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 (三八) —— 文史水平與佛教...
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裡面的常識性問題,已經作了兩次(內容較多故)總結回顧,今天是第三次,繼續回顧索釋《金剛經》里一些佛教及其他常識性的問題。
一、漢語水平問題
索釋:如果有人將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盛滿金、銀、珍珠、瑪瑙、水晶等珍奇寶物,【經文「滿三千大千世界」解為「將整個三千大千世界盛滿」,其實漢語就兩個字「布滿」,利利索索。】
索釋:《妙法蓮華經》中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以清凈心供養一朵花將來也能逐漸獲得成佛,故此功德不可想像。【若人散亂心,硬理解成「以清凈心」。提高了要求,斷了眾生善根。一偈尚難懂,「一字不改」地講《法華經》,懸!】
索釋:在數量這樣多的世界中裝滿七寶,以清凈心布施無數眾生,如此多的財物,時間也是多生累劫,這樣供養所得福德肯定很大。【仍認為財、法二者功德不同是量的比較。仍把散亂心改成清凈心。經文七個字「滿三千大千世界」,編造為「在數量這樣多的世界中裝滿,時間也是多生累劫」。說書更合適!】
索釋:辯證勝義諦與世俗諦在文中經常出現,目的是為了加強對勝義諦真正認識,令學者進一步懂得不管福德、法身等,對於任何法不應有相狀執著,而了悟諸法自性本空。【鐵了心地要把《金剛經》里的「相」解釋為「相狀」。】
索釋:預流果則已經遠離了凡夫的庸俗分別境界,已超凡入聖獲得了小乘見道聖果,余者類推。【凡夫的庸俗分別境界是啥?聖者只是遠離了這個嗎?】
索釋:阿羅漢義為勝敵,表示戰勝三界煩惱敵人之意。……完全斷除轉生三界輪迴的因。【對漢語「轉生」理解有困難,雜糅出「轉生三界輪迴」,正確表達為「轉生三界」或「三界輪迴」。】
索釋:阿羅漢義為勝敵,表示戰勝三界煩惱敵人之意。六祖口訣與江居士的講義中,阿羅漢譯為無生,藏文中勝敵與無生有些差別,無生通常指達到無生無滅佛的境界,阿羅漢翻譯成勝敵更恰當。【阿羅漢有三義:應供,殺賊,無生。……殺盡一切煩惱賊,名殺賊;徹證無生寂滅性,名無生。堪布不懂漢語「賊」比喻「煩惱」,誤將另一功德(無生)與勝敵相較,貶低六祖和江居士釋而抬高藏文釋「翻譯成勝敵更恰當。」】
索釋:如《楞伽經》云:「相者,若處所、形相、色像等現,是名為相。」若證悟清凈諸法皆無相,則真正法界本體。【《金剛經》及般若系經及釋論里「相」,都應理解為「想」,妄想執著,取相分別。不是《楞伽經》的「色像等現」。漢字確實一樣,但意思完全不同。】
索釋:如果阿羅漢有相狀執著,自認為已得到阿羅漢道。【只要看到漢字相,就機械地譯成相狀,可惜《金剛經》這麼多相字,堪布一個沒蒙對!】
索釋:《七十空性論》云:「有一切諸法,自性即是空,諸法是緣起,吾等如來說。」如果不懂緣起空性之理,就會有各種實有的苦樂感受。龍猛菩薩在《出世論》中亦云:「戲論說眾苦,自生及他生,俱生無因生,佛說是緣起。」其意為世間戲論者經常說苦諦所攝之眾法是自生或是他生,有時說自他二者共生,有時說是無因生,有各種戲論之說,佛則說諸法是緣起空性的正理。【《七十空性論》和《出世論》兩段引文和上下文之間,隨便怎麼翻譯,也沾不到邊。幹啥引些既和上文無關,又和下文無關的偈頌來撐面兒?】
索釋:我與我所執未消於法界前因果不會空耗,名言中應當承認有阿羅漢,須菩提是解空第一。但就實際而言,真正通達緣起空性道理的阿羅漢無任何執著。【因果在我與我所執消於法界後就會空耗嗎?病句,且缺乏佛教常識。】
索釋:世尊說:我今天實實在在地以真實語宣說財法二施的差別。如果有信仰佛法行持十善的人,用遍滿上述所有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作布施,其如是布施的福德大不大?多不多? 【「今」,很多時候都不是「今天」,而是「現在」。經文無論如何都演繹不出「信仰佛法行持十善」來。】
索釋:持誦此經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這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緣起力所致。《地藏經》中云:「……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勝妙樂。」善男善女在佛法中種下一個小小的善根……所得功德亦無法比喻。《佛陀種姓經》中云:「於導師佛陀,雖作微小事,轉種種善趣,後獲菩提果。」【引《地藏經》《佛陀種姓經》,顯系未懂「持誦此經」義,即此經的特別之處。牛頭不對馬嘴。】
索釋:唐朝時,有一人持誦《金剛經》,一次他得了麻瘋病,身體一塊一塊糜爛,無人照管,家人不得不把他捨棄,放到寂靜的山林中……這時來了一隻老虎,他特別害怕,忽然想起《金剛經》中的四句偈,便閉起眼晴一直念誦。老虎走到他前面,用舌頭舔他的傷口……不一會,老虎走了,他睜開眼睛時發現傷口完全痊癒。【《金剛經持驗記》:「唐強伯達,……父兄裹糧置之空山岩下,泣而去。……忽有僧過,傷之,曰:『汝可念《金剛經》內偈四句,或脫斯苦。』伯達受教,念不絕口。……虎遍舐其瘡,冰冷如傅葯,了無他苦。虎去而瘡漸瘥矣。」說「一會兒就走了」,漢語閱讀和理解能力都有待提高。】
索釋:為什麼呢?遠離一切有無戲論之相,就是真正的佛陀。 【「即名諸佛」,無論如何也不能理解成「真正的佛陀」。】
索釋:本經並未順序講般若布施忍辱,而是佛陀應機施教開闡玄義的乘興之說。【佛說法為利益眾生,怎會「乘興」說?】
索釋:大乘菩薩應該願以上所述的所有眾生都獲得無餘勝妙寂滅之果,身體和分別念全部融入正等覺的涅槃境界。【阿羅漢已不受後有,菩薩成佛哪裡還要身體融入正等覺的涅槃境界?】
索釋:最後分別念融入法界,真正現前勝義菩提心的本來面目乃是調伏自心。世俗中可以度化無邊的眾生,勝義中一切眾生無有可滅度的。【分別念要如何融入法界?】
索釋:菩薩離一切執著相,才能真正稱作菩薩。【初地到等覺的菩薩所離的執著不同,難道是假菩薩?】
二、佛教常識問題
索釋:以本體空性的緣故,福德可以輾轉增上。如果福德是成實不變的或是實有性的一個東西,那麼可以思維其量,但福德本體是空性的緣故,所以如來也讚歎福德非常多。【經文明說福德「世俗諦」的一面,緣起的有為法才可能增長和以多少來恆量。「實有性的一個東西,那麼可以思維其量」!】
索釋:世間人認為財布施有很大功德,法布施不一定有這麼大的功德,這種說法並不正確。三界教主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法布施的功德,財布施遠不能及。【單純的財布施,果報雖殊勝但並不導向解脫;而如來正法只要聽聞就可種下解脫之因、向實相近了一步!所以,財、法二施誰更殊勝,非從量上而是從質上比較,以彰顯佛法的殊勝及不共性!缺乏這常識,才會篡佛經!】
索釋:須彌山、日月、四大部洲以及天界是一個小世界,……有集歷算學家、佛學家、天文學家於一身的專家,說三千大千世界是十億個太陽系。【天界是啥?哪位專家「集歷算學家、佛學家、天文學家於一身」?】
索釋:因此應該知道一切佛法全部依般若經而出生,所以佛說從《金剛經》中出生諸佛和諸佛成就之法,此般若空性智慧功德極大。【自語相違!《大圓滿前行廣釋》第四課:「顯宗的最高見解,只抉擇了遠離戲論的大空性,……其實,佛教的真正觀點是一切法皆清凈、煩惱皆為菩提,……」】
索釋:以勝義諦解釋佛法即是非法。……六祖也曾認定:佛經並非真正了義的佛法,因為這是肉眼的境界,而肉眼的境界並不究竟,了義佛經的內涵是慧眼境界。【一、佛法不是不是非法,二、不了義的佛法也是佛法,不是非法。三、了義經的內涵是慧眼境界,這話可有出處?本經抉擇五眼,應作「佛眼」境界。】
索釋:六祖口訣與江居士的講義中,阿羅漢譯為無生,藏文中勝敵與無生有些差別,無生通常指達到無生無滅佛的境界,阿羅漢翻譯成勝敵更恰當。【瞎說!六祖口訣說的是無諍。阿羅漢有三義:一、應供(為世間作大福田),二、殺賊(殺盡一切煩惱賊),三、無生(徹證無生寂滅性)。殺賊義與藏文中勝敵同。佛學常識缺乏,妄言藏文「更恰當。」】
索釋:阿羅漢在出定的時候自己也有「我是阿羅漢」的想法,但他不會有真正阿羅漢的執著。【與經文「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完全相違。須菩提明明說沒這個念頭。堪布硬說有這個念頭。】
索釋:佛十大弟子中各有不同特點,阿羅漢雖然都已跳出三界,但他們的證悟和境界卻有所不同,如迦葉頭陀行第一,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連神變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阿難廣聞第一等等。佛經中有二種說法:須菩提是解空第一或者離欲第一。【阿羅漢各有特色,舍利子智慧第一,目犍連神變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難道舍利子無神變?富樓那沒智慧?漢傳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智慧第一、觀音慈悲第一,難道文殊不慈悲?觀音沒智慧?都是四果阿羅漢,都是佛上首弟子,有些功德顯現,為度化相應眾生,豈是證悟和境界不同?莫以凡夫心亂測聖者內證境界!】
索釋:《般若經》中云:「執著實有相狀無有解脫,依空性而得三菩提。」及「聲聞緣覺佛果,亦若不依此般若空性,則不能獲得。」【查遍《般若經》找不到原文。兩句是一個意思,即依空性得三菩提。注意,堪布在釋:「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只想送堪布「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兩句詩。】
索釋:禪宗五祖曾對弟子要求:應當修《金剛經》、念《金剛經》,如果《金剛經》確實沒有能力念,就念菩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即般若度,彼岸或智慧度。智慧度里所含攝的,般若經都包括了;般若經中有的,菩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一句都包括了,故五祖如此倡議。【「菩薩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加了「菩薩」二字,意義全非。不是五祖,而是四祖在吉州教人念「摩訶般若」退敵。】
索釋:如外道加古巴承許整個情、器世界的創造者是非常龐大的,有實質性身體,是堅固不變的大尊主。佛陀為破除凡夫與外道的各種實有執著,特發此問。……此「身如須彌」之喻明示三界輪迴中所有眾生的身體是不存在的……。【經文在說菩薩的法性身,這不是凡夫能見的。凡夫所見的是大菩薩的化身。身,梵語伽耶,和合積聚義。和合積聚即緣起無自性,所以即是非身。非身所以名為大身。】
索釋:佛經的精華是般若智慧,智慧波羅蜜是遣除眾生無明黑暗的唯一根本因。【自語相違!《大圓滿前行廣釋》第四課:「顯宗的最高見解,只抉擇了遠離戲論的大空性,……其實,佛教的真正觀點是一切法皆清凈、煩惱皆為菩提,所以,密宗才能圓滿解釋《六祖壇經》……。」】
索釋:佛陀在《十地經》、《般若經》為主的眾多大乘了義經典中明示,所謂波羅蜜多即非波羅蜜多。【《大圓滿前行廣釋》第四課:「顯宗的最高見解,只抉擇了遠離戲論的大空性,而觀清凈心方面的教言在《華嚴經》《維摩詰經》等中提是提到了,……」《十地經》即《華嚴經》部分,又了義了?《般若經》也了義了?】
【按】問題實在太多,只能下回分解。拜讀大作《金剛經釋》,終於明白堪布為何一定要用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因如是漢語水平,怎能將藏文版《法華經》譯成漢文?那麼今年,「皇帝的新裝」這個故事將變成「堪布的漢語」很快為天下人共知。網路資料說堪布是當代玄奘,早應動手譯藏文版《法華經》為漢文,既無欺於當代玄奘之譽,又無欺於每日念誦的藏文《法華經》清凈傳承,更無欺於羅什大師本的漢地傳統。三全其美,且復令寶典重光,善莫大焉!否則,掛藏文傳承,講羅什譯本,盜名欺世,偽稱傳承,真四不像!今天看到有自稱為堪布弟子的寫文,文中反覆引用堪布講課內容,堪布一直很說「不是謙虛」、「不是謙虛」、「真不是謙虛」……該自稱弟子者坑堪布,硬說堪布是「謙虛」。這樣的弟子,稱堪布釋文殊化身,那他是佛咯?境界高的才能給境界低的認定呢!堪布的弟子們都比師父高,所以都不聽堪布的,主動、反覆、高調抹黑堪布。動輒用極暴力的語言對熱心成就堪布的師僧恐嚇、辱罵,想起來,替堪布流淚、痛心。弘法那麼辛苦,儘是不肖子,坑害堪布無所不用其極啊!如今,義辯一個多月,早有人收集了所有相關文字,那些自語相違、惡毒的詛咒、癲狂的浮誇、肉麻的讚歎,都會銘記在歷史的天空!請堪布三思!管教好他們!更請他們,如是冒名,請不要再抹黑堪布,弘法真心不易。如真是堪布弟子,艱苦弘法,換來的成果卻是你們這個樣子!堪布怎不痛心?請按上師「不是謙虛」的諸多言教,來自我反省,維護上師良好形象,莫再造神以自我麻醉,並企圖麻醉堪布了!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1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金剛經講義17
※體方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5)
※以《金剛經》為例也談如何讀經修經實修
※金剛經-第36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