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示意圖(背部、面部、手部)
06-02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覆刮動,摩擦患者某處皮膚,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刮痧"所揭示的中西文化差異令不少人沉思不已,那麼,作為一個中國人,你知道什麼是刮痧嗎?
刮痧原理 是根據中醫十二經脈及奇經八脈、遵循"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運用手法強刺激經絡,使局部皮膚髮紅充血,從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熱解表、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部位 人體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頸椎上下左右四處,喉骨兩旁,兩臂彎,兩腿彎,脊椎兩旁,前胸肋骨間,後背肋骨間,兩足內外踝後的足跟肌腱處,左右肋下肝脾區,以及兩肩胛崗上和崗下等處。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後會出現青紫色出血點。刮痧的工具
刮痧的工具很多,過去民間有用光滑的銅錢、銅勺柄、瓷湯匙等,這些工具,使用既不衛生,也不便於消毒,現多用有由水牛角製成的專門的刮痧板,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醫藥商店有售。 刮痧的適應症 感冒、發燒、中暑、頭痛、腸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勞損、肌肉驚攣、風濕性關節炎等病症。 刮痧的過程 先將準備刮痧的部位擦凈,用刮痧板的邊緣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確定部位進行刮痧。 刮痧要順一個方向刮,不要來回刮,力量要均勻合適,不要忽輕忽重。如有痧症,連刮兩臂彎十幾下,即出現暗紫色的條條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處可刮20下。如患有頭痛或喉痛,則取坐位;頭暈眼花或胸腹疼,則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處疼,則取俯卧位。 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紹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輕鬆,可讓病人休息幾分鐘,在前胸、後背肋間、頸椎上下,或兩肩腫崗上崗下,再每處刮動十餘下,再飲糖姜水或白開水,病人會異常舒暢。 刮痧的注意事項 1.刮痧治療時應注意室內保暖,尤其是在冬季應避寒冷與風口。夏季刮痧時,應迴避風扇直接吹刮試部位。2.刮痧出痧後30分鐘以內忌洗涼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試出痧。再次刮痧時間需間隔3-6天,以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4.刮痧出痧後最好飲一杯溫開水(最好為淡糖鹽水),並休息15-20分鐘。 刮痧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要了解病情,辯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2、根據病人的虛實、寒熱、表裡、陰陽採取手法。 3、婦女懷孕者,腹、腰、骶部禁刮,婦女乳頭禁刮。 4、小兒囟門未合者禁刮。 5、皮膚有感染瘡療、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者,宜由下而上採取適當手法,手法要輕。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不止)、病危的人要謹慎刮試。8、不要面向電風扇刮痧、盡量避風。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料晶、瓷器、紅花油等)。 10、頭部,面部不必抹油,保健刮痧可以隔著衣服刮拭;治病出痧,必須使用專門的刮痧油。 11、刮完一次,務必在痧退以後再在同一部位刮痧,平時可以用輕手法補刮,促進微循環,以加強退痧作用。 12、刮痧時,有時會有少許毛細血管出血,滲到附近組織,然後再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的一種方法,屬於正常情況。 13、怕疼的人,可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 14、刮痧後,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不要衝冷水澡,不要吹冷風,可洗熱水澡,或者邊洗邊刮也無妨。 15、刮痧後喝一杯溫開水,以補充體內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清腸排毒。 16、刮痧不必非要出痧,出痧是體內有毒素的外在表現,如果身體健康,即使用大力刮痧,也不會出痧,反之即使手法不重,出痧也很明顯。 17、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來,從頭到腳每個部位、每條經脈,都按順序柔和地刮拭數次,每天3-10分鐘,就自然地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功效了。面部刮痧手法9、摩游:用魚形刮痧板的魚腹棱面在穴位或經絡進行輕、柔、慢的游游弋
1、均勻上面部精油。 2、用刮痧板輕按面部穴位,由下往上:承漿、兩地倉、兩迎春、巨髎、顴髎、兩鼻通、睛明、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髎、球後、承泣、四白、太陽。 3、用刮痧板點按面部穴位:印堂、髮際、攢竹、髮際、魚腰、髮際、絲竹空、髮際、太陽、醫肉、聽會、聽宮、耳門。 4、開始刮痧,刮痧路線起止點及順序如下: 1) 承漿——聽會 2) 地倉——聽會 3) 人中——聽會 4) 迎春——聽會 5) 鼻通——耳門 6) 晴明——耳門 7) 攢竹以下——太陽穴 8) 額頭分三段——太陽穴 5、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6、按4所述刮痧路線,再由額頭刮至下頜,即由8線至1線。提拉左邊臉頰,提拉右邊臉頰。 7、用刮痧板輕輕按撫全臉。 8、頸部路線:由神經沿著淋巴走向,從耳後至鎖骨輕刮,向下排頸部淋巴液。 臉部刮痧時需注意:手法一定要輕柔,手持魚形刮痧板沿經絡輕盈刮拭,不可用力過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