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直釋 二
金剛經直釋 二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奉持此經的功德、果報不可思議。哪怕前生種下五逆十惡,應墮三惡道的罪業,只要今生受持讀誦本經,便能前世重罪今生輕報,就能掃除乾淨前生的業障(由身、語、意業造成的妨礙修行證果的罪業,如五逆、十惡之業。),並且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被人輕賤鄙視、輕慢,是人先世前生罪業指身、口、意三業所造之罪,泛指應受惡報的罪孽,應墮惡道,以今世今生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被消滅消除,當將得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信女受持讀誦此經,為什麼反而被人輕賤呢?是因為這個人前生種下無量罪業,本來應該墮入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之中,因為今生奉持本
. 66 .
經,所以僅僅受人輕賤,而前生罪業也因受持此經而被消除,並且將來還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此品於初學人和中途疑退者關係不小。近世信佛人多半求佛,為圖福報,並求眼前立至之福報,這是執取有相之總因。求佛確實可得福報,但有兩個先決條件:一、眼前種種都是果,夙世造因而今世受之,順逆之境,出有偶然,並非定法,今世受持讀誦,系種未來福田,若為人輕賤,是受過去世罪報,不可並論合計,第受則果消,然後另轉一因果。二、福報有二,一是無上智慧之福報,以證得菩提為極則,永久不失不退;二是人天有漏之福報,乃一時之得失,終非究竟。言輕賤罪業果報功德者,正表不廢事修。一切無實無虛,原不應妄生一切有無前後等分別,加以思議,反而自生障礙。
「須菩提,我念回憶、想起過去過去世無量不可計量阿僧祗劫阿僧祗:無央數,表示異常久遠的時間單位,一阿僧祗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阿僧祗劫:長寬高八百里的一塊石頭,以凈居天衣重三銖,凈居天日月歲數,凈居天天人三年來此一坐,將此石磨盡時,名一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以前,得值得以遇到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億諸
. 67 .
佛極言佛之多。第二阿僧祗劫滿,釋迦當時為儒童,遇燃燈佛,蒙佛授記;而燃燈佛之前無數劫中,釋迦已遇此諸佛,悉皆全部供養承事奉事,無空過簡慢,虧待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末法時期,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比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比得上一其一,千萬億分,乃至以至算數數字譬喻所不能及道及,說得上。謂供養諸佛的功德縱有百分、千萬億分,也比不上持本經功德一分;持經功德之大,以至於用數字、比喻都無法說清楚。
佛只令眾生自求,自造因,自得果,自受報,好壞任由眾生自由決擇,佛不可能為眾生代受禍福。故學以正因為第一,因不正則果亂。若不正因,但求有漏之福,雖供養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終屬人天有漏之福,其功德之微,遠不如明心功德千萬億分之一,因為這是偏於法相,未臻圓義。不內求諸心而外求諸佛,是毫無功德的,斷無成就之理。昔達摩祖師不肯定梁武帝的功德,就是此意。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若有人指小乘人聞
. 68 .
聽聞,心即狂亂昏亂,錯亂,狐疑懷疑不信意謂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我如果全部說出悟後的凈妙境界的話,那些修持小乘法的人因為執著我人四相,聽了後必然會驚怪,疑惑不信,甚至會心生狂亂,這是因為此經是如來為發大乘心、最上乘心的人所說。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因果報應。即前世種善因,今生得善果;若前世作惡事,今生則得惡報亦不可思議。」
劣慧之人樂於小法,故不相信此經的精微妙義,不信則狐疑,狐疑則狂亂。無相功德之大,無法具說,要領會之人方能領會。領會什麼?領會剎那間相應之功德只在當下,種種罪業,只是一念,前念為先世,後念為今世,但只一轉,即證無上菩提,如作當來論,即失去此經本旨了。佛說不可思議,世人偏要于思議中求,則所得果報,也只有思議之果報,不是佛法真諦,不達無實無虛之妙義。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善男信女如果存有「我當滅度無量眾生」、「我當莊嚴佛土」的功德心,那就是執著於我相,沒有擺脫「假我」。其實,真性中「我」並不存在,豈但
. 69 .
「我」不存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法」、「菩薩」……都不存在,都不過是假名而已。
一切佛法的要諦就是真空無相(沒有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所以,佛典中所指的最高境界「究竟」(指事理之至極)就是「無我」。如通曉「無我法」,即能明了「自己也是虛幻不實的假相」,那才是真正的「覺眾生(菩薩)」。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應當產生這樣的心念: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完畢,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句謂善男信女應該產生這種菩薩心腸:要度脫一切眾生,讓一切眾生共成佛道,但是當度完一切眾生後,心中要有並無一個眾生實際上被滅度的思想。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句謂假如這位度眾生的菩薩認為「我能度脫眾生」或者「一切人我都能度脫」,也即有了我人四
. 70 .
相,那他就不是修大乘六度、求無上菩提、利益眾生、於未來世成就佛果的菩薩了。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上文說發無上正等正覺誓願心者,應當產生「如是心」,這是說有「法」,無「法」怎能見性成佛呢?這裡又說實際上並沒有真實存在的法、讓人發無上正等正覺誓願心,這是為什麼呢?真性中既無「法」也無「如是心」,佛唯恐弟子們執著於「法」和「如是心」,所以提示妙諦,非但本來沒有發無上正等正覺誓願的眾生,事實上連法都不存在,所謂一法不立,眾生無度。
此分與第二分文同義別,前分言須菩提為現在世的善男信女,為修大乘者發問;此處是為將來世的善男信女,為先修小乘後修大乘者發問。前分言病在未證前,為說人空,此分言病在證得後,為說法空。雖文氣相似,卻截然兩事。發無上菩提心者,是發我本體具足的菩提心。發為證知之義。證什麼?證能所雙忘,不住於法。雖然已發無上菩提心,但此能發之心實也無法可得,故能發之心也不應有。因為在已證道後不無喜動,自以為有得有證,執住於法,由情見而生熱惱,以微細之喜,頓可引動喜魔乘便入人心舍。當知修證一事,若有證有得者,
. 71 .
究為何物?幻心非我,幻覺非我,無我則能不立,無能則所自空,根本解決了,則證者為誰?且喜動也屬恆情,見喜而動也是法,仍從有所證得而來,若不以慧劍斬斷,則成劍劍相害,微細之熱惱隨生,又怎能名無住,怎能言降伏?倘以般若諦觀而掃蕩之,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但欲掃蕩此等微細法垢,非般若功深,不能如是。此分點出空法見之法,以菩提本來面目,實無有少法可得,假名如是云云而已。
前分言發心度眾,不可執取其事,雖不廢所度之生,已不著能度之心。心既空寂,法又何在?若以為有眾生可度,有心可發,是人我尚存,四相既立,不名菩薩。此分言發心度眾,但不應執取其見,若尚有能度之心、與聽度之見,是法我未除,四相宛在,不名究竟。
「須菩提,於意云何在你的意中認為如何?如來於然燈佛所處,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如來為佛自稱,燃燈佛是其本師。佛問須菩提:我當初在本師燃燈佛處,有法所得,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的真性嗎?」「不也,世尊,如按照我解領悟佛所說義義理,
. 72 .
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深深領悟了無相之理:若有般若覺悟心在,即是有法;若執著有法,就墮入有相之中,所以說燃燈佛無有法能讓如來獲得無上正等正覺。」佛言:「如是如是確實如此。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句謂實際上並沒有法,能讓如來所得,名為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的。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給我授記預言之意,謂佛對菩薩或發心修行的人,預告將來證果、成佛的時間、世界、名號、狀況等:『汝於在來世當來世,當得作佛, 號稱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教的創始人,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623年(一說544年)生於北印度(今泥泊爾)迦毗羅衛國倫明麗的嵐毗尼園,父親名凈飯,是該國國王,母親摩耶夫人,是拘利國的公主。太子誕生時腳踏蓮花周行七步,舉目四顧,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傳說當時天上飄落香花,還有九龍吐水為太子沐浴。太子誕生七天,母親去世,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繼任王后,撫養太子。十六歲時娶鄰國公主耶輸陀羅為妻,當兒子羅睺羅出生
. 73 .
時,太子嘆道:「羅睺羅有般奴。」意思是鐐銬鎖住了父親的頸項。太子有感於世間人和動物的總總苦難和生、老、病、死等現象,不能安住於王宮享受榮華富貴,於二十九歲那年捨棄了即將可以繼承的王位,出家學道,尋求解脫痛苦的方法和人生的真理。六年後,在尼連禪河岸的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證得了正覺,正確而透徹地覺悟了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這個真理最重要的是緣起的理法,即宇宙人生是從緣起而有的,萬法是由因緣和合共依存。從此世人就稱他為佛陀,聖號就是釋迦牟尼,佛陀意即真理的覺醒,簡稱覺者。釋迦為種族名,譯為能;牟尼為尊稱,意為仁、儒、忍、寂,合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意為釋迦的聖人。佛陀說法四十五年(有說四十九年),付正法眼藏於摩訶迦葉,於公元前543年(一說464年)5月於拘屍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槃,壽八十歲。句意謂若當時有法可得,燃燈佛即時便可傳授,就不必授記,預言當來世方能作佛了。』以因為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此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指實相、如實之相。諸法如,就是「諸法實
. 74 .
相」義意思。這裡的如來,乃是真性之名,不是指佛的色身。真性就是真如,真如不離諸法(萬物)。據《智度論》說,萬物各有形體、特質、規律,因而表現為各各相(即有相);但相雖「各各」,而「空」則是相同的,這才是諸法的實相。所以如來就是真性,真性「本空」,諸法的實相也是「空」,因此說「如來」就是「諸法如(諸法實相)的意思。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謂如果有人說佛得到了法,並且稱其名為無上正等正覺,那麼這不是真實。因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真性,真性乃是佛本身就擁有的,而法則是外在的。借法去除外來妄執,就可以見到真性,怎麼能說於法有所得而稱名為真性呢?如來於菩提無上道,得之於心傳,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此中無非實實有無虛虛無。句謂假如要勉強說如來有所得,那麼,如來獲得的無上正等正覺,既非實有也非虛無——無上正等正覺是明真性之法,此法不是真性中所有,也屬虛妄,所以說「無(非)實」;但又要依賴它明真性,所以說「無(非)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又名萬法,一切諸法,為
. 75 .
萬物之稱。根據《大智度論》卷二說,一切法略說有三類:一是有為法,二是無為法,三是不可說法。有為法、無為法表現出各各相、實相;不可說法表現為非非相,不可言喻,只可心傳,皆是佛法法是用來修行而達到成佛的工具,不可拘泥於法,也不可無法。在這個意義上說,佛就是法,法即是佛,如來所說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法。因為如來所說的「一切法」,無外道邪說夾雜其中,乃是清凈之法,所以說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佛恐怕人們拘泥於法,所以特意指出:一切法並非真性中所有,亦不是真實,不過是虛名,藉以修行而已。
如者,圓融無礙之義。有可言說者為通達,不可言說之通達則假名為如如,此表般若神妙之用,非凡見所可意測,故曰不可思議,也即不必思議。世尊於燃燈佛所,若謂有法可得,世尊自且不承,何可執實;若謂無法可得,燃燈佛授記又豈是子虛烏有。若以為有法如來得者,當時燃燈佛就不以「釋迦牟尼」之號授記於世尊,謂世尊來世當得作佛。正因為世尊不取於法,但也未嘗無證,故為授記。且燃燈佛之授記也是法,皆不可說,不可取。世尊
. 76 .
於燃燈佛所,雖證得無上菩提,但並不執取於法,因為不執取於法,故得無得之得,才是證無上菩提。佛即覺義,言從大覺中於一切法能如其義而通者,即是如來,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因為是如義而說之法。以如義而說者,方是無實也無虛,無實無虛才是諸法如義之本相,如來之妙用。由覺慧中起見,方知法無定法,以無定法故,一切法但存假名而已。
「須菩提,譬如人身長音場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指佛的法身,與釋迦的應身(為化度眾生而應現的種種之身,通常顯現為丈六小身)相對而言。色身有相,所以是非大身,是此名大身如來說人身長大,則不是真實的大身,虛名為大身而已。因為法身無相,廣大無邊,所以借名為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意謂菩薩也如「大身」一樣不是真實的,沒有實體,只是取個名字叫菩薩而已,因為真性中沒有覺眾生,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意謂如果認為眾生確實存在,而「我」應當去滅度他們,那就執著於我相,認「無」為「有」了。因為一切眾生只在業緣中呈現,
. 77 .
真性中並不存在。有這樣的見識,自然就不能稱他為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句謂一切皆空,實際上並沒有事物叫做菩薩。事實上真性中並沒有「法」可用來命名眾生,也沒有「法」可修行至菩薩的。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佛說諸法,其根本是真空無相。沒有「我」,是離開了我相的執著;沒有「人」,是離開了人相的執著;沒有「眾生」,是離開了眾生相的執著;沒有「壽者」,是離開了壽者相的執著,所以佛說的一切法中沒有我人四相。
此分為初地菩薩入道位,顯法身意境,為初證道時非可言說者而說。世尊說「譬如人身長大」,下即無言,意謂譬如有人已證到大身時又如何呢?須菩提答意謂證大身者,就是顯法身,法身無相,其意境非可言說,只具假名而已。故世尊又告曰「菩薩亦如是」,即無名可名,名且不可得,何況度眾而可起度眾之念呢?是故一切法皆不應執取,取即四相隨立。此句總括前文,呼應第三分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云云,否則即非菩薩,為一總結,並非重文。
「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裝飾佛土。』是這不名稱作菩薩如
. 78 .
果存有「我當莊嚴佛土」的功利心,那就表明還沒有把我相看空,還有「莊嚴」的執著。佛土就是心土,心凈無相,如何莊嚴?我人四相未除,又怎麼能稱為菩薩呢。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如來所說,乃是莊嚴心佛土。心土本來清凈無相,不必藉助裝飾,所以說『即非莊嚴』;非莊嚴中又有妙莊嚴存在其中。(《凈土論》說:心土『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心常清凈,不染諸相,就是莊嚴佛土,所以又叫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通曉,洞達無我法即無我,非我。我在佛教中意為自我、物體自性,指支配人和事物的內部主宰。我有二種:一是法我(法的自體),二是人我(人的自體)。我有真假之分:人身是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借因緣和合而成,沒有常一不變的我體;法為因緣而生,也無常一不變的我體,所以人我、法我都是假我,一旦因緣離析就不復存在。只有自在無礙、佛性常住、不由因緣和合而生、也不為因緣離析而滅的「我」,才是真我。屏棄假我,就是無我者,如來說名稱說真是菩薩意謂非一切法的核心是無我法,執著於我相即為虛妄。通達、信解無我之法,才是真正的菩薩。」
此段而後,是世尊為須菩提等已證得後的大眾
. 79 .
作最後究竟決定語,意謂必如是才可以名為究竟登佛地。「心凈則佛土凈」,最初決定,在先凈其土,但不可執取有佛土可莊嚴,更不可執取有莊嚴之法,若取相執法,則不名莊嚴,不名菩薩。唯人法兩空,通達實相,方可利己利他,如來說名真是菩薩。此言當凈其體,為第一決定者。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如來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無論在凡、在賢、在聖,與凡夫、諸天、小乘人、菩薩、諸佛一體無別,與眾生平等;如來能用智慧知見三界眾生各種妄心,照了諸法實相,徹觀真理。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凡夫肉身所具有的眼睛,見光不見暗,見前不見後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說如來也有肉眼,表明如來與凡夫沒有區別,凡佛一體。」「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前後內外山岩石壁真見無礙。天眼是色界天人所具有眼睛,凡人只要修習禪定也可得到,不管遠近內外晝夜,天眼都能看見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說如來也有天眼,表明如來與諸天無別,佛
. 80 .
與天一體。」「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說如來有慧眼,表明如來與緣覺、聲聞無別,佛與小乘一體。」「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能見三世佛法,種種方便,量根施道,不失其時。指菩薩之眼。即菩薩為度脫眾生、照見一切法門的智慧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說如來有法眼,表明如來與菩薩無別,佛與菩薩一體。」「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指佛陀之眼,圓明普照,無始劫前,無終劫後,一切因果,如對目睹,毫髮不失。即佛陀具有種種眼而能照見中道實相的智慧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說如來有佛眼,說明如來與諸佛無異,佛佛一體。如來五眼之說,反映了大乘佛教「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思想。如來在凡同凡,在賢同賢,在聖同聖,在聖同賢,在聖同凡。佛與眾生平等,因為佛由眾生修鍊而成,具有眾生性;眾生與佛平等,因此具有內在佛性,皆可修鍊成佛。」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
. 81 .
意云何?如一全,整個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相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音鼠,用於動詞,即計算佛世界佛教認為:凡一大千世界中,必有一佛設化,所以大千世界亦稱作佛世界。一說佛所住的國土稱佛世界,如是寧乃為算多不意謂有與整條恆河中這些沙數相等的恆河,將這麼多恆河中的所有沙去數佛世界,一沙為一佛世界,那麼佛世界算不算多?」「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如許,如此國土一切有情的住處,有凈土、穢土的區別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心與「色」相對。佛教把世俗世界劃分為欲界、色界和無色界,認為這三界均處於生死輪迴中,是有情眾生賴以生存的三種境界,三界中一切皆由心造,心是產生現象世界的本源,這就是「三界唯心」。這裡指心念,如來悉全能,都能知知見。三界中眾生,若起心動念,產生妄想,就會有形相;佛具備六種神通(宿命通、天眼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漏盡通),其中的他心通和天眼通,能知見眾生的心念和行為。何以故?如來說諸各種心,皆為非心,是此,只是名為心意謂眾生心念雖多,總是虛妄之心,妄心就是非心。能識得妄心為非心,
. 82 .
才稱之為本心。眾生本來沒有妄念,不起妄心,這就是自性本心,也就是佛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眾生聞如來說諸心,認為是真實。其實,過去已滅,未來未起,現在虛妄,瞬息萬變,三世皆空。三世之心本來無有、本來虛妄,所以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全不可得,不得妄心,才能常住真心。這個真心,就是真性。只有真性自無量無數劫來,常一而不變。因此,在佛教看來:真性空寂,不生不滅,湛然清凈,哪會有前念、今念、後念產生呢。」
肉眼者凡聖同具;天眼者通而無閡,外道也有,非佛獨具;慧眼者具足智慧,識人根器夙命,即開金剛般若之妙用,宗下所謂隻眼者是,非外道庸凡之所有;法眼者,通達法要,總持一切陀羅尼門,開佛知見,諸漏已盡,得大方便,融入不二之眼。成佛當具無上知見,然而佛不異於眾生者,有肉眼,故不異於外道;有天眼,以同具色根二性,有見於外相。外道僅通天眼,佛具足前四種眼,具慧眼法眼以全其用,四眼具足,故名佛眼,不是佛另有一眼。此名道通,通達大道,無不悉知。什麼叫大道?即如實知自心,知自心則知眾生心,同一不可得。
. 83 .
了達一切不可得,是名知見,並知知見也屬於幻,皆為非心,是名佛知見。以佛眼故,遂通諸心非心之義,次第假定為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而已,實則一切不可得。此福德性,亦非有相之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可喻,更不得以多寡名之。故若干國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則以知見本同體而無凡聖之別,此是開佛知見之究竟當決定者。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法界就是實相、法性,它是一切眾生身心的本體,要想修證到弘通融合的境界,就要求真正的福德。如果執著於有相的財施,就不能得到真正的福報。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用來布施,是人以憑藉是這個因緣指得以形成事物,引起認識和造就業報所依賴的原因和條件。使事物生起、變化和壞滅的主要條件為因,輔助條件為緣,得福福報,福德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實有,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認為福德無故緣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 84 .
如果凡夫布施七寶,執著於福德實有,那麼這就是有相布施,他的福德有限,終不免輪迴之苦,所以如來不認為他獲得的福德多;如果不執著於福報、即不存有福報之心,那就是無為福德,行離相布施,其福無量,所以如來認為這樣的人反而會獲得大的福報。」
佛知見之所以異於凡夫外道者,在覺不在迷,覺即佛,迷即眾生。成就佛知見者,為無上福德性,不是世間福德相。實則必有虛,多則心有盡,故不可言實,不可言多。此言當凈其見,為第二決定者。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要想見到真正的法身如來,必須離一切色和相。因此,凡夫不可執著有相,而應從無身中見一切身,從無相中見一切相,這才叫色身具足、諸相具足。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憑藉具足具備滿足,圓滿完備色身一切可以感知的形質叫色,由地、水、火、風四大合成之身叫色身,也即肉身見認識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謂不應該憑藉圓滿完備的有相的色身去認識法身如來。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
. 85 .
足色身如來所說的具足色身,是從俗諦來講的;如按照真諦來說,就沒有色身,因為色身就是如來的報身,報身和化身都不是如來法身;如依中道來說,「具足色身」也不過是假名。」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指如來種種變現神通之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佛心空寂,湛然清凈,哪裡會有色身諸相可見,如來種種變現神通之相也不過是種種幻相而已。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如來所說的具足圓滿的種種變現神通之相,也是按照俗諦來講的;如按照真諦講,則沒有具足諸相,因為「諸相」並非如來的實相,也不過是個名稱而已。」
此分是圓證色相之究竟當決定者。前為初學人執色相而說,不得已而開示說色相具足之理。現言如來是法身,不可以色見,不可以相求。凡具足色身與具足諸相者,必內證法身圓滿,通達妙理,不立內外諸見而始顯。凡諸色相,以及山河大地,形形色色,無一而非實相,故如來不可以色相見,但也不可以離色相見,如是通達,方名具足。因為法、
. 86 .
報、化三身,總不異一身,因為初學人未入不二之境,故假分為三。若初顯法身,則當圓證不二之境,即今山河大地,法界遍滿處,無一不是我法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明知幻化非實,因為色空不二,佛也不妨具足而有之。未修人每不知法身為何物,初學人又以顯法身為菩薩成佛事,非我有分而驚怖之,及修至見法身時,又偏執於法身,驚喜如得至寶,反生厭離色身之想,不能通達實相。入地菩薩,親見實相,融入不二。明心而見實相者,不同凡見,彼自知色相非相,但存假名而已。明此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前不偏有,此不著空,這正是親見實相融入不二之時。如是無上微妙法,原非肉眼可見,夢中可得。此言當凈其相,為第三決定者。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佛為度脫無量眾生而說法四十九年,所有記錄他說法的經典都存在,為什麼佛自稱沒有說法?因為佛所說的一切法都是空的、皆無實體,不可執著。說而未說是「非說」,真正的佛法不可思議,不可言說。因此「無法可說」,作用乃是真正的說法,「非
. 87 .
說所說」,才算真正的般若。
「須菩提,汝勿不要謂認為如來作興起,產生是此,這個念念頭:『我當應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毀謗佛,不能解理解我所說故緣故。佛告訴須菩提:不要認為如來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我應當有可宣講的佛法。」其他人也不可有如來說法的念頭。如果認為佛在說法,就是曲解如來所說的一切法,就是毀謗如來。因為他不了解佛所說的法都是空的,都沒有實體。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這名叫做說法前面說沒有定法可說,這裡講無法可說,是因為本來無法,特為眾生去除妄執而說罷了。此法難道是真實的么?眾生即得悟解,就不用此法了。真性難道有法可說嗎?不過是虛名為說法而已,沒有法可說,才是真正的說法。從另一角度來講,如來應須菩提所問而答,是不是說法?實相般若不執著有,卻也不是絕對否定有;不執著無,卻也不絕對否定無,有法無法,有說無說,皆不可拘泥。無中生有,有歸於無,般若正在有無之間。」
此段是說法究竟當決定者。說法以不著念為宗。謂說法有相可取者,即執為無法可說,心中立此見,
. 88 .
即屬有相;若以為有所說法,也著於相,著相即背覺合塵,不是正覺,故曰謗佛,是未解如來真實義,因為佛即覺義,言佛有所說法是輕慢自己的覺性,怎麼名究竟呢?故不應取法。說法有以不說為究竟者,遂執不開口為說法,則木石也是在說法了,哪有此理?說則說,不說則不說,說不說,兩不著取,兩皆無心,唯以慧照力,決知其為無法可說,不是不開口如木石之無說。智者了知此義,名不說而說。什麼叫不說而說呢?謂世尊說法,不關音聲言語,行住坐卧即是說法。當知法身無形,內證無言之理,外能為他說,體自空寂,說法無形,不取相而說,不離相而說,如是而說,即真具足,是真說法者。世尊涅槃時告眾曰,謂我曾說法四十九年者,非我弟子;謂我不曾說法者,亦非我弟子。此言說法當凈其意,為第四決定者。
爾時須菩提起問之時,慧命博聞強識,以智慧為命的意思,是對比丘的尊稱。一說是長老的別名,意思是智慧高,壽命長。須菩提年高德劭,所以尊稱他為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虔誠信仰之心不?」佛言:「須菩提,彼他們
. 89 .
非不是眾生,非不雙重否定,猶言「又是」眾生須菩提擔心未來世眾生難以信解此法,所以提出疑問。佛擔心聽法者會誤認眾生為實有,所以說彼非眾生;眾生從業緣中顯現,業盡則滅,難道有真實的眾生嗎?但是既然有眾生之身存在,又不可謂之非眾生,故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指凡為眾生者,即所謂一切眾生,如來說非眾生,是此名稱作眾生一切眾生,如來都認為不是真實的,只是假名為眾生而已。在未來世中,假若敬信佛法,就能入聖見,超然於眾生之上,成為非眾生;如不信佛法,就入凡夫見,仍屬眾生範疇,成為非不眾生。換言之,未來世中,只有覺悟的眾生(即發菩薩心的眾生,而不是普通的眾生),才能信解此法,證得佛果。由「爾時慧命須菩提」至「是名眾生」,這一段共六十二字,為姚秦鳩摩羅什譯本所無,相傳是唐長慶二年(公元822年),長安興善寺靈幽法師據濠州鍾離寺石碑經文補入,一說據北魏菩提流支譯本補入。」
此分謂正信。心以正信為具足,而正信之理不分正法末世,佛與眾生體性無二,一切眾生皆同證無上平等正信,畢竟齊成佛道,不可因末世而疑之,所謂難信之法,就是信這個。以同體論,眾生也是
. 90 .
假名,不應有所分別,以煩惱論,眾生自是眾生。須菩提恐大眾尚存二見,故特反問曰,未來世去聖已遙,聞此無上至道能深信不疑否?佛言彼雖值末世,仍具足佛性,不得以眾生視之,故曰彼非眾生;而以煩惱顛倒而論,又不得謂非眾生。以如來慧眼觀故,凡聖同體,故曰如來說非眾生,只是假名不可廢,是名眾生而已。能如是實信,非分別,非不分別,是名正信。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自性本來空寂,所以沒有佛法可說;無法可說,也就沒有一法可得;無法可得,也就沒有菩提可證。無上菩提乃是本性中固有之物,既沒有失去,自然就「無所得」。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這裡指佛果,為還是無所得耶句謂是「得」還是「無所得」呢?須菩提根據如來無法可說之理,推斷如來大概無佛果可得?」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對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些許佛法可得,是名阿耨
. 91 .
多羅三藐三菩提妙性本空,無法可說,所以沒有一法可得;既無一法可得,難道還有菩提可證么?小乘修行,認為雖然無「我」,卻有法可得;若認為有些許佛法可得,就是貪戀有相,被法所束縛。大乘般若修行,認為既無「我」也無法,對一切諸法無取無得,破除一切執著,這才稱得上無上菩提。」
此分謂正覺。正覺和無上菩提是指證得無所得之境,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得無所得,是名正得,覺無所覺,是為正覺。故須菩提問言,佛所得之無上菩提,正以無所得,是名為菩提。佛印可曰,如是如是。凡蒙佛印可者,即表與佛不二,使後人可深信不疑。佛又重告之曰,我於無上菩提實無有少法可得,若有少法所得,即有多寡高下之見,心非平等。此平等者,言絕對無比量分別之義。一切法無不從覺性中流出,而覺性本來具足,非由外得。所謂法者,言妙用則不無,言真際則不有,遂假名曰法,以無我人四相,起個名叫無上菩提而已。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為求自己的福報及功德而修習一切善法,這是凡夫的「行善」;為求菩提道果而行善,雖行善卻沒
. 92 .
有行善之念,沒有求福德之心,這才是「凈心行善」,才是真正的善法。
「複次,須菩提,是此,這法法性平等,無有高下高低的區別,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是法,指的是真性。按照大乘佛教的觀點,眾生都具有無上正等正覺之心,都有佛性,從這一點上來說,上至諸佛,下至螻蟻,沒有高下之分,所以是平等的。凡夫被煩惱、有相蒙蔽,不見自性,才妄生分別。以因為無我我相,無人人相,無眾生眾生相,無壽者壽者相,修修行一切善法指佛接引眾生悟明真性之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之真性,之所以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是因為真性中本無我人四相,只要離開諸相虔誠修善法,就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但是真性存於自心,本身具有,不可以從外界獲得,只有自悟自證才能獲得。所以佛果並非自外而得,而是自內而得,自悟而得。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如來無法可說,無法可得,因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是身外之法,無需佛來說法,佛也無法可說。本來無此善法,不過是藉此以開悟眾生,
. 93 .
讓眾生脫離諸相而自見真性而已,所以虛名為善法。」
此分也謂正覺。「無有高下」正顯一切法性平等。若言有高有下的話,則是由於眾生分別執著之妄見。一切法性既無高下,又哪有無上菩提之法,故曰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為無以名之,假立此名而已。佛之所以成佛,正因為證到平等之法性。
若執以為菩提,我有所得,是立我;又以為實有菩提可得,是立人;我與菩提相對,是立眾生;此見執持不舍,如保壽命,是壽者,由此則起多寡高下不平之別。故唯善巧運用。妙觀起修,以一切法,都不離菩提覺性,覺性本來具足,無所謂得與不得,無所謂善法與惡法,言幻法則不無,言體性自空寂,覺此覺者,是名正覺。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要想證得無上菩提,到達最高覺悟境界,就需要智慧和福德。通過什麼途徑才能獲得無與倫比的福智呢?那就是領受、奉持、讀誦《金剛經》,並且能教化別人,使他人解脫煩惱。教化就是法布施,它所成就的智慧,所培育的功德要遠勝於財布施。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
. 94 .
所有諸各須彌山王,如是此等相等七寶聚聚集,有人持用用來布施佛問須菩提:如有人將聚集如許多須彌山一樣高的七寶用來布施,所獲福德當不可計數,還有什麼布施能超過這種福德呢;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領受奉持讀誦,為他人說演說,於比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用七寶布施,就是住相布施,所得福德不過是世間之福,有時而盡;受持誦念並為他人演說般若真經,不僅利己,而且利他,這是法布施。如此福德勝過七寶布施所得福德百千萬億倍,以至用算數來計,用譬喻來比方都說不清楚。」
此分謂正度。前第三分以度眾為成佛資糧,此分謂正度,意言以大乘法度眾起智作證,是成就無上菩提的正因,豈財施所可比擬其福德於萬一。但佛不復有能度與所度之念。隨緣度化,度亦假名,佛與凡夫,都非實有,此即大利法施,是名正度。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如來化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卻又認為實在沒
. 95 .
有一個眾生被他化度。眾生之所以成為凡夫而需要化度,是因為「我執」和妄念掩蓋了自性,佛不過教眾生覺悟,使眾生去除妄念而能見自性,求得自身的解脫。所以,眾生迷惘時,佛度眾生;眾生覺悟後,自度成佛,這就是既「化」又「無所化」。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應該度梵語波羅蜜,意為到彼岸,喻修行者乘著大行之船,由生死苦惱的此岸,度到涅槃安樂的彼岸。一般指引導眾生入佛門和使人出家,學佛修行,使眾生解脫生死之苦,即度脫,教化。也指解脫,即擺脫煩惱業障的系縛而得大自在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事實上無有眾生如來度度脫者如來雖然廣設法施,濟度眾生,但是沒有度脫眾生的念頭。在如來看來:眾生產生無量無邊的煩惱,被妄想掩蓋了菩提自性;佛不過教眾生覺悟,除去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斷絕貪、嗔、痴三毒,使眾生沒有諸妄念,心常空寂,湛然清凈而見自性,眾生乃自性自度,自得佛果,所以事實上沒有眾生可化度,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如果認為有眾生是如來所度,那就是執著於我人
. 96 .
四相,就不是真如來了。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又稱異生,指迷惑事理,流轉生死,住不正道者之人,以為有我我人四相的核心是我相,如來既然沒有我相,為什麼時時稱「我」呢?當知這是如來假名稱我,並非有真我。在如來看來:有我為妄,無我才是真;世間俗人則反其道而行之,認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佛對須菩提說,稱凡夫並非真有凡夫,只是名為凡夫而已。一切眾生按其本性皆可成佛,只因為有妄想和執著,所以才沒有成佛,眼下暫時為凡夫。凡夫只要脫「俗」即可為佛,從這一點來看,凡夫與佛不過一步之遙。」
此分也謂正度。佛度眾生,不著能度所度之念者,以實際理地,無有眾生為如來度者,如來若立此念,即立四相,不得名為菩提。故隨緣外化,不廢假名,所言我和凡夫者,乃一時之方便言說,成此大利法施而已,是名正度。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佛有三十二相、四辯(四種辯才)、八音(八種美妙聲音),但這些都屬於佛的應身和化身,不是佛
. 97 .
的法身所具有的。法身無形無相,而色相是眼根的幻化,音聲是耳根的幻化,如果想以色相、音聲見觀(觀想)或者尋求法身如來,那麼永遠也不可能見到如來的法身之體,永遠到不了真正的佛境界。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用,憑藉三十二相觀觀想,反觀回想如來不前文說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這裡說用三十二相觀如來,區別在目視為見,心想為觀?」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可用三十二相觀如來世尊誨人不倦,循循善誘,又發出此問。須菩提一時沒有理解佛的深意,認為「見」與「觀」有別,所以輕率地回答說:「是的是的!可以憑藉三十二相來觀想如來的法身。」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簡稱輪王,此王身具三十二相,就位時,由天感得輪寶,轉動輪寶而降伏四方,所以稱轉輪王。又飛行空中,故曰飛行皇帝。在增劫,人壽增到二萬歲以上,轉輪聖王則出世。因其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故稱金輪聖王、銀輪聖王、銅輪聖王、鐵輪聖王。宇宙共分四洲: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東勝身洲的人身形特別殊勝;南贍部洲有贍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西牛貨洲以牛為貨;
. 98 .
北俱盧洲於四洲中國土最勝。日月升起,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日中,西洲日出。只有南贍部洲有佛,其餘三洲因福報很大而沒有佛。金輪王統治四大部洲,銀輪王統治三大部洲,銅輪王統治二大部洲,鐵輪王統治一大部洲。南閻浮提是鐵輪王統治。轉輪王於輪寶之外,還具有六種寶器,合為七寶。《長阿含經》里為金輪寶、白象寶、紺馬寶、神珠寶、玉女寶、居士寶、主兵寶;《俱舍論》則為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寶、主兵臣寶即是如來二句意謂假如可以憑藉三十二相來觀想如來法身的話,那麼,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他豈不就是如來了?轉輪聖王因福業甚多,所以色身也具足三十二相,但是轉輪聖王又豈能與佛相比,《智度論》曰:「轉輪聖王有三十二相,菩薩亦有三十二相,有何差別?答曰:菩薩相者有七事勝轉輪聖王。菩薩相者,一凈好,二分明,三不失處,四具足,五深入,六隨智慧行不隨世間,七隨遠離。」。」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按照我解理解佛所說義義理,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須菩提經佛反問後恍然大悟,迷心頓釋,所以才說不應該用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此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謂真我,指法身如來,以音
. 99 .
聲即聲音,這裡借指耳求尋我,
是人行走邪道邪路,不能見如來如來指真我,即真性之佛。法身如來(真性之佛)無形無相,離一切有,所以不能憑藉形色(眼)觀見、憑藉聲音(耳)尋求。假如執著於有,想憑藉形色聲音求真性之佛,就是走入邪道,永遠不能得見如來之性。只有內觀反照,即性而修,見無所見,聞無所聞,知無所知,證無所證,那麼如來就能得之於方寸之間。」
此分謂正相。言三十二相屬於幻相,以法身為體故,顯形於外者,必由於內,以外衡內,法身也不妨有相好。世尊告須菩提曰,在你的觀念中,果然以為如來有三十二相可取嗎?須菩提答言如是如是,意謂如來雖屬法身無相,但終不能離相而見,以我觀之,由外衡內,不妨取如來之三十二相。佛告須菩提,如汝所說,但世人未顯法身,不解其義,在觀念中偏以三十二相為如來,則轉輪聖王也有三十二相,與佛又有什麼何區別呢?一落偏執,徒取相而忘體,則將誤認轉輪聖王具有的三十二相,當作如來,而淆惑是非。須菩提頓然覺悟,遂曰,如我解佛所說方便之義,是不應率取三十二相以觀於如來的。世尊遂重說偈曰,若以色見、聲求於佛者,
. 100 .
是執取佛為有形相,其人已離正見不能妙觀如來了。世尊此偈,誨佛子不許以色見身求,並呵之為行邪道!正救眾生一時執有之病。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佛教認為:諸法因果各別,所以非為「常」;因果相續,所以非為「斷」。如果認為沒有因果相續之理,那就是斷滅之見。真正發願求無上菩提心的人,在一切諸法里,不說常法,也不說斷法,而是講中道了義。無斷無滅,不落斷滅相,才符合佛法。
「須菩提,汝若假如作產生是如此念想法:『如來不以憑藉具足相福德智慧諸相圓滿充足故緣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句謂假如你產生這樣的念頭:如來不是憑藉具足一切福德智慧諸相而獲得無上正等正覺,那麼就是一種斷滅見。千萬不要這樣想,不要認為沒有功德也能夠悟道成佛。』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指一切法都絕滅而不用。斷滅:沒有未來,沒有延
. 101 .
續,沒有因果,一了百了,即沒有意志力的動作反應。』莫作是念句謂假如你認為,發願求無上菩提心的人,不是講中道了義,而是說一切法都絕滅不用,這種觀念就是錯誤的,不要產生這樣的念頭。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諸法絕滅不用的相狀。真正學佛的人,如想求得大徹大悟,首先不能落入斷滅相,產生斷滅見。對執著有相的眾生,本經反覆強調無相,強調佛法無有,因為眾生覺悟後,就不再需要佛法;但未悟之前,發願求無上菩提心的人,卻不能否定佛法,必須依法修行,所以不可說佛法絕滅而不用法。佛在前面說不能著相而見如來(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現在又告訴須菩提,也不能不著相見如來(不要認為如來不以具足相得佛果)。對相與法,既要破有相有法,又不可執著無相無法。如作有相觀,是偏見;如作無相觀,也是偏見;非有非無,不著兩邊,才是正道。」
此分也謂正相。前分言三十二相屬於幻相,不可執取,但證得無上菩提者,又豈無具足相呢?若作是念,謂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無上菩提,則又偏空而入斷滅,這是不可以的。故此分急急提轉,勿使偏空,曰莫作是念,謂如來之得無上菩提,並
. 102 .
不以具足相而得,倘離具足諸相,又怎麼表現菩提之得不得呢?且菩提非內非外,非相非非相,法身非相,亦不離相,法身雖不應取相而見,也不可離相以見。偏執於有,自失本體,若復著空,頓成斷滅。故妙用不廢,非取有為,非離有為。有為而不著,即是無為,無為而立見,即等有為。如世尊行忍布施,而不貪住於涅槃。如果涅槃而可住者,豈是真涅槃呢?不住涅槃,生死自了。大德雲,諸佛說空法,為度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許,「不許」是言不許其斷滅。故佛曰莫作是念,戒之至再。兩分合觀,其義即圓,此取相之最正者,是名正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通曉一切法無我,成就無生法忍,就進入了大乘境界。行大乘菩薩道的人,不以求福德之心、不為自獲果報,而以菩薩心腸濟度眾生,自然對世間一切福德不貪不受;唯其不爭福德,所以天下沒有誰能與他比福德。
「須菩提,若菩薩這裡指受如來教法的大乘僧侶或居士以滿充滿恆河沙等相等世界七寶這裡泛指財寶,持用布施,若復
. 103 .
有人知通曉,領悟一切法無我,得成成就於忍忍耐。大乘佛教認為到達涅槃彼岸的途徑有六種,即六度,其中之一便是忍波羅蜜,內容為忍受一切違逆、受苦受難之境而不起嗔心,安住於佛道,認可佛教真如信仰。其重點在安於苦難及恥辱,所以叫「忍辱度」。這裡指無生法忍(無生法:指遠離生滅的真如實相理體,即不生不滅之法。無生法忍:真性安住於無生無滅之理而不動搖,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真正知道一切法無我,就達到了無我的境界,也自然成就無生法忍,進入大乘的境界,那麼他所得的功德勝過七寶布施而得的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因為諸菩薩不受福德故緣故。真正行大乘菩薩道的人們,做善事不想求福德的果報,所以不受福德。」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對於順情之境產生貪得無厭的愛心著,是故說不受福德菩薩濟度眾生當然有福德,但他們不貪戀世間的福德果報,只想利益一切眾生,自己並不領受功德,而是迴向(迴向就是迴轉個人或大眾所修的善業功德,趨向指定的方向或目標,去達到某種你所希
. 104 .
望要做的用途。最好的迴向是把所做的善行功德迴向給法界眾生,希望自己和他人皆成佛果,共證菩提。)給法界一切眾生,所以說不受福德。儘管菩薩本不為了自受福報而度眾生,而福德卻會自然隨之。因為通達無我之法,成就無生法忍,對福德不貪不受,那麼福德更加巍巍,自然超過七寶有相布施所得的福德。」
此分也謂正相。福德性空,誰為受者?以不執有,不落空,是真發無上菩提心而成此福德言,菩薩不貪著福德,正以福德性空,才成就無生法忍。知一切法無我,能所雙忘,體用一如,正是無上福德,非恆河沙世界七寶所能比似。如是有為而不著,有相而不取,有福德而無染。下而三十二相,上至涅槃福德諸相,無不以妙觀正之,是名正相,是取相之最正者。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佛有三身:法身[又稱自性身,法性身,指有情眾生先天具有的法性(即佛性、真性、本覺,如來藏。),以此為成就佛身之因,並以佛法證得的真如法性之身]是如來,報身[以法身為因,經過修習福慧功德圓滿時所顯現的自受用內證法樂的佛果之
. 105 .
身(如釋迦佛)。]是世尊,化身(即應化身或變化身。佛為度脫眾生,隨三界六道不同需要而變現的色身或其他種類的幻化身。)就是佛。法身是自性的本體,它常住寂滅,無在無不在,遍滿一切處,不生也不死,不來也不去,不坐也不卧,沒有來去坐卧之相,所以威儀(舉止動作)寂靜,如如不動。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這裡指真性佛,即法身如來若或來若去,若坐若卧。』是此人不解我所說義來、去、坐、卧就是指行、住、坐、卧。佛教徒的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規範,以保持嚴肅莊重而不損威德,所以稱為四威儀。世人只看到前文中世尊進入舍衛城乞食、還至本處、敷座而坐說法,誤認為既然世尊來去坐卧與常人無異,就可憑此認識法身如來,不知真性佛無形無相,不可用來去坐卧來形容,所以此人根本不懂佛法,不理解佛所說的義理。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所從去,故名如來如來本指乘真如之道而來三界開示真理、垂化眾生的化身佛,他無所不在,遍十方世界,能隨眾生業緣隨時變化。但是法身如來卻無形無相,所以從這一點來說,如來是既無來去之跡,也無坐卧之形,這就是所謂「無所從來、
.106 .
亦無所去」的道理。」
此分謂正行,仍言心不取相。行住坐卧是凡夫之舉,是幻身的幻動作,若以為如來有來去坐卧之相,是執來去坐卧為如來。如來者,即妙心,以本不生,故曰無所從來;以終不滅,故曰亦無所去。本無來無去,不生不滅,怎麼能以來去坐卧之相指為如來呢?至於如來的幻身動作,若在幻相而言,自有來去坐卧,如釋迦自天而降為太子,棄王位入道,山中六年,登金剛台,睹明星成佛,說法四十九年,雙林示疾而逝,分布舍利等等,又可不必定執無諸來去相。即如來四十九年來去之幻相,是屬以幻度幻,終非實有。心無執取貪著,是名正行。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一合理相,就是一合相。「合」指匯合、聚合、遇合,所以一合相就是聚合相。微塵累積為世界,血液、骨頭、皮肉和合為人,水分子凝結為浪花、江河……都是一合相。這種「一合相」不過是物質世界的現象,也是虛妄的,不可執著。因為一切都是「空」的,都不可能永久存在,但只有「空」才可以生出「妙有」,生出萬物。
.107 .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把三千大千世界碎打碎,碎裂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眾指聚集在一起。微塵眾,即無數微塵寧可為算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實有,確實存在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微塵其實也不存在,也是空的,只有真性為實有,其餘一切都是虛妄的。依此類推,三千大千世界也不是真實的,也是假名,是一種暫時存在,實際上宇宙間沒有永恆的物質存在。從另一角度來看,微塵比喻妄念之多,世界則是幻身的別名。微塵為因,世界是果,微塵、世界比喻因果關係。世界起自於微塵,而輪迴則由於妄念。眾生在妄念中產生貪、嗔、痴,妄受三界幻果,這同微塵積成世界是一樣的道理。既無妄念(微塵),又哪來幻身(世界)呢。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指眾緣和合,即聚合相,和合色、受、想、行、識五陰等成為人,聚合眾微塵而成世界,人、世界就是五陰、微塵的 「一合相」。
. 108 .
二句意謂,假如認為世界確實存在,那麼不過是它的聚合相而已。一說一合相指真性,真性遍虛空法界,一而不可分為二,合而不可析為散。那麼這二句就謂:假如認為世界確實存在,那不過是真性而已。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微塵、世界為因果關係,執著這種因果關係為實有,就是被有相束縛。微塵、世界既然不是實有之物,那麼一合相也是虛妄的,也非實有,只是虛名為一合相而已。」「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只是凡夫之人,貪著貪戀,執著其事其事:指世界上聚合而成的事物。要真正懂得一合相也是虛妄的,並非實有,必須靠學佛之人的自省、自悟、自證,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解說)。只可惜凡夫俗子們,不懂得世界幻成的道理,貪戀五陰和合的色身,執著於微塵聚合的世界,被有相纏縛,沉淪六道,無由解脫,這才是最可悲的。」
此分也謂正行。世間的一切相,大到世界,小到微塵,總不離法界性而立此一合相,何況微塵、世界根本無有。若依之而更立所謂一合相者,只可慧見而不可言說。此一合相,在凡夫以肉眼分別,即認為實有;在明心解義的菩薩視之,也是非相,
. 109 .
是名一合相罷了。若以妙觀故,一合相者,即是一法界之實相,因無一處不是如來。若以肉眼觀故,一合相者,凡夫認為實有而貪著其事,不知世間一切幻相,散之為三千大千微塵,合之為三千大千世界,散合都幻,非有實體,假名為一合相而已。但約實際言之,盡十方虛空遍法界,終不出如來藏性之所建立,由微塵而世界,由世界而微塵,一切一切,皆屬虛妄,故佛不立微塵世界為微塵世界,但存諸名而已。故當一切時,一切不染,一切不執取,才是行住之至凈者。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發願求無上菩提心的人,應該離開一切妄見;對一切佛法,應如此知、如此見: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不要自生法的執著相。其次,能產生正確的知見固然重要,但還有那麼一個「知見」存在,因此還會有煩惱,如果知見不生,「知」也空, 「見」也空,一切皆空,那就是涅槃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義理不謂
. 110 .
假如有人講,佛說有我人四見,這個人明白我所說的道理嗎?」「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相」是現象,「見」是見解;「相」是眼見,「見」是心取;我人四相在於外形,我人四見則在於內心(屬於意識中的執著)這是二者的根本區別。我人四見是說意識中認為實有我人眾生壽者,而事實上在真性中並不存在,所以只是虛名而已。佛為大眾說法,不離四見,但又不拘泥於四見,學佛之人如能悟解這一點,才算真正理解如來所說的義理。」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覺了曰知,也即自悟、自覺,如是見思慮推求而決擇事理叫做見。一說就眼識曰見,即見識,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眾生初入道時,必定要藉助佛法,入道之後,不可執著佛法而產生法相。發願求無上菩提之人,應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應見一切眾生無漏智慧本來具足,應信一切眾生真性無
. 111 .
生無滅,如此知見、信解、了悟我佛如來之意,就能不生法相。同時,這也是諸法真實之相:諸法本來無有,法相其實虛妄,並不存在,假名為法相而已。」
此後兩分是佛為大眾作最後決定,言諸法本空,無我無法,眾生妄執為有,佛為破執,假說我法。佛問須菩提曰,我今說法已竟,若復有人,意謂我說此法,亦有我人等四見,則其人為能真解我所說義否?須菩提雲,否也,是人不解如來說法之用意。為什麼呢?以世尊說我人等四見者,是為未解人而說,原非得已,明眼人自知一切法,都不可執取,即非四見,只是具四見之假名而已。所謂法者,在行者自己活用,凡發無上菩提心者,於一切法,但應如所教住,曰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而已。但非不取於法,雖取而不起法相諸見,故曰不生法相。然而法相雖不立,妙觀又不無,更無有為無為之見,這才是真般若如如之妙用。如果執取如何知見信解,則又起法相了。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為魔業。」又本經講:「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故我
. 112 .
們不論做了任何善事和功德,決不可執著於善事和功德以求福報,決不可存有我做過某某善事和功德之心。善事和功德隨緣而做,做後便放下。要達到不思善,不思惡,清凈無為的境界。因為現實世界的一切,都如夢幻泡影、水月鏡花、海市蜃樓;即使佛、菩薩的「應化」——隨緣應現化身、教化眾生,使入佛道,也不是真實的,因為所有眾生都能自性自度。只有發大徹大悟的菩提心,一切時一切處不執著於事物的相狀,歸向真性毫不動搖,才是學習本經的正確態度。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充滿無量阿僧祗不可計量之數,極言其多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指發願求超脫三界的覺悟眾生,持受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闡述,解說,其福勝彼指用七寶布施所得之福德。前文說用與恆河沙相等世界的七寶布施,此處則極言用無量阿僧祗世界的七寶布施,但其所獲福德仍然比不上受持演說此經的福德。經中以布施無量七寶作陪襯,極力稱頌受持演說此經福德的段落有八處,迴環往複,循循善誘,使聽眾一步步進入菩提妙境。
. 113 .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追求,執著於相,如如由如理智證得的真如。如如是不動、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顛倒分別的自性境界。前一如字是助辭,即如其所有的如;後一如字是指永恆存在的真如(真如謂永恆存在的實體、真性,也即宇宙萬物的本體,即事物的真實情況,真實性質。它與「性空」、「法性」、「自性」、「佛性」、「法身」等屬同類概念,一般解釋為絕對不變的永恆真理或本體)不動佛自問:怎樣對人演說本經?自答:不執著有相,懂得真如不動的道理。真性無形無相,遍虛空法界,常住而未嘗動,所以說如如不動。「為人演說」是文字般若,「不取於相」是觀照般若,「如如不動」則是實相般若。何以故?
一切有為造作法法指事物及其現象。有為法:謂由因緣造作、無常變幻的現象世界,如夢夢境、幻幻術、幻境、泡水泡、影影子。
如露朝露,露水亦如電閃電,應作如是觀這四句偈共用六個比喻,是《金剛經》的精華所在。生老病死、貧富貴賤、士農工商、赤白青黃、馨香臭穢、深淺高低、有無虛實……世間萬事萬相,都如同夢寐之非真,如同幻術之蠱惑,如同水泡之暫時,如同影子之易滅,如同朝露之易消,如同閃電之倏忽,所以《維摩
. 114 .
詰所說經·方便品第二》說:「是身無常、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從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只有了解真空無相,才能悟「夢、幻、泡、影、露、電」六個比喻之虛實,證實相般若如如不動之理。《金剛經》的根本是以破相為宗,以了空為義,假如能夠發無上菩提心,受持這四句偈,觀現象世界如同夢幻泡影,那麼就能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從「善現起請分第二」到「應作如是觀」為本經的主要組成部分,稱為正宗品。
以法授人,為人演說,當不執法相,不廢法相,湛然不動,是名不取於相。以說法者如,受法者如,合於真如,故曰如如。演說諸法者,正為度有,不依有為法,何以入無為。彌勒菩薩偈意,不取不為,不廢有為,是為涅槃。但起妙觀之用,觀境境空,觀心心忘,一切有為法,無一不是幻,如是活潑自在,才合金剛般若之用而體自顯。今世尊為人演說者,以化身而不住涅槃,演說而不取諸相,是以如
. 115 .
如不動。不動即不惑之義,不惑則明,是故眾苦只緣取相,最樂無過明心。聞法至此,哪有不皆大歡喜而決定信受奉行者的呢?
結 尾
經文的結尾叫流通分,即流通品,一般內容是佛將所說之法付囑弟子,使流傳後代、通行四域。流通分與開頭的序分是佛經中固定的程式化文字。
佛說是經已完畢,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佛教四部眾之一,指出家修行受具足戒的女性佛教徒、優婆塞意為近事男、清信士、善宿男,親近奉事三寶之意。佛教四部眾之一,指在家奉佛、受過五戒的男子,也即居士、優婆夷意為近事女、清凈女、清信女、近善女,親近奉事三寶之意。指在家奉佛、受過五戒的女子,也即信女,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信受即信仰並接受。信受奉行表示聽眾服膺之意。謂服膺如來所說的教法,信仰接受,遵照執行。
佛說至此,大眾開悟,得未曾有。大歡喜者,即證入輕安歡喜之至。是在正信,是在實受,以事
. 116 .
證理,是為奉行,豈是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布施所可比擬者的!
有僧問越州大珠慧海禪師:說何法度人?師曰:貧僧未曾有一法度人。曰:禪師家渾如此。師卻問:大德說何法度人?曰:講《金剛經》。師曰:講幾座來?曰:二十餘座。師曰:此經是阿誰說?僧抗聲曰:禪師相弄,豈不知是佛說耶。師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則為謗佛,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則是謗經,請大德說看。僧無對。讀者至此,試代此僧解圍,說一句看。
作者:夏省虞
地址:江蘇省連雲港港口職業技術培訓中心
電子信箱:lygxsyu@163.com
郵編:222046
佛歷2551年1月27日
公曆2007年3月16日定稿
. 117 .
帝釋及三十三天的故事
帝釋,即釋提桓因,世俗稱玉皇大帝。帝釋是忉利天王,他管理忉利天、四天王天和我們人間等以下各道。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四方各有八天,共三十二天,加上當中的帝釋天,就成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有這樣一段因緣:過去很久以前,有個窮女子,見到一尊迦葉佛塑像,像上的金已剝落,她覺得很不莊嚴,於是發心要為佛像從新裝金。但她太窮了,實在沒有錢,無力之下向人乞化,把一點點錢積聚起來買金。好不容易金買好了,又請三十二位工匠來修繕佛像和貼金,匠人感於貧女乞討錢財來為佛像裝金的虔誠,就共同發心義務來完成這一項工作。由於這一福德善根因緣,他們後世全部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個工匠做了三十二天的天王,貧女做了三十二天的天主。
帝釋也是佛法的護法神,常來人間聽佛說法。當其聽法時,對佛所說的世間無常等道理,尚能深自領悟,但一回到天上,即被天上的欲樂所迷,忘記了什麼叫無常,當然不能如法修行。
關於這一點,佛經中有記載:有次帝釋來人間聽佛講法後,表示回到天宮,一定要好好修行。待
. 118 .
帝釋回到天宮後,佛的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為了考驗帝釋是否真修行,緊隨帝釋之後,也到了忉利天宮,竟見帝釋終日在享受五欲快樂,根本忘了修行這回事。目犍連為了警覺帝釋,以神通力令天宮震動。帝釋驚悸之餘,一眼看見目犍連,即很誠懇地說:「尊埏,你怎麼與我開這麼大的玩笑,使我的宮殿都震動起來了?」目犍連開示他說:「剛才你從佛處聞法回來,說要如法修行的,怎麼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乾二淨,只知道享受欲樂呢?天宮震動,是警告你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欲樂不可貪著,是不可靠的,你怎麼這樣迷戀於欲樂呢?」
阿修羅王與帝釋的故事
阿修羅喜歡與帝釋作戰,其原因是下面這個故
事引起的:
阿修羅王有一個女兒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世間少有。後被帝釋所知,就娶舍脂為妻,這樣阿修羅王就成了帝釋的老丈人,彼此間的感情是很好的。
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為了表示對老丈人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去遊玩小住,並厚禮相待。
. 119 .
等到阿修羅王遊興沒有了要回去時,帝釋為了表示隆重起見,特意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哪裡知道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而猜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顯示威風,恐嚇他,心中老大的不高興!
帝釋雖然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來人間聽道。若有佛出事,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時,就來人間聽仙家講道。有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家說道,其妻舍脂懷疑帝釋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以實際情形相告,舍脂就是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因她是個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以阻止,哪裡知道越阻止,舍脂就越加疑心,非要隨帝釋下人間不可,可帝釋就是不許。她也不再強求,等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之時,舍脂運用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等到到達了人間之後,帝釋下了車,舍脂也現身出來。帝釋見了,責備了她幾句,並用花莖打了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顛(撒潑),直鬧到帝釋陪罪才罷休。
可是在旁邊的仙人,因聽到舍脂的嬌聲鶯語,失去了神通,帝釋就更為震怒,舍脂也由此而更加懷恨在心,總覺得帝釋欺人太甚!
. 120 .
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阿修羅王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衝天,並說:「帝釋以前叫天兵天將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的女兒,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發動無數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阿修羅有較大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從此以後,帝釋天與阿修羅就經常發生戰爭,雖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要多,因而常常地感受苦惱!
到佛陀出世之後,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在與阿修羅作戰時,就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帝釋後來就命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阿修羅失敗,逃匿於藕孔之中,不敢再與帝釋天作戰。
. 121 .
《金剛經》常見詞語注釋目錄
詞 頁 詞 頁
A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6 阿那含 27
阿羅漢 28 阿蘭那 29
阿修羅 42 阿僧祗劫 67
B
比丘 2 比丘尼 116
缽 3 布施 13
般若 45 般若波羅蜜 45
波羅蜜 46 報身 105
不可思議 63
C
持戒 17 嗔恨 56
初日分 61
D
弟子 43 第一波羅蜜 54
第一義 14 度 96
大乘 63 大身 77
斷滅 101 斷滅相 102
. 122 .
詞 頁 詞 頁
F
佛 1 佛土 33
佛眼 81 佛世界 82
福德 14 福德性 23
法 12 法相 18
法眼 81 法身 105
非有想非無想 9 非相 15
非法相 18 非身 36
凡夫 97
G
歌利王 55 國土 82
果報 69 供養 42
功德 53
H
慧眼 52 慧命 89
荷擔 64 恆河 39
花香 65 護念 5
迴向 104 合掌 5
後五百歲 17 後日分 61
化身 106 化生 9
. 123 .
詞 頁 詞 頁
J
戒 17 凈信 18
金剛 45 經 45
具足相 101 具足 85
具足諸相 86 劫 62
見 85 偈 23
K
誑語 58
L
離欲 29 來世 53
利益 57
M
摩訶薩 8 滅度 10
N
涅槃 9 那由他 67
P
菩薩 5
Q
祗樹給孤獨園 1 乞食 3
七寶 22 輕賤 66
. 124 .
詞 頁 詞 頁
R
然燈佛 31 如語 58
如來 5 如如 114
忍辱波羅蜜 55 忍辱仙人 56
忍 104 肉眼 80
人相 10 人 41
人見 64
S
釋迦牟尼 73 舍衛國 1
身命 51 身相 15
壽者相 11 壽者見 65
色 13 色身 85
三千大千世界 22 三昧 28
三十二相 48 善男子、善女人 6
善法 93 善根 17
濕生 9 斯陀含 26
四維 14 思量 14
思議 62 實相 52
受持 23 世尊 3
世間 39 世 53
. 125 .
詞 頁 詞 頁
世界 48 授記 73
T
塔廟 43 通達 79
天 39 天眼 80
貪 104
W
微塵 47 微塵眾 108
圍繞 65 我見 64
我 78 我相 10
無色 9 無想 9
無餘涅槃 9 無諍 28
無諍三昧 29 無我法 79
無生法 104 無生法忍 104
X
信心 17 信受奉行 116
信解 53 賢聖 21
心 6 小法 64
相 10 須菩提 5
須陀洹 26 須彌山王 35
修福 17 虛妄 15
. 126 .
詞 頁 詞 頁
Y
應身 77 優婆塞 116
優婆夷 116 有為法 114
有色 9 有想 9
因緣 84 異語 58
衣 3 業障 66
由旬 35 一念 18
一切法 75 一合相 108
義趣 52
Z
住 13 罪業 66
最上乘 63 尊重弟子 43
諸法如 74 真如 114
轉輪聖王 98 作禮 65
莊嚴 33 長老 5
眾生見 65 眾生 9
眾生相 11 中日分 61
章句 17
. 127 .
取消
換一張 上一頁 1... -1-1-1-1-1-1-1... -1下一頁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講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31集)美國聖荷西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金剛經》講解第四十五講
※金法藏《金剛禪》第二章 度而無度
※[轉載]【筆記】八部金剛功
※說說陳家溝四大金剛的兒子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