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稱謂欣賞

 

中國人稱謂欣賞

 

    人們在家庭生活與社會交往中,天天都在使用稱謂,但若讓人們給稱謂下個定義,又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說全面的。到底什麼叫稱謂呢?稱謂就是供人稱叫的事物的名稱。稱謂所表明的是人們相互間的各種社會關係,稱謂所區分的正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恰當地運用稱謂可聯絡感情,增進友誼,增強團結,可使上下左右同事關係和遠近親戚朋友關係更加團結友善和睦親切。因此,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稱謂的內涵和意義,都應該能恰當地運用它,使這朵社會文明之花開得更加美麗、更加鮮艷。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中華民族又特別注重血緣宗親、倫理道德,禮尚往來,禮讓謙遜等。因此從古至今上下幾千年,使用過數以萬計的稱謂,再加上稱謂又有習稱、別稱、通稱、喻稱、方言俗稱,更是無法說全道盡。

這麼繁多的稱謂,歸納起來有四個門類:一、家族、親屬類;二、師徒、朋友類;三、職官身份、地位類;四、社會交際中的一般稱謂,包括一般常用通稱、尊稱、謙稱、自稱、他稱等。

一、家族、親屬類稱謂

這類稱謂產生於人們的血緣關係。它是人類最早形成的社會關係,社會的發展又不斷賦予它新的內容。因此,反映血緣關係的稱謂在所有稱謂中產生得最早,使用的時間最長,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完善、規範、明確。

這類稱謂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的稱謂。所謂直系親屬指的是和自己有直接血緣關係或婚姻關係的親屬,即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包括父母、祖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等父系、母系、子系、女系的親屬,以及和自己有婚姻關係的夫妻。旁系親屬指直系親屬以外,在血緣上和自己或自己的配偶同出一源的人以及他們的親屬,如成年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叔伯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舅、姑、姨等等,包括其系親屬以外的父系、母系的親族以及妻子娘家的親族。

1、父族親屑

祖父輩:

遠祖:高祖以上遠代祖先,又稱太高、太尊、祖先、先人、先君、先祖等。

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又稱鼻祖。

高祖:曾祖父的父親。又稱高祖王父、長祖、高門、顯考。

高祖母:曾祖父的母親。即高祖父之妻,又稱高祖王母。

曾祖父:祖父的父親。又稱曾祖、曾祖王父、太翁、曾翁、曾父、曾門、曾大父、曾太父等。

曾祖母:祖父的母親,即曾祖父之妻。又稱曾祖王母。

祖父:父親的父親,又稱王父、太王父、祖王父、大父、君、太公、公、祖翁、阿翁、爺爺、耶耶等。對人自稱祖父為家公、家祖,尊稱對方祖父為尊祖父,自稱已故祖父則為亡祖、王考、皇祖考、先祖。

祖母:父親的母親,即祖父之妻。又稱王母、大母、太母、祖婆、(後俗稱婆)。尊稱他人祖母為尊祖母。已故祖母稱為皇祖妣。

父:父親,又稱嚴親、翁;俗稱爺、爺爺、爹爹、爸爸、巴巴等。對人自稱父親為家嚴、家尊、家公、家父;尊稱他人之父為令尊、尊君、尊公、尊大人等。稱亡父親為先父、皇考等。

母:母親。又稱娘、娘娘、阿母。喻稱營堂。方言俗稱媽、媽媽、阿媽等。對人自稱母親為家母、夫人;尊稱他人之母為尊堂、尊夫人、令堂、令母。稱亡母為批、皇妣、顯妣等。

嫡父:親生父。又稱本生父、親父。

嫡母:生母、親母。

親戚:古代父母的統稱。

君:也是古代父母的統稱。

子、女、孫輩及其配偶:

兒:父母所生子女,男性稱為子、男、孩兒、丈夫子、嬌兒、兒子、寵子(上古人母所生子女統稱為子,後來子指兒子)。父親稱子為吾兒、子息、大郎等;對人自稱其子為小兒、不肖子、無狀子、賤息、弱息、糞土息等;尊稱他之子為君、小君、賢郎、令郎、令嗣、令子、不凡子等。

長子:兒子中年齡最大的稱長子,別於次子而言。又稱大兒、首子、鼻子等。

嫡長子:正妻所生的長子。又稱嫡子、嫡妻子、宗子、宗嗣、宗嫡、樹子、門子等。

嫡子:正妻所生的兒子,也專指嫡長子。庶子:妄所生的兒子,又稱側也子。正妻所生的兒子,長子之外也稱庶子,又稱介子、餘子、別子等。

媳:子之妻。又稱婦、來婦、媳婦等。

孫:子之子之稱。祖父稱孫孫兒、家孫等。

曾孫:孫之子稱曾孫。又稱重孫。

玄孫:曾孫之子。

來孫:玄孫之子。

昆孫:來孫之子。

仍孫:昆孫之子。

雲孫:仍孫之子。言其輕遠如浮雲,故稱。

系孫:雲孫之子。又稱苗商,玄玄孫。

孫婦:孫子的妻子。又稱孫媳。

女孫:兒子的女兒,又稱孫女。

曾孫女:孫子的女兒。

女:父母所生子,女性稱女。又稱女子、女兒、弱女、息女、細娘、小娘子等。

婿:女兒的丈夫。又稱子婿、女婿、女夫、郎婿、半子、嬌客、東床、快婿等。

外孫:女兒的兒子。

外孫女:女兒的女兒。

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

兄:兄長。男子先生為兄,後生為弟。兄又稱昆、仲,今稱哥哥、哥。對人自稱其兄為家兄,尊稱他人之兄為令兄、尊兄等。

嫂:兄之妻。對人自稱其兄為家兄,尊稱他人之兄為令兄、尊兄等。

弟:兄弟中後生為弟。又稱男弟、親弟、同產弟等。弟自稱小弟,兄稱弟為賢弟。對人稱己弟為家弟,稱人之弟為令弟、淑弟等。

弟婦:弟之妻。

娣:兄弟之妻。又稱妯理,築里等。

從子:兄弟之子稱從子。後又稱侄、猶子、侄男、親侄、侄輩、

兄子、小侄等。

從女:兄弟之女稱從女。又稱女侄、侄、猶女、 兄女、弟女等。

姊妹:姐姐與妹妹的統稱。

姊:女兄,古人以同一父母所生女子在先者為姊,即姐姐。又稱姐、阿姊、姊姊、姊姐、賢姊等。對人自稱姊為家姊。

妹:《爾雅》:「後生為妹」。又稱作女弟、娣、幼妹、小妹等。稱人之妹為令妹。

姊夫:姐姐的丈夫。又稱姊婿。《爾雅?釋親》以姊夫稱為私、甥。

妹夫:妹妹的丈夫。又稱妹婿、私等。

甥:姊妹之於,又稱為賢甥、外甥;外生、養甥、姊子。

外甥女:姊妹的女兒。

父親的兄弟姐妹及配偶、子女:

世父:父親的兄長。又稱伯父、伯伯、猶父、伯、公等。

世母:世父的妻子。又稱伯母。

叔父:父親的弟弟。又稱叔、阿叔、從翁等。對人自稱其叔父為家叔父、家叔;尊稱他人叔父賢叔。

叔母:叔父的妻子。後又稱嬸、嬸母。

姑:父親的姐妹稱姑。又稱姑母、姑姑、諸姑、姑姊妹等。對人稱自己的姑姑為家姑。(另:作為稱謂,姑還有其他用法,見後文。)

姑婿:姑母的丈夫。又稱姑夫、姑父。

從父兄弟:伯父、叔父的兒子。又稱堂兄弟、從父昆弟、從兄弟、叔伯兄弟、同堂兄弟、賢從等。這是同祖父的兄弟。

表兄弟姐妹:父親的姊妹的子女,晉以後稱中表。又: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也稱表兄弟姐妹。

父親的伯叔及其配偶、子女:

從祖祖父:父親的伯父、叔父、即自己的伯祖父、叔祖父。又稱從祖世父、從祖王父、伯翁、叔翁等。(這是祖父的兄弟,即祖父的同輩,故稱從祖祖父。)

從祖祖母:從祖祖父的妻子。又稱從祖世母、從祖王母、從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伯婆、叔婆等。

從祖父:父親的伯父、叔父的兒子,即父親的從兄弟。又稱堂伯、堂叔。(這是父親的叔伯兄弟,與父親同輩,故稱從祖父。)

從祖母:從祖父的妻子;又稱堂伯母、堂叔母。

從祖兄弟:從祖父即堂伯、堂叔的兒子。又稱從堂兄弟、再從兄弟、從祖昆弟。這是同曾祖的兄弟。(因和自己是同曾祖的平輩,故稱從祖兄弟。)

祖父的伯叔及其配偶、子女:

族曾祖父:祖父的伯父、叔父。又稱族曾王父。(因與曾祖父是兄弟、同輩,故稱族曾祖父。)

族曾祖母:族曾祖父之妻,又稱族曾王母。

族祖父:族曾王父之子。又稱族王父。(因和祖父是同輩,故稱族祖父。)

族祖母:族祖父的妻子。又稱族祖王母。

族兄弟:族父的兒子。這是同高祖的兄弟。(因是高祖自己的平輩,故稱族兄弟。)

為清楚明了,現將以上父系屬中男性的血緣關係列表如下:(見下頁附表)

2、母族親屬

母親的祖父母、父母:

外曾祖:母親的祖父。又稱外曾王父。

外曾王母:外曾王父的妻子。

外祖父:母親的父親。又稱外祖、外王父、外翁、外大父、大父、家公、老爺等。

外祖母:母親的母親。又稱外王母、外婆、家母、姥姥。

舅:母親的兄弟。又稱舅氏、舅父、嫡舅、阿舅、哲舅、元舅等。母親的兄長稱伯舅,母親的弟弟稱仲舅、叔舅。對人自稱其舅為家舅。(和姑一樣,舅還有別的用法,詳見後);

附表:

兄弟——從子——從孫

高祖——曾祖父——父——自己——子——孫(下略)

伯、叔——從兄弟——從侄——從侄孫

(父之兄弟) (同祖父兄弟)

從祖祖父——從祖父——從祖父兄弟——族侄——族孫

祖父的兄弟 (堂伯堂叔) 再從兄弟

父之伯、叔 同曾祖兄弟

族曾祖父——族祖父——族父——族兄弟——族子——族孫

祖父的 祖父的從 父親的從 同高祖

伯、叔 父兄弟 祖兄弟 兄弟

舅母:舅的妻子。又稱舅妻、舅母親、俗稱妗子、妗。

舅子:舅父的兒子。又稱親表、中表(猶言內外,姑之子為外兄弟,舅之子為內兄弟,故統稱中表,中即內,表即外)。內兄弟(對姑之子為外姓兄弟,故稱外兄外弟)。表兄表弟(即外兄外弟。表:外)舅弟等。又:上古又稱甥,《爾雅?釋親》:「舅之子為甥。」

姨母:母親的姐妹。又稱從母 、姨、阿姨。

姨父:姨母的丈夫。又稱姨夫、姨大人、從母之夫。

從母兄弟:母親的姐妹即姨母的兒子,又稱從母兄弟、外兄弟、姨兄弟、姨子、中表、表兄弟等。

從母姐妹:母親的姐妹即姨母的女兒。又稱表姐妹。

表侄:表兄弟姐妹的兒子,即母親的兄弟姐妹的孫子。

中表兄弟:父親的姐妹之子與母親的兄弟姐妹之子統稱中表兄弟;

母親從父兄弟、從父姐妹:

堂姨:母親的伯父、叔父的女兒,即母親的從父姐妹。這是母親的同祖父的姐妹。

從舅:母親的從父兄弟為從舅、堂舅等。

二、師徒朋友類稱謂

l、老師

夫子:夫子本為對男子、長者的尊稱,自孔丘弟子尊稱孔子為夫子後,夫子成為老師的專稱(作為稱謂夫子還有其他用法)。

先生:古時把師稱為先生,後來先生也泛稱尊者。

函丈:弟子對老師的敬稱。《禮記·曲禮上》:「席間函丈。」註:「函猶容也,講宜相對容丈,足以指畫也。」下因為向尊者請教,相對而坐,席間相距一丈之遠以便於尊者指畫講解,故稱尊者為函丈,後來函丈則專用對老師的敬稱。

西席:老師的尊稱。古代座席以右為尊位,右為賓師之位,居西而面朝東。清人梁章鉅《稱謂錄》云:「漢明帝尊桓榮以師禮,上幸太常府(皇上到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讓桓榮在西邊面向東而坐),設幾。故師曰西席。」後來便以西席作為對老師的尊稱。

老師:本泛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和傳授文化技藝的人,後特指教授學生的人,為教師尊稱。另外,明清時代,生員(明清時代通過本省各級考試取人,府、州、縣學的人稱生員,俗稱秀才)、舉子(被薦舉應試的人)稱主考官和學官為老師。

外傅:老師。《禮記·內則》:「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注云:「外傅,教學之師也。」

子:子為有德之稱,對男子的尊稱,它是以老師尊稱,如孔丘的弟子稱孔丘為子。

師傅:教師的通稱(今作為對人的尊稱,則其他用法詳後)。

山長:唐五代時,對居于山中授業講學的老師的敬稱。宋元時官立各書院掌教的人稱山長,如宋代的嶽麓書院,麗澤書院均有山長,又稱山主。南宋以後至清代,則改稱為院長。

洞主:若書院所在以洞為名,如南唐時建白鹿洞學館,則稱書院學館掌教者為洞主。

蒙師:啟老師。又稱典蒙、發矇、學究。

猴猻王:對啟蒙塾師的嘲稱,又稱猢猻王。

女師:古代掌管教育貴族女子的女教師稱女師,又稱戊姆、姆師、傅姆、姆傅等。

友生:友生是朋友之稱,也被師長們用來對門生謙稱自己,即為老師的自稱。

太老師:父親的老師或師的老師。又稱太先生。

師祖:老師的父親。

師母:老師的妻子。又稱師娘。

師伯、師叔:老師的兄弟。

世叔:太老師之子。

師兄弟:老師之子。

2、弟子、學生

弟子:古時從師受業的人稱為弟子。又稱作學生、學徒、學子、生徒、門徒、門下生、門下士、門人、小子等。

門生:東漢時稱再傳單子為門生,後世稱親授業的弟子為門生。

門弟子:及門的弟子。

門競:年幼未冠的弟子,即未成年的弟子。

高足:品學兼優的弟子,優秀的門生。又稱高足弟子。

高業弟子:學業優異的弟子。

著錄弟子:稱登記在冊,列於私人講學經師門下的弟子著錄弟子。著錄:登記在簿籍上。

受業:本為弟子受業之意,後用作弟子對老師的自稱。

小生:讀書人或文人的自稱。也稱新學後輩小生,故而也可稱學生、弟子為小生。

小門生:稱弟子的弟子為小門生。又稱門下生。又喻稱為瓜蔓抄。

3、朋友、同窗等

朋友:同門曰朋(同門:同一老師的弟子),同志曰友,即同師同志的人稱為朋友。也泛稱志趣投合,有交情的人。朋友又稱為友好、友朋、友人、友誼、友生等。

友執:知心好友稱友執。也稱作執友。

友舊:朋友故舊,即老朋友稱友舊。

老友:相交了多年的朋友稱老友。

小友:年少的朋友稱小友。

心期:本深交,引為稱深交的朋友為心期。

知己:知心朋友稱知己。

刎頸交:友誼甚深,生死與共的朋友。

莫逆友:同心相契、無所忤逆的好朋友。

忘年交:不拘年齡輩分而結成莫逆之交的人稱為忘年交。

面友:猶面朋。漢代楊雄《法言·學衍》云:「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可見稱不能真誠相交的所謂朋友為面友、面朋。

祖執:祖父的執友。又稱祖舊。

父執:父親的執友。又稱先友、諸父行、父客、丈人、丈人行等。

老伯:父親的執友年長於父親的,稱為老伯。後來不問年長還是年幼於父親的父親的朋友。都稱為老伯。

老叔:父親的執友年幼於父親的,都稱為老叔。

世伯:對父輩的朋友中年齡大於自己父親的稱呼。

世叔:對父輩的朋友中年齡小於自己父親的稱呼(也作世父與叔父合稱)。

世講:本指兩姓子孫有世世代代共講學的情誼,後稱朋友的晚輩為世講。

世交:上代或數代彼此交情、友誼的,稱為世交。也稱作世好。

世弟:世交同輩中年紀小於自己的稱其為世弟。

世弟兄:世交的同輩互稱為世弟兄。

世兄:稱有世交的同輩,或尊稱有世交的晚輩。同門:受業於同一年被舉為孝廉的人為同門,科舉時代伺榜考中的人也稱同年。又稱作同歲。

最後要說明的是,這部分所列有關師徒朋友類稱謂,一般還有其他用法,如門下生還用來稱門客、幕僚、門人、門下士還稱門客,同門又稱同鄉等。這裡僅介紹其用作老師、弟子或朋友的用法。

 

三、職官、身份、地位類稱謂

關於職官,這裡不是一般地介紹設官分職的名稱,而是介紹可用作自稱、對稱、他稱,即用作稱謂的官職名稱,以及反映其身份地位的尊稱。另外,有關帝王后妃等的稱謂、富人貧民與奴僕等稱謂,均在這裡介紹。

1、帝王后妃;皇親國戚

天子:帝王之稱。古人認為君權為神所授,上天保佑他並以之為子,所以稱為天子。又稱皇帝、帝、皇、皇天子、黃天子、天王等。

後;天子的古稱,又稱元後,後王(自周代起,天子妃也稱為後,即皇后)。

大家:宮中近臣或后妃稱天子為大家。

官家:晉代以來稱皇帝為官家。

宅家:唐代宮中對皇帝尊稱為宅家。

今上:臣民稱當代在位皇帝為皇上,又稱今上。

陛下:臣民面見或上書,尊稱皇帝為陛下,即用作對稱。漢代蔡邕《獨斷》云:「漢天子正號曰皇帝,自稱曰朕,臣民稱曰陛下。」魏晉六朝時又稱為殿下。

朕:皇帝自稱,朕為我意,本為上下共用的自稱,自秦起成為帝王專用的自稱。又自稱為孤家、寡人(意為少德之人)。

車駕:本指帝王所乘的車,引申對帝王的代稱。帝王代稱還有:乘輿、萬乘(萬輛兵車,周制,天子「出兵車萬乘」。故以萬乘代天子)、九重(九重指天,用以借代天子)、禾絹等。

至尊:皇帝的尊稱。又尊為大尊,萬歲等。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又稱帝太太后、太母。

太上皇帝:皇帝的父親。又稱太上皇、太公。

皇太后:皇帝的母親。皇帝稱其母為母后。清代以前還稱作帝太后、東朝、天下母、天地母、太母、太后、慈宮等。

皇后:皇帝的正妻。又稱後、王后、娘娘、大娘等。

殿下:唐代初年起,臣下稱皇后為殿下,是對稱,也用作臣下對皇太子的尊稱。

中宮:中宮是皇后的住處;故以中宮作皇后的代稱。

椒房:椒房是漢代皇后居住的宮殿,以椒和泥塗沫牆壁,取溫、香、多子之意。後來便以椒房作為皇后的代稱。

皇妃:皇帝的妾。明代前稱妃、妃子。

妃嬪:皇帝妾侍的統稱。不同等級、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謂:清代自皇后下依次為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等,魏晉時則依次為貴嬪、淑妃、淑媛、昭華、修溶、修儀、順成、才人等,古時又稱夫人、世婦、御妻等。

太子:立為皇位繼承人皇帝之子,一般稱嫡長子。又稱皇太子、儲嫡、君、元儲等。

東宮:太子的妻子。又稱儲妃。

皇子:皇帝的兒子。

皇太孫:太子的兒子。

皇孫:皇帝的孫子。

福晉:皇子、皇孫之妻的滿語稱謂。

皇伯:皇帝的伯父。

皇叔:皇帝的叔父。

皇弟:皇帝的弟弟。

皇從伯父、皇從叔父:皇帝的堂伯父、堂叔父。

皇從父兄、從父弟:皇帝的堂兄、堂弟、即叔伯兄弟。

親王:皇族中封王的人。

郡王:次於親王的爵位。

公主:皇帝的女兒稱公主,此稱始於戰國。又稱皇女等。

大長公主:皇帝的姑母稱大長公主。

翁主:諸侯王的女兒稱翁主。

郡主:晉代公主封郡的稱郡主。

格格:清代皇族的女兒統稱格格。

駙馬:皇帝的女婿、公主的丈夫。

後祖父、後祖母:皇后的祖父、祖母。

國舅:皇帝的母舅(母親的兄弟)和妻舅(妻子的兄弟)統稱國舅。

國丈:皇帝的岳丈俗稱國丈。

2、官員顯貴(附科舉)及其眷屬

官吏:過去對官員的通稱。

貴族:(1)世襲特殊權位的人;(2)顯貴的家族。

將相:將帥和宰相的合稱。

丞相:輔佐皇帝,綜理全國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西漢初稱為相國,後改稱丞相。

閣部:內閣大臣。

閣員:內閣成員稱閣員。

中堂:唐代時,中堂為宰相的代稱。

相公:(1)舊時對宰相的敬稱。(2)泛指官吏。(3)舊時對讀書人的敬稱,也作為對男子的敬稱。(4)妻子對丈夫的敬稱。

執政官:執掌政權的現任官員。

朝達:朝廷中當權達官貴人。

外牧:京城以外的地方官。

外郎:宋元以來泛稱縣府小吏,衙門書吏。

京官:在京師任職的官員稱京官。

宦官:古代宮廷內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人,是以閹割後失去男性功能的男子充當。又稱為內臣、內侍、內監、太監等。

府主:舊時幕僚對其長官的敬稱。也泛指州郡的長官。

府君:漢代對太守的尊稱。

老臣:年老臣子或有閱歷有經驗的臣子。

國老:(1)告老退休的卿大夫,也稱閣老。(2)稱國家的重臣,掌教化的宮員。

員外:本來稱正員外的官職為員外,後因這類官職可用錢捐,故員外遂成為對富有之人的稱呼。

解元:科舉時代稱鄉試(原稱解試)第一名為解元。

會元:科舉時代稱省試第一名為會元。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為狀元。

榜眼:殿試第二名稱榜眼。

秀才:優秀人才的通稱。唐宋時是一般知識分子的泛稱。明清時代是專門用來稱府、州、縣學的生員。

茂才:秀才的別稱。

博士:(1)古代學官稱謂,如太學博士、五經博士、太醫博士等。(2)舊時官僚地主的門客、僕人對主人的稱呼。

老爹:舊時某些地方稱官員的父親為老爹。也作為老年男子的尊稱。

大人:對高官、權貴,包括官員家屬的稱呼。

夫人:(1)古代諸侯的妻子、帝王的妾稱夫人。(2)命婦的稱號,有一定品級的官員的妻子封為夫人。(3)舊時也作對已婚婦女的尊稱。現在作對他人或自己妻子的尊稱。

太太:明代中丞以上官員的妻子稱太太,後來凡官員的妻子都稱太太,現在也作對他人或自己妻子的尊稱。

公子:(1)古代諸侯庶子和女子稱公子。(2)富貴人家、官宦之家的子弟稱公子。(3)也作對有權勢的人的尊稱。舊時尊稱他人的兒子為公子。

名家子:名門子弟。

公子哥兒:舊時稱出身富貴人家不懂人情世故,只知享受玩樂的子弟。

小姐:元明以來,稱官宦人家女兒為小姐。後也敬年輕女子為小姐,今也沿用此稱謂。

女公子:(1)古代諸侯的女兒。(2)官員之女,也稱女公子。(3)也用作對他人之女的尊稱,現今也沿用這一稱呼。

奴僕:舊時在主人家從事雜役勞動的人稱奴僕。

奴才:(1)即奴僕。(2)明清兩代宦官自稱奴才。清代旗籍官員對皇帝也自稱奴才。

小廝:年少的男僕,又稱小僮。

丫頭:即丫環、又稱鴉頭、妮。又:俗稱女孩兒為丫頭。

青衣:婢女的別稱。

下人:(1)舊時稱奴僕為下人。(2)古時稱平民、百姓為下人。

家人:僕人也稱家人。

管家:管理家務的僕人稱管家。

婆娘:對婦人的賤稱。

漢子:男人的賤稱。

 

四、社會交往中的通稱、敬稱、謙稱

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免不了互相稱呼,也免不了在談話中涉及他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的傳統是對對方或他人使用尊稱,對自己則使用謙稱。這裡對古代舊時使用尊稱、謙稱簡介如下:

君:尊稱對方是才德出眾的人。

君子:(1)同「君」。(2)婦女對丈夫的尊稱。

明公:對位高權重的人的敬稱。

老:對年歲大的人的尊稱。

父老:對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稱,也作為對一般老者的尊稱。

丈:尊稱長者,也作平輩人之間以及長輩對晚輩的尊稱。

長者:尊稱父兄、長兄,以及顯貴和德行高尚的人。

先輩:(1)封建時代科舉時同時考中進士的人互相尊稱為先輩。(2)對年長者的尊稱。(3)對京官的尊稱。

先達:對前輩的尊稱。

方家:對有學問有道德修養的人的尊稱。

老夫子:對老師或年長博學的人的尊稱。

足下:猶如先生。對人的尊稱。

閣下:不論尊卑,皆可尊稱對方閣下。

老師父:對僧侶的尊稱。

老太太:對年老婦女的尊稱。

師傅:本指老師,有專門技藝的人或傳授技藝的人,今也作對一、二般人的敬稱。

同志:古人用稱志同道合的人,今指為共同的理想、同一目標奮鬥的人,並引申為對一般人的通稱。

姑娘:對年輕女子的通稱。

鄙人:鄙陋之人。謙稱自己。

小生:舊時士子對自己的謙稱。

小子:本指學生、晚輩、後作自謙之稱。

小可:自謙之稱。

學生:明清時讀書或官場中自稱的謙詞。又稱後學。

同學生:舊時同官之間自謙之稱。同官,又稱侍生、侍第、晚學生、晚侍生、晚輩。

小人:臣下、百姓的自謙之稱。又:對人的蔑稱。

老朽:老人自謙之稱。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常常要用自稱、對稱、他稱。

例如,朕:古人皆自稱為朕,後為皇帝自稱。

我:自稱。台、吾、余、印均為自稱。

咱:俗稱自己。

其他自稱還有我等、我輩。

你:稱對方,也稱為儂(儂又作自稱)。

而:你稱對方。

慣用的對稱還有:爾、爾等、爾輩、您、您們等。

渠、儂:稱對方。

他、他人:稱他人。

彼:稱他人。

他稱還有:伊、人家、他們等。

 


推薦閱讀:

解密:黑手黨「教父」稱謂,背後隱藏不為人知的犯罪史
最全的古代各種稱謂(4組)
一張圖弄清家族、親戚關係及稱謂
中醫、民間、西醫三家稱謂不同,「牛皮癬」病名含義有別
古希伯來文上帝稱謂及其含義

TAG:中國 | 中國人 | 稱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