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雜因誦第三

  三二一、本經敘說若於結所系法生心縛者,則依序生愛、取、有……乃至純大苦聚集;若不生心系著,則苦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隨生貪著、顧念、心系著,那麼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追求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就好比種樹一樣,剛種的樹苗矮小軟弱,要用心愛護,使它安穩生長,再用糞土培壅根部,隨時以水灌溉,溫度調節適當,因為有這些的因素,然後那棵樹才能生長得高大。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貪著長養的話,就會生起恩愛;由於恩愛,所以就會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如果對愛結所攀緣之境,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舍觀,不生起顧念,心不縛著(即心不貪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摩執取就隨之息滅;執取息滅,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不招感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那麼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就好比種樹一樣,剛種的樹苗矮小軟弱,如果不去愛護,不使它安穩生長,不用糞土培壅,不隨時以水灌溉,溫度調節也不適當,那麼小樹苗就無法生長了。如果又挖斷它的根,砍斷它的枝幹,然後一段段的截斷,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風吹日晒,之後又燃火焚燒,燒成了灰燼,或被大風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不就是因為把那棵樹的根部斷截掉,乃至將它焚燒,使它消滅無蹤,那麼在未來世就不能生起了嗎?」

  比丘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比丘啊!對於愛結所攀緣之境也要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無欲觀、滅觀、舍觀,不生顧念,心不系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執取也隨之息滅;執取息滅,那麼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那麼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一經注釋:

  1、結所系法:根據第二四一經「云何結所系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結所系法。」可知即指六根對六境的攀緣逐求。

  三二二、本經意同三二一經,說明十支緣起,於所取法識住追逐名色而有隨後九支緣生。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如果諸根執取塵境時,隨生貪著、顧念、心系著,那麼他的心就會勞苦賓士(勞思耗神),到處追逐名色(精神與物質);由於有名色,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的生起;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有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就會對境生起愛欲;由於生起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就好比大樹有根干、枝條、柯葉、花果,它底下的根伸得深又穩固,又用糞土加以培壅,以水給予灌溉,所以這棵樹長得高大堅固,永世不朽。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隨生貪著、顧念、心系著,那麼他的心就會勞苦賓士,去追逐名色;由於有名色,所以就會有六入處的生起;由於有六入處,所以就會生起覺觸; 由於有覺觸,所以就會生起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就會生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也就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不生起顧念,不去系著,那心識就不會勞苦賓士,去追逐名色,那麼名色就會息滅;名色息滅,那麼六入處也就隨之息滅;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就不會有苦樂的感受;沒有苦樂的感受,就不會有愛欲的產生;沒有了愛欲,就不會去執取;不去執取,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就好比種樹一樣,不隨時加予愛護使它安穩生長,不以糞土培壅,不隨時以水澆灌,溫度不調適,那麼樹就不能長高了。如果又挖斷它的根、砍斷它的枝幹,然後一段段的斬截,一分又一分的解析,風吹日晒,之後又燃火焚燒,燒成了灰燼,或被大風刮散,或投入水流。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呢?不就是因為把那棵樹的根部斷截掉,……乃至將它焚燒,使它消滅無蹤,那麼在未來世就不能生起了嗎?」

  比丘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比丘啊!如果對於所執取的事物,能夠隨順作無常的觀照,常保持生滅觀、無欲觀、滅觀、厭觀,不生顧念,心不去系著,那心識就不會勞苦賓士,去追逐名色,那麼名色就會息滅;名色息滅,那麼六入處也就隨之息滅;六入處息滅,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覺觸息滅,那麼就不會有苦樂的感受;沒有苦樂的感受,就不會有愛欲的產生;沒有愛欲的產生,就不會去執取;不去執取,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那麼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就不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的產生,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二經注釋:

  1、所取法:根據第二四二經的經文「云何所取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所取法。」可知六根對六境的執取,即是所取法。

  三二三、本經敘說世尊告訴眾比丘,往昔當他未成正覺時,怎樣去觀察緣起的順逆。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生起這樣的思惟:這世間已陷入了苦難,有所謂的生、老、病、死、流轉、受生,然而一切眾生對於生、老、病、死,以及所依存的身體,卻不能如實地知道。

  我曾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因為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生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生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而生起覺證的知見: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招感了未來果報的因緣,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

  又思惟:到底是因為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未來的果報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未來的果報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實覺證而生起知見:知道是有所執取,所以才會有來世的果報;由於執取的因緣,所以才會有來世的果報。

  又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什麼原因、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執取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執取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實覺證而生起知見:知道執取是由於貪著、顧念、心系著,致使愛欲增長;由於有那些愛欲,所以就會有執取,就是由於愛欲的緣故而有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譬如因有膏油和燈炷,燈火才能燒得光明,如果經常添加膏油和燈炷,那盞燈的光明是否就能夠長久地保持呢?」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物質現象貪著、顧念、愛樂系著,由於增長愛欲的緣故,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有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我當時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這老、病、死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老、病、死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不再受生,就沒有老、病、死;由於來世的再生息滅了,所以老、病、死也就隨之息滅了。

  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來世的再生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沒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未來的果報息滅了,所以來世的再生也就隨之息滅了。

  又再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未來的果報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沒有執取,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執取息滅了,所以未來的果報也隨之息滅了。

  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執取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執取也就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所執取的事物都是變化無常,隨緣生滅,要遠離對它的貪慾,將它滅除凈盡,要舍離於它,心裡不去顧念,也不被它所系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因為愛欲息滅了,所以就不會有所執取;沒有執取,所以就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沒有未來的果報,所以就不會有來世的再生;沒有來世的再生,所以老、病、死、憂、悲、惱苦就不會再生起,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眾比丘啊!你們的意見怎樣呢?譬如膏油和燈炷用來點燃燈光,如果不增添膏油或整治燈炷的話,那麼那盞燈未來不就不能再燃燒光亮,耗盡材料,而逐漸熄滅了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又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所執取的事物能夠觀察它的無常與生滅,遠離對它的貪慾,將它滅除凈盡,舍離它,心裡不去顧念,也不被它系著,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就不會有所執取,……乃至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三經注釋:

  1、世間難入:「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譯作「此世間實陷於苦」。

  2、起無間等知:生起覺證的知見。南傳巴利本作「以般若現觀」。現觀即無間等,是透過禪定,不經語言文字等概念,而使真理直接呈現於面前的一種認識方式。般若,即智慧。

  三二四、本經敘說若於所取法味著,則如增草薪於火上,使其續燃,如是老病死苦相續;若不縛著則愛滅,譬薪火燒盡,如是老病死苦聚滅。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就如上文(即前經)所廣說一樣。差別的是:就好比運載十束、二十束、三十束、四十束、五十束、百束、千束、百千束的薪柴,把它堆積在一起燃燒,成為大火堆一樣。如果又有人增添一些乾草薪柴上去的話,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這大火是否就可長夜連續熾盛的燃燒么?」

  比丘回答說:「是這樣,世尊!」

  佛陀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諸根執取塵境而生起貪著、顧念、心系著的話,就會增長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就會去執取;由於執取,所以就會招感未來果報,……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眾比丘啊!如果那堆熾火燃燒的大火堆,不再給予增添薪柴乾草的話,眾比丘啊!你們意見怎樣?那堆大火堆是否就會熄滅了呢?」

  比丘答說:「是的,世尊!」

  佛陀接著說:「同樣地,眾比丘啊!如果對諸根所執取的塵境,能夠觀察它是無常、生滅之法,遠離貪慾,將它滅除凈盡,舍離於它,心不顧念、貪著的話,那麼愛欲就會息滅;愛欲息滅,那麼執取就跟著息滅。……就像這樣地廣為解說,……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二五、本經敘說世尊未修成正覺時,尋求生老病死苦之因,三轉覺悟無明乃至老病死苦之順逆十二緣起,亦即古仙人所覺之道。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回憶往昔還未修成正覺時,獨自在僻靜之處,專心禪思,作這樣的思惟:到底是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老死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會有老死呢?於是就依正思惟(如理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有受生,所以才會有老死;由於有受生的因緣,所以才會有老死。同樣地,對於有(未來果報)、取(追求執取)、愛(對境生愛欲)、受(與外境接觸而生之苦樂感受)、觸(根、境、識和合生的覺觸)、六入處(六根)、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等法。到底是有了什麼法,所以才會有名色呢?是由於什麼法的因緣,所以才有名色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有業識投胎之故,所以才會有名色;是由於業識投胎的因緣,所以才會有名色的生起。我當時作這樣的思惟:就以業識為限,不會超進名色,所謂由於業識,所以才會有名色;由於有名色,所以才會有六入處;由於有六入處,所以才會有覺觸;由於有覺觸,所以才會有苦樂的感受;由於有苦樂的感受,所以才會有愛欲;由於有愛欲,所以才會有執取(追求執取);由於有執取,所以才會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未來的果報,所以才會有來世的再生;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會有老、病、死、憂、悲、惱苦,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集起了。

  我當時也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老死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老死也跟著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因為沒有受生,所以就不會有老死;是由於受生息滅了,所以老死也跟著息滅。就像這樣地廣說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造作諸業)。

  我又作這樣的思惟:是什麼法沒有了,所以就不會有行(造作諸業)呢?是什麼法息滅了,所以行也跟著息滅了呢?於是就依正思惟,生起如實的覺證:知道是沒有無明(貪、瞋、痴等煩惱),所以就不會有行;是由於無明息滅了,所以行也跟著息滅;行息滅了,所以業識就息滅;業識息滅了,所以名色就息滅;名色息滅了,所以六入處也跟著息滅;六入處息滅,所以覺觸就息滅;覺觸息滅,所以苦樂的感受也就息滅;苦樂的感受息滅,所以愛欲就息滅;愛欲息滅,所以執取就息滅;執取息滅,所以未來的果報也就息滅;未來的果報息滅,所以來世的再生也息滅;來世的再生息滅,所以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息滅,就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當時,我曾作這樣的思惟:我已得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徑、成就古仙人大道的方法,古仙人就是遵行這種方法而去,我現在也要追隨而去。就比如有人遊走於空矌的荒野,當他排除荒草尋路時,忽然遇到了古人所行的古道,那人就順著古道而行,逐漸往前走,又見到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宮殿、園觀、浴池、樹林、清凈流水等景物。那人於是作這樣的思惟:我現在應當往告國王,使他知道這件事情。於是他即刻前去稟告國王說:『大王您當知道:我遊走於空矌的荒野,當我排除荒草尋路時,忽然發現了古人行走的古道,我就順著古道而行;我順路而走之後,又發現了古人的城邑、古王的宮殿、園觀、浴池、樹林、清凈的水流等景物,大王您可前往,並居住於其中。』國王聽後就前往那兒,並居住於其中,生活豐樂安穩,人民也熾盛興旺起來。

  現在我就像這樣,已找到了古仙人的大道、古仙人的途徑、古仙人的足跡、古仙人的去處,我要跟隨而去,就是所謂的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那些聖道看到了老病死、老病死的集起、老病死的息滅、老病死息滅的方法;也看見了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的集起、行的息滅、行息滅的方法。我對於此法乃是自知自覺,而成就正等正覺。然後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其餘外道的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等人啟示。那些四眾們聽法後都向於正道,樂於崇信,知道佛法的完善,因而梵行(清凈的宗教修持)增廣,獲得很多的利益,我就這樣的向他們開示顯發,使之歸於正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五經注釋:

  1、「時我作是思惟:齊識而還,不能過彼」:「時我作是思惟」原作「我作是思惟時」,今根據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改正。「齊識而還」,漢譯南傳大藏經作「此識由此以還」,齊識,即以識為限之意。「不能過彼」,漢譯南傳大藏經作「無超進名色」,。「彼」,是指名色而言。

  2、林木清凈:比對稍後文句作「林流清凈」,應指樹林及清凈流水而言。

  三二六、本經敘說尊者舍利弗詣尊者摩訶拘絺羅所,問起老死,乃至識為自作或他作等。摩訶拘絺羅尊者答以名色乃至老死苦等,有如三蘆之相依而立等事。最後彼此以互贊智慧明達做結。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舍利弗尊者與摩訶拘絺羅尊者住在耆闍崛山中。

  一天下午,舍利弗尊者從禪定中出定,前往拜訪摩訶拘絺羅尊者,彼此互相問訊慰安後,坐於一邊,然後告訴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么?」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您請發問,我知道的話當會回答。」

  舍利弗尊者於是就問摩訶拘絺羅尊者說:「您的意見怎樣呢?摩訶拘絺羅尊者!是否有老呢?」

  答說:「有。」

  舍利弗尊者又問:「是否有死呢?」

  答說:「有。」

  又問:「您的意見怎樣呢?老死是自己造作的呢?是別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別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不是自己也不是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老死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由於有生的因緣,所以就有老死的現象存在。」

  「像這生(受生)、有(招感的果報)、取(追求執取)、愛(愛欲)、受(苦樂的感受)、觸(根、境、識和合生的覺觸)、六入處(六根)等事乃至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識而生起的。」

  又問:「那識是自己造作的呢?是他人造作的呢?還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的呢?或者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的無因緣造作呢?」

  答說:「舍利弗尊者!那識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識是依名色為因緣而存在的。」

  舍利弗尊者又問:「摩訶拘絺羅尊者!您先說名色不是自己所造作、不是他人所造作、不是自己與他人一同造作、也不是既非自己也非他人所作的無因緣造作,然而那名色是依識為緣而生起的。可是現在您又說依名色為緣而有識,這是什麼道理呢?」

  摩訶拘絺羅尊者答說:「我現在將說個譬喻,像那有智慧的人就會因譬喻而了解。比如把三株蘆草立於空地,要彼此不斷地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如果拿去其中一株,那二株也就不能豎立著;如果拿去其中二株,剩下的一株一樣不能豎立著;彼此一定要不斷地相依持,才能保持豎立。同樣地,由於識的因緣,而有名色等事,也是這樣,彼此要不斷地相依,才能夠生長。」

  舍利弗尊者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摩訶拘絺羅尊者!在世尊的聲聞弟子中,能夠智慧明達,善於調伏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無所畏怖,得見如來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證的人,就是摩訶拘絺羅尊者您了!所以您才能有這樣極深奧的義理論辯,對於各種的問題,都能做圓滿的解答。您就如無價的寶珠一樣,被世人所頂戴,我現在頂戴摩訶拘絺羅尊者您,也是像這樣子。我今天在您這兒,很快樂地得到了殊勝的法益;其餘那些修習梵行的人,只要經常到他那兒,也同樣能得到殊勝的法益,因為那位摩訶拘絺羅尊者很善於說法的緣故。我現在就因這位摩訶拘絺羅尊者的說法緣故,應當以三十種事來讚歎、稱揚、隨喜。

  摩訶拘絺羅尊者啊!如果講說對老死要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法師;如果講說對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等事,要厭患、離欲、滅盡,這就叫法師。如果比丘能夠對老死厭患、離欲、向於滅盡而行道的話,這就叫法師;乃至對識厭患、離欲、向於滅盡而行道的話,這就叫法師。如果比丘對老死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法師;乃至對識能夠厭患、離欲、滅盡,不生起一切煩惱,心靈得到完善的解脫,這就叫法師。」

  摩訶拘絺羅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說得真好啊!說得真妙!在世尊的聲聞弟子中,智慧明達,善於調伏身、口、意三業,制伏諸惡行,無所畏怖,得見如來所示如甘露般的真理教法,就以這完足的甘露之法,而能自作證的人,就是舍利弗尊者您了!所以您能提出如此種種極深奧又有智慧的問題,就好比世間無價的寶珠,人人都頂戴一樣;尊者您現在就像這樣,普為一切修習梵行的人所頂戴、恭敬、奉事。我於今天快樂地得到殊勝的法益,且得與尊者您共論玄妙的法義。」

  當時,二位修習佛法的正士,彼此相隨喜,然後便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

  第三二六經注釋:

  1、摩訶拘絺羅:為佛陀弟子中,得四辯才,以善於回答別人的問題而知名之比丘。

  2、詣尊者摩訶拘絺羅:南傳巴利本作「摩訶拘絺羅詣舍利弗所」。主客相反。

  3、甘露法:喻如來所訓示的真理教法,有如清涼的甘露,令眾生熱惱消除、心意快樂,而得解脫。

  4、當以三十種讚歎稱揚隨喜: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應以此等三十六事當予隨喜」。所謂三十種即次段所言對十二緣起法後十支的三種修習成就:一、對十事的厭患、離欲滅盡。二、對十事能滅盡而行道。三、對十事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南傳三十六事,即是對十二緣起法的三種修習成就。

  三二七、本經敘說愚痴無聞凡夫因不能於識生厭,故不能得到解脫;多聞聖弟子則能於識生厭,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痴無聞的凡夫雖能對這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體厭患、離欲、背舍,然而卻無關於意識之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看見這由四大所造作的身體會有增、減的變化,生時有取,死時有舍,(所以能起勝解,厭離這個身體);然而對於心、意、識來說,愚痴無聞凡夫卻不能生厭、不能離欲、不能解脫。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長夜以來對這意識保護愛惜,被我見系縛,如果對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時,就說: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識之中、或是意識在我之中。所以愚痴無聞凡夫不能對那意識生起厭患、離欲、背舍。

  愚痴無聞凡夫寧可對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系著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對這意識系著是我、我所有。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見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終,或許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識卻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剎那轉變,不斷變異生滅。就像獼猴在樹林間遊玩一樣,片刻之間,到處攀捉枝條,丟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識也就像這樣,不斷變異生滅。

  多聞聖弟子對於一切的緣起現象應當作完善地思惟觀察,所謂依快樂覺觸的因緣,就會生起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感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快樂感受的覺起;如果快樂的覺觸息滅了,那麼依快樂覺觸因緣所生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如對快樂的感受所說一樣,像這苦觸(痛苦的覺觸)、喜觸(歡喜的覺觸)、憂觸(憂傷的覺觸),乃至依舍觸(不苦不樂的覺觸)因緣所生起的舍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當這舍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舍受的覺起;如果那舍觸息滅了,那麼依舍觸因緣所生的舍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他會做這樣的思惟:這感受是依觸而生、依觸而樂、被觸所縛,由於每一個覺觸是快樂的,所以每一種感受就是快樂的;如果每一個快樂覺觸息滅了,那麼每一種快樂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像這樣,多聞的聖弟子對這物質色身要生起厭嫌,對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也要生起厭嫌,因為對這五蘊厭嫌,所以就不會去愛樂它;不去愛樂它,所以就可得到自在解脫。解脫知見:我再生的因素已滅盡,清凈的梵行已建立,所應做的事已做好,自己知道此生是最後身,不再流轉於生死輪迴中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二八、本經敘說旨意與第三二七經相同。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痴無聞的凡夫雖能對這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體生起厭患、離欲、背舍,但卻無關於意識之事。為什麼呢?因為他們看見這由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會顯現增減的變化,生時有取,死時有舍,(所以能起勝解,厭離這個身體);然而對於心、意、識來說,那些愚痴無聞凡夫卻不能對它生起厭患、離欲、背舍,長夜以來對它保護愛惜,被我見系縛,如果對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時,就說: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識之中、或是意識在我之中。所以,愚痴無聞凡夫不能對那意識生起厭患、離欲、背舍。

  愚痴無聞凡夫寧可對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系著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對這意識系著是我、我所有。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見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終,或許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識卻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剎那不停地做種種地轉變,不斷變異生滅。就像獼猴在樹林間遊玩一樣,片刻之間,到處攀捉枝條,丟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識也就像這樣,會作種種的改變,不斷變異生滅。

  多聞聖弟子對於一切緣起的現象要作思惟觀察,所謂依快樂覺觸因緣就會生起快樂的感受,當快樂的感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快樂感受的覺起;如果快樂的覺觸息滅了,那麼依快樂覺觸因緣所生的感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如對快樂的感受所說一樣,像這苦觸(痛苦的覺觸)、喜觸(歡喜的覺觸)、憂觸(憂傷的覺觸),乃至依舍觸(不苦不樂的覺觸)因緣所生起的舍受(不苦也不樂的感受),當這舍受覺起時,就要能如實地知道舍受的覺起;如果那舍觸息滅了,那麼依舍觸因緣所生的舍受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就好比兩支木棒彼此在一起互相磨擦才能生火一樣;如果這兩根木棒離散了,火花也就隨之熄滅了。同樣地,所有一切的感受都是依覺觸為緣而集起,由覺觸而生,由覺觸而集。由於每一種覺觸的集起,也就會有每一種感受的集起;所以每一種覺觸息滅了,那麼每一種感受的集起也就會隨之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生。多聞聖弟子能夠這樣地去觀察的話,就可自物質現象中得到解脫,自感受、想像、意志行為、心識等精神現象中得到解脫,自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中得到解脫,我說那位多聞聖弟子已經自生死流轉的痛苦中得到自在的解脫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三二九、本經敘說觀取內觸法宜知眾苦依五蘊而生,五蘊依愛欲而生,愛欲依色而生。色如路邊有毒水池,不可喝飲;能不愛染色境,才能得到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所說的內觸法(內心觀察之法),你們是否能觀取了呢?」

  當時,有一位比丘從座席起來,整理衣服,向佛陀頂禮後,恭敬合掌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您所說的內觸法,我已能觀取了。」這時,那位比丘就在佛前自己做了種種的解說,而世尊聽了種種的解說後也都感到不合意。

  那時,阿難尊者侍立在佛陀後面,手拿著扇子為佛陀搧涼,佛陀就告訴阿難說:「依照聖法與聖律所說的內觸法,實在不同於這位比丘所說的。」

  阿難稟告佛陀說:「現在正是時候了,希望世尊您能為眾比丘解說賢聖的正法、戒律所說的內觸法,眾比丘聽聞後,當會接受奉行。」

  佛陀告訴阿難說:「很好啊!要仔細聽!我將為你們解說。如果眾比丘想要觀取內觸法,就應作這樣地思惟:這眾生所有種種眾苦的生起,這痛苦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生起而顯現)呢?作這樣的觀取時,將可知道這痛苦是以所依之五蘊為因、依五蘊而集、依五蘊而生、依五蘊而轉。其次,比丘啊!觀取內觸法,又要思惟這所依之五蘊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當他這樣地觀取時,將又可知道這所依之五蘊是以愛欲為因、依愛欲而集、依愛欲而生、依愛欲而轉。再其次,比丘啊!觀取內觸法時,當又要思惟知道愛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做這樣地觀取時,將可知道這世間令人想念的端正美好色境,因對它愛生而後有愛欲生,因對它愛系而後有愛欲系,因對它愛住而後有愛欲住。

  如果一切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所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作常住想、作恆久想、作安穩想、作無病想、作是我想、作是我所有想,而有這樣認見的話,那麼對這色境的愛欲就會增長;愛欲增長後,所依之五蘊就會增長;五蘊增長後,痛苦就會跟著增長;痛苦增長後,那麼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他就不能解脫痛苦了。譬如路邊清涼的池水,香味具足,可是有人把毒藥摻入其中,在這春天陽光普照的時節,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風熱乾渴所逼,爭著要來飲水。這時有人告訴說:『漢子!這雖是一個清涼的水池,色香味具足,可是池中有毒藥,你們不要去喝飲。如果喝了這水的人,或者會把你毒死,或者會讓你痛苦得半死。』可是那位口渴的人卻不相信勸告而去飲水,雖然喝到了美味的池水,但一會兒之後,就或被毒死,或痛苦得半死。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看見世間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就作常住的認見、作恆久的認見、作安穩的認見、作無病的認見、作我見、作我所見……乃至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可想念端正美好的色境,能夠觀察它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無常、痛苦、空(不真實)、非我(無我),那麼對它的愛欲就會舍離;愛欲舍離,所以所依之五蘊就會舍離;五蘊舍離,所以痛苦就會舍離;痛苦舍離,所以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就會舍離了。就比如路旁清涼的池水,香味具足,有人把毒藥摻入其中,在春天陽光普照的時節,所有在路上行走的人,因被風熱乾渴所逼,爭著要來飲水。這時有人告訴說:『這水裡有毒!你們千萬不要喝飲,如果喝了這水的人,或者會把你毒死,或者會讓你痛苦得半死。』那人聽了,就這樣地想著說:這水裡有毒,如果喝了這水的話,或許會把我毒死,或者會使我痛苦得半死,我且忍著乾渴,吃些乾麵飯,而不取水來喝。同樣地,如果沙門或婆羅門對於世間可想念的色境,能夠觀察它就如疾病、如癰腫、如毒刺、如兇殺一樣,是無常、痛苦、空、非我,……乃至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以,阿難啊!對於這內觸法要像這樣地去了解;對於過去與未來,也要運用同樣的方法,做這樣的觀察。」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二九經注釋:

  1、何生、何轉:「轉」原作「觸」,今根據其它經文類句及巴利本相對經文予以改正。「雜阿含經論會編」亦改為「轉」字。本經其它類句也皆作改正。

  2、億波提:佛光阿含藏此處注云:「『億波提』又作『優波提』,即『有依』、『所依』、『生之要素』。諸法依之生起的條件,即名『依因』,故有『依仗』、『依託』之意。又,證阿羅漢自知不受『後有』,即證已無『億波提』。」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之註解則作「五蘊」。

  3、愛生、愛轉:「轉」原作「觸」字,今改正。

  4、端正之色:「端」原作「諦」,今改正。「雜阿含經論會編」亦改為「端」字。

  三三○、本經敘說若依序思量十二因緣生起之因,則如實知苦而滅無明,得盡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要怎樣思量觀察,才能正確滅盡一切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呢?這時,應當思量眾生所有一切苦惱,有種種的差別,然而這一切的苦惱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生起顯現)呢?要思量都是以執取為因,依執取而集,依執取而轉。如果能夠把執取滅除無餘,那麼眾苦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他所用來滅除苦惱的方法,依次修行那滅苦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執取滅除。

  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當思量那執取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思量那執取都是以愛欲為因,依愛欲而集,依愛欲而轉。如果能夠把愛欲永遠滅除無餘,執取也就會隨之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執取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執取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愛欲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那麼就應再思量那愛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愛欲是以感受為因,依感受而集,依感受而轉。如果能夠把那感受永遠滅除無餘,那麼愛欲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愛欲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愛欲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感受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就應再思量那感受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感受是以覺觸為因,依覺觸而集,依覺觸而轉。如果能夠把那覺觸永遠滅除無餘,那麼感受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覺觸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覺觸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覺觸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覺觸是以六入處(六根)為因,依六入處而集,依六入處而轉。如果能夠把那六入處永遠滅除無餘,那麼覺觸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六入處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六入處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就應再思量那六入處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六入處是以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為因,依名色而集,依名色而轉。如果能夠把名色永滅無餘,那麼六入處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名色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名色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名色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名色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名色是以業識(雜染的識)為因,依業識而集,依業識而轉。如果能夠把那業識永滅無餘,那麼名色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業識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業識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業識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業識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業識是以行(身、口、意造作諸業)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轉。如果造作了一切福行,就會生起良善的業識;如果造作了不福不善行,就會生起不善的業識;如果造作了無有行(即無所得行、空行),就會生起無所有的業識。這就是業識是以行為因,依行而集,依行而生,依行而轉了。如果能夠把那個行永滅無餘,那麼業識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行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行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行滅除。

  又其次,如果比丘思量觀察要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這時,應再思量那行是以什麼為因?依什麼而集?依什麼而生?依什麼而轉呢?要知道那行是以無明(愚痴沒有智慧)為因,依無明而集,依無明而生,依無明而轉。那福行是依無明為緣而有,非福行也是依無明為緣而有,非福不福行(既非福也非不福之行)也還是依無明為緣而有。所以當知:那行是以無明為因,依無明而集,依無明而生,依無明而轉。如果能夠把無明永滅無餘,那麼行就會息滅。要如實地知道他所用來滅除無明的方法,依次修習那滅除無明的方法,這就叫比丘知趨向於正確滅盡苦惱,徹底地脫離苦海,就是所謂的要把無明滅除。」

  佛陀告訴比丘說:「你們的意見怎樣呢?如果不喜愛無明而生起了明(智慧)的話,那麼還會再依那無明為緣而去造作福行、非福行、無所有行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不會,世尊!為什麼呢?因為多聞聖弟子不喜愛無明而生起明的話,那麼無明一息滅,行就會跟著息滅;行息滅,業識就會息滅,……就像這樣,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息滅,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也就息滅了。」

  佛陀說:「答得真好啊!答得真妙!比丘啊!我也是同樣的說法。而你們也知道這個道理,緣於每一種法的生起,所以就有相對每一法的產生;如果那緣起的每一種法息滅,那麼相對而生的每一法也就會息滅、靜止、清涼、寂滅、不再生起了。如果多聞的聖弟子厭離對無明的欲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當自己在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時,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感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或者當自己在領受自己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時,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自己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身體毀壞時,壽命滅盡了,也知道對這所領受的一切苦樂的感受,就要跟著滅盡無餘了。就好比一個強壯有力的人,拿取剛燒熟的瓦器,趁熱置於地上,一會兒瓦器就碎壞了,那熱氣也全部消失了。同樣的,如果比丘厭離對無明的欲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就能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受,如實地知道我在領受壽命範圍苦樂的感受,當身壞命終時,所有一切領受的苦樂感受,都將滅盡無餘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經注釋:

  1、「何生、何轉?……取生、取轉」:此二「轉」字原皆作「觸」字,本經其它類句皆同,現根據「雜阿含經論會編」改正。

  2、苦滅道跡:滅除苦惱的方法。

  3、向次法:依次向入苦滅之法。

  4、身分齊受所覺:分齊,周邊、範圍之意。受,領受、感受。所覺,指苦樂之感覺。全句謂領受自身周圍苦樂的感覺。

  三三一、本經敘說佛陀為比丘講說甚深緣起法,也就是十二因緣之順逆,以及有為、無為、苦滅、相續滅、涅槃等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一位比丘說:「我已超越了迷惑懷疑,出離於仿徨猶豫,拔除了邪見的毒刺,不再退轉道心了。由於我心已無所執著了,什麼地方還會有我呢?我將為眾比丘說法,為眾比丘講說賢聖者出世與空相應的緣起隨順之法。就是所謂由於有這個現象存在的緣故,所以才會有這件事的存在;由於有這件事的存在,所以才會有這件事的生起。所謂由於無明(愚痴沒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身、口、意諸業),由於行而有識(業識),由於識而有名色(六根未具之胚胎),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六根),由於六入處而有觸(覺觸),由於觸而有受(苦樂的感受),由於有受而有愛(愛欲),由於愛而有取(追求執取),由於取而有有(招感未來的果報),由於有而有生(來世的再生),由於生而有老、病、死、憂、悲、惱苦,種種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乃至像這樣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像這樣地說法後,然而那些比丘們仍然有所疑惑猶豫。他們先前把沒有得到的境界做已得到的想法,沒有獲得的境界做已獲得的想法,沒有證悟到的境界做以證得的想法;所以現在聽聞佛法後,心裡產生憂苦、悔恨、昏暗、障礙。為什麼呢?因為這佛法極深奧之處,就是所謂的緣起法;而又有更加倍極深奧難見之處,就是所謂的出離一切執取、愛樂滅盡、沒有貪慾、寂靜不生、涅槃寂靜之法;這二種法,就是有為與無為法。有為法,就會或生、或住(保持)、或異(變壞)、或滅(息滅);無為法則是不生、不住、不異、不滅,這就叫比丘諸行(所有一切流轉的物質與精神現象)的苦惱已寂滅不生,得到了涅槃境地。由於有因緣的集起,所以才會有苦惱的集起;由於因緣息滅,所以苦惱就會息滅。要斷阻一切苦惱因緣的途徑,滅除一切相續的現象,一切相續的現象滅除後,這就叫盡苦際。那些殘餘的苦惱如果滅除、靜止、清涼、寂靜、不生了,那麼所謂一切的執取就會斷滅、愛樂滅盡、沒有貪慾、寂滅不生、涅槃寂靜。」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三二、本經敘說愚痴者與黠慧者都會對境而生苦樂之受,但愚痴者不修梵行,故不得解脫;黠慧者知修梵行,無明斷,愛緣盡,故得解脫。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愚痴無聞的凡夫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系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在自己有這意識的身體,在外有名色(精神與物質現象)的存在,就由這二者的因緣而生起覺觸的作用。這六觸涉入所覺觸的現象中,愚痴無聞的凡夫因而生起種種苦樂的感受。是那六種觸入處呢?就是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如果有智慧的人被無明所覆蓋,愛緣所系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同樣地,自己也是有這意識的身體,而外有名色的存在,就由這二者的因緣而生起六觸入處。由於六觸所覺觸的緣故,有智慧的人因而就會生起種種苦樂的感受。是那六種覺觸呢?就是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愚痴的人和有智慧的人,他們對於我所修習的一切梵行,有什麼差別嗎?」

  比丘回答佛陀說:﹁世尊您是正法的根本、正法的眼目、正法的憑依,希望您能為眾弟子們廣為解說,眾比丘聽聞後,當會信受奉行。」

  這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要仔細聽啊!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解說。眾比丘啊!那愚痴無聞的凡夫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系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如果他的無明不斷除,愛緣不滅盡,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還是又會被受生;由於這個身體還會被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為什麼呢?因為這愚痴凡夫根本就不修習梵行,行向正確滅盡苦惱,徹底脫離苦海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還又受生;由於這個身體還又受生,所以就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

  如果是有智慧的人被無明所蓋覆,被愛緣所系縛,而得此有意識的身體。如果他的無明斷除了,愛緣也滅盡了;由於無明斷除,愛緣滅盡的緣故,所以身壞命終之後,這個身體便不再受生;由於這個身體不再受生的緣故,所以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為什麼呢?因為他能先修梵行,行向正確滅盡苦惱,所以能徹底脫離苦海。因此他身壞命終後,這個身體就不再受生;由於不再受生,所以就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了。這就叫愚痴凡夫與有智慧的人,他們對於我所修習的一切梵行,種種不同的差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三三三、本經敘說此身非汝所有,亦非餘人所有,全為過去業緣所生。若能知道這緣起之法,則能知見世間生滅之現象,而得出離、滅苦,究竟苦邊。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裡。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這個身體不是你所擁有,也不是其它的人所擁有。所謂的六觸入處,乃是自己先前所造的業,才招感受生這個根身。是那六種觸入處呢?就是指眼觸入處,以及耳、鼻、舌、身、意等觸入處。那些多聞的聖弟子對於一切緣起的現象要作完善地如理思惟觀察:知道有這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並知道由於這裡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會招感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集起,這就叫有主因、有助緣,所以才有世間的集起。又知道說由於這裡沒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沒有六識身的存在,也沒有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的存在。又知道說由於這裡沒有存在的因緣,所以就不會招感來世的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像這樣,種種純粹大苦的結聚就會息滅。如果多聞的聖弟子對於世間的集起與世間的寂滅,能夠如實正確的知道,善於洞見、善於覺知、善於趨入,這就叫聖弟子已招致這完善的正法、得到這完善的正法、知道這完善的正法、趨入這完善的正法,能夠覺知、覺見這世間的生滅現象,成就了賢聖者的出離、真實寂滅、正確滅盡苦惱,徹底脫離苦海。為什麼呢?因為多聞的聖弟子能夠如實地知道世間集滅的現象,善於洞見、善於覺知、善於趨入的緣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之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三經注釋:

  1、「本修行願,受得此身」: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此乃依先業所造者,依先業所思考者,依先業所感受者。」意即此身乃由自己往昔所造諸業而來。

  三三四、本經敘說因緣法與緣生法,不管如來出世、未出世,皆常住法界,但如來成正覺後,此法才經佛開示顯發於世,多聞聖弟子於因緣法與緣生法,應如實正知。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將講說因緣法與緣生法。

  什麼是因緣法(即緣起法)呢?就是說由於這個現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個現象的存在,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愚痴沒有智慧)而有行(造作諸業),由於行而有識(業識),……乃至這種種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什麼是緣生法呢?就是指因緣法所產生的無明、行……等。無論諸佛出世或未出世,這緣生法都恆常地顯現在一切現象上,也普遍地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為諸法之所依止。那些如來都是自己覺知了這緣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它的義理,所謂由於無明而有行,……乃至由於有來世的再生,所以就有老死的現象。無論諸佛出世或未出世,這緣生法都是恆常不變,顯現在一切現象中,也是一切法之所依止,那些如來都是自己覺知了這緣生法,而修成正等正覺,然後為人演說,開示顯發它的義理,所謂由於有受生,所以就會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這一切緣生之法都是法住(妙理之所依住)、法定(法性常住)、法如(法如常不變)、法爾(法自然如此),諸法不離真如,諸法不異於真如,詳細觀察這緣生的真理,既真實又不錯亂顛倒。像這樣隨順因緣而生起,這就叫緣生法。所說的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等現象,這就叫緣生法。

  多聞聖弟子對這因緣法與緣生法要有正確的認知,完善的觀察,不探求過去說:『我過去世是有,還是無呢?我過去世是什麼等級類別呢?我過去世是如何呢?』也不探求後世說:『我於後世是還有存在呢?還是都沒有了呢?後世如果還有存在,是屬於那一類呢?我又是怎樣的呢?』對現在世不猶豫說:『這是什麼等級?為什麼有我呢?我前世是誰?我死後將往那裡去呢?這眾生從什麼地方來?在這裡死後,將來又會往那裡去呢?』如果沙門、婆羅門生起了凡俗的見解,被它所系縛,就是說被我見所系縛,被眾生見所系縛、被壽命見所系縛、被忌諱吉慶見所系縛。這時都要把它斷滅,全部了知,斷除它的根本,就如砍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之法。這就叫多聞聖弟子對於因緣法與緣生法,有如實正確的認知,善於觀察、善於覺知、善於修習、善於趨入。」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四經注釋:

  1、因緣法及緣生法:因緣法,比對第三三六經實即緣起法。印順導師佛法概論第十一章第二節「緣起的流轉與還滅說」:「緣起可解說為『為緣能起』;緣生可解說為『緣所已生』。這二者顯有因果關係,但不單是事象的因果,佛說緣起時,加了『法性、法住、法界常住』的形容詞,所以緣起是因果的必然理則,緣生是因果中的具體事項。現實所知的一切,是緣生法;這緣生法所有必然的因果理則,才是緣起法。緣起與緣生即理與事。緣生說明了果從因生;對緣生而說緣起,說明緣生事相所以因果相生,秩然不亂的必然理則,緣生即依於緣起而成。」

  2、若佛:佛,巴利本作「諸佛」。

  3、法住:為法性十二名之一,真如之妙理,必住於一切事物中,故稱法住。

  4、法界:為法性十二名之一,即諸法依之所。

  5、法定:定,原作「空」,今依「雜阿含經論會編」及「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改正。法定,即法性常住。亦法性十二名之一。

  6、法如:即法如常不變之意。

  7、法爾:其法自然如此。

  8、法不離如:如,即真如,是真實不虛,如常不變之義。真如是法界相性真實如此之本來面目,恆常如此,不變不異,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即無為法。亦即一切眾生的自性清凈心,亦稱佛性、法身、如來藏、實相、法界、法性、圓成實性等。

  9內不猶豫:內,指現在世。猶豫,遲疑不決。

  三三五、本經敘說若離「一、異」二邊即是中道,若如實知緣生緣滅,斷無明而生明,就可成就不生法,使純大苦聚滅,是則為大空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將為你們說法,從開始、中段到後部都很殊勝,有完善的義理,美好的法味,純一圓滿清凈,梵行很清白,就是所謂的大空法經。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將為你們講說。什麼是大空法經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愚痴沒有智慧),所以有行(造作身、口、意諸業),由於行,所以有識(業識),……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

  由於受生,所以就會有衰老死亡的現象,如果有人問說:『那是誰老死?老死的是誰呢?』他就回答說:『我就是老死,現在老死的是我,老死就是我。』所謂:『生命就是身體。』或者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這都是同一生命的意涵,然而卻有種種的說法。如果認見說:『生命就是身體。』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如果又認見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那也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對這二種偏執的邊見,內心不可追隨,要正向於中道。賢聖出現於世間,有真實不顛倒的正見,所謂由於受生,所以就會有老死。同樣地,受生是依於所招感的果報;果報是依於追求執取;執取是依於愛欲;愛欲是依於感受;感受是依於覺觸;覺觸是依於六根;六根是依於精神與肉體的名色;名色是依於業識;業識是依於所造作諸業。

  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所以會造作諸業。如果又有問說:『造作諸業的是誰?造作的諸業屬於誰?』他就回答說:『造作諸業的是我,造作的諸業是我所有。』他的認見與『生命就是身體』,或說『生命不同於身體,身體也不同於生命』一樣。他所認見『生命就是身體』的說法,那是修持梵行的人所沒有的;或者說『生命異於身體,身體也異於生命』的見解,那也是修持梵行者所沒有的。要脫離這二種偏執的邊見,而正向於中道。賢聖出現於世間,有真實不顛倒的正見,所謂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所以會造作諸業……。

  眾比丘啊!如果遠離對無明的欲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所謂是誰老死、老死的是誰等問題,這些老死問題就會斷除,即知斷除老死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不滅之法(即涅槃法)。如果比丘能夠遠離對無明的欲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那麼所謂是誰受生、受生的是誰……乃至誰造作諸業、所造作諸業屬於誰等問題,這造作諸業等問題就會斷除,即知道斷除造作諸業的根本,就如截斷多羅樹頭一樣,在未來世成就不生不滅之法。如果比丘能夠遠離對無明的欲願而生起光明的智慧,把那愚痴無明斷滅,那麼諸業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這就叫大空法經。」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五經注釋:

  1、大空法經:瑜伽師地論解釋說:「一切無我,無有差別,總名為空,謂補特伽羅(眾生)無我,及法無我。補特伽羅無我者,謂離一切緣生行外,別有實我不可得故。法無我者,謂即一切緣生諸行性非實我,是無常故。如是二種,略攝為一,彼處說此名為大空。」

  三三六、本經敘說十二緣起之大意,及分別十二支之內容。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世尊告訴眾比丘說:﹁我現在為你們講說緣起法的法相,以及它的分別義理。你們要仔細聽!好好地思考!我就將為你們講說。

  什麼叫緣起法的法相呢?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無明,所以有行,……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這就叫緣起法的法相。

  什麼是它的分別義理呢?所謂由於無明而有行這一事,到底怎樣叫無明呢?如果不知到過去、不知到未來、不知現在(不知三際),不知道內(心理)、不知道外(身體或外物)、不知道內外,不知道業、不知道報、不知道業報,不知道佛、不知道法、不知道僧(不知三寶),不知道苦、不知道集、不知道滅、不知道道(不知四聖諦),不知道因、不知道因所起之法(即不知因果),不知道善不善、有罪或無罪、習或不習,不管是劣或勝,染污或清凈,它的分別緣起,都完全不知道;對六觸入處,不能如實地覺知;對於每一事都不知道、不察見、不能覺證、愚昧、無明、昏暗,這就叫無明。

  『由於無明而有行』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行呢?所說的行有三種||身行(身之所行)、口行(口之所語)、意行(意之所思)。『由於行而有識』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識呢?就是所謂的六識身(六種心識) ||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由於識而有名色』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名呢?就是所謂的四無色陰(四種非物質的精神現象) ||受陰(感受)、想陰(想像)、行陰(意志行為)、識陰(心識)。怎樣叫色呢?就是所謂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以及由這四大元素所和合造作的物質,這就叫做色,這物質的色與前面所說精神的名二者和合就叫名色。『由於名色而有六入處』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六入處呢?就是所謂的六種內入處(六根)||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由於六入處而有觸』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觸呢?就是所謂的六觸身(六種由根、境、識和合產生的感覺作用)||眼觸身、耳觸身、鼻觸身、舌觸身、身觸身、意觸身。『由於觸而有受』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受呢?就是所謂的三受(三種感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由於受而有愛』這一事,到底怎樣叫愛呢?就是所謂的三愛(三種愛欲)||欲愛(欲界的愛)、色愛(色界的愛)、無色愛(無色界的愛)。『由於愛而有取』這一事,到底怎樣叫取呢?就是所謂的四取(四種執取)||欲取(貪慾取著色等五境)、見取(妄執五蘊是我)、戒取(執取不如理之禁戒)、我取(即我語取,執取種種我見之言語)。『由於取而有有』這一事,到底怎樣叫有呢?就是所謂的三有(三界的生死果報)||欲有(欲界的生死果報)、色有(色界的生死果報)、無色有(無色界的生死果報)。『由於有而有生』這一事,到底怎樣叫生呢?就是說如果各個眾生,在各個種類里誕生,或越過各種因緣和合而出生時,就可得到陰(五陰之身)、得到界(性體)、得到入處(六入處)、得到壽命,這就叫生。『由於生而有老死』這一事,到底怎樣叫老呢?就是說假如一個人頭髮斑白,頭頂禿露,皮膚鬆弛,根身退化,四肢軟弱無力,背部佝僂,垂頭呻吟,呼吸短促,拄杖而行,身體黧黑,全身斑駁,愚鈍衰頹,舉動艱難,瘦弱不堪,這就叫做老。怎樣叫死呢?就是說各個眾生,在各個種類里會有歿沒、遷移、身壞、壽盡、火離(冰冷)、命滅的現象,這是舍陰(身體)的時刻已到,這就叫做死。這死亡和前面所說的衰老相合,這就叫老死。(前面所述)就叫十二緣起法的分別義理了。」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眾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都願遵奉修行。

  第三三六經注釋:

  1、法說:佛光阿含藏注云:「即指佛說法相」。

  2、義說:佛光阿含藏注云:「即佛分別義理、義利、義趣」。

  3、「若彼彼眾生……得命根,是名為生」: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作「於各種眾生之類,各種眾生之出生、出產、降生、誕生、諸蘊之顯現,諸處之獲得,諸比丘!以此謂之生。」

  三三七、本經敘說「緣起法」非世尊作,非餘人所作,彼為法界常住,為如來所覺,而後為眾生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有一位比丘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所說的緣起法是世尊您所創作的呢?還是別人所創作的呢?」

  佛陀告訴比丘說:「所說的緣起法,並非我所創作,也不是別人所創作。但是那緣起法無論如來出現世間或未出現世間,它都常住於法界中。而如來自己覺證了這緣起法,成就了正等正覺,然後再為一切眾生詳細分別演說,開發顯示它的義理。就是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就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就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所以就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息滅,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當時,那位比丘聽聞佛陀的說法,滿心歡喜,願遵奉修行。

  三三八、本經敘說法非自作自覺,亦非他作他覺,應離斷、常二見,處於中道而說法。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拘留搜國的調牛聚落里。

  那時,有一位婆羅門來到佛陀住處拜訪,和世尊見了面,彼此相慶賀慰問,慶賀慰問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您的意見怎樣呢?瞿曇啊!法是由自己創作,自己覺證的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我說你這問題是屬於邊見,不可記說,法由自己創作,自己覺證,這就是邊見,我不予回答。」

  「您的意見怎樣呢?瞿曇啊!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的嗎?」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你問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這也是不可記說的邊見,我不予回答。」

  婆羅門請問佛陀說:「為什麼我問『法是由自己創作,自己覺知』的問題,您答說這是屬於不可記說的邊見;問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他人所覺知』的問題,您也答說這是屬於不可記說的邊見,這是什麼道理呢?」

  佛陀告訴婆羅門說:「如果執持說法是由自己所創作、自己所覺知,那麼就會墮入常見之中;如果執持說法是由他人所創作,由他人所覺知,那麼就會墮入斷見之中。如來分別解說法的義趣、及它的法相,是離此斷、常二邊,依於中道而說法,所謂由於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由於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所以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如果愚痴沒有智慧息滅,那麼諸業的造作就會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那位婆羅門歡喜不已,從座席起來離去。

  第三三八經注釋:

  1、無記:屬邊見,不可記說,不予回答。

  三三九、本經敘說若離有、無二見,則為正見;若見緣生緣滅,離有、無二邊,則為依中道而說。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那梨聚落深林中的待賓舍里。

  那時,大迦旃延尊者來到佛陀住處,向佛陀頂禮後,退坐一邊,稟告佛陀說:「世尊啊!就如世尊您所說的正見,到底怎樣叫正見呢?世尊您是怎樣安立正見的呢?」

  佛陀告訴大迦旃延說:「世間大多依於二種極端見解,不是依於執持恆常的有見,就是依於執持斷滅的無見,被偏執系縛著;由於被偏執系縛的緣故,所以有人就依止於有,有人就依止於無。如果沒有這個偏執的話,那麼內心對境的貪著,以及根深蒂固的習氣,便不會去執取、不會去固持,更不會計執有一實體的我存在。當苦惱的因素生起時,知道苦惱的生起;當苦惱的因素息滅時,知道苦惱的息滅。對於那樣的現象,不懷疑、也不迷惑,這不是依於他說,而是由自己覺證得知,像這樣就叫正見,這就是如來所安立的正見。為什麼呢?因為能夠依正慧如實地觀照世間的集起,那麼就不會執持世間是無的斷見;能夠依正慧如實觀照世間的息滅,那麼就不會執持世間是有的常見。這就叫離於有無二邊,依中道而說。所謂這裡的存在,所以決定那裡的存在;這裡的生起,所以決定那裡的生起,也就是說由於愚痴沒有智慧而造作了諸業,…﹕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集起;由於愚痴沒有智慧息滅,所以諸業的造作就息滅,……乃至純粹大苦結聚的息滅。」

  佛陀說完這段經文後,摩訶迦旃延尊者聽聞佛陀的說法,不再生起任何煩惱,心靈得到了解脫,成為阿羅漢。

  第三三九經注釋:

  1、那梨聚落深林中待賓舍:那梨,村落名,在今中印度北部。深林,指此村落附近的牛角沙羅林。待賓舍,指此林中之犍祁精舍。

  2、陀迦旃延:應即指摩訶迦旃延,前面冠以「陀」二字,應是「闡陀」一詞誤添於此。這或者是由於阿難曾引此經教化闡陀(見第三九經),而有此誤誦。此點,日本學者三支充已在其《中論偈頌總覽》第四一五頁中指出。

  3、「為取所觸;取所觸故」:此二「觸」字,根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應作「縛」字。白話譯文依此。

  4、心境系著、使:心境系著,指心對境的貪著。使,即隨眠,潛伏的煩惱種子,是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氣。

  5、不取、不住:不執取、不固持。

  6、「苦生而生,苦滅而滅」:苦的條件生起時,知其苦生;苦的條件息滅時,知其苦滅。

  7、「世間集如實正知見,若世間無者,不有」:依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白話譯文依此。

  8、「世間滅如實正知見,若世間有者,無有」:依據漢譯南傳大藏經相對經文,此處作「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白話譯文依此。

  三四○、本經敘說阿支羅迦葉問苦為自作、他作或無因作,佛告以應離邊而說中道,阿支羅迦葉聞佛說法後,起凈信,皈依三寶。不久,阿支羅迦葉為牛所觸殺,命終時諸根清凈,顏色鮮白,世尊為授第一果記。

  我聽到這樣的說法:

  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

  那時,世尊在早晨穿上法衣,手拿著缽盂,走出耆闍崛山中,要進入王舍城裡乞食。

  當時,有一位叫阿支羅迦葉的外道,他為了處理一些小雜事,走出王舍城,向著耆闍崛山而來,遙遠地就望見了世尊。看見世尊后,他來到佛陀跟前,稟告佛陀說:「瞿曇啊!我想要向您請問,不知您可有時間為我解答么?」

  佛陀告訴迦葉說:「現在不是談論的時候,我此刻要進城乞食,等我回來後,才是談論的時候,屆時我將會為你解說。」

  第二次的請問,也是同樣地回答。於是他又第三次的請問:「瞿曇啊!您為何要留難我呢?瞿曇啊!您為什麼


推薦閱讀:

云何名為優婆塞——《雜阿含經》講記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八
增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二

TAG:阿含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