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血腥戰爭變成了一次考古活動,震驚世界的「羅塞達碑」橫空出世!

拿破崙遠征埃及

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時,以25000人的兵力與100000大軍的馬穆魯克在金字塔下決戰並大獲全勝,這場戰爭法軍只傷亡了300人。

拿破崙出發時曾組織了一支由一百七十五人組成的文物工作隊,隨軍收集文物。1799年,一名法國士兵在埃及羅塞達鎮挖戰壕時,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石石碑。這塊石碑長一百一十四公分,寬七十二公分,厚二十八公分,上面刻滿了符號。一位名叫布查德的軍官,認為這塊石碑可能有一定價值,便讓士兵運回營地,後被送到開羅。

羅塞達碑

隨軍專家立即對其進行研究,並將碑文製成了拓片,發現碑石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埃及俗體文和古希臘文三種文字。專家們對希臘文比較熟悉,很快讀懂了它們的意思。上面寫的是西元前196年,埃及祭司頌揚托勒密五世的內容。而對另外二種文字,沒人能看懂。後這塊碑石被英國人搶去,現藏大英博物館,人稱「羅塞達碑」。

羅塞達碑

對碑石上的兩種埃及文字,最後解開秘密的是法國的天才文字學專家商博良。

商博良1790年出生於法國的菲雅克,從小受家庭薰陶,對埃及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他九歲開始學習古希臘語和拉丁語,並很快掌握了這兩種語言。十二歲時學會了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當他聽說還沒有人能解讀「羅塞達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時,就立下大志,一定要讀懂它。為此,他開始研究語言與歷史。十六歲時,進了格勒諾布爾大學。由於成績優異,十八歲時就被任命為該校歷史學教授,二十二歲獲博士學位。

羅塞達碑

1808年,商博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開始了對「羅塞達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進行了長達十四年的研究。他比較碑石中的三種文字,用希臘文與埃及象形文對應比較的辦法,首先破譯出象形文字中的「托勒密」國王的名字,並由此受到啟發,推測埃及象形文字可能不光表意,還表音。於是,他將代表「托勒密」的象形文字變化成羅馬字母加以表示,然後,再用羅馬字母去拼讀象形文字。他用這種辦法成功地找出了亞歷山大等好幾個人名。

古埃及象形文字

他還將埃及象形文字和俗體文字進行比較,找出了它們的相似之處,並編成對照表。然後進行互換驗證,並與相關的碑文、資料進行對比,從中找出規律。經過長期努力,釋讀工作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1822年9月29日,商博良將他的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就象形文字拼音問題給達西先生的信〉在巴黎科學院大會上做了宣讀。與會者肯定了他的研究成果,報以熱烈的掌聲。這一天,也被認為是埃及學的誕生日。從此,古埃及象形文字開始被後人所釋讀。隨著人們成功地對古埃及象形文字進行釋讀,古埃及的古代文明越來越清楚地被展示在人們面前。

推薦閱讀:

世界名犬
[轉] 世界蛇類大全
11間雙人小客廳 甜膩二人世界
你怎樣理解這個世界是分層的?
世界眼中的「溫州之痛」

TAG:戰爭 | 考古 | 活動 | 世界 | 震驚 | 血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