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津濤:不存在什麼「農民起義」 | 常識

一、史學界對「農民起義」的定性和評價一直存在分歧二、從領導層來看,「農民起義領袖」絕大多數都不是農民1.「農民起義領袖」中沒有農民,多是地方小吏和商人「農民起義」要由農民來領導才名正言順,但事實上,歷史上幾乎沒有一次大的民變是真正的農民做主帥的農民無法成為民變領袖,是有其必然性的。古時農民長年在田間耕作,沒有文化,既無法意識到造成自身厄運的原因,也沒有能力提出恰當的政治綱領。生活經歷單一的農民,最缺乏廣泛的社會關係網路,沒有相應的組織能力,來領導一支「起義軍」。相比之下,小吏、商人等不僅有一定文化,還見多識廣,知道如何仿效朝廷體制,建立起一套自己的規則。再加上知識分子的參與,常常能使「起義軍」迅速壯大。劉邦、朱元璋有了張良、李善長等人的協助,才最終取得了天下。2、民變領袖起來「造反」,從來都不是為農民謀利益民變領袖在成聲勢後,雖然往往打出「均貧富」之類的旗號來招攬人心,但在他們自己來說,目的再單純不過,那就是推翻舊王朝,建立以自己集團為核心的新政權。群雄逐鹿為的是問鼎中原,而不是什麼「農民利益」三。從參與者來看,農民非為反抗地主,甚至是被裹脅「起義」帝制時代之中國,乃農業社會。故而農民必然在歷次民變中是主要參與者。但中國歷史上,地主與農民的界限並不分明,二者間的矛盾,也未如想像中那般尖銳。許多民變中,農民之所以加入,原因很複雜,甚至有被裹挾者,大多非為「反抗地主壓迫」。1、中國古代,真正尖銳的矛盾不在地主和農民,而在於民間和朝廷故而,所謂的「農民起義」是不準確的。參與這種「起義」的人來自社會各個階層2、老百姓參加「起義軍」不是因為土地,很多出於畏罪或迷信3、很多農民參加「起義」,非是出於自願,而是被亂局所裹脅

四、從結果看,「起義軍」所過之處,農民並未獲得什麼好處

所謂「起義」,即仗義起兵,如果所行不義,那還是「起義」嗎?

因為在古代史書中,各種民間起事都被記作「盜賊」。當1949年後樹立「農民起義」至高無上的地位後,就將所有的「盜賊」一概理解為「起義」。其實這些盜賊中很多是在太平歲月聚眾劫掠的大盜,破壞性極強,沒有任何「起義」的綱領

即使是真的「農民起義」,很多時候作用也是消極的很多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之後,社會生產力長期處於停滯衰落的狀態。。所以農民起義是推動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這種觀點,不攻自破。

在「農民起義」是歷史發展「動力」的說法過時後,「農民起義」的作用通常被解釋為:迫使新統治者承認農民在動亂中獲得的土地,並頒行輕徭薄賦的舉措。事實上,在經過「起義」帶來的大動亂後,國家要休養生息、恢復生產,只能採取上述政策。這與其說是對農民讓步,不如說是新王朝建立者要鞏固統治。

雖然不排除歷史上某些小的事件,系農民自發起來反抗暴政,可算作「農民起義」;但今人所熟知之歷史上的大規模「農民戰爭」,確無一例,可算名副其實之「農民起義」。「民變」一詞,顯然要比「農民起義」更貼近歷史事實。

 

推薦閱讀:

生命的存在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杜小真:存在和自由的重負
在中國存在190年國家,歷史記載異常少,全因一人將它徹底抹去
間接正犯概念不必存在
襯衫的存在 就是讓你搭配沒煩惱~~

TAG:常識 | 農民 | 存在 | 農民起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