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史今說:「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引日本熱議!(第433期)

明帝國「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評價是對明代歷史軌跡的正確評價

  •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一,造成明帝國留下這句話的成因)首先澄清的是這句話實際上主要針對的是明成祖永樂皇帝在遷都北京以後,以「天子扼守要衝之地,等於實際上解除了自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後的隱患」,這可以說是明成祖對明帝國對外政策強硬的體現;其次就是明帝國的崇禎皇帝,是古代中國所有大一統王朝皇帝中唯一的一位以天子身份殉國的皇帝(南明皇帝朱由榔也是「社稷亡,君王死」。被吳三桂絞殺於昆明,即永曆皇帝。)值得後世仰慕(並非簡單的愚忠,崇禎皇帝殉國和腐儒不同這是其明代帝王們性格、環境決定的

明成祖遷都、征戰蒙古,多借鑒元滅宋而採取的扼守戰略要地的經驗(防止燕雲十六州再次丟失)

  •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二,明帝國的具體行動):明初統一全國後,在公元1381年開始修築山海關、並在東北地區增設努爾干都司就是為了「防患於未然」,降低自古以來北方游牧民族帶來的威脅,明成祖是位有眼光的皇帝。不過有一點要吐的就是,明成祖遷都北京更重要的還是北平是他做燕王時的興王之地,他正是靠著北平的地理位置才得以培養出了一批自己麾下能征善戰的軍隊,因此當時明帝國遷都後的邊關重鎮山海關至北京一線往往都是重兵所在,當時明帝國百姓因天子在其地坐鎮,更坐實了「天子守國門」的驗證。

明帝國鞏固下,對於驅逐外族於國門外是自成祖以後的祖訓

  • 日本網民吐槽:實際上,明帝國最後一位「君王死社稷」的並非是崇禎皇帝。而是南明永曆皇帝(公元1662年被叛明漢將吳三桂絞殺於雲南昆明,史書的記載在有明一代用「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來形容明帝國確實很貼切,有其實)。

  •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三,明帝國的對外方針):明帝國遷都北京,實際上與漢帝國主動出擊打擊匈奴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是隨著明英宗被俘「土木堡」,造成明帝國史上唯一的一次天子親征被俘的奇恥大辱(事實上當年漢高祖劉邦也曾受辱於白登山、唐玄宗也被外族趕出長安,北宋更是連國都亡了,但這些帝王的國家卻神奇的沒有覆滅,從某種程度上也造成「天子御國門」的事實)明帝國英宗的這次大辱,反而在數十年後讓玩世不恭的明武宗朱厚照給洗刷了恥辱(可見明帝國皇室對於禦敵於國門外的教育是一代代積累下來的)。

明代君死社稷的皇帝崇禎外還有好幾位

  • 日本網民吐槽:明英宗實際上當時出征蒙古不過是想剪出外患,像成祖皇帝一樣做個大有為之君。只是最後被太監王振糊弄了。在《明實錄》中記載:明英宗被俘後可謂是寧死不降的,這才讓明帝國敢於立下代宗皇帝。而英宗複位後,已經很成熟做了許多事情(不能因為明英宗敗了一次就說他不行,實際上他也是一位相對成功的「御國門之外」皇帝,而清帝國皇帝敗了幾次怎麼沒人說他不行呢?值得思考)。

清帝國很大程度上沒有建立起「御外地於國門」之外的言傳身教

  •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四,明帝國的國力、態度決定明帝國必須做一個有骨氣的王朝)

  • 明帝國與漢帝國對比:一個留下「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出征率整體上遠高與明帝國);另一個則是明太祖、成祖前後都有數次的北征蒙古(明帝國前期的出征率也是相當高,只是成祖後守成之君居多,明君數量沒漢帝國有作為的皇帝多

土木堡之變、安史之亂的區別在於明看到了元滅宋帶來的後果,才堅持對外強硬的唯一選項

  • 明帝國與唐帝國對比:明、唐都是初期超級強力的國家,四海賓服(日本的遣唐使、鎌倉幕府一直與明帝國搞好關係)。唯一的不同是,明帝國遇到了「土木堡之變」後仍多有中興之世、唐帝國則是遇到了「安史之亂」後雖有多次中興,病入膏肓治標不治本(一個在滅亡時被攻入北京、一個是在中唐時期被攻入數次長安)。相同的是兩個帝國都遭了大難依然對外還是十分的強硬、強大(可見當時漢民族是骨子裡的強)。

安史之亂,玄宗皇帝出逃有利也有弊,不同的是當時玄宗已經很老(壯志全失)

  • 日本網民吐槽:明崇禎皇帝為了氣節、骨氣自縊殉國。明明還可以到南方依靠半壁江山力挽狂瀾,卻「固執」的走上「社稷亡、君王死」的選擇,若是選擇唐帝國唐玄宗、唐僖宗那樣入蜀中也還是很有機會的。足見實際上「天子御國門」這句話也給明皇帝們增加了很大的負累(明帝國是採用兩京制,當時的南京軍政機構配備齊全,稅賦、錢糧兵馬南方絲毫無損,完全是有實力與清抗衡,最不濟也可以偏安一隅百餘年)。

  • 日本網民吐槽:不同意,並非是崇禎皇帝為了氣節、骨氣而固執的選擇自縊殉國,即使有一定道理。但是從時間跨度上而言,唐帝國當時選擇入蜀是沒有經歷過蒙古入侵。明帝國則是看到了若外族入主中原,會有怎樣的後果。若是偏安一隅也許能苟延殘喘,但勢必為明帝國在百姓子民心中的正統性產生影響,不利民心。

明與後金開打是明開國以來對待蒙古那樣,是唯一的可選項(打是必然的)

  •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五,明帝國遇敵就是一個字「打」):明帝國雖無漢帝國的霸氣,也沒有唐帝國那樣的絕對強盛。但的確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遭屠戮」的行為原則。再者,明帝國確實在內憂外患下,依然堅持兩路出擊對抗滿清、李自成的「闖軍」,從始至終都沒有放棄對「全遼可復」(收復遼東舊土)的意願。這和清咸豐皇帝遇敵望風而逃,兩次倉皇逃離北京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

明末與清末皇帝到頭來,崇禎取得歷史高度好評本就說明了「天子御國門」的正確眼光考量

  • 日本網民吐槽:明末皇帝與清末皇帝的對比,一句話天壤之別。崇禎皇帝曾說過一句「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溥儀這位清末皇帝在當代日本史學界則有一句話很有名:「溥儀曾說不管東北老百姓死多少人,也不管日本人用什麼辦法統治這塊殖民地,他們要駐兵、採礦他一概不管,他關心的只是復辟,只要一個條件:承認他的皇帝地位。」一個選擇為國身死、一個苟且偷生,已經從這個角度證明了「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對明帝國而言,確屬名副其實。

清沒有將明代的很多遺產繼承,反而打壓致使「天子御外地於國門之內」(喪失主動權)

  • 日本網民提供的明、清對比:

  • 明帝國:努爾哈赤給李成梁做過小廝(小弟);明自唐帝國後,再次擊敗日本(德川幕府時期對明帝國的強大一直認同);明帝國有成熟的內閣首輔制,樂於吸取世界先進文明,如連環銃、三眼銃、水雷(世界海戰史上的首創)等軍事武器的發明。

  • 清帝國:自鴉片戰爭後,先鋒、光緒皆是完敗於對手手中;而清帝國沒有承襲明帝國的內閣首輔制度,皇權專職達到頂峰,將所有人視為奴才(並且當奴才還要考核才能稱為奴才);文化上毀書、文字獄、筋骨古代中國王朝本該進步的思想,並且還鬧出了「洋人不能彎腿下跪是生理缺陷」的奇葩笑話(長矛對抗火槍火炮焉有不輸之理)。

  • 明與清:明帝國因「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成為古代中國大一統王朝史中唯一的一個不與任何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帝國。清帝國則不同,自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與東西方世界強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契約、協約、合約總計1175件。

明亡之後抗清38年,宋抵抗蒙古半個世紀,都可以說是骨氣(明距離宋元時間近感受最深)

  • 日本網民吐槽(日本更看重明帝國的骨氣):明帝國皇帝治理國家遠比清帝國皇帝們更加輕鬆,而且穩定(說清帝國皇帝很勤政,實際上是他們不給下面人共治國家的機會,清帝國不知道人多力量大的作用,更不知道何為「善用有才之人」的道理)。明帝國的皇帝們荒唐、更荒謬可是沒有誤國的,即使南明的隆武、紹武帝被俘也不服軟(明帝國若是換到清帝國的處境,採取的只有一條「死戰」對抗世界各個強國到底)。

  • 日本網民吐槽:明帝國比起宋王朝對抗蒙古半個世紀來說,實際上也不弱。細心看古代中國史料會發現,明帝國的軍隊在國家滅亡後依然忠於明帝國,堅持抗擊清帝國長達38年之久(日本德川幕府對明史的記載還是很客觀的),這點而言明帝國將「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實際上已經做的超出了水準要求。

明在對外上不含糊,也不是盲目,事實證明對外打擊強硬是對的

  1. 日本網民(明帝國在史上留下的「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是不是有名無實看法六):明帝國同時所以被不少人還視為不中用的朝代,實際上這是古代中國史書上任何一個新舊王朝交替時都存在的「遭污」傳統,對於新帝國建立勢必要造其正面形象,因此清帝國也不例外對明帝國「極盡污衊之能事」,這就是典型的「遭污」,也是一種手段。出於對新立國家的穩定以及皇帝的正統需求,滿清刻意的歪曲明帝國很多歷史既可以理解也不能被理解(這樣的宣揚是為了將清初時期帶來的屠殺來慢慢抹乾凈的手段,使之成為正當「防衛」)。

  • 日本網民吐槽:整個古代中國歷史上,棄京師逃離的皇帝有不少位。但明帝國近300年的歷史中,確實沒有一位「逃跑」皇帝。清帝國的歷史則是整個古代中國皇帝史中「逃跑」次數最多的一個皇朝(看來大家對明、清的看法基本一致,顯然明帝國確實做到了本分,得到一句「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評價是很公平的)。

史上哪個王朝皇帝出逃最乾脆徹底 (單選) 0人 0% 唐王朝(玄宗、僖宗) 0人 0% 宋王朝(徽欽、高宗) 0人 0% 元王朝(元順帝) 0人 0% 清王朝(咸豐、慈禧) 0人 0% 南朝鮮(高麗棒子國王) 0人 0% 日本(南北朝時期)


推薦閱讀:

戰前日本究竟發達到什麼程度?
如何看待火影中欺師滅祖,做人體試驗的大蛇丸及手下兜,戰犯長門、帶土、斑等人被洗白?
翻山越嶺,去全日本第一的餐廳圍爐吃野味
大阪大學怎麼樣?
勇者斗惡龍為何會獲得日本國民 RPG 的稱號?

TAG: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