷、後秦佛陀耶舍譯《四本比丘尼戒本》1卷、劉宋求那跋摩譯《四分比丘尼羯磨法》1卷、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1卷等,各戒本中不少內容是相同的。我們可千萬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這些戒條都是束縛了比丘尼身心的,恰恰相反,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其中正有不少幫助她們調節身心狀態的內容。

  比如《五分比丘尼戒本》最後的部分說:

   不惱不說過,如戒所說行,飯食知節量,常樂在閑處,心寂樂精進,是名諸佛教。

  這是勸導比丘尼要擺脫煩惱,依戒精進修行。在飲食方面要節制,不可貪圖吃喝,要樂在閑處。這裡的「樂」,不是我們通常所講的「吃喝玩樂」的「樂」,而是佛家的「樂」,是一種寂滅後的快樂。佛家認為,「有為之法,其性無常,生已不住,寂滅為樂」(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卷二)。寂滅並非死寂,而是指擺脫了煩惱,脫離了六道輪迴的涅槃狀態。因此,常樂之「樂」也即涅槃之樂。惟有心寂靜之後,樂於精進修行,才是諸佛的教誨。這一番話,強調的是慾望的節制和心的安樂,頗合乎現代人常說的「知足常樂」的觀念。

  又如:

  欲得好心莫放逸,聖人善法當勤學。

  若有知寂一心人,爾乃無復憂愁患。

  這是勸誡比丘尼專心致志,學習聖人(佛陀)的教誨,不要讓心神放逸散亂。這頗符合《莊子·達生》所講的「用志不紛,乃凝於神」。不過,道家將心志集中於無形之「道」,佛家則將心志集中於「空寂」。對於比丘尼來說,只有領悟了「寂 」的真義,才能徹底擺脫煩惱,達到「無漏」的境界。而專心學習佛法的根本目的即在於此。

  無論你是否信仰佛教,適度節制飲食慾望,在工作和生活中使自身心神專一,都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貪圖一時之快,一味縱慾,或者生活中沒有一個固定的目標,缺乏工作和學習的動力,導致整日心神散亂,忙忙碌碌又無所事事,肯定對身心健康不利。

  原始佛教對於比丘尼修行的規定和戒條終究是一些原則,比丘尼的信仰虔誠與否,修行精進與否,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踐行。同樣的,就算比丘尼戒經中涉及了有益身心的內容,它們究竟能否發揮作用,還有待於具體的修行效果來驗證。

  2、比丘尼的修行與養生:以六朝時期為例

  下面我們將目光轉向六朝時代一個個具體的比丘尼,轉向她們刻苦修道的故事。正是她們的行為和事迹,顯示了中國古代比丘尼這個特殊女性群體的特徵和品格。

  如上文所述,中國古代比丘尼的傳記資料留存不多。而記載六朝時期尼僧事迹的,主要就是梁代寶唱的《比丘尼傳》。該書共 4卷,共為晉、宋、齊、梁著名的比丘尼 65人作傳。寶唱約生於劉宋泰始元年(465),吳郡人,他 18歲跟建初寺僧祐出家,研習佛教經典。梁天監十一年(512),參與僧伽婆羅譯場,筆受《阿育王經》等 11部經。十三年(514)開始自撰《名僧傳》31卷。因其博學多聞,梁武帝令他掌華林園寶雲經藏,廣泛搜集遺逸經籍。寶唱還撰有《經律異相》55卷和本傳 4卷等,其餘著作則基本上散佚了。

  《比丘尼傳》所記載的人物,側重於為南朝帝王貴族所供養的比丘尼。對其修行歷程的描述,不少還帶有靈異色彩。不過此書畢竟為我們保存了中國古代

   較早的比丘尼的珍貴史料,很值得一讀。比如卷一《晉竹林寺凈檢尼傳》,記載了中國古代第一位比丘尼凈檢的事迹。說她受戒之日突然發出奇特的香味,眾人聞到後,更加敬仰這位「常自後己,每先於人」的比丘尼了。傳記最後,記載了凈檢七十歲升天的奇觀。奇香再次出現,只看見有個女子手持五色花從天空中飄然而下,凈檢即關照大家好好安排身後事,說自己要走了。說罷握手告別,騰空而起,直上天際。所經過的路徑好似天空中划出一道彩虹。顯然,凈檢尼升天的故事帶有神話色彩,應該是作者根據傳說寫成,不會真有其事。然而,傳說中折射出信眾對凈檢尼的尊敬和愛戴,而這種發自內心的敬和愛,來源於凈檢尼由於信仰虔誠、為人謙和而產生的人格魅力。

  縱觀《比丘尼傳》中所記載的人物,她們的事迹之所以能夠引起寶唱的注意,最終流傳下來,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然而,這些比丘尼本身佛教信仰的堅定和修行的精進無疑是其中首要原因。

  這裡我們不妨來看一個比丘尼信仰堅定的例子。卷一《偽趙建賢寺安令首尼傳》記載,安令首尼從小聰明好學,「言論清綺,雅性虛淡」。從容閑靜,對人間的俗事沒有什麼興趣,只以佛法自娛,年歲漸長也不求聘嫁。做父親的當然著急,以下是父女對話:

  父曰:「汝應外屬,何得如此?」首曰:「端心業道,絕想人外。毀譽不動,廉正自足。何必三從然後為禮?」父曰:「汝欲獨善一身,何能兼濟父母?」首曰:「立身行道,方欲度脫一切,何況二親耶! 」

  父親勸女兒出嫁,女兒卻表示自己要專心於佛法,不考慮世俗婚嫁。並認為,修習佛法的女子不必遵從所謂的「三從」,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話說到這個份上,父親自然也覺得無奈。又從孝道出發,問女兒獨善一身,又怎樣贍養父母?想不到女兒的回答更為堅決,她自己本來就志在學佛,目標是度脫一切,「度脫」就是超度解脫生死之苦,《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 」《無量壽經》中佛告阿難:「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 」可見使一切眾生得到解脫,是佛教的根本宗旨。女兒對這一宗旨體會得分外準確,既然自己的志向在於「度脫一切」,也就是普度眾生,那麼當中自然包括父母。我們知道,釋迦牟尼悟道之後,最先度脫的其實也是他身邊的親戚,包括上文說的佛的姨母大愛道。由於令首尼堅信佛教,她的心愿根本就不同於尋常女子找個如意郎君,而在於用佛法幫助一切眾生永遠脫離苦海,為了這個目標,她甘願失去世俗人眼中的幸福。這種堅定的信仰,怎能不教後人肅然起敬呢?

  信仰堅定固然是做一個合格比丘尼的前提,但光有信仰還是不夠的,必須通過刻苦的修行,才能領悟佛法的真諦,證入涅槃的境界。《比丘尼傳》中對尼僧們的修行生活也頗多記載。這裡僅舉一例明之。卷一《何後寺道儀尼傳》記載,晉代的道儀尼聰明敏哲,博聞強記。誦《法華經》,講《維摩小品》,對於其中精妙的義理有獨到的領悟,她「戒行高峻,神氣清邈」,極富高僧風範。她對鑽研經典也很重視,聽說京城附近經、律逐漸完備,又有講經活動,於是在泰元末年就到住到何後寺,專心研究《律藏》的精微之處,態度謙恭,學習勤奮,穿著則非常儉樸,贏得僧俗的一致讚揚。顯而易見,道儀尼的修行,主要是研讀佛典,窮究義理,這是比丘尼宗教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

  有意思的是,《比丘尼傳》中記載了不少通過修行,祛除病痛的故事,從中可以探究比丘尼是怎樣通過修行來養生的。卷二《江陵祇洹寺道壽尼傳》記載南朝劉宋時期的道壽尼幼受五戒。元嘉中,父親去世後便生了病。這病不痛不癢,只是面黃骨瘦,經過多年醫治,仍未痊癒。於是道壽立下誓願,假如疾病痊癒,便出家為尼。立誓之後,身體果然逐漸康復,於是還願出家,住祇洹寺。她修行格外勤苦,誦《法華經》三千遍,「常見光瑞」。某夜又有「寶蓋垂覆其上」。雖然「光瑞」云云大體出自傳說,可立誓出家畢竟導致其疾病痊癒。在作者寶唱眼裡,兩者該是存在著必然的聯繫吧!

  由信仰佛教而致疾病痊癒的例子,同卷《吳太玄台寺釋玄藻尼傳》也有記載。玄藻尼十幾歲時便身患重病,用盡良藥,疾病依舊。當時,玄台寺法濟和尚對她父親安茍說:「這種病恐怕來源於宿業,不是藥物能醫得了的。」於是,和尚引用佛經中所說,假如遇到危險和苦難,能歸依三寶,懺悔求願者,都會獲得救助。以此來勸其父安苟一心向佛。安茍便在家中設觀世音齋堂,讓女兒專心念佛。七天之後的夜裡,忽見高一尺許的金人,將女兒從頭至腳撫摸三遍,她的重病立刻痊癒了。由於真心信仰了佛教,同時也為了還願,女兒出家為尼,住太玄台寺,即為玄藻尼。她精勤誦讀《法華經》,修習佛法三十七年。

  以上兩篇比丘尼傳記,其中的「寶蓋」、「金人」都帶有靈異色彩,未可盡信,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信仰佛教和祛除病痛之間,不能說沒有一點兒關係。

  現代心理學十分重視「心理暗示」對人的作用。心理暗示從方式來分,可分為自暗示和他暗示,從效果來說,可分為積極暗示和消極暗示。佛教告誡人們要追求內心的寂靜,儘可能擺脫世俗的煩惱,去除一切妄想和雜念。對於患病的人來說,這顯然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一方面,患者通過修習佛法,儘力去擺脫各種糾結於內心的雜念和不良情緒,有利於身體的康復。另一方面,有些疾病不是生理上的、器質性的,而是心理上的。比如前文所述道壽尼「元嘉中遭父憂,因毀遘疾,自無痛癢,唯黃瘠骨立」,顯然是因父喪過度悲傷而致病,因此身體沒有痛癢,純屬心因性疾病。所以,俗話說:「心病還須心藥醫。」病人通過修習佛法,看破了生死,調整了心態,病自然就好了。

  我們還注意到,在比丘尼的宗教生活中,對飲食的控制是一個重要方面。這就要說到佛教徒的食素問題了。佛教徒食素是出於對生靈的愛護與對殺生的厭惡。《大乘入楞伽經》有《斷食肉品》,講到「一切諸肉,具無量緣」,所以信徒不應啖食。梁武帝蕭衍是佛教的一位大護法,讀了經文之後下定決心,不食酒肉,還撰寫了《斷酒肉文》明志。上行下效,從此中國佛教徒便形成了不食酒肉的戒條。《比丘尼傳》中人物,有的在梁武帝之前,但她們大多在未出家時已自覺食素。如卷二《竹園寺慧浚尼傳》記載劉宋時期的慧浚尼「中則菜蔬一飯,鮮肥不食,雖在居家,有如出俗」。出家之後,食素更成為修行的必要內容,與讀經相同,如卷 3《禪基寺僧蓋尼傳》記載齊代的僧蓋尼「住妙相尼寺,博聽經律,深究旨歸,專修禪定,惟日不足,寒暑不變衣裳,四時無新飲食,但資一菜中飯而已」。澹定的心境,簡單的飲食,使得這些比丘尼身心健康,這是毫無疑問的。

  道教有服食丹藥的習慣,還有「辟穀」之說,佛教並不主張如此,而是希望在日常飲食中求得健康。如卷二《廣陵中寺光靜尼傳》記載光靜尼「不食甘肥」,在受大戒之前,乾脆辟穀,「絕谷餌松」,應該是以食松果為生。但是這對身體並不好,以致「雖心識鮮明,而體力羸憊」。這時法成法師就說:「服食非佛盛事。 」勸她恢復正常的飲食。光靜尼聽後重新吃粳糧。在去世前「情理恬明,神氣怡悅」,去世時「殊香異相滿虛空中」,證明正常的飲食習慣對人的健康還是非常重要的。

  比丘尼也是肉身,即使信仰再堅定,修行再精勤,飲食再控制,身體要做到百病不侵,金剛不壞,顯然是不現實的。然而,從她們的修行生活中,我們的確可以受到諸多啟發,尤其是在忙碌的現代社會,對女性怎樣保持心緒的平靜、生活習慣的健康,中國古代比丘尼們的修行和養生方式,對她們應該是不無啟迪的吧。

返回目錄

推薦閱讀:

釋迦牟尼佛像的手為什麼都是右手掌對外,左手捏指呢?
大乘佛經中出現過疑似機器人的描述嗎?
胡因夢是誰?
嘎瑪仁波切 言教 《何為佛教》
現在科學越來越發達了,越來越沒有以前苦了,那修解脫輪迴之道的根本意義還存在嗎?

TAG:教養 | 養生 | 佛教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