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亂世大明 | 慟哭六軍俱縞素,一代紅妝照汗青(下)

影視劇中的小歷史系列(七):挖掘那些藏在熱播影視劇、電影背後的歷史真相

配樂:

當前瀏覽器不支持播放音樂或語音,請在微信或其他瀏覽器中播放

4:16 錦灰 來自時拾史事

1.回首潼關廢壘高,知公於此葬蓬蒿

同為萬曆年間進士,錢謙益在常熟為新夫人柳如是築樓的時候,孫傳庭起複任兵部右侍郎,正欲解救被李自成圍困的開封。不料情勢瞬息萬變,開封之圍已解,陝西總督汪喬年卻在襄城被李自成殺了。孫傳庭於崇禎十五年二月赴陝西代替汪喬年,總督三邊軍務。

他抵達陝西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理門戶,處死了跋扈的總兵賀人龍。有人把這件 事和袁崇煥誅殺毛文龍相提並論,認為賀人龍的死,是孫傳庭臨陣殺將、自毀長城,最終導致了潼關失守。但根據《明史》,賀人龍兩次不戰而走,棄兩任陝西總督 傅宗龍、汪喬年於不顧,致使二人被農民軍所殺。《甲申傳信錄》則更是直指賀人龍因與總督不睦,而私通敵寇。除此之外,賀人龍與李自成都是陝西米脂人,這一微妙的關係,無疑也是促使他被誅殺的因素之一。反觀毛文龍,也就是驕恣、索餉、不聽節制,總沒有背棄兩任總督致其死亡的罪過來的大吧。袁崇煥殺毛文龍,是先斬後奏,說難聽點,算矯詔,崇禎聽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他的反應是大吃一驚,「帝驟聞,意殊駭」;孫傳庭殺賀人龍,是崇禎直接下的命令,「帝授以意」,此龍和彼龍不可同日而語。

賀人龍:「孫傳庭,你以為你殺得了我!」

如果,孫傳庭沒有離開陝西三年之久;如果,當年麾下驍勇的秦軍還在;如果,農民軍的進攻步伐再慢一點,能讓他有時間重振軍威,不知道結果會不會不一樣?歷史從來沒有如果。

孫傳庭入陝西備戰並誅殺賀人龍的同時,李自成復圍開封,六月庚申,崇禎詔令孫傳庭出關,傳庭上言:「兵新募,不堪用。」新兵蛋子,剛剛入伍,出關有什麼用呢,送死嗎?

九月壬午,李自成決黃河灌開封,士民溺死者數十萬人。關於決黃河灌開封這件事,《明史紀事本末》倒和《明史》觀點相左,認為是鎮守開封的官員高明衡和黃澍為了抵擋農民軍而故意為之。

九月己丑,孫傳庭率師赴河南,在南陽以北與農民軍展開了遭遇戰,起初還頗佔上風,「賊潰東 走,斬首千餘」。秦兵追了三十里,到了郟縣(今屬河南平頂山市),農民軍丟盔棄甲,財物散落於道,秦兵貪利把持不住,亂了陣型,被農民軍反撲,諸軍皆潰。 《明史》為這次戰敗做了個小結「是役也,天大雨,糧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凍且餒,故大敗」。這場戰役也因此被稱為柿園之役。

此役之後,孫傳庭退守潼關,募兵積粟,加緊備戰。因在處理募集兵源和糧餉的問題上 督工嚴苛,引起關中士紳的不滿,再加上多年前清理被私占的軍屯時結下的積怨,士紳們紛紛找朝中的門路拆孫傳庭的台。說他「玩寇靡餉」,使「秦人日在湯火 中」,又順著崇禎的意思在催戰的柴禾上火上澆油,「秦督不出關,收者至矣」,再不出關迎戰,小心朝廷再派人抓你!

崇禎十六年五月,孫傳庭進兵部尚書,改稱督師,賜尚方寶劍,兼督陝西、河南、四 川、山西、湖廣、貴州、及江南江北軍務。你以為加官進爵、管理明朝大半個疆土的軍務是好事么?在清軍和李自成的雙面夾擊下,大明王朝腹背受敵,京畿岌岌可 危,朝中能派出去打仗的人,死的死,降的降,已無人可用了。面對朝廷的催戰,孫傳庭頓足嘆曰:「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豈能再對獄吏乎!」明 知此時出關是個死,可是再有牢獄之災的話,對已經一進宮的儒將孫傳庭來說,是生不如死。

八月,孫傳庭出師潼關,而此時的李自成已據有河南、湖北十餘郡。和柿園之役相似,孫傳庭部一開始是佔上風的,破了農民軍佔領下的寶豐、郟縣(今屬河南平頂山)和唐縣(今屬河南南陽),並直逼李自成的大本營襄城(今屬河南許昌)。

但因久雨道濘、糧草不濟,而河南經過大災大疫、農民軍與官兵拉鋸戰的反覆蹂躪,根 本不可能就地征糧,明軍已出現嘩變跡象。不得已,孫傳庭回師迎糧,並命總兵陳永福殿後,怎奈飢餓焦慮的明軍早已自亂陣腳、爭相撤退,反而被農民軍捻著跑。 就這樣一路狂奔、且戰且走,兵器輜重數十萬都扔了,火炮和車也顧不上了,連孫傳庭的帥旗都一併落在了農民軍手裡。十月,李闖乘勝破潼關,大敗官軍;孫傳庭 陣亡,時年五十一歲。這一仗,輸得真冤枉。

從此,農民軍再無後顧之憂,如入無人之境,「傳庭死而明亡矣」。

西安城破後,孫夫人率二女三妾投井自盡。傳庭一家只有長子世瑞、幼子世寧倖存。諷刺的是,孫傳庭因死於亂軍之中,遺骸一時未能確認,朝廷方面,還有人言傳庭未死,崇禎亦疑之,並不予贈蔭。

《大明劫》孫傳庭夫人及幼子

明末清初的詩人吳梅村(吳偉業,號梅村,江蘇崑山人)作《雁門尚書行》一詩,以紀念孫傳庭。詩前有序, 概述了孫傳庭的一生。有關學者將該序與《明史.孫傳庭傳》做過比對, 發現兩者內容幾乎完全一致。吳梅村生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卒於康熙十年(1671年),而《明史》正式修撰始於康熙十七年(1678年), 《明史.孫傳庭傳》無疑參照了吳梅村的這篇詩作。

以詩證史這個方法,陳寅恪先生也用在了《柳如是別傳》里。

2.艷過六朝,情深班蔡

孫傳庭死後五個月,李自成破居庸關,京師陷落。崇禎遣出太子、定王與永王三子,自己在煤山自縊,遺言中有兩句話耐人尋味:「諸臣誤朕」,「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大明劫》中的崇禎皇帝

皇帝在死前為免妻女受辱,令后妃自裁,周皇后於坤寧宮自盡身亡,袁貴妃自盡未死被崇禎用劍斫傷;六歲的昭仁公主被父親所殺,十六歲的坤興公主(長平公主)被父親用劍斬斷左臂之前,父女訣別之言竟是「汝何故生我家」。

吳梅村詩《蕭史青門曲》中的兩句,「明年鐵騎燒宮闕,君後倉皇相訣絕」,甚是戚然。

甲申之變後的江南,福王朱由崧於五月在南京繼位,建立南明小朝廷,錢謙益在其中謀到了禮部尚書之職。可惜好景不長,次年清軍南下,四月揚州失陷,史可法就義。揚州城破時清軍的屠城行為起到了心理震懾的作用,五月的南京,南明眾臣向多鐸開城投降。

南京陷落之前,柳如是鼓動錢謙益投湖殉國的事流傳甚廣。柳如是意志堅定與錢謙益面有難色所形成的對照以及那句著名的「水太涼」,令人津津樂道。錢謙益之後的剃法易服,更遭罵名。可是細想一想,錢謙益真如人們印象中的那樣不堪么?

陳寅恪先生云:「牧齋(錢謙益)降清,乃其一生污點。但亦由其素性怯懦,迫於事勢所使然。若謂其必須始終心悅誠服,則甚不近情理。」

明季稗史《江南見聞錄》記載了一件事,錢謙益引清朝官員從洪武門入城,即涕泣下跪四拜,北兵問其故,謙益曰: 「我痛惜太祖高皇帝三百年王業一旦廢墜,受國深恩,能不痛心乎?」此外,錢謙益並趙之龍等南明降臣向多鐸諫止濫殺,稱「吳下民風柔弱,飛檄可定,無須用兵」;又因「面啟豫王,懇求禁戢搶殺」,不懼觸怒多鐸,數次抗辯,「抗論往複數四,王頗變色動容,眾皆縮舌栗股」。

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固然值得讚頌,卑賤地活著,是不是要不分青紅皂白地唾棄?

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押解被俘的南明弘光帝北上赴京,錢謙益隨行,柳如是 仍留南京。次年,清廷授錢謙益禮部侍郎,五個月後他便告病南歸,此後便暗中投入復明活動。可以肯定的是,在錢謙益聯絡和資助復明義士的問題上,柳如是起了 很大作用。黃宗羲《思舊錄.錢謙益》云:「一夜余將睡,公提燈至榻前。袖七金贈余曰,此內人(柳如是)意也。」錢謙益詩《後秋興之三》第三首云:「破除服 珥裝羅漢」,自註:「姚神武有先裝五百羅漢之議,內子盡橐以資之,始成一軍。」

《柳如是》中剃法易服後的錢謙益與柳如是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順治四年(1647 年)錢謙益因資助黃毓旗圖謀反清一案,被捕入獄,柳如是做為犯人家屬「抱病蹶然起,冒死從行」,並「上書代死,否則從死」。經過斡旋,錢謙益在四十日的牢獄之災後無罪開釋,並作詩云 「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

同年,柳如是的舊識陳子龍因參與反清起義,事敗被捕,在押解途中投水自盡。柳如是的另一位舊識宋征輿,則在清廷江南科舉中應試入選,授刑部主事。

曾為戀人,但礙於禮法不能結合的柳如是與陳子龍

兩年後,錢柳夫婦移居常熟紅豆山莊。錢謙益依然「表面則共諸文士游宴,征歌選色」,實際「陰為復明活動」。他「與有志復明諸人相往還」、接應鄭成功軍事行動的活動,一直持續到康熙元年(1662年)永曆帝死於吳三桂之手、鄭成功病逝、復明無望之時。

康熙三年五月,錢謙益病逝,時年83歲;一個月後,在宗族債務糾紛中,柳如是自縊 身亡,年僅46歲。後人多嘆息柳如是遇人不淑,竟嫁了一個猥瑣老頭,殊不知,這位被世人譏笑「雪白頭髮烏個肉」的錢牧齋,不但給了她名分和庇護,也給了她 包容與尊重。給予名分和庇護不難,難的是對柳如是個性的包容和人格的尊重。

柳如是留給女兒趙錢氏的遺言說:「我來汝家二十五年,從不曾受人之氣,今竟當面凌辱。我不得不死,但我死之後,汝事兄嫂,如事父母。我之冤讎,汝當同哥哥出頭露面,拜求汝父相知。我訴陰司,汝父決不輕放一人。」再看一看同時期江南名妓嫁給名士後的待遇,董小宛嫁冒辟疆,28歲便香消玉殞;李香君嫁侯方域,備受夫家歧視,鬱鬱而終;顧橫波嫁龔鼎孳,丈夫將投降李自成的罪過賴到了她頭上;而且,上述三人全是妾室地位。

柳如是臨死前,不知會不會想起南京陷落前力主投水殉國的縱身一躍,會不會想起舊識陳子龍也是投水而亡。將近三百年後,兩位大師王國維、老舍,也選擇了同樣的方式結束生命。

或許,對每一位眷戀舊時代的名士來說,這個時代的落幕,便是「詩篇成塵,錦繡成灰」。

作者有話說

小標題「回首潼關廢壘高,知公於此葬蓬蒿」出自吳梅村為紀念孫傳庭所作的《雁門尚書行》。「艷過六朝,情深班蔡」,是後人對柳如是才學及作品的評語,班指班昭,蔡指蔡文姬。

文末「詩篇成塵,錦繡成灰」,是《柳如是》主題曲《錦灰》里的歌詞。看文章的時候,也可以留意一下作者每次費力找來的電影原聲樂。

明朝說完了,下篇會是近代背景的片子。

分割線

推薦閱讀:

TAG:汗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