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選擇性緘默症 -1

【主講人】雷春【文字整理】麥媽【校對】清風霽月【語音整理】墨荷

【公眾號編輯】Shirley Liu

雷春講座1 來自BHSE 19:50

1嘉賓介紹雷春,中山大學生化專業畢業、廣東省農科院工作四年後,就讀於SmithCollege。生物碩士畢業後在邁阿密大學、弗羅里達大學和Emory大學從事十多年的醫學研究。兒子五歲開始做全職媽媽並在中文學校教課,曾任中文學校校長。對教育、心理和醫學都有很濃厚的興趣。教育的經驗積累於做學校志願者和中文學校教學。心理學知識來源於自學;邁阿密大學的課程;半年每周兩天半的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 (NLP)的訓練;STEPparenting和 "Love and Logic" parenting課。最大的成就是幫助女兒治癒「選擇性緘默症」。由於完成讀書筆記「TheTeenage Brain」《青少年大腦》而結識非常多關心孩子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家長們和專家。在天目群做了青少年逆反講座。撰寫了《自閉與飲食》等廣為轉發和報紙雜誌登載的文章。是選擇性緘默、多動症、抽動症和Asperger群主及自閉群的顧問。

2講座大綱1. 什麼是選擇性緘默症2. 選擇性緘默與自閉症的相似和區別3. 如何在學校幫助有選擇性緘默症和或有這個傾向的孩子4. 什麼是「投射「療法5. 如何在校外幫助選擇性緘默孩子6. 校外的心理醫生治療是否有效7. 如何幫助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8. 升年級和轉學的挑戰9. 對於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最佳用藥年齡及藥物的副作用10. 華裔家長要從遺傳、人種、語言和文化四方面理解選擇性緘默的成因

3講座內容        大家好!我是雷春。非常感謝李磐群主邀請我在這個群做這次講座,他是六月份跟我說的,我當時以為是要夏天做,然後他說是10月初,當時還不知道10月份是選擇性緘默關注月,後來才發現,很多是機緣巧合。非常感謝波士頓高中教育群給我這個機會來分享我的一些個人經歷和感受,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家長。                選擇性緘默是個什麼東西?在十年前對我來說這個詞也是非常非常陌生的。不過我可以想像的話,就是你做為一個成年人,如果你需要在一個講台上講話,有很多的觀眾,他們期待你講很多,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以為你會講什麼。或者你做講演,跟人家比賽辯論也好,有些人就會覺得有壓力很大的感覺,實際上這跟選擇性緘默有點相似。因為在台上有的人就會說不出話來,在英語stagefright。或者是會結巴,甚至有人會暈倒。可以想像,一個三四歲的小孩,特別是剛開始上學的時候,他會有這個感受。老師讓他說話,他說不出來,這種緊張的情緒。但是沒有人能夠去想像他們真的是有多麼的害怕。

        而這種害怕實際上就是一種焦慮。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說,看著好象沒什麼的環境,對於小孩子來說他會有很大的焦慮。兒童焦慮很多時候是很正常的情況,去幼兒園的小朋友會哭,剛開始覺得很不願意去,這些都是焦慮。焦慮是人類很正常的一種感受,如果沒有焦慮也是不正常的。一個沒有焦慮的人沒有情緒,也會是一種人格缺失。焦慮是有一個度的,太多了不行,沒有也不行。我們大部分人是在中間,有可能多一點,有可能少一點,只要在正常範圍內就可以。如果焦慮變成了焦慮症,所謂「症」就屬於一種病態的形式了,它會影響一個人的功能。

        選擇性緘默一般是上小學,在美國是Pre-Kindergarten的那個年紀,四歲的時候比較容易發現的,他的癥狀一般來說至少一到兩個月不說話,老師會首先向家長反應這個情況。這種小孩子一般沒有智力和語言的問題,他們在家裡說話都很好,所以家長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我的孩子在家裡說得非常好,一點問題都沒有,怎麼可能在學校不說話呢?一般大部分家長都會比較吃驚。

        選擇性緘默也有輕重。有的小孩只在家裡說,而且只跟父母說,甚至跟祖父母都不說,這種小孩屬於比較重的一些。比較輕點的就是在家裡說,在外面也說,但是一到學校,學校的門就好像一個開關,他一進去人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完全屬於freeze那種狀態,就是不能夠說任何話,甚至有時候跟父母都不能說。像我女兒就是這樣,只whisper。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會有不一樣,有的小孩子一個朋友都沒有,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連上廁所都不敢說,有時候會憋著,有時候會尿褲子。有的時候有的小孩會有一兩個同學跟他說話,而且都是很小聲,他的同學會幫他代言。他們一般見了老師都不可能有直接的交流,眼睛不能看著老師,不能正視老師的眼睛,基本上就是躲著老師的樣子。

        十年前的時候,對於選擇性緘默知道的人非常少,老師知道得也少,兒科醫生也好多都沒聽說過,精神科醫生很多也不知道,所以那個有時候是非常不容易被診斷的。最開始就是老師認為孩子不說話,是他不願意說話,他不聽話。所以有的老師會對孩子叫,逼著他說,這樣越逼他就越不說,所以這個問題在那個時候是蠻嚴重的。

        現在經過十年,選擇性緘默就是一種科普,可能更多的老師和醫生都會知道得會多一些。但是還是有很多老師、家長、醫生都不知道,所以這個科普的努力還是要繼續下去。對於從小有焦慮的那些孩子,就是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到有焦慮的孩子,家長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像我女兒小時候,我最開始知道她是不太願意去幼兒園,她兩歲的時候那張照片很明顯,能夠看出來我兒子就很放鬆,但是我女兒完全屬於這種緊張的狀態。實際上還是屬於正常的,很多小朋友在兩歲的時候都不太願意去上幼兒園。然後在外面不願意跟人說話,其實很多時候也都是很正常的,這種焦慮對於小孩子來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一種焦慮。

        選擇性緘默的預後,在美國大部分的孩子應該都是可以治好的,並沒有長期的後果。但如果不治的話,確實是會對他們的個人發展很不利。因為我當時為了我女兒跟很多人聊過,了解過情況。那個時候真的對這種病沒有任何的知識,我是努力去學,所以基本上我們去參加活動,見到所有家長,只要是我能跟他聊天的,我都問:有沒有人知道有這麼個情況?有沒有人見過這樣的孩子?然後有個家長跟我說,他的朋友就是這個樣子。當時他說他的高中最好的一個朋友,在學校完全不說話,但只跟他一個人說話,所以他就很累,到哪裡都得給他代言,幫他說話。後來他離開學校後算是好了,可能也結婚了,有了家庭,後來還是可以的。但是他就是不可能在學校發揮他自己的作用,只能是上課、下課,活動他都不能去參加,所以對他的個人發展還是挺不利的。

        我當年因為去一家公司做consulting兒科顧問的工作,我那時候去美國的兒科協會開會,那裡有很多兒科醫生,也包括兒科精神科醫生,所以他們的講座我基本都會去聽,然後去問,能夠問到的人我都去問。後來就知道這個選擇性緘默症是可以治療的,而且是越早越好。如果需要藥物治療,他們告訴我從六歲開始。當時4歲的時候我就沒有開始用藥物治療,盡量用行為干預的方法來幫助我女兒。選擇性緘默確實是有重有輕。我知道的一個女孩兒,當時她是只跟她父母說話,到她家裡去的小孩她都不說話,都只能點頭搖頭。但是她媽媽就是不把她當一回事,覺得她沒有問題,在家裡說得很好,跟父母說得很好。她是我們在中文學校認識的,她在中文學校也不說話,而且完全屬於那種把自己封閉,就是別人說什麼她都不聽,老師說什麼她也不聽,不做作業,到了那種比較嚴重的狀態,所以不干預還是不行的。

        像我說的這個比較嚴重的女孩兒,她那種狀態非常容易被人誤解成自閉症,但自閉症和選擇性緘默是有非常本質的區別的。它們的表現相似,比如不說話,也沒有眼神的交流,他們不跟別人玩,一般來說都是面無表情。但它們的本質是不一樣的,沒有語言的自閉症小孩就是,他根本不能說,很多時候他的思維是靠圖像來思維,要把它變成聲音還是有一個轉換的過程,這要從小訓練。

        我們當地有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動物系的教授叫Temple Grandin,天寶葛蘭汀教授,她就是在自閉症這個領域,她自己是自閉症,然後現在到處在教育大家了解自閉症。有部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電影(中文名《自閉歷程》),從裡面可以看到自閉症小孩有多麼的艱難,能夠說話是多麼艱難。他媽媽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去教他說話。現在這些自閉症小孩的父母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他們能夠把孩子教到能夠語言交流都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而選擇性緘默症小孩不是沒有語言,他的語言功能非常非常好,像我的群裡面基本沒有一個小孩是因為智力有問題的,是因為不能說話的,他們的智商都相當高。我女兒當時為了得到學區的支持還去做過IQ的測試,她當時測了140多。他們是只有70分以下才能夠得到學區的幫助,所以當時是非常無助,一點沒有辦法。他們的規定是那樣子的,就只能靠自己。選擇性緘默的小孩沒有語言,是因為他焦慮引起他的聲帶不能夠震動,而且他聽見自己的聲音也會更加焦慮,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所以他們完全不敢發聲。這種焦慮是一般人很難想像得到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病因。

        自閉症小孩不能跟人打交道,跟人沒有眼神交流,不跟人玩,面無表情等,這個原因是他們根本就不明白社交規則是什麼,也不能夠關注到社交信息,payattention to social skill。他們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所以他們不能跟人交流。不是他不願意,他就是沒有那個能力去跟人交流。而選擇性緘默的不能交流是他們的焦慮造成的,他是害怕別人說他,還害怕別人評判他。

        同時選擇性緘默的小孩的敏感性就是他對陌生人非常不信任。一般來說,如果父母不在場的條件下他們不會信任陌生人。如果信任的話還是會說話的,像我女兒在家裡,我們家來的什麼電工、水管工什麼的,就是外面來到我們家裡的人跟我說話,她就會跟他們說話,覺得還是一個信任的問題。

        另外一點不同的就是,自閉症的男孩比例比女孩高,選擇性緘默一般是女孩子比男孩子要多。這個統計數據,也算是一個區別。自閉症是神經連線的問題,像無語的自閉症,他的視丘神經很發達,語言部分比較差,一般自閉症是終身的,干預越早當然越好,他還是可以無限地接近普通孩子,可以獨立的生活。像Temple Grandin小的時候那麼長時間沒有語言,而且實際上她一生還是很struggle跟人交流還是有一定困難的,但她通過自己的努力甚至能夠做到教授,能夠給人授課。而且她做了那麼多的設計,對畜牧業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她個人來說,沒有結婚,不能跟他人交流。實際上她做講演也好,講課也好,都是自己要做充分的準備。她首先要把所有要講的東西用圖像的形式全部羅列一遍,就像寫proposal,要把圖像全部過一遍,然後再把圖像變成語言來說。所以如果你去跟她說,要去她的講座也好,你要想跟她直接面對面的交流是非常困難的。

        選擇性緘默的根源就是焦慮。如果你把焦慮去除了以後,他的功能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我們幫助選擇性緘默的小孩,在小學階段就讓他能夠走出來的話,他到了初中以後就完全跟正常孩子一樣。雖然可能還是屬於那種比較害羞的孩子,但他們功能各方面,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各方面都不會有問題。

        在美國,有的小孩子是到了初中以後才被診斷的,這樣的小孩就會比較難干預、難治療。他不說話已經成了一種習慣,而且特別是在他的環境中已經那麼久不說話,如果他開始說話了,他得到的關注會讓他馬上停滯不前的。因為選擇性緘默的小孩非常不喜歡得到關注,也不喜歡spotlight,選擇性緘默的小孩你要把他放在一個公眾場合,大家都關注他,他會非常非常的緊張,非常非常的焦慮。所以你到了初中不改變的話,他就很難改,這要經過更艱難的努力了。

        對於剛剛診斷為選擇性緘默的小孩,一般大概四、五歲左右的時候,家長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學校。如果你小孩就讀的那個學校不合適,就一定要轉,不能留在那裡。什麼叫不合適呢?就是你這個班主任不合適。如果老師對孩子的態度非常生硬,就是認為他是故意不說話,認為他的行為會干擾別人,對小孩子不願意accommodate,如果他不允許家長去陪,這些都是對小孩不好的。如果學校不合作是要轉的。

 (To Be Continue)


推薦閱讀:

你的選擇力,暴露了你的認知層次
大男當婚女主點評,你會選擇誰?
中國結婚吉日的選擇
我找到了讓你過好這一生的方法,了解一下?
我為什麼選擇溫尼伯

TAG: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