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重在信願念佛 品位重在智慧功德
往生重在信願念佛 品位重在智慧功德
——推薦奇書《火焰化紅蓮(往生的條件及品位)》
【編者按】
往生凈土與品位之高低主要是何因緣?
蓮池大師開示:
三輩者。如大本謂:(詳見:《佛說無量壽經》,亦稱《大阿彌陀經》)
(1)上輩者。發菩提心。專念阿彌陀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2)中輩者。不能大修功德。而亦發菩提心。專念回心。命終生彼。功德智慧。次於上輩。是名中輩生者。
(3)下輩生者。不能作諸功德。而亦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乃至十念。生彼宮宇。惟在於地。又次中輩。是名下輩生者。(摘自:蓮池大師談「三輩九品」配「一心不亂」)
由此可見,並從《佛說無量壽經》可知:三輩往生的主要相同條件是「發(信願成佛)菩提心、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而三輩往生品位的主要差別條件在於所修「功德智慧之高低」不同而至。簡言之「往生與否重在信願念佛、品位高低重在智慧功德」。(歸納並概括佛說無量壽經中三輩往生的重要條件為:其上輩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其中輩者,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功德智慧,次如上輩者也。其下輩者,其有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其國。功德智慧,次如中輩者也。——摘自:佛說無量壽經)
但是某些凈宗大德卻持與佛經相反的觀點,如認為「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顯然,這種觀點只強調了「信願念佛」,卻忽略了「智慧功德」,與《佛說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的主要條件相互矛盾。
在上述觀點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是以佛經為準,還是以凈宗大德的觀點為準呢?大虛法師強調指出「所謂「離經一字,允為魔說」,還記得這句話吧?這是一個很根本的大原則!」。由此可見,上述的不同觀點,一方面是來自佛經,另一方面是來自某些凈宗大德之見解,那麼,將如何對上述的不同觀點進行辨別與取捨呢?顯然,在兩種觀點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我們當然以是以佛經為準,某些凈宗大德之見解是不能違背佛經的,而只能是正確解釋佛經的道理而已。因為二者相比如「綱」與「目」的關係,綱」決定「目」,佛經的道理如「綱」,凈宗大德之見解則如「目」;二者又如「樹榦」與「枝葉」 的關係,「枝葉」必須依附在「樹榦」上,佛經的道理如「樹榦」,凈宗大德之見解則如「枝葉」。又因為佛經是來自佛的教導,佛的智慧稱為「無上正等正覺」,凈宗大德的智慧能與佛相比嗎?顯然不能,這是必須明確的一個很大的根本原則!
在《往生凈土決疑行願二門》中,遵式大師把念佛以外的福善事修和《觀經》中的凈業三福一樣,稱作「三世諸佛凈土正因」。王日休在《龍舒增廣凈土文》卷九則寫道,「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種種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惡,所謂修福也。知因果,識罪福。觀釋氏書,內明性理,觀儒家書,外明世道,所謂修慧也。修福得富貴,修慧得明了。修慧不修福,明了而窮困;修福不修慧,富貴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貴而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窮困。佛以福慧兼修,故謂之兩足尊,謂福慧兩足也……偈云:兼修福與慧, 又復念阿彌,九品蓮華里,第一更何疑。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生故也」。遵式大師和龍舒居士都把念佛和廣行諸善看作是往生凈土的因行條件,念佛併兼修福善,一定能夠上品上生。(摘自:略談廣修諸善與往生凈土的關係)
凈土宗之印光大師開示:
具此三福,則凈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凈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觀無量壽佛經》,開示凈業三福:一則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則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凈業大成,往生上品。(摘自:印光大師開示《凈土五經》跋)
可見要上品往生凈土重在廣修功德智慧而福慧雙修,如何福慧雙修呢?
福慧雙修是修學佛法者所必備的資糧。修慧是深入經藏、誦讀大乘經典,智慧如海、覺悟人生、信願往生、依教奉行;修福是預備更多成佛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是一粒種子,佛法如陽光,生活如大地,慧如耕耘,福就是養分,離開養分的種子是不會茁壯的。
我們修福報的動機是什麼?這一點就決定「福」的性質,如果為自己貪圖今生享樂,這樣的「福」是不會成為成佛之福德資糧的;如果是為踐行佛法,弘揚佛法,念念為眾生著想,預辦往生成佛的資糧,就可以成為福田、福德的。心存慈悲,與人方便,利人之事不論大小,儘力而為,損人之事,不論利益多少,斷然不做,特別是要「廣積陰德、積福惜福」。這樣,福田中生長的自然是大福報。
古德名言偈云:「通教不通宗,有如獨眼龍;通宗不通教,開口便亂道。」果煜法師早年追隨聖嚴法師修學佛法,為剃度出家的高僧大德。又果煜法師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覺悟正法、由禪入凈,超凡脫俗,通宗通教,堪稱凈土法門之高僧大德!
對於往生之條件與品位之高低,果煜法師的觀點「超凡脫俗」、「高屋建瓴」,明確指出除了「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以外,還必須「具足信願」才能往生;在此「信願念佛」的前提下,「唯有福德智慧皆具足者,方為上品」。
果煜法師明確提出以下凈土法門的著名論斷:
「具信願為往生之條件」
這是說若有人已具備對凈土法門之信心與願力,則已成就往生的條件了。這個條件聽起來似乎不難,只要有信心、有願力,每個人都可往生西方。但事實上並不盡然。其原因在於信心若不堅固,將會退轉,願力若不深切,忽爾消失。因此問題不在具信願後能不能往生;而在於是否真能於信願之堅持與恆久。——摘自:《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
「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依各人所修之福慧,定其品位的高低。如有人所修福德不夠,所證智慧不高,但仍具足信願,則其品位大概是下品。若有福德雖足,但智慧不高,則其往生之品位,應是中品。因此,唯有福德智慧皆具足者,方為上品。——摘自:《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
日前有提倡凈土法門之大德謂:「持名號便足矣!」(此指僅念一句佛號就能往生的說法——編者按)我想這會有很大問題的。佛法中最切要的一句話說:「眾因緣生法。」一切存在皆由眾多因緣聚會才得成就。佛法雖重因果,但因果非單因生單果,而是眾因緣具足而成果。因此往生西方的果並非單持名號之因即可成就。《阿彌陀經》中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亦正是此意。——摘自:《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
果煜法師的《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一文,以高屋建瓴的超絕視角闡釋了凈土法門的許多重要理論,可引導讀者「茅塞頓開」、「分清是非」、「正本清源」、「信佛正法」而依法修行,力爭上輩上品往生凈土!為此,特推薦果煜法師的這一文章與各位分享之。
——2013年10月29日
【文章摘要】
果煜法師《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的重點文摘:
「自作自受」──許多人認為凈土法門乃靠他力。事實上就因果的角度來看,修行乃以自力為主。我這麼說並非否定佛菩薩的慈悲與願力。如經所云:佛菩薩之慈悲願力,本如陽光之普照萬物,萬物既存於世間,無不受其恩德,求與不求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有些眾生之所以不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者,為其業障深厚,自絕恩澤,彼譬如密室中見不到陽光。而要消除業障,主要靠自己努力於身心、見地、行為之凈化,才能消除。所以修行是自力的努力為因,他力的加持為緣,因緣和合乃有善果的成就。然而就修行者而言,仍應以自己的努力精進,這才是重點。
古云:「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宜極力猛省,莫叫五欲之樂麻痹了道心。另外亦有些很苦之人,也沒辦法往生西方,人之所以苦,乃因放不下,既因放不下而苦,又那來放得下而往生呢?即使是佛現身接引,還未必能放下哩!因此,發願往生,首要對娑婆世界的種種誘惑、執著能全部放下,方得往生。真願不能發,腳踏兩頭船,那不苦死才怪哩!
修學凈土者首要堅定信心,並保持願力。有些人對凈土好像已具足信願,但實際上一遇到障礙,甚至五欲之樂,便退失信願,這不叫信願具足。
所植凈因愈多,則現行凈果的力量也愈大,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尤其八識田中清凈種子的力量愈大,要往生西方才更有把握。所以,信要信得堅固,願要發得清凈。這樣內薰的力量能更穩定更堅強,也就不必擔心臨命終時,當下一念是否清凈。這也是說,行者該把握的是當下的努與否,而無須為臨終失念之事而擔憂。
佛德──憶念佛之功德。此為佛之一切相好,乃由功德所生。佛因於過去生中六度萬行,造諸功德故成就種種相好光明。如頂髻相,因修智慧而顯現。 以上所說從持名念佛至見佛實相,主要在闡明持名念佛的方便與界限。持名念佛,老少咸宜,普被諸根,不受時空限制,只要念頭一動,便可當下進修,故為最方便、最簡易之修行法門。但最方便者不表示即是最究竟也。彼必至見佛實相才算究竟,這也是說,行者在持名後,仍應深入經藏、參究佛性才能提升修行的層次,圓滿念佛的法門。
宋永明延壽禪師俗謂彌陀再來。他不但大悟徹底、見佛實相,且日持名號十萬聲,更日行一百零八種功德。彼為修凈土法門之典範。
日前有提倡凈土法門之大德謂:「持名號便足矣!」我想這會有很大問題的。佛法中最切要的一句話說:「眾因緣生法。」一切存在皆由眾多因緣聚會才得成就。佛法雖重因果,但因果非單因生單果,而是眾因緣具足而成果。因此往生西方的果並非單持名號之因即可成就。《阿彌陀經》中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亦正是此意。
我們繼續談往生之條件與品位之高低。我想在座之中,雖口裡不斷地持名念佛,但內心裡總免不了有些困惑疑慮:「似我這般用功,到臨命終時,是否能夠往生西方呢?又若能往生西方,那又該得何等品位呢?」重點所在,其實只有兩句話:
一、「具信願為往生之條件」
這是說若有人已具備對凈土法門之信心與願力,則已成就往生的條件了。這個條件聽起來似乎不難,只要有信心、有願力,每個人都可往生西方。但事實上並不盡然。其原因在於信心若不堅固,將會退轉,願力若不深切,忽爾消失。因此問題不在具信願後能不能往生;而在於是否真能於信願之堅持與恆久。
二、「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依各人所修之福慧,定其品位的高低。如有人所修福德不夠,所證智慧不高,但仍具足信願,則其品位大概是下品。若有福德雖足,但智慧不高,則其往生之品位,應是中品。因此,唯有福德智慧皆具足者,方為上品。
由以上經文皆可肯定信願為往生之條件。或問:「真的只要具足信願便能往生嗎?」答曰:如前已謂,真正的信,是從深信因果開始,蓋因確信因果者,必能至誠懺悔,並努力於行善避惡,自利利他。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又真正的願,亦從發菩提心而有,願往生西方,悟無生法忍後,------以至信、切願故,能除累劫生死業障,譬如冰遇火即化;暗遇光則明。因此問題不在具信願後,能不能往生西方,而是誠信與切願之不容易。有些人雖口口聲聲求願往生,然對娑婆的一切,這樣放不下,那樣放不下,又怎能算是具足信願呢?
由上「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一個發大乘心之念佛人,必先從持名念佛而具信願,更修福慧而增品位,以至圓滿見性,而成就上品蓮位。
或有些人認為,只要能到西方就好,即使是下品下生也不錯了。答言:非也。俗語說「取法於上,得乎其中」。全心準備考一百分的人,即使稍一失手,仍有八、九十分,相反地,「取法於中,得乎其下」,若只準備考六十分者,萬一只考五十九、五十八,那就糟糕了。又大乘者,以發無上道心故方為大乘,志氣下劣、心性怯弱者,非大乘也。故行者應從持名念佛,以至參究佛性,方為大乘之念佛人,亦才能蓮品高升,廣利人天。
西方的「西」除了指明方向外,另一意為心理的指標。日出於東而沒於西,東為起點,代表因地的修行,西為終點,象徵果位的圓滿。如阿彌陀佛之無量光、無量壽,與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都是果德圓滿之意。故發願往生西方,即是求最殊勝、最圓滿之果位。很多凈土行者,因不能明了真正的「西方」在那裡?因此於行持的心態便有了偏差。
因此真正念彌陀者,應以信願為基礎,而致力於福慧雙修。若徒然口念彌陀而不修福慧,非真念佛人。
以上所說,莊嚴凈土與往生凈土,其實是可相輔相成的,此即從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並由此福慧雙修──以涵容的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當生中,努力建設人間凈土,並以此功德迴向往生西方凈土。以「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此之往生,不但必能成就,更且蓮品高升。
事實上整個凈土法門的修學與一般佛法的修學,並無多大的不同。從共信因果到別信凈土,從共願菩提到別願往生,從共修福慧到別向西方,凈土只是以繞道西方而成就佛道,故與其他法門,略有差異爾。
或問:要建設人間凈土,不就是放不下娑婆世界嗎?答曰:所謂放下乃是不計較未來之得失,而非放下現前的努力。因此真正的放下,並非逃避畏縮,而是更了無窒礙地負起當下所應肩挑之責任。佛法至重要的基礎乃是因果,不可從錯會放下而忘失因果之關係。這也就是求西方、念彌陀,還應從因位之福慧雙修與建設人間凈土做起。
因此對修學凈土者而言:(1)首要以往生西方的信願──得無上之果位圓滿,為生命的目標。(2)由是深入經藏,親近善知識,以建立正知正見。(3)深信因果,肯定善惡的準則,並遵行佛所訂之制度與戒律,而福慧雙修。(4)做事與修行皆應依照本來次第而行,尤其要於因地中發奮努力,而不費心計較果位之得失。這也就是真正的定,是要在大風大雨、波濤洶湧中,仍然掌握既定的目標與方向而前行不已,此亦即是凈土法門所一向強調之信、願、行。
【推薦文章】
火焰化紅蓮(往生凈土的條件及品位)
果煜法師
目錄
《一》第一天念佛的方法與心態
《二》第二天信·願·行
《三》第三天念佛法門的層次與行證
《四》第四天往生的條件及品位之高低
《五》第五天西方的象徵與阿彌陀之玄義
《六》第六天一心不亂
《一》第一天念佛的方法與心態
佛七之義,除了連續專心地念七天的佛號外,另有其深意──剋期取證,期待在七天的精進修行後,於身心、見地有所突破。在藥石結束後,我四處觀察一番,發現雖仍有人在用功拜佛,但也有不少人閑坐一旁,看著人來來往往,像這種用功方式,怎可能取證呢?晚課時大家都誦到普賢菩薩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將七日當作生命之一期限,則一日復過一日,所剩便十分有限了。如再不加緊用功,一旦大限期到,你拿什麼做擔保呢?「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還是好好用功吧!
一、念佛的方法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首先為大家介紹念佛的方法與心態。所謂「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故是念佛而非念佛。念佛並非不用出聲,而是由心指揮口而念,心是主,口為工具。一切從心起,一切回歸於心。若念佛,只是有口無心,就像放錄音帶一般,其對身心的改變,便難有什麼幫助了。
念佛當集中精神專註而念。既要念得清楚,且要聽得分明。只念而不聽,氣向外放故,念久則散氣傷身。應由心中念出佛號,再由心中攝入佛號。念非口念,聽非耳聽,如以口念耳聽,則氣將聚集腦部,容易引起虛火上升、口焦舌燥,甚至不得安眠等現象。
「心」於大乘佛法中是很抽象的名詞,但在實際用功時,則為注意力集中的意思。念佛,氣應配合佛號,佛號從心起,氣則上提;佛號回攝自心,氣則下降,如此一升一沈才好相互平衡,氣得平衡,則身安心定,用功得力。以上所說,乃以個人自修為主。若共修時,則應配合大眾音聲與法器的節奏而念。聞聲而念,隨念而聽,不然,若使自己聲音突顯怪異,將干擾大眾的專心。
念佛的得力處,不在聲音之大小,而在於心中之清楚分明。因此昏沈時應大聲地念,神氣若上揚,才能恢復心念的清楚。但精神還好時,則宜用平常聲音來念。又念佛的速度,宜以不緩不急。急則導致氣之不順不調,而使身心無法安定,反之念慢,則空隙多,妄念紛擾形成散亂。每個人各當仔細揣摩,以拿捏出其適當之速度而念。念佛的得力處,亦不在次數之多寡。許多人誤以為念佛的次數愈多,愈有功德效用。因此念得急急躁躁,於是既因計數而慘雜妄念,且又急躁而不得分明,終究是自誤誤人而已。
至於念佛時要不要用念珠?此可由二方面來說明:(1)如念珠是為計數而用,既前已聲明念佛不必計數,因此念珠便無所用矣!(2)念珠可為輔助攝心之用,此在等車、坐車、經行、繞佛等散心時,得以用之,但在專心境界,如結跏趺坐而念時,用念珠反成累贅矣!
以上只就個人修行而言,若大眾共修時,為免彼此干擾還以不用為宜。另外念佛,除在佛堂繞念坐念外,工作、經行時,能就當下的動作配合佛號而念,此為最現成方便之念佛方法。
二、念佛的心態
以上所談為念佛的方法,其次再談念佛的心態。念佛的念,用中文拼字是「今心」,此指當下一念之意。要修行,不管用任何法門,首先須孤立自己,將內與外、前與後,完全孤立,不留一絲牽掛。如目前大眾一起共修,你必須萬緣放下,一心稱念,既無視於人我之親疏恩仇,也要絕斷於過去、未來,唯有如此才能保證當下佛號之清楚分明。心念口念,心口如一,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心中只有佛號,除佛號外無雜用心。更不能期待念佛時,得有感應或某種覺受,離開念佛方法,所有境界皆屬妄想、魔境,不得有絲毫期許攀緣之心。又整個念佛過程中,應保持「平常心」──即不動情緒之意。如以念佛而由衷產生欣喜、悲戚或啕哭等事,還宜加以節制。所謂:「寧動千江水,莫擾道人心」,情緒妄動時,要好好節制,既利人也為己。
如念佛,得有真正的進步,乃是指心量之增廣、見地的突破。非有關任何感官覺受之變化,如聽到妙音、見著瑞相,或聞奇香……等境界,轉眼便煙消霧散而恢復原狀,說穿了不過夢境一場而已,有什麼好執著的呢?《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念佛還應依經典所云:以「無所求、無所得」為方便而念。
《二》第二天信·願·行
這雖是很傳統的題目,但我的說法與傳統略有不同。首先,信有共信與別信;願有共願與別願的差別。共信、共願是所有修行學佛者所應具備之信願,而別信、別願則為專修凈土法門者才需具備之信願。共信和共願是別信、別願之基礎。若共信共願的根基不穩,則別信、別願就沒有依靠了。其或將退轉,或將變成外道見了。
一、信
(1)共信信,首先說共信──因果業報。一個正信的佛教徒,首先須肯定因果業報。因果業報的原則,其略有幾種表達的形式:
A.「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目前社會之所以會這麼亂,就是因為很多人不相信因果,尤其不信三世因果。他們常為貪圖眼前的享受而犯罪造業,一無所顧。因此,今日的佛教尤須強調因果之重要性。此對世間人如此,對修行者亦然。修行是善因,解脫為善果。不肯努力於善因之修持,而冀望善果之頓得,這根本還是外道邪見呢!B.「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當我們努力修行而遇到障礙時,當知那是因我們往昔中已造下惡因才會變現出來的。因此,對這些障礙逆境,應坦然接受,不可於內心起矛盾衝突,更不可因此失去對三寶、對修行的信心。「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希望將來有善果,則要從今日起廣修善因,精進不懈,才會成善果。
C.「自作自受」──許多人認為凈土法門乃靠他力。事實上就因果的角度來看,修行乃以自力為主。我這麼說並非否定佛菩薩的慈悲與願力。如經所云:佛菩薩之慈悲願力,本如陽光之普照萬物,萬物既存於世間,無不受其恩德,求與不求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有些眾生之所以不能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者,為其業障深厚,自絕恩澤,彼譬如密室中見不到陽光。而要消除業障,主要靠自己努力於身心、見地、行為之凈化,才能消除。所以修行是自力的努力為因,他力的加持為緣,因緣和合乃有善果的成就。然而就修行者而言,仍應以自己的努力精進,這才是重點。
以上所說是學佛修行者所應共具之信念,若移彼於凈土法門,即為凈信──凈土之別信。
(2)凈信
A.「凈有凈報,濁有濁報。」此世界之所以為五濁惡世者,蓋有其濁因。同樣來世欲往生凈土,也須先具備往生凈土之因,方得成就。這是從共信的因果,旁通別信的因果。
B.「欲知娑婆因,過去作者是。」世人為何墮落娑婆而沈淪苦海呢?此為往昔生中,因無明牽動,而造種種惡業,惡因既造,惡果便難避免了。在佛七中,何以有懺悔儀式?「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口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懺悔是指對過去所造諸惡業,由坦然認錯而致發心改正,以使身心漸成清凈之意。非企圖逃避惡果而不受惡報也。「欲得凈土果,今生作者是。」希望往生凈土,必先於此世用功修行,並將一切福德智慧至誠懇切盡悉迴向凈土,迴向即發願之意。
C.「自作自受。」能修凈土之因,自得凈土之果,這是因果。法爾如是。有人曾問:「如我今生努力於凈土法門之行持,但在臨命終了,卻不能如願往生凈土,則此一生心血豈不白費?」各位若也有這種擔心和顧慮,便表示你對因果不夠了解、不夠透徹。就因果而言,「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心血是不可能白費的。
(3)從共信到別信
修凈土的因,必成就佛土的果,因此我們對凈土的肯定,不但是因釋迦牟尼佛於凈土三經或其餘大乘經典中一再讚歎、推介而相信,更且是由因果的原則來肯定凈土是必存在無疑。若一人修凈因,一人得凈報;若眾人修凈因,則眾人得凈報,此則凈土世界得以形成。我們相信在往昔修行者中,會有像法藏比丘那樣的悲願,於是因他的攝受,很多眾生皆因此修凈土法門,也因此共同成就極樂世界之殊勝莊嚴。此又如現在農禪寺之開發法鼓山,既因師父之帶動,更因很多人在護持,則將來必定建設出一個人間之小凈土。以此推而廣之,三千大千世界中,因更有眾生共修凈土法門,而另有一更大更殊勝之極樂世界。這是從因果的原則,而推斷它必定存在。所以嚴格說來,不信凈土者,並不是很了解因果業報的道理。有人以為在原始《阿含》中,佛不談凈土法門,而排斥凈土,也是對因果業報的了解不夠透徹所致。
由因果的原則而看凈土,我們會比較有信心,此信心不但在順境修時沒問題,一旦遇上逆境,信心也不易退轉。以上從共信因果業報到別信凈土之存在,都是信的要點。
二、願──從共願到別願
其次說願,共願即菩提願,菩提即覺悟意,亦即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謂。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及四弘誓願等皆屬之。而為了要完成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共願,故有凈土別願的形成。在娑婆世界裡修行,因環境惡劣,障道緣多,不易成就;尤其以壽命較短更形成大障,行者常於功行未成就時壽命已盡。所謂「菩薩有隔陰之迷」,捨生易報,頓忘前修,下輩子能否繼續潛修,實難把握,故既發菩提心,為行菩薩道,乃有必要找一個更理想的修行地方。在極樂世界修行,有幾種殊勝:
一、佛現身說法──「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而娑婆則釋迦如來已入涅盤。
二、善知識多──「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極樂世界善知識愈聚愈多,而此土則愈來愈少。
三、資生容易──彼土受用自然,不俟經營;而娑婆則多為資生而耗費時間,甚至造諸惡業。
四、惡緣不存──極樂無障道之惡緣,所有境界,包括有情、無情,皆是助道之善緣。「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悺鮇…。」「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故求生凈土實為助成佛道,將來還入娑婆、度化群機,這如同出國留學與深造。如果誤以為求生西方只是為了去享受極樂世界之莊嚴,或為逃避娑婆世界之苦難,則凈土法門,便不夠資格稱為大乘法門了。
以上從共願至別願,皆從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而有求生西方的願,然此願也是易發而難持久。有人於事業順利、婚姻美滿之際,便很容易忘記所發誓願,至於實際修行用功更渺不可及。古云:「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宜極力猛省,莫叫五欲之樂麻痹了道心。另外亦有些很苦之人,也沒辦法往生西方,人之所以苦,乃因放不下,既因放不下而苦,又那來放得下而往生呢?即使是佛現身接引,還未必能放下哩!因此,發願往生,首要對娑婆世界的種種誘惑、執著能全部放下,方得往生。真願不能發,腳踏兩頭船,那不苦死才怪哩!
三、行
有人認為念佛是以前五根或第六識來念,這有很大的問題。前五根與第六識皆屬不相續之生滅相。若唯以此念佛,無法得到真正的安定。尤其要知道,人在臨命終時,前五根與第六識皆已不起作用了,如果平常只執此念佛,則臨命終時,你還拿什麼來念佛呢若平日或臨終時,不能用前五根或第六識來念佛,那我們又有什麼可用的呢?
其實我們於平日間,主要是以信願為基礎而薰習第八識,使具備清凈的念佛種子。唯識學上說「第八識乃恆而不審」,恆者不間斷也,即使生死交關,也是存在其作用。於是因清凈種子之攝受,而引導我們的業識往生極樂世界。又依唯識學所說,八識種子將現形為三:(一)意識、(二)根身、(三)器世間。因此以信願為根本而薰習八識種子時,則所內受之身心與外見之世界便早跟別人不一樣已。故不一定要等到往生以後,才能見到凈土。所植凈因愈多,則現行凈果的力量也愈大,所謂:「心凈,則國土凈。」尤其八識田中清凈種子的力量愈大,要往生西方才更有把握。而正聞薰習之力量,依唯識學而言是由「思心所」成就的,因為是從「思心所」才能成就,所以,信要信得堅固,願要發得清凈。這樣內薰的力量能更穩定更堅強,也就不必擔心臨命終時,當下一念是否清凈。這也是說,行者該把握的是當下的努與否,而無須為臨終失念之事而擔憂。
《三》第三天念佛法門的層次與行證
昨天講信、願、行。在行中主要是以正信、凈願來薰習第八識之凈種子,此薰習方法即今日所要闡明之念佛法門。凈土法門一向以信、願、行為三要素,但在傳統佛法中,則將修行分信、解、行、證四次第。現將凈土之信願歸為信之次第,則凈土行門中應包括解、行與證。
一、解
現先敘述解門部分。念佛之「佛」,可由四方面來理會:
(一)佛名──此以執持名號為念佛方法,阿彌陀佛、釋迦如來、觀音、文殊、地藏等諸佛菩薩的聖號。《阿彌陀經》或〈普門品〉中,即以持名而為念佛方法,如《阿彌陀經》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悺魼心不亂。」又如〈普門品〉中云:「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二)佛相──觀想佛的相好光明。此為一切名號皆由相所生。例如:世間之所以有花、草、樹木之名者,乃為世間有花草之相而安立。若能由名號而更知其相,則我們將更有信願。觀佛相好主要依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觀。彼又如《華嚴經》所云:「佛有九十七種大人相,無量隨形好。」凈土行門中,依觀相而為念佛方法者,即《觀無量壽經》中所說。
(三)佛德──憶念佛之功德。此為佛之一切相好,乃由功德所生。佛因於過去生中六度萬行,造諸功德故成就種種相好光明。如頂髻相,因修智慧而顯現。《金剛經》云:「不可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要見佛,至少要憶念佛之功德。佛之功德略雲有三:
(1)智德:佛為一切智人,故成就最圓滿最殊勝的智慧。佛智涵蓋總相智和別相智,總相智是世間所共通之理。而別相智是各各不同之名號、相貌、因緣、本末……等。故又謂佛智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道種智。
(2)斷德:佛已斷除一切生死煩惱、一切業障、習氣。故佛能解脫自在,能神通無礙。
(3)恩德:此雲佛對眾生有大恩德。佛往昔生中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如割肉喂鷹、捨身飼虎等,為眾生故勤求佛道。佛成道後又四十九年說法,開種種方便以讓不同根機之眾生皆能悟入佛之知見。又如法藏比丘往昔生中發四十八願,更經累生累劫之修行,而終能成就極樂世界之殊勝莊嚴,娑婆眾生如具信願皆得往生西方。此為對娑婆眾生最大之恩德。
以上憶念佛德,即念佛之智慧、慈悲、神通、解脫。當憶念時,自能由衷發起歡喜、欣慕、嚮往之心。在《阿含經》中佛最初說念佛法門,即是對給孤獨長者所說憶佛之功德。
(四)佛性──參諸佛之本性。如前已說,佛一切之功德皆從性而起。行道之人由見性而起修,故成諸功德。因此,念佛行人,更進一步要參出佛之本性。何謂佛?佛是覺悟義,覺有能覺、所覺之差別。例如人皆動心起念,然此動念由何而起?又人皆自謂有心,而心之理體為何?如此一路參究,若能參究出來,則可謂見佛性已。凈土法門於迴向偈中有「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此無生即是佛性,即心之理體,以心本不生不滅故。任一切境界遷化而心無所動,此亦稱無生法忍也。
這也就是說念佛法門,不但是持佛之名號爾,更亦觀佛之相好、憶佛之功德、悟佛之本性,如此統合才堪為完整之念佛法門。
如經典所云:佛有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若能悟佛之本性,彼乃念佛之法身;若憶念佛德、觀佛相好則為念佛之報身;至於執持名號,則但念佛之化身爾。此為佛之名號有很多故,所謂:如來、應供、正掗魾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等。在《華嚴經》中更有〈如來名號品〉。如來名號無量無邊,以眾生根器不同故,所現之名號亦各成差異。故名號者,應化身爾。總之,從解門而言,必要深入經藏,才能如實了解佛是什麼,也才能圓滿修行念佛法門。
二、行
接下來是行門之介紹。行門重點在個人之實修。比如:
(一)佛名──以持名念佛而言,要經常提醒自己已是三寶弟子,三寶弟子應具有的德行為何?須時勤加檢討反省。例如:持名念佛,貴在一心,故應以念佛之正念,剋制攀緣之妄念。如此以念佛攝心,清凈三業。
(二)佛相──常人雖不可能有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亦應持戒而行,必使威儀端莊、態度安祥,如此也能令人產生信心和道心。
(三)佛德──或依教理努力於福慧雙修,或依三學持戒、修定、證慧。或依四聖諦知苦、斷集、修道、證滅。或依六度、八正道……等,依教奉行,證諸功德。
(四)佛性──欲明佛性,須用參禪法。
三、證
一般凈土法門多講信、願、行,甚少提及證量。然完整之凈土法門亦必有其次第之證量。以下先標立再說明:信願具足→執持名號→念念分明→身心輕安→一心不亂→念佛三昧→內:明佛本心、外:見佛凈土。
修學凈土者首要堅定信心,並保持願力。有些人對凈土好像已具足信願,但實際上一遇到障礙,甚至五欲之樂,便退失信願,這不叫信願具足。若信願已具足,進而執持名號,使佛號念念相續,既不間斷,也不錯亂。更次要能念念分明,每句佛號既要念得清楚,也要聽得分明。如此凈念相繼,粗妄念逐漸減少,以過去不憶,未來不憂,一切人我是非不管,故能從種種束縛愛悔中跳出來,而得身心之輕安。當身心輕安後,再繼續用功,而將前後之細妄念降伏後,才能入一心不亂之境界。於一心不亂、無功用行中,外見山河大地、音聲法塵,皆成佛號、皆成佛相、皆成凈土世界之依正莊嚴。又於一心不亂、無功用行中,內觀諸法,如夢如幻,唯心所現,而悟「無生法忍」,而見佛實相,實相即是無相也。以上外現佛土、內悟佛性,皆是念佛三昧也。這也就是說,三昧有由定而成就者,亦有由慧而成就者;而真正的念佛三昧,必待悟佛本性才算成就。
四、方便非究竟
以上所說從持名念佛至見佛實相,主要在闡明持名念佛的方便與界限。持名念佛,老少咸宜,普被諸根,不受時空限制,只要念頭一動,便可當下進修,故為最方便、最簡易之修行法門。但最方便者不表示即是最究竟也。彼必至見佛實相才算究竟,這也是說,行者在持名後,仍應深入經藏、參究佛性才能提升修行的層次,圓滿念佛的法門。
宋永明延壽禪師俗謂彌陀再來。他不但大悟徹底、見佛實相,且日持名號十萬聲,更日行一百零八種功德。彼為修凈土法門之典範。日前有提倡凈土法門之大德謂:「持名號便足矣!」我想這會有很大問題的。佛法中最切要的一句話說:「眾因緣生法。」一切存在皆由眾多因緣聚會才得成就。佛法雖重因果,但因果非單因生單果,而是眾因緣具足而成果。因此往生西方的果並非單持名號之因即可成就。《阿彌陀經》中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亦正是此意。
中國佛教在唐以前本十分昌盛,何以至宋朝以後即逐漸沒落?此因宋以後,許多禪師教人「單提話頭」,而許多凈宗大德亦提倡「只持名號」而不管其他。以致原本博精深的佛法,日漸式微、粗淺,甚至被譏為消極、迷信,皆與此不無關係。
五、一門與深入
或許有人要問:「修行不是要一門深入嗎?不是只要精進持名就可以了嗎?」不然,從持名開始雖可說是一門,但不得為深入。彼應從持名觀相以至參究佛性,層層漸進,方謂深入。因此深入非鑽牛角尖而使眼光變小、心量更窄也。經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學佛最後會發現八萬四千法門,皆門門相通。若證其相通,便不會被一宗一派的修行法門所限制矣!
《四》第四天往生的條件及品位之高低
今天,我們繼續談往生之條件與品位之高低。我想在座之中,雖口裡不斷地持名念佛,但內心裡總免不了有些困惑疑慮:「似我這般用功,到臨命終時,是否能夠往生西方呢?又若能往生西方,那又該得何等品位呢?」今天所講內容,即為回答這些問題。但重點所在,其實只有兩句話:
一、「具信願為往生之條件」
這是說若有人已具備對凈土法門之信心與願力,則已成就往生的條件了。這個條件聽起來似乎不難,只要有信心、有願力,每個人都可往生西方。但事實上並不盡然。其原因在於信心若不堅固,將會退轉,願力若不深切,忽爾消失。因此問題不在具信願後能不能往生;而在於是否真能於信願之堅持與恆久。
二、「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後,是依各人所修之福慧,定其品位的高低。如有人所修福德不夠,所證智慧不高,但仍具足信願,則其品位大概是下品。若有福德雖足,但智慧不高,則其往生之品位,應是中品。因此,唯有福德智慧皆具足者,方為上品。以下且引凈土五經之經文以證明此二句話。
(一)、《阿彌陀經》(1)信願──「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強調對西方凈土要有信願。
(2)福慧──「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執持名號,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此雖是敘述福慧部分,但未明品位之高低。
(二)、《無量壽經》
(1)信願──於阿彌陀佛所發四十八願中,與往生條件較有關係者有:第十八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也是說眾生只要至心信念意樂,即使只有十念,還得往生西方極樂國土。
第十九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此雲眾生若已至誠歸命求生西方,且又造諸功德,則臨命終時,必蒙佛及聖眾,現前接引而往生西方。
第二十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繫念我國,植眾德本,至心迴向,欲生我國,不果遂者,不成正覺。」此雲眾生若聞佛名號,至心繫念欲生西方,必得往生。
以上三願皆在強調信願,只要有信願,必得往生。在其經文中,又有「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誹謗正法」。由經文中知,具信願,則必往生。
(2)福慧──《無量壽經》上又說,行者往生西方後,依其行持,可分為三輩。
上輩:「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修諸功德,願生彼國。」
中輩:「至心愿生彼國,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多少修善,奉持齋戒,起立塔像,飯食沙門,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願生彼國。」
下輩:「至心欲生彼國,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心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願生彼國。若聞深法,歡喜信樂,不疑惑,乃至一念,念於彼國,以至誠心,願生彼國。」
由以上經文得知,能出家修福德智慧時,才為上輩。其次能在家修布施、供養、持戒、修善等,則為中輩。最後,若無其他更好因緣,則只需至誠發願,念無量壽佛,則猶得往生為下輩。
(三)、《觀無量壽經》
「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其次,「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依《觀經》所云,往生西方後,復有九種品位:
1.上品上生:慈心不殺,具諸戒行,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行六念,迴向發願。(乘金剛台,見佛色身,眾相具足,聞佛說法,即悟無生法忍)
2.上品中生: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坐紫金台,經宿則開,聞說深義,經於七日,得不退轉,經一小劫,得無生忍)
3.上品下生: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坐金蓮花,一日一夜蓮花乃開,七日之中,乃得見佛,三七日後,乃了了見,經三小劫,住歡喜地)
以上往生上品的基本條件,皆為由深信大乘而發菩提心。如更能從信而解,則為中生,而唯有從信解而行證,自度度人,圓滿福慧,方得為上品上生。
4.中品上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惡,以此善根,迴向往生。(坐蓮華台,蓮花尋開,聞四諦法,應時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5.中品中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沙彌戒、具足戒,威儀無缺。(坐七寶蓮花,經於七日,蓮花乃敷,聞法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6.中品下生:孝養父母,行世仁慈,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彌陀極樂等事。(經七日已,聞菩薩說法,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以上綜合中品三生,乃做人天善事,孝養父母,慈心不殺,修諸戒行,即得中品。
7.下品上生:作諸惡業,雖不謗方等經典,多造惡法,無有慚愧,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經首題名字,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經七七日花開,聞二菩薩說法,經十小劫,入初地)
8.下品中生:毀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偷僧只物、盜現前僧物、不凈說法,無有慚愧,以諸惡業而自莊嚴。臨命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彌陀信願,戒定解脫等。(經於六劫花開,聞觀音、勢正說法而發菩提心)
9.下品下生:作諸不善,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於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念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滿十二劫蓮花方開,聞二菩薩說法,而發道心)
以上得為下品者,雖作諸不善,但於命終時,遇善知識,教令懺悔,至心稱念阿彌陀佛,信願具足故,得以往生下品。
(四)、《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1)信願:「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有眾生,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以信願具足,而憶佛念佛,便得往生。
(2)行持:「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以念佛心,成就福德智慧者,皆為凈念相繼。
(五)、〈普賢行願品〉
(1)信願──「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唯此願王,不相舍離,以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行願若能入心,則臨命終時,以願力引導,即得往生西方凈土。
(2)行持──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由以上經文皆可肯定信願為往生之條件。或問:「真的只要具足信願便能往生嗎?」答曰:如前已謂,真正的信,是從深信因果開始,蓋因確信因果者,必能至誠懺悔,並努力於行善避惡,自利利他。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也。又真正的願,亦從發菩提心而有,願往生西方,悟無生法忍後,再倒駕慈航,還度娑婆眾生。以至信、切願故,能除累劫生死業障,譬如冰遇火即化;暗遇光則明。因此問題不在具信願後,能不能往生西方,而是誠信與切願之不容易。有些人雖口口聲聲求願往生,然對娑婆的一切,這樣放不下,那樣放不下,又怎能算是具足信願呢?
其次,「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者,若有眾生雖造五逆眾罪,破戒犯僧,應墮三惡道者,因誠信至願,懺悔惡業,稱誦佛號,乃至十念,迴向西方,亦得往生而為下品。
複次以誠信凈願而修人天福善,譬如布施、供養、持戒、修定等,並以此功德迴向,得往生西方而為中品。
更者發菩提心,修無漏慧,善解大乘,自利利他,並以功德迴向發願,得以往生而為上品。
由上「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一個發大乘心之念佛人,必先從持名念佛而具信願,更修福慧而增品位,以至圓滿見性,而成就上品蓮位。
或有些人認為,只要能到西方就好,即使是下品下生也不錯了。答言:非也。俗語說「取法於上,得乎其中」。全心準備考一百分的人,即使稍一失手,仍有八、九十分,相反地,「取法於中,得乎其下」,若只準備考六十分者,萬一只考五十九、五十八,那就糟糕了。又大乘者,以發無上道心故方為大乘,志氣下劣、心性怯弱者,非大乘也。故行者應從持名念佛,以至參究佛性,方為大乘之念佛人,亦才能蓮品高升,廣利人天。
《五》第五天西方的象徵與阿彌陀之玄義
一、西方的心理指標
何以極樂世界是在西方?而非東方、北方?又何以彼佛名為阿彌陀,除標示名號外是否有餘更深的涵義?
西方的「西」除了指明方向外,另一意為心理的指標。日出於東而沒於西,東為起點,代表因地的修行,西為終點,象徵果位的圓滿。如阿彌陀佛之無量光、無量壽,與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都是果德圓滿之意。故發願往生西方,即是求最殊勝、最圓滿之果位。很多凈土行者,因不能明了真正的「西方」在那裡?因此於行持的心態便有了偏差。
欲成就圓滿果位,須於因地努力修持。「菩薩重因,眾生重果」,菩薩知於因地去努力,故為菩薩。相反地,眾生但期望得到果位之圓滿,而不肯在因地精進,故為眾生。我們修行要從當下去努力,而不必費心計較於果位的成就。而修凈土者常常擔心能否往生西方,而不自問是否於當下去努力。所謂「水到渠成」、「水漲船高」,因地健全了,果位自然圓滿。
我們放眼看當今宗教的弊病,是太多人急求果位的現成,而不肯於因地去力行。因此便讓「即刻開悟」、「立證果位」的江湖郎中大行其道。彼雖披佛外衣,實乃獅子身中蟲,唯敗壞佛教的門庭,摧殘眾生的善根而已。此不從因地去努力,而急求果位之成全,為第一項偏差。
二、從東到西的修學過程
在佛經中,既有東方凈土,也有西方凈土,綜合東西,實為菩薩道的修學歷程:如在《維摩詰經》中,有東方妙喜世界的阿門佛。妙喜即菩薩十地中之歡喜地,也就是因見道而法喜充滿之意。阿閃佛者,意指不動智佛,以見「佛性、法性、空性」之普遍性與恆常性,故曰不動。性者不隨時空而變化,又行者能見「無我」之理,以無我故,不隨境界動心起念,因無能動,故曰不動智佛。
所謂從東方到西方的修學過程,首先要見佛法之真理,而為見道位。次由見道而修道,最後圓滿證道,才能到達西方。故在凈土法門中應強調先見道,而非往生。將見道前之信願與證道後之果德混為一談,乃凈土法門中第二項偏差。
三、阿彌陀佛的玄義
有人或許已知,阿彌陀佛便是無量光佛、無量壽佛,但何以是無量光與無量壽呢?光,代表智慧之無限;壽,代表福德的圓滿。因此無量光、無量壽乃是福慧兩足。所謂佛為兩足尊,即福慧雙全之意。由上所說,念「阿彌陀佛」即是希望自己能成就無量智慧、無量功德之意,因此真正念彌陀者,應以信願為基礎,而致力於福慧雙修。若徒然口念彌陀而不修福慧,非真念佛人。是以口念「彌陀」,而行非「彌陀」,是凈土法門中第三項偏差。
四、有量與無量
更進一步談彌陀之為無量者,除數量極多以致無法計算外,還有其更深層次的涵義──無量即非量,不去衡量之意,既非多量亦非少量。以多與少皆從分別心而有。有分別故,有限有量;必無分別,才能無限無量;以無分別故,即不動智之真意。
無分別並非如草木、頑石一般,無知無識;而是猶如大海收納百川,寬廣無涯,涵容一切。以能容故,福德乃大。以心量大、無煩惱故,智慧乃深。所以無量能容,寬心坦然,則處處是凈土、人人為彌陀,此才是真正念佛人。相反地,用分別心,用取捨心,坐東望西,畏苦祈樂,便易成為凈土法門中第四類偏差。
五、極樂世界之覺受
此「極」,依我個人領會是超越之意。超越的樂稱為極樂,以樂至極點反而平淡也。如禪修中,於初禪稱離生喜樂地,二禪為定生喜樂地,三禪是離喜妙樂地,都有喜樂的覺受;但到了四禪以上則謂舍念清凈地,以無分別心故,曰舍念清凈。超越三禪以上的樂稱為極樂,也就是由無分別心,而得心中之清凈。
故凈土行者,切莫將世間之樂視為極樂之樂。從世間法來看,苦樂本是相對,有苦才有樂。如以患病為苦,則病癒為樂也;如以失為苦,則復得為樂也。倘一向身強體健或不曾失去,則無彼樂受。因為極樂世界無苦的存在,當然,也就無苦盡甘來之樂。極樂之樂,乃涅盤之樂,非現世五欲之樂,亦非外道升天之樂。是故修行應秉平淡的心,不要於感官的覺受與現世之感應中瞎費功夫。將極樂之樂與現世五欲之樂混為一談,是凈土法門第五項偏差。
六、易行道與難成道
凈土法門一向被稱為易行道,尤以持名念佛來說,似乎十分簡單,人人都會。但我們當知,所謂易行道,路雖好走,不一定能很快的到達。譬如登山,路若平坦易行,則必迂迴繞遠;相反地,路陡峭直切而上者,反較速捷,因此易行道是難成道。從世間因果上看,好撿便宜者,未必有好結果。如經所云:釋迦如來與彌勒菩薩本同時發心,修學佛道,以彌勒菩薩修易行道,故至今尚未成佛;而釋迦如來因行難行道,故成佛較早,因此想早成佛道,應修難行道。成佛是為度眾生早日離苦,而非急功好名,徒為貪慢爾。有凈土行者,誤以為易行道便是易成道,故老說是應先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修學,等成就後,再反入娑婆度化眾生。但西方的一天,是娑婆世界好幾劫,等你修行圓滿,再來娑婆,那娑婆眾生恐怕都不知苦到那裡去了?以為易行道,便是易成道,是凈土法門中第六項偏差。
七、往生凈土與莊嚴凈土
廣義的凈土法門其實有二種:(1)往生凈土,(2)莊嚴凈土。
現代一般人所稱之凈土法門,都是說凈土早就形成了,而凡夫但求往生彼處,去坐享其成而已。而更如法的凈土法門是莊嚴凈土,此是菩薩實地用功,從調伏內在身心至改造外在世界,終而建設人間成為凈土。此如《維摩詰經》中〈佛國品〉所述,修行之要務,乃從把握當下去努力,亦即是從福慧雙修而莊嚴人間凈土,不應企求於將來之往生凈土,有前後之際,有迎拒之心,皆非究竟之法。又求往生者,常給人不良印象,或謂彼但求死後世界之安樂,而失去面對改造現存世界的希望與信心。學佛應是學「活」而非學「死」,要活得瀟洒自在,要活得圓滿無礙。著重死後的往生及臨終之正念,而不肯從事直下身心的凈化,又是往生凈土法門者之另一偏差。
以上所說,莊嚴凈土與往生凈土,其實是可相輔相成的,此即從深信因果、發菩提心,並由此福慧雙修──以涵容的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當生中,努力建設人間凈土,並以此功德迴向往生西方凈土。以「依福慧定品位之高低」故,此之往生,不但必能成就,更且蓮品高升。
事實上整個凈土法門的修學與一般佛法的修學,並無多大的不同。從共信因果到別信凈土,從共願菩提到別願往生,從共修福慧到別向西方,凈土只是以繞道西方而成就佛道,故與其他法門,略有差異爾。
八、放下與提起
或問:要建設人間凈土,不就是放不下娑婆世界嗎?答曰:所謂放下乃是不計較未來之得失,而非放下現前的努力。因此真正的放下,並非逃避畏縮,而是更了無窒礙地負起當下所應肩挑之責任。佛法至重要的基礎乃是因果,不可從錯會放下而忘失因果之關係。這也就是求西方、念彌陀,還應從因位之福慧雙修與建設人間凈土做起。
《六》第六天一心不亂
如經所云:「由戒生定,從定發慧。」所以一心不亂對修行來講是很重要的里程碑。一心,依明末蓮池大師所說,有「事一心」與「理一心」。而我依解行所體會,此一心又有「唯一」與「統一」之別,至於不亂也有「靜中不亂」與「動中不亂」之差異。
一、事一心
用實際修行方法而達一心不亂之境界。
(1)靜中之唯一──以下乃以持名念佛為例,以說明其方法與次第。念佛要達一心不亂,首要:
A.「念與聽相應,身與心不離。」口念耳聽,心要了了覺照於當下之所念、當下之所聽,以此方法用功,便漸達「念念分明」之境界。能將每一佛號、每一字眼、每一音節,都念得仔細,都聽得清楚,而不摻雜任何妄想。
其次要能「過去者不憶」,對過去的事情都不回想,對念過的佛號也不回想,以及對剛打過之妄想都不去理它。「對未來者不期」,對未來的事不期待、不擔心,也不掛慮。對未念之佛號、未打之妄想,皆不管它。「當下者不住。」對現前之一切境界,皆任其去留而無所謂,這能做到不追憶、不期盼、不住著,於是整個時間便消失了,此謂之「前後際斷」,截斷過去、未來、現在,圓攝三世成當下一念。以上是就時間而言。
C.若由空間來說,一般人念佛時,即使沒有粗妄想,也會有「我正在念佛號」之分別。這有「我能念」與「所念佛號」之意識分別,也是妄想。所以進一步要由不分別「能念之我」、「所念之佛」與「當下而起之分別意識」,而成「能所雙泯」,化根塵識十八界為一心之境界。
一心境界亦可說是「念而不念」(雖念但不感覺有我在念)、「不念而念」(不動念佛之心而佛號不斷)。因此在一心中根本無所謂「念」與「不念」、「分明」或「不分明」的分別心。自覺得念佛念得很順很好,沒有妄念,這還不是一心。因為你尚有感覺,尚覺得念得很好嘛!
或問:一心與無記之差別?
答曰:一心必由散心、專心之層次後,更超越時空而得入;而無記多從昏沉或散亂而入。又初從「一心」境界而出時,佛號仍清晰明朗而不間斷,只是雜有「前、後」、「能、所」之分別爾;至於無記則如大夢初醒,空洞茫然,不知來處。
(2)動中之唯一──在行、住、坐、卧、吃飯、工作諸威儀動作中,亦專持佛號而入一心境界。
(3)靜中之統一──當念佛功夫紮實深厚,心中充滿了佛號,於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所受,意念所及,皆成佛號。如耳雖聽風聲、雨聲,但念頭一轉,還成佛號聲,外境儘管變異非常,但念頭所到,全是佛號。
某些凈土修行者,不管見面打招呼,甚至碰到些驚奇的事,出口便是「阿彌陀佛」,這是因彼專心念佛,故動心起念不離佛號。然彼多僅第一念能保住爾,隨以境相分別而忘失佛號矣!
(4)動中之統一──在無作意中,隨當下之動作而現成佛號。如拖地時,左邊拖過去是佛號,左邊拖過來也是佛號;走路時,舉足、下足皆成佛號。
問:此統一之一與唯一之一有何不同?
答:唯一是從作意而專持佛號。統一乃自然現成,不假造作。能於動靜中皆達統一之人不會有煩惱,以煩惱皆從妄想起故。以上為事一心,也就是由實修而入一心境界。
二、理一心
由解悟佛理而知萬法本是一心。
(1)緣起之理──一切境相的生滅變化,皆從眾因緣和合而有,以因緣復由因緣起故,緣起之網,連連交絡,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因此從一法出發,即收盡一切法界,所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華嚴經》名其為「一真法界心」──諸法本來一心也。
(2)唯識之理──一切境相之產生,皆因分別心而有,如所見所聞皆通過意識而存在。經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既然一切法因分別故有,則宇宙大地本來不出「一心」之境界也。
以上理一心既是唯一之一,也是統一的一,既然理本一心,則事當不亂,以亂是因矛盾而生,既一心當然不會有矛盾。
(3)不定不亂:《般若經》云:「不亂不昧故,應具足禪波羅蜜。」不亂者不昏沈亦不散亂;不昧者不執定境定樂。從理而觀諸法,本是不定亦不亂,因諸行無常,生滅相續故不定;以緣起交涉,相輔相成故不亂。從不定不亂之理而起修,才能具足禪波羅蜜。
諸法不定不亂,才是實相。例如:人的心臟應不斷跳動,血氣才能運行;肺部應不斷起伏,呼吸才能暢通。若定止則人必亡,如錯亂則身乃病。所以宇宙或個人,必不定不亂,於和諧中產生變化,才能進步。這也就是修靜中之定不夠踏實,必能於動中統一,才是真定真修。
(4)亂從「我」生:經云:「諸佛常在定,無有不定時。」佛似和凡夫一般食、衣、住、行,一樣說法布教,只是沒有「我」與「非我」的矛盾,沒有「前念與後念」之分別,故常定而不亂。而眾生之所以亂,乃因自私心重,常為己利而攀緣、造作、計較。俗云:「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因為放不下過去、未來,所以不安,因不安故覺得苦,以苦而勤求解脫,於是努力念佛、打坐修行,其實都是為了「我」。也就是說,不管世間的苦,還是修行的亂,都根源於我執,若能證得「無我」之理,則動靜得失,皆了不相干,無心方為真定。
永嘉《證道歌》云:「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對覺醒之人而言,不僅世間名利是夢,即使修學佛法也是多餘。但對未醒之人,還是要勇猛精進,以若不修行,就不能覺醒。故就理一心而言,最重要是去除我執,才能與宇宙一心相應。
三、世間之一心
廣義的修行,要能將崇高的理念,落實於生活之中,故除持名等專修的方法外,還要有生活中的調理,故以下更談世間之一心。
世間的一心,必從(1)思想有系統、(2)生活有目標、(3)行為有規範、(4)做事有次第開始。在此原則下,身心既能安頓,生活亦有規律,便不致造次紊亂。現今社會之所以混亂無章,乃為(1)人的思想混雜偏失,邪說充斥。(2)生活雖忙碌而沒有真正的目標。(3)不信因果,忽視倫理道德,故妄作非為。(4)急功好利,做事不依次第,由是人心不安,社會脫軌。如何與一心相應呢?
因此對修學凈土者而言:(1)首要以往生西方的信願──得無上之果位圓滿,為生命的目標。(2)由是深入經藏,親近善知識,以建立正知正見。(3)深信因果,肯定善惡的準則,並遵行佛所訂之制度與戒律,而福慧雙修。(4)做事與修行皆應依照本來次第而行,尤其要於因地中發奮努力,而不費心計較果位之得失。這也就是真正的定,是要在大風大雨、波濤洶湧中,仍然掌握既定的目標與方向而前行不已,此亦即是凈土法門所一向強調之信、願、行。
佛七至今已第六天了,然不管你這幾天打得好不好,這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修行本非一天一夜或七日七夜而已,乃是一生一世甚至多生多劫之事。因此如何抱定信念,怎樣堅強誓願,這才是最重要的事。但願大家皆能珍惜此次佛七因緣,待佛七結束回到社會後,各能站穩自己的崗位。當今社會越來越亂,但願能由於大眾的信願,而為此昏暗的天地中,增添一點光明。或由於大眾的力行,而能在此滔滔亂流中,凝聚成中流砥柱。這也就是,願在阿彌陀佛的慈悲攝受下,共同攜手開創佛教之明日,最後謹以此與諸位共勉!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妙華法師 著:智慧與解脫——《維摩詰經》釋論(5)|
※不承認錯誤的人永遠不會擁有智慧!
※「青氈長物付諸兒,燕頷封侯望予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智慧來自於社會群體
※長短經智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