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養

教養 

  表現在行為方式中的道德修養狀況。是社會影響、家庭教育、個人修養的結果,尤指在家庭中從小養成的行為的道德水準。

  辭典上說:禮貌是指言語動作謙虛恭敬的表現;教養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養。

  禮貌和教養不全是一回事,禮貌只是教養的表現形式之一,懂禮貌和禮節的人不一定具備教養,而有教養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環境中的禮節和禮貌。比如一個有教養的農民會很好地遵守鄉村禮節和禮貌。

  就禮貌和教養的關係問題:

  禮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經過訓練和刻意就可以裝出來的。而教養是發自內心的,是由環境、教育、經歷等結合成的內在素質。也就是說一個人有禮貌,討人喜歡,但他可能內在是自私虛偽的。但當說一個人有教養時,不僅說明他的外在行為,而且還說明這個人的內涵、道德品質是好的。

  一開始說起教養,現在知道,若非出於真心而表現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禮貌,但禮貌的行為堅持一段後可能會改變態度,成為發自內心的,禮貌也就隨之轉化為教養了。由此看來,禮貌似乎是教養的基礎,是獲得教養的量變的修鍊過程。

  好的教養是天生髮自內心的行為,它是善良地對待他人,是一種天性,而不是後天的強制學習。我曾在義大利、牙買加以及美國西部和那裡的農民們相處過,他們雖然從事體力勞動,但卻天生有一種謙遜的禮貌。

  教養與禮貌是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繫的。區別在於,教養反映的是人本質上的品質與道德水平,反映一種積極的對己對人的態度和行為,而禮貌只是人與人交往時所表現出的對人謙讓恭敬的外在舉止。它們的聯繫在於,有教養的人與人相處時總是會藉助禮貌這種形式。因此,我們既不能說一個社交場合彬彬有禮而私下總說人壞話的人有教養,也無法說一個「刀子嘴豆腐心」,十分熱心助人的人有教養。

  換言之,我們既需要內在道德品質的美好與完善,也需要外在行為舉止的禮貌與得體。兩者統一,才有助於我們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否則,別人對我們要麼「避之惟恐不及」(如果我們是偽君子),要麼「敬而遠之」(如果我們是滿口粗話的熱心人)。

  教養的核心

  「教養」在良好人際關係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愛心,尊重他人,做事有分寸,善解人意,溫文爾雅,注重細節,關心他人,心胸寬闊並發自內心,正派真誠、光明磊落等等。

  教養的本質是對人的關懷。因為關懷,我們才能注意並準確地把握交往尺度,給別人留下了必要的私人空間;我們才會克服種種不便,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公德的要求;注意處處使用禮貌用語,努力營造文雅平和的氛圍。

  人際交往有一條基本規則:你怎樣待人,別人也怎樣待你。你關懷別人,對別人體貼、周到、真誠、正派、尊重、得體,別人通常也會反過來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會具有人際吸引力,你的社會交往、社會讚許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滿足,於是,你便為自己創造了一種有助於持續發展的良好的人際環境。

  如此,你便具備了一個人可以依賴的最重要的外在資源之一:健康的人際關係。

  因此,教養中的關懷是一種有助於人際交往進入良性循環的對人、對己的大關懷。
推薦閱讀:

關於教養,看一部《龍貓》就夠了!
有教養的人,才讓人舒服!
【熱議】窮養富養,都不如好好教養!
還有比有教養更重要的事嗎?
牢記這十點,做個有教養的人

TAG:教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