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自殺是一個謊言,這封遺書揪出了真正的幕後兇手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成百上千,但要說起最有氣節的皇帝還非崇禎帝朱由檢莫屬。1644年4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年僅32歲的明朝末帝朱由檢無顏面對亡國的慘痛現實,無奈之下自縊而亡,與延續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一同告別了歷史舞台。

  

  在崇禎帝朱由檢弔死之前,他含恨寫下了一段遺言,這段遺言我們都很熟悉。朱由檢在遺言上寫道:「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賊直逼京師,然皆諸臣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朱由檢通過這道遺書向後世人交代了自己求死的原因,但是仔細分析,我們還能發現隱藏在這道遺書背後的關於崇禎帝死亡的真實秘密。

  命運有時候確實是上天註定好的,就拿朱由檢來說,按照明朝父死子繼的皇位繼承製度,作為天啟皇帝朱由校同父異母弟弟的朱由檢是無論如何都成不了大明的末代皇帝,但偏偏朱由校一生無子,天命最終把朱由檢推上了明朝歷史的大舞台。

  

  我們暫且不論朱由檢的政治能力如何,單從他從政十七年的態度來說,朱由檢還算的上是一位明君。唯一遺憾之處在於,他面對的敵人太過強大了。

  

  我們言歸正傳,來說說隱藏在崇禎遺書里的秘密。崇禎帝在遺書中說:「諸臣誤朕也」,這句話並不完全是崇禎帝在推卸自己的責任,事實是他最終的死和文武大臣們是有直接關係的。

  

  崇禎帝16歲繼承明朝大統,上位不到三個月就獨自收拾了專斷國政的前朝宦官魏忠賢,不到一年時間就完全肅清了閹黨的殘餘勢力,這樣雷厲風行的政治魄力為崇禎皇帝贏得了一個明君聖主的光榮稱號。而年幼的崇禎帝是愛面子的,是喜好虛榮的,這個榮譽稱號更像是一個無形的枷鎖牢牢鎖住了崇禎帝,讓他在17年的執政生涯里蹣跚前行。是群臣在告訴他、也是他自己在告訴自己:「你是明君聖主,你要重振大明王朝,任何時候都不能妥協」。

  

  朱由檢是勤勉的,無奈他接過的大明朝是一個風雨飄搖的爛攤子,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已經讓明朝走向末路了。但是對於心存大志的崇禎帝還對大明朝抱著一絲希望,即使是在李自成已經叩響了北京城大門之時,他仍不忘為明朝的出路考慮。

  1644年初,朱由檢心裡有了一個想法,他覺得遷都南京是一個不錯的出路,但是他作為一個明君聖主是不可能主動提出遷都的。於是他找來了提出遷都意見的李明睿,二人秘密的交談了一個晚上,最終達成了意見。

  

  第二天早朝,李明瑞按照朱由檢的意思提出了遷都南京的建議,但是令崇禎帝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建議一提出就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堅決反對,甚至群臣一致請求殺了李明瑞。朱由檢見此狀,無奈只得放棄了自己精心策劃的這場保明計劃,逃跑對於崇禎帝來說已無可能,他要做群臣心目中的明君聖主,他還要做史冊中氣節高尚的忠烈皇帝,因此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死守到底,與明朝共存亡。

  

  1644年四月,北京城破,作為明朝掌舵者的朱由檢英勇殉國,把哀嘆留給後世,把功過是非的爭議留給了後世。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如果、當時群臣同意遷都南京,歷史的最終走向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推薦閱讀:

搜狐快評:誰是體操少女被性侵的真正兇手

TAG:謊言 | 自殺 | 皇帝 | 遺書 | 崇禎 | 兇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