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給韓國人鄭重提個醒!

給韓國人鄭重提個醒!

【按:近聽韓國媒體炒作所謂中國人的「厭韓」問題,韓國人似乎很受傷,但不知其傷害中國在先。初,吾多給予韓國復興華夏文化以支持,是故先後撰文數篇(見附錄)表意,蓋一則以韓國人之舉激烈我種,二則以華夏文化遍及天下有益無害也。然今韓國人變本加厲,狹隘民族主義情緒益漸強烈,其用心遠非惟歷史文化一域矣。是以特撰此文,然紙面媒體不堪使用,故今特發於網上,以明吾意,以警國人,以告韓人。括弧中注為後加。王達三西元08年11月15日於東北海濱。】

 

 

【 正 文 】

 

 

近段時間韓國媒體熱炒所謂中國人的「厭韓」問題,王林昌先生由此特意提醒中國人「別讓『厭韓症』毀了中韓感情」(見《環球時報》11月11日國際論壇版)。筆者同意王先生這種「顧大局」和「朝前看」的觀點,但認為韓國人的自我反思同樣也是很重要的。

 

 

在中國人尤其是中國年輕網民中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厭韓症」,但把責任完全歸咎於中國人的「民族主義」則未免有些不妥。近年來韓國人在歷史文化方面的一些舉動,如搶注端午節和祭孔大典,說孔子和老子是韓國人,傳蚩尤是韓國人祖先並大敗中國人的祖先黃帝,以及漢字、中醫、豆腐等問題必欲把發明權收入囊中,特別是韓國一些歷史教科書中的韓國(朝鮮)歷史地圖竟覆蓋大半個中國(事實上恰恰相反,日本吞併朝鮮時,其國王甚至寫信給清廷希望把朝鮮變成中國的一個省),中國人有些不快是合乎情理的。這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道理和複雜的論證,只要試想一下:如果中國人把韓國人尊崇的世宗說成是中國人或者中國人的後裔,韓國人的反映又會如何呢?所以,韓國人如果真的信奉孔子,那麼就有必要牢記孔子的教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中韓兩國在現實中也不是完全沒有問題。對中國人感情傷害最大的莫過於韓國運動員打出「長白山是韓國領土」的橫幅,韓國軍艦艦旗覆蓋大半個中國,韓國登陸並搶佔我黃海的蘇岩礁(以上表明韓國人的狼子野心),以及韓國網民拿汶川震難惡搞等。此外,諸如前些年天津韓企女老闆逼迫中國工人下跪,近年來青島少數韓企拖欠工人薪水而老闆溜之大吉,以及中國人在韓屢屢遇害等,也是令人反感的現象。《左傳》有云:「凡有血氣,皆有爭心。」中國人對上述現象有些民族主義情緒的反映,同樣也是很正常的——否則就是麻木不仁,而不是什麼寬容大度。

 

 

坦率地說,筆者很佩服韓國人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中國人缺少這種血性),比如他們橫挑美國牛肉,鏖戰韓日島爭,這些都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比如,他們說08年要爭進「兩個前十」,即GDP總量和奧運金牌總數進入世界前十強,雖然前者能否做到尚不得而知,但後者已在北京奧運會上實現(我也常常想,韓國人的抱負與其國土、資源、人口等有些不符)。然而,或許正因為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使得韓國人在某些方面變得有些過於敏感和張揚。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韓國總統李明博挨著俄羅斯總理普京搖扇子,竟然被韓國媒體解讀為討好普京(好再李明博沒有挨著胡主席坐)。同樣在北京奧運會的一場比賽中,韓國觀眾赫然打出了「大韓民國,一統天下」的橫幅,當場引來不少中國觀眾的噓聲——寫上諸如「韓國必勝」之類的口號豈不是更理性、更禮貌嗎?

 

 

韓國人之所以這樣敏感和張揚,首先和韓國是單一民族有關。正如獨生子女常常唯我獨尊而不善於和別人打交道一樣,單一民族的國家也往往和其他國家民族存在一些交流上的障礙。來中國的韓國人往往聚族而居,而到韓國的中國人則會遭遇一些歧視,其原因正在於此。當然,這種現象不惟韓國有之,日本民族也是如此(記得《東方雜誌》曾有一篇專門分析日本人國民性的文章,說單一民族是導致其狹隘偏激殘忍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具體記不得哪年哪期誰寫的文章了)

 

 

其次,儘管中韓享有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但三十多年前就擠進「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一直認為中國是個「窮親戚」。近年來中國人變富了,中國崛起了,韓國人的優越感受到衝擊,心態上未免有些失衡。這種分析同樣適用於歐美國家,畢竟中國是後來者居上,而且大有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之勢,難免會引起更多的關注甚至是挑剔。(注意這種心態,你窮它蔑視你,你富它嫉恨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此之謂也。)

 

 

最後,也是最主要的一點,近代以來韓國一直身處中、美、日、俄等大國的夾縫之中,所以倍加珍惜自己的歷史文化、國家利益和民族形象,以便突出自己的自覺、自主和自立的地位和形象。益漸強大的中國已經對韓國形成了一種吸力,比如韓國人來華淘金而中文走俏韓國等,但韓國人在心理上卻本能地給予抗拒,擔心自己被中國同化和吸走,特別是憂慮自己被納入到歷史上「朝貢國」或「藩屬國」的地位。說到底,這是一種雖然口頭上不言但卻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恐中症」。(我以為,韓國人之自大和猖獗,與美帝的支持有緊密關係。)

 

 

韓國人對中國的挑剔也好,憂慮也罷,雖然並非不可理解,但在言行上過頭卻不好,誠如孔子所言:「過猶不及。」畢竟中國不能因為他者的擔心而停止自己前進的步伐,而中國的強大理應也必須給東亞甚至整個世界帶來更多的福祉。時人往往對東亞歷史上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體系」和「華夷秩序」不屑一顧,但筆者不得不指出,孟子提出的「以大事小謂之仁,以小事大謂之智」的理念對我們思考和處理中國與韓國乃至其他周邊國家尤其是小國的關係仍有實際的價值(如今之勢,周邊小國對中國這塊肥肉形成蟻食現象,中國海疆陸疆權益皆得不到保障,而中國往往退縮忍讓,有失大國之體。前些日子,中國與某周邊小國簽訂邊界協約,僅從2萬多平的爭議地區劃得1千多,而中國媒體還言中國國土多了1千多,豈不可笑!即使不完全拿回,至少也應一半!沒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不如相信後人的智慧與勇氣!)。當然,筆者並不是主張以實力強弱而是以是非曲直來論「大之仁」和「小之智」,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以徳報德,以直報怨」。從這個角度看,韓國人嚴重傷害中國人在先,因此現在的問題不是批評中國人的「厭韓症」,而是韓國人有必要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需要學會如何謙虛與平等地與其他國家和民族友好相處!

 

 

當然,作為泱泱大國的國民,中國人有必要深深體味「以大事小」的蘊義,寬容和大度對周邊國家的意義是不容小覷的——我們自己感覺不到自己的大和強,但周邊小國乃至世界大國卻是很敏感的。老子主張「大邦者下流」,《左傳》上說「大德滅小怨」,良有以哉!同時,中韓兩國政府和民眾加強彼此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互相的理解與信任,也是至為重要的。猶記今年暑假時,來自中韓兩國的幾位年輕人就中韓之間存在的一些現象各抒己見、推心置腹,很多問題雖不能迎刃而解,但卻不傷感情,不妨其樂融融。

 

 

 

 

【 附 錄 】

 

 

按:達三先前關於中韓問題的文章總結為《文化的邊界與國界——中韓歷史文化問題反思錄》一文,見http://www.rjfx.net/dispbbs.asp?boardid=4&id=6146,共包括四篇文章,如下:

 

 

1.王達三:反身而誠,善莫大焉——就韓國申遺答某報記者問

2.王達三:內省不疚,何憂何懼——韓國「申遺」帶給我們的啟示

3.王達三:保韓國以存中國文化之統——韓國新版紙幣問題之我見

 

 

4.王達三:何不包容韓國「蚩尤事件」?

 

 

 

 

今只講按語錄於此,有興趣賜教者可點擊網址http://www.rjfx.net/dispbbs.asp?boardid=4&id=6146與我交流。

 

 

 

 

【王達三按:近年來韓國頻頻發起中韓歷史文化問題爭端,大有舉我中華歷史文化傳統乃至往聖先賢、典章器物等皆囊入韓國名下之勢,而不知韓國文化本是中華文化之流亞。此前,吾一向認定中韓歷史文化問題有二:其一,文化無國界,韓國重視源自中國文化之韓國文化有益無害;其二,國人不宜苛責韓國重視乃至爭搶中國文化,而當秉持「內省不咎、何優何懼」與「反身而誠,善莫大焉」之原則,實現中國文化自覺,挺立中國文化主體性。此之原則,今雖不加改,然聞聽韓國之舉有政府背景和現實考量,又益見韓國通過歷史文化鼓動民族主義之實。是以吾人之思考和應對,亦不宜單純從文化問題著眼,而亦應有文化主權、文化邊界、文化利益之考量。今將相關問題之舊文四篇重新發布,以明前意,以發後思。第一篇者,某記者答問,後未果,遂稍加引申成為長文;第二篇者,某報約稿,約略前文而成,後被告知官方通知不要討論此類問題,故作罷;第三篇者,刊於環球時報;第四篇者,刊於深圳商報。全文由中國儒教網(www.zgrj.cn)、儒教復興論壇(www.rjfx.net)聯合首發,轉載請註明出。】


推薦閱讀:

韓國人的性格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吃炸雞?
《中國人比韓國人少什麼》
平昌冬奧會期間話韓國,拿顯微鏡看看這個東北老鄰居

TAG:韓國 | 韓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