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曆法概述(一)日、月、年
大家好,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曆法,我們大家對它既熟悉又陌生。對於研究古代歷史、閱讀古文獻來說,曆法知識是一項基礎知識。而曆法的產生,又和地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我們在閱讀古文獻和日常生活中所見到、所使用的曆法,究竟是如何產生,又是按照怎樣的規律推算的?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天文運行法則?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逐步從基本概念開始,一步步解讀曆法的基本知識,以掌握現行的農曆和公曆等曆法的大致規律,並了解對照古代中西日期的主要方法。
日、月、年
01 一日,一天
日指的是地球自轉一周的周期。對於古人來說,最明顯的觀察就是日升月降,一晝夜為一日。
以太陽為參照物,地球自轉一周為24小時(中國古代的12時辰),即所謂太陽日;以太陽以外的遠處恆星為參照物,則在這個X星上看,地球自轉一周為23小時56分4秒,稱為恆星日。恆星日和太陽日的關係是:在X星看地球自轉,地球在自轉同時還在繞太陽公轉,因此看起來要轉的多一周。
我們可以想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地球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那麼太陽看地球,就是不轉的,如果面向太陽的是亞洲,背向的是美洲,就一直是如此,太陽看地球的自轉周數就是0;這時我們從X星看,地球在繞太陽公轉了一周的過程中,地球也同時自轉了一周。於是我們以此類推,從遠處的X星上看地球,就總是比在太陽上看多一圈,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
因此,按照公曆,平年的365(太陽)日等於366(恆星)日,一恆星日就等於365/366太陽日,相差86400/366秒,約為3分鐘56秒。
我國古代在周朝就以日作為一晝夜時間的代稱。這是一個基本的時間單位,也是世界各地較為公認的,古今都大致相同的一個時間單位。不過不同國家或地區計算一天是不一樣的。公曆、中國農曆以午夜作為一日的起止點,以正午(太陽一日中在各地高度角最大時)作為一日的中點。某些曆法以日落或日出作為一日的起止點,總時間是一樣的。
02 一月
月就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大致周期的時間概念。不過古人最開始並不知道月球和地球的具體運行規律,主要是按照夜間所見月球起落時間及光亮部分的大小來判斷一月有多長。
我國古代稱這一周期為朔望月,約為29.5日,因此我國農曆中一月一般為29或30日,有的月沒有三十日。例如,公元2016年的2月7日是除夕,卻是農曆十二月廿九日,這一年沒有大年三十,稱為大年二十九。朔望月是相對於太陽,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平均周期。
另有天文學概念恆星月,這是在太陽看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約為27.32日,比朔望月短。這裡朔望月和恆星月的關係,我們就不展開分析了。
由朔望月,衍生出一個概念:陰曆。這個我們將在年這個概念裡面解釋。下面是和朔望月有關的幾個古代概念:
朔:中國農曆月的初一稱為朔。這一日按照曆法來說看不到月的明亮部分,實際上在曆法計算不嚴密的時代仍然可見。這一日,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因此被遮擋而夜間完全不可見。
望:中國農曆月的十五日,滿月。這一日,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連線的延長線上,因此夜間能夠看到滿月。
既望:中國農曆月的十六日。
晦:中國農曆月的最後一日。由於一個朔望月約為29.5天,因此有時農曆的一個月最後一天是廿九,有時則是三十。
那有朋友就會問了,公曆裡面的月是什麼情況?公曆裡面的月和月球的運行沒有太大的關係,是仿照朔望月的長度所制定的用來適應太陽年的月。這個問題我們將在後面介紹公曆的時候再詳細解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