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高度提升之法——立信仰

 

 

——《互聯網時代的方法論·高寬深思維模式》導讀之四十二

由陸天然、葉舟、胡均亮合著、國務院研究室中國言實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互聯網時代方法論叢書》第二卷《互聯網時代的方法論·高寬深思維模式》一書指出,提升人生高度從立信仰開始。

信仰是高度超越的引擎

人生總是陷入平庸平凡,為什麼?因為一是沒有信仰,二是忘記了信仰。沒有信仰指引人生,只能低著頭迷失在眼前的燈紅酒綠之中;忘記信仰的人,總是被路途五光十色的風景所打擾所吸引所左右。

沒有信仰的人,人生不可能走得很遠,不可能領略到山高人為峰的感受,不可能領略到生命的神性和心靈的聖潔安靜。

一個人沒有學歷,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一個人沒有信仰,就可能成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廢人。信仰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信仰對人生有三大直接好處:

一是使人生有意義。

如果沒有任何追求,活著就是為了等吃等喝等死,那這樣的「三等」公民活著與豬的生存狀態又有什麼區別呢?更別說人是宇宙中最高級的動物了。

生命雖然最終都逃不開死亡,但人是有思想的運動,宇宙中,只有人能在毫無意義的地方找到意義,在沒有價值的地方找到價值。

一個人如果沒有精神寄託,整天無所事事,就會倍感空虛落寞,就顯得無聊至極。

為了自己活得充實,有人找到了宗教,有人找到了麻將,有人找到功名利祿,等等,無論你找到什麼,那都是找到了信仰,找到了價值和意義。當然,這些信仰之中,有的能使人活得更加頹廢,有的卻能使人活得更加充實。

二是能安定無常的煩惱。

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生也充滿無處不在的偶然性。這都是人們目前智力不夠的表現,但這種對無常的沒法把握,會使我們的情緒波動太大,會對身體和精神都造成不利。因此,為了使人們在複雜動蕩不確定性的世界中能從容平靜快樂地度過,有智者便會給人生引進信仰的寄託、支撐和撫慰。

三是引領每個人實現超越的人生。

生命的本質是生,是生生不息,是不斷超越平凡的小我,是追求那永恆、天人合一的大我。一個人如果沒有高於現實的追求,那就會陷入日常瑣碎之中,就會變得更加平庸。但生命,只要是生命,其內在的靈魂都是想不斷超越的,一粒種子它的靈魂是追求參天大樹,這世上沒有不追求超越的靈魂。

然而,超越平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超越的旅途中必然會受到狂風暴雨地襲擊,會遭受驚濤駭浪地拍打,如果此時沒有精神之燈的照亮和指引,那我們是寸步難行的。

總之,沒有信仰,就不可能直掛雲帆濟滄海,不可能提升我們的靈魂。

人是要有點信仰的

信仰是一種神秘的深刻的東西,它以信為前提,以心為主體,以入為歸屬,決定了人的語言、思考和行為,決定了人的追求、喜樂和價值。

信仰使人崇高,信仰使人堅定。戰爭年代的革命者從容赴死,前仆後繼,「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這種力量就來源於正確的信仰。「人肉炸彈」,卻是來自於負面的信仰。

今天的中國一些地方,之所以有各種令人髮指、匪夷所思的亂象,之所以正氣不張、各種醜惡現象叢生不斷,不是因為我們窮、沒有錢,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信仰!就像「金粉世家」,徒有外表的虛華和浮腫。

人是要有點信仰的。人活著,總要相信一些東西,堅持一些東西。

信仰,能夠激發靈魂的高貴與偉大的,只有虔誠的信仰。在最危險的情形下,最虔誠的信仰支撐著我們;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也是虔誠的信仰幫助我們獲得勝利。

現在的人們,陷入了信仰缺失的危機,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唯物主義者,什麼都不信了,反而可怕起來。

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內心失去了行為準則的禁區,整個人的行為都由自己的慾望和外部力量來控制,那麼大多數人都會不求上進。因為人赤條條的來最後又赤條條的去了,所有人的結果都一樣,他們不知道生活這一過程為了什麼,這樣的人只會機械的學習和工作,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

有的人會在各種慾望的驅使下不折手段地為了達到目的而去不斷地破壞或損毀社會或他人利益。在中國這樣的例子還少嗎?偽劣產品充斥市場,三聚氰胺、毒奶粉、地溝油、染色饅頭、瘦肉精、毒豆芽等各種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暴力犯罪活動日益猖獗,有人僅僅因為自己不舒服就奪走與自己無關人的性命;為了錢,可以隨時欺騙,只要於己有利,別人便只是一個可供踩踏的梯子。

當欺詐、腐敗、淫亂如果成為一個民族習以為常的事情,那麼這個民族就已到了毀滅的邊緣。

有了信仰,我們才有了前進的推力,才有了自律的準繩。

信仰是絕對的,它不以任何物質條件的變化而轉移。信仰是精神世界中發出的巨大力量。它能托起沉淪的人生,點亮心靈的燈盞,給人一種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

SOHO的潘石屹和張欣最近幾年接受了巴哈伊的信仰。兩年前,張欣對記者說:「如果你認識6年前的我,你會覺得這是一個極討厭的女人。」她說那時的自己「很驕傲,很不可一世,態度不好」。但她開始塑造一個與過去很不同的形象:一個超越了物質追求,重視道德、謙卑、寬容,並熱衷於慈善與教育的信徒。她說:「巴哈伊改變了我。」她希望宗教能幫助中國克服物質發展飛速而精神發展滯後的脫節狀態。我希望他們的新生能夠體現於他們作開發商的經營理念。

萬科的「硬漢」王石曾在昆明也表達了信仰的需求:「冥冥之中有一種力量,就是信仰。就是我們企業家,除了我們本身是賺錢、是盈利,是擔當,我們應該有信心(信念)。」他並且解釋說:「我是搞通訊的,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我現在如果堅守我的底線和倫理價值,我做一個億,會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突破做人的底線,我可以做10個億,20個億。」言下之意,因著他的信念,他寧願做一個億。他問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就是你做大的目的是什麼?」他接著說:「我們為我們的尊嚴活著,為我們的價值體系活著,最後多大,要有結果,要有目標。你覺得這樣活著要有意義,這是很重要的。」

兩次登上過珠峰的王石問:「人活著為什麼?」他給自己提供了答案:「如果我們缺少了信仰,把信仰當做GDP,把信仰當做為了賺錢,一切為了賺錢和GDP,把一切犧牲了,這是很糟糕的。」能夠聽到這些話,讓我非常興奮。

中國近百年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就是一個具有崇高信仰的政黨。正是這永恆的、崇高的信仰,引領著一代代共產黨人!「死」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過程。勇敢的人們,你們犧牲的時候疼不疼?你們倒下的時候冷不冷?當大地和泥土做了你們最後接納的時候,你們還有沒有自己不曾實現夢想的遺憾?在臨死前的恐懼和非人的折磨下,是否想過可以減輕痛苦保全生命的權宜之計?沒有!因為我們後來聽到的故事,全然是經過千秋萬代讓人唏噓不已的堅強犧牲!而所有的犧牲,沒有一個人是為了一己私利,沒有一點是為了個人權益!血肉之軀,誰會不怕疼?凡夫俗子,誰能視死如歸?我相信你們蹈死不顧的時候,頭頂高懸的是一盞信仰的旗幟!正是這崇高的信仰鐫刻在你們的生命里,變成了性格、變成了骨血,經過了百鍊變成了鋼鐵!這信仰讓中國共產黨由一個組織名詞變成了一種精神,形成了強大的力量,鍛造了一個民族,成長了一個國家。

「人總要相信些什麼,才不會度日時,跌入未知的黑洞里。」瑞典詩人托馬斯·特朗斯特羅姆的這句詩,描繪出信仰對人的作用。

信仰是怎樣產生的呢?

在茹毛飲血、穴地而居的原始社會,強悍的自然法則令人望而生畏,當時的人們無法理解電閃雷鳴、斗轉星移,無法面對生老病死、弱肉強食。出於對自然、生命以及一切未知事物的畏懼,他們將真實的飛禽猛獸或虛擬的神仙聖物,供奉為自己的圖騰,以此來戰勝恐懼、安頓靈魂,延續生命。

於是,從有了信仰開始,它就成為一種凝聚血緣、安定心靈、團結一致、共同對抗自然和各種外來威脅的精神力量。信仰是一種情感的紐帶,一種生存的寄託,一個組織、社會或國家所有成員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而統一的目標、統一的思想、統一的行動就成了信仰最被認同和接受的一種表現形式。

伴隨著信仰,人類一路走來。然而,儘管信仰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也在不斷豐富、延伸,但其精神內核和追求目標卻始終如一,那就是:創造個人價值,追求美好生活,實現人類大同。

正像詩人紀伯倫所說的那樣:信仰是我們心中的綠洲。這片綠洲,灌溉著自然,滋養著人類,凈化著心靈。人們一旦選擇了信仰,就意味著:為了共同的追求,為了神聖的理想必須篤定前行,無怨無悔。

信仰,似燈塔,引領著人們的靈魂,為了一個既定的方向不懈追求。

最後我們來看看一個關於信仰的寓言故事:

在花店的櫥窗里放著兩盆含苞未放的花:一盆是花店工人培育出來的,而另一盆是用高科技手段製作的,非常逼真。

客人問花店的工人說:「你們如何能知道哪一盤花是真的呢?」花店的工人微笑著說:「很簡單呀。它們中只有一盆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花才會開放。永遠不會開放的那盆花一定是假的。」

一個真正有信仰的人,也一定會不斷改變的。那不能開花結果的信仰也一定不是真的。信仰為什麼要堅定?心意搖擺,萬事不成。朝三暮四、牆上蘆葦是人生之大忌。誰都討厭出爾反爾的小人。對於信仰的態度,龍樹菩薩曾講過三種人:

上等人對自己的信仰,就像在石頭上刻的文字,就算風吹浪打,也難以磨滅。中等人的信仰,又如在泥土上刻的文字,只有一遇到狂風暴雨,只要一遇到外在變化,就會立馬消失。下等人的信仰,有如在水中寫的文字,隨時隨地都會變化。就算沒有外因,他自己也會因心情不同、想法不同而自行改變。

當然,這裡所說的信仰,不是「邪教」的信仰,「邪教」的信仰不是信仰,是愚昧。

登高山有助於提升人生的高度

「登高山」當然只是形象的說法,其實質是要用高度帶來的具體作用改變人生。

「高度決定視野,角度改變觀念,尺度把握人生」這是中央台一句非常經典的廣告詞。古人常說:登高望遠。有了高度,才能高瞻遠矚,視野開闊。視野開闊,得益於自己站的位置,只有站得高才能提升自己的境界。

和宇宙世界相比,個人永遠是渺小、微不足道的。和歷史發展的長河相比,個人的功績和貢獻也遠遠不足為道。可是,如果不登上山頂,又怎能有這樣的眼光和境界?

搜狐的老總張朝陽有一個愛好就是爬山,他爬了很多很著名的高峰。他說登山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攀登的感覺使你能夠加深你對人生的體會,其實人生就是一步一步朝著更高的地方爬。登山的感覺艱難危險,然而充滿著快樂,登上頂峰的那種感覺,你花多少錢也不賣。第二是登山可以從日常緊張的工作中擺脫出來,有一個徹底地放鬆。使自己跳出過去的工作場,站在遠方去回眸工作的狀態,工作的場景的,然後再反思我值不值得再幹下去。像張朝陽這種做法是非常好的,大多數的人是日常工作不斷重複,不斷重複,反覆地工作就是為了這樣生活,實際上人生不應該是這樣的。

那些曾為公司做出一些貢獻的人物、想躺在功勞薄上過一生的英雄們不就是登上了山麓或者山腰,無限放大了自己的光輝嗎?如果他們能夠登上山頂,相信看到的將是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成功無極限,攀登無極限。如果一個人的心性不高,更要通過努力去修鍊提升自己的境界,否則,是不能提到一般的快樂和幸福之上的。

歷代的高人都喜歡登高。從帝王將相到文人墨客,都留下無數登高的故事和詩詞歌斌。孔子「登泰山而小魯」,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都表達了內心對高度的嚮往。

人為什麼要登高呢?全國有那麼多高山,有那麼多公園,小孩都對動物園感興趣,大人就喜歡爬山。一到星期六,北京香山門口就堵車堵得不得了,來爬山的人實在太多太多。

山的魅力何在?一個字——高。我想,人們並不是來真正爬山,而是來尋找高度的,大多數人都活在平庸低俗之中,一個人在低俗中住久了就找不到動力和意義,就索然無味,就失去了心中的樂趣,而爬山卻能立即恢復靈魂的高度,至少能立即被高度所感染。

因為高度能產生意義,高度產生勢能,能產生感慨,能使人心中出現落差,而意識的流動主要由落差引發。正是這個落差出現,我們的大腦才會活躍,我們的智力才會迸發,我們的生命才會立即恢復生機與活力。

我對古今中外傑出的人士進行過系統研究,他們卓越的第一法則就是落差法則。一切的成功,一切的動力都源於心中的落差。沒有落差,水不會流,人不會動。我們之所以去爬山,是去有意或無意製造心理落差,讓死水一潭的人生又激起生活的波瀾,這才是爬山的本質所在。

沒有落差就沒有危機感,就會陷入平庸日常之中。你去看失敗的人是沒有落差感和危機感的,只有強者才能發現落差,尋找落差,而後去縮小落差的。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縮小落差和拉開落差的過程。我們總是陷入平凡平庸的僵局之中,這是問題之所在。因此,要想成功卓越,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趕快給自己、給單位製造落差。

爬山就是方法之一,而且最直接能發現山下芸芸眾生的迷失。我把這個迷失叫「平級迷失」。許多人都時常會陷入「平級迷失」之中,忘記了自己是幹什麼的,那麼,應該趕快製造出落差來。

當然,實現心中的高度,不只是爬山一條途徑。而且,今天最要緊的一件事,是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度,不斷地向著至高境界攀登,不斷地擴大與平庸者之間的落差,以形成強大的勢能。

境界的支點,靠心靈對外界的恰適把握!境界的覆蓋,是人與自然、社會、宇宙和諧共處相融共生及對其最大限度的包容。境界的主張,是對宇宙對人生對事物入乎其內而出乎其外,達到所見所思所做超越必然走向自由的探索與踐行。境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智慧,是華夏文明的大源流,是華夏文化的主航道。這是中華民族迥然區別於其他民族最為獨具的特色。

境界是長期探求、磨礪、修鍊、思悟而擁有的大氣芬芳、大家質地,大師氣象。境界不是方法,方法可以冥思苦索。境界不是技藝,技藝可以熟中生巧。境界是另一種高深的為人入事之道。

現在大家都在強調讀MBA、EMBA,都在談培養中國的企業家人才。但我總覺得,從認識層面上來說,企業家是「悟」出來的,而不是「讀」出來的。沒有悟,你得到的只是技能,而技能永遠都在過時;有悟,你才能提升境界,這是能補益你終生的東西。

(作者:陸天然/《互聯網時代方法論叢書》主編、中國互聯網方法論課題研究中心主任)

推薦閱讀:

家裡這麼裝更能提升財運
千萬富翁都在用此提升財運的秘籍
有哪些提升腦力的方法能夠預防老年痴呆?
怎樣提升個人魅力
八卦命理:中秋八月提升桃花運

TAG:人生 | 信仰 | 提升 | 高度 | 人生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