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凈土念佛精舍共修章程

凈土念佛精舍共修章程

 

本章程共分(一)緣起、(二)目的、(三)綱宗、(四)參加條件、(五)參加辦法、(六)注意事項、(七)儀軌及其它等共七部分。

 

一、緣起

 

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最簡最易,最妙最玄,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於現生中,定出生死。不歷僧祇,親證法身。圓頓直捷,殊勝超絕,乃如來一代時教中之特別法門。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印光大師語)。正如善導大師所言: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大覺世尊,無問自說,阿彌陀經;十方諸佛,出廣長舌,一音讚歎。阿彌陀佛,接引導師,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四十八願,廣度眾生。觀音勢至,做法-王子,處處示現,時時攝念。文殊普賢,發願勸進,願共眾生,同生極樂。馬鳴起信,最勝方便;龍樹往生,稱易行道。《華嚴》之等覺菩薩,證齊諸佛,尚須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觀經》之五逆十惡,地獄相現,猶得以十稱洪名,蒙佛接引。開慧之《楞嚴》,攝念佛人,歸於凈土;成佛之《法華》,聞即往生,位齊等覺。天親菩薩造論,悉願往生;曇鸞大師作注,妙絕古今。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可謂諸佛出廣長舌而讚歎,列祖發真實語以顯揚!

凈宗初祖東晉遠公大師,啟建蓮社,專志念佛,求生凈土,緇素123人皆得往生,均現瑞相。曇鸞、智者、道綽、善導、永明、蓮池、蕅益、徹悟、印光等諸大祖師秉志凈業,身體力行,因時制宜,發揚光大,蓮宗大興,普攝東土,群生受益,念佛往生者不計其數。凈土念佛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以至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凈土聖賢錄》、《往生傳》中蒙接引而得往生者,多難勝數。自古迄今,所有禪教律叢林,無不朝暮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後雖佛法漸衰,世多劫難,知識希少,魔外縱橫,但潛修凈土者大有人在,往生瑞相,令人讚歎。印光法師,一代宗師,懇切至誠,力倡凈土,《文鈔》寶典,萬流蒙益。凈空法師,當代大德,不遺餘力,弘揚凈土,譽滿中外,受益者巨。

凈土法門,以信、願、行為宗。但具真信切願,持佛名號,即可仗佛慈力,橫超三界,直登九蓮。藕益大師贊「凈土法門,三根普攝,絕待圓融,不可思議,圓收圓超一切法門,甚深難信;方便中第一方便,了義中無上了義,圓頓中至極圓頓;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古德常言:「生死海中,念佛第一」、「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日念十萬聲佛號的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留給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予他人行;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印光法師稱持名念佛,最為第一。凈空法師更是再三勸勉:一門深入,長時熏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一切法門之中,第一方便、穩當、容易的,無過於念佛法門。「信而不願,猶不信也;願而無行,猶弗願也;行而不猛,猶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願不切;願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總之生真信難。信果真矣,願自能切;願果切矣,行自能猛。」(徹悟大師語)

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十方諸佛,齊聲讚歎:一者蓮花化生。二者相好端嚴。三者黃金為地。四者衣食自然。五者宮殿隨意。六者飛行自在。七者善友愛敬。八者壽命無量。九者永不退轉。十者受記成佛。「一生彼國者,行則金蓮捧足;坐則寶座承軀。出則帝釋在前;入則梵王從後。一切聖眾與我親朋;阿彌陀佛為我大師。寶樹寶林之下任意翱翔;八德池中游神濯足。形則身同金色;壽則命與佛齊。學則眾門並進;止則二諦虛融。十方濟運則乘大神通;晏安暫時則坐三空門。游則入八正之路;至則到大涅槃。」(唐道綽大師《安樂集》)

凈土極樂,一生成佛;娑婆太苦,修需累劫。一勝一劣,天壤較然;忻厭自生,取捨自定。蓮池大師在《彌陀疏鈔》中舉慈雲大師十種比對:①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花開見佛、常得親近之樂。②此土有不聞說法苦,彼土但受水鳥樹木、皆宣妙法之樂。③此土有惡友牽纏苦,彼土但受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樂。④此土有群魔惱亂苦,彼土但受諸佛護念、遠離魔事之樂。⑤此土有輪迴不息苦,彼土但受橫截生死、永脫輪迴之樂。⑥此土有難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惡道永離、名且不聞之樂。⑦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有受用自然、不俟經營之樂。⑧此土有壽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壽與佛同、更無限量之樂。⑨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有入正定聚、永無退轉之樂。⑩此土有佛道難成苦,彼土但有一生行滿、所作成辦之樂。此土修行,苦故,進道也難;難故,累劫未成。彼土往生,樂故,成佛也易;易故,一生可致。

欲修此門,當發十信,念念不忘,決生凈土。一信佛所說法,金口誠言,真實不虛。二信凡夫在迷,識神不滅,六趣循環不息。三信此土修行,未得道果,不免輪迴。四信未出輪迴,雖生天上,不免墮落。五信極樂世界,眾生生者,永無退轉。六信眾生髮願,願生凈土,決定往生。七信一稱佛名,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八信念佛之人,阿彌陀佛神通光明攝取不舍。九信念佛之人,十方世界恆沙諸佛,同以神力,時常護念。十信既生凈土,壽命無量,一生當得無上菩提。(明大佑法師《凈土指歸集》)

《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時值末法,五濁日熾,邪見增盛,貪慾橫流,災疫不斷,眾生業重福輕,障深慧淺,人心諂偽,根性陋劣。加之魔強法弱,善知識少,欲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則萬難萬難!世尊痛念我等無力斷惑,特開凈門,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旦往生,永脫輪迴,永不退轉,一生成佛。真可謂末法時期了生死出輪迴的第一法門!今生能遇此門,是何等福報!一旦錯過,又何等痛惜!我們當倍加珍惜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機緣,死心塌地念阿彌陀佛。持萬德洪名,現世即獲「十勝」:一、法門特別。二、諸聖護持。 三、消業滅罪。四、遠離災厄。五、祛病延壽。六、光明照身。七、福慧雙增。八、如願迴向。九、果感見佛。十、帶業往生。

救一時之苦,布施為急;救萬劫之苦,念佛為要!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濟度;菩提路遠,舍凈土孰可依憑。若非信願真切,豈能感應道交;若不專精一行,凈土何由得到。茲恐懈怠易生,精進難恆,若無約束,難策身心。故末學特錄佛言祖語以增信心,以作緣起,誠邀今生志於凈土者,踴躍參加凈土念佛精舍共修,平等自願,締結蓮盟,以誠相待,永做蓮友,相互勉勵,互相提攜,互相督促,互相警策,作殊勝的增加緣, 「同一念佛無別道,法界之內皆兄弟」!我們謹遵佛教祖訓,以持名念佛為正行,處處作道場,時時阿彌陀,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早證三昧,早預蓮池。願我同倫,同生真信,精勤念佛,同願往生!

二、目的

凈土念佛精舍主要為根機成熟的在家凈宗行者,提供一方便、殊勝、精進、交流的共修道場。凈土念佛法門,諸佛齊贊,列祖共揚,非常契合當代人根機和境緣。上網念佛的人不少,但多因疏忽懈怠,信願不足,加之平時戒行欠缺,輕易退轉,以至沉溺欲境,拘囿障緣,難以自拔,甚至放棄念佛,深可痛惜!故結緣真正有志於凈土的同修,仿學遠公初祖「結社念佛」方式,先以三年為期(修學凈土,當以畢生為期。為驗證故,為方便故),進行共修。以信願為先導,以念佛為正行,以凈土為畢生歸宿。發菩提心,平等參與,自覺自律,相互督促,互相鼓勵,堅定信願,共同精進。生警覺心,真為生死,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心念佛,一生成就。

人身在處即道場,當下正是念佛時。平常要深信因果,誦持戒律,斷惡修善,廣積資糧,堅定往生信願,成就念佛功夫,早證三昧,早預蓮池。每日都有定課,以每日念佛不少於3小時(1萬佛號)為起點(最低目標),發心精進,根據自己根機和境緣逐步加量,力爭三年有所突破:常得輕安,乃至初嘗最淺念佛三昧:功夫成片,即使未能一心不亂,也能信更深,願更切,真正練就念佛功夫,今生決定有信心往生凈土!

凈土門中,以願為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觀經》云:「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願諸同仁,同立此願,同發是心。造次弗離,終身依賴。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蓮社盟誓,自今締好;永做蓮友,不忘提攜。願同生凈土,同見彌陀,同化眾生,同成正覺!

三、綱宗

1、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教理敬依:

凈土五經一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佛說阿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普賢菩薩行願品、《往生凈土論》);凈宗祖師語錄;印光大師文鈔;凈空法師開示。以信願行為宗,以戒定慧為學,深明凈業八事:(1)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2)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凈土正宗;(3)以攝心專註而念,為下手方便;(4)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5)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6)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7)以一心不亂,為凈心歸宿;(8)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

2、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門遵依:

咸共發願,盡未來際,遵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六和:一者見和同解,二者戒和同修,三者身和同住,四者口和無諍,五者意和同悅,六者利和同均。三學:戒學、定學、慧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十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3、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一切境界,唯業所感,唯心所現。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業由心造,業隨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一念具足十法界。緣起眾生,本來同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性即彌陀,心凈則佛土凈。六根六塵,所有境緣——盡虛空遍法界當下轉成一念彌陀,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觀經》)。

四、參加條件

1、堅信阿彌陀佛極樂凈土,立志念佛求生凈土為畢生目標。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日有定課,老實念佛,不換題目。須以念佛為正行,以誦經、持咒及作種種利益事等為助行。若無深信切願,泛泛然念佛持咒等,皆只為來生福報而已。輪迴不出,非但無益,且有損也。念佛者,當以猛利直前,往生西方,為了脫生死之妙法。

2、初入門者每日念佛不少於1.5小時(不少於5千佛號),加入精舍三個月後,每日精進念佛不少於3小時(不少於1萬佛號)。以後根據自己根機和境緣逐步加量,目標力爭每日念佛6小時、9小時、12小時、16小時乃至24小時佛號不斷,力爭三年真正練就念佛功夫,今生決定有信心往生凈土。

3、正信的佛弟子:深信因果,受持三歸,誦持五戒,力修十善。思輪迴苦,斷惡修善,廣積往生資糧。平時落實凈業三福,每日念誦三歸五戒十善三福,力戒殺生和邪淫!歡迎師兄自行持八關戒齋(或一日一夜或六齋日或十齋日),每月陰曆十五、三十(小月二十九)練習24小時念佛(當下回念提起佛號),提倡在六齋日精進念佛。提倡素食,歡迎持午(過午不食),雖不作硬性規定,但確應作為發心努力的目標。

4、自覺完成定課。堅持早晚課誦和禮佛拜佛。提倡每日回帖報數,若有不便,也可幾日一報,但最好註明原因和前段修行情況。歡迎以修行日記的方式交流、懺悔、發願、迴向。

5、遵紀守法,自覺遵守論壇規約,愛護道場,依教奉行。謹遵佛言祖語,平時多看《印光大師文鈔》,多聽凈空法師開示。我們是初學,定力尚淺,智慧未開,因此不作爭論,不譏他過,可以平心靜氣說出自己的看法,若機緣不對,不管何時何地,我們用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作答,永遠正確,功德最大,此乃十方諸佛所宣,祖師大德所遵!

五、參加辦法

念佛精舍採取「封閉式共修模式」,以舍內蓮友交流為主。凡欲申請加入精舍的師兄須真正發心,信心、願力和平時念佛量需達到精舍要求,要有三年「閉關」念佛的思想準備,決定要真正成就念佛功夫,今生決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您首先提出申請:簡要寫明自己學佛情況,特別註明對凈土的認識、依止或敬奉的法師、念佛經歷、念佛方法、每天念佛的數量或時間、自己的願望打算以及修習齋戒等情況,以短消息形式發給版主,確定同意後再發帖報名參加。

報名主帖的格式請參照其他蓮友的樣式,正式加入後根據自己情況每天(或幾天)來報數、修學、交流、懺悔、發願、迴向(只要境緣允許歡迎每日都來),只需按格式在報名主帖上回復即可,蓮友一般都採用修行日記方式。我們鼓勵精進,真誠互助,互相督促,歡迎同修隨時發帖交流體會或提出問題和建議!

1、報名主帖格式

報名主帖:請首先進入凈土念佛精舍: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108

某某(用戶註冊名、真名、法名都可)   參加凈土念佛精舍共修   某月某日(昨日)念佛00  共念佛號00萬(標題)

發願:可寫出自己的願心、計劃及目標。

迴向:可用現成的迴向偈文,也可用自己的迴向文,只要如法即可。

註明昨天念佛時間或數量,參加共修以來的總量(每次報數時,記得「編輯」一樓的標題)。

2、回帖格式(在報名主帖上回復即可):

每次報數當下至心稱念十聲佛號攝心(依印祖十念記數法)。

報數回復主要包括:

(1)正行:某月某日(昨天)念佛時間(數量)00;共念佛號00。

(2)戒行:請寫出自己真實持戒情況,特別是五戒、八關齋戒、持午、持素等齋戒的修習情況。若未能持之,堅持念誦也是一種修習。

(3)助行:誦經、聽經、念咒、善行等等可簡略記錄

(4)其它:歷事、懺悔 發願 迴向。幾天一報者請註明幾天的念佛修行情況。

真誠歡迎同修以修行日記方式留下詳細修學記錄。既是自己修學的一份珍貴資料,又是真正的法布施給蓮友以參考和幫助,功德無量!

六、注意事項

1、謹遵佛法祖語,常讀《印光法師文鈔》,常聽凈空法師講座。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存知足心,生感恩心,生警覺心,思輪迴苦,勿隨嗜欲,遠離憒鬧,收攝六根,一心念佛。

2、處處是道場。佛堂是道場,家庭是道場,單位是道場。人身在處即道場,當下正是念佛時!家人同事朋友親戚,當下所觸所有眾生,盡做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同歸凈域,盡出苦輪。

3、珍惜命光,珍惜法門,珍惜機緣。世間脆危,人命無常。時值末法,魔強法弱,慾海火宅。念佛法門非常契合當代人根機,適合當代人生活境緣。今生遇此法門,有此福報,我們當倍加珍惜!「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末法時期,尚有眾生髮一念厭離穢土之心,有緣遇到凈宗念佛法門,信願持名,均可得蒙阿彌陀佛願力,橫渡苦海。誠如經云:「假使大火滿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4、一旦發願報名,因果自負,請務必積極儘力完成。為防止懈怠,最好每日報數,也可幾天一報,但要說明幾天的修行情況。提倡拜佛念佛,拜得愈多愈好,至少早晚要拜佛。身專拜阿彌陀佛,口專念阿彌陀佛,心專想阿彌陀佛,做彌陀第一弟子。歡迎師兄在重要日子發起精進念佛活動。

5、共修分前行、正行、結行三部分。(1)前行:凈土法門特重真信切願。修行之始要禮敬和發心。皈依三寶是修學佛法的起點,皈依阿彌陀佛是修學蓮宗的起點。(2)正行:修行之主體——念佛。平時注重戒行(以五戒為起點,力戒殺生和邪淫!),誠修凈業三福。(3)結行:功德迴向。發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將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迴向往生西方凈土。

6、平時戒行:

(1)在家修行要特別注重「五戒」、「八關齋戒」和「六齋日」。昌臻老法師勸勉我們:在家的同修必須守好「五戒」,否則人身不保,你還能往生嗎!?但是,光守五戒還不行,五戒守好了,也只能是人天道的善人,還出不了輪迴,必須守「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制定的出家人的戒。一個月只有六天,守六齋日,這並不難作到。佛經上說把這個守好了,修凈土法門,可以中品中生。老法師竭誠奉勸我們一定要守好這兩個戒,守好「五戒」保人身,守好「八關齋戒」,是往生的保證。

(2)歡迎持素和持午。提倡正念用餐,進餐前虔誠念誦:(a)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b)三心未了,滴水難消;五觀若明,千金易化;(c)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故,方受此食。南無本師釋牟尼佛!南無本師釋牟尼佛!南無本師釋牟尼佛!再對著飯食按印光法師十念記數法默念佛號10聲後進餐。若當時沒做,飯後要補上。

(3)提倡持戒念佛,歡迎同修修習戒律,每天堅持念誦。佛陀鼓勵弟子們要精進地修習戒律,訓練威儀。修習戒律和威儀能夠滋養我們的菩提心,並且能夠防止我們忘記學佛最根本的目標。修習戒律之時,也同時修習了定和慧;而戒定慧總是能夠馬上幫助我們獲得安祥和解脫。一心念佛具足戒定慧,但當你不念佛時或者念佛伏不住妄念之時,戒律會很好地保護我們和我們團體。平時遇境起煩惱時可按印光法師十念記數法完成一遍或數遍。每天堅持完成定課,練習念著佛號入睡,醒來接念佛號,訓練24小時佛號不斷。

7、佛號讀法:

(1)六字與四字

印光大師提倡念六字,但四字亦可。對於我們初學和以信願為先導的凈土法門來說,六字洪名確有其殊勝之處,更易生髮敬誠之心,增強自己的願力和攝受境緣眾生的力量。

凈空法師對四字和六字均認可。但老法師針對當前境緣和今人根機,稱讚蓮池大師一生念四個字,日誦十萬,因為大師已信願具足,決定一生求生凈土,而別人未必深信切願,所以大師教別人念六個字。如果信願已立,決定今生必辦,像大師一樣「執持名號」,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決定得生。名號愈簡單愈容易集中心力。

對於今生決志求生凈土者,念四字六字均可。關鍵是適合自己,關鍵是至心稱念,能收攝六根,伏住妄念,佛號不斷就好。從純功夫上說,四字更簡單緊湊易念,易成片,當代人生活節奏快,心氣浮躁,「動中求靜」更容易些,如在行路、工作時念四字更為方便得力,尤其在睡眠時、急難時和臨終時更為適用。建議平時念四字洪名的師兄在禮拜、發願時,當應加上「南無」,以生髮誠敬,收攝六根,普利群生。

(2)讀音

當代大德凈空法師、黃念祖居士、南懷瑾先生等都有開示,作為當代人,我們謹遵這些當代大成就者的教誨。「南無阿彌陀佛」讀「na mo a mi tuo fo」;「阿彌陀佛」讀「a mi tuo fo」。

 

8、發菩提心,依教奉行,護持道場,自利利他。大家平等參與,共同發心,加力精進,珍惜法緣,自覺遵守論壇規約,共同護持建設好我們的共修道場!參加共修的師兄,請用心給新來者在當下給予加持,並在現在和未來給予他們幫助。同一念佛無別道,遠通法界皆兄弟。

 

9、師兄間互敬互愛,以誠相待,落實六和敬。重要時日,互相提醒,少造業,多積德,加力精進,自利利他,對需要幫助的師兄,大家發心發力相助,助念一聲佛號功德無量。提倡在陰曆每月的十五、三十(小月二十九)24小時精進念佛。歡迎師兄在六齋日或十齋日受持八關齋戒,並加力念佛。道場儘力為師兄提供方便。歡迎師兄發心在重要日子組織精進念佛。

10、歡迎同修以日記或博客的形式交流!大家有好的想法或建議,歡迎隨時提出。我們將在共修活動的開展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網上共修活動,使其在實踐中保持活力。參加共修者應儘力遠離放逸境緣,處處是道場,時時阿彌陀!念佛就是持戒!念佛就是修定!念佛就是開慧!念佛三昧,三昧中王!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七、儀軌及其它

1、凈宗朝暮課誦:「朝暮不軌,猶良馬無韁。」一日之始,盥洗畢,即上堂課誦,則期思惟以還凈,早課是提醒、發願;暮為晝末,上堂課誦,則冀覺昏而除昧,晚課是反省、懺悔。課誦做到身體端肅、口出清音、意隨文觀,則能凈潔身心,伏住習氣,保持正念,軌範自己一天的行為。

(1)最簡課誦(只拜念佛號十遍,在境緣不便時早晚共用):

對佛像或面西合十,先至心默念十聲佛號攝心(印祖十念記數法),拜念:

{【爐香贊】、【蓮池贊】}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十稱十拜)。

{拜念觀世音大勢至等聖號、【開經偈】、【三皈】、【五戒】(或【八關齋戒】)、【十善】、【三福】、【普賢菩薩偈】、【迴向偈】 }

若境緣允許,可選念{}中的內容,早晚可拿出十分鐘、半小時或一小時(百聲、千聲或萬聲)專念佛號作為課誦。其它時間完成定課,正常念佛。

(2)簡單課誦:每天早晚洗漱畢,在佛像前,虔誠焚香,頂禮三拜(或恭敬面西,雙手合十亦可)。先行十念法攝心,接著恭念:

{同上(1)}

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慈雲懺主發願文》亦可)(拜誦一遍)。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或南無阿彌陀佛)!(十稱十拜)。

{同上(1)}

若時間允許,要念{}中的內容,早晚要拿出半小時或一小時(千聲或萬聲)專念佛號作為課誦。其它時間完成定課,正常念佛。

(3)李炳南老居士所講簡課。 若極忙,只念佛即可。晨起後和晚睡前,洗手漱口,到佛像前焚香獻水。如無佛像,或不甚方便,不焚香頂禮亦可。但面向西方,心存恭敬,功德也一樣。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念一拜)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念一拜)

南無阿彌陀佛(不必禮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聲。千聲。萬聲。以個人功夫忙閑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念三拜)

南無大勢至菩薩(三念三拜)

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三念三拜)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念畢迴向偈,三拜而退)

(4)朝暮簡課:每天早晚,洗手漱口,在佛像前(如無佛像,面西恭敬亦可),虔誠焚香,頂禮三拜,先行十念法,接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稱一拜)、《開經偈》。

誦《阿彌陀經》(或《無量壽經》),《往生咒》三遍,《贊佛偈》一遍(如無暇可酌量減少)。

南無阿彌陀佛(百聲、千聲或萬聲)。

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稱一拜)。南無大勢至菩薩(一稱一拜)。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一稱一拜)。

念《迴向偈》、《三皈依》,禮拜而退。課畢。

(5)凈空法師編訂的《凈宗朝暮課本》:無論在家、出家,無論是在寺院或者是在家庭,功課決定不能夠中斷。共修的意義是依眾靠眾,互相警策,互相勉勵。課誦最低限度是早晚二課,用意是警策我們、提醒我們。並不是說只將早晚功課做好就行了,那差得太遠了,決定不能成就。早課是提醒自己,晚課是認真反省。早課選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能夠念《無量壽經》全部經文當然最好。這一品經是一切經裡面極重要的一個部分,我們每天念,學習阿彌陀佛的弘願。晚課我們選擇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段經文提供給我們反省檢點、改過自新。你要用真實心作,感得諸佛菩薩護念,龍天善神護持,道場自然就興旺了,自他俱得真實的利益。

《朝時課誦》

【爐香贊】、【蓮池贊】、【開經偈】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六品

【往生咒】(三遍)、【贊佛偈】、【念聖號】、【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三皈依】

《暮時課誦》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第32-37品

【往生咒】(三遍)、【贊佛偈】、【念聖號】、【慈雲懺主凈土文】、【普賢菩薩警眾偈】、【三皈依】

(6)印光法師所教早晚課誦:若有暇,清晨洗漱畢,或先用十念法,後再禮佛三拜,念彌陀經一遍,往生咒三遍,念贊佛偈,念佛或五百,或一千聲。再念觀音,勢至,清凈大海眾各三聲。再念迴向文,三皈依。自己修持,但取誠敬。跪立坐繞,各隨其便。若欲如法,誦彌陀經宜跪(立誦亦可)。至念佛時,則先繞。繞念一半,則坐念。坐念將畢,則跪念十聲。再念觀音,勢至,清凈大海眾各十聲,或各三聲。庶身心調適,不過勞,不過逸。氣暢身適,有益無損。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一遍)

【往生咒】(三遍)、【贊佛偈】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百聲、千聲、三千聲越多越好,隨各人的閑忙定數。無論念多少聲,只可由少加多,不可由多退少。)

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佛號念至將畢,歸位各三稱)

【迴向偈】、【三皈依】

(7)自定課誦:同修可根據現有朝暮課本,制定適合自己的課誦內容。朝暮對佛像或面西合十均先至心稱念十聲佛號攝心,接著恭念(拜念):

【爐香贊】、【蓮池贊】、【開經偈】、【三皈】、【五戒】(或【八關齋戒】)、【十善】、【三福】;

《心經》(拜誦);

【往生咒】(三遍)、【贊佛偈】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三稱三拜)。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三拜)。南無大智大勢至菩薩(三稱三拜)。南無清凈大海眾菩薩(三稱三拜)。南無大行普賢菩薩!(三稱三拜)。(接著拜誦《菩賢菩薩偈》)

【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懺悔偈】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大願王】一者 禮 敬 諸 佛。二者 稱 贊 如 來。三者 廣 修 供 養。四者 懺 悔 業 障。五者 隨 喜功 德。六者 請 轉 法 輪。七者 請 佛 住 世。八者 常 隨 佛 學。九者 恆 順 眾 生。十者 普 皆 回 向。

【發願偈】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蓮池大師《西方發願文》(拜誦一遍)。

【迴向偈】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最後是個人的懺悔發願迴向。

2、常用偈文:

(1)【爐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2)【蓮池贊】

蓮池海會,彌陀如來,觀音勢至坐蓮台,接引上金階,大誓宏開,普願離塵埃。

南無蓮池會菩薩摩訶薩!

(3)【開經偈】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4)【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往生咒】)

南無阿彌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彌利都婆毗。阿彌利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多。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訶。

(注音:nā mó ā mí duō pó yè。duō tuō qié duō yè。duō dì yè tuō。ā mí lì dū pó pí。ā mí lì duō。xī dān pó pí。ā mí lì duō。pí jiā lán dì。ā mí lì duō。pí jiā lán duō。qié mí nì。qié qié nuó。zhǐ duō jiā lì。suō pó hē。)

(5)【贊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6)【願生偈】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7)【發願偈】

我今稱念阿彌陀,真實功德佛名號,唯願慈悲哀攝受,證知懺悔及所願。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我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8)【菩賢菩薩偈】

【普賢菩薩警眾偈】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普賢菩薩懺悔偈】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一者 禮 敬 諸 佛。二者 稱 贊 如 來。三者 廣 修 供 養。四者 懺 悔 業 障。五者 隨 喜功 德。六者 請 轉 法 輪。七者 請 佛 住 世。八者 常 隨 佛 學。九者 恆 順 眾 生。十者 普 皆 回 向。

【普賢菩薩發願偈】

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普賢菩薩迴向偈】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9)【大慈菩薩(贊佛懺罪迴向發願)偈】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九品度眾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皈依,懺悔三業罪,凡有諸福善,至心用迴向。

願同念佛人,感應隨時現,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見聞皆精進,同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無邊煩惱斷,無量法門修,誓願度眾生,總願成佛道。

虛空有盡,我願無窮,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密。

(10)《慈雲懺主凈土文》:

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凈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為菩薩道,求生凈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以此念佛因緣,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善根增長。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執金台,來迎接我,於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11)《西方發願文》(【明】蓮池大師)

稽首西方安樂國,接引眾生大導師。我今發願願往生,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妙音,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凈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凈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我及眾生,曠劫至今,迷本凈心,縱貪瞋痴。染穢三業,無量無邊。所作罪垢,無量無邊。所結冤業,願悉消滅。從於今日,立深誓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聖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阿彌陀佛,以慈悲願力,當證知我,當哀憫我,當加被我。願禪觀之中,夢寐之際,得見阿彌陀佛金色之身,得歷阿彌陀佛寶嚴之土,得蒙阿彌陀佛甘露灌頂,光明照身,手摩我頭,衣覆我體。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長。疾空煩惱,頓破無明。圓覺妙心,廓然開悟。寂光真境,常得現前。至於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七寶池內,勝蓮華中。華開見佛,見諸菩薩,聞妙法音,獲無生忍。於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剎。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眾生。咸令離染,還得凈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如是大願,世界無盡,眾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三有齊資。法界眾生,同圓種智。三寶弟子妙音發願。

(12)【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13)【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

(14)【迴向偈】

願同念佛人,共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15)【迴向偈】

世 界 和 平,人 民 安 樂。正 法 久 住,法 輪 常 轉。災 障 消 滅,禍 患 不 生。法 界 有 情,同 生 極 樂。

(16)【迴向偈】

祈願千戈永息,國運昌隆,眾生安樂,世界和平,化娑婆世界為極樂世界。

3、念佛方法:念佛方法很多,蓮池大師略分為三:「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唇舌念,咒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隨便皆可。」念佛無定章,適宜為上。高聲則費力,默念又易昏沉。金剛持只是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行之者眾。同修可根據自己的根性和境緣,選擇適合的念佛方法。境緣不同,心境變化,也可隨時變換念法。以至心稱念,收攝六根,安定身心,伏住妄念為上。印祖十念記數法,對治妄念與昏沉尤為殊勝,故特別推薦。

(1)印光大師之十念記數法:

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隨自心力,雖兩氣三氣,並不於中稍停,但心作如是記而已。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註一境之佛號中矣。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

(2)凈空法師之精要十念法:

自修者,每日至少九次稱念十聲佛號法。晨起與睡前各一次,日中三餐各一次,午前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午後開工及收工各一次,共計九次。每次稱念十聲四字或六字彌陀名號,原有日常定課可照常行之。

此「十念法」簡要易行,用時少而收效宏,易攝心,防懈怠,自有其特殊之法益。

(3)高聲念:聲音宏亮,自他俱聞。全身精力都貫注在一句佛號上,大有音若金石、聲滿天地之概。此法不宜久行,稍嫌耗氣啞喉、不能持久,但能對治昏沉懈怠,並會使聞者亦生起念佛之心。業報差別經云:「高聲念佛有十種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驚怖。三、聲遍十方。四、三途息苦。五、外聲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進。八、諸佛歡喜。九、三昧現前。十、往生凈土。」

(4)低聲念:低聲細念,身邊之人隱聞。此法可久持,但時長易昏沉,反起思慮。

(5)金剛念:一般指唇舌微動之默念,綿綿密密,聲在於唇齒之間。此法易久持,方便且殊勝。但南師講得更為具體嚴格,要求嘴唇、牙齒都不準動,嘴巴微張開,舌頭在彈動。聲音從丹田發上來,一直到頂,能震開氣脈,消障得定。或大聲或微聲,一口氣一口氣地念,一身百千萬個細胞都在動,都在念,身心全投進去了。耳朵不外聽,迴轉聽自己聲音,眼睛不外看外,返照自己的心聲。越聽越定,進入念佛三昧,眼睛也不外看了,聲音只有自己聽到,別人聽不到,微聲念,還是一口氣一口氣,慢慢聽到心聲,配合觀世音菩薩法門,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6)心念(默念):不出聲,心裡念,即繫心一緣,無聲默念。但字字佛號,清清楚楚,心念隨應,音聲歷然,聲不越竅,聞性內融。此法隨時隨處可用,宜久持。可平心靜氣而念,亦可全身發力而念。凈宗行者多用之。有稱瑜伽念,既不出聲也不微聲,心裡頭念頭在念,耳朵迴轉來聽心裡頭那個念頭,眼睛迴轉來、六根都迴轉來,「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念到最後雜念沒有了,念佛這一念也沒有了,空靈的,這個空靈一念就是唯心凈土。心就靜了,你如果這個上面就定下去,就是念佛三昧了。

(7)覺照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回光反照自性,所以眼前虛靈超拔,但覺我心佛心,我身佛身,凝成一片,光奕奕,圓陀陀,境界遼闊,充塞十方,所有山河大地,房舍器具,一時頓失所在,乃至自己四大假身,亦不知落在何處。此法可偶爾試之,或偶有生起,非上上根人,不能悟而實行。

(8)觀想念:念時一面稱佛名號,一面觀想佛身相好莊嚴,卓立我前,或手摩我頭,或衣覆我體,或再觀想觀音、勢至,侍立佛旁,諸聖賢眾,圍繞於我,或者觀想極樂世界金地寶池,花開鳥鳴,寶樹羅網,光輝莊嚴,如觀想真切,即身便可游於極樂國土,如不真切,亦可作為念佛之助緣,使凈業易於成辦。倘久觀令熟,平時已在心目中,存留甚深印象,一旦身體衰謝,此方塵緣,不復牽累,則極樂勝景,便一齊現前了。

(9)追頂念:念時用上面金剛念法,但將字與字之間,以及句與句之間,連綴得極其緊密,形成一字追一字,一句頂一句,中間不留間隙,所以名為追頂念。因為追頂緊密,不留間隙的緣故,雜念便無法乘機楔入。此種念法,心口並進,正念相續,對一時伏住妄念很有效果。

(10)十口氣念:念時但用追頂法念去,不論佛號多寡,但以盡一口出氣為度,待到出氣已促,勢須抽吸進一口氣,方能再續念時,名為一口氣,如是十次,名為十口氣。此系專為每日工作忙碌之人,而特設的方便法,大約念完十口氣,只須五分鐘左右,所以縱使極忙人,也能做到。此是根據彌陀第十八願「十方眾生,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文而設。

(11)六時皆念(四威儀中皆念):行者凈種純熟,則念佛自會精進,由於勇往直前的結果,便不以定課為滿足,在定課之外,不論日里夜裡,除睡眠外(有功夫者睡眠亦念),幾乎無時無刻不念,這便是行住坐卧,四威儀中皆念,久之成為習慣,則一句彌陀,永不離口矣!果能做到這種程度,則定課和不定課,便不成問題了。若功夫到家,則可「念不念皆念」:此處最後一念字是指心念,不論口念或口不念而心中皆是在念佛。行者果能做到,不論何時何地,也不論口念口不念,意中都是阿彌陀佛,念念相應,凈念堅固,心如銅牆鐵壁,沒有一絲世念雜念闖進,此時念佛三昧,不成自成,往生彼國,便如操左券了。古人說: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即是這種境界,若不是念佛有年,功行純熟,則絕對做不到,所以不是初學者所能行。

(12)定課念:念佛最怕始勤終懈、無有恆心,故按日定課,要日日實行。佛號多寡,當斟酌環境及自身力量,定為功課,無論多忙,也要完成,養成習慣。

(13)禮拜念:虔誠拜念,或一句一拜,或不管字句多寡,念拜並行,身口意合一,易攝六根。常用於朝暮課誦,效力特別大,能消業力,易得加持,且去病健身。

(14)攝耳圓通念:用六根中最利的耳根,統攝其他五根的方法來念佛。要一切放下,集中心力傾聽自己念佛的聲音,要一字一字聽得分明,從而攝牢六根,伏住妄念,證入三昧。此法不但健身,而且易於得止得定。字字念得清清楚楚,不宜求快,最好用金剛念誦法,一口氣一口氣地念,氣的長短與音調因個人身心狀況和習慣而異,以輕鬆自然為原則,不要勉強而為。不要粗淺地在喉間嘶叫,讓氣自然沉至喉嚨以下,同時也將心沉下來。真正念佛應充滿了親切誠懇的歸屬感,有如投靠在阿彌陀佛的懷抱里,或者將阿彌陀佛捧在心坎里。嘴微張,唇不動,只舌動,牙齒輕動也可,嘴鼻不要呼吸,氣別竄出來,沉至丹田,一口氣「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地接下去,等到要轉氣時,嘴巴閉著,不要呼吸,讓氣自然充滿胸肺,順心沉澱下來。嘴裡微聲,心裡在念,不管開口念閉口念,大聲小聲,躺著坐著,皆將注意力輕輕放在胸口處,不宜在腦子裡念,否則容易睡不著。如此念去,心中寧靜安詳,同時耳朵用心迴轉來聽自己的念佛聲「南|無|阿|彌|陀|佛」,一個字一個字聽得清清楚楚。若中間有其他雜念,你不要管,不要擔心。只要佛號不停即可。這樣念久了,功夫深了,一下入到自己自性清凈之流,初步回歸到法界本體。心念空靈,雜想沒有了,佛號也沒有了,什麼念頭皆不起,清清凈凈,有如楞住了一樣,外境(如聲音)全都消融了,無客觀之境,這是入定的初步境象。

4、臨終須知:

凈宗行者最大欣慰和最殊勝處就在「活著」往生,種種靈瑞不可思議,此乃我等念佛人求證的唯一目標。「臨欲命終,預知時至。身無一切病苦厄難,心無一切貪戀迷惑。諸根悅豫,正念分明。舍報安詳,如入禪定。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諸聖賢眾,放光接引,垂手提攜。樓閣幢幡,異香天樂,西方聖境,昭示目前。令諸眾生,見者聞者,歡喜感嘆,發菩提心。」有坐化者、有立化者,往生瑞相,令人讚歎。而一般人臨終時,病苦交煎,或為惡鬼縈纏,或為他緣逼迫,苦惱萬狀。

念佛法門除佛力、自力外,臨終尚獲他人助念之力。臨終蓮友助念:提醒並助其正念;破其昏迷。即或臨終冤鬼逼迫,道友助念之力,足可抵抗。其餘八萬三千九百九十九法門,臨終誰得他人助念力?倘若業障深重,鮮不為業所牽!此又念佛法門獨具之特色也。具體事宜請參考印光法師等大德的開示。

5、其它事宜:

(1)【三皈依】 (選念、全念均可)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覺皈依正皈依凈!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盡形壽皈依佛,如來至尊等正覺為我所尊,終不皈依邪魔外道!盡形壽皈依法,三藏十二部典籍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典籍!盡形壽皈依僧,清凈僧團為我所尊,終不皈依外道邪眾!

(2)【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3)【八關齋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非梵行(不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塗身;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觀聽;(七)不坐卧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過午不食)。

(4)【十善】(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兩舌;(六)不惡口;(七)不綺語;(八)不慳貪;(九)不嗔恚;(十)不邪見。

(5)【《觀經》三福】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凈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正因。

(6)【過午不食】當稱「日中一食」,午後不得進食(只允白水),來日天亮後方可進食(只一餐),且要食存五觀。在家人初持可先方便而行,早午兩餐。

《毗尼三昧經》 :「瓶沙王問佛,何故佛日中食?佛言:早起諸天食,日午三世諸佛食,日西畜牲食,日暮鬼神食。」 是故佛制斷六趣因。令同三世佛食。

《處處經》云:「佛言,中後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少下風,五身得安穩,亦不作病。」

《念佛鏡·第六校量齋福門》云:《大雲密藏經》、《齋法清凈經》、《校量齋福利經》中所說,齋有五時:

寅時齋者,得八萬四千億歲餘糧;(註:寅時,指夏天天亮早的時候。天不亮不得進食。)卯時齋者,得八萬億歲餘糧;辰時齋者,得六萬億歲餘糧;巳時齋者,得四萬億歲餘糧;午時齋者(註:日中之前),得五百日餘糧。(註:以上時間都指當天最後食齋的時間,到次日天亮前不得再吃任何飲食,否則都不算。)

午時後,不得成齋,得罪,無一分功德。(註:日中之後,次日天亮前,進任何飲食都算畜生食和鬼食,不但無功德,還會給自己種下地獄種子。)言餘糧者,余則不盡,故言餘糧。今生多足衣食,皆是過去持齋所獲。所以大行和上說:「念佛之人要須持齋。」 又譬如一日得糧食尚不可思議,何況十年糧食?十年糧食尚不可思議,何況百年糧食?乃至百億、千億、萬億、八萬億糧食?既准經說,故知持齋功德不可思議,念佛人要須持齋。

(7)【重要齋日】清凈身心,持齋戒淫,謹慎三業,防非止惡,收攝六根,精進修行,種出世之因,積往生資糧。在家行人特別重視於六齋日持八關齋戒,但逢佛菩薩誕日,自己的生日,父母的死亡日,或為六親眷屬作諸功德之日,以及一切紀念、懷恩、修福、祈禱之日,均應酌情受持八戒。

六齋日: 陰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若逢小月為二十八、二十九日)。

十齋日:出自地藏經。農曆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日(若逢小月廿七、廿八、廿九日)。

朔望齋: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日。

月 齋:農曆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個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推薦閱讀:

凈土釋疑學佛幾人是真信?為何仍懈怠懶散,甚至陽奉陰違?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二集)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三十二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六十九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八十集)

TAG:凈土 | 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