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意拳推手訓練所經過的五個階段

意拳推手訓練所經過的五個階段正確的意拳推手訓練必須經過以下五個程序:

{1}  有進攻意識的打輪階段

在初級的打輪訓練中,雖然雙方剛剛接觸這種形式的訓練,但一定要把進攻意識貫注其中。在進行固定模式的打輪練習中,要始終指著對方的中線,來培養小臂皮膚神經的觸覺靈敏反映。

{2}   有進攻意識的推手頂牛階段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輪練習後,雙方對勁力有了一定的體會,便要進行技術上的訓練了。推手中或偏、或旋、或掛、或發,雙方應聚精會神,仔細觀察對方的勁力,一旦發現機會,立刻進攻,充分發揮平時所學所練。但由於此時雙方技術還不成熟,臨場應用的經驗還不豐富,所以運用是比較緊張,不自覺的用僵力抵抗而形成「頂牛」現象。這種現象是意拳推手訓練的一個必經過程,它是學員由基本打輪向技術運用的萌芽階段,並標誌著學員的推手技術由此而逐漸的成熟起來。

{3} 各種技術靈活運用的一味進攻階段

經過「頂牛」階段後,隨著功力的逐漸加深,技術的不斷提高,臨場經驗的日益豐富,則拙力漸消,各種技術已基本掌握並能靈活運用,能夠作到體察對方的勁力迅速作出反應,從而漸入佳境。這就大大增加了推手者進攻對方,表現自我的意識,於是這個階段的推手表現為一味進攻的多。

{4}  各種技術靈活運用的控制階段

經過一味進攻階段以後,推手中我們發現不用進攻仍能制住對方,這就是控制。控制可謂推手的高級階段。高水平的推手應該是步法靈活,手法千變萬化,身法瀟洒自如,發勁乾脆、動作極小,在點上控制對方,或破壞其重心,或控制或打擊,隨心所欲,好象如來佛將孫悟空玩於掌骨之上一般。

{5}意拳推手的最高表現形式——推斷結合

所謂推斷結合是指在實戰時將推手與散手技術結合起來進行實戰的一種形式。意拳能利用拳、臂、頭、肩、肘、膝、胯周身各部位發力,即周身無處不彈簧。這就要求我們貼於對方時實施打擊,這就形成了意拳獨特的搏擊風格——短兵相接。而推手訓練就是為了在散手對抗中瞬間解決戰鬥。在搏擊中,當雙方肢體接觸時,就要運用平時推手練就的功夫,在接觸對方的零點零幾秒之內控制住對方,破壞其重心,打與髮結合,並以拳、掌及身體各部位給對方以重創。

可以說意拳推手是搏擊取勝的一大法寶。薌老在上個世紀30年代與世界拳擊冠軍英格比武時就使用了推手技術。在與英格小臂接觸的瞬間,迅速控制對方,隨即擠合發力將英格發出;而姚宗勛先生在上個世紀40年代與某武師比武時,更是運用推手技術控制對方,隨即一記栽拳,乾淨利落的結束了戰鬥。以上兩個戰例充分說明了推手在搏擊中的作用。當然,要想在實戰中得心應手的使用推手,則必須要有紮實的基本功與技術練習。那些不想刻苦訓練就妄想達到王、姚二老境界的人無異於痴人說夢。

所以說意拳推手技術是非常獨特新穎的搏擊術,它完全立足於實戰。高級的推手其實就是散手。散手的高級階段就是推斷結合。

(1)以上五個階段為意拳推手系統訓練的必經過程。關於「理想化推手」與「現實推手」之間的矛盾問題。

所謂「理想化推手」是指某些練意拳的朋友認為:意拳推手應不頂不抗,隨心所欲,象薌老那樣搭手飛人。而當他們看到意拳推手訓練或競賽中出現撕拉頂牛現象時便片面的否定這不是真正的意拳推手。他們對意拳推手的理解只停留在薌老「搭手飛人」的瀟洒瞬間,卻忽視了這「瀟洒瞬間」 的功夫所經歷了多少曲折的過程。推手中你變化,人家也變化,你有力人家比你還有力。實力相當的人誰想克服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實力懸殊者比起來又有什麼實際意義呢?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結果不問過程」的「形而上學」觀點不知耽誤了多少學者!

而實際意義上的意拳推手訓練都要經過:頂——不頂——變化迅速這樣的過程。而這個由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變化過程,不具備紮實的基本功,不經過刻苦訓練,只處於「哈姆雷特」式的幻想狀態,早晚會成為笑柄的。

姚宗勛先生在向學生講述基本功與推手的關係時,曾回憶當年他剛拜在薌老門下時,與楊德茂師兄推手。楊師兄利用意拳的推手技術使年輕力壯的姚先生也奈何不了他。於是姚先生邊刻苦練習基本功,每日都在10小時以上。經過近半年的練習,姚先生的推手已有了相當大的進步。事實勝於雄辯,那些認為推手「不頂不抗」的人,實際上是對推手存在的一種幻想,根本不懂得意拳推手的訓練程序與發展過程。他們沒有經過嚴格的訓練,不能掌握正確的拳勁及推手中疾速的變化與鬆緊轉換及隨機隨勢的發力,更未經過真殺實砍的推手、散手訓練,只會高談空洞的理論。

意拳推手競技化是提高意拳推手水平的唯一途徑

現在有些人撰文議論什麼意拳推手不應該競技化,因為競技化的推手容易出現「頂牛」現象,使本來「瀟洒自如,打手飛人」的推手變了味兒了。其實這種觀點是及其片面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那麼在其不完善階段肯定會存在某些缺點,我們總不能因一斑黑點而否認了整塊美玉的價值吧。出現了缺點正是我們發現了自身的不足,正是需要我們改正的方面,越改進我們不就越提高的快嗎?

姚先生曾講:發展意拳推手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無護具的比賽,只可掌臂施以發放力,不可擊打;二是穿上護具,在推手中搭手的瞬間可以發打結合,纏中帶打,散中帶纏,充分發揮意拳推手這一獨特的搏殺技術,這樣即進行了交流,提高了技藝,又增進了感情,豈不兩全其美嗎?

北京市武術協會意拳研究會近年來組織了多次意拳推手比賽,雖存在某些不足,但在整體上還是促進了意拳推手的發展。

所以說,只有競技,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只有競技才有動力。動力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基礎。如果意拳推手不搞競技,沒有擂台上那種帶有「血腥味兒」的拼殺,只是象某些人以「摸摸找找,感覺挺好」的形式進行起所謂的「友好式」交流,那麼意拳推手技術永遠提高不了。像那隻井底之蛙守著自己的一口空間,作著「瀟洒自如,搭手飛人」的美夢。


推薦閱讀:

[轉載]形意拳實用八掌
意拳散手訓練程序
秋聲獨賦的【大成拳,意拳】
戴氏心意拳丹田功練法之七——摩丹田
意拳定步技擊試力

TAG:訓練 | 意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