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生成於先秦,秦漢魏晉時期得到擴充,至唐宋時期定型。考察其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伏羲與女媧在中國古史系統中,既是創世英雄,又是華夏始祖,而且是華夏文明的奠基者。伏羲及其文化創造活動正反映了中國遠古新石器時代中期漁獵畜牧向農耕過渡的文明肇啟時代。由此而形成的伏羲文化,內涵豐富,滲透於中華文化的許多層面和領域。他既是中華本源文化,又是民族文化的源頭和哲學文化、民間民俗文化的寶庫,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和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義。關鍵詞:伏羲傳說;歷史傳承;伏羲文化;文化內涵世界上任何民族在國家出現之前,都有一段歷時甚久的文明發展史和民族形成史。中國是文明古國,其文明起源和民族形成尤其悠久漫長。因此,蘇秉琦先生明確提出重建中國古史的遠古時代,認為中華民族具有 「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上萬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古國,兩千年的中華一統實體。」[1] (P176)所謂中國古史的遠古時代,就是指夏商周上古時代以前的中國早期歷史階段,特別是從新石器時代至上古時代,即中國古史傳說的三皇五帝時代,正是中華文明的萌芽時期。那些神人合一的古聖先王,其事迹與文化創造活動,曲折地反映了他們所處時代的歷史真貌。在我國古史傳說系統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 是一位有非凡貢獻的創世英雄。但由於長期以來有關其事迹和歷史傳說虛實混雜,文獻記載零散歧異、撲朔迷離,這就給我們準確把握和科學評價其文化貢獻和歷史地位造成了困難。因此,原始察終,稽古抉幽,對伏羲傳說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的生成和演變作一歷史考察,以還其本來面貌,對於我們重建古史和探究中華文明的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一、伏羲傳說的歷史傳承大凡神人不分的神話傳說時代,其傳說人物及其事迹,往往有一個產生、擴充和整理加工以至定型的過程。見於典籍史乘的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正是如此。縱觀其承傳歷程,可分為生成期、擴展期和定型期三個階段。(一)先秦時期——伏羲傳說的生成伏羲傳說至遲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出現,《管子》、《周易》、《左傳》、《莊子》、《屍子》、《荀子》、《列子》、《戰國策》、《國語》、《楚辭》、《世本》、《逸周書》、《山海經》等先秦典籍都有關於伏羲的直接或間接記載,但所記事迹概略。《管子?封禪》曰:「慮犧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莊子?繕性》曰:「逮德下衰,及燧人、伏羲始為天下、是故順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農,黃帝始為天下,是故安而不順」。又《大師宗》:「夫道,…… 韋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戲氏得之,以襲氣母」。又《田子方》:「伏羲、黃帝不得友」。《左傳?昭公十七年》云:「陳,太皞之墟也」。又云:「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又《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戰國策?趙策二》:「宓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列子?楊朱》:「但伏羲以來三十餘萬歲」。又《黃帝》篇:「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後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屍子?君治》:「宓犧氏之世,天下多獸,故教民以獵。」又說:「伏犧始畫八卦」。《世本》:「宓犧作琴,八尺二寸,四十五弦。」又云:「伏犧臣芒氏作羅,芒作網」。《楚辭?大招》:「伏羲《駕辯》,楚《勞商》只」。上述典籍零星記載了當時社會關於伏羲事迹的主體內容。而對伏羲事迹記載最為全面的先秦典籍是《周易?繫辭下傳》:「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綜合先秦文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見於史乘的伏羲是一位人首蛇身、以龍紀官、教化民眾的聖君。他又稱太皞,都於陳,他曾教民漁獵,發明網罟,通過仰觀俯察而始畫八卦,立官設部,制琴作樂,對於開創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二)秦漢魏晉時期——伏羲傳說的擴充秦漢魏晉時期,一方面,由於讖緯神學的興盛和玄學的勃興,大量緯書多有關於聖君先王的描述;另一方面也隨著中國古史系統的整理和進一步構建,一些史書和子書中也留下了不少伏羲等中華人文初祖的傳說資料。有關伏羲的事迹、身世以及文化貢獻也隨之愈益豐滿,涉及內容和領域亦大為擴展,有關記述也不乏荒誕離奇之說。伏羲傳說由此被納入中國古史系統。這一時期涉及伏羲生平事迹的文獻主要有《史記》,《漢書》、《後漢書》、《禮記》、《淮南子》、《風俗通義》、《論衡》、《白虎通義》、《潛夫論》、《春秋緯》、《詩緯》、《孝經緯》、《易緯》、《河圖稽命徵》、《古史考》、《三五曆紀》、《抱朴子》、《玄中記》、《帝王世紀》、《拾遺記》、《述異記》、《水經注》等文獻。擇其要者,上述典籍關於伏羲事迹的記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伏羲生平(1)名號:《漢書?律曆志》:「太昊作網罟,以佃獵取犧牲,故天下號曰炮犧氏」。《風俗通義》:「伏者別也,變也,戲者獻也,法也;伏羲始別八卦以變化天下。天下法則,咸伏貢獻,故曰伏羲也」。《拾遺記》:「庖者包也。言包含萬象,以犧牲登薦於神,民服其聖,故曰庖犧,亦謂伏犧,變混沌之質,文宓其教,故曰宓犧。」《帝王世紀》:「取犧牲以充庖廚,以食天下,故號曰庖犧氏,是為犧皇,後世音謬,故謂之伏犧,或謂之慮犧,一號雄皇氏。」《禮記?月令》:「其帝太皞,其神句芒。」鄭玄注「大皞,宓犧氏;句芒,少皞氏之子,曰重,為木官」。(2)身世與姓氏:《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犧。長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燧人氏後,庖犧氏代之,繼天而王,首德於木。百王為先」。《河圖稽命徵》:「華胥於雷澤履大人跡,而生伏犧於成紀」。《拾遺記》:「庖犧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繞其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2、伏羲形象《孝經緯?援神契》:「伏犧大目、山准、日角、衡而連珠」。《春秋緯?元命苞》:「伏犧大目、山准、龍顏」。《春秋緯?合誠圖》:「伏犧龍身牛首、渠肩、大腋、山准、日角、大目、珠衡、駿亮、翁鬣、龍唇、龜齒」。又云:「伏犧長九尺一寸,望之廣,視之專」。《帝系譜》:「伏羲人頭蛇身,以十月四日人定時生」。《拾遺記》:「伏羲,長頭修目,龜齒龍唇,眉有白毫,須垂委地」。3.文化貢獻這一時期,文獻中關於伏羲的文化貢獻,除了上一階段已有記載的始畫八卦,發明網罟,設官立部,制琴作樂諸項之外,又有「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興焉」。(《尚書?序》)「去巢穴之居」,「絲桑為瑟,灼土為塤」,「規天為圓,矩地取法,視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審地勢,以定山嶽」,「立禮教以導文,造干戈以飾武」。(《拾遺記》)「鑽木取火」(《河圖挺輔佐》),「始名物蟲鳥獸之名」,(《春秋緯?命歷序》)「嘗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天枉焉」,(《帝王世紀》),「伏羲制杵臼,萬民以濟」,(《新論》),「伏羲立九部而民易理,」(《易緯?坤靈圖》) 「伏羲制嫁娶,以儷皮為禮。」(《古史考》)「伏犧樂名《立基》。一雲《扶來》,亦曰《立本》」。(《孝經緯?鉤命決》)由上可知,伏羲的發明創造和文化貢獻在秦漢魏晉時期經過增益修補和擴充加工,較先秦時期內容更為豐富,範圍也更加廣闊。(三)唐宋時期——伏羲傳說的定型唐宋以來,伏羲傳說事迹進一步完善和整合,從而使伏羲三皇之首和人文初祖的地位固定下來。在大量史書和類書等文獻中,都有伏羲事迹的的記載,如《晉書》、《隋書》、《舊唐書》等歷代正史,《元和郡縣圖志》、《太平寰宇記》等地理總志,《唐會要》、《通志》等政書,《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類書,都有伏羲生平事迹的記載。特別是《獨異記》、《錄異記》、《補史記?三皇本紀》、《路史》、《古微書》、《繹史》等著作中,記述伏羲事迹尤為詳備,堪稱集大成者。概而言之,唐宋以來典籍中,有關伏羲事迹的記載,主要有三個典型特點,一是以唐代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為標誌,伏羲不僅進入正史系統,並且其事迹和文化創造活動更加系統化。二是唐宋以來正史中,對伏羲祭奠等均有明確的規定。三是有關著作對伏羲的文化創造活動等內容進一步擴充。如「伏羲化蠶」(《路史?後記五》),「聚天下之銅,仰觀俯視,以為棘幣,」「伏羲推策作甲子」,「古者庖羲立周天曆度」,伏羲等「爰興神鼎,制郊禪」(《路史?後記一》;伏羲「治金成器,教民炮食 」,(《繹史》)綜上所列,伏羲事迹在經歷先秦時期的發韌,秦漢魏晉時期的加工增益,至唐宋時期的整合定型,最終使伏羲成為我國遠古的創世英雄之一和最早的人文始祖。二、伏羲在中國古史系統中始祖地位的確立伏羲傳說自春秋戰國時代出現於儒家經典和諸子之書之後,他不僅被納入了我國的古史系統,而且位居首席,是一位集創世神、始祖神和發明神於一身的中華人文初祖。其在中國古史體系的位置,經歷了一個介入、確立和變化的過程。我們習慣上將夏商周上古時代之前的時代稱為三皇五帝時代,這是中國遠古文明初創的重要階段。有人認為在中國神話傳說系統中,三皇及以前的時代是單體神話時代,而五帝時代是複合神話階段,前者以盤古、伏羲、女媧為代表。[2]實際上,見於記載的盤古傳說在時間上明顯晚於伏羲、女媧,而伏羲、女媧大致屬同一時代。因此,我們可以將單體神話時代,亦即三皇時代看作是中國古史系統的創世時代,伏羲和女媧等就是這一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創世英雄。三皇五帝之說出現於戰國,形成於秦漢。顧頡剛說:「三皇是戰國末的時勢造成功的,至秦而見於政府的文告,至漢而成為國家的宗教。他們是介於神與人之間的人物,自初有此說時直至緯書,此義未嘗改變。自從王莽們廁三皇於經和傳,他們的名稱始確立了」[3] (第七冊P51)三皇之說源自「太一說」和「三統說」,至《呂氏春秋》始見「三皇」一名。三皇說中的三皇,其說有四,而伏羲、神農二人為四說所共有,其餘一位或為燧人、成為女媧、或為祝融、或為黃帝,說法不一。[3] (第七冊P122)秦漢時期是中國古史系統的大整理時代,「三皇」之說一經出現,伏羲即佔有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優勢地位,而成為中國古史體系的人類始祖。《史記?太史公自序》云:「先人有言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漢書?律曆志》:「伏羲畫八卦,從數起」。在《漢書?古今人表》中被列為「上上聖人」的第一位即是「太昊帝宓羲氏」。被後世奉為正史的《史記》、《漢書》,將伏羲納入記載範圍,是伏羲進入中國古史體系並獲得人文始祖至尊地位的標誌。魏晉以降,隨著盤古開天闢地等創世神話的出現和流行,伏羲「三皇之首」的地位受到衝擊,三國時吳整的《三五曆紀》,晉皇甫謐《帝王世紀》已將伏羲列到盤古、天皇、地皇、人皇之後。至宋代,伏羲則由三皇之首淪為五帝之首。儘管如此,但另一方面,由於伏羲之功德和傑出貢獻已經深入人心,其地位並未因在古史體系序列的後移而動搖。故唐代司馬貞綜合前代史乘緯書之大成,撰《補史記?三皇本紀》,正式為伏羲立傳,標誌著伏羲人文始祖地位的最終確立和定型。正因為如此,在唐宋以來國家的祀典中,伏羲作為三皇之一,仍然位居重要地位,伏羲集創世神、始祖神和發明神於一身。1.創世英雄1942年出土於長沙東郊王家祖山的楚墓,約為戰國中晚期之交的墓葬[4],該墓出土的帛書甲篇,不僅記載了伏羲、女媧事迹,而且帛書內容為中國迄今所見先秦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中最系統、最明確的創世神話,茲據董楚平先生的研究和解釋轉錄如下:曰故(古)大 熊包戲(伏羲),出自□ (震);居於睢□,厥□亻魚 亻魚 ,□□□女。夢夢墨墨,亡章弼弼。□每(晦)水口,風雨是於。乃取(娶)□□子之子,曰女女出(媧),是生子四,□是襄而 ,是各(格)參化法 (度)。為禹為契,此司域襄,咎而步廷。乃上下朕(騰)傳(轉),山陵丕疏。乃命山川四海, (熏陽)氣百(魄、陰)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溢、厲。未有日月,四神相戈(伐),乃步以為歲,是惟四時:長曰青干,二曰朱四單,三日白大木然 ,四曰□墨干。千有百歲,日月 生,九州丕土旁(平),山陵備血夭(亻血)。四神乃作,至於覆(天蓋),天旁動,扌干 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孚攵(保),奠四極,曰非九天則大血夭(亻血),則毋敢蔑天靈,帝 乃為日月之行。共攻(工)□步十日四時,□神則閏,四□毋思,百神風雨,辰禕亂作,乃□日月,以傳相□思,又霄又朝,又晝又夕。上述帛書內容大意是說在天地未形成,世界處於混沌狀態之時,先有伏羲、女媧二神,結為夫婦,生了四子。這四子後來成為代表四時的四神。四神開闢天地,這是他們懂得陰陽參化法則的緣故。由禹與契來管理大地,制定曆法,使星辰升落有序,山陵暢通,並使三陵與江海之間陰陽通氣,當時未有日月,由四神輪流代表四時,四神的老大叫青干,老二叫朱四單,老三叫白大木然 ,老四叫墨干。一千數百年後,帝俊生出日月。從此九州太平,山陵安靖。四神還造了天蓋,使它旋轉,並用五色木的精華加固天蓋。炎帝派祝融以四神奠定三天四極,人們敬事九天,求得太平,不敢蔑視天神,帝俊於是制定日月的運行規則。後來共工制定十干、閏月,制定更為準確的曆法,一日夜分為霄、朝、晝、夕。[5]在這篇我們可以看到的中國先秦惟一完整的創世神話里,它記載了伏羲、女媧、禹、契、帝俊、炎帝、祝融、共工等傳說人物。其中,伏羲、女媧先天地而存在,結為夫婦,生四子而開天闢地、通九州、安山陵、協陰陽,制定日月(自然)運行規則和曆法,是典型的創世神話,說明伏羲、女媧是共同的創世英雄。2.華夏始祖與伏羲大約同時的女媧,也是一位創世神,而且她與伏羲兄妹成婚,共同繁衍了人類,因而,他們又被尊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女媧事迹大約與伏羲同時出現,《禮記?曲禮》:「女媧之笙簧」。《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關於女媧創世的神話,《淮南子》記載最詳,她曾「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這位創世神又是始祖神。《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也,貧*者綆人也」。文獻中伏羲、女媧兄妹成婚主要見於唐代李冗的《獨異志》:「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昆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妹上昆崙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人取婦執扇,象其事也」。唐盧仝《與馬異結交》:「女媧本是伏羲婦」。在傳世文獻典籍中,明確記載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的傳說,雖然遲到唐代才出現,但早在漢代甚至戰國時代即已流行,並有確鑿證據。一是現已發現的大量漢代畫像石(磚),多有伏羲、女媧蛇身人首的交尾形象。而且此類形象的畫像石(磚)在我國各地均有大量發現。二是前引戰國楚墓帛書中關於伏羲女媧二神婚配生子的考古學資料。三是早在商代已有伏羲、女媧交尾圖出土,張光直認為:「安陽西北岡殷王大墓出土木雕中有一個交蛇的圖案,似乎是東周楚墓交蛇雕像與漢武梁祠伏羲女媧交尾像的前身」。[6] (P226-227)因此,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的始祖神話,並非出自唐代或漢代,而是早在與伏羲、女媧事迹的出現幾乎同時的戰國時期即已存在了。文獻中又有伏羲「制嫁娶,正姓氏」,「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媒因置婚姻」的記載。結合伏羲出生的感生傳說,伏羲、女媧兄妹成婚,以及他們制嫁娶,置婚姻,改革婚姻制度的內容,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正是遠古時代由族內婚向族外對偶婚過渡的時代。因而伏羲、女媧作為人類始祖,被我國許多民族尊為始祖,他們是中華民族最早和最具廣泛代表性的始祖。3.華夏人文初祖從伏羲傳說的演變及發明創造可知,其文化創造的內容幾乎包括了遠古時代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具體有畫八卦、造書契、結網罟、取火種、造甲歷、制嫁娶、創禮樂、設九部、制九針、立占筮等內容,故有人稱伏羲是「一個非凡的文化英雄,而且是一位無與論比的科技領袖,科學、文化、藝術、冶金、曆法包括婚姻禮教等,所有的文明都沐浴過他神性的光輝。……我們稱伏羲為科學大神、文化大神、哲學大神、音樂大神、宗教大神」。[7]誠如斯言,伏羲作為創世神和華夏始祖,在人類邁向文明徵途中他帶領先民仰觀俯察,認識和征服自然,創立各種名物制度,發明不少生產技術,雖然後世傳說中伏羲發明創造的內容有附加成份存在,但他作為古聖先王中第一位創製英雄,引導華夏先民告別洪荒,邁向文明並取得不少文化創造,則是確信無疑的。因此,伏羲是我國遠古時代文明初創的傑出代表,是華夏民族最早的人文初祖。三、伏羲時代臆測見諸史乘的伏羲傳說雖始於戰國,但在近幾十年來由於考古學的突飛猛進,為我們從更久遠的時代探究與伏羲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文明信息,提供了材料和線索,從而使我們在遠古時代序列中確定伏羲時代有了可能。伏羲以龍為圖騰,始畫八卦,這在近幾十年來考古發掘中有大量資料為證,主要有以下幾端:(1)1987年,河南濮陽市西水坡仰韶早期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三組用蚌殼砌成的龍虎圖案。其中,編號為M45的第一組墓葬中,在墓主東西兩邊分別有用蚌殼砌成的龍形圖和虎形圖,經碳14測定,其墓葬距今約6460±135年 [8] ,早於傳說中的五帝時代。(2)1994年,在遼寧阜新縣沙拉鄉查海村發掘的原始聚落遺址中,其中心部位有一長達19.7米,寬1.8~2米的石塊堆塑龍。龍頭、身石塊堆砌厚密,尾部石塊較鬆散,呈巨龍騰飛之勢。該遺址經兩次碳14測定加樹輪校正,年代分別為7600年、7360±150年。[9]其存在年代早於西水坡。(3)近年來,在內蒙古敖漢旗小山趙寶溝出土了6800年前褐陶尊上的雄性野豬龍;還在遼西葫蘆島市連山區塔鄉楊家窪子發現了兩條8000年前的鴨嘴巨龍。[10](4)據唐蘭先生研究,距今8000~7000年間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文化是伏羲遺存;距今8000~6500年的東部濱海前大汶口(青蓮崗)文化是伏羲支裔少昊羲和氏遺存。[10]在賈湖遺址的23座墓內,出土了多為二、四、六、八偶數組合的龜殼,大都裝有數量不等、顏色不一的小石子,可能是進行龜占的工具。「這種龜佔八卦可能就是伏羲時代的原始八卦。由此可見,賈湖遺址出土的龜占工具和卦象文字,為伏羲氏『畫八卦,造書契』的傳說提供了堅實可信的考古學證據」 。[11](5)在安徽含山凌家灘新石器文化墓地出土了一件精緻的玉龜和一塊玉版上所刻的曆法圖。「這些距今4500~5000年的遺物,經專家研究,當是目前已知最早的當時表示四時曆法的原始的『八卦圖』」 。[12](6)上世紀80年代在遼西喀左東山嘴和牛河梁發現的紅山文化遺址,是距今約5000年的具有原始宗教性質的大型祭祀場所,它集廟、壇、冢於一地,其布局是沿S形太極曲線和伏羲先天八卦分布的,女神廟的位置和建築形制印證了《周易?繫辭》中關於帝的記載,故紅山文化先民已具備了成熟的易學思想。 [13](7)天水地區有豐富的伏羲文化遺存與文物。天水作為伏羲、女媧生地,有卦台山、伏羲廟、女媧祠等遺迹與祭祀建築;民間又存在伏羲女媧兄妹成婚繁衍人類的傳說以及龍蛇禁忌風俗。特別是在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多有與龍圖騰相關的陶器出土:一是1958年在甘谷縣西坪遺址出土了一件仰韶晚期的鯢魚紋彩陶瓶,彩陶瓶腹部用黑彩繪一彎曲的人面鯢魚,圓臉尖頭,身軀飾以網格紋象徵魚鱗。二是在武山縣傅家門遺址也出土了一件仰韶時代鯢魚彩陶瓶,瓶彩繪一人首和變體鯢魚紋的動物,尾高卷至頭,身軀肥大並以網格紋裝飾,有八足。上述兩件文物是我國史前考古中見到的最形象、最典型的人獸形彩繪圖案,故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龍圖,可能是伏羲氏的雛形。[14]三是在秦安大地灣遺址仰韶中期文化層中,出土了一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器口圓雕一額垂一排短髮,縷空眼鼻,嘴微張,雙耳穿孔的人頭像。瓶體通繪三排大致相同的孤線三角和斜線組成的二方連續圖案,似抽象化了的飛鳥紋。器型恰似一個截了尾的「人頭蛇軀」形象,紋飾似鱗又似樹葉,與「斷髮文身」、「人首鱗身」、「人首蛇軀」相近。[15] (P174)此外,天水地區還出土有不少人頭形器口陶瓶和繪有魚紋、蛙紋的彩陶器。所有這些,反映了羲皇故里天水地區豐富的龍文化原始信息。以上所列各條,除個別外,大多都是距今在5000年以前的與伏羲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考古學資料,它以令人信服的事實表明,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在早於文獻記載和文字出現以前,就已經在祖國大地上存在了。因此,可以毫不誇大地說,在遠古時代的某一階段,確實存在著中華文明肇啟的伏羲時代!在中國古史傳說體系中,伏羲時代之伏羲部族據《遁甲開山圖》記載,伏羲之後,其後代為:「女媧氏沒,大庭氏王,次有柏皇氏,中央氏、粟陸氏、驪連氏、赫胥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凡十五代,襲伏羲之號,1260年。」這種王位傳承及累計傳位時間雖不足信,然其所透露的伏羲世系傳承則正是伏羲時代經歷比較長的階段的一種真實體現。范文瀾先生認為,在中國古史傳說系統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犧氏和神農氏,分別代表了遠古氏族時代社會進化的幾個階段——即「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的巢居野處時代,「鑽燧取火,以化腥臊」的取火熟食時代,「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漁」的漁獵畜牧時代,「斫木為耜,揉木為耒」,「日中為市」的農耕時代。徐旭生先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則把伏羲、女媧、黃帝、炎帝、太皞、少皞等人,分別列為遠古苗蠻、華夏和東夷三大部族集團的首領。近年來,一批學者藉助考古、文獻和民俗資料,運用歷史學、民族學、文字學及民俗學等方法,對伏羲時代進行了別開生面和富有啟迪的探索。龔平的研究認為伏羲氏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時早、中期,當時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後期,已從族內婚轉而建立族外婚制度。[16]張一方的研究認為伏羲氏曾建立的華胥國,是中國遠古的第一次大統一。從伏羲誕生前後至炎黃出現時存在的華胥古國相當於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約為公元前4600~前2700年,地域主要為甘肅西部、陝西渭河流域及河南、黃河流域的廣大地區。[12]吳海文認為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起源的中心與發祥地,伏羲文化是中原文明的源頭,中原文明(即伏羲時代)至少有6000年的歷史。「這比傳統的5千年文明史要向前推進1千年;中華民族應以『羲黃』子孫代替『炎黃』子孫」[11]。上引河南舞陽賈湖遺址文化,唐蘭先生認為是距今8000~7000年間的伏羲氏族遺存。劉蔚華根據傳說文獻和考古資料,推測伏羲生活的時代,「大約正當距今6500年前的時限內,」[9]劉雁翔在《伏羲廟志》一書中,將伏羲時代確定為上限在父系氏族社會最終確立之時,下限為黃帝時代之前,即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間。[17] (P66-67)董立章則運用天文學手段,結合文獻記載和河南濮陽西水坡大墓資料,在其《三皇五帝史斷代》及相關論文中研究認為:「伏羲」本是伏羲——女媧族團的族號,又是本族團尊長之稱。伏羲皇朝創建之後,伏羲便尊號太昊,從此該朝歷代首領便以伏羲——太昊相沿為號,該朝也以此為稱。蒼龍、白虎、朱雀(鳳)本是伏羲朝圖騰,所以伏羲——女媧種族奴隸主號稱天族,濮陽西水坡大墓是伏羲朝下半期僭主政權開始時被廢黜的某位伏羲——女媧種族血統的太昊之墓。西水坡45號大墓的年代為公元前4600年左右,「伏羲朝則創立於公元前5341年,亡於公元前4082年。該朝的創立是中國奴隸制國家文明的開始」 。[18]上述諸說各有所據,也大致提出了伏羲時代的時間範圍,其上限最早者距今約8000年,最晚者約距今5000年左右,時間跨度約長達3000年。從中國古史系統古聖先王之時代序列和社會進化規律出發,主要參之以考古發掘資料及相關研究成果,再結合伏羲誕生地天水地區的史前文化因素分析,第一,伏羲在古史系統中居燧人氏之後,神農氏之前,其與黃帝時代中隔神農時代。一般認為黃帝時代大約起自距今5000年左右,則伏羲時代之下限當早於5000年。第二,上述列舉的考古材料,大多距今在7000~6000年之間。第三,天水地區大地灣遺址文化層在距今8300~4900年之間,師趙村、西山坪等遺址早期文化層距今亦在7000年左右,這三處文化遺存均屬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其文化因素與文明信息似與伏羲時代有某種契合。因此,伏羲時代當在母親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或邁入父系氏族階段,即新石器時代中期漁獵畜牧向農耕時代過渡的階段,相當於仰韶文化早中期,其上限約距今7500年,下限距今約6000年前後。四、伏羲文化及其基本內涵伏羲事迹與傳說起自戰國,秦漢時被納入中國古史體系,至唐代其三皇之首的地位被固定下來。從考古材料、文獻記載和民俗資料綜合開展研究已經取得的成果表明,伏羲時代是中國遠古時代由母系氏族邁向父系民族社會,由漁獵畜牧向農耕文明進化,由野蠻向文明過渡的歷史階段。伏羲事迹與文化創造活動的歷史傳說,曲折而隱約地反映了這一歷史階段中華先民進化發展和開創文明的種種信息,是我們據之探索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素材和基本依據。自先秦以來,由於其獨特的地位和非凡的貢獻,伏羲乃至女媧成為中華民族歷代口耳相傳又見諸典籍史乘加以推崇、歌頌、祭奠、信仰、尋根的對象和旗幟。於是,歷代賢哲學人乃至統治階層,遂以伏羲、女媧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為基礎,復經演繹加工和增益擴展,加之民間傳說的推衍流傳,民間信仰崇拜與風俗習尚的浸潤習染,逐漸形成了源遠流長、內容博大、內涵深奧豐富而蔚為大觀的伏羲文化。作為現代意義或學術意義的伏羲文化,其基本內容及其內涵滲透於中華文化的眾多層面和領域。第一,中華本源文化。伏羲是中華民族的創世英雄、華夏始祖與人文初祖,伏羲時代正處於中華先民告別洪荒,邁向文明的中介點。探討中華文明起源及其原生面貌,了解中華民族在遠古時代的社會發展和文化生態,伏羲事迹及其文化創造活動,既是我們探索歷史真相的參照和線索,其本身也構成中華文明生成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考古學關於中華文明起源所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正在愈益清楚地將伏羲時代中華文明的原生面貌展示於世人面前。我們從伏羲文化的內容中,當可窺知中華文化的原初形態。第二,民族文化。中華文明起源和中華民族的形成,呈一體多元格局。伏羲為華夏始祖,無論是傳說時代的不少非凡人物、部族與方國,還是古今屬於祖國版圖的大多數民族,都公認伏羲為其始祖,自認本民族為伏羲氏族的後裔或支系。因此,「龍的傳人」為中華民族所共享,龍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代稱,龍圖騰以及與之相關的龍蛇圖案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東海之濱、西北高原均有大量發現。「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族徽和「胎記」,伏羲文化無疑是中華各民族尋根的歸宿和母體。所以,學術界已有人提出用時代更早、更具廣泛性、民族代表性的「華夏」取代晚起的「炎黃」,或以前後相繼、代表不同時代的人文初祖伏羲、黃帝之簡稱「羲黃」,以代替「炎黃」,稱中華民族為「羲皇子孫」。這種提法較「炎黃」更具科學性和感召力。第三,哲學文化。伏羲的文化貢獻之一是造書契、畫八卦。八卦成為中華先民理性思維和科學思想的結晶和高度智慧的標誌。由八卦而《周易》並由此形成的易學思想與體系,是中華民族解釋世界、認識自然、規範社會人倫的鑰匙與百科全書。八卦與易學體系在哲學層面上既是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指導人類社會發展的解釋系統,也是一個操作系統。因而,這一完整嚴密、富有民族特色和陰陽變異、和合大同的辯證思維理論和邏輯方式體系,深刻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和文化進程。在文化層面上,八卦與易學體系,是長期佔據正統文化的儒家學說,與儒學並立而存的道家文化,在民間社會有廣泛基礎的巫術占筮等神秘文化的活水源頭。所以,八卦符號與易學思想,實乃中華傳統文化的源泉與核心。第四,民間民俗文化。遠古神話的傳承流播,其去向一是哲學化,二是歷史化,三是仙話。與伏羲乃至女媧事迹相關的傳說,與此三途均有關係。於是,伏羲之感生神話、兄妹成婚、洪水故事、葫蘆神話、龍圖騰與龍文化、龍蛇禁忌、八卦符號與各項創造發明,都伴隨伏羲文化的泛化而進入民間文化體系和依附於民俗習尚之中,並在民間文化與民俗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成為其發展演進中最具持久魅力的「元素」和動力。如以伏羲、女媧故事為例,有人從民間搜集的漢民族230 例兄妹婚神話中,發現婚姻對象「兄」或「弟」是伏羲的有62個,「妹」或「姐」為女媧的有42個,其中「兄妹」是伏羲和女媧的有38個。在150多個少數民族同類型神話中,「兄弟」是伏羲的有22個,「兄妹」為伏羲、女媧者有4個。[19]這充分反映了伏羲、女媧兄妹婚神話的廣泛性,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伏羲、女媧事迹在民間文化與民俗文化中的持久性影響。除了上述諸層面與領域之外,伏羲文化還涉及科技文化、制度文化、藝術文化、宗教文化等內容,茲不贅列。通過對伏羲傳說的歷史考察,伏羲時代的推論和伏羲文化基本內涵的揭示,使我們清楚地看到,伏羲及伏羲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本源和民族文化的母體,又是中華哲學體系、神秘文化與民間民俗文化之寶庫。伏羲文化亦即龍文化從物質世界到精神領域,從上層文化到民間習尚,幾乎無所不在,深深根植於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和意識領域。[20]因此,伏羲文化對揭示中華文明起源和中華民族的形成,具有獨特魅力與價值;它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和文化意蘊,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與源泉。在中華文明演進和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伏羲傳說與文化,是凝聚中華各族,孕育民族精神,塑造國民性格,開發民族智慧,推進民族復興的「元素」和動力,具有永不枯竭的親合力、感召力和紐帶作用與規範功能。參考文獻:[1] 蘇秉琦 .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M] . 北京 : 三聯書店 , 1999 .[2][7] 高有鵬 . 論中國神話時代的基本劃分[J] . 河南大學學報 , 2002,(5) .。[3] 顧頡剛 . 古史辯[M]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湖南省博物館 . 長沙子彈庫戰國木槨墓[J] . 文物 , 1974,(2) .[5] 董楚平 . 中國上古創世神話鉤沉——楚帛書甲篇解讀兼談中國神話的若干問題[J] . 中國社會科學 , 2000,(5) .[6] 張光直 . 中國青銅時代[M] . 北京 :三聯書店 , 1983 .[8] 王大有 . 顓頊時代與濮陽西水坡蚌塑龍的劃時代意義[J] . 中原文物 , 1996,(1) .[9] 劉蔚華 . 龍文化根源的考古探索[J] . 中州學刊 , 2000,(3) .[10] 倉林忠 . 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之辯[J] . 鹽城工學院學報 , 2002,(1) .[11] 吳海文 . 中原古代文明起源新解——從伏羲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談起[J] . 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 2002,(3) .[12] 張一方 . 中華民族遠古的三次大統一[J] .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 , 2003,(1) .[13] 朱成傑 . 紅山文化研究的新發現——牛河梁紅山文化廟、壇、冢的八卦布局[J] . 遼寧師專學報 , 1999,(1) .[14] 甘肅省博物館 . 絲綢之路——甘肅文物精華[M] . 1994 .[15] 王彥俊 . 試論伏羲氏族文化[A] . 伏羲文化[C] . 北京 : 中國社會出版社 , 1994 .[16] 龔平 . 伏羲始作八卦考[J] . 東南文化 , 1997,(4) .[17] 劉雁翔 . 伏羲廟志[M] . 甘肅文化出版社 , 2003 .[18] 董立章 . 龍、鳳、虎天族及濮陽西水坡大墓[J] . 中山大學學報 , 2002,(2) .[19] 楊利慧 . 伏羲、女媧與兄妹婚神話的粘連與複合[J] .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 1997,(6) .[20] 雍際春 . 伏羲神話傳說的文化價值[J] . 甘肅高師學報 , 1996,(1) .作者簡介:雍際春(1961— ),男,甘肅清水人,天水師範學院隴右文化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天水師範學院學報》主編。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與中國文化史研究。通迅地址:甘肅省天水市濱河西路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編輯部。古衛國地區是一方文化沃土衛國是康氏始祖康叔的故國鄉土,也是西周初期始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而且經歷春秋戰國的社會動蕩,直到秦二世時才退出歷史舞台。衛國存在時間比周朝還多出40年,社稷傳承44位國君,創下延時840年的歷史奇蹟,孕育了獨特而深厚的衛國文化。孔子遊說列國時,先後在衛國住的時間最長,他考察康叔以德治國的傳統,研究衛人追求康叔德政愛民的精神文化。他不僅「取經」,還多次在衛源地野王(今焦作沁陽市)傳學,使衛國德政傳統深入人心。這在當時,可謂是先進的政治文化,也成為衛國文化的主要特徵。衛國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有其深層潛在的複雜原因。不僅有康叔德政傳統的影響,更有其地理人文及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孕育,因為這是一方文化沃土。衛國地處黃河中下游銜接的大拐彎處,是禹分天下九州的冀州覃懷地,清雍正《覃懷志》引朱子釋詩曰「今懷、衛、澶、相、濮等州,開封、大名府界,皆衛境也。」新中國成立初期這裡是平原省。當初衛國活動的主要地帶,就是現在河南省的豫北地區(含6市27個縣)。早在8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時期,衛國地區就有人類部落。從我國新石器時代最早的裴里崗文化遺址,到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等,在衛國地區都有密集分布。古代「三河「地帶締造了華夏文明,《史記·貨殖列傳》曰:「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也」。三河地帶乃是政治、經濟的中心,而其中的河內更是處在中間部位,衛國即河內地區。可見,衛國地區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進程中,一直居於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衛國背靠八百里太行,東接華北大平原,南依七百里邙嶺,西望八百里秦川。黃河、濟水、衛河在境內形成一個「川「字穿行其間。巍巍太行山和煙波浩渺的黃河,被衛人歌為「太行不墨千秋畫,黃河無弦萬古琴」。衛國太行山,史稱天下之脊,有過五行山、盤古山、皇母山、女媧山等創世紀的美妙傳說。黃河是中華文化的象徵,華夏文化的搖籃,是母親之河。它將衛國懷抱其間,古銅色的邙嶺,夾著黃色的河水,衛人說黃河是銅壁金湯。濟水是直接流入海洋的大河,是被封禪的四瀆(黃河、長江、濟水、淮河)之一。它發源於衛國西部的昆崙山(今王屋山,在濟源縣),流經野王、修武、濟寧、濟南、濟陽等地注入渤海萊州灣。它造田萬頃,水利興農,哺育了華北地區的華夏文明,千秋功德永載史冊。衛河全線貫穿衛國,衛國也是因為衛河得名。初期的衛國在衛源地,由蔡叔駐守監殷(見清雍正《覃懷志》715頁),治所在衛國山陽城(今焦作市區)。以後康叔的衛國,包括衛河中上游地區的「三監國」(邶、鄘、衛)與朝歌和徐、奄等方國。衛河發源於山西陵川縣奪火鎮,在衛國西部凈影山大峽谷攜帶峽澗塔水河、傍水河、雲泉河、棒槌河等六條支流,衝出峰林峽注入衛國懷川平原。然後由小丹河、蔣溝、靈泉河、大獅澇河等注入衛河,形成衛源水系(見《河南省志》沁河、衛河航道走勢圖)。衛源地包括野王至朝歌的廣大地區(見《覃懷志》200頁),衛河從大名府出衛國境地流向天津海河。清道光二十年《修武縣誌》記載,衛河寬200米,深3米,是重要的交通動脈,主要負擔漕運,其次是客運和商運,帆檣往來不絕,河上十分繁忙。每當傍晚時分,遊船上經常傳出笙簧鼓瑟之音,交融的吹奏彈唱,聲韻清細地飄蕩在夜幕的田野上。古代衛國地區稱為大陸澤或洪水澤國,山西高原下來的多股洪水將濟水和衛河沖得肢體破碎,「蕩蕩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鯀開始治水時,住在衛源地鯀鎮(今焦作市恩村)填堵洪水,在衛源地治理黃河、濟水、衛河,《史記》都有明確記載。大禹在這裡帶領民眾疏通衛河,釋放水澤,使大陸澤變成可耕之田。《尚書·禹貢》「覃懷底績,至於衡章」句,就是說大禹一開始治水,就把衛河疏浚到衡水、漳河那裡,充分彰顯了大禹治水的才華和功績。從鯀禹治水可知,衛國地區也是中國治水文化的發祥地。中國社會初期,人們把自然的天、地、山、水等等形象視為神靈加以崇拜,藉以寄託自己的精神和願望。從此,各式各樣的祭祀活動應運而生。相傳炎黃神農氏在衛地野王的紫金山上舉行祭祀大典,禮儀十分隆重。軒轅黃帝在衛國地區天壇山設壇祭天破蚩尤,中國四瀆之黃河、濟水,首先在衛國地區受到古人的頂禮膜拜,這是中國山水文化最早的表現形式—祭祀。先秦的學者、思想家,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了新的見解.如莊子曰「天地大美而不言」,孔子多次遊歷衛國山水後,從野王邑北去晉國時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靜,智者動;仁者壽,智者樂」,孟子認為「人之浩然正氣塞於天地之間」等等,展現了天人和諧的思想,也是以山水美比喻君子之德,在中國山水審美史上稱為「比德」。中國山水文化不僅起源於衛國地區,而且,此後的山水宗教、山水詩、山水畫、山水文學、山水園林等等,這一由主體審美到美化自然的發展過程,在衛國地區也一直顯現著中國山水文化發展的主軸線。山水文化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化史、美學史上早於西方一千多年。衛國地區,有著豐富古老的神話傳說,遠古至今,不絕於書。「盤古懷在地中央」的說法,所指在「三河」的河內。盤古出生和開天闢地是在衛國地區的南太行山,古稱盤古山,古籍《淮南子》、《山海經》、《隋書·地理志》等都有盤古開天地的記載。現有2億年前的巨大溶洞,名曰盤古洞。河南大學張振梨教授的《中原神話考察》中說:「可見,太行山又名盤古山,這裡流傳有盤古降生和開天闢地的神話,是有根據的。」由此可見,衛國地區是中華歷史的源頭。《易經·繫辭上》、《龍文鞭影·伏羲畫卦》、《精編二十六史·五帝》等史籍均有伏羲在衛國地區的孟州畫河圖、作八卦,女媧在黃河灘「摶土造人」、在神農山鍊石補天,黃河出現龍魚、龍馬,起始陰陽、五行,神農嘗百草祭天地,黃帝祈天破蚩尤、愚公移山、堯帝龍指造池等等神話傳說。而且,這些傳說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都是在衛國地區完成。以上眾多創世紀的傳說,都出現在衛國這片九州之中的地方,說明衛國地區是人類始祖的所在地,是「龍」的發源地,中華文化的肇興地。經濟地理環境是地域文化產生、發展、繁榮的物質基礎。衛國地區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暖濕潤;其次,該地區河網密布,水源豐富。由於黃河、濟水、衛河的水流沖積及風吹黃土所致,營造了土質疏鬆,腐植質含量高的肥沃土壤,是理想的農耕之地。濟衛平原是中國文明史上開發最早的地區。從夏代開始,善於種植小麥的麥族人在這裡從事農業生產,井人在這裡「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雍人在這裡馴養牲畜,開闢牧場。夏時開創了灌溉農耕文化。殷商時期衛國地區是商王朝以農業為主體的經濟中心。周時,衛國地區稱「邦內旬服」,乃指收取租稅供給衣食之地,也是天子衣食和祭祀物品的供應地,是西周王室的主要經濟支柱。東周時期衛國地區始創了夏熟、秋收的輪作複種制,更進一步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該地區仍然是天下的糧倉。不僅如此,先秦時代的衛國地區伴隨生產力的提高,產品的日益豐富,商業也異常繁榮。因此衛國文化具備豐厚的物質基礎。上古時期衛國屬河內地區。其特殊的地理條件,為人類提供了優越的生存環境,便成為原始社會末期東西南北各大部族集群的爭奪區,又是四方百族的交匯區。當時炎帝、黃帝、蚩尤等族,在河內發生多次激烈的衝突,衝突後又融合統一,終於在中原地區形成混合的華夏民族。夏、商時代,從夏啟征有扈氏到少康從康地遷都於原(野王西部),衛國地區一直是國都或畿內所在地。從商祖乙開始,商王朝後四百年的都城也在衛國地區。武王伐紂和其後的許多戰爭都在這裡進行。所以衛國地域也一直是軍事要地。軍事鬥爭帶動了人口流動,使文化構建帶來新的思維,文化得到新鮮血液的補充,成為促進文化交流、繁榮的手段。以上如數家珍地將衛國地區歷史文化作了概述,說明這個地區適合產生、發展、繁榮文化的各種地理土壤。如果追根溯源,我國諸多文明肇始於斯。須知,衛國用「根文化名地」定位,再恰當不過了。衛國周邊地帶,以後形成了多處地域文化,主要有齊魯文化、漢中文化、三晉文化、河洛文化、楚文化等,這些地區的文化著作都或輕或重,或多或少地記述衛國地區歷史文化。衛國的各個地區僅有古代史籍和地方志書記載,而沒有專題文化著作。因此,我們現在研究衛國文化,正是為著填補這一區域文化研究的不足,其現實意義不言而喻。近年來,地域文化的研究,成為學界的一個熱點,地域文化叢書也不斷湧現。筆者呼籲康氏兒女及文化界的有志之士,要努力發掘和研究衛國文化,希望編著《衛國文化》叢書,以慰憑弔始祖的故國之情衛國,周王朝的同姓諸侯國之一。姬封,康氏、衛氏、子南氏、冷氏始祖康叔為衛國第一代國君。衛國地域大致在黃河北岸,太行山脈東麓的今河南省鶴壁、新鄉附近。周公旦伐定三監之亂,以弟弟康叔封為衛國諸侯,分殷商之民,護衛周王室。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賜同母弟封康邑,史稱康叔封。周公旦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封,讓康叔遷徙至殷商故都,建立衛國,定都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因此被史學界認定為康氏最早的發源地。衛國從康叔立國開始是歷史上生存時間最長的諸侯國之一,立國前後共計838年,傳35君。公元前629年衛成公遷都帝丘時,占卜說可以在這裡立國300年,後來帝丘(衛遷於帝丘及改名濮陽)果然成了衛國的福地,衛國人在此立國達388年。隨後,衛元君十四年衛國被秦國遷到野王縣(今沁陽),又生存了幾十年。在眾多曾經聲名赫赫的諸侯國紛紛被滅國的春秋戰國時代,衛國卻奇蹟般地躲過無數次災難,生存到了秦國統一天下之後,到秦二世時才滅亡。對如此存在388年的衛國直至滅亡,人們難以理解。究其原因眾多,一些學者認為這是因為衛國多賢才,就像「燕趙古來多慷慨悲歌之士」一樣,「衛地自古多君子」。孔子周遊列國14年,其中在衛國長達10年,也就是因為這裡有很多和他性味相投的「君子」。吳王的弟弟季札曾經周遊列國,以其遠見卓識聞名天下,他在衛國得出的結論是:「衛多君子,其國無患。」由此,不難看出,衛國的長期存在與歷代賢臣良將眾多,再加上,康叔的後代治國有方是分不開的。但另一方面賢才多了,引起相互猜疑、嫉妒,派系爭鬥是歷代帝王宮廷統治的通病,不能說不是衛國滅亡的一個原因。太行山名的由來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盤古山、王母山、女媧山。太行山在我國的史籍中有諸多名稱,《列子》謂之「大形」,《淮南子》、《山海經》謂之「五行山」、「盤古山」,《隋書地理志》謂之「母山」,《太平寰宇記》謂之「皇母山」、「女媧山」等。對太行山的限定,《括地誌》載:「太行數千里,始於懷而終於幽,為天下之脊。」所謂「五行山」的「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河南大學張振犁教授的《中原古典神話流變論考》中說:「我們從陰陽五行的宇宙創造神話的內涵,看到了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盤古山』的來歷,對盤古在太行山出生和開天闢地的神話,就一目了然了。」近年來湖北《神農架〈黑暗傳〉》里,也明確提到盤古的父親是五行中的『金、木、水、火』,母親是五行中的『土』。還說:「陰陽五行才聚化,盤古懷在地中央。懷了一萬八千歲,地上才有『盤古皇』。而太行山的另一個名稱就是屬於地中央的『五行山』。」後人為紀念盤古出生在覃懷地的太行山,取「盤古懷在地中央」中的「懷」字為地名完全有可能。《讀史方輿紀要》正文卷十四記載:真定府房山縣《漢志》註:蒲吾縣有鐵山,即房山也。後漢章帝元和三年,幸趙,祠房山。俗呼為王母山,以有西王母祠而名,亦曰西山。在河南省境內太行山山區,也有多處西王母祠廟。因此,無論今河南還是河北等許多地方的民眾都稱太行山叫王母山。女媧山,在山西境內,有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的長眠之地——媧皇陵和媧皇廟,更重要的是在山西晉東南和河南省太行山地區,留下了為數眾多的「鍊石補天」遺迹。所以,在晉東南和豫西北地區,也稱太行山叫女媧山。太行山地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家爭奪之要地。我們可以從史籍記載的重大戰事中了解太行山。太行山是我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立於今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山勢北高南低、東陡西緩,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從華北平原西望,山勢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勢非常險要。山西高原的河流經太行山流入華北平原,山地被沁河、拒馬河、滹沱河、漳河等切割,多橫谷,當地人稱其為「陘」。著名的「太行八陘」在河南省境內有軹關陘、太行陘、白陘,自古為河南地區進入山西高原的交通要道。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清的2000多年中,這裡經常烽火連天、干戈不息。儘管朝代一再變換,但太行山的險要、戰略地位一直未變。宋朝以前的戰爭多發生在太行山的南部,因為這裡群山環繞,道路狹窄,是從中原進入山西的必經之地,誰佔據了它,進則可攻,退則可守,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伐韓,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東漢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漢安帝為防外敵侵犯洛陽,下詔在太行山南端36處要衝屯兵。曹操圍臨漳,袁尚輕易率軍東出太行,結果大敗於曹軍。晉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後燕慕容垂進伐西燕,屯軍於臨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進入,滅了西燕。隋末,李世民與竇建德相爭,李世民進據虎牢,使竇不能越過太行,李乘機佔領上黨,盡收河東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劉福通率起義軍越過太行山,火燒上黨。元將察罕粘木兒塞井陘、杜太行,遏制起義軍向北發展 河洛文化河圖洛書——解密東方文化河洛文化之所以形成一個含義固定的文化概念,最主要的標誌是河圖洛書。《易經·繫辭上》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是關於河圖洛書的最早記載,但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樣子,《易經》中沒有繪圖,也沒有具體的文字解釋。先秦時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等書也提到河圖洛書,但都沒有繪出圖形。漢代儒士認為,河圖就是八卦,而洛書就是《尚書》中的《洪範九疇》。今天人們看到的以黑白圈點表示的河圖和洛書出自宋代,據說是北宋初著名道士陳摶繪製,以一至九的排列為河圖,一至十的排列為洛書。北宋劉牧著《易解》,改變陳摶的說法,以一至十的排列為河圖,一至九的排列為洛書。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肯定劉牧的說法,於是世人皆信從十為河圖,九為洛書。但是,明清時期的學者又對河圖洛書的圖樣提出種種疑問,如清代乾隆年間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中說:「世傳河圖洛書,出於北宋,唐以前所未見也。河圖作黑白圈五十五,洛書作黑白圈四十五。考孔安國《論語注》,稱河圖即八卦,是孔氏之門本無此五十五點之圖矣,陳摶何自而得之?至洛書既謂之書,當有文字,乃亦四十五圈,與河圖相同,是宜稱洛圖而不得稱書,繫辭又何以別之曰書乎?」諸如此類的疑問,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儘管尚未得到圓滿的解決,但是應該肯定,河圖洛書的圖樣在北宋出現,也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看來,它仍然可以作為研究河洛文化的重要根據。從文化符號的象徵意義方面予以解析,可以由此悟知河圖洛書的圖式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據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河圖洛書中的黑白兩種圈點和八卦中太極圖的道理相同,代表著陰與陽,五居中央表示五行居於核心地位,而陰陽五行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哲學基礎。河圖和洛書中都是單數為白(明),雙數為黑(暗),這和古代關於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認識是一致的。河圖和洛書都是四方加中央的方形布局,和八卦的基本方位也很相似,合成一幅完整的圖,表示陰陽五行所生成的物質與物象居於一個統一體中,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相生相剋,和諧發展。這樣的組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天地生成、宇宙存在和物質運動規律的根本認識。其二,河圖中一至十的排列,洛書中一至九的排列,按照自然數的順序,無重複數字,也未缺少數列中的某一基本數字,秩序井然。這表現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有序性的認識。河圖洛書數字排列的位置,上下左右交叉安排,錯綜分布,大數小數調配適當,隱含著一種內在的規律。尤其是在洛書中,橫行、豎行及對角線的每一組數字之和都等於15,這種特異現象十分典型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均衡思想。其三,河圖洛書中的數字概念,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數學成就。洛書中的數字排列,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幻方或稱縱橫圖。在近代世界範圍內數學的發展過程中,幻方理論是數論的組成部分,即在邊為n單位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充適當的數字,使橫行、豎行及對角線的各組數字相加之和都相等。中國古代對於幻方的認識比西方國家早一千多年,東漢時就出現了每邊為3的幻方,稱為九宮,這是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出來的,即八卦的八宮加上中央合為九宮。《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張衡上疏禁絕圖讖等迷信活動,疏中有「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語,說明當時已有術士利用九宮進行占卜。而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九宮就是幻方。三國時徐岳《數術紀遺》中說:「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甄鸞註解說:「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北宋時出現的洛書圖樣,與東漢時的九宮完全吻合,很有可能是陳摶把九宮的幻方結構附會為《易經》中的所謂河圖,後來又被劉牧改指為洛書。到了後來南宋時,幻方理論又有新的發展,楊輝在所著《續古摘奇演算法》中列出了邊為3、4、5……10的縱橫圖,他顯然受到所謂洛書的影響。其四,與洛書相關的《洪範九疇》,其內容為古代政治學中治理國家的根本方略,這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說洛書即《洪範九疇》,或者說大禹依據洛書創立了「洪範九疇」,都反映出洛書和《洪範九疇》的密切關係。《尚書·洪範》篇中記述周武王向箕子詢問治國之道,箕子便向武王講述了禹接受上天給予的《洪範九疇》的內容,即「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云云。所列九條是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其中包括治理天下的哲學思想基礎———陰陽五行學說,執政者的五項基本素質與條件,治理國家在八個方面的基本職能以及曆法、禮儀、祭祀、占卜等方面的規定與要求。這些方略在國家形態的原始時期相當全面地規划出治國的大政方針,後來歷代的治國方略儘管不斷更新內容,但是在治理國家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如建立集權、因政設職、崇尚道德、協調關係等方面,則大抵沿襲著《洪範九疇》的基本思路。其五,關於河圖洛書產生的傳說本身,還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和天人感應意識。原本的歷史事實很可能是伏羲創立了八卦,大禹制定了《洪範九疇》,但卻由於河圖洛書的傳說而把這兩項重要的文化成果歸之為神的授與,而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伏羲和大禹,便成為上天與神的權力與力量的體現者。於是,河圖洛書就帶有極大的神秘性,同時也具有了崇高的權威性。河圖洛書產生於河洛,也產生於中華文化生成的大背景之下。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也必然傳遞出中華文化的複合信息。河圖洛書的廣泛傳播,對河洛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持續生成與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儘管明清兩代不少學者對於河圖洛書的真實來源及原本含義提出了一些疑問,但後世人們出於對中華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及長期受傳統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對河圖洛書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直到今天,人們在論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成果時,仍然推重河圖洛書。河南孟津有「龍馬負圖寺」,據說是「河出圖」的地方;河南洛寧長水有「洛出書處」古碑,據說是神龜負書而出的地方。這兩處遺址都經常有專家學者前往瞻拜。北京「中華世紀壇」的世紀大廳里,建有濃縮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圓壁浮雕,就以河圖洛書為第一組,以太極八卦為第二組。這樣的事例說明,河圖洛書和太極八卦一樣,其文化內涵及象徵意義是與時俱進的,對於表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來說具有永久的價值。一座洛陽城 一部中國史河洛地區作為中華民族的最重要發源地,其發展基本上就是一部中華文明史。傳說中的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都跟河洛地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近些年的考古挖掘也證明在遙遠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先民就耕作在河洛大地上。而三皇五帝也長期生活在河洛地區,河圖洛書是中華文化最早的起源。不僅如此,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朝代均在洛陽建都。洛陽從東到西,分別分布著夏代都城二里頭文化遺址、屍鄉溝商城遺址、成周和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遺址和東周王城遺址,被史學上稱為「五都萃洛」,無論在華夏文明史上還是世界文明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故洛陽曾有「一部洛陽史,半部中國史」之稱。近來,欣聞市政府對老城進行改造,不僅為之稱快。老城是原隋唐都城的所在地,北宋時宮殿仍在,只不過在兩宋動亂的年代毀於戰火。金代時,遷都開封,以洛陽為中京,這時,才開始對洛陽城的重建,即現在的老城,但是規模僅是當初隋唐洛陽城的二十分之一左右。老城從金代開始建造,至元及明清,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遺迹和歷史遺存,不僅有麗京門、文峰塔、潞澤會館、山陝會館等古代遺迹,還有洛八辦等紅色古所,可謂宋以來洛陽變遷的縮影。老城即金元洛陽城改造完成後,一部中國歷史便連貫下來,夏有二里頭,商有商城遺址,西周東周有王城公園、成周城、周公廟和天子駕六,東漢、曹魏、西晉、北魏有漢魏洛陽城、白馬寺、觀星台、金鏞城、太學遺址和龍門石窟,隋唐有隋唐遺址公園、天堂、明堂和定鼎門,金元明清有金元洛陽城,一座洛陽城,一部中國史,游遍洛陽,便游遍中國歷史,洛陽的魅力便更加煥發,期待隋唐遺址及金元洛陽城改造早日完工。九宮格九宮格起源於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西洛寧縣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的圖案正好對應著從1到9九個數字,並且無論是縱向、橫向、斜向、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當時人們並不知道,這就是現代數學中的三階幻方,他們把這個神秘的數字排列稱為九宮圖。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河圖洛書是數學裡的三階幻方,中國古代叫「縱橫圖」。九宮格遊戲正是在縱橫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縱橫圖最初用古代數學家們的日常教學。後來發展為人人喜歡的數學文字遊戲。在九宮格之後又衍生出便於攜帶的滑板類遊戲——重排九宮。「重排九宮」,就是「重新排列九宮圖」的意思。這是根據當時盛行研究的數學遊戲—「縱橫圖」(也叫「幻方」或「魔方陣」)發展來的,九宮遊戲的起源,更可追溯到我國遠古神話歷史時代的「河圖、洛書」。洛書就是最基本的3×3階魔方陣,是數學裡的三階幻方。唐宋時代的數學書中記載有許多縱橫圖的排法,在此基礎上,就產生了重排九宮遊戲。目前我們所知道的最早形式還是出現於文字記載。中國唐宋時代風行重排九宮遊戲,在3×3方格盤上,放有1-8八個數,剩下一格為空,每一空格其周圍的數字可移至空格。先設定初始排列數字,然後開始思考如何以最少的移動次數來達。「重排九宮」有兩種玩法,第一種是在在3×3方格盤上,是把1至8八個小木塊隨意擺放,每一空格其周圍的數字可移至空格。玩者要將小木塊按12345678的順序重新排好,以最少的移動次數拼出結果者為勝。第二種玩法如九宮格算術遊戲玩法,推動木格中8個數字排列,橫豎都有3個格,使每行、每列兩個對角線上的三數之和都等於15。在計算的同時,還必須思考怎麼把數字方塊推動到相對應的位置上,這個遊戲不僅僅考驗人的數字推理能力,也同時考驗了人的思維邏輯能力。九宮格遊戲規則,1至9九個數字,橫豎都有3個格,思考怎麼使每行、每列兩個對角線上的三數之和都等於15。這個遊戲不僅僅考驗人的數字推理能力,也同時考驗了人的思維邏輯能力。九宮格遊戲對人們的思維鍛煉有著極大的作用,從古時起人們便意識到九宮的教育意義。千百年來影響巨大,在文學、影視中都曾出現過。九宮格最早叫「洛書」,現在也叫「幻方」 。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蓉曾破解九宮格,口訣:戴九履一,右三左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還有口訣:「一居上行正中央,依次斜填切莫忘;上出框時向下放,右出框時向左放;排重便在下格填,右上排重一個樣。」 這口訣不僅適用於九宮,也適用於推廣的奇數九宮,如五五圖,七七圖等等.九宮格:29 475 36 1 8另:九宮格為數獨的「前身」,最早起源於中國。數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洛書,其特點較之現在的數獨更為複雜,要求縱向、橫向、斜向上的三個數字之和等於15,而非簡單的九個數字不能重複。儒家典籍《易經》中的「九宮圖」也源於此,故稱「洛書九宮圖」。而「九宮」之名也因《易經》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保存、沿用至今。河圖洛書與中醫學河圖與洛書是中華文化中易學關於八卦來源的傳說。《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論語·子罕》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漢書·五行志》言及河圖與伏羲氏有關:「伏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洛書最早與河圖同見於《管子·小匡篇》:「昔人之言受命者,龍魚假,河出圖,雒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有見者。」河圖即黃河之圖,洛書即洛水之書。從《論語》到《管子》,均把河圖、洛書視作天降之祥瑞,指示帝王受命。漢代起又將它們與八卦和五行聯繫起來。如孔安國《尚書孔氏傳》曰:「伏犧氏王天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謂之河圖。」「天與禹,洛出書,神龜伏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河圖的圖式如西漢揚雄在《太玄·玄數》所說:「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日;二七為火,為南方,為夏日;三八為木,為東方,為春日;四九為金,為西方,為秋日;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日。」因其計數表達從一至十,又稱「十數圖」。洛書的圖式,如《黃帝九宮經》所說:「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總御得失。」因其計數表達一至九,又稱「九數圖」。漢代始立經學,《周易》稱《易經》並尊為五經之首,由是而易學大興,易學家們開始把河圖洛書與八卦聯繫起來。西漢揚在《核靈賦》中將河圖洛書與《周易》聯繫起來,說:「大易之始,河序龍馬,洛貢龜書。」對河圖洛書的圖式和數字的解說是在宋代的圖書學派中始有明確的說法,也有所分歧。陳摶和邵雍的先天圖學派,以十數圖為河圖,以九數圖為洛書。而劉牧的河洛學派,則以十數圖為洛書,九數圖為河圖。在中國文化的傳述中,除河圖洛書為帝王符命及為八卦之源的說法之外,還有河圖是刻有文字的玉器的寶器說、河圖洛書是上古時代載山川洲界的地圖說等。河圖洛書和象數易學,和陰陽五行等醫學理論都有密切聯繫。易學分象數、義理兩大門派。象數易學以象及數而論及時空及自然之道。《後漢書·律曆志》道:「古人之論數也,曰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然則天地之初形、則算術之事生矣。」中醫學在觀察人體後,引進了象的觀念以後,建立了藏象經絡等理論。並認為通過象的闡發,可引發理、道等規律性的認識,以此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管子·形勢解》說:「言詞動作,皆中術數。」古代術數之學皆源於河圖洛書。宋代邵雍說河圖洛書是數的本體:「圓者星也,曆紀之數;方者土也,畫州並地之法其仿於此乎。蓋圓者河圖之數,方者洛書之文。」說河圖圓形,洛書方形。河圖的十數相加,合計五十五,稱為天地數。《周易·繫辭上》說:「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變化而行鬼神也。」此數之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五個奇數之和為二十五是天數;五個偶數之和三十為地數,總和為二十五是天數;五個偶數之和三十為地數,總和為五十五稱天地之數。其中的一、二、三、四、五,分別表示五行中水、火、木、金、土的生數;六、七、八、九、十,是為五行水、火、木、金、土的成數。河圖的天地之數,又以五十為「大衍數」。大衍數的「大」,指大禹,「衍」即行水。即言大禹運用這一數理作治水的測量計算。《周髀算經》說:「禹治洪水,始廣用勾股弦,故稱其數為大衍數。」《周易·繫辭上》說「大衍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此五十,是勾(測量的地下標尺)三,股(測量之竿長)四,弦(勾股之斜面)五,三者的平方和為五十(33+42+52=50)。在筮佔地時用五十根蓍草合大衍數,抽去一根後為四十九是其用,此種筮法稱「大衍筮法」。生成數是以陰陽合五行,大衍數以天地合五方,用五基數定五方之位,故以河圖的天地生成之數五十五,只用大衍數五十。《內經》理論中的五十營之氣,即是合大衍數者。九數圖之洛書,其時序和方位全合後天八卦(又稱文王八卦),如《靈樞·九宮八風》篇所示:東南為巽卦,主立夏,其數為四;南方為離卦,主夏至,其數為九;西南為坤卦,主立秋,其數為二;東方為震卦,主春分,其數為三;中央數五;西方為兌卦,主秋分,其數為七;東北為艮卦,主立春,其數八;北方為坎卦,主冬至,其數一;西北為乾卦,主立冬,其數六。此數圖為九格方陣,其縱、橫、斜的加合皆為十五。宋代數學家楊輝對此方陣的研究有很多的創發。1977年阜陽西漢汝陰侯墓,出土了太乙九宮占盤,其卦序與《周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刊,說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完全一致,驗證了洛書和八卦的關係。在中醫藏象學中,最早是以八卦應人身之臟腑:以巽應胃,離應心,坤應脾,震應肝,兌應肺,艮應大腸,坎應腎,乾應小腸。《靈樞·九宮八風》除每宮主四十五日,以過宮之八鳳預測疾病外,還用於堪輿,選擇「謹侯藏風而避之」的宅居,以防患虛邪賊風之侵淫。之外,也發為養生理論之造因。孟慶雲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華文明大集合之河圖、洛書》】第二講作者: 國風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太極陰陽四象五行八卦九宮皆可追溯於此,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圖象栩栩如生,與近代幾無差別。河圖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時已知必被發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則為洛書圖象,距今約5000多年。可知那時人們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圖、洛書之數了。據專家考證,形意墓中之星象圖可上合二萬五千年前。這說明邵庸等先哲認為「河圖、洛書乃上古星圖」,其言不虛。
一、河圖(一)河圖之象河圖用十個黑白圓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其圖為四方形。如下:北方:一個白點在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為水。東方:三個白點在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為木。南方:二個黑點在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為火。西方:四個黑點在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為金。中央:五個白點在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其中,單數為白點為陽,雙數為黑點為陰。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二十八宿。)以上為《河圖》。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為正位就是: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此乃風水象形之源也。(二)河圖之數1.天地之數:河圖共有10個數,1、2、3、4、5、6、7、8、9、10。其中1、3、5、7、9為陽,2、4、6、8、10為陰。陽數相加為25,陰數相加得30,陰陽相加共為55數。所以古人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數為55,「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即萬物之數皆由天地之數化生而已。2.萬物生存之數: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為水之生數,二為火之生數,三為木之生數,四為金之生數,五為土之生數。六為水之成數,七為火之成數,八為木之成數,九為金之成數,十為土之成數。萬物有生數,當生之時方能生;萬物有成數,能成之時方能成。所以,萬物生存皆有其數也。3.五行之數:五行之數即五行之生數,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數。一、三、五、為陽數,其和為九,故九為陽極之數。二、四為陰數,其和為六,故六為陰之極數。陰陽之數合而為15數,故化為洛書則縱橫皆15數,乃陰陽五行之數也。4.大衍之數:大衍之數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數10;同時也是天地之數的用數。天地之數55,減去小衍之數5得大衍之數50,其中小衍為天地之體數,大衍為天地之用數。所謂「大衍之數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數預測的占筮之法:以一為體,四十九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5.天干交合之數:河圖之數十,乃十天干之數也。交合之數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德。正是萬物生存之數。所以甲己合為一、六共宗,乙庚合為二、七同道,丙辛合為三、八為朋,丁壬合為四、九為友,戊癸合為五、十同德。十天干經交合之後,化為天干交合之五行,將河圖五行之體化為天干五行之用。6.六甲納音之數:天地之數55加上五行之數5,合化為60甲子五行納音之數。十天干之陰陽五行與萬物相交,同氣相求,同聲相應各發出12種聲音,無聲無音不計,按河圖北、東、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納音。乃天地五行聲音之數也。(三)河圖之理1.河圖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東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動,一、三、五、七、九、為陽數左旋;二、四、六、八、十、為陰數左旋;皆為順時針旋轉,為五行萬物相生之運行。我們知道,銀河系等各星系俯視皆右旋,仰視皆左旋。所以,「生氣上轉,如羊角而升也」。故順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順生逆死,左旋主生也。2.河圖象形之理:河圖本是星圖,其用為地理,故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則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為風為氣,地之形為龍為水,故為風水。乃天星之運,地形之氣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納天地五行之氣也。3.河圖五行之理:河圖定五行先天之位,東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間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圖五行相生,乃萬物相生之理也。土為德為中,故五行運動先天有好生之德也。4.河圖陰陽之理:土為中為陰,四象在外為陽,此內外陰陽之理;木火相生為陽,金水相生為陰,乃陰陽水火既濟之理;五行中各有陰陽相交,生生不息,乃陰陽互根同源之理;中土為靜,外四象為動,乃陰陽動靜之理。若將河圖方形化為園形,木火為陽,金水為陰,陰土陽土各為黑白魚眼,就是太極圖了。此時水為太陰,火為太陽,木為少陽,金為少陰,乃太極四象也。故河圖乃陰陽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陰陽三才之顯也。5.河圖先天之理:什麼叫先天?人以天為天,天以人為天,人被天制之時,人是天之屬,人同一於天,無所謂人,此時之天為先天;人能識天之時,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為後天。先天之理,五行萬物相生相制,以生髮為主。後天之理,五行萬物相剋相制,以滅亡為主。河圖之理,土在中間生合萬物,左旋動而相生,由於土在中間,相對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圖之理為方為靜,故河圖主靜也。河圖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遂無窮。二、洛書(一)洛書之象洛書本為彩圖,但古時印刷困難所以仍用黑白點作圖。將河圖四方的八個數旋轉而排成八方而顯八卦,每方一個數納地支十二氣象,就是洛書之圖了。只不過將火的2、7數與金的4、9數交換了位置,同時土五為中顯用而寄八方,故為九星,土十則不顯而藏於用。這樣成:戴9履1,左3右7,4、2為肩,8、6為足,5居中央,九個數縱橫交叉皆為十五數,盡顯五行之妙,將先天之體化為後天之用了。其圖如下:北方:一白點(白),地支子,卦象坎;南方:九紫點(白),地支午,卦象離;東方:三碧點(白),地支卯,卦象震;西方:七赤點(白),地支酉,卦象兌;東北:八白點(黑),地支丑、寅,卦象艮;東南:四綠點(黑),地支辰、已,卦象巽;西南:二黑點(黑),地支未、申,卦象坤;西北:六白點(黑),地支戌、亥,卦象乾;中間:五黃點(白),隨時運而游八方或不動,無定支,無常象,統化八方也。以上乃洛書之象。(黑)、(白)、表示陰、陽。(二)洛書之數1.五行之用數:洛書之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陰陽和為四十五數,乃五行之用數。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是卦象占筮體用之數。大衍之數五十,去五行之體數五,其用四十五為五行萬物之用數也。此乃大衍五行之體用,顯五行萬物生死存亡之數也。2.三才之運數:五行之數為五,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陽數合為九,陰數合為六,故卦爻里陽爻稱九,陰爻謂六也。陽陰合為十五數,乃三才五行之數也。三才者」天、地、人」。天有五行,地有五行,人有五行,合之為十五數也。故縱橫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難逃三才五行之數也。3.九星之數:河圖為四象十干之數,洛書為九星八面之數。九星之數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黃、四碧、三綠、二黑、一白……,每年一星,一直運行到現在。當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當年出身之人的風水命卦,至今仍適用。此數與吉凶關係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測吉日。4.體用周天之數:洛書之數九,取一為體,八為用,是九星用八卦也。運數十五,周流八方為一百二十數,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數,為周天之數。同理,其用數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數360也。5.地支之數: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為地支之數。由天干河圖之數根據地理演化而成,故子水1、寅木3、辰土5、申金9、午火7,各取河圖五行之陽數也,主五行地支之化數。而十二月令之數則是:寅1、卯2、辰3、已4、午5、未6、申7、酉8、戌9、亥10、子11、丑12,主萬物存亡之順序了。(三)洛書之理1.右旋相剋之理:河圖天道左旋而生,洛書地道右旋而克。故1、6西北克西南2、7先天之火;2、7西南克東南4、9先天之金;4、9東南克東北3、8先天之木;東北3、8克中5先天之土;中5之土克西北1、6先天之水;皆右旋而克先天之數也。2.右旋相耗之理:洛書五行乃五行之用,故有相耗之理。坎一之水消耗乾六之金;兌七之金消耗坤二之土;離九之火消耗巽四之木;震三之木消耗艮八之土;艮八之土消耗坎一之水;故五行八卦右旋相耗也。3.相對衝剋之理:由於中土顯用於八方而不自守中,故洛書五行八方相對衝剋。坎一之水克離九之火;乾六之金克巽四之木;兌七之金克震三之木;坤2死土沖艮8生土。同理,地支則子水衝剋午火;酉金衝剋卯木;申金衝剋寅木;亥水衝剋己火;辰、戌陽土濕燥相衝;丑未陰土寒熱相衝。相對沖者,其數皆合而為10,為土之成數,乃陰土之數也,陰為靜,靜極生動,故10不自顯,而顯於九宮八卦12支之動也。4.八方陰陽之理:河圖四方四面,洛書八方八面。任一平面皆東西南北為四正,陽數一、三、五、七、九、居之;四隅為偏,陰數二、四、六、八、居之。洛書將河圖的四面化為八方,五行數位也動而變之:一仍是水,六化為金;三仍是木,八化為土;二化為土,七化為金,四化為木,九化為火;五仍為中,顯用而游寄八方;十為體顯於合用之數而不自顯。故河圖之數為十,以一為體九為用,其用為洛書;洛書九宮,中五為體顯用以八卦,乃陰陽用於萬物與人也。5.紫白九星之理:洛書九星又稱紫白九星,皆落於九宮。九星按一定規律輪迴,既可以用於元運,又適用於年運及個人風水命卦,還可以每日一星測吉日。九星用於元運上分上下二元,共180年,每星管20年。五黃星的20年前10年寄上元四碧星,後10年寄下元六白星。(若按60甲子起運則分上、中、下三元,仍是180年,運數亦與九星合。)九星之理用於風水命卦,則是上元甲子男起一白星順行;女起五黃星逆行,同元運一樣永恆推移。如今年2004甲申年為下元八白艮運第一年,人事風水命卦為:男二黑坤卦,女一白坎卦。6.洛書與先天八卦數理:洛書九數,相對之和為十,為河圖之用數,乃人與萬物之用數也;先天卦八數,相對之和為九,為洛書之用數,乃人通天徹地之數也。故邵氏梅花易數,用洛書之圖,用先天卦數也,乃盡人通天徹地之能也。河洛之象,人人皆可視之,河洛之數,識者皆可推之,河洛之理則深妙無窮矣!故,得象可會其意而推其數,得數可忘其象而思之理,得理者」象數皆荃蹄」也。又:洛書為圓,主動。河圖洛書絕技醫療法河圖洛書為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是周易數術的根基。其最有名的出處來自於《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古人據此認為八卦就是根據這兩幅圖推演而來的,從而成為易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由於歷代皆認為它們是「龍馬負之於身,神龜列之於背」,所以多少世紀以來,河圖洛書一直披上神秘的外衣,公認為中華民族文化起源的千古之謎,是難以參透的天書文化。洛書在中華文化史上,僅留下了「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的歌訣,從未聞有具體療法產生。洛書還有療法?天書文化還能產生出技術?許多文化、中醫、易學及道林修行的老前輩看了我在《武魂》等媒體的論文「神奇玄妙的洛書療法」,開始不解,後經實踐後確實行之有效,紛紛驚喜地來函詢問,並感慨這一炎黃聖學終於保存了下來。此術乃乙亥年我偶遇數術門一前輩相授這一上古奇技,深覺言簡意深、妙趣無窮,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無痛苦、不需花費錢財、不用輔助器械,綠色健康、人人可行、隨手可施等諸多優點,假如持之以治病救人,深積功德;用之以學術研究,重振國醫。符合我中華文化人天相應的大統一健康觀。在倡導「全民健康」的今天,公開此法,讓祖宗聖學後繼有人,也不為罪過。「天地之至數也,始於一而終於九。」(《靈樞》),洛書之象,則是天地至數存在的一種表現形式。在中醫聖典《靈樞-九針》中,曾專門有文字闡述洛書九宮與人體肢體、身形相應的人天全息之數理。我們認為:在洛書這九個天地至數在人體的分布管轄範圍中,「9」為頭,其實,頭、喉、頸、脊椎、心臟、小腸都屬於「9」的區域;「2」、「4」為肩,還應該包括左右手(從耳至手指的這一線)。「6」、「8」為左右足,還應該包括從腹股溝到腳趾的這一線;左3右7,中醫認為是「左肝右肺」,「3」:為肝、膽、帶脈,屬於整個軀體的左側;「7」:為肺、乳腺、帶脈,為整個軀體的右側;「5」居其中,為丹田、黃庭區域,還應該包括肝、腎及六腑;「1」為人體任脈下端(肚臍至 生殖器)的這一線,包含生殖系統。知道了這九個天地至數在人體的「行政區域」,我們再來了解它們的敏感點(相當於首府),運用敏感點治病,立竿見影。「2」、「4」的敏感點在耳垂,還有手掌月骨之中的粒骨點上,這在數術家醫派中叫做「氣門」。「3」、「7」的敏感點在帶脈上,脅下左右雙側,這是一個區域,在本派中,素有「帶脈通、全身松」之語;「6」、「8」的敏感點在腹股溝中央、血海穴、委中穴及經外奇穴「暢通點」;「9」的敏感點在人中穴與鼻根交界處的鼻根點,施術時多用一手覆頭,另一手拇指內側橫向上推至百會穴方向,一緊一松,有醒腦、急救之妙用。還有就是雙耳尖直上約二橫指處的頭上敏感點和脊椎臨時壓痛點。「1」的敏感點在會陰穴;「5」的敏感點在神闕穴。研究洛書時,我們都會留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即洛書這樣排列的九個數字,其縱、橫、斜向相加,其結果都是「15」。這正與《易緯》中「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的平衡適中思想不謀而合。祖國哲學認為:人,本秉天地之中和之氣而生,萬物之所以能生生不息是由於陰陽二氣交感所致,「保合太和,以利貞」的作用。天地人三才,人與萬物在其中,天地陰陽適中,人與萬物才能有生,故伏羲觀象畫卦,以中和為機要。《素問》曰:「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人處於健康狀況時,陰陽曰平;若陰陽絕離,則失去健康、甚至生命。所以,疾病發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人體陰陽錯亂;而層出不窮的奇病怪病流行,則是大環境的陰陽失調。所以,平衡陰陽達到適中的狀態,是我們修身、齊家、德行天下的重要指導思想。古人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曰「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我們將洛書稍加變化,就可以推演為世界史和人類學及宗教中的千古之謎萬字元,萬字元其實跟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圖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它有四正、四隅九個交界處,與其說是佛陀胸前光芒四射的太陽光線,還不如說是洛書的轉化形態。根據本門易君師尊的研究,萬字元其實就是北斗星一年四季圍繞北極星旋轉,直接投影在大地上的代表天體運行規律的「象形」。陰陽和合、把握自然就是開悟、就是健康、就是功果。洛書中縱橫斜徑相加皆得「15」,可見「15」是一個陰陽平衡、穩定健康的數字。如果陰陽一方失衡,就會發生病變,那麼無論是病變數字還是相關聯數字還是洛書方陣的總和,都會發生變動,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其相關部位,來恢復「15」的總和諧,使病變部位隨之調整,病象場消失,從而達到健康。 洛書九宮(實八宮)數列如下:東宮:3+4+8=15 南宮:9+2+4=15西宮:7+6+2=15 北宮:1+6+8=15南北直宮:9+5+1=15 東西直宮:3+5+7=15西南東北宮:2+5+8=15 東南西北宮:4+5+6=15臨床施治:假如這個時候來了一位左腳扭傷的患者,如何運用洛書療法進行治療呢?我們知道:左腳為「8」,與其相關聯的方陣有東宮、北宮、西南東北宮,僅以西南東北宮為例,2+5+8=15,「5」居中是神闕,「2」為右手這一線,我們讓傷者伸出右手,術者痛捏其右手粒骨不放,囑傷者大膽跺腳55下,不要怕痛,大膽地跺!等到55下結束,送開手,再讓他跺腳看看療效。也許,就這麼兩下,剛才來的時候還得人攙扶著疼痛難忍的傷者,現在可以快步如飛了。這就是洛書療法,神奇而又簡單,若要全面掌握,須全面研究。河圖洛書----洛出書處 龍馬負圖出於河,神龜背書出於洛,這不僅是中國學術史的千古之謎,更是中華文明神秘淵源之所在。河圖洛書的出現地,自然成為我們關注的中心,該區域的文化已引起愈來愈多的專家與學者的熱切關注和積極研討。目前,對於河洛文化該怎樣界定,包括哪些內容、有什麼特點、有何影響等問題已有了初步的認識。河洛文化是產生在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歷史上生活在這一區域的勞動人民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黃河與洛水的交匯,化育出了肥腴的土壤、適宜的氣候,成為先民較早的棲息地,因此河洛最早的界限應僅為黃河洛水匯合的狹小區域。周秦以後,河洛文化向周邊逐步擴散,就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河洛文化圈。關於今天的河洛地域界限,朱紹候先生的研究基本上成為共識: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開封,南至汝潁,北跨黃河而至晉南、濟源;而河洛文化圈應該涵蓋目前河南省的全部地區,東與齊魯文化圈相銜接,南與楚文化圈相銜接,西與秦晉文化圈相銜接,北與燕趙文化圈相銜接。河洛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內容。河洛文化發跡於古史傳說的原始社會,包括原始社會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河南黑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代表河洛人智慧的《河圖》、《洛書》,還有炎黃始祖文化等;從夏代到秦統一是它的發展期,它主要包涵夏商周三代文明,還有春秋戰國時期以老子、鬼谷子等為代表的諸子百家的文化;秦漢至隋唐時期是它的繁榮期,這一時期最為璀璨奪目,它包括秦統一後,以洛陽為中心的皇都文化,主要有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以及在政治中心和經典哲學影響下的史學、文學、科技、藝術、教育等文化;宋元到清代前期是它的衰落期,隨著經濟中心南移,河洛地區在文化上逐漸失去了中心地位,但河洛文化脈絡未斷,澤惠深遠。河洛文化作為一種地域性文化,有其獨有的地域文化特徵。獨特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無不顯示著河洛人的個性。但是河洛居天下之中,又是華夏文明最早的源頭之一,因此它又有超越於一般地域文化的特徵。有人將它比作一個「旋渦」,既有強大的吸引、包容、凝聚的力量,能把周圍的文化吸納過來;又有極高的輻射、滲透力,能把自己的文化推出去。於是河洛大地人文薈萃,名家輩出,中國的學術、宗教最先由此傳出。老子作為史官久居洛陽,孔子曾入周問禮;佛入中土,先抵河洛;河洛鍾靈毓秀,華章溢彩,「漢魏文章半洛陽」,《三都賦》成就「洛陽紙貴」;王鐸之「神筆」令人蕩氣迴腸;《資治通鑒》讓人嘆為觀止;天公寵賜河洛,花香物美,洛陽牡丹甲天下;水席「燕菜」,名噪海內;唐三彩古樸典雅,舉世無雙……河洛文化,根深葉茂,博大精深,澤潤神州,遠播寰宇。因此,精確界定和系統研究河洛文化,探討華夏文明之源,增進文化認同感,加強民族凝聚力,意義深遠。河洛文化之所以形成一個含義固定的文化概念,最主的標誌是河圖洛書。《易經·繫辭上》云:「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是關河圖洛書的最早記載,但河圖洛書究竟是什麼樣子,《易經》中沒有繪圖,也沒有具體的文字解釋。先秦時期的其他著作如《管子》、《墨子》等書也提到河圖洛書,但都沒有繪出圖形。漢代儒士認為,河圖就是八卦,而洛書就是《尚書中的《洪範九疇》。今天人們看到的以黑白圈表示的河圖和洛書出自宋代,據說是北宋初著名士陳摶繪製,以一至九的排列為河圖,一至十的排列為洛書。北宋劉牧著《易解》,改變陳摶的說法,以一至十的排列為河圖,一至九的排列為洛書。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肯定劉牧的法,於是世人皆信從十為河圖,九為洛書。但是,明清時期的學者又對河圖洛書的圖樣提出種種疑問,如清代乾隆年間紀昀《閱草堂筆記》中說:「世傳河圖洛書,出北宋,唐以前所未見也。河圖作黑白圈五十五,洛書作黑白圈四十五。考孔安國《論語注》,稱河圖即八卦,是孔氏之門本無此五十五點之圖矣,陳摶何自得之?至洛書既謂之書,當有文字,乃亦四十五圈,與河圖相同,是宜稱洛圖而不得稱書,繫辭又何以別之曰書乎?」諸如此類的疑問,在今天仍然是值得探討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儘管尚未得到圓滿的解決,但是應該肯定,河圖洛書的圖樣在北宋出現,也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今天看來,它仍然可以作為研究河洛文的重要根據。從文化符號的象徵意義方面予以解析,可以由此悟知河圖洛書的圖式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據我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河圖洛書中的黑白兩種圈點和八卦中太極圖的道理相同,代表著陰與陽,五居中央表示五行居於核心地位,而陰陽五行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哲學基礎。河圖和洛書中都是單數為白(明),雙數黑(暗),這和古代關於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認識是一致的。河圖和洛書都是四方加中央的方形布局,和八卦的基本方位也很相似,合成一幅完整的圖,表示陰陽五行所生成的物質與物象居於一個統一體中,互相制約,互相依存,相生相剋,和諧發展。這樣的組合反映了古代中國人對於天地生成、宇宙存在和物質運動規律根本認識。其二,河圖中一至十的排列,洛書中一至九的排列,按照自然數的順序,無重複數字,也未缺少數列中的某一基本數字秩序井然。這表現了古代中國人於客觀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有序性的認識。河圖洛書數字排列的位置,上下左右交叉安排,錯綜分布,大數小數調配適當,隱含著一種內在的規律。尤其是在洛書中,橫行、豎行及對角線的每一組數字之和都等於15,這種特異現象十分典型地表現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一種基本的思想方法——均衡思想。其三,河圖洛書中的數字概念,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數學成就。洛書中的數字排列,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幻方或稱縱橫圖。在近代世界範圍內數學的發展過程中,幻方理論是數論的組成部分,即在邊為n單位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充適當的數字,使橫行、豎行及對角線的各組數字相加之和都相等。中國古代對於幻方的認識比西方國家早一千多年,東漢時就出現了每邊為3的幻方,稱為九宮,這是在八卦的基礎上推演出來的,即卦的八宮加上中央合為九宮。《後漢書·張衡》記載張衡上疏禁絕圖讖等迷信活動,疏中有「重之以卜筮,雜之以九宮」語,說明當時已有術士利用九宮進行占卜。而從數學的角度來看,九宮就是幻方。三國時徐岳《數術紀遺》中說:「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甄鸞註解說:「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北宋時出現的洛書圖樣,與東漢時的九宮完全吻合,很有可能是陳摶把九宮的方結構附會為《易經》中的所謂河圖,後來又被劉牧改指為洛書。到了後來南宋時,幻方理論又有新的發展,楊輝在所著《續古摘奇演算法》中列出了邊為3、4、5…10的縱橫圖,他顯然受到所謂洛書的影響。其四,與洛書相關的《洪範九疇》,其內容為古代政治學中治理國家的根本方略,這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說洛書即《洪範九疇》,或者說大禹依據洛書創立了「洪範九疇」,都反映出洛書和《洪範九疇》的密切關係。《尚書·洪範》篇中記述周武王向箕子詢問治國之道,箕子便向武王講述了禹接受上天給予的《洪範九疇》的內容,即「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云云。所列九條是禹治理天下的九類大法,其中包括治理天下的哲學思想基礎——陰陽五行學說,執政者五項基本素質與條件,治理國家在八個方面的基本職能以及曆法、禮儀、祭祀、占卜等方面的規定與要求。這些方略在國家形態的原始時期相當全面地規划出治國的大政方針,後來歷代的治國方略儘管不斷更新內容,但是在治理國的一些基本問題上,如建立集權、因政設職、崇尚道德、協調關係等方面,則大抵沿襲著《洪範九疇》的基本思路。其五,關於河圖洛書產生的傳說本身,還反映了中國古代的君權神授思想和天人感應意識。原本的歷史事實很可能是伏羲創立了八卦,大禹制定了《洪範九疇》,但卻由於河圖洛書的傳說而把這兩項重要的文化成果歸之為神的授與,而中華民族的偉大人物伏羲和大禹,便成為上天與神的權力與力量的體現者。於是,河圖洛書就帶有極大的神秘性,同時也具有了崇高的權威性。河圖洛書產生於河洛,也產生於中華文化生成的大背景之下。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也必然傳遞出中華文化的複合信息。河圖洛書的廣泛傳播,對河洛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持續生成與發展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儘管明清兩代不少學者對於河圖洛書的真實來源及原本含義提出了一些疑問,但後世人們出於對中華古代文明的深厚情感及長期受傳統文化熏陶而形成的思維定式,對河圖洛書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直到今天,人們在論及中華文化的起源和代表性文化成果時,仍然推重河圖洛書。河南孟津有「龍馬負圖寺」,據說是「河出圖」的地方;河南洛寧長水有「洛出書處」古碑,據說是神龜負書而出的地方。這兩處遺址都經常有專家學者前往瞻拜。北京「中華世紀壇」的世紀大廳里,建有濃縮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圓壁浮雕,就以河圖洛書為第一組,以太極八卦為第二組。這樣的事例說明,河圖洛書和太極八卦一樣,其文化內涵及象徵意義是與時俱進的,對於表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來說具有永久的價值。
推薦閱讀:
※成功,就是家庭幸福!
※「周易文化」入門基礎(一)
※諸葛亮神秘的四大預言都有哪些?
※佛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外相趨於女性化的?
※為什麼缺水的西北地區飲食口味卻相對較重?
TAG:歷史 | 文化 | 傳說 | 內涵 | 演變 | 伏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