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閩南七月七「七娘媽生」,咱厝人都是怎麼過的?

12

編者按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先輩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它並不只是博物館裡的陳列品,而是活著的生命,譬如在晉江傳承下來的「七夕節」習俗這一歲時節慶的傳統文化就是其中之一,一起來了解@王燕婷 筆下的《七月初七七娘生》。

鄉  愁 

 /

七月初七

七娘生

王燕婷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當年人們仰望蒼穹,兩點微光不偏不倚落入心間。他們順著亮光的指引,決定以塵世最重要的兩個角色為之命名。三千多年來,這兩點微光承載著華夏先民的悠悠情思,人們不斷以生活體驗補充著一個關於夫妻悲歡離合的神話,頌揚著自由而忠貞的愛情。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漢代將其定為節日,稱為「七夕節」。這天,凡間的女子向織女乞求,希望擁有和織女般織出五彩雲朵的巧手,因此亦稱「七巧節」。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是夜,女子們手持五彩絲線,沐浴月光,比賽穿七孔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至南朝,齊武帝興建穿針樓一座,每逢七夕,宮人登樓穿針,民間從此也掀起了這股乞巧熱潮。節日里女性表達著她們對智慧的渴求之餘,也會偷偷仰頭祈盼上天賜予一段美好姻緣。

家鄉的信俗氛圍特別濃厚,對於鬼神的祭拜向來毫不含糊,七月初七如此重要的節日當然不會忽略。特有的地域文化更使得閩南的七夕散發出別樣的濃烈的地方特色。

「客鳥報錯喜」,我們從小就被告誡不能學喜鵲冒失犯錯。七夕夜晚飄灑小雨,我們一年一年被大人騙去絲瓜架下安靜聆聽,可是從未聽到天上那對苦情人互訴的衷腸。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在老人們的口中反覆描繪,甚至延伸出地域色彩強烈的版本。家鄉把這天定為七娘的誕辰,所謂「七月初七七娘生」,家家戶戶都得準備豐厚的貢品祭拜七娘媽,為家中的小兒祈福。

七娘是誰呢?原來後來人們將牛郎織女和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雜糅一起,七娘指的便是七仙女。說是七仙女放不下留守凡間的一對兒女,總會暗中保佑他們。也有人認為七娘是七個娘娘,乾脆七個仙女都來,組織一支龐大的隊伍共同來保護家中的小孩,七娘媽生或許也可以稱之為「閩南兒童保護節」。 小孩一出生那年的七夕就開始拜七娘為「契母」直至十六歲。 閩南自古山多地荒,眾多男子渡海求生多年未歸,留守家中的女人們,盡心呵護家中的血脈,子女的健康成長也成了她們堅強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跟許多傳統節日一樣,七夕也有自己的應令祭品,比較重要的是被稱為「情人果」的糖粿。初七一早,大人們將浸泡過兩三天的糯米瀝干,倒入石臼中,用一個石制的棒槌,把糯米碾成粉,因為所需的糯米粉不多,不必拿到街上的碾坊去碾。糖粿的製作與年兜搓的小紅丸大概一致,只是形體上比較粗獷,也不必搓得太圓,最後選擇中間一處地方,用食指戳出一個凹陷,事先得將指甲剪乾淨,否則會留下指甲痕迹。這個凹凹的所在像極了我們的小酒窩,據說它還用來盛放織女的眼淚。搓好後的糖粿用開水煮熟撈起,再澆上蔥頭油和白糖。

▲「情人果」糖粿

(顏華聖/攝)

七娘媽燈和七娘媽亭是必備的配置。七娘媽燈為長圓形燈籠,下面還掛上一串白色與紫色的粗糠花串成的花串,早在夫妻新婚時就掛在新房門口,寓指早生貴子。清末陳德商《溫陵歲時記》載:「七夕:……家各懸一紗燈。一書七娘神燈,一畫一仙女騎鶴,一男子衣冠仰視,雲是董永遇七仙女事。」不過,我所最常見的七娘媽燈上面七仙女騎著馬,董永伴於其側。宋代《東京夢華錄》也有關七娘媽亭的記載:「七夕以錦綠結成樓殿,陳設花果······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七娘媽亭則是一次性的,當天去村裡專門糊燈籠的地方買來,祭拜後與金紙燒化。

▲七娘媽燈

閩南家中平日里掛的燈不多,一般燈掛在哪裡神位就在哪裡。天公燈掛在大廳,普渡燈只在農曆七月掛大門口,七娘媽燈掛於主卧房門口。小時候拜七娘媽,就在母親的房門口張起一張八仙桌,正對著深井。母親房門上的布簾被撩起來,七娘媽燈取下來放到供桌上。葷菜碗若干,紅白相間的糖粿一碗。祭品中不可少了「衣食」的影子,三束麵線、生花、熟花、中間糊了圈紅紙的小芋頭,祈願子孫豐衣足食。生花以清香淡雅的茉莉花為上品,雞蛋花、芙蓉花亦可。另備一盒凸粉,一條紅髻繩,讓七娘今天梳洗打扮得漂漂亮亮去赴約。

▲七娘媽亭——用竹籤扎制骨架、再用彩紙糊成的亭閣(顏英婷/攝)

七娘媽亭擺在供桌靠房門那一側,前面還配著一個小凳子,不過可不是給小孩坐的,那是留著另外一位閩南兒童保護神——床母的位置。熟睡的幼兒常莫名其妙笑得嘴歪歪,那是床母在「浪眠」,在夢中他和床母玩得可歡心呢。待三炷香裊娜升騰,孩子們合攏著胖乎乎的雙手,跪拜在供桌前,依舊伴有配套的閩南四句:「七娘媽汝得保庇囝仔念呷好大凸凸大。」拜了七娘媽,母親又折進房間對著眠床「呼請」床母加入這場盛宴。傳說中的床母是一個矮胖的女人要墊著凳子才吃得上貢品。看來,閩南兒童的確幸福,他們在床上有呵護他們的床母,走下床有七娘媽罩著,凡間的母親們就放心去忙農活做家務了。

▲由紅繩、吉花、香粉組成的物品,分別喻意為發扎、頭花、粉餅(顏英婷/攝)

如今的閩南人依然保留著七月初七祭拜七娘媽的習俗。家中有女孩子十六周歲就選擇這年的七夕舉行儀式,祭品中多了粿粽、毛巾與扇子。祭拜後粿粽分發給鄉鄰親友。男孩的十六歲行禮多數安排在八月十五中秋節或他們的生日當天。與我們一海之隔的台灣也是將這天作為為孩子祈福的節日,舉行「牽出花園」的成人儀式。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三百多年前,浙江石塘、箬山先民從閩南遷入,把這一習俗帶入石塘一帶。現石塘小人節設彩亭、彩轎,祭七娘媽,祈願兒童成長,表現了七夕節日內容的延續性。

▲安平橋景區公園,一對情侶在交談

(顏華聖/攝)

時下有人炒作七夕為中國的情人節,在閩南人看來,不免有些怪異。農曆七月在閩南是鬼節,絕不允許男婚女嫁。早在秦代的占卜文獻《日書》上就曾明確把牽牛、織女視為對婚姻不利。試想牛郎挑著兒女去赴一場等待了一年的約會,凡間男女有誰期望這樣的愛情?雖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未免有點酸葡萄的意味。以閩南人為代表的東方人在情感處理方面更有以家庭為核心的莊重嚴謹,這可能與西方人情感上講究浪漫有很大的區別。

▲牽手

(顏華聖/攝)

世間所有真摯的情與愛都值得讚頌千篇。「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褪去炎夏燥熱的七夕夜,對著繁星點點讓我們合掌祈求,願女子們心靈手巧,願孩子們健康成長,當然也不會忘記祈求愛情,頌揚擔當、忠貞與永恆之愛。

作者簡介


推薦閱讀:

泉州:眾神的應許之地
八閩玄天上帝第一行宮——玄武廟
百年興衰的見證—番仔樓
閩南之役
閩南文化概述

TAG:閩南 | 怎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