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清史(連載)十八、敲響明朝滅亡喪鐘的松錦之戰
祟禎十三至十五年(1640—1642年即清崇德三至五年)的明清松錦之戰,是繼1619年薩爾滸戰役之後,又一次規模空前、影響深遠的大會戰。清政權為之投諸傾國之兵,明朝亦集八鎮十三萬精銳於一役。經過二年之久的角逐,終以明軍被殲殆盡、主帥被俘而告結束。這次戰役,在動蕩的十七世紀中葉,對大廈將傾的明王朝是一次致命的打擊,而清政權由於奪取關外四城,為二年後順利入關掃清了道路。袁崇煥經營遼西時,曾對錦州城重點加以修治,在其周圍又修築大凌河、小凌河、右屯等諸城,以為拱衛,使錦州成為明末遼西防線至關重要的前沿城堡。一六三六年,清太宗皇太極在改國號為清,稱帝改元以前,用了幾年的時間,先後征服了朝鮮和蒙古,解除來自東西兩翼的威協。此後便集中主要力量對付明朝,為奪取中央政權作積極準備。皇太極非常清楚,清軍要想通過遼西走廓這條捷徑而又無後顧之憂地進入中原地區,必須先奪取北京的門戶山海關,而要取山海關又必須先攻下關外的前沿重鎮錦州。錦州地扼東北與中原交通的咽喉。錦州戰役對明清雙方來說都至關緊要。經過兩年的爭奪,明軍以全軍被殲,主帥洪承疇被捉之喪師辱國結果而告終,同時敲響了明朝滅亡的喪鐘!tp://bbs.tiexue.net/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明軍遭此慘敗,主要原因是明朝政府政治腐敗,鼠偷狗盜之輩充斥朝廷,這些腐朽勢力結黨營私,掣肘前線軍務。如陳新甲、張若麟者流。洪承疇督師出關,採取且戰且守、穩紮穩打的方針是切合時宜的,而遠隔千里的權貴們聞小勝則喜,急於求功,催督速戰,結果打亂了前方的布署,給清軍造成可乘之機;在需要決戰的關鍵時刻,又採取逃跑主義,如王朴者流。結果一動而牽全局,遂潰不成軍。
其次,洪承疇在後期的指揮上也存在嚴重錯誤。當軍隊移駐松山時前重後輕,過於集中。「注之孤危之地,首尾全無顧應,」結果清軍一旦切斷糧道,全軍陷入混亂,「漢軍初勢極壯」,到達松山後,距錦州城近在咫尺,當時有人建議在皇太極率清援軍到達之前「乘銳出奇擊之」,一解錦州之圍,承疇不納,長嶺山從塔山綿亘至錦,位於松山之右,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大同監軍張同言建議派兵駐守,「防其抄我後路。」洪承疇不僅不採納,反而自負地說:「我十二年老督師,若書生何知?」結果皇太極一到前線,首先搶佔了這塊軍事要地,切斷明軍的退路。
在清軍方面,皇太極根據敵我雙方的具體情況,一開始就採取了集兵屯田,長期圍困錦州的正確方針,明軍移駐松山後,他縱觀全局,果斷地改變戰術,採用了圍錦打援的辦法。「勢雖圍錦,實乃伺松」援軍一破,錦州遂下。同時將重兵屯放鬆、杏之間,追截突圍西竄之敵,發揮清軍長於野戰的優勢,這些都充分表現了皇太極卓越的軍事才能。
錦州戰役對明清政權的影響都很大。腐朽的明王朝從此元氣大傷,面對國內風起雲湧的農民革命,對清不得不秘密遣使求和,以緩和來自遼東方面的威協,維持其苛延殘喘的統治。皇太極自錦州大捷後,聲威大振,對明朝的議和根本不感興趣,他說:「今明國精兵已盡,我兵四圍縱略,彼國勢日衰,我兵力日強,從此燕京可得矣」。是年十月,命阿巴泰等從界領口、黃崖口分兩路進入關內,深入山東充州,歷時半載,殺明宗室魯王,俘獲人口三十七萬,牲畜五十五萬頭,然後路經北京,滿載而歸,明廷望而空嘆,無可奈何。清軍奪取關外四城,八旗鐵蹄可以直抵山海關下,取代明朝只是時間問題了。皇太極曾公開宣稱:「有德者受命,無德者廢棄,從來帝王有一姓相傳永不易位之理乎?」可惜這位創業之主於1643年9月因腦充血而死,君臨四方的遺願,一年後由他的兒子完成了。
推薦閱讀:
※讀《南明史》後記
※孫傳庭擔任陝西巡撫期間所指揮的兵力考
※崇禎自盡後,明朝皇帝悶悶不樂,不因戰事不利,而因沒有好戲子
※明代歷史前中後期如何劃分的?
※為什麼總感覺唐朝及以前政府很有錢,但是宋朝、明朝、清朝政府卻很窮,幹什麼都國庫空虛,連仗都打不起?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