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講授「家教的學問」(圖)
06-02
家教和門風是最大的家庭資產
現在經常有排行榜,在討論家庭要有多少資產才能傳承下去。于丹認為,在中國人的概念里,最大的家庭資產就是家教和門風。「中國是一個家邦社會,過去中國的風俗里就有它的倫理規矩,過去說張家村、李家店、趙家祠堂等,一個村的人都是同姓,他們的孩子做錯了事,去跪祖宗祠堂,覺得沒有臉面見祖先。很多祠堂里是有家訓的,即使是寒門,也說自己是有門風的。」 于丹講了一個陶淵明曾祖父陶侃的故事,他從小生活特別貧寒,他媽媽靠給別人扎鞋底等粗活供他念書,陶侃一步步往上走,他後來就做了魚梁小吏,有一點小權力,他把那些腌制好的罰沒的魚給媽媽送去,他媽媽給他寫了一封信:「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大意就是,你是一個小吏,你把官家的東西給我送來了,你不能給我任何增益,反而給我增添了煩憂。 于丹說:「什麼是真正的家教門風?首要的就是要明辨是非,要知好歹。」「現在有許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傷天害理的事。在那個貧瘠的時代,農民守著古訓的時候,孩子敢不知好歹?敢傷天害理?那是要跪在祖宗牌位前挨板子的。」于丹痛心地說,過去孩子要是傷害一個小動物,家長會說這孩子怎麼這麼傷天害理;但現在,一群大學生虐待一隻小貓,看著老貓急得哀號,這樣的事已經屢見不鮮。
「過去的人大都不能識文斷字,卻通情達理,大多數人的家教和門風都教孩子厚道做人,勤儉持家,守著農民的本分,不能辱沒祖先,這是基本的家風,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礎。」 于丹認為,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說成大白話就是人得知道好歹。 女性在家庭教育里扮演重要角色 于丹提出,過去人們總是說女性地位不獨立,但其實女人在家裡是幹什麼的,看一個中國字就知道了—那就是「安」字,寶蓋頭下面一個女,家裡有女才是「安」。 「無論古代還是現代,家裡的女人不鬧婆媳矛盾,夫妻不打架,跟孩子沒有代溝,這個家就和順了,家門裡這個女人其實是管整個家族和睦繼而文明傳承的。」于丹表示,中國人的觀念中,建功立業只有兩個「ting」,男人建功立業在「朝廷」,女人建功立業在「家庭」。從這個意義來說,家庭的地位一點也不弱於朝廷,因為能不能把孩子教好就在於母親。于丹以《三字經》里「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的詞句和「孟母三遷」的故事為例,講述了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孟母自己不見得認多少字,她給孩子講道理,就是看到孩子回來,問功課時看到孩子漫不經心,就把織到一半的布一刀割斷了,告訴他不成材就是這樣的。這就是樸素的女人用手裡的活兒來講道理。」
于丹說,過去中國古代母親的故事特別多。如「岳母刺字」,岳家軍從岳飛到岳雲,子子孫孫送上國家的沙場,這是通情達理的媽。而《國語》記載了魯國大夫公父文伯的故事。退朝後公父文伯看到母親在家織布,他說:「我都上朝官至大夫了,母親還在家織布,傳出去會讓人笑話的。」 家教的學問:明辨是非 承擔責任 當今的家庭中,不僅僅父母在家庭當中承擔教育的角色,由於很多家庭都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生活,所以隔輩教育現在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探討話題。于丹認為,這是當下社會特別現實的一個問題,于丹打趣道:「六個大人供著一個孩子,那這個孩子就是寶塔尖上的孩子,所以這種孩子現在叫『六一兒童』。我老開玩笑說中國人現在好多詞都變了,過去養孩子吧,叫拉扯孩子,就是拉一個扯一個,後頭還跑著倆。現在你敢拉誰扯誰啊,都是供奉的。」無論怎樣,家庭教育都一定要讓孩子從小能獨立承擔,「家教里首要的是明辨是非。第二點,一定要讓孩子從小能承擔責任。」 西方人教孩子從小獨立,但東方人都覺得要呵護,這是為什麼?在於丹看來,這其實也跟農耕文明有關。中國是家邦的社會,而西方從古希臘開始,就是城邦的社會,孩子在這個社會裡,要一個一個割離出去謀生,而中國呢?「我們是家族都維繫在土地上,過去中國家大業大,往往是一輩子大家都住在一起,但是今天的中國不一樣了,中國今天在走城鎮一體化的道路,這個一體化的進程非常快,看看現在的單元樓,還能夠是像過去那樣大家都聚在一起嗎?」于丹說道。
在社會結構、生活方式都已經變得個體、越來越獨立的情況下,于丹認為只有教會孩子獨立,那麼孩子才能走得出去。「今天中國的變化在世界上來看都是變得最快的國家之一,我們的育兒理念,一方面要有傳統的教養,另一方面也得有國際的概念。教一個小孩子獨立承擔,這既是中國的古訓,也是國際的要求,你讓他有了這個概念的話,他以後就會覺得世界不給我什麼那是本分,世界給我什麼是情分,不給我我自己可以創造,給我我就感恩,咱們別把孩子教得世界不給我啥都是虧欠,只剩下抱怨了,那不就沒有感恩了嗎?」 于丹問答 孩子問到父母的問題都應該得到解釋
觀眾:小孩子經常會向父母提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候難以回答。比如說孩子會問「我從哪兒來的」;還有一次在地鐵里,有人在吵架,吵架中反覆出現「小三兒」的字眼,兒子問「小三兒」是什麼意思?我應不應該說?應該怎麼解釋? 于丹:如果你不希望世界欺騙你的孩子,那就從你不欺騙你的孩子開始。 至於「小三兒」這個字眼,你可以這樣解釋,爸爸媽媽叫兩口子,為什麼不叫三口子呢?為什麼不叫大三兒呢?這說明「三」不是一個很上得了檯面的稱呼,兩口子中間怎麼能有小三呢?孩子應該知道,做人成第三者是一個很丟人的事情。 而小孩子常問的「我是從哪兒來的」,我覺得也可以解釋清楚。小孩都種小樹苗,你可以告訴他,人也是種子,爸爸的種子放在媽媽肚子里,長大後就成了孩子,不僅要給孩子講,還要帶他去看,讓他看小時候像小海馬一樣,看臍帶,所有的這些東西都可以講。而如果孩子問你這個問題時,你說這太丟人了,他會覺得這太神秘了,而實際上,這有什麼不能講的呢? 單親媽媽讓孩子分擔家務 可讓孩子獲得更多尊嚴 觀眾:單親家庭沒有男性的榜樣,媽媽如何帶好孩子尤其是兒子? 于丹:單親家庭里母親可以讓孩子分擔家務,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尊嚴。單親母親不用想自己對不起孩子、得為孩子創造最好的條件補償他的缺失,與其自己撐著去補償,不如給他一種鼓勵、讓他做事。 為什麼很多寡母膝下出孝子,因為她管這個孩子;當然也有寡母膝下出逆子,就是因為她太呵護了,覺得對不起孩子。孩子帶好了會早立事,帶不好從小就反社會。 父親如山,母親如水 觀眾:《三字經》里說「養不教,父之過」,是說古代孩子教育主要讓男人負責,能這麼理解嗎? 于丹:無論父親母親,在家教門風裡的任務,沒有任何社會化的機構可以替你去完成。過去都說「言必信,行必果」,古代關於父親教孩子的故事也很多。比如孔子的學生曾子,他的小兒子在外面吵鬧,媽媽為了哄孩子回家,說回家給你殺豬吃,結果曾子到家了就去殺豬,對小孩子說話一定要遵守諾言。 我還記得三四歲時父親教我疊衣服,為什麼管領導我們的人叫領袖,衣服就是一手拎著領子一手拎著袖子,先拎領子袖子,衣服就能疊起來了。我教我女兒疊衣服,也是這麼教的。一個家庭里,可以說父親如山,母親如水,人是水土上整理出來的一個生命,母親如水的柔情和父親如山的節操,確定了孩子以後長成什麼樣的人格。 作者:秦華 左麗慧 楊麗萍 本文來源:中原網-鄭州晚報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佛學問答(三)
※掌握送禮的學問,讓你輕鬆應對
※男人穿衣服的學問
※點菜是一門學問,請記住四十四法則!
※秘糖尿病友吃主食血糖穩定又營養的學問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