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柄堯老師授拳紀要
06-02
按:跟隨林師學習太極拳數年,間或筆記,今師歸道山,特將林師平時所授和個人理解整理,以此紀念。由於個人所學膚淺、師傳參透不深,不妥之處難免,望師兄弟不吝指教。
一是左堋,林老師說,左堋面向南。《太極拳術》一書用的是陳微明的照片,書中寫道"皆楊澄甫所攝影,其中有未備者,余為補之",今關於左堋定式的爭論文章有很多,但致柔拳社所堅持的是面向南的練法,記得去年年底,我帶給林老師一本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牛春明太極拳》一書,林老師很高興,指著書中牛春明的拳照說,老一輩的練法都一樣,都是面向南的。
關於牛春明,林老師說,微明先生曾對他說過,我的東西你都學完了,要想繼續研究,可跟牛春明老師再學習。上述話卻造成了一定的誤解,有人說林老師不尊重微明先生,貶低微明先生的功夫。林老師說,非也,微明先生這麼說主要是指各有所長,另外也顯示了微明先生寬大的胸懷。林老師回憶道,在微明先生離開上海到外地教拳時曾托田肇林等老師指導他,從他們那裡他學到了許多以前未掌握的功夫。二是《太極拳術》一書楊澄甫拳照和《太極拳體用全書》的楊澄甫拳照差異較大,林老師說前者是用架,後者是定型後的大架子,從養生的角度說是大架子比較合適,但要快出功夫,還是低好,林老師在我們練習的時候常說要低,不要立起來,前進後退幅度要大。
三是一動無有不動,有的人理解要全身關節一起動,手腳一起到位,林老師說,非也,並舉分腳為例,林老師說,先沉肘,次提膝,再劈手,後分腳,不可同時分腳劈手,不可丟肘膝動作,後手采引,前手即可肘打手劈。 四是坐腕,林老師腕不可故意坐,要自然,由此氣血方可順暢,勁力可達末梢,否則則易停於腕關節,此要求類似於鄭子太極拳的"美人手"。 五是棉里藏針、剛柔相濟,林老師說初學者不可有此念頭,想如何打人,林老師常舉他師兄陳玉奇為例,林老師回憶道剛進致柔拳社時,由於自己有一定的武術根底,陳常打他不過,但過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辦法打陳,而陳打他,自己卻無反手之力,後經反省,從頭從柔化練起,在微明先生的細心指導下,才真正掌握了太極拳的奧秘。我們和林老師推手,只覺他化得乾淨,不管你力大力小速度快慢,總是完全落空,林老師發你,自己總是無可抵禦,飛跌而出,和林老師推過手的人無不翹指稱讚"真太極也"。六是丟頂,林老師說初練要練不丟不頂,一方面要從不丟不頂中討消息,另一方面由此可以練習聽勁、反應速度和自身的柔軟度,高級階段需要練習的則是即丟即頂。敵來,我勁接住彼勁,將敵直接拋跌,然若我內力不足、時機不對則易成"頂牛",關鍵是內力;而所謂的丟,林老師說一旦敵勁落空,即可向敵要害擊
打,此時可不再注重於跟隨,由此向太極散手過渡,但仍要注意平時的沾連綿隨的練習。 七是太極長拳,太極長拳又稱太極藏拳,從前只在社內教學,致柔拳社的太極長拳原是108式,是在楊澄甫所授的59式太極長拳加入形意八卦等擴充而來,現公開出版的太極長拳書籍基本是以致柔拳社的太極長拳為藍本的,但師承不清晰,由於林老師是太極長拳的嫡系傳人,曾有多家出版社向林老師約稿,林老師總是推辭,他對我們說,所謂藏拳,退藏為密,自古不輕易外傳,我還是不破這個例,不過我已將其傳授給上海和寧波的社內弟子,望大家勤學苦練,將太極事業發揚廣大。當然林老師也不是十分保守,如林老師在復興公園教長拳時給濮冰如老師看到,濮老師提出要學,林老師即慷慨相授,當時一起學習的還有濮老師的弟子李品銀等。我曾寫過一篇太極長拳的文章發表在1998年11月的《精武》雜誌,其中內容經林老師修改,對太極長拳歷史有興趣的同仁可參考之。
推薦閱讀:
※拜讀馬廣祿老師博文
※蔡禮旭老師菁華19
※學生能上清北,老師呢?
※孩子虛榮怎麼辦--蔡禮旭老師
※5歲男孩在幼兒園午睡後就再沒醒來,查明原因後家長和老師崩潰了
TAG: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