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輝劉 主編彭城氏 堂第 滿一 公冊 祠第 族 堂一編滿祠 譜丁譜源流總譜彭城堂 滿公祠堂劉 氏 族 譜主 編 劉雄輝副 主編 劉金良責 編 劉雄輝錄 入 周昌盈校 對 劉雄輝資 料 劉海明 劉齊華 劉齊輝 劉國兵 劉雄輝劉遂文 劉美文 劉興偉 劉小良 劉乘勝劉有良 劉新奇 劉春華 劉志農書名題字 張並湘藜 閣 西元二零零七年南沖祖祠大同新派忠厚貽謨美, 修齊衍慶長。崇文明禮讓, 敷教植綱常。序正班聯定, 源清昭穆詳。根深枝必茂, 奕葉毓奇芳。——民國辛未歲(1931年)仲夏日。穀旦。「接續新派」又名「南沖祖祠大同新派」,全族正式統編字派時間是民國乙亥年(西元1935年)秋七月上瀚穀旦。本祠轉述者是十八世孫齊嵩岳靈少龍氏。即坡關廷佐門的齊嵩。齊嵩,字嶽靈,號少龍。又接續新派,(另名「新增宗派」)裕後思先澤, 光前仰古唐。庭階培玉樹, 祿閣校華章。孝友傳家學, 軍民衛國康。顯存峙漢鼎, 世代永隆昌。( 註:「新增宗派」的作者和寫作時間沒有載明,)彭 脊面城堂滿公祠堂劉氏族譜藜閣二零零七年彭城堂滿公祠堂劉氏族譜「五修重版」凡 例1、五修重版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相關要點在此說明。2、本次重版,將譜牒分為丁譜和文譜兩種,丁譜排前,文譜排後。丁譜有兩篇六冊,第一篇為總譜,專管源流,從遠祖堯帝敘至本門始祖,共計一冊,排為第一冊;第二篇為分譜,專管各門丁口,共計五冊,排為第二至第六冊。3、丁譜按滿公祠堂各關劃分,坡關為第二冊,包括毛田門、廷佐門、楊家邊三門;墓關為第三冊,包括平頭林、銅盆沖二門;榨關為第四冊,包括榨老屋、郎仲屋、璧選屋、榨細屋四門;喬關為第五冊,包括喬林堂、張得祥二門;君用關為第六冊,包括月湖、湯夫、君用門三門。4、文譜有六篇,分為四冊,第七冊包括三篇,即「譜牒概說」、「滿祠大事記」、「家訓」; 第八冊一篇,即「家傳」;第九冊一篇,即「藝文著述」;第十冊一篇,即「圖像」。5、本次重版,根據現代閱讀習慣,將豎排改為橫排,繁體改為簡體,不標點改為標點。標點是一項艱難的工作,須有深厚的古漢語基礎才能所為,宥於水準,難免有錯。6、本次重版,對舊版中的皇歲紀年作了一些修改,一是更正了一些明顯的錯誤,如皇歲與甲子紀年矛盾,則以甲子紀年為標準更正皇歲;二是對部分皇歲註明了西元紀年,如總譜和銅盆門分譜。另外,凡西元紀年,涉及到西元後的一律省略「西元」二字,年次的書寫一律採用阿拉伯數字。7、本次重版,對舊版中的難字作了一些修改,一是在沒有簡體字的情況下,仍用了繁體字;二是在打不出難字的情況下用了同音字;三是在連《康熙字典》上都沒有本字的情況下,換了一個意義相近的字,如「著大園」的「園」字,原是一個「林」字下面寫一個「山」字,音LUAN。8、本次重版,將譜牒中的精華作了提煉,一是將部分人的事行提煉進家傳,這些人大都品行端方,對後世有榜樣激勵作用;二是將所有的贊詞提煉進藝文著述,這些贊詞放在譜牒中是為了紀念傳主的事功,放在藝文著述中,則是給後人提供精神食糧,贊詞作者大都學富五車,特別是海峰公父子,更是人中龍鳳,他們的作品是家族的瑰寶。9、本次重版,對源流總譜補充了一些內容,如生歿壽考,這些內容是別人的研究成果,權當借用。文譜中的部分傳記同屬這種性質。10、本次重版,對五修族譜的錯誤作了更正。五修在連接老譜和收集資料、保存資料方面有不可磨滅的功勞。重版更正的錯誤主要體現在糾正五修的標新立異、不遵祖制上,為的是恢復歷來敘譜的傳統。一是糾正男女混列,恢復譜牒敘男不敘女的傳統,將女放在母親欄中,同樣寫明生庚;二是糾正誰敘譜誰的家族排頭、或者按居住遠近、個人好惡排序的混亂邏輯,恢復過去的按長幼排序的傳統;三是糾正修一次譜留一次痕跡、弄一次新譜的做法,恢復過去的修譜不留痕跡的傳統;四是糾正按「家庭」敘譜、不分世系的錯誤做法,恢復過去的按家族敘譜、每五代一轉的傳統。例如,「應」派管忠厚貽謨美五代,「美」派管修齊衍慶長五代,如果「應」派為房支,「美」派則是這個房支中的分支,類推。11、本次重版,丁譜的文字敘述參照了過去的一些特例和他族族譜的做法,如母親欄中,娶進媳婦寫明名字、出生地、父名;女兒則寫明生庚、夫名、嫁往地。這種做法只在少數分譜中實行了。12、本次重版,還做了一些文字性的工作,如對部分難字作了注音,對部分詞語作了解釋。13、本次重版,對舊版中的文譜內容作了歸類編排,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新的內容,一是將劉姓先祖所做的詩文對聯盡可能搜集編入,二是將滿祠今人的詩文對聯選編了一部分。14、本次重版,將圖像專編一集,內有舊譜上的圖像,也有新增的圖像,大量的是村莊圖和屋宇圖。15、為了方便閱讀,本次重版,編寫了大量的目錄,丁譜具體到美字派,文譜具體到「小節」,且分冊編排。16、為了普及譜牒知識,本次重版,共印製了一百套譜,一是每門分一套(四百人以上的屋場分兩套)公用;二是贈送若干套給各級檔案館、相關大學和知名學者;三是贈送若干套給為本次重版捐了款的本族人士。16、本次重版,同樣難免錯誤,希望有識之士向主編批評指出,以便改正。同時,主編在此向廣大的為本次重版捐資出力的族人致謝。十八世裔孫齊英雄輝氏謹撰西元二零零七年丁亥季冬於藜閣五修重版序丁亥年正月下瀚某日,族長老少文公入寒舍,謂餘曰:吾族修譜已曆十四年矣,各門丁口變化問題已積於堆。問之各門,無人理會。吾急也,幾至於寢食難安,欲商之於各門長老,推出賢能,建立毛譜,於宗譜續緒立下基礎也。余聞之駭然。少文公為餘耳熟之人,從未謀面,今見之,「精神矍鑠」四字即浮之於腦際。雖白髮冠頂,卻說話音蕩屋宇,走路步健長街,誰能看出彼為八旬有四之老翁。少文公為此事焦慮已歷年矣,族上少於少文公者可謂成百上千,曾見誰為此動心動念?又曾見誰為此不恥下問?少文公言罷,即掏出一手抄本,餘觀之,乃記族事之筆記也。上至堯舜,下迄滿公,時邁四千餘歲,記人近百,記事幾十,字正行矩,傾真情也。少文公初識餘,即謬認餘為族事擔綱者,望余繼先賢之踵,揚雙、嵩之幟,柱礎於祠堂之大廈。又謬認余登高一呼,應者必然影從。余默然無應,將手抄本還予少文公,作顧左右而言它之相。餘難也!癸酉年宗譜五修後,餘研之十有餘年矣,知水深流急也!宗譜,族之大事,癸酉之修不循祖制,積弊多多,欲糾之事多多,豈止建毛譜一事哉!餘又慮之,目前乃金錢世界,人人想錢,個個找錢,誰記得宗族祖廟,誰又能為宗族事而鑽故紙堆,搜舊讀碑?若有人如此,豈不自尋煩惱?少文公叩門找餘,正看中餘為一閒人野鶴也,亦看中餘為一自尋煩惱之人也。餘業儒。剛過知天命之年,即被逐出社會,遊蕩於鍋臺灶間、鄉野村落,食著國家俸祿而無所事事,乃一走肉耳。近五年,余有意於族事,草撰過《銅盆志》,為本門私事牽頭募捐,修過公路禮堂,治過溝渠塘壩,培過祖墳先塋,聲名在外,為少文公識餘之原因也。雖然,余不能應,少文公悻然離去。越三月,初夏,好友美良公來電話,謂少文公在彼辦公室,欲餘前往商談族事。美良公供職於縣國土局,與余兄弟友好,有同學、友朋、族人之誼。且輩份高餘二派,即召之,焉有不往之理?餘往焉,入室即見二公侃侃而談。室內煙霧繚繞,茶香四溢,氣氛和諧。餘身臨其境即被感染。三人漫談竟時,少文公仍守住「建毛譜」之門檻。美良公則推出「三修」主張。三修者,修祖墳,修宗譜,修祠堂也。美良公曰:吾輩本非庸碌,比之雙、嵩時代,條件不知好出多少,盛世不修,更待何時?余不能再默然無應,便附和了美良公主張,且誡之曰:族事大於天,須族人共同支撐,天才不至於塌。修祠堂者,需資金幾十萬,錢從何來?宗譜可全面整修一次,按修譜規矩增刪歸類,芟雜除蕪,提精煉華,以光大宗族先德,啟迪後人也!嗣後,美良公謂餘曰:少文公來彼處已越六次,日日來,不間阻,不答應其事不走人。彼無良策,只能求助於餘,且大家一齊努力,撐起一片天地。余誠然感動。少文公大餘兩輪有半,大美良公三輪有奇,論年齡,足為長輩,論資歷亦是前輩,卻不顧高齡,不憚險阻,為族事奔走,不遺餘力,恆心毅力,足以感動天地,化育鬼神。餘非草木,豈能袖手旁觀乎?余退回寒舍,即著手於族事。草擬「三修通知」,籌備族人代表會議。六月中,在縣城召開滿祠十三門族人代表大會,議決「三修」事宜,選出理事會。會議一致推餘為十三門之族長一職。餘辭之再三,掌聲通過再三,餘便語之於眾曰:族長一職,萬萬擔當不起,以待閑之身,努力於族事,可矣!此日之後,餘一頭紮入族事之中。不論晨昏,不問寒暑,或走村串戶,或埋頭於紙筆微機之室。邊扎實工作,邊學習提高,思緒飛越千載,遙想當年雙、嵩公父子耽精竭慮於此事之情狀。國史與家乘一也。先祖歷次修譜之序,餘讀過不下二十遍,全部文字手錄過不下三遍,可謂熟矣。修譜之重大意義,族上各位先人已再三再四作過闡述,余晚生小輩只有洗耳恭聽之份,豈容置喙?若餘在本序中再去學舌一輪,徒增贅言耳!雖然,餘有言也!余所致力於修譜者,乃美良公倡儀「三修」中一也,實三修中最難之一也。修祖墳、修祠堂,為出力出資之事。族眾浩大,有的是勞力和資財,只在乎出與不出。修譜者不然,雖藉助於力與資,然更重要者卻在智,在於懂譜者有多少?能為之效力者有幾人?癸酉之修,隔乙亥之修五十有八年,中經中共劇烈革命,祖廟先塋毀於一旦,譜牒遍焚。能在五十八年之後,於十三門之中湊齊老譜作為藍本,拾起水源木本者,實祖上有德,滿澤後昆有福也!癸酉之修在承繼先人遺緒,搜集五十八年人丁資料一事上有不可磨滅之功勞。然瑕不掩瑜,瑕者甚而至於比之於陽中黑子。凡人所見者,乃資料之缺陷,如錯姓錯氏,將姓當字,生庚歿葬不確,或空白待填。餘見之則不然,資料缺陷無非表皮之痱子,風吹即消,提筆一改即是。餘謂要害卻在內裡,特在《凡例》中列出四條。彼要害在於違背祖制,標新立異,給譜牒後續工作造成極大障礙。若不及時消除,若干年後,若有後人立志譜事,亦只能望譜興歎,徒增耐何耳!敘譜即編譜。先祖編譜,循一科學方法。此法在北宋歐蘇時代已然形成。千年以來,各族修譜皆循歐蘇之法,若在此標新立異,無非笑料。癸酉之修,將男女混列於譜頭,冠女口以派名。名曰:「男女平等」耳,此笑料一也!男女應當平等,平等應當體現在事實上而非譜牒上,此其一也;目前社會,特別在家庭,非男女不平等,實女權大於男權,俗語常言「陰盛陽衰」。此其二也;其三,譜牒敘男不敘女,實為科學方法,非歧視女輩。設想:現將女流錄入譜中,女兒外嫁,生子育孫,其子孫錄不錄?若不錄,有違初衷;若錄,無分家野,宗譜還稱宗譜乎,此種譜牒還可以往後敘乎?癸酉之修留下「老譜」「新譜」之痕。歷次敘譜,概無明痕,示其一以貫之。設若每修一次,輒分新老,族上已修五次,該留有多少新老,該有多少人丁須上譜重複?積年累載,此譜可續乎,此線可繹乎?癸酉之修,分譜十之五六不循祖制,在「新譜」敘述順序上不按祖上既成之長幼序列排序,誰握筆編譜即將自家房支排在前,其餘亂排一氣,或按好惡,或按遠近,或隨心所欲,閱讀繹緒,如入哭笑不得之境。此法若推行下去,再照此敘二次三次,此譜還叫譜乎?癸酉之修,以家庭為中心,由父而子,由子而孫,子孫直貫,不明世系,美其名曰:「易找」,實為一鍋爛粥。此法若推衍下去,再敘二次三次,則全族人為海灘之散沙,潮汐一起,則被捲走。無貫珠之繩,無世系派名,此譜還能傳後乎?歐蘇之法,五代一敘,滿五代一轉,標明世繫世次,一線貫珠,列表陳前,一目了然。餘致力於譜事,首要者在於救弊,次要者在於搜集整理癸酉之修以來之丁口變化資料並編排入譜。救弊之難在意料之外:一者,癸酉之修,時隔不遠,族人中多有反對者,認為時機在後。又,癸酉之修之原班人馬有多人繼續本次譜事,余詬病於癸酉之修,彼等心理實難認同。此為認識差距;二者,欲恢復祖制,按歐蘇之法編譜,須推倒癸酉之修全部重來,此事工作量巨大,大到相當於歷次敘譜工作量總和。乙亥之修距今已七十二年,本時段時長族眾,丁口相當於前四次敘譜總和;三者,懂譜人少之又少,各門資料員只做得搜集資料工作,編譜任務靠餘一人完成,餘雇一錄入員,每晚二人編錄五小時。余白天在家改稿,晚則在外編譜錄入,子夜歸家,走在縣城長街上,只見形影相弔,昏燈送孤,不見閒人行走,販夫叫喊,心中便問,餘如此為何?餘累矣,為救弊,為族人後繼有可靠之宗譜,餘努力半年有奇,為此常走火入魔,神經錯亂。所幸者,有全族人翹首以待,有少文公始終關注此事,有美良公及余季弟鼎力相助,有齊鐵金響永紅慶望等有志青年解囊,大事畢矣!丁亥之修雖為大修,餘慮及隔癸酉之修遙不過十五載,且本次修譜重在救五修之弊,便視為五修之繼續,非稱「六修」,曰;「五修重版」。贅言多多,無非在說一個話題;為何有丁亥之修。是為序。十八世孫齊英雄輝氏謹撰 西元二000七年丁亥季冬於藜閣彭城堂 劉氏族譜 第一篇 源流總譜彭城堂 劉氏第1世1世堯帝嚳高辛氏之子,姓伊祁,名放勳。生於丹陵,系高辛丁亥之年。居於祁邑,以祁為姓,故號之曰伊祁氏。年十二受封於陶,年十五建國於唐(今河北保定唐縣),故又號陶唐氏。都於平陽,(在今山西臨汾縣境內)。娶宜散之女,諱女皇,生二女,長娥皇,次女英,皆配舜。孟氏所稱九男二女皆高辛一門之子也,共生十子。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此八人,《左氏傳》曰:高辛有才子八人,謂之八元是也。其外丹朱公,乃系劉氏開創之祖,又記陶唐氏都於平陽時,皆以源明公為劉氏開創之祖也。並考鑒史,有鑒明公一人也,此其間三人同附之於譜首。彭城堂 劉氏第2世2世丹朱堯公長子。約生於西元前2358年,活動年代為虞舜夏禹之時。公當有虞之時,受封於陶唐,依父居於平陽。及大禹禪位而有天下,公會諸侯於塗山,(國名,今安徽蚌埠市西准河東岸).居執玉帛之列,以地為氏,因稱為陶唐氏。其母女皇產于丹朱之地,名曰丹朱。及其卒也,葬于丹水之陰者.其地屬坤也,今丹水縣是也。娶辛陽氏.。 生子一: 成澤。2世源明堯公九子,生於帝堯十八年辛酉(西元前2340年)六月六日,卒於帝堯九十九年壬午(西元前2259年),享壽82歲。公當有虞之時,受封於劉地,以地為姓,居於平陽及洪洞等處.(洪洞縣在今山西臨汾市境內),與長兄丹朱公同居,故合姓為劉。葬於平陽東門城外,龍形。娶古氏, 巫氏, 生子一: 永河。彭城堂 劉氏第3世劉氏族譜3世成澤丹朱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4世紀末至23世紀中葉,夏太康之時。公為夏侯時官,太康立而逐之,失爵為民。 娶安保氏, 生二子,長愷, 次正。3世永河源明公之子,字秉正,生於西元前2316年, 卒於西元前2240年,壽77歲。公為夏侯氏逸民,謹守家風,不貪物慾。夫婦同葬於薊州大名府(今北京大興縣)。巽陵邱山。娶寧氏, 生子二, 長: 濟安, 次; 濟樂。彭城堂 劉氏第4世4世愷成澤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3世紀初至中葉。秉性明達,抱寬忍之度,遇奚仲之孫,獲於成皋之墟,握手而與之言曰:」公修德砥行,不昌其身,必昌其子孫。況明德之後,天必不久廢置焉!」後果應其言。葬未詳。娶域明氏, 生子一: 曷。4世濟樂永和公次子,字天申,生於西元前2289年,卒於西元前2235年,享壽55歲,葬於北京萬壽山。妣甘氏.生子一:歲紀。彭城堂 劉氏第5世5世曷愷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3世紀中葉至末葉,夏後仲康之時。公之立身也,克肖其父,夏後仲康征為司牧,授以涇渭之地,自龍門以及孟津。命掌龍神之祀,賜其氏曰禦龍氏,祀事無失。少康即位,命與有仍氏.有虞氏,有鬲氏,並列侯服之職,為禦龍國國君。葬未詳。妣戈氏.生子三,長:康正,次:餘和,三:延維。5世歲紀濟樂公之子,名西山,生於西元前2262年,卒於西元前2188年,壽75歲.葬於薊州,(北京昌平縣、通縣)。妣長黎氏,生子一:正成。複妣張氏,生子二,正定,正坤。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6世6世康正曷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3世紀晚期至前22世紀初年,夏後少康之時。居涇渭之地,為禦龍國國君。公以孝事父。曷公曰,禦龍之國其地險,其民疲,汝之克盡子職,必能盡為君之道,吾無憂矣。及曷公卒,康正嗣位,愛民如子,以禦龍為氏。葬未詳,疑在涇渭之地。妣登比氏,生子一: 鞠陵。6世餘和曷公次子,其兄以國事委之.職任曆正,輔佐禦龍氏,夏有申國之君名征者,代有易氏,公伐有易氏,獲有易氏之女。 生子一:壑甘,以餘為氏。6世延維曷公三子,禦龍國有鄰國名曰虞,其國近西戎,屢受侵伐之害,見禦龍勢強,以女妻公,而恃為保全之計。 妣虞氏,生子一:承雲。6世正坤歲紀公三子,字名山,生西元前2232年,卒西元前2152年,享壽81歲。葬於北京萬壽山,雙虎排牙形。妣池氏、媯氏,生子一:長曆。彭城堂 劉氏第7世7世鞠陵康正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3世紀末至前22世紀中葉,夏後杼一槐時代。住涇渭一帶,為禦龍國國君。公制一狐裘,召左右而與之,晏誇示其裘之美,有圉人名淑之者諫之曰:「有德之君,以儉為本,今君之美,毋乃傷財而有害於國乎!」 公毀之而不衣,其能從諫也如此,故事夏之帝杼、帝槐,無纖介之禍焉。葬未詳,疑在涇渭。妣僕牛氏,生子一:猗蘇。7世長曆正坤公之子,字萬年,號東山。生西元前2203年,卒西元前2131年。葬北京萬壽山,雙虎排牙形。妣翟氏,生子三,長:德仁,次:德堯,三:德科。彭城堂 劉氏第8世劉氏族譜8世猗蘇鞠陵公之子 ,生卒活動約在西元前22世紀初至前22世紀中晚期,夏後杼帝、槐帝時代。居涇渭一帶,為禦龍國國君。公善講農事,設田竣之官,每歲孟春,命以木鐸徇於路,曰:民以食為本,本固則不憂,憂不作則諸福鹹作矣。詩曰;田竣至喜。設此官者始於此。葬未祥,疑在涇渭。妣盈氏,生子一:治田。8世德堯長曆公次子,字乾泰。生西元前2170年,卒西元前2106年,壽65歲。葬北京萬壽山。妣薛氏,生子二,長,仁宏;次,仁發。彭城堂 劉氏第9世9世治田猗蘇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2世紀中葉至前21世紀初,夏後帝杼、帝槐時代。居涇渭一帶,為禦龍國國君。公未冠嗣位,即立之,後欲求婚於扈邑。有公族之子,名宣毅者止之曰:大戎之君有二女,其長者娶之賢,何必觀扈氏之女。公從之,由是內助得人,而國勢益張。葬未祥,疑在涇渭。妣長戎氏,生子一:望。9世仁宏德堯公長子,名啟明。生西元前2143年,卒西元前2077年,壽67歲。葬北京通縣,昌平縣一帶。妣孟氏,高陽氏。生子四,長:廷光,次:廷申,三:廷玖,四:廷貴。彭城堂 劉氏第10世10世望治田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2世紀晚期至西元前21世紀初。夏後帝杼、帝槐時代。居涇渭一帶,為禦龍國國君。葬未詳,疑在涇渭一帶。妣戎氏,生子一:涉楫。劉氏族譜10世廷光仁宏公長子,號秦貞,生於西元前2117年,卒於西元前2055年,壽63歲。葬北京萬壽山,雙虎排牙形。妣雍氏。生子一:爵南。彭城堂 劉氏第11世11世涉楫望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2世紀末至前21世紀中葉,夏後帝槐、帝芒時代,居涇渭之地,為禦龍國國君。禦龍國之地屬北平之郡,即今之酈城縣是也,其地四面皆山,所產大木,無非良才。《禹貢》曰「厥木維條」即其地.。公嗣位,甘臣進媚曰: :「改觀公室,我克勝任」,公怒而逐之。宗室大中勸曰:「甘臣職任司徒,亦心在公家,之言宥之可也。」公曰:「不逐,則害民」。葬未詳,疑在涇渭一帶。妣封氏。生子一:達。11世爵南廷光公之子,號長庚,生於西元前2089年,卒於西元前2026年,享壽64歲。葬於北京萬壽山,雙虎排牙形。妣尚氏,生子二,長:行矩,次:行清。彭城堂 劉氏第12世12世達涉楫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1世紀前期至末期,夏後芒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公好田獵,馳馬登山,揚鞭而喜。歸則以鹿兔之多為功。其婦人媯氏淨諫曰:「太康以豫游而失國,有扈以暴而亡身,君戒之。且先君之位傳至於君,已曆九世,世無失職,君若縱欲敗度,,不將無以對先君乎」?公善其言而改其行,卒為令主。葬未詳,疑在涇渭一帶。妣媯氏,生子一:功。12世行矩爵南公長子,號景生。生西元前2062年,卒西元前1977年,壽86歲。北京萬壽山,虎形。妣晏氏、慕容氏。生子三,長:複盛,次:複望,三:複松。彭城堂 劉氏第13世13世功達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前21世紀中期至前20世紀前期,夏後泄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葬未詳,疑在涇渭一帶。 妣戎氏。生子一:殖。劉氏族譜13世複望行矩公次子,號德順,生西元前2034年,卒西元前1960年,壽75歲。葬北京萬壽山。妣易氏。生子四,長:茂光, 次:茂清, 三:茂文, 四:茂華。彭城堂 劉氏第14世14世殖功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21世紀晚期至西元前20世紀中期, 夏後泄帝,不降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公為諸侯之長,率六夷之君而朝夏後帝泄。六夷者,其一曰畎夷,其二曰白夷,其三曰赤夷,其四曰風夷,其五曰玄夷,其六曰陽夷。帝泄錫以弓矢,專以征伐。由是東方九夷之國無不服從。葬未詳,疑在涇渭之地。妣何氏。生子一:疑。14世茂清複望公次子,字光萬,生於西元前2011年,卒於西元前1945年,壽67歲。葬於北京萬壽山,虎形。妣丁氏,向氏, 生子一: 孔陽。彭城堂 劉氏第15世15世疑殖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20世紀前期至中晚期,夏後泄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妣似氏. 生子一: 稀。15世孔陽茂清公之子,號景豐,生西元前1990年,卒西元前1920年,壽71歲. 葬北京萬壽山。妣廖氏,生子三, 長: 日盛, 次: 日永, 三: 日貴。彭城堂 劉氏第16世16世稀疑公之子,生卒活動當在西元前20世紀中晚期,夏後扃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公求賢人武羅之裔孫武籍而用之,深明治法,日與講論國事及帝王要舉之略。因語之曰:「興亡繼絕,人君之急務。」於是複斟灌氏之後於壺口(山西壺口), 複斟郇氏之後於覃懷。葬未詳, 疑在涇渭之地。妣空桑氏,生子一: 陸。16世日永孔陽公次子,號元洪。生西元前1965年,卒西元前1879年,壽68歲。葬北京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宏氏,生子二, 長: 得榮, 次: 得康。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7世17世陸稀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20世紀中期至前19世紀初,夏後扃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公天性醇潛,器宇深沉,喜讀《三墳》、《五典》。而曰:"天工宜代,天威可畏。"並熟《八索》、《九斤》之志。而曰:"民情可見,民命可保。"惟日集國人而訓之曰:"知義則人正,知禮則人紀修,知性則人道立,其內文明而外柔順也」。葬未詳,疑在涇渭之地。妣靈陽氏.生子二,長:奇,次:耀。(註:《三墳》,《八索》、《五典》、《九斤》皆古典籍)17世得榮日永公長子,字仁,號洪道。生於西元前1946年,卒於西元前1879年,壽68歲。葬於北京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呂氏.逢氏,生子一:聚義。彭城堂 劉氏第18世18世奇陸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20世紀中晚期至19世紀初,夏後廑帝時代。居涇渭之地,禦龍國國君。公推解樂善,禮賢仕下,四方豪傑而歸之。與董叔之裔孫董父相善。董父者,辭川國之君也。禦龍國大而強,而公接之以禮儀,辭川國小而弱,而董父接之以禮儀。親睦之風,流行於岐梁之間。葬未詳,疑在涇渭之地。妣巫常氏.生子一:累。18世聚義得榮公之子,生於西元前1921年,卒於西元前1845年,壽77歲。葬北京萬壽山,雙虎拜衙(排牙)形。妣吉氏,薑氏,生子三, 長照, 次宗 ;.三祖。彭城堂 劉氏第19世19世累奇公之子,字華美,生於夏廑帝三年癸未(西元前1898年),卒於夏桀帝三十一年癸酉(西元前1845年).壽111歲.(有壽107歲,94歲,84歲各說).公之生也, 有紋在手,曰「劉累」。及其長也,嗣父位.事夏孔甲帝。公學擾龍於豢龍氏,十歲能擾龍。夏孔甲帝時,天降二龍於朝,雌雄各一。帝令累公養之,公劉氏族譜能飲食之,帝嘉。於孔甲三年,(前1877),晉封累公為右丞相,錫累公為禦龍氏,以豕韋氏(國名,在今河南省)之爵封之,錫以豕韋之地。豕韋者,祝融國君之地。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孔甲帝,孔甲享之.既而使求之。累公懼,託言求於魯縣,失爵隱居,率家室奔魯(河南汝州魯縣)避禍,稱其氏曰」劉」。時年26歲。此劉氏建姓之始也。此後,許多劉姓分支皆以」累」公為第一世。 由涇渭之地遷河南魯縣。葬沛縣同安鄉黃龍出洞形。妣赫晉氏.,生子四, 長: 大伸, 次: 大益,,三:萬一, 四: 永益19世照娶義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略同於累公。夫婦同葬白雲村象出槽形。 .妣汪氏, 生子六, 長: 洪, 次: 正, 三: 宗,四: 順, 五: 昌益, 六: 佰。彭城堂 劉氏第20世20世大伸累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大約在西元前19世紀中葉至18世紀初,夏後孔甲帝時。.居魯縣。葬未詳,疑在魯縣。妣密氏,生子三, 長: 渙, 次:筠, 三: 姿。20世昌益照公五子,諱估,名馗,字雲、誠泊,號泰宜。壽69歲。葬山西良江縣,夫人葬山西汾州府藍田。妣黃氏,生子二, 長歆,次朋。彭城堂 劉氏第21世21世渙大伸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西元前19世紀晚期至前18世紀中期,夏後甲孔帝時代。居魯縣。公居魯縣,率昆仲子侄十餘人,以耕釣為業,感慨風月,笑傲泉石,因作歌曰:」采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高士況味,已加人一等矣。 葬未詳.疑在魯縣。妣有仍氏, 生子一:磯。21世歆昌益公長子,字錫命,號日明。 生於西元前1818年,卒於西元前1748年,壽71歲。夫婦合葬于山西汾州藍田。 妣徐氏, 生子二, 長: 杭, 次:泳。彭城堂 劉氏第22世劉氏族譜22世磯渙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夏朝末期。公口不邪言,目不邪視。同鄉關龍逢以正士推之曰:」我仕,必舉夫爾」。及其事帝臬也,薦之曰;」魯縣有聞人,明德之後,能以德自修,不可棄也.」 帝皋舉豕韋之地與爵授之,仍為侯服。因以豕韋為氏。葬未詳, 居所從魯縣遷豕韋, 疑葬在豕韋。妣有虞氏, 生子一: 續。22世泳歆公次子,字梅桂,號統,生西元前1789年,卒西元前1728年,壽62歲。夫婦合葬于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妣林氏、高陽氏, 生子一: 淋.。彭城堂 劉氏第23世23世續磯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夏桀商初時代。為豕韋國國君。公居豕韋,與亳國為鄰。有空桑之伊尹,耕莘樂道,不求聞達。續公薦之於桀帝,凡五薦,而桀不用。複薦之於亳國之湯公,湯三聘,而尹乃出。孟氏曰;」伊尹五就湯,五就桀 ,公薦之力也。」葬未詳,疑在豕韋。妣有隔氏, 生子一:越衷。23世淋泳公之子,字虞、峰,號玉撥、萬泰,生西元前1767年,卒西元前1707年,壽61歲。夫婦合葬山西平陽府洪洞縣父處,螺頭形。妣秦氏,生子二,長:嶽, 次: 麓。彭城堂 劉氏第24世24世越衷續公之子,生卒活動約在夏桀商初時期,居豕韋,為豕韋國之君.。夏桀無道,褒氏,費氏,杞氏,縉氏,辛氏,戈氏皆黨桀,惟豕韋氏與隆終之長子樊封為昆吾氏,其三子籛鏗為彭氏,助湯伐桀於南巢,故世世為有商伯侯,以豕韋為氏。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姬氏,生子一: 逸裘。24世麓淋公次子, 字開謠, 號明啟, 壽63歲。夫婦合葬山西太原縣石門金形。妣羅氏, 生子一: 洪周。彭城堂 劉氏第25世25世逸裘越衷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仲壬帝,太甲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豕韋之地距西傾朱圉烏鼠之山近百餘裡耳。而韋戎會諸戎大肆倡狂。公務劉氏族譜農講武,威振諸戎。不數年,反仇為婚。其夫人系韋戎長君之女。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戎酋之女,生子一: 建。25世洪周麓公之子,字恆,號丙乾,壽62歲。葬古冀州蒲縣界河蓮花形,妻葬界山龜形。妣元氏, 生子一: 申。彭城堂 劉氏第26世26世建逸裘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沃丁帝時。居豕韋,豕韋國之君。有商沃丁戊子年(前1713年),九州大霧不見,諸侯大夫國人問於公曰:「霧何其甚?」公曰:「沃丁,賢君也,咎單,賢相也,而大霧之日意者,其天送伊尹辭世乎?」及天使至,問之,果然。國人皆服公之智。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施氏,生子一:革夷。26世申洪周公之子,字乾元,號迪升,文正。壽64歲。夫婦合葬滿州府界河蓮形。妣熊氏,生子一:茂高。彭城堂 劉氏第27世27世革夷建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太康帝時期。居豕韋之,為豕韋國之君。公有疾,召二子而問其行,長曰::「修身以治國。」幼曰:「兄友而弟恭。」公曰:「吾無憂矣。」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京兆氏,生子二, 長: 風胡, 次: 榮遷。27世茂高申公之子,號炳寬,壽65歲。葬汾州府藍田沖天蠟形。夫人葬太原縣石門。妣金氏,生子二: 長,道山; 次, 道章。彭城堂 劉氏第28世28世風胡革夷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太康帝年代。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其妻,扶樂氏之女,儉而且勤,能執婦道。與宮婦曰:「婦有四德,功其一也采.」。采麻織絲,制為冠冕。凡群臣有功者,夫人即請命於公而賞之。此冕此麻,為始於扶樂夫人。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扶樂氏,生子一, 琯善。劉氏族譜28世道山茂高公長子,諱文盛,號正義,壽64歲。葬蒲州府(今山西蒲縣)界山下.伴祖母,龜形。娶貝氏、溈氏。.生子三, 長: 叨亮, 次: 叨清, 三 :叨明。彭城堂 劉氏第29世29世琯善風胡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雍已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公有五德焉,誠於祭祀,一德也,寬以待民,二德也;宮室不飾,三德也;大帛之衣,四德也;獄必以情,五德也。公修五德,民康物阜,由是稱霸於有商, 至三世之後而益盛。葬未詳,疑豕韋之地。 妣濟陽氏,生子一, 師單。29世叨亮道山公長子,諱錦遙,號明亮,壽66歲。夫婦合葬山西平定州,(今平定縣)長亭衙後。妣曾氏,生子一:光。彭城堂 劉氏第30世30世師單琯善公之子,生卒活動當在商朝大戊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公乘車出國門,見有乞者,形容枯槁。問之,系鄰邦有施氏之民,攜妻負子而至。公歎曰:「彼懸命而來歸。其忍使饑餓於土地乎?」命有司發倉廩以賑之。願為氓者如歸市焉。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安氏,生子一:符卓。30世光叨亮公之子。諱升吉,字先江,號通財,遠名。壽63歲。夫婦合葬于山西洪洞縣出水蓮花形。妣程氏,生子二,長:坤,次:臣。彭城堂 劉氏第31世31世符綽師單公之子, 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太戊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公性氣廉厲,風度陵峻,人不敢以私幹之。每與臣下論國政,稱過嚴則刻,不嚴則弱,懸象出,治寬猛得宜而一之。時左右侍從以神明敬之,以父母愛之。終其身,無侵伐者。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太原氏,生子一,岐嶷。31世坤光公之子, 諱瑞明,字坤成,號鬻化。壽70歲。夫婦合葬蒲州府界河蓮花形。妣古氏,任氏。生子三,長,案喜,次,案臨,三,案康。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32世32世岐嶷符綽公之子, 生卒活動年代在商朝太戊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公薦於行義, 善於行文,鄰有鬼戎、燕京戎,日尋干戈,公使人以王章詰之,命其親仁善鄰,各守疆界,二戎交相為質。往來聘帛,公之力也。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始平氏, 生子一: 象亭。32世案臨坤公次子,字茂常,號東明、予昭。葬山西平定州長亭,夫人葬長亭衙後山。妣陳氏,生子二,長:智和,次:智明。彭城堂 劉氏第33世33世象 亭岐巍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在商朝仲丁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之君。公撫豕韋, 國富兵強。有藍夷之君,窺夏後仲丁不居亳邑,遷都於囂,因有不臣之心,即大肆猖獗。仲丁帝遣相臣巫鹹,命公征之,誅藍夷之君。仲丁帝策命為諸侯,得專征伐。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姚墟氏。生子一:叔俊。33世智和案臨君之子,名浪,字殷獻,號東山。壽68歲。夫婦葬蒲州府白沙金盆形。妣官氏、姒氏。生子三,長:繪, 次:縉, 三:總。彭城堂 劉氏第34世34世叔俊象亭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約在商朝外壬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出獵,民為之獻蠟,大貢桃弧奉棘矢。公曰:「旌旗載道,擾爾民;馳驅險走,勞爾民,民何悅也?」民曰:「山禽野曾,公不自私,而分給於民,此民之所以悅也。」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斟郈氏。 生子一:季厘。34世繪智和公之子,字賢,號元申。壽68歲。夫婦合葬于山西瀏陽岩前金雞形。妣姒氏。生子一:元遠。彭城堂 劉氏第35世劉氏族譜35世季厘叔俊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河亶甲帝時期。公嗣位,有東夷勾芒氏,不以其職朝於商,商命往征之。公曰:「臣作豕韋氏,善陸戰,不善水戰,且六鈞之弓用於平地則利,用於風波則不利,不若昆吾氏之水師。」勾芒聞之懼,而修要服之貢職。葬未詳,疑豕韋之地。 妣有男氏,生子一,圉羅。附元遠繪公之子,字明琳,號騰,壽61歲。葬古冀州瀏陽岩銅鼓村,夫人葬古冀州沙溪梅花園。妣芋氏、休氏、屠氏。生六子,長:觀青,次:觀明,三:觀唐,四:觀朝,五:觀樹,六:觀榜。彭城堂 劉氏第36世36世圉羅季厘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祖乙帝至祖辛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為有商時,方伯遷都於囂上,有河決之害,公合諸侯築之。商又自囂遷相,相亦有河決之害。又自相遷耿,耿亦有何決之害,公相地修築,勤勞王事十餘年。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有媯氏。生子一:公商。36世觀榜元遠公六子,諱月清,號虔。公樂善好施,官授江陵縣尹。夫婦合葬山西梁山縣。妣文氏。 生子二,長:文貞,次:文祥。彭城堂 劉氏第37世37世公商圉羅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沃甲帝時代。公合諸侯五次。滌氏之君以及徐氏之君、施氏之君、肖氏之君、索氏之君、猗氏之君、陶氏之君、終蔡氏之君、尾勺氏之君、長勺氏之君、凡有十一國,無不惟命是從焉。此有商之沃甲所以民困而不失其國也。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吳與氏。生子一:允定。37世文禎觀榜公長子,諱星招,字陳。壽61歲。葬山西梁山縣新嶺頂架上金盆形。夫人葬嶺腳鹿子形。妣謝氏、呂氏。生子四,長:簠, 次:符,三:簋,四:管。彭城堂 劉氏第38世劉氏族譜38世允定公商君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祖丁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卒,有胡氏之君名豹者,使人遍告諸侯曰:「豕韋氏之君,可乘其喪而伐之,豕韋氏可滅也。」諸侯辭使者曰:「有德之國不可伐也,爾胡氏不必間矣。」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 妣錢唐氏。生子一:華輔。38世符文禎之子,諱晨祿,號明萬,壽58歲。葬山西北城蓮花形,夫人葬古冀州東城內。妣詹氏,生子二, 長: 九齡, 次, 九錫。彭城堂 劉氏第39世39世華輔允定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為商朝南庚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襲父之餘烈,恨胡氏有翦伐之心。胡氏有臣民費者,令其事豕韋,以改怨胡。君曰:「存亡有命焉,事豕韋氏何為?」三年後,公誅胡氏之君豹,立其弟熊,主胡氏之祀。葬未詳,疑豕韋之地。妣汝南氏,生子一:穎。39世九齡符公長了,諱任玉,字景。壽52歲。夫婦合葬山西太原縣猛虎跳牆形。妣張氏,生子一:道總。彭城堂 劉氏第40世40世穎華輔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陽甲帝時期。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之霸諸侯也,告其臣民曰:「立法不明,則威不立。凡有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都,士受田十萬,庶人工商遂人隸圉故。」故左氏稱,夏之昆,吾商之豕韋,彭豕皆霸國焉。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中氏。生子一:秀子。40世道總九齡公之子,字秉親,號名山,壽57歲。葬山西南源,夫人葬山西營中雙蜂採花形。妣甘氏。生子二,長:伯億,次:督億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41世41世秀子穎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盤庚帝時代。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葬未詳,疑豕韋之地。妣上穀氏。生子一:雄;妣 費 氏。生子一:英。41世伯億道總公之子,諱樹鴻,字栽。壽51歲。夫妻合葬山西南城山霆山觀音坐蓮形。妣徐氏。生子一:篤慶。彭城堂 劉氏第42世42世雄秀子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為商朝小辛帝年代。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公寬而能忍,克循舊章,比年而聘,三年大聘,五載一朝。語列辟曰;「吾聞大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有萬國,今其存者不過百分之一耳。」葬未詳。疑豕韋之地。妣有淵氏,生子二,長:緹(早夭),次:卓業。42世篤慶伯仲公之子,諱登貴,號萬明。壽56歲。夫婦合葬古冀州定陶縣。妣狄氏,生子二,長:楚中,次:楚 陽。彭城堂 劉氏第43世43世卓業雄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小乙帝時代。居豕韋之地,為豕韋國之君。國人立公事,有商小乙之君誦《盤庚》三篇以告之曰:「先皇引昝自責,反復告諭,以口舌代斧鉞,忠厚之意浹於民心,民之浮言烏得不息,民之胥怨烏得不消,民之生生烏得不裕耳。」葬未詳,疑在豕韋之地。妣有商氏。生子一,永新。43世楚陽篤慶公之子,字啟兆,號綿。壽63歲。夫婦合葬山西平陽府浮山縣。妣曹氏。 生子三,長:春林,次:弼, 三:淋。彭城堂 劉氏第44世44世永新卓業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武丁帝時期。公事有商武丁,進《虞書》「明目達聰」篇,武丁果夢上帝,示以良弼之像,求之於版築之岩,見傅說與劉氏族譜夢相形肖,即舉而用之。商道復興,武丁以翟羽賜之。妣滌盧氏。生子三,長:噎,次;屏蓮,三:壽蔴。44世弼楚陽公次子,字子熊,名略號兔統。壽50歲。葬於平陽府南沖後,夫人葬平陽府赤溪。妣湯氏,生子四.,長;猛, 次:勇, 三: 剛, 四: 強。彭城堂 劉氏第45世45世屏蓬永新公次子. 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武丁帝,祖庚帝時期。公屢諫兄噎公,陳善閉邪,而兄不聽。其弟壽蔴謀曰:「兄怙過不俊,他日必亡其身。河之西有杜邑焉,可以居而避禍。吾將率其妻子而往。」及其徙居杜邑,去豕韋之氏,以杜為氏。屏蓬公從豕韋氏遷往杜邑,改豕韋氏為杜氏。葬未詳,疑在杜邑。妣杞氏。生子一;肅燕。45世噎永新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有商武丁朝,承父爵九載。鬼方氏無道,武丁大怒,公為元戎兩載,不能告捷,其子死於鬼方氏。武丁親征之,一載而克。《書》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由是也。公怠於政,不修祀事。其二弟屏蓬公居杜邑,其三弟壽蔴公奔唐邑,武丁怒誅之,滅其國」。妣施氏。生子一:由。45世壽蔴永新公三子,生卒活動在有商武丁朝。公知長兄噎公必亡,恍然歎曰:「我陶唐之氏也。念我失君稱元侯於夏,建霸業於商。兄今若此,豕韋氏之宗廟必不克保,唐邑其故地,居之以存祀。」於是去其國歸唐邑,為唐冥氏。生子一:宜戎。45世勇弼公次子,字實,號積傳,壽57歲。葬山西省梁山縣南川。夫人葬梁山縣赤山岩前。妣費氏,生子一:建平。彭城堂 劉氏第46世46世肅燕屏蓬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祖甲帝、廩辛帝前後。居杜邑。公年二十二歲而卒。夫人斂而哭之曰:「宜以貴劉氏族譜尊為諡,道而能樂,身不失貴,義而克守,品不失其尊。諡以貴尊,夫君先生,其克當之矣。」葬未詳。疑在杜邑。妣目夷夫人。 生子一: 鉅陽。46世建平勇公次子,字夏,號道明。壽55歲。葬山西石山縣,夫人葬埠城。妣曹氏、任氏。生子三,長:敬堂,次:敬經,三:敬培。彭城堂 劉氏第47世47世鉅陽肅燕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武乙帝前後。居杜邑。公能奉母訓,常曰:「我之母有三德,人莫及焉,事舅姑以敬,母之孝也;甘貧賤而志不移,母之節也;善撫子而勤教子,母之慈也。」淑德貞順,化及閭裡,時人稱為義母。葬未詳,疑在杜邑。妣竹青氏,生子一:彬。47世敬經建平公次子,諱經,字敷典,壽57歲。葬山西早河,夫人葬濃亭。妣張氏,生子一,照然。彭城堂 劉氏第48世48世彬鉅陽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朝太丁帝,帝乙帝前後。居杜邑。公環賭蕭然,家貧樂業,非其力不食,清風使然。虞仲聞之,由荊蠻而從遊,終為忘年之交,以兄禮事之。曰;『君堪為我兄,我亦能為君弟。君黃冠而野服,我披髮而紋身。』古公亶父,屢求見而不得。葬未詳,疑在杜邑。妣燕子氏。生子一:煥範。48世昭然敬經公之子,字美華,號合光。壽63歲。葬平陽毛山,夫人葬浮山。妣毛氏,董氏。生子二,長:之雄,次:之望。彭城堂 劉氏第49世49世煥範彬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紂王前後。公壽100歲,漁鹽膠隔未遇,文王(周文王)之先相與暢,遂於草莽稱之曰:「吾子,尹子也。金玉者,其音也。雍容者,其度也。清肅者,其品也。天錫純嘏,自有莫之。致而至者也。」(嘏 gu福),居杜邑。葬未詳,疑在杜邑。 妣風氏。生子一:概。劉氏族譜附之雄照元公長子,字福立,號日宋,壽61歲。葬浮山毛田(今古縣,在山西)妣古氏。生子一:茂。彭城堂 劉氏第50世50世概煥範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商周之際。公聞西伯侯姬昌,授弓矢,專征伐,禮賢下士,收羅人才。墨氏之公允、公信,彭氏之 篯鏗,芋之鬻熊,辛氏之甲,皆效奔走,告其三子曰:「西伯,仁人也,不可失也。予年耗矣,無能為也。爾三子盍往歸焉!」葬未詳,疑在杜邑。妣崇氏,生子三,長:虞曹, 次:功,三:勳50世茂之雄公之子,字林芝,號淋芝。壽55歲。葬山西浮山縣陳村。夫人葬山西文口縣。妣終氏。生子二,長:平澴 ,次:平源。彭城堂 劉氏第51世51世虞曹概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武王時期。居杜邑,建杜邑國。公歸周,西伯有一事一物必向虞曹而諮詢。當時,周家多士濟濟;一曰虞曹,二曰虞功,三曰虞勳,四曰公允,五曰公信,六曰鬻熊,七曰篯鏗,,八曰辛甲,西伯尊為八虞。八虞者,八友之別名也 。至周武王 ,取有商天下,己卯十四年[前1122],受封於杜邑,賜以子爵。葬未詳,疑在杜邑。妣辛氏。生子一:迪毅。51世虞功概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居杜邑。公本特達之士,才學兼優,文王知之久矣,一旦適澧邑而戾止,南宮適汲引而進上言曰:「斯人也,非僅疏附,先後才也,」文王隆以友賓。妣,殷氏。 生子一: 祁定。51世虞勳概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與兄同。居杜邑。公天性醇厚,見二兄歸周,意欲養親。概公屢遣,而後往見,西伯喜曰:「爾來何遲也?」妣來氏。生子一,休有。51世平澴茂公長子,字致祿,號伯。壽32歲。夫婦葬古翼州龍平。妣古氏。 生子一: 良。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52世52世迪毅虞曹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在周武王時代。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謹守如繩墨,為周武王營鎬邑。及遷鎬之後,重其名曰:「鎬京」。公與效力之。士女歌曰:「作邑於澧,文王丞哉;宅是鎬京,武王丞哉。」輶(you)軒探之,遂有文王之詩八章。葬未詳,疑在杜邑。 妣殷氏。生子一:益民。52世良平澴公之子,字心德,號闡叔。壽54歲。葬山西桃林,夫人葬皇墩。妣胡氏、章氏。生子二,長:世勳,次:世郎。彭城堂 劉氏第53世53世益明迪毅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在周成王時期。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見公旦討武庚,誅管蔡,定奄及淮夷之地,即屬杜邑之士民而巽之曰;「為士者,以禮樂為先,為民者,以樹藝為本,庶乎不失為盛世之士民也。」葬未詳,疑在杜邑。妣盧氏。生子一:伯作。53世世郎良公次子,字城光,號將。壽81歲。葬汾州南衙,夫人葬朱亭。妣易氏。生子二,長:昌允,次:昌化。彭城堂 劉氏第54世54世伯作益明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成王時期。居杜邑,為杜邑之君。公撫撮爾之杜邑,忠厚本周公之心,制度遵太公之法,自奉祀朝聘,以及田裡溝釁,事無大小,皆決於已。人曰:「君過於勞。」公曰:「委之於人,恐他人不能盡心也」。葬未詳,疑在杜邑。妣宋氏。 生子一:盤若。54世昌允世郎公長子,字伯欽,號青山。壽70歲。夫婦合葬于山西汾州府藍田。妣鐘氏,生子二,長:萬忠,次:萬全。彭城堂 劉氏第55世劉氏族譜55世盤若伯作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康王前後。公遵循父,治一身而不勞百姓。於蠶桑耕種之時,即命有司駕輿巡行鄉邑,斷於隴畝之間,民不失業,而且終其身,未嘗有刑措之用焉。葬未詳,疑在杜邑。妣薑氏。生子一,雪車。55世萬忠昌允公長子,字千秋,號伯元。壽76歲。葬山西鳳台縣白露山三山,夫人葬黃山寺。生子二,長 :參,次 :康。康公從山西遷山東,故出沛灃郡,此系第七世永和公一脈之所傳也。彭城堂 劉氏第56世56世雪車盤若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昭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侍周昭王,王欲南巡江漢。公諫曰;「蠻夷決舌之人,無異封豕長蛇。」王弗聽,至濟漢水之濱,漢濱人以膠結船,及放乎中流。王與祭公皆溺於漢水。葬未詳,疑在杜邑。妣姬氏,生子一:瓊章。56世康萬忠公次子,遷山東濟南府等處立業。壽88歲。夫婦合葬東嶽泰山下,雙龍出洞形。妣萬氏,生子二。長:福,次:壽。彭城堂 劉氏第57世57世瓊章雪車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穆王、周共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剛毅明斷,嘗歎呂侯剛刑之篇不及皋陶五刑之正。曷謂大辟可贖,則凡有資財者,可不畏法,且非以愛民為心。不過藉以斂民之財。當時,善公之說者,惟謀父一人而已 。葬未詳,疑在杜邑。 妣邠氏。生子一:經牧。57世福康公長子。夫婦合葬濟南城外伴椅形。生子一,致祿。彭城堂 劉氏第58世劉氏族譜58世經牧瓊章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懿王時期前後。公事周懿王,不敢怨征賦征貢之繁。因作《十月之交》八章以諷之。其首章曰;「今此下民亦孔之哀言,民不堪命也,」其四章曰;「皇父卿士,番為司徒,家伯家宰,仲允善夫。」言皆聚斂之臣也。葬未詳,疑在杜邑。妣媚氏。生子一:高平。58世至祿福公之子,夫婦合葬濟南豐縣龜形。妣尹氏。 生子一, 天啟。彭城堂 劉氏第59世59世高平經牧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孝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修德行仁。周孝王壬子元年(前909年),天降大雹,各國牛馬凍死無數,惟杜邑無羌,其感動天心如此。有商臣惡來之裔孫名大駱,生子一名,曰非子,善飼馬,王寵之,欲以咸陽封非子,公諫之,王不聽,卒封之。葬未詳,疑在杜邑。妣曹氏。 生子一,定卿。59世天啟致祿公之子,夫婦合葬山東青州昌榮縣蛇形。妣楊氏。生子二:長,維剛;次,維統。彭城堂 劉氏第60世60世定卿高平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夷王時期前後。公事周夷王,見王下堂面見諸侯,知王不明覲禮,不振天威。即舉禹合諸侯於塗山,湯合諸侯於景亳,武合諸侯於孟津之國而進之。王不能悟,公歎息而退。葬未詳,疑在杜邑。妣狐氏。生子一:晉城。60世維剛天啟公長子,葬昌樂縣,夫人壽98歲,葬青州馬湖蟹形。 妣朱氏,生五子。長,宗仁;次,宗義;三,宗禮;四,宗智;五,宗信。彭城堂 劉氏第61世61世晉城定卿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厲王、周宣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公內明外斷,平生可愛而慕者向芮良夫語之曰:「爾知楚邦熊渠之心劉氏族譜乎?」良夫曰;「不知。」公曰;「熊渠東伐楊粵西伐庸,猖獗江漢,必有異圖。」至厲王癸未元年(前878),果稱王。公使人讓之,去其僭號。葬未詳,疑在杜邑。妣南宮氏。 生子一:因周。61世宗仁維剛公長子。字廣定。壽49歲。葬山東兗州府泗水縣,夫人葬汶水縣。妣金氏。生子三,長:大仕,次:大爵,三:大祿。彭城堂 劉氏第62世62世因周晉城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宣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封伯爵。杜邑蜜爾周室,曆王奔彘,不敢歸國,侍從五載。上書奉告子太子靖:「不有居者,誰守社稷?不有行者,誰扞牧圉。奔走馳驅,不惜其身。饑渴寒苦,不形於言。」王崩之後,奉喪而歸,太子靖立,是為宣王。以伯爵封之。葬未詳,疑在杜邑。妣仲氏,生子一:杜梁。62世大化宗仁公長子,字富,號光太。壽86歲。葬山東曹州府冠城縣,夫人葬曹州定陶縣。妣吳氏。生子一:閔鴻。彭城堂 劉氏第63世63世杜梁因周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宣王時期前後。居杜邑,為杜邑國之君,襲伯爵。公有五人,尹吉甫、仲山甫、申伯、方叔、張仲。因宣王蒞政之初,南征荊蠻,東平準夷,北伐玁狁(xianyong),公之勳不在五人之下。葬未詳,疑在杜邑。妣蓼氏。生子三:長,杜伯;次,杜叔;三,杜季。63世閔鴻大化公之子。字燮,號士伯。壽61歲。葬山東曹州府定陶縣。妣司馬。生子二,長:晉,次:珍。彭城堂 劉氏第64世64世杜季杜梁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宣王、周幽王時期前後。先居杜邑,被迫遷徙至晉陽,後居晉陽。公見長兄喪於非命,次兄杜叔公而去之魯。即語其子杜劉氏族譜正曰:「晉國亦士國也,況有陶唐之遺民,皆我祖累公之遺裔也,我亦得以親我族焉。」於是,去杜邑而歸晉。葬未詳,疑在晉陽。妣穆氏,生子一:杜正。64世杜伯杜梁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周宣王時期。居杜邑。周宣王四十六年[前782年],公無罪,宣王欲殺之,其友左儒盡諫九次,王曰;「汝別君而事?」左儒曰:「友逆則順君,君逆則順友,」王怒甚,不聽,卒殺之。儒曰;「杜伯無罪而死,我何生?」觸石而死。其子亦及於難。 妣曹氏。生子一,匡正。64世杜叔杜梁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見兄無罪而遭戮,泣曰:「先君之地不能守矣,先君之祀不可廢也,當擇禮儀之邦而居之,居之非魯不可。」於是去杜邑而逃奔泮水之側。妣申氏。生子一,杜柯。64世晉閔鴻公長子,字皋,號臬。壽56歲。夫婦合葬于山東武安府濱州臺山下。妣溫氏。生子一,瑚。彭城堂 劉氏第65世65世杜正杜季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平王時期。居晉陽。公從父歸晉,擇處晉陽,感懷時事,痛念王室。賦小旻之六章。其五章曰;「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匪大猶是經。」言西周滅,先民而墜大道也。葬未詳,疑在晉陽。妣胡氏,生子一,杜原。65世璜晉公次子,字美榮,號鞅。壽67歲,夫婦合葬山東省西城外白鹿伴松形。妣曹氏、胡氏,生子二,長:鳴魁,次:鳴申。彭城堂 劉氏第66世66世杜原杜正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桓王、莊王時期。居晉陽,晉君有難,遷汾隰之濱。公居晉陽之地,與曲沃相近,見晉君昭侯危不自安,遂棄晉陽而西行。賦《行野》三章之詩以明志。曰:「言就爾宿,爾不我畜。」 及汾隰,曲沃桓叔止之,遂居汾隰之濱。葬未詳,疑在汾隰之濱。妣韓氏。生子一,隰叔。劉氏族譜附鳴申璜公次子,諱貴文,字無瑞。壽58歲。夫婦合葬古青州東昌府荏平縣。妣歐氏、胡氏。生子三,長:松,次:柏,三:紹。彭城堂 劉氏第67世67世隰叔杜原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僖)王時期前後。居汾隰之濱。公生於汾隰之濱,以「隰」為氏。其次子士榮為衛國士師之官,以「士」為氏。魯僖公二十八年,衛成公與衛大夫元晅構訟。成公不能勝。殺士榮,刖(yue:古代砍腳的酷刑)針莊子,以泄其負訟之忿也。葬未詳,疑在汾隰之濱。生子二,長,士薦。次,士榮。榮後裔未詳。(注;魯僖公28年,即西元前622年,堯帝至此已過1755年,約26年一代。)67世松鳴申公長子,字鳴宗,號接近。壽61歲。夫婦合葬父處,金雞形。妣朱氏,生子一:文光。彭城堂 劉氏第68世68世士薦隰叔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惠王時期前後。居汾隰之濱,授大司空之職。公為晉士師之官,以「士」為氏。魯莊公23年,獻公患桓莊之族,逼令謀去二族,以安晉室。魯莊公24年,獻公殺遊氏之二子,遊氏之黨也。告獻公曰;「可以,不過二年,君必無患。」獻公悅,授以大司空之爵。葬未詳,疑在汾隰之濱。妣鄧氏。 生子一: 穀。68世文光松公之子,字忠田,號宏開。壽59歲。葬山東省西城外伴黃公墓,夫人葬附公塋 。妣丁氏,生子二,長:伯仲,次:伯茂。彭城堂 劉氏第69世69世穀士薦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魯文公時代前後。居汾隰之地。襲大司空之職。公襲父司空之爵,魯文公二年,《春秋》書:「夏六月,公孫熬會宋公、陳侯、鄭伯、晉谷,盟於垂隴。」《左氏》傳曰:「公未至六月,穆伯會諸侯及晉司空。」書公堪其事也,有功於晉,受封於隋。故其子以「隋」為氏。葬未詳。劉氏族譜疑在汾隰之濱。妣趙氏。生子二,長:隨仲,次:隨季。69世伯仲文光公之子。字青美,號西道。歲61歲。夫婦合葬于山東曹州府觀城縣。妣江氏、程氏。生子一:盛臣。彭城堂 劉氏第70世70世隋仲穀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襄王朝前後。去汾隰之濱,徙秦地,複姓「劉」。公諱夏,有胞弟名曰季,為晉迎公子雍,晉拒之河上。逃奔秦國,公亦去晉而適秦。托居陽曰:「吾奉黃帝之裔,累公之後,祖之氏不可忘也。」《左氏》傳曰:「隨季歸晉,其處者為劉氏是也。」此劉氏複姓之始。葬未詳,疑在秦地。妣嬴氏。生子一:成子。70世隨季谷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會名,字武子,初為晉國士師。為晉迎公子雍,晉拒公子,雍逃秦國。晉人請之,秦人歸之,送其妻氏,並其子文子。魯宣公十六年(前593年),晉升為太傅,其子文子名燮,受封於範邑,改「士」為「範」氏。70世盛臣伯仲公之子,字德萬,號盛昌。壽62歲。夫婦合葬于山東曹州府觀城縣城外上水龜形。妣郭氏。生子三:長,孟青;次,孟祖;三,孟福。彭城堂 劉氏第71世71世成子隋仲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襄王、頃王朝。公慧由天性,秀徹風神。出則擊轂而行,入則肩摩而歌。人曰:「子非神聖帝堯之苗裔乎?何為從其流,揚其波?」公曰:「吾居其國,從其欲,庶不我棄也!」葬未詳,疑在秦域。妣祁氏。生子一,昭宣。71世孟青盛臣公長子。字希,號宜明。壽57歲。葬於父母墓處。妣吉氏。生子二,長:喬,次:年。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72世72世昭宣成子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匡王、定王朝時代。公法巢由而避世,載斧斤而負薪,甘為處士,不作被相之士。嘗自詠曰:「人間肥遁客,天上少徵星。食窮居賤,二十九世皆安。儒素家風,無爭名而奪利者。」居秦地,作秦民。葬未詳,疑在秦域。妣裴氏。生子一:藏元。72世喬孟清公長子,字盛春,號審量。壽58歲。夫婦合葬濟南府西城外蓮花形,後移河南鄭州榮陽縣。妣吉氏,生子二,長豐,次:陳。(源明一支敘述止)彭城堂 劉氏第73世73世藏元昭宣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簡王朝前後。居秦地,為秦民。公情恬山水,遨遊王官。王官之地,系秦晉交界之所。畜雙鶴以娛賓客。客至,放鶴而迎,去,則舞鶴而送。濯清枕石,號「靜逸居士」。葬未詳,疑在秦域。妣顏氏,生子一:奉父。彭城堂 劉氏第74世74世奉父藏元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靈王朝前後。居秦地,為秦民。葬未詳,疑在秦域。妣項氏,生子三,長:沆,次:峴,三:蔔築。彭城堂 劉氏第75世75世蔔築奉父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景王朝前後。居秦地,為秦民。字介安,染疾不起,夫人呂氏曰:「過於貧,無以斂。」公曰:「有平居之布衣足矣,生安命素,豈死有分外之求乎?」夫人曰;「其衣不足以覆足,必也斜而用之。」公曰;「斜而有餘,不若正而不足,自始至終歸於正焉,則善矣。」葬未詳,疑在秦域。 妣呂氏,生子一,舒潞。75世沆奉父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景王朝前後。公夜勤學,至老不倦。妣趙氏,生子一:貞有。劉氏族譜75世峴奉父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與兄弟同。公懷才抱德,不隨流俗。妣樂氏,生子一:潭。彭城堂 劉氏第76世76世舒潞蔔築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敬王朝前後。公帶露耕田,一日荷鋤而往,道旁遺一衣袍,公立而待轉。瞬間,遺衣者至,公授其衣問何以遺。其人應曰;父病,其家囊空,蒙友給粟與衣,肩負粟,而衣不覺其遺也。公歸,以衾與之,謂其輕而便於覆翁也。葬未詳,疑在秦域。妣欒氏,生子一:墨絡。彭城堂 劉氏第77世77世墨絡舒潞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晉王朝前後。居秦地,為秦民。公善豪飲。喜種桃,後作歌曰:「高低桃花開萬千,攜酒玩花別有天。但願老死花邊酒,不願鞠躬車馬前。酒盞花枝貧賤緣,舉世勞碌我獨閑。」葬未詳,疑在秦域。妣趙氏,生子三,長:維崧,次:清原,三:悅旦。彭城堂 劉氏第78世78世維嵩墨絡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元王朝前後 。居秦地,為秦民。公作居鄉勝為官之詞曰:「辰起焚香,披大布衣,戴華陽巾。匡居北窗,清風徐來,一枕一扇,夢至羲皇。晚涼浴罷,杖履逍遙。臨池觀月,登高乘風,白醪三杯,取醉而適,其樂未可盡數也。」葬未詳,疑在秦域。 妣隗氏,生子一:有祺。78世清原墨絡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之心悅然無累,蕭然自得。故其曰:「人生蔬酒二事,斷不可缺,一日無蔬,則令人昏迷,一日無酒則令人蕭索。是以淡泊之士,食菜根而不厭,而葆貞之士,往往酣歌於酒。」妣車氏,生子一:隆枚。未詳。78世悅旦墨絡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不求仕進,茅屋數楹,僅堪容膝,而樹必種,石必壘。春夏之日,率夫人與子耕耘,只求供饘粥而已。歲常釀酒數石,劉氏族譜客至必留飲。其自奉則布衣革履,泊如也。妣荀氏,生子一:加禧。 未詳。彭城堂 劉氏第79世79世有祺維嵩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貞王朝前後 。居秦地,為秦民。公壽延遐齡,目明耳聰,步履強健。嘗自贊曰;「清風索我吟,明月索我飲。醉倒落花前,天地為衾枕。」其襟懷卓犖,皆本素位而行也。葬未詳,疑在秦域。妣徐氏,生子一:綸磻。(pan)彭城堂 劉氏第80世80綸磻有祺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考王朝前後 。公之夫人系南越州來氏,富室之女。請築其室,謀諸其父。公曰;「西都咸陽,園林甚廣。吾與子輟耕之時,引領西望,彼層嵐而聳翠者,何妨視為已有。」曠達如此。葬未詳,疑在秦域。妣來氏,生子一:時模。彭城堂 劉氏第81世81世時模綸磻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威烈王朝前後 。居秦地,為秦民。公性行迂緩,疏慵為學。夫人潘氏、薄氏勸之學。公曰;「吾家十世未入仕途,名宦之心息矣,焉用學。」夫人曰;「公不學,則理不明。何以為子孫法?」公愧而學,到老不倦。葬未詳,疑在秦域。 妣潘氏,蒲氏,生子一:格侑。彭城堂 劉氏第82世82世格侑時模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安王朝前後 。居秦地,為秦民。公好種葵,示夫人鐘氏曰;「葵者向日,定其志堅。其操日所在,即葵心之所在。吾法於此。以之事親則孝,待友則信,接物則公,汝知之乎?」夫人曰;「吾好織,日不懈,夜不寐,亦勞則思善也,夫子必知之久矣。」 葬未詳,疑在秦域。妣鐘氏,生子一:典秩。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83世83世典秩格侑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烈王朝前後 。去秦地,遷晉陽。公舉止端方,聚族於晉陽,親睦之風藹然可觀。尹子受趙簡子之命,為晉陽吏。欲薦之於簡子,公力辭曰:「與吾友可也。邑中公事,則延之為顧問。吾不能為。」尹子曰:「君誠能為澹臺矣!」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域。 妣展氏,生子一:循林。彭城堂 劉氏第84世84世循林典秩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顯王朝前後 。居晉陽,為晉陽之民。公慕田子方賢,欲以子方之行為行。大人司城氏曰;「子方以學傲子擊,子擊以貴驕子方,皆不可為法。莫若寬以待人,嚴以持已。」公由是厚重。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域。妣司城氏,生子一:隨。彭城堂 劉氏第85世85世隨循林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顯王朝前後 。居晉陽,為晉陽之民。公立愛親、敬長、和妻、睦族、信友五則之訓,刊刻於庭,以貽後世子孫。高皇帝奉為始出之祖,猶之周武王奉後稷歸始出之祖。司馬遷作漢室「世紀」曰:「隨,高祖之遠祖。」正為此也。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地。妣孟氏,生子一:明。彭城堂 劉氏第86世86世明隋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慎王朝、靚王朝前後 。居晉陽,為晉陽之民。公之為人也,不驕不吝,解衣不問其人,推食計其年。有蔔者至其家,告公曰:「蒙公推解我,為君蔔,君五世之後必昌,況積德累仁有十餘世乎!」公置不問,貞長者也。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域。 妣霍氏,生子一: 遠。彭城堂 劉氏第87世劉氏族譜87世遠明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周赧王朝前後 。居晉陽,為晉陽之民。公臨歿之時,戒其子陽曰:「方今七雄並立,所信任者非縱即橫。自周邦建基,其治也久,五霸而後,其亂也亦久。天下紛紛,無國可投, 爾切毋以升鬥之俸而喪達士之名。」葬未詳,疑在晉陽。妣百里奚,生子一:陽。彭城堂 劉氏第88世88世陽遠公之子,生卒活動當在春秋戰國之際 。居晉陽,為晉陽之民。公遊學於東魯,與孫戌遇。戌告之曰:「孟嘗君好客,門左門右數十人。磷封有罪亡者皆收羅焉。何況於子?」公曰:「雞鳴之徒,狗盜之輩,與之伍,則可恥。」戌慚而退。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域。 妣中山氏,生子一:獲。彭城堂 劉氏第89世89世獲陽公之子,生卒活動當在戰國末期秦初前後 。公好讀書,置綠柳三十株於宅,以作書伴。有周邑無賴之子名鵬,伐柳二十七株,僅存三株。人曰:「此子也,是亦妄人而已。」公曰:「柳眾則蔭翳,柳稀則開朗,其足以相讀書也,於彼何尤焉。」 葬未詳,疑在晉陽之域。 妣權氏,生子二,長 :榮,次:清。彭城堂 劉氏第90世90世榮獲公長子,生卒活動當在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前後 。去晉陽,徙沛邑,居沛邑。字仁華,公積德存仁,賑貧積眾。仙人引葬江西贛州府寧都縣太華山銅鼓村人形肚臍穴。此墳載《一統志》。鈐記:日有千人朝拜,夜有萬盞明燈。朝朝風掃地,夜夜月影斜。至今所去祖墓墳前之路,地名猶在。石狗村、蔡花村、金雞村、地勢人形結穴。戌山辰向。二夫人皆葬南京鎮江府萬落鄉黃龍出洞形。妣趙氏,梁氏。 生子一:煓90世清獲公次子,生卒活動當在兄同期前半段。公年二十四歲而卒。妣樂氏,撫養一子。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91世91世煓榮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秦朝前後 。去沛邑,遷豐邑。字太公,又號執嘉,追封存為太上皇。少時居沛邑,徙居豐。曰:「豐邑如水發源之區也,昔姬伯昌遷豐,開疆八百,吾家二十一世末膺榮名,安知不積厚流光。大啟我後人也。」公葬沛縣仙人騎鶴形,坐南向北。妣李氏,生子四.。長:伯,次;仲,三:邦,四:交。彭城堂 劉氏第92世92世交煓公四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高祖前後。約西元前206年至140年。受封楚元王,居楚國。公受封為楚元王,雄略蓋世,德垂無疆,化洽楚邦,人心悅服。上書高祖曰;「祖父世居沛縣,所稱為故鄉者沛邑。兄貴為天子,當厚其禮以待之。」高祖善其言,謂邑中父老曰:「遊子悲故鄉。」於是,詔故鄉為湯沐之邑。葬未詳,疑在楚地。妣楚妃,吳氏, 生子七,長:辟非,次:郢,三:禮,四:富,五;歲,六;執,七:調。92世伯煓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交弟。公年三十早歿。夫人邱氏鄙吝三弟高祖,至其家。戛羹斧徉為羹,高祖怒,其嫂邱氏鄙吝,及其誅秦滅楚也,封其侄為戛羹侯,以鄙吝之。葬未詳。妣邱氏,吳氏。生子一:戛羹92世仲煓公次子,名喜。生卒活動年代同交公。高祖立,受封為代王。葬未詳。妣馬氏,生子一:恆。92世邦字季,煓公三子,生於西元前256年,卒於西元前195年,壽62歲。首居沛邑。後全國轉戰,定都長安。居長安,尊諡高皇帝,廟號太祖。史稱漢高祖。及帝始為泗上亭長,秦始皇見東南有天子氣,帝心疑沉,阢隉芒碣山澤間。一夜行,澤中有一大蛇當徑,帝拔劍斬之。有老嫗來哭,曰;「吾子,白帝子,被赤帝之子斬之。」言訖不見。帝與楚爭,稱為沛公。西入劉氏族譜咸陽,稱為漢王。及天下一統,諸侯奉為天子,稱為高祖。壽62歲。葬江南仙華山下黃龍出洞形。坐東向西。(阢隉wu nie不安)妣呂氏、薄氏、戚氏、張氏、趙氏、石氏。生子八,長:肥,次:孝惠,三:如意,四:恆,封代王。五:恢,封梁王,六:友,封淮陽王,七:長,封淮南厲王,八:建,封燕王。彭城堂 劉氏第93世93世富交公四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文帝前後。公受封於休侯,知兄辟非之子戊有異謀,致書於戊曰 :「居心不納於正,必不能保其身。先皇建基而封兄弟,授地錫爵,,為屏藩也。」戊不聽,果敗漢。封富公為紅侯。居楚地,先封為休侯,再封為紅侯。葬未詳,疑在楚地。妣休夫人,生子二,長:辟疆,次:舍。93世辟非交公長子,字名夷。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葬未詳。妣魏氏,生子一:戊。93世郢交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受封為淮王,葬未詳。妣鄂氏,生子一:淳。93世禮交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受封為陽城王,葬未詳。妣曹氏,生子一:裕。93世歲交公五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受封為鎮城王。葬未詳。妣甘氏,生子一:騶。93世執交公六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受封為廣陵王。葬未詳。妣東門氏,生子一:亮。93世調交公七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富公。受封為河澗王。葬未詳。妣尹氏,生子一:智。93世恆仲公之子,即漢文帝。帝中子,初封代王。惠帝崩,無嗣,大臣迎而立之,在位二十三年。壽四十六。以德化民,海內無庶,興於禮樂。夫婦葬鎮江府江村王母點兵形,坐南朝北。 妣蔣氏,生子三,長:征,次:啟,三:泰。繼妣熊氏,生子三, 長:或,次:載,三:戩(jian)。俱遷川陝一帶。劉氏族譜93世盈邦公長子,字惠恩,高帝太子,在位七年,年二十四歲。是時,海內得離戰爭之苦,惠帝恭已天下晏然,可謂寬仁之主。葬未詳。 妣張氏、陳氏、戴氏。彭城堂 劉氏第94世94世辟疆字少卿,富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初為縣吏,慨然曰:「事盛世之明君,作盛世之良吏。」升為光祿大夫,又日相之薦君之用不可強也。精勤圖治,未幾,升為宗正。葬未詳。妣宗正氏,生子一:德。94世征恆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封地、葬地未詳。妣萬氏,生子一:彈。94世啟恆公次子,即漢景帝。公移風易俗,黎氏醇厚,周雲成康漢,言文景至矣美矣。居關中,年四十八而崩。夫婦合葬鎮江府沛縣犀牛望月形。妣,剡、萬、張、齊氏。生子六,長:徹,次:吻,三:育,四:清,五:蔣,六:鶴。又妣魯氏,生子八,長:勝,次:發五,三:芳,四:宣,五:交,六:丙,七:炎,八:懿。94世戊辟非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公嗣位二十年,與吳王濞獲罪正法。葬未詳。妣趙氏,生子一:禮。94世淳郢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葬未詳。妣李氏,生子一:甘。94世裕禮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公受封於寬裕王。葬未詳。妣巫氏,生子一:降。94世騶歲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公嗣父位十八載。葬未詳。妣馬氏,生子一:節。94世智調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公聰明特達,告其父曰:「富公處世以謙恭,居心以仁厚,其後必有達者。吾將游湘水訪學於賈誼。」其子孫就萬安之地而居之。萬安之劉氏稱為望族,皆河澗王之後世。葬歿娶嗣未詳。劉氏族譜94世亮執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景帝前後。封為正曹王。葬未詳。妣曹氏,生子一:易。彭城堂 劉氏第95世95世德字路叔,辟疆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公好黃老術,受封關內侯,大將軍霍光欲以女妻之,不敢倉猝,畏盛滿也。公平生謹厚,有功不伐,漢加封為陽城侯。光卒以女妻之。卒諡僇侯。葬未詳。妣霍氏,生子三,長:安民,次:向, 三:舍。95世彈征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葬未詳。妣甘氏,生子一:淮。95世勝字靖,號十。啟公七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勅長沙王,居蘇之祖,即金河建城,封中山直隸天津府。夫婦合葬池江祖母墓。子孫世代爵位,分遷南陽、白水、彭城各處立業,故有「藜閣」、「沛豐」、「彭城」三郡。妣易氏,生子二,長:瑞陽,次:詳陽。95世禮戊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嗣父位為文王,立二年。妣趙氏,生子一:安道。95世甘淳公之子,傳至十六孫,名曰靖,靖生子翅,翅生子,名曰裕。受禪於東晉,稱國號。恭帝元熙二年,肖道成滅之,而子孫遂無遺類矣,葬妣嗣未詳。95世降裕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受封為王城王。葬未詳。妣王氏,生子一:定。95世節騶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武帝前後。公受封為節城王,其子孫分居於江右之永豐。永豐之劉氏稱為望族,皆節城王之後也。葬妣嗣未詳。95世易亮公之子,封為江都王。漢遣懂仲舒為江都相,在位十四年,無廢事焉。其子孫分居於臨進。臨進之劉氏稱為望族。皆廣陵王之後也。葬妣嗣未詳。彭城堂 劉氏第96世劉氏族譜96世向德公次子,字子正,號更生。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77年至前6年。公年十二,假借父力,征為輦郎。既冠,擢諫議大夫,嘗校書天祿閣。夜獨坐,有老人黃衣植青藜杖叩閣而進,吹藜杖以照授《五行洪範》之文。曰:「吾乃太乙之精。天憫卯金之子好學,下而視焉。」乃出懷中竹牒與天文地圖之書授之。宋祥符二年,詔封彭城伯。加封督學官侍郎,壽72歲。夫婦合葬順天府涿州。妣言氏。生子四,長:及,次:賜,三:歆,四:貞。96世安民德公長子,漢元康已未四年宣帝求功臣子孫失侯者後其爵,公亦於此承襲父爵,至五鳳乙丑二年(前56年),廢為庶人。葬未詳。妣樊氏。生子一:慶器。96世舍德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向弟。公於景帝甲午三年(前147年),繼周亞夫而為相。乙未二年,即讓相位於許昌。葬未詳。 妣榮氏。生子一:晨。96世淮彈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最後100年。公後裔分遷於南華之地,生生不巳。稱望族於南華者,皆代王喜之後也。葬妣嗣未詳。96世安道禮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前最後100年。公為安南王。嗣位22年。葬未詳。妣趙氏,生子一:經襄王。96世定降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與向公同。受封為長沙王,其子孫分遷南陽之地。南陽劉氏為望族,皆長沙定王之後也。葬妣嗣未詳彭城堂 劉氏第97世97世貞向公四子,字崇祉,生卒活動年代當在王莽執政期前後。官升城亭侯,居城亭,葬直隸河澗,夫人葬直隸香河。妣吳氏,生子二,長:昂,次:鳴鳳。97世伋向公長子,字元,號阭休,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弟前段。公隱居山陰,年三十而卒。葬未詳,疑在山陰。妣林氏、冉氏,生子一:平。97世賜向公次子,字亨,號公俊。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弟。公有才名。文章足以華國[媲美]。葬未詳。妣皇甫氏、張氏。生子一:寵。劉氏族譜97世歆向公三子,字利,號子駿。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弟。公少時與父同領校書,講明經傳,剖析諸子及漢,貶肖望之後。歎曰:「吾父《五行洪範》十一篇,分定災異,無有不驗。繼述以傳後世,不必以世祿為戀也。」葬未詳。妣荀氏、萬氏, 生子二,長:嚴珍,次:嚴利。97世經安道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公。公為襄王,嗣位二十二年。葬未詳。妣林氏,生子一:純(節王)。97世慶器安民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公。公避江右永豐。葬妣嗣未詳。97世晨舍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貞公。公甘隱逸,與阮肇為友,采藥於天臺山,遇仙女,款留半載,思戀歸梓,其子孫已閱十世矣。葬妣嗣未詳。彭城堂 劉氏第98世98世昂貞公之子,字廻鳳。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宣帝後期至王莽攝政期。官沛侯。居沛地。夫婦合葬廣西鎮安府。 妣秦氏,尤氏,生子二,長:爵,次;祿。98世平伋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昂公。公事母,竭力供職。季冬之月,母染病不起,語公曰:「吾欲食堇。」公入山探訪,於大雪內得之。持歸奉母。人曰:「雪內生堇,孝所格也」。葬妣嗣未詳。98世寵賜公之子。公善卜筮,其父賜公曰:「吾祖父忠於漢室。吾聞之功高不賞,必不能長保無咎。」至元延二年(前11年)果罷,歸田裡。葬妣嗣未詳。98世嚴貞歆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昂公。公臨機應變,諭其子宏曰;「吾家室食漢祿。方今王莽為政,安昌侯張禹尚慮,不免命其子孫歸裡務農。吾伯祖安民公居江右,吾父子與之同處可也。」葬未詳。妣樊氏,生子一:必宏。98世嚴利歆公次子,諱龔。生卒活動年代同昂公。公善論。服董公仲舒之賢,稱其為三代後之大儒。訪胞兄貞公於江右,曰;「兄何忍獨行逾逾,而棄我?」日與騎騶江上,攜手倡隨,謂隱之者,樂勝於為官多矣。葬未詳。妣肖氏,生一:可達。劉氏族譜98世純經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昂公。公嗣位十六年。為節王告謀不軌,降王爵為懷侯。葬未詳。 妣王氏,生子一:延壽。彭城堂 劉氏第99世99世祿昂公次子,字詔,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漢平帝至王莽攝政期。官漳侯。夫婦合葬順天府三河人形。妣許氏、鄧氏,生子二:長,恕;次,戀。99世可達嚴利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與祿公同。公以江西為家,時人稱為清明之士。王莽聞之,以安車迎其門。公辭曰:「堯舜在上,下有巢由,明主欲隆唐虞之治,小人慾守箕山之節。」 莽善其說,令使臣不強迫之。葬未詳。妣陳氏,生子一:嗣源。99世延壽純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與祿公同。葬未詳。妣田氏,生子一:嘉。即敬王,嗣位二年。彭城堂 劉氏第100世100世戀祿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在孺子嬰至王莽朝後期。官沂水侯。葬山河縣,夫人葬萬壽山虎形妣山氏。生子一:英。100世嗣源可達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與戀公同。公恥楊雄之死。曰:「作太玄法言,欲以文章名世者,何期昧於時而務若此?」或曰;「雄家素貧,不仕莽無以自給也。」公曰;「吾乃知吾父與郭欽齊名,應垂千古。比之竊位之楊雄,何如也?」葬未詳。妣張氏,生子一:尚顯。(附;戀公、嗣源公皆向公裔孫。)彭城堂 劉氏第101世101世英戀公之子,字素。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漢末期。 官欽陽侯。夫婦合葬金陵縣五馬奔槽形,坐北向南。妣穀氏,生子四,長:巡,次:建,三:避,四:遠。101尚顯嗣源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英公。公善於擇居,東望江左,西顧衡湘。曰:「九州形勢可以久安而不亂者,其惟江右之業溪乎!」南距劉氏族譜海若溝,有上元橋通之,北阻金陽湖,周圍八十餘裡,中間一帶高崗,名曰白雲裡。公托居焉。號為廬陵村。葬未詳。妣範氏,生子一:賀監。彭城堂 劉氏第102世102建英公次子,字殷,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漢末年。封官國侯,居故楚地。夫婦合葬東吳柔佛巴魯,鳳形。妣王氏、陽氏,生子一:哀。102遠英公四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建公。封穎川侯。夫婦合葬祁山。妣江氏、傅氏,生子二,長:潢,次:秀。102賀監尚顯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建公。葬未詳。妣豐氏,生子二,長:永常,次:永端。彭城堂 劉氏第103世103哀建公之子,字靖安,號永文。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封廣陵侯。夫婦合葬祈山。妣梁氏,生子二,長:思。次:憲。103秀袁公次子,字文叔,長沙定王之後,景帝之孫也。生卒活動年代同哀公。莽末起兵。復興帝室,誅莽滅郎,乃有天下,是為東漢。 在位三十三年,壽六十一而崩。公恢郭大度,才明勇躍。故能芟[shau除去]劉群雄,克服舊物。未及下車, 先訪儒雅。錶行義,興學校,東漢之俗,於斯為美。建都於洛陽。是為東都。葬未詳。妣陰、馬、黃氏。生子八,太子莊是為孝明皇帝。103永常賀監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哀公。公務農桑,積財不吝。有饒州張氏名季禮者,為陳留太守令,卒於官。其子德負喪而歸,欲經白雲裡,以缺資告公,公取囊中金二百與之。後還所借,閉門不納。葬未詳。妣郝氏。生子一:專一。103永端賀監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哀公。葬未詳。妣鐘氏,生子三,長:新,次:甲,三:蔡。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04世104憲哀公次子,字德廣,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明帝朝前後。封膠水侯。夫婦合葬沂山。娶彭氏,生子四。長:化,次:和,三:溫,四:舒。104莊秀公長子,公繼舉宗祀。望雲物,行大射養老之禮。東都文物於是彬彬可觀,書之於冊,則為美稱。 在位十八年,年四十八而崩。葬未詳。妣馬氏、賈氏,生子:炟 。是為漢章帝。104專一永常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憲公。公幼時務識大禮,戒其子隆振公曰;「貧而不學,則不知義;富而不學,是不知禮。忠孝廉節之士,載在詩書;奇偉碩彥之品,可為高抬貴手。欲成名,斷未有不學而克臻也。」葬未詳。妣巴氏,生子一:隆振。104新永端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憲公。葬未詳。妣何氏,生子一:昆。彭城堂 劉氏第105世105舒憲公四子,字啟太。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章帝前後。封祖邑侯。夫婦合葬祁山。妣宋氏,生子五,長:諠,次:讓,三:訓,四:讀,五:講。105桓莊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一世紀中後期。即東漢章帝。公每事務求寬厚。然寵任竇憲,以啟外戚用權之漸此,其所短也。在位十三年,年三十一而崩。葬未詳。妣梁氏,竇氏,梁氏四子「肇」為竇氏養為己子,是為和帝。105隆振專一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舒公。公少時好學,長為岳陽郡守。春夏勤民務農三事畢,則教以習射禦、敦禮樂。民歌曰:「中也,養不中。不中者,亦中。昔有子產,今有劉公。」感其德服,其直化行欲善。越十年,無滋訟者。葬未詳。妣宇文氏,生子一:智軻。劉氏族譜105昆新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舒公。居遷南陽,為荊楚江陵縣令。民有失火,公叩頭返風止火。民愛之如父母,立生祠祀。葬妣嗣未詳。彭城堂 劉氏第106世106諠舒公之子,字仁,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章帝、和帝前後。封祁陽侯。夫婦合葬祁山妣李氏,生子五,長:用,次:必,三:布,四:良,五:鐸。106肇桓公之子,為東漢和帝,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元一世紀中晚期至二世紀初。公一旦憤然震怒,遂使十餘年深根固蒂之強臣一朝芟滅殆盡。以章天子之威權,以明朝廷之號令,以動天下之耳目,以服大臣之心志。可謂剛明雄斷,不愧孝昭之烈也。在位十七年,年二十七而崩。葬未詳。妣鄧氏,生子一:隆。為漢殤帝。106智鈳隆振公之子,諱般。生卒活動年代同諠公。為中郎之官,事漢和帝。帝問曰;「竇憲結黨專權,何以除之?」公曰;「內廷之臣,惟鄭眾能謹而敏,且有心機,必能成功。」乃誅憲,帝由鄭眾之功,中郎不在其中。葬未詳。妣曹氏,生子二,長:伯侯,次:吉靄。彭城堂 劉氏第107世107必諠公之子,字忠。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和帝至殤帝前後。徙居南昌,封原澤侯。夫婦合葬祁山。妣穆氏,生子二,長:顯達,次:不疑。107祐慶王之子,是為安帝,章帝之孫。幼在邸第時,數有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盤於床第之間。殤帝崩,無嗣,太后太之。在位十九年,年三十崩。葬未詳。妣閆氏、李氏,生子:保,是為順帝。107伯順智軻長子,諱愷。生卒活動年代同必公。公好讀《論語》,至子貢問伯夷叔齊為何人,而聖人以求仁得仁稱之。即有感於伯夷而言曰:「吾父之位,讓之於弟可也。後舉為中郎。」葬未詳。妣包氏,生子一:崇高。劉氏族譜107隆肇公之子,是為殤帝。生僅百餘日,皇太后立之,在位一年,壽二歲而崩。107吉靄智軻次子,諱憲。生卒活動年代同必公。公通經傳,謙恭好士。卒於順帝永和已卯年[139]六月初八。公平日堅信呂才占月占日,吉凶晦望之說。臨終遺命,選擇吉日,停五日而斂,又七日而葬。當斂之日,炎蒸酷熱,而公面如生,皆精靈所結。葬未詳。妣嚴氏,生子一:崇貴。彭城堂 劉氏第108世108不疑必公次子,字恕,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安帝、順帝朝前後。封豐靈侯。夫婦合葬順天東城下。妣鐵氏,生子四,長:濟,次:會,三:風,四:雲。108保祐公之子,即東漢順帝。帝即位之初,天下想其風采。在位十九年,壽三十一而崩。葬未詳。妣梁氏,生子一:炳。是為漢中帝。108崇貴吉靄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靈帝前後。公博通今古。范滂薦之於靈帝曰:「撥亂反正,正崇貴其人也。」靈帝屢召不出。帝語司徒楊錫曰;「公之名可得而聞,公之身不可得而見。其如扶風法貞之流,亞也。」葬未詳。妣韓氏,生子一:慕房。108崇高伯侯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不疑公。公與汝南處士周燮、南陽處士馮良為友。公問二友曰:「君等修德立品,何以守東崗之陂,而效唐虞時伯高之行?」燮與良應對曰:「修道者,度時而動,動而不時,焉得?」亨公曰:「貞,吾友也。」葬未詳.。妣黃氏,生子一,慕亮。彭城堂 劉氏第109世109會不疑公次子,字連。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年。封濟川侯。夫婦合葬錦州府留陽。妣鮑氏,生子一:雄。109炳保公之子。即漢沖帝。在位一年。葬妣嗣未詳。劉氏族譜109纘孝王之子,即漢質帝。章帝之玄孫。沖帝崩,梁太后立之。在位一年,九歲崩。葬未詳。109慕亮崇高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會公。公為人淡泊,不愛粉飾。葬未詳。妣韓氏,生子二,長;調梅,次;孔才。彭城堂 劉氏第110世110雄會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年至三國。官東都範令。葬楚南境上馬陵道,二夫人共葬涿州。 妣吳,黃氏,生子二,長:宏,次:光。110志肅宗曾孫,字日意。即漢桓帝。初封蠡吾侯,質帝無嗣,梁冀立之。在位二十一年,壽三十六歲。葬妣嗣未詳。110調梅慕亮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至三國。公愛才如命,嘗自喜曰;「與郭泰稱為八顧者,系吾兄祗也;與張儉等稱為八皮者,系吾宗弟儒也;與李膺等稱為八俊者,系吾吉靄公之家孫也。各居一方,不得與其孝友而篤親睦也。」 葬未詳。妣徐氏,生子一:鐘毓。110孔才慕亮公次子,公遊學於邯鄲,與孔融友。出仕魏國,為散騎侍郎。魏武命邵公外點軍旋內理匠輿,邵公作《許都》《洛都》二賦以諷之。葬妣嗣未詳。彭城成堂 劉氏第111世111宏雄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至三國。夫婦合葬涿州范陽洛家山。妣張氏、林氏,生子一:備。111宏肅公玄孫,即漢靈帝。解凟亭侯萇之子。桓帝無嗣,竇太后立之。在位二十二年,壽四十四崩。葬妣嗣未詳。111鐘毓調梅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宏公。公以孝名。其母徐夫人患心痛,延醫不效。一日夢黃衣老嫗,曰;「爾寒而虛,食其子之肉當愈。」母述其夢,公割股烹之而進,母病而愈。人曰:「此愚孝也。」而不知公為志所發也。葬未詳。妣馬氏,生子二,長:性明,次:習明。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12世112備宏公之子,雄公之孫,字玄德。即蜀漢昭烈帝。(西元162——223年),壽61歲。公幼穎悟,手植古桑二株於後園。指樹為言曰;「吾得為九五之尊,必當以樹為記,免得子孫後世亂其姓矣 。」公遂即位於蜀,與魏吳鼎立,在位三年。葬四川成都府官衙前萬花亭,鐵墓誌繪圖,乾山巽向。夫人甘氏葬夔州後花園。麋氏葬當陽長板坡。妣甘氏,麋氏。生子三,長:阿斗,次:永,三:禮。112協漢靈帝之子,是為漢獻帝。兩漢最後一任帝王。董卓脅皇太后而立之,在位三十一年。曹丕篡位,廢帝為山陽公。壽五十四歲崩。葬妣嗣未詳。112性明鐘毓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年。公年二十而卒。家無囊資,惟遺所錄聖賢書契,歷朝事及各名儒傳記共數千卷。太夫人陳氏守節撫孤,及幼鍊公成立,開篋而示之曰:「此汝父墨莊也,汝毋忽之。」葬未詳。妣陳氏,生子一:幼鍊。112習明鐘毓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末年至三國。公好善樂施。有相者過其門觀其相,大驚曰:「君陰鷙滿面,而後啟未可量也。」葬未詳。妣段氏,生子二,長:幼彥,次:幼昌。彭城堂 劉氏第113世113永備公次子,字延年(一說字公壽)。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獻帝至三國後主時期。公首封魯王,後改封甘陵王。蜀漢亡國後,永公隨後主禪公降魏,徙居洛陽,被削去王爵,貶為鄉侯,奉車都尉。公遷江南徐州彭城居住,子孫立業。夫婦合葬徐州彭城大形,丁山癸向。 妣包氏,生子一:晨。113阿斗備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蜀漢至西晉初。公在位十四年,降於晉。夫婦合葬都城峨眉山下風吹羅帶形。妣荊氏,生子七,長:衡,次:瓚,三;劉氏族譜瑤,四:琪,五:琮,六:旬。七:璩。[公所生七子,故不敢詳載,今我族譜將瑤公接支,修為譜牒,考鑒史。只有永公一脈所傳。]113幼錬性明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永公。公其家寒甚,嘗以束薴就日,崗寺中之老僧法圓,質錢市米。法圓憐其窮,私置金二兩於薴中。他日,公往續薴,內包金取還法圓。法圓酬以半,公不受,曰;「窮由於命,命安可也。」世稱清廉。葬未詳。妣夏侯氏,生子一,淨涼。彭城堂 劉氏第114世114晨永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漢靈帝至西晉初年。年二十八歲,往天臺山采藥,遇仙,得道為仙。葬彭城衙後人形。坐北朝南。妣張氏,生子二,長:乾鎮,次:清。 另說錄存:東漢永豐年間,浙江剡縣人劉晨阮肇去天臺山采藥迷路,遇到兩個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後回家,子孫已過七代。114淨瓊幼鍊公之子,諱隨。生卒活動年代同晨公。少時,與孔道輔為友。天資明決,是非曲直瞭然於心。遐邇鄉鄰,事無大小,皆來決正於瓊公。公臨事慷慨,剖斷無私,時人服之,號為水晶燈籠。葬未詳。妣魏氏,生子:錦標。彭城堂 劉氏第115世115清晨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蜀漢後主至西晉武帝期。夫婦葬伴祖墓,丁山癸向。妣繆氏,生子二,長:文琅,次 :文琥。115錦標淨瓊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清公。公有賢聲,晉僕射李威知其賢,親造其門。公以幅巾見。李威曰:「欲屈先生,先贊國政可乎?」公曰:「以明府折節,故敢相迎。若以親我者而辱我,則我將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葬未詳。妣龐氏,生子一:輻籌。彭城堂 劉氏第116世劉氏族譜116文琥清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後主至西晉惠帝期。夫婦合葬徐州府甘泉祖山。妣辛氏,江氏,生子二,長:俊,次:傑。116輻籌錦標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文琥公。公好善惡惡。夫人孫氏勸曰:「君敬君子則善矣,其待小人也,似乎過於刻,恐夜不安枕矣。」由是穿窬之盜,屢至不休。公秉燭防之。夫人曰:「君不聚眾,鳴鼓而截邀之,自然退矣。」 葬未詳。妣孫氏,生子一:娛懷。彭城堂 劉氏第117世117俊文琥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晉武帝至東晉初年。夫婦合葬鳳陽府烏鴉洛羊形,巳山亥向。妣龍氏。生子一:熹。117娛懷輻籌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俊公。公蓄鸚鵡一隻,鄭重而視。殷勤而育,許久不言。宅旁植四十餘槐,俱高三丈餘,百鳥營巢無數。有牧牛羊者至,公逐之,恐其覆巢也。移時,乃言曰:「君真愛我禽獸矣,有一呼,即應接不暇。」葬未詳。妣甘氏,生子一:霄鶚。彭城堂 劉氏第118世118熹俊公之子,字梅庵。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兩晉之間。葬徐州府銅山祖山。夫人葬鎮江府祖祠右王字穴,乾山巽向。 妣錢氏,生子二,長:重詳,次:輝。118霄鶚娛懷公之子,字秋高。生卒活動年代同熹公。公往見都督劉毅。系慕房公十一孫,往返僅一旬。人曰;「公見都督,公何相離之速也?」公曰:「彼抗衡劉裕,劉裕系郢客之裔,雖與彼有同宗之義,自吾視之,皆虎狼也,必不相容。」未幾,裕果殺毅。葬未詳。 妣司馬氏,生子一:抱真。彭城堂 劉氏第119世119輝熹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西晉末年至東晉孝武帝時代。夫婦合葬酆縣蛤蟆落井形。妣黃氏,生子二,長:麒,次:麟。劉氏族譜119抱真霄鶚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輝公。公性嗜酒,夫人丁氏謂變性皆酒。公曰:「東西南朔,分爭不已。昔之國,今之國,七百餘年干戈,唯江右未為戰場。借酒以快之,宜也,何變性之為害?」葬未詳。妣丁氏,生子一,懋謙。彭城堂 劉氏第120世120麒輝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晉成帝至安帝早期。夫婦合葬山東崗中金雞抱蛋形。妣崔氏,生子五,長:常清,次:振河,三:正乙,四:光悌,五:志宏。120懋謙抱真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麒公。公聞劉裕受晉禪而為帝,歎曰:「吾祖元王之子孫,分為七族,至今數十餘世,不失其祀。彼不安於布衣而妄據神器,非若先皇高祖之以德也。吾淳公甘公之祀,其能保乎?」葬未詳。妣程氏,生子一:盈海。彭城堂 劉氏第121世121振河麒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晉穆帝至安帝末期。葬昌化縣石橋。夫人葬鳳台縣三山白鷺宿松形。妣吳氏,餘氏。生子三,長:宇,次:豳,三:雅。121盈海懋謙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振河公。公與長齋寺之僧裕達相善。論清淨,講性,功若天仙,可捷足而至。一日,裕達謂公曰:「茱萸,消災之物也。君可令舉家縫絳,囊盛茱萸,登上元橋,秉燭飲茱萸酒。」酒未盡,而家中焦土,公益服,裕達為通慧者。葬未詳。 妣傅氏,生子一:勵榜。彭城堂 劉氏第122世122雅振河公三子。字明,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晉孝武帝至南朝劉宋文帝時期。夫婦合葬昌化縣老竹嶺獅形。 妣饒氏,生子二,長:洪丁,次:洪舉。122勵榜盈海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雅公。公為人耿直,扶弱求危。公雖性偏,而能於母傅夫人之言則不遺。母死將葬,時值春汛,江水忽至。劉氏族譜公伏棺而哭,其地若高數尺,公得葬其母。母生平畏雷公,公聞雷發聲,即趨至墓曰:「兒在此。」葬未詳。妣淩氏,生子一:月輝。彭城堂 劉氏第123世123洪舉雅公次子,諱東,字天詔。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晉孝武帝末期至南朝劉宋武帝末期。夫婦合葬南京建康五隴落梅穴。妣唐氏,黎氏,生子三,長:進明,次:萬明,三:繼明。123月輝勵榜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洪舉公。公好山水佳景。遍訪名區,歸而言曰:「四方勝景,不及我吉安邑者多,不僅北有日崗山,其為象也,如日之圓;東有蓮花峰,其高也直接雲霄。即一文江樓,餞別士大夫,題詩留名,可供游觀,何用遠求哉!」葬未詳。 妣公冶氏,生子一:新河。彭城堂 劉氏第124世124繼明洪舉公三子,字孟章。生卒活動年代當在東晉慕帝至南朝劉宋順帝初期。夫婦合葬建康雲都。妣陳氏,生子二,長:若宰,次:若玲。(其子孫遷河南穎川壩頭)124新河月輝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繼明公。公砥節礪行,考覽六經,采綜圖緯,簪纓之流,紳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一日,行郊遇雨,壞巾一角,偕行者皆去其角,其見慕於世如此。葬未詳。妣令狐氏,生子三,長:蔚衡,次:蔚齡,三:蔚諫。彭城堂 劉氏第125世125若宰繼明公長子,字仍。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劉宋文帝至南朝齊明帝時期。葬鎮江府,夫人葬徽州。妣蘇氏,生子五,長:大聰(子孫遷秦),次:大宇,三:大尊,(子孫遷道州)四:大崗,(子孫遷江右)五:豪。(公居西蜀苑中)劉氏族譜125蔚衡新河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若宰公。公謹小慎微,臨卒謂子侄曰;「天下紛紛,撓擾不息,吾江右之地,安危難決。自昔吾祖嚴利公卜居而後,數十餘世,佳城在此,當勒碑於墓。庶流亡之後,得歸故里,可以歷歷而不忘。」其子道明公約眾於各祖塋立碑誌。葬未詳。妣司馬氏,生子一:道明。125蔚齡新河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善於貨殖,家財萬貫。交接者皆墨士詩翁,豪俠好義。嘗自詠曰;「儒衣儒冠道大鞋,到處青山我往來。屈指從前遊覽事,登臨不願洛陽街。」陳武帝屢召,公避之。葬未詳。妣查氏,生子一:道紀。125蔚諫新河公三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高年九十一,平生以信義為本。一言而人服之,一行而人效之。不用作威而望之者畏,未嘗發怒而見之者驚。皮相之士以為公貌似虎,而其實皆信義之先聲有以奪人也。葬未詳。妣鐘離氏,生子二,長:道和,次:道政。彭城堂 劉氏第126世126豪若宰公五子,字子宣。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生晉時,居西蜀苑中,官授朝議大夫。葬未詳。妣李氏,生子二,長:忠,次:和。126大宇若宰公次子,字憲六。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劉宋孝武帝至南朝梁武帝期。葬江蘇鎮陽縣,夫人葬大蒼州。妣薊氏,生子一:冰。126道和蔚諫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大宇公。公居心無私。語夫人曰:「我欲無私,而無私甚難。己子有疾,夜夜未眠。即欲眠之,而未安枕。侄子有病,亦夜夜未眠,而眠不覺安枕。此即私也,可見無私甚難。」公歿,諡之曰「毅直。」葬未詳。妣肖氏,生子一:預臻。126道政蔚諫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身長體壯,武藝超群,以漁為業。往則荷載,船往而去。來則席捲,船往而歸。力兼十人,三升難飽。卒能家有餘資,凡有餘者,概以濟貧。夫人吳氏曰;「何以給子?」公曰:「吾子自有吾子之才與力,夫人不必為慮也。」葬未詳。妣吳氏,生子二,長 :孝綽,次:伯倫。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27世127和豪公次子,字惠風。生卒活動年代同冰公。官授彭城郡尹。夫婦合葬彭城鳳形,坐東向西。妣餘氏,生子一:滿。127冰大宇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齊初至南朝梁武帝中朝。夫婦葬江蘇鎮陽縣。妣羅氏,生子二,長:廷榮,(子孫遷廣西)次:遐。127孝綽道政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冰公。公與同裡董氏名章者為友。其父董昌為豪強李炳成誣盜,溺殺,其冤未伸。董章抱恨病危,公往視之。董章嗚咽不能言。公曰 ;「吾固知子之痛仇未複也。」即奮臂而出,殺其仇,以頭示病者,遂絕。公詣縣主,自白,義而釋之。葬未詳。妣薑氏,生子一:茂實。127伯論道政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冰公。公學養兼優。有同硯人鄒曠為平鄉令,薦公於行軍總官楊素。素使人以車迎之,公曰:「吾冬衣皮毛,夏衣葛羅,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人世,而志意無所不得。吾何以官為哉。」葬未詳。妣耿氏,生子二,長:慶雲,次:慶美。彭城堂 劉氏第128世128滿和公之子,字高朋。生卒活動年代同遐公。登進士第,壽91歲。眼耳聰明。手不停披。葬未詳。妣王氏,生子一:春。128遐冰公次子,諱顯,字廷。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齊末至南朝梁末。官授中郎將,出守安城。夫婦合葬鎮陽縣。妣歐陽氏、司馬氏,生子四,長:新命。次:新甲。三:新環。四:新賢。(詳載子史諸書,普天下之劉氏,皆系馬楊二祖妣之後裔也。)128慶雲伯倫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遐公。公雅度高超,唐太宗聞高誼,授之以睢陽縣令,公廉而有法,以義理曉喻,與民同甘苦。訟者皆引昝而去。獄中草滿,刑措民寧。葬未詳。妣淳氏於,生子一:泓。劉氏族譜128慶美伯倫公之子,公孝子也,悌弟也。事父母二十年,事長兄三十年。無一日不悅色和顏;無一日不恪恭親愛。父母歿後,結廬於墓,守喪三年;兄歿亦結廬於墓焉,(代)兄子泓守喪三年。人曰;「兄非父母,毋乃過乎?」公曰:「吾以過之者,免人所不及。」陳太守表其門曰「孝悌門」。葬未詳。妣袁氏,生子一:淇。彭城堂 劉氏第129世129春滿公之子,字載陽。公杜門不出,嗜書千萬卷,時人稱之曰 「理學先生」,年五十六歲(而卒)。葬未詳。 妣曾氏,生二子,長:朝信。次:朝誠。129新賢遐公四子,諱普,字經,名諶。南朝梁武帝初至南朝陳後主時期人。登翰林學士,後於落家山得道,其子孫居涿州,遷天寶,又分遷長沙吉安府九縣一廳。葬未詳。妣冉氏,生子六, 長:長摧,次:校,三:仕四:珍,五:丹,六:青。129泓慶雲公之子,字仲達,公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宰相劉元軌致仕,凡江右同姓者皆郊迎十裡,鼓樂喧天,而公閉門不出。人曰:「爾獨非我劉姓乎?」公曰:「各有宗祖,彼杜叔之後,於帝堯則同遠祖,於元王則非近宗。吾惡乎迎之。」葬未詳。 妣顧氏,生子一:庸。彭城堂 劉氏第130世130朝誠春公次子,字義員,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高宗朝前後。公舉孝廉。葬未詳。妣郭氏,生子一:景。130丹新賢公五子,字障。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梁武帝晚期至隋朝。夫婦合葬安徽鶩源縣濟源下。妣肖氏,生子三,長:怡考,次:光考,三:叔考。130子庸泓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丹公。公當除夕之夜,有來告公者曰:「上元橋有李姓之子,名甫崗者,盜公之薪。」公曰:「彼不過為父母煮茶爾。且一薪能值幾何,於我無大損。君如不嫌為微物,請給之,以報來告之雅意。」葬未詳。妣穆氏,生子一:行本。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31世131景朝誠公之子,字慶雲,生卒活動年代同光考公。唐時進士,嘗歎曰;「人家清白,莫於我乎?」葬未詳。 妣周氏,生子一:實。131光考丹公次子,字居信。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陳文帝至唐高祖時期。葬安慶府潛江縣野豬形,坐北向南。夫人葬望江縣絲形,坐西向東。妣衷氏,生子七,長:成之,次;意之,三:習之,四:明之,五:楚之,六:能之,七:青之。131行本子庸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光考公。公從學於李礄。固文章絕倫,周武王聖曆二年,(西元699年,武則天朝)狄仁傑為試官,公舉賢能第一。秋官侍郎張柬之賀仁傑曰;「天下桃李,盡在狄門矣。」葬未詳。妣潘氏,生子:德威。彭城堂 劉氏第132世132實景公之子,字若虛。生卒活動年代同楚之公。遇荒年,毋親自給,濟貧人不吝資才,又不憚勞苦。鄉人有一天,我有二天乎?葬未詳。妣汪氏,生子一:芳。132楚之光考公五子,字鼎。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南朝陳末至唐太宗期。葬安慶府懷寧縣。娶方氏,生子二,長: 經,次: 點。132德威行本公之子,生卒活動年代同楚之公。公有奇才,正氣浩然。有儒士陳嘉彥,系公之業師。一日師醉,扶師歸,遇吉邑吏自出,責其好飲,不知迴避。公叩頭流血,求免吏鞭,數次加,彥抑而亡。公怒髮衝冠,訟伸吉郡太守周昌冤。葬未詳。娶白羊氏,生子三,長:延元,次:審禮,三:易從。(遷居滁州)彭城堂 劉氏第133世133芳實公之子,字勝桂。生卒活動年代同點公。公幼讀詩書,過目成誦,後入詞林館,壽六十八。葬未詳。 妣林氏,生子一:吉。劉氏族譜133點楚之公次子,字德。生卒活動年代當在隋朝中期至唐高宗中期。公壽一百零六歲,夫人壽九十七歲。夫婦合葬江蘇鳳陽府定遠縣。妣湯氏,生子二,長:友珍,次:友圭。133延元德威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點公。公英達之選,少時聰明,目涉經史。歎曰;「書記姓名而已,吾何可久事筆墨而作庸儒乎?」於是習弓馬。唐朝天寶九年,舉為騎士。六番之將士,十二衛之總戎,皆以武力重之。葬未詳。妣鮑氏,生子二,長:巨容,次:巨德。133審禮德威公次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為人慷慨。有節婦陳氏赤手撫孤子,迫於荒年,告公之夫人方氏曰:「我將以一死報我夫君王嗚珩。雖然,其如孤子何?」夫人以告公。公曰:「爾能典全其節,我何吝焉!況節婦之子,未有不發者。」後節婦之子登甲果舉賢能。葬未詳。 妣方氏,生子一:翼國。133易從德威公三子,字介休。公舉唐進士,屢召不赴,享壽九十三。歿於唐元和二年 [807]八月十七。蔔葬地:蓮花峰之山側,乾山巽向。妣樂氏,生子一:錫圭。彭城堂 劉氏第134世134吉芳公之子,字天祐。生卒活動年代同友珪公。公為人謹厚,常面牆而學,人稱為書癡。葬未詳。妣沈氏,生子一:以正。134友珪點公次子,字文。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高祖至唐朝武后期。葬鳳陽府,夫人葬安徽騖源縣。妣祝氏,生子三,長:袚,次:堤,三:祚。134巨容延元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友珪公。公為臨河尉,破黃巢有功,命歸東南道節度使,大唐敬宗寶曆二年(西元826年),宰相韋處厚贊曰:「節之堅兮,嚴霜凜雪。德之清兮,寒潭秋月。名播中華,威加湖越。輔佐明時,於今維烈。」葬未詳。妣祝氏,生子三,長:汾,次:迥,三:迪。134巨德延元公次子,字巨衡。生卒活動年代同兄。生肅宗至德元年(西元756年)葬未詳。妣遊氏,生子一:泳彭城堂 劉氏第135世劉氏族譜135以正吉公之子,字其身。公好飲酒,不務詩書。喜彈琴棋,常遊城市。或一日,有仙人持石硯送公,公喜之,隨歸,謂夫人:此硯非異物也。135襏友珪公長子,字時俊。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太宗晚期至唐中宗初期。葬山西平陽府浮山縣,夫人葬鳳陽府妣周氏生子四,長子封,次子疆,三子高,四子仲。135汾巨容公長子,字伯臨。生卒活動年代同襏公。公舉進士,受父遺命造譜,上追虞夏商周,下及魏漢晉隋。世系淵源,分明而出。節度使裴度贊曰:「惟公之生,喬岳鐘靈,及時奮進,虎變蛟騰。堂堂相貌,邦之典型。儼然之瑞風,煥乎之景星,千秋世代,並照丹青。」葬未詳。妣胡氏,生子十四。長:漢興,次:升,三:從,四:騰,五:宗,六;瑞,七:廣,八:匡,九:勝,十:吞,十一:英,十二:寧,十三:彬,十四:平。彭城堂 劉氏第136世136建以正公之子,字惟賢。公屢拔前列,畢竟未售。公棄書就商,貿易遠方,後果捆載而歸,人稱之曰「稽古之力」。葬未詳。 妣魯氏,生子一:基。136子疆襏公次子,字漢鼎,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高朝中期至唐玄宗中期。葬四川成都府軍山仙女現掌形,夫人葬軍山五虎擒羊形。妣蔡氏,生子四,長:運芹,次:運隆,三:運盛,四:運猷。136漢興汾公長子,字照鼎。生卒活動年代同子疆公。公研慮世事,敢作敢為。葬未詳。妣趙氏,生子一:有德(遷滁州琅琊,繼遷彭澤)。136漢升汾公次子,字授級。栽培心地,克廣德音。葬未詳。妣周氏,生子一:生成。(居望湖,又遷新坡勇山。)136漢從汾公三子,克勤春儉,大振家聲。妣馮氏,生子一:綱維。(子孫遷弋陽官莊。)136漢騰汾公四子,字如意。為西川重慶通判,愛兵民,人心悅服。妣蔣氏,生子一:樹功。劉氏族譜136漢宗汾公五子,字尊魯,好學不倦。妣朱氏,生子二,長:長正,(遷蘭溪宅)次:道,(遷望江)136漢瑞汾公六子,字兆祥。嘗曰;「種桑百餘樹,種黍三十畝,我之志也。」妣何氏。136漢廣汾公七子,字安宅。享壽六十九歲。歿葬白雲裡上元橋之側。妣程氏,生子二,長:作柱,次:義員。136漢匡汾公八子,字輔國,壽五十八歲。妣孔氏,生子一,全儀。(遷湖北應山縣。)136漢勝汾公九子,字克任,壽七十三歲,為江陵吏月餘。歿葬鄱陽之清塘。妣盛氏,生子一,錫純。(先居建德周村坡,後遷鄱陽清塘。)136漢吞汾公十子,字寬綽,延壽五十八歲。歿葬平勇城之南。妣範氏,生子一:從周。(居沔邑洛江)136漢英汾公十一子,字宏才。有盜首李順召集群 盜為冠,公率眾擒之。遷居微州大陽橋。妣王氏,生子一,握瑜。136漢寧汾公十二子,字福長。喜與善人交,談笑終日,似膠如膝。妣夏氏,生子一:訪裁。(遷樂平流芳)136漢彬汾公十三子,字采紋。克荷重任,不爭小利。葬張家山。136漢平汾公十四子,字致平。自記善行,恐涉於惡。口不濫言,身不妄動。壽七十歲,總計善事13500條。妣李氏,生子一:起緒。(居湖北武昌府蒲圻縣)彭城堂 劉氏第137世137基建公之子,字根深。生卒活動年代同運隆公。公有膽略,有一日,眾人擒虎,過其家,泣訴曰 :「公將持一木棍前往。」後將擒捉其家。虎當流淚,人皆服之。 葬未詳。 妣毛氏,生子一:令子。137運隆子疆次子,字富慶。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朝武后至唐玄宗晚期。夫婦合葬浙江休寧縣。妣昌氏,生子二,長:官臨,次:官位。劉氏族譜137義員漢廣公次子,字放規。生卒活動年代同運隆公。徙居彭澤之竹垣,壽四十七歲。歿葬倉字垸。妣方氏,生子一:作求。彭城堂 劉氏第138世138令子基公之子,字從山。生卒活動年代同官位公。公素日有善名於人,或鄰人有鬥者,公出苦口,並濟資財。葬未詳。 妣王氏,生子一:褒。138官位運隆公次子,字東山。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朝武后晚期至唐代宗晚期。夫婦合葬浙江嘉府虎形。妣倭氏,生子三,長:宏志,次:宏謀,三:宏遠。138作求義員公之子,字世德。生卒活動年代同官位公。公好讀書,至三更不休。葬未詳。妣付氏,生子一:鐫觴。彭城堂 劉氏第139世139褒令子公之子,字善。生卒活動年代同宏謀公。公二十九歲入郡庠生,三十歲中第十一名舉人。壽七十五歲。葬未詳。妣何氏,生子一:照。139宏謀官位公次子,字世珍。生卒活動年代在唐朝末年。葬松江府雲間縣,夫人葬松江府西城外。妣賈氏,生子一:浙。附鐫觴作求公之子,字誠祝。生卒活動年代同宏謀公。有大盜黃昏時入其門,伏牛欄下,公知,而不令家人捉獲。及夜深,謀夫人羅氏曰:「餘瀝有否?」夫人治酒飲公。公曰;「豪傑可同飲乎?」盜叩頭乞命。公資以金,命改過自新。盜曰;「吾必有酬公。」後,邑中有以移屍害公者,盜負其屍而委諸河。公安然無事,盜之力也。葬未詳。妣羅氏,生子一:積斐。彭城堂 劉氏第140世140照褒公之子。字宣卿。生卒活動年代同浙公。公仕梁,為侍中郎。葬未詳。妣梅氏,生子一:節。劉氏族譜140浙宏謀公之子,字四賢。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玄宗晚期至唐憲宗期。夫婦合葬豐縣彭城衙後。妣徐氏,生子二,長:宗靈,次:晉靈。140積斐誠祝公之子,字有人。生卒活動年代同浙公。公善詠詩。一日大雪,有不速之客至。客吟詩,限一「豐」字韻,苦吟不就,公笑曰:「君酒徒,非詩翁也。」其人含羞欲退,公留與飲,百爵不辭,公有醉意,客笑曰:「吟詩君輸我,飲酒我勝君。」葬未詳。妣夏氏,生子一,均質。彭城堂 劉氏第141世141節照公之子,字禮行。生卒活動年代同晉靈公。公登進士,增補府學正堂,壽八十一歲。素有詩名,傳誦不朽。葬未詳。妣張氏,生子一:世仲。141晉靈浙公次子,字處智。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代宗晚年至唐文宗期。夫婦合葬河南開封府祥符縣鳳形。妣李氏,生子二,長:明道(為長沙留陳太守,遷撫州),次:曙道。141均質積斐公之子,字膚聰。生卒活動年代同晉靈公。公讀書過目不忘,每作文揮翰如飛。頃刻成數千言,誠儒者之英也。所作之文,盈一幅,則命門人傳錄。人曰 :「以公之天才,何自甘肥遁如此。」公曰 :「吾生當五代亂世,安坐釣台之上,敢羨將台之高?」葬未詳。妣馬氏,生子一:衍緒。彭城堂 劉氏第142世142世仲節公之子,字中人。生卒活動年代同曙道公。公一生為人慷慨,讀書能通《三墳》《五典》,屢試未售。葬未詳。 妣李氏,生子一:勉。142曙道晉靈公次子,字伯昂。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德宗晚年至唐懿宗期。封高郡。葬豐縣彭城衙後。夫人葬徐州桃花嶺。妣薑氏,生子二,長:彥通,次:成通。142衍緒均質公之子,字克守。大宋乾德四年,(西元966年)舉孝廉,壽五十八歲。歿葬倉字垸之東南隅南宅白雲裡之澗旁。 妣李氏,生子一:茂瑀。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43世143勉世仲公之子,字勵初。生卒活動年代同成通公。公年十八,學問精通,正直端方。舉孝廉,族中無不欽之,畏之。葬未詳。 妣馬氏,生子一:國清。143成通曙道公次子,字得玉,號佐國。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憲宗至唐懿宗晚期。夫婦合葬彭城衙後。妣金氏,生子二,長:潘陵子孫遷廣信府玉山縣東鄉,次:遜。143茂瑀衍緒公之子,字特璋。生於大宗乾德元年(西元963年)。歿葬於父之墳旁。妣張氏,生五子,長:浤,次:漸,三:濯,四:濃,五:沿。(濯公子孫徙居湖北景陵,襄河之北。濃公子孫遷獅子河之南,應城之北。)彭城堂 劉氏第144世144國清勉公之子,字冰王。生卒活動年代同遜公。綜理家政,編修族譜。採訪湖廣各省,六載告竣。公費資財百金。葬未詳。妣高氏,生子二,長:達,次:逵。144遜成通公次子,諱孟勤,字誠彥,號泉陵。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文宗至唐昭宗期。官授安城太守。遐公十七世孫也。原任陶太尉中郎將。夫婦合葬興祚廟下,醜未向,基址存焉。妣林氏,生子二,長:樞龍,次:賄。144沿茂瑀公五子,字翰墨。生卒活動年代同遜公。學業造就,將赴汴京。入白其母張夫人曰:「諸兒養母,兒以不利奉事為恨。」母曰:「忠孝異名,其致一也。一命之榮,亦可以光耀門第,有光爾父母,即爾之孝也。何必以市肉調鼎為孝。」任寶慶府司牧,賢聲載道。葬未詳。妣許氏,生子一:玉炳。彭城堂 劉氏第145世145達國清公長子,字君上。生卒活動年代同賄公。公舉進士第,屢升中書侍講。葬未詳。妣王氏。生子一:藏器。劉氏族譜145賄遜公次子,字樞衡,號世用。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宣宗至五代後樑。夫婦合葬彭初城衙後。遷白茆州。壽八十而終。妣譚、宋、潘氏,生子三,長:祺(遷湖南衡山),次:祥,三:堙(遷安福)。145玉炳沿公之子,字安世。生卒活動年代同賄公。公舉進士,受諫官印。吞聲向母許夫人曰:「兒居言路之官,不言不可,言必招禍,其餘老母何?」母曰;「汝居此官,當捐身報主,倘有得罪流放,吾當從汝所之。」玉炳受其教,為宗直臣。葬未詳。妣華氏。生子一:修弧。彭城堂 劉氏第146世146藏器達公之子,字人。生卒活動年代同祥公。欽考教諭,居彭城。葬未詳。妣胡氏,生子一:知幾。146祥賄公次子,字業雲。號子生。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後唐。公原居婺之金華。唐時避賊之亂,遷福建汀州府寧化縣石壁洞葛藤坳立業。(今為三明市寧化縣)夫婦合葬石壁洞八仙下棋形。(祥公為劉氏入閩初遷始祖。)妣張、吉、林氏,生子四,長:天錫,次:天瑞,三:天明,四:天成。(天明公任山陰知縣,壽98歲,由福建徙居新邑北山中村。天成公子孫遷居建昌立業。)附修孤玉炳公之子,字懸門。生卒活動年代同祥公。公與蘇州商者韋玉德友,勸公賈利江湖。上可以營謀仕宦,下可以兼併良田。公曰 ;「吾祖吾父皆以清德居官。敢爭世利而喪先人之清德。」遂拒絕韋玉德而不與為友。葬未詳。妣石氏,生子一:振蟄彭城堂 劉氏第147世147知幾藏器公之子,字子元。生卒活動年代同天賜公。公舉進士,屢遷鳳閣舍人,唐開元初遷左散騎。(有誤)葬未詳。妣田氏,生子一:豐。劉氏族譜147天賜祥公長子,字趯ti,名隆伯。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朝末年。公欽點翰林院,授兵部尚書。公壽九十八歲。號百歲翁。唐懿宗時期登進士第,官至觀察使。罷官後,隨父居甯化石壁。夫婦合葬甯化縣黃竹瀝鳳形。妣李氏,生子三,長:洵,次:沐,三:招。147天瑞祥公次子,名英伯。生卒活動年代同兄。公登進士第。葬未詳。妣唐氏、蘇氏,生子二,長:迪,次:建。147振蟄修弧公之子,字起發。生卒活動年代同天賜公。公和氣,迎人滿面春風,每與子弟輩言,以孝友教之;與親戚言,以忠孝陳之。凡遇公於道途者,皆斂容而立,拱手而問。葬未詳。妣閔氏,生子一:弼成。彭城堂 劉氏第148世148豐知幾公之子,字穀五。生卒活動年代同沐公。官授汾州太守。葬未詳。妣陸氏,生子一:謙。148沐天錫公次子,字永澄。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公博學多聞,狀元及第。主修族譜,承先啟後。以德行著時,蘇子由貶高安藍鹽酒稅,高其行誼,與其友善。乃兄子贍亦謫黃州,亦過訪焉,寫墨竹四幅,留別二蘇造廬。時人以為榮華,故易「金沙」而有「來蘇」之名。(注;主修家譜的那年為後晉二年,即西元937年。)夫婦合葬祖山角弓坑羊形。妣陳氏,生子四,長:龍圖,次:鳳圖三:河圖,四:書圖。(注;蘇轍,字子由,;蘇軾,字子贍。二人都是北宋文學家。高安、黃州乃長江中下游一帶地名。沐公修譜在937年,見二蘇在1056至1063年間,豈不矛盾?二蘇遭貶是宋神宗時之事)148迪天瑞公之子,字仲吉。生卒活動年代同沐公。夫婦 合葬平遠鄉雙鳳朝陽形。妣樊氏,生子二,長:煓(遷永豐),次:景。148弼成振蟄公之子,公有志功名,克勵攻苦。欲經品題,而遭時不遇,試七次而見屈。仰天歎曰:「科目之限人如此,吾將老矣!」葬未詳。妣韋氏。生子一;麗陽。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49世149謙豐公之子,字道受。生卒活動年代同龍圖公。公為人剛毅英俊,家居殷富,徙涿州。由蜀郡而來。妣王氏,生子二,長:蕢,次:貿。149龍圖沐公長子,字禮道。生卒活動年代當在五代至北宋初。飲點翰林院。(註:後周朝)夫婦合葬福山良洞坑蓮花蓋龜形。妣黃氏,生子三,長:任,次:倚(遷昌南府), 三:修。149景迪公次子,字堯卿。生卒活動年代同龍圖公。葬未詳。 妣熊氏,生子五,長:沆,次:溽,三:瀣,四:湘,五:滸。彭城堂 劉氏第150世150蕡謙公長子,生卒活動年代同任公。《新唐書藝文志》著錄《劉蕡策》一卷。公聰敏好學,修德勤行。文宗大和二年,舉賢良方正,中試舉人,因宦官益橫,建置天子,無人敢言。公對策極言,不避禍。後官拜建議大夫,卒贈忠置文德公。葬未詳。妣王氏,生子二,長:九韶。次:九思。(「大和」也叫「太和」「大和二年」即西元828年唐文宗朝。)150任龍圖公長子,字堯智。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北宋初年。開寶年間,(西元968年——976年)任河南轉運使。夫婦合葬祖山欄背村犀牛望月形。妣程氏,生子二,長:若還,次:若連。150沆景公長子,字子榮。生卒活動年代同任公。宋仁宗至和二年(西元1055年)拜相。黃吉府藉,取科第,遂家吉府。葬未詳。妣木氏、周氏,生子三 長:青泉(號登軒,官授浙江勤縣,河南許州知府。子孫遷建昌府),次:興。三:未詳。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51世151九韶蕡公長子,字子謂。公十八歲穎悟特達,讀書異人,舉進士。葬未詳。妣張氏,生子一:給。151若還任公次子,字貴鐘。年九十九,亦號百歲翁。夫婦合葬祖山隴崗山下,坐北朝南。妣羅氏,生子三,長:豳,(其子遷居南昌府)次:尚,三:震(舉孝廉)。151昂祐司道公之子,字纘成。生建炎已酉三年,(西元1129年)公讀書立品,至紹興乙亥二十五年,(西元1155年)公舉賢能,任太和訓道。卒葬淳熙癸卯(西元1183年)妣吳氏,生子三,長:皇珍,次:廷珍,三:國珍。彭城堂 劉氏第152世152給九韶公之子,字前定。公享壽九十九歲,號百歲翁。捐授誥封奉直大夫。葬未詳。妣李氏,生子二,長:煦,次:照。152尚若還公次子,字元卿。欽點翰林院。壽九十九歲。夫婦合葬祖山良洞真武踏龜形。妣孟氏,生子三,長:參贊(其子孫遷九縣一廳,又分遷各省), 次:參文,(生子五人),三:參常。152廷珍昴祐公之子,字輔臣,號國器。生乾道元年(西元1165年),卒嘉定丙子(西元1216年)。公舉賢能。葬倉字垸。 妣柳氏,生子一:享輝。彭城堂 劉氏第153世153照給公次子,字容光。公五代唐莊宋為太常博士。升中書,同平章事,後為京兆尹。葬未詳。妣黃氏,生子三,長:顯, 次:耀,三:輝。153參常尚公三子,字從之。公舉進士,官授河南懷慶府尹。創建客家劉氏第一座家廟——汀州劉氏家廟,祭祀祥公、永公。夫婦合葬祖山三江口七星江下牛形,劉氏族譜坐西朝東。妣謝氏,生子四,長:德洪,次:德量,三:德廣,四:德耀。(四子德耀子孫遷居湖北華容、監利。)153享輝廷珍公之子,字慶叔。生慶元丙晨(南宋甯宗朝,西元1196年)。葬未詳。妣楊氏,生子一:紹。彭城堂 劉氏第154世154顯照公長子,字文丕。公好善樂施,隆師重道。夫婦合葬涿州。 妣高氏,生子五,長:鵬,次:鸞,三:鳳,四:麒(舉進士),五:麟。154德洪參常公長子,字伯善。官大司馬,壽九十九歲。夫婦合葬甯化縣主頭沖天鳳形。 妣張氏,生子三,長:昌桂[子孫遷江西],次:顯榮, 三:月清。154紹享輝公之子,字子介,生於嘉定已卯年(西元1219年)歿南宋度宗朝鹹淳丙寅二年(西元1266年)。公為太學生。葬倉字垸 。 妣蘇氏,生子一:尚仁。彭城堂 劉氏第155世155麟顯公五子,字之趾。公於宋太祖天寶三年中殿式進士。(宋太祖無「天寶」年號,只有「開寶」)。葬未詳。妣朱氏,生子一,式。155月清德洪公三子,官授順天府參政,(另一說:任江南制置使。)夫婦合葬祖山賢坑金星落穴形。妣華氏,生子二,長:梅,次:柏。155尚仁紹公之子,字育懷,號安宅。生卒活動年代當在元世祖朝前後。公當宋末,胡元倡兵,江右江左盡為戰場。干戈不休,人民逃散,公舉家避亂,徙湖南常德府,元主將伯顏,偏將張弘范,督兵至常德。又遷於四川重慶府,奔走三年,棲址靡定,而公曾祖孝廉廷公所遺。葬未詳。妣董氏,陳氏,生子五,長,嘉慶,次,乾若,三:徽恭,四:景純,五:師憲。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56世156式麟公之子,字負版。公登進士,詔征契丹易州來降。契丹牙將董奴未服,複兵擾涿州。劉氏舉家逃難,公徙江西清江縣右都槎山。葬未詳。妣何氏,生子二,長:輪,次:轍。156梅月清公長子。公善理家政。夫婦葬祖山九龍眠牛鼓臂穴。 妣王氏,生子四,長:富山,次:富壽,三:富圖,四:富榮。156家慶尚仁公長子,字余祥 。公納歲貢,為岳州巴陵宰。妣王氏,生子一:汶瑞(太學生)。156乾若尚仁公次子,字坤芝。妣郭氏,生子一,希周(大廩元)。156徽恭尚仁公三子,號正荲。庠生。妣鄢氏,生子一:淑英。156景純尚仁公四子。遷居湖北景陵沉湖。妣滕氏,生子一,文成。156師憲尚仁公五子。公生平以詩書酒為友。以琴書為伴,於白雲裡大樹之旁修一小樓,以為讀書之所,名其額曰「深鬱堂」。妣榮氏,生子二,長:孟鳳,次:賡生。彭城堂 劉氏第157世157轍式公次子,字行矩。公治家有法,以和順忍耐示眾。雖兄弟富盛,誓不析爨.。登進士始仕參政,又為右僕射,登相位。葬未詳。妣郭氏,生子三,長:銓,次:鈞,三:欽。157富山梅公長子。公富積百萬,號「劉百萬」。夫婦合葬祖山湖坑,坐南向北。妣徐氏,生子三,長:國泰,次:福高,三:春四。(春四公官廣西總鎮,由臨江徙居新昌三十都立業。生子三,長:承泉,次:龍泉,三:虎泉。遷湖南攸縣。)劉氏族譜157孟風師憲公長子。公科舉孝廉時際,元末大亂,公樂不仕,唯集江右同宗。葬未詳。妣許氏,生子一:應桂(子孫遷湖北京山石家嶺。)。157賡生師憲公次子。字紹政,號純荲。由江右籍景陵。妣徐氏,生子一:印。彭城堂 劉氏第158世158銓轍公長子,字金玉。 妣洪氏,生子三,長:敦,次:敞,三:攽。(敦公在宋仁宗時授翰林侍讀,攽公博極群書,慶歷年登進士,出知曹州平陽教授。)158福高富山次子。官四川重慶府太守。夫婦葬祖山黃茶地埔美女照鏡形,坐西向東。妣張氏,生子三,長:文平,次:文佑,三:文安。158印賡生公之子。妣吳氏,生子一:敏。彭城堂 劉氏第159世159敞銓公次子,字元父。公為文尤敏,登進士第,遷翰林侍讀學士,著有《漢唐節要》行世。妣古氏,生子三,長:奉國,次:奉朝。三:奉世。159文平福高公長子,字奇伸。公為進士。父卒,守廬墓三年。後授山西按察司官。夫婦合葬祖山增洞坑七星行邊形。妣寶氏,生子五,長:暄,(官授浙江府尹。)次:瓚,三:宗,四::桂,五:巢。159敏印公之子。妣鄢氏。生子一:仲崗。彭城堂 劉氏第160世160奉世敞公三子,字五郎,號仲鳴。公舉進士,元豐中簽樞密院事。(「元豐」為宋神宗年號。)妣王氏。生子二,長:傑,次:偉。(其後子孫六世同居)劉氏族譜160瓚文平公次子。官至宰相,朝野欽仰,致仕榮歸。夫婦合葬祖山石壁洞獅形。妣廖氏,生子三,長,源遠,次,深遠,三,方遠,(其子孫俱遷湖南瀏陽當背,又分遷各縣。)160仲崗敏公之子。妣伍氏,生子五,長:彥雲,次:彥義,三:彥禮,四:彥知,五:彥信。彭城堂 劉氏第161世161傑奉世公長子,字文華。官授侍講中郎。妣曾氏,生子三,長:用賓,次,用賢,三,用質(當時,汴京雖陷於金,而劉氏宗族尚保無虞。及炎祖三年,金將兀術追宋隆祜太后,領兵橫行,自洪洞趨建昌、臨江、吉州。是以劉氏宗族不勝兵災之苦)。161源遠瓚公長子。官授兵部侍郎,告老還鄉。夫婦合葬石壁洞古寨下黃龍過崗形。妣郭氏,生子四,長:諫,次:詔,三,黃,四:典。161彥仁仲崗公長子。妣未詳。生子二,長:朝,次:鼎。161彥義仲崗公次子。妣未詳。生子二,長:奉,次:佩。彭城堂 劉氏第162世162用賢傑公次子,字天與。公為明經進士,於南宗紹興元年(西元1131年)辛亥,徙居湖北之蒲圻,地名為小油牌石灰坑。 妣龔氏,生子一,忠。162諫源遠公長子,字四八郎。公遷吉安府。妣吳氏,子四,長:宗光,次:宗輝,三:宗潮,四:宗野。162詔源遠公次子,字千七郎。公大富,接濟貧民。夫婦合葬祖山仙人騎龍形。妣張氏,生子一:宗臣。彭城堂 劉氏第163世劉氏族譜163忠用賢公之子,字行恕。公仗義秉公,克振家風。妣馮氏,生子二,長:道,次:達。163宗臣詔公之子,字世茂,號石波。南宋高宗時期前後人。官虔州判事。勒賜紫金光祿大夫。壽八十二而終。夫婦四人葬寧化縣福村水護塘仙人面咽喉穴、五虎擒羊形。坐東向西。妣吳氏、鄭氏、付氏。生子八,長:貴盛,次:貴和(山西安邑縣令,妣王氏)。三:貴美,湖南長沙府尹,妣李氏。四:貴順,雲南省督樸道,妣張氏。五:貴安,江西瑞金縣令,妣孫氏。六:貴樂,四川內江縣令,妣黃氏。七:貴昌,北京順天府尹,妣熊氏。八:貴隆,江西吉安府贛道,妣龍氏。163宗光諫公長子,字梅芳。夫婦葬松年縣黃花灣中形。坐西朝東。妣方氏,生子三,長:貴吉,次:貴芳,三:貴香。彭城堂 劉氏第164世164道忠公長子,字者三。官授六品銜。夫婦合葬石灰垸。妣李氏,生子六,長:廷然,次:美,三:勳,四:烈,五:傑,六:羔。164貴盛宗臣公長子,字仁湖,生宋。官授浙江金華府尹。夫婦合葬祖山兔子望月形。妣趙氏、李氏,生子四,長:龍,次;虎。三:鳳,官授浙江,落籍居住。四凰:官江西按擦,後在漳州,又分江右。164貴吉宗光公長子,字松賢。夫婦合葬祖山眠虎帶子形。妣蔔氏,生子四,長:金,次:玉,三:滿,四:堂。彭城堂 劉氏第165世165廷美道公次子,字玉斯。舉鄉進士。夫婦合葬石灰坑,丁山癸向。 妣廬氏,生子四,長:奮起,次:奮發。三:奮庸,四:奮升。劉氏族譜165龍貴盛公長子,字達浩,號景慶。壽七十三歲。官授湖廣布政,後升河南巡府。(另一說法,官授湖廣承宣使,升河南宣撫使。)夫婦葬祖山金釵形。妣李氏、謝氏,生子九,分別為開一;開二;開三;開四;開五;開六;開七;開八;開九。165虎貴盛公次子。官授廣西總督,又升江南撫院。即在江南落業,又分湖廣、江西、四川。妣陳氏,生子二,長:開崇,次:開亮。165玉貴吉公次子,字雲龍。夫婦合葬祖山,飛鵝抱蛋形。妣鄧氏,生子二,長:開榮,次:開泰(子孫遷江西)。彭城堂 劉氏第166世166奮發廷美公次子,字其祥。公生平喜交接。每日設一榻於屋側,棋琴安置,酒席備辦,與左右人歡歡長醉,醒後自歎曰:「仰不愧於天,俯不祚於人。」妣王氏,生子一:國珍。166開七龍公七子,字必高,號三郎。生卒生活動年代當在南宋晚年。公原居福建汀州寧化石壁,生於西元1208年。官廣東潮州府總鎮,遂立業於梅州,即今嘉應州。時率兵往興寧縣崗背平亂,卒於營。葬興寧縣北鄉(廂)江(崗)背車頭王(黃)蜂嶂下行山,象形。巽山乾向。夫人葬程鄉衙後。公被尊為客家劉氏之近代肇基始祖,在興寧縣崗背榕樹村建劉氏大祠堂一座,堂號「愛敬堂」。定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九夜祭祠,二十日掃墓,永為定祀。妣龔氏、黃氏,生子四。長:廣傳,次:廣德,三:廣倩,四:廣室。166開一龍公長子,字可珍,號居華。生卒生活動年代當在南宋晚年。葬瑞州金塘背,艮山坤向,夫人同葬。妣廖氏、張氏,生子三,長:汝忠,次:汝思,三:汝意。166開榮玉公長子,字必清。生卒生活動年代當在南宋晚年。官授浙江杭州布政。後升江蘇巡撫。夫婦葬祖山牛形。劉氏族譜妣黃氏、李氏,生子四,長:廣招,次:廣財,三:廣進,四:廣信。166開崇虎公長子,字百萬,號可高。生卒生活動年代當在南宋晚年。葬瑞金塘背墓對岸,坤山艮向,夫人同葬。 妣郭氏,生子二,長:潤一,次:潤二。166備庸廷美公三子,字大學。夫婦合葬石灰坑。妣舒氏,生子一:國器。彭城堂 劉氏第167世167國珍奮發公之子,字上寶,號汝才。作慶安主簿。妣李氏,生子一:秀五。167廣傳開七公長子,字觀漢。(一說「字清淑」)生於宋末。公二十七歲登進士,官江西贛州太守。(一說任贛州府瑞金縣令)。在任未回,即在瑞金等處立業。公在任其間,勤政愛民,築城建學,平洞冠,政績卓著,被加任終奉郎官銜。葬瑞金縣金雞瀝三角塘背龍形眼睛穴,夫人同葬。後人將馬氏骸骨移遷葬龍川縣田頭潭蛤蟆落井形。妣馬氏,生子十一,由大至小為:巨源、巨湶,巨汌,巨淵,巨海,巨漣,巨江,巨淮,巨河,巨漢,巨浩。妣楊氏,生子三,巨浪,巨波,巨深。妣鄧氏,無出。廣傳公曾作「送子出門詩」,又稱「族詩」,囑其子孫之符節,以便認祖歸宗。詩曰:駿馬騎行各出疆,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早晚勿忘親命語,晨昏須顧祖爐香。蒼天佑我卯金氏,二七男兒共熾昌。167汝忠開一公長子,字禮亮。宋末人。葬瑞金蘇坑人形,丁山癸向。夫人同葬一處,蜈蚣形。丙山壬向。妣林氏,生子一:發傳。167廣招開榮公長子,字懷亮,宋末人。公遷居吉安府立業,後裔分居九縣一廳。 妣江氏,生子五,長:方仁,次:方義,三:方禮,四:方智,五:方信。劉氏族譜167國器奮庸公之子,字汝用。妣李氏,生子四,長:秀一,次:秀二,三:秀三,四:秀四。彭城堂 劉氏第168世168秀五國珍公之子,諱澄,廩膳生,舉名經,由蒲圻遷臨湘尖山師姑坪。葬周家後山。娶李氏,生三子:受又一,受又二,受又三168秀一國器長子,諱再舉,卿大夫。娶陳氏,生子二,長 :受三,(「三」生二子:仲三,仲四) 次:受七。168秀二國器次子。娶陶氏,生三子:受一,受六,受十。168秀三國器三子。娶張氏,生子二,受二,受四,168秀四國器四子。娶艾氏,生子三,受五,受八,受九。168巨深廣傳公第十四子,諱淺齋,名光,字惠華,壽98歲(一說80歲)。公軍功起家,官至提錦衣親軍指揮使司。京師(北京)九門提督。即京都指揮使,京府大提督。(相當於今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回居汀州府上杭縣中都寧化石壁洞,古田縣。在任時仍住北京。( 一說:居福建省崇安縣金華圍。)後分遷江西新昌天寶河村洞高裡。(一說:後裔分居北京海門,順天府良鄉、江西臨江府各縣、廣東翁源、浙江杭州、湖南、廣東興甯縣羅浮鎮下佑村等地。)妣伍氏、田氏、鐘氏、高氏(一說妣董氏、田氏、伍氏、邱氏、鐘氏)。生子二,長:湯,次:浪。168巨源廣傳公長子,諱雲,字之。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東濟南府中憲大夫。追贈參三郎,住潮州府加應州興寧縣北鄉,土名水羅塘,劉氏族譜浮司半途,石碼官莊,龍歸關,黃坑,尾王竹,水口鐵場坑,高車等處。妣蘇氏、林氏(一說蘇氏、林氏、馮氏、楊氏),生子八。長:大萬,妣溫氏。住興甯羅崗,又分永寧。次:福二郎,妣楊氏。住興甯水羅塘。三:俊三郎,妣范、鐘、謝氏。居興甯羅浮司半途。四;宗遠,妣陳氏。住興甯龍歸洞石馬,又分永安。五:明遠,妣石氏、陳氏。住興甯,後遷江西南塘縣。六:仲六郎,妣鐘氏。居興寧,又分永安王村。七:仲九郎,妣王氏、黃氏。居興寧,後遷江西。八:千四郎,妣謝氏。居興寧,後遷湖廣衡州府靈縣、長沙府攸縣。(一說;巨源公原住興甯北廂龍歸洞『即今興甯黃陂陶古』走馬嶺下廣傳公祠。後裔分居興甯、梅縣、五華、豐順、大埔、平遠、蕉玲、潮安、龍川、河源、紫金、惠陽、惠東,博羅、龍門、和平、樂昌、湖南、四川、江西興國、尋鄔等處。)168巨湶廣傳公次子,諱蘭。(一說:諱生,字睿夫。)官授湖南寶慶府尹。居廣東潮州府程鄉,(在今梅州市,)等處。(一說由江西瑞金徙居廣東梅縣水南壩蛇坑)妣張氏、李氏、曾氏。(一說;張、李、謝三氏)生子七。長:元浩,妣洪氏、賴氏。遷程鄉鬆口龍牙源。次:法緣,妣溫氏、黃氏。住程鄉含垸。三:法教,字經正(一說「乾正」)。妣陳氏。居程鄉水南壩。四:萬四郎,(一說千四郎。)妣淩氏、朱氏。遷程鄉南門石扇金盤洞。五:萬五郎,妣葉氏、黃氏。住平遠縣。六:法道,字滿江。住龍仰墟。七:大郎,遷惠昌縣。(一說:巨源公生八子,七子為「法宣,」八子為「念九郎」。)後裔分居在梅縣、興甯、平遠、大埔、龍川、五華、惠來、湖北、江華、萬安、廣西梧州、江西尋鄔、古潭、四川等處。168巨汌廣傳公三子,字華。官授四川內江縣令。住廣東惠州。妣,馬、李、洪、張氏。生二子,長:致中,次:致和。致中:妣李氏、潘氏。生子四,子孫居興寧,部分遷湖北監沔。劉氏族譜致和:妣郭氏。生子四,子孫居興安、廣東各處。一說;二子居廣東興甯合水雙溪嶺上。後裔分居梅縣、連平、順天、大埔、韶關、翁源、英德、豐順、揭陽、海陽、江西贛州、陵潭、南康、浙江、湖南、廣西柳州、柳江、慶遠、福建永定、南平松溪、四川、香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海外等處。168巨淵廣傳公四子,諱葉,字英,漁琴。官授山東濟南府.(一說:授浙江寧波府副總府)。妣李氏、黃氏、陳氏、孔氏。(一說:妣朱、練、葉、陳、李氏。)生子八。長:濾,字志聰。妣陳氏。授浙江海陽縣令。次:沄,字志明。妣饒氏。住陳梅縣。三:清,字志通。妣廖氏。遷大虛塘。四:海,(一說為「瀣」)。字志高。妣嚴氏、王氏。授瓊州府尹,遷惠采縣。五:澄,字志松。妣古氏、董氏。徙揭陽縣。六:洤,字志祥。妣吳氏。遷福建漳州府。七:滄,字志滄。妣趙氏。官翰林院。遷和平縣。八;深,字志深。妣林氏。遷普寧縣。後裔分居梅縣、興寧、永豐、潮安、惠來、饒平、揭陽、平和、福建、漳州、夏門、詔安、雲宵、江西徐州碣石、山東青州、臺灣等處。168巨海廣傳公五子,諱良,字子華。官授雲南都運使。(一說;官雲南轉運使、剌吏)。居江西興國縣。(一說;居雲南南雄府始興縣沙水村珠璣巷)。妣高氏、廖氏、胡氏、饒氏。(一說;妣李、胡、羅、簡、高、丞、方氏)生九子。長:貴初,官授山西太厡府。居南雄始興縣。次:貴寧。妣林氏、向氏、洪氏、居韶州府。三:貴宗,遷番禺縣。四:貴祖,妣孔氏。官授雲南鎮南府,遷香山縣。五:貴科,妣陳氏。住三水縣。六:貴魁,妣熊氏。官廣西桂枝府。遷興令縣。七:貴林,妣孫氏。遷順德縣。八:貴成,妣高氏、黃氏。遷廣東東莞縣。九:貴詳,妣塗氏。遷肇慶縣。一說:巨海公後裔分居順德、新會、江門、曲江、仁化、樂昌、清遠、連山、番禺、南海,中山、增城,河源、肇慶、陽江、高要、梅州、江西興國、廣西桂林、雲貴川等處。劉氏族譜168巨浪廣傳公六子,諱善,字叔平。登進仕第,官授雲南雲陽縣令。原住福建汀州府上杭縣,遷潮州大埔縣。妣李氏、曾氏、張氏、鐘氏。(一說:妣,曾、張、陳氏。)生子八,(一說;生子九。)長;高千郎。妣麥氏。住長樂雙頭。次:成宗郎。妣李氏。住長樂七丘。三:鐵三郎。妣程氏。住長樂龍村。四:十六郎。妣張氏。住長樂水口。五:仕七郎。妣黃氏。住長樂漳童子園。六:仕八郎。妣張氏。住長樂。七:仕九郎。妣呂氏。住長樂植流渡。八;丈六郎。住瑞金縣。(一說;八子為「孟寬,」九子為「孟仁」)巨浪公後裔分居興甯、大埔、梅縣、五華、蕉嶺、龍川、潮陽、豐順、揭西、曲江、連州、樂昌、東莞、河源、惠州、汕尾、上杭、廣西桂平、象州、博白、北流、四川保寧、香港、臺灣等地。另外,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加拿大、美國、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其子孫。168巨波廣傳公七子,諱濤,號才,字牧村。官浙江奇州府,(一說官授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學政)。升四川學政。落業廣東長樂縣,(一說居廣東惠州歸善縣學堂背。)妣梁、萬、謝、曾、何、李氏。(一說妣:曾、萬、謝、梁氏)。生子四,(一說生子五)。長:登科。妣萬氏、範氏。官湖南常德府。居瑞金,後遷四川成都。次:登榜。妣徐氏。進士。居江西會昌縣。三:登國。妣鄺氏。居贛州。官四川重慶府。四:登堂。妣周氏、易氏。居江右信豐縣。巨波公後裔分居河源大埔圍,梅縣、大埔、平遠、蕉嶺、翁源、惠東、深圳、興寧縣、江西瑞金、龍泉、會昌、贛州、福建漳州、汀州、武甯、永安、四川等地。168巨漣廣傳公八子,諱優,字子威。興甯縣水口鹽米沙築室開基。妣張、李、白、侯、車氏。生子九,(一說生子八。)長:君琳。妣彭、曾、羅氏。遷興甯水口鹽米沙;次;君炫。妣,曾氏。 遷興甯水口鹽米沙桂頭,又遷平江黃金洞。瀏陽東門溪頭。劉氏族譜三:帥腿。妣鄭氏。官將軍職。遷興甯井下後,遷湖廣、常德、寶慶。四:議十郎。妣何氏。遷興甯船江天子嶺,又遷湘陰、湘漳、甯鄉益陽等處。五:十三郎。妣黃氏。遷興寧大橋泥渡。又遷湖廣、長沙、陵縣、攸縣。六:七十三郎。妣何氏、楊氏。遷興甯水口。七:八十四郎,又叫十二郎。徙興寧。八:九十九郎。妣何氏、侯氏。住興甯柏樹下中堡。九:七十四郎。妣楊氏。住興寧,分湘、贛、川、桂各省。巨漣公後裔分居興甯、豐順、梅縣、平遠、蕉嶺、五華、揭東、揭西、潮州、潮陽、汕頭、饒平、惠來、海豐、龍川、河源、紫金、惠陽、惠東、博羅、增城、連平、翁源、韶關、曲江、廣州、從化、電白以及廣西賀縣、湖南嶽陽、鄂、贛、川、陝、京、江蘇彭城、臺灣、香港等地。僑居外地者多為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和地區。168巨江廣傳公九子,諱吉,字元貞,號炎生。官授浙江寧波府尹。(一說;官授廣西大平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封為山海關大將軍。)居興甯、江西、南安府、增城等地。(一說住南安府大餘縣城內)。妣馬、邱、楊、賴、許、方、廖、巫氏。生子七。長:城清。妣甘氏、唐氏。遷龍川南門。次:城河。妣廖氏。住興寧縣。三:城海。妣黃氏。住龍川。四:城江。(一說城沆),妣郭氏。官授廉儒,學未回。分靖州、豐州、桂陽州。五:城漢。妣張氏。遷四川重慶。六:城勇。住龍川。七:城池。妣羅氏、程氏。官河南懷慶府,遷江右南昌府。巨江公後裔分居江西興國、豐城、安福、太和、尋鄔、吉水、萬載、龍南、定南、廣東梅縣、南雄、和平、龍川、翁源、興甯、惠州、長寧、廉州、深圳布吉板田村、山東等地。168巨淮廣傳公十子,諱慶,字開璋。(一說字「吾桂」)。官授浙江奇州府。(一說官授湖北寶慶府知府,浙江寧波府尹,後調任河南府。)劉氏族譜居江西南昌府新建縣天寶漳山,仙璋村。妣吳、趙、餘氏。(一說還有個石氏。)生子六,(一說生子五。)長:萬淵,妣馮氏。居韶州,湖廣長沙。次:萬習,妣歐氏。授山西提學廉州府。三:萬忠,妣康、蔡、陳氏。官授高州府儒學,住吉洛司,又遷新議縣。四:萬宗,妣沈氏。居雷州海康縣。五:萬江,妣蔔氏。授江南文昌縣城守。六:萬重,妣朱氏。廣東韶州化雲縣立業。巨淮公後裔分居廣東梅縣、曲江、翁源、乳源、高州、廉州、連州、雷州、徐聞、文昌、新義、廣甯、海康、電白、廣西欽州、萬州、兗州、檳榔、湖南瀏陽、桂陽、長沙、廣西會昌、石城、興國、四川等地168巨河廣傳公十一子,諱楨,字子笏。官授湖南寶慶知府。( 說;欽點翰林院學士,官授湖南寶慶府,山西提學使,後調任河南歸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居江西贛州,金陵吉水縣。(一說居寧都州瑞金縣塘背。)妣廖、鄭、朱、梁、賴氏。(一說妣梁、顏、鄧、羅氏)。生子六。長:時泰,字太官。妣董氏、謝氏。授大司馬,居蘆陵,分平鄉。次:時際,妣湯、羅、洪氏。授南京布政。住吉水縣。三:時通,妣肖氏。登進士,居廬陵東安村。四:時貴,字宗顯。妣孟、程、胡氏。授雲南升兵部,住霸頭湖鄉。五:時吉,妣古、李氏。居建昌府瑞金縣。六:時祥,妣鄒氏。官授廣信府。巨河公後裔分居在江西吉安、尋鄔、盧陵、建昌、瑞金、興國、安福、吉水、龍南、定南、贛州、宜春、貴溪、廣信、南昌、廣東梅縣、興甯、平遠、蕉嶺、連平、紫金、惠州、湖南、香港等處。168巨漢廣傳公十二子,諱祿朝,字祥,天閣。官授南京鎮江府沛縣(一說官授司馬,贈中獻大夫)。居南京應天河,又遷陽州。[一說,遷安南府大餘縣.]妣黃、彭、鐘、余、陳氏。(一說妣黃、鐘、彭、古氏)。生子四。長:念一郎,字鳳山。妣邱氏,居寧化,遷肇慶,武昌府。次:念二郎,字鳳林。妣江氏,朱氏。居江州,遷湖廣悠縣。三:念三郎,字鳳祥。妣賴氏。授廣東縣令。居三甲塘黃洞。四:念四郎,字鳳梅。居漳州。巨漢公後裔分居福建汀州、寧化縣城、上杭、永定、永豐、漳州、福州、泉州、廈門、長汀、廣東肇慶、五華、大埔、揭陽、潮陽、翁源、興甯、梅縣、江西湖北、武昌等處。劉氏族譜168巨浩廣傳公十三子,諱瑞,字安赴。官授貴州提督刑按擦使。居貴州省貴陽城內。妣胡、鄺、吳、蔔氏。生子五。(一說妣梁、羅、張、胡、鄺。生六子。)長:清益,字月灝。妣陳氏、範氏。住廣東惠州龍川縣。次:昌,字月波。妣黃氏、唐氏。登翰林大學士。三:利,字月慶。授雲南都司,立業雲南。四:衍,字月桃。妣馮氏。授朝內大夫。五:潛,字月梅。妣鄧氏。授廣西尋州永安司,居貴陽,後回興寧。巨浩公後裔分居廣東梅縣、廣西桂林、鬱林州、平樂、江西吉安,雲南昆明等地。彭城堂 劉氏第169世169受又一秀五公長子,字必達,業儒,住江西瑞州府新昌縣天寶鄉。娶王氏,生子一:仲二。169受三秀一長子,字必興。娶司馬氏,生子二,長仲三,次仲四。169受一秀二長子,字必顯。娶王氏,生子一,仲一。169受五秀四次子,字必貴。娶馬氏,生子一,仲八。169湯巨深公長子,官天津衛總兵,後升三邊總鎮,居北京城海門內,又徙臨江府。娶韋氏,閔氏,生子八:仲一,仲二,仲三,仲四,仲五,仲六,仲七,仲八。仲七、仲八住瑞州府新昌天寶鄉,其餘兄弟俱遷湖南落籍。169浪巨深公次子.。官授一品,榮封居順天府良鄉縣,分遷涿州范陽,又分遷福州府古田縣河村高裡,瑞金縣廬陵,江西鎮江府各處立業。.娶包氏,孔氏,生子四,長子升甫,次子德甫,三子隆甫,四子興甫,俱遷湖廣衡州。此後兩個仲二公俱進入湖南發展,我祖仲二公與南沖之祖仲二公應是同一人,即「受又一」之子,而非湯公之子。證據見南沖族譜和本譜第九冊轉載的南沖譜序。——齊英雄輝氏撰 2007年12月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族譜 第一篇源流總譜(172—176世系)第172世 第173世 第174世 第175世 第176世(新一世)
辛一 琉瑛(失考)
辛二 萬里(失考)
辛三
辛四 琉顯
辛五
辛六 萬澤
辛七 琉瓚(失考)
辛八 得文 志銑 萬滿
辛九 得明 志賢 琉耀
萬盈(遷川、鄂)
得清 志異
得荊 志華
得勝 琉珊(失考)
得敬 琉琮(失考)
琉琦(遷南沖)彭城堂 劉氏第170世170仲二受又一公之子。字子傑,為兩朝元老。一源有自,萬派宗之。一人有慶,萬人賴之。生元大德二年戊戌(西元1298年)五月十一午時,原育江西瑞州新昌縣天寶鄉,遷居湖廣嶽州府臨湘縣土門界落業。卒元至正十六年丙申(西元1356年)十二月初二日酉時,壽59歲。葬本宅後龍形左眼穴,癸山丁向。脈下子孫逢甲山祭掃墳墓。妣李氏,系湖廣黃州附麻城縣人氏,生元大德八年甲辰(西元1304年)二月初五日亥時。歿元至正25年乙巳(1365年)八月初九日寅時,壽61歲,葬本宅後龍形右眼穴,癸山丁向。生子四,長:福一,次:福二,三:福三,四:福四。長、次、三均在江右各分遷等處,失考。彭城堂 劉氏第171世171福四子傑公四子,字世開。抱義懷仁,原欲利人接物,天不與時,遂爾終生。生元朝延祐四年(1317)丁巳十月初八日辰時,歿明洪武十二年已巳(西元1389年)三月二十日午時,壽73歲。居臨湘土門界。葬臨邑上紅樓亭虎形,卯酉兼乙辛。妣馬氏,原系武昌大冶白雉山人,生元朝延祐元年甲寅(西元1314年)六月初五日申時。歿明洪武二十四年辛未(西元1391年)二月十五日寅時,壽78歲。葬本處宅後,醜山未向。生子九。從長至末為:辛一,辛二,辛三,辛四,辛五,辛六,辛七,辛八,辛九。彭城堂 劉氏第172世172辛九世開公之九子,字景樂。天倫之序,惟公最幼,創業垂統,無出其右。生元至正十五年乙未(西元1355年)四月初六日亥時,原育白沙都花墳坑,歿明洪武三十一年戊辰(西元1388年)在平江龍門村張宅身故,至永樂四年丙戌(西元1406年),歸葬南沖陰濟橋老上屋後龍形,坤山艮向。妣郭氏,生元至正16年丙申(西元1356年)七月十八日巳時,歿明永樂九年辛卯(西元1411年)冬月十五日午時。葬芭蕉江公沖黃犬戀窩,乾山巽向。生子六,長:得文,居西塘峽山藍橋。次:得明,居新牆毛田港西塘劉周烈。三:得清,居西塘胡劉家。四:得荊,居臨湘橫溪。五:得勝, 居桃林洞。六:得敬,居西塘祥子白湖。劉氏族譜172辛一世開公長子,字景祥。納歲貢,侯補儒學正堂,生元至正三年癸未(西元1343年),九月十九日未時,歿明永樂四年丙戌(西元1406年),壽67歲(當是63歲)。葬大雲山,癸山丁向。妣王氏,生元至正二年壬午(西元1342年)五月初一未時,歿明永樂三年乙酉(西元1405年)十一月二十日寅時。葬大雲山雞子石,卯山酉向。生子三,長:得緒,次;得經,三:得繹。得緒、得繹住居大雲山;得經遷居湖廣漢沔渡泊潭轉荊監利楊林山,而始居焉。172辛二世開公次子,字景禎,邑庠生。生元至正六年丙戌,(西元1346年)六月十五日辰時,歿明永樂十六年戊戍(西元1418年)九月十三日卯時。葬港舒坳,壬山丙向。妣湯氏,生元至正五年乙酉(西元1344年)四月二十二子時,歿明永樂九年辛卯(西元1411年)十一月二十日申時。葬港舒坳,壬山丙向。生子二,長:得銘,居港舒坳;次:得高,居未詳172辛三世開公三子,字景和,官名安道。於明朝洪武元年。考取拔貢生。生元至正九年已醜(西元1349年)八月十四日辰時,歿明永樂十九年辛醜(西元1421年)五月十八日亥時。葬臨湘土門界龍形下排,改葬染房屋側鳳形,辰山戌向。娶雷氏,生元至正八年已醜(同夫)四月十二日辰時,歿明永樂二十年壬寅(西元1422年)二月初六日亥時。葬鳳形,辰山戌向。次娶裴氏,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西元1351年)三月初八日申時。歿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1424年)正月二十二日卯時。葬喻家塅雙港口伴古檀廟龍形,坐南向北。三娶鄧氏,生元至正十九年己巳,(西元1359年)二月十六日辰時,歿明宣德四年己酉[1429]七月初十日寅時,隨幼子天祚公遷左腳湖,葬彼處。生子八。長天祥,居石牛田,分遷濫下。次:天瑞,三:天琦,居染坊。四:天湖,五:天琇,六:天琮,七:天祚,八:天祿。劉氏族譜172辛四世開公四子,字景社,業儒。生元至正十一年辛卯(西元1351年)十二月十一辰時,歿明正統元年丙辰(西元1436年)九月十四亥時。葬小雲山。娶徐氏,生元至正十年(西元1350年)十月初八日子時。歿明正統十一年丙寅(西元1446年)二月十四日丑時。葬同夫處。生子二,長:天祿,次:天位。172辛五世開公五子,字景裕,附貢生。生元至正十四年甲午(西元1354年)五月十二日丑時。歿明景泰四年癸酉(西元1453年)九月十二日未時。娶餘氏,生元至正六年丙戌(西元1346年)四月十七日戌時。歿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西元1393年)八月十二日酉時,壽47歲。夫婦合葬臨湘荷葉腦。生子二,長:得朝,次;得幹。172辛六世開公六子,字景倞,生元至正十七年丁酉(西元1357年)四月十一日申時。歿明永樂九年辛卯(西元1411年)壽54歲。夫婦遷湖北監縣海螺湖.葬彼處。娶易氏,生元至正七年丁亥(西元1347年)六月十九日丑時。歿明永樂五年丁亥(西元1407年)十一月十三日申時,壽60歲。夫婦合葬湖北監縣海螺湖。生子四,長:得雲,次:得雨。三:得雷;四:得霆172辛七世開公七子,字景琇,生元至正十九年(西元1359年)四月初二日辰時。歿明成化七年(西元1471年)二月十三日酉時,壽112歲。娶曾氏,生元至正十年庚寅(1350) 十月十二日巳時。歿永樂十五年丁酉(西元1417年)。二月十八日申時, ,壽67歲。夫婦合葬渭洞。生子四,得論,得語,得謨,得誥。172辛八字景諓,生元至正二十三年癸卯(1363)五月初八日辰時,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七月初八日午時,壽37歲。娶夏氏,生元至正十二年壬辰(1352)。歿永樂年間。夫婦合葬臨湘縣鴨欄獅形,亥山巳向。生子一,得眾。次娶張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二,次:得國,三:得琪。劉氏族譜彭城堂 劉氏第173世173得明辛九公次子,字成二。道貌尊嚴,巍然大老。水渭山癲隨遇而好。生明洪武七年甲寅(西元1374年)十二月初一辰時。歿明宣德三年戊申(西元1428年)二月二十六日巳時。葬柏樹坡基墳沖上首仙人曬掌,酉山卯向。娶廖氏,生明洪武三年庚戌(1370年)四月十四日戌時。歿永樂二十年壬寅(西元142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申時。葬上沖上首岸,艮山坤向。生子二,長:志銑,次:志賢。次娶楊氏,生明洪武元年戊申(西元1368年)七月二十日午時。歿景泰二年辛未(西元1451年)二月初二日辰時。葬織褲塅對面嚴家畈唐家屋側青龍嘴,亥巳兼壬丙。生子三,長;志遠,次:志異,三:志華。173得文辛九公長子,字成一。生明洪武五年壬子(西元1372年)八月二十一日午時,歿明永樂二十一年癸卯(西元1423年)七月二十日申時。葬南沖陰濟橋螺形,立有碑石。娶張氏,生明洪武八年乙卯(西元1375年)二月十二日子時,歿明永樂十八年庚子(西元1420年)十月二十日午時。葬南沖上門下首屋後螺形。生子三,長:志聰,次:志慧,三:志權。次娶遊氏,生歿葬嗣失考。173得清辛九公三子,字成三。生明洪武十年丁巳(西元1377年)四月初六日寅時。歿明景泰五年甲戌(西元1454年)七月二十三日酉時,壽78歲。葬龍頭洞白沙坳鳳形,乾山巽向。娶遊氏,生明洪武九年丙辰(西元1376年)六月初八日卯時,歿宣德六年辛亥(西元1431年)三月十二日午時。葬同夫處。次娶龔氏,生明洪武十八年乙丑(西元1385年)九月二十七日申時,歿景泰二年丁未(1427年)九月十六日申時。葬大屋後本沖,乾山巽向。生子六,長:志高,次:志亮,三;志海,四:志仲,五;志萬,六:志仁。劉氏族譜173得荊辛九四子,字成四。生明洪武十四年辛酉(西元1381年)六月十八日辰時,歿景泰三年壬申(西元1452年)十一月十二日申時。壽72歲。娶王氏,生明洪武十八年戊午(西元1378年)十二月初七日未時。歿景泰二年辛未(西元1451年)九月初三戌時。夫婦同葬土地坡側。生子二,長:志異,次:志忠。173得勝字成五,生明洪武十七年甲子(西元1384年)二月初一日寅時,歿天順元年丁醜(西元1457年)八月十九日申時。壽74歲。娶艾氏,生明洪武十六年癸亥(西元1383年)九月初九日辰時,歿景泰元年庚午(西元1450年)六月二十五日未時。夫婦合葬芭蕉洞引水坵墈山坡,寅山申向。生子四,長:志遠,次:志廣,三:志能,四:志達。173得敬辛九公六子,字成六。生明洪武十九年丙寅(西元1386年)七月十九日午時,歿正統十年乙丑(西元1445年)九月二十日酉時。壽60歲。葬土門界屋後龍形左眼穴,伴祖為墳。娶黃氏,生明洪武十九年丙寅(西元1386年)十月二日丑時,歿正統三年戊午(西元1438年)七月初三日戌時。葬屋後。生子二,長;志合,次:志全。彭城堂 劉氏第174世174志賢得明公次子,字道遠。公承父志甘隱岩阿。庭有七子,厥孫最多。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八月初六戌時,歿景泰六年乙亥十月十九辰時。葬柏樹坡墓墳沖栗樹坡仙人曬掌形。申山寅向。有碑。娶李氏,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二月初四卯時,歿 成化十二年丙申六月初七子時。葬張家壟青龍嘴象形,寅山甲向。生子七,長:琉英,次;琉顯,三:琉瓚,四:琉耀,五:琉珊,六:琉琮,七:琉琦。174志銑得明公長子,字思文。生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西元1394年)五月十三戌時,於宣德八年(1433年)因當差往直隸省通州大縣身故。十年奔柩,歸葬本屋劉氏族譜後龍形下排,癸山丁向。娶範氏,生歿失考,葬祖墓墳沖尾,乙山辛向。生子四,長:琉鉉,次;琉鏡,三;琉鐸,四、琉鑑次娶秦氏,生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八月初二巳時,歿宣德六年辛亥[1431]年十一月初九酉時。葬織褲塅對岸唐家屋子側青龍嘴,辰山戌向。生子五,五:琉潮,六;琉班,七;琉鋼,八:琉鎮,九:琉馥。174志遠得明公三子,字仲高。生歿葬失考。娶晏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琉常,遷河西黃土坡。174志異得明公四子,生歿葬娶嗣失考。174志華得明公五子,字子實,生歿葬失考。娶廖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琉律。174志聰得文公長子,和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西元1392年)十一月十五巳時,歿景泰二年辛未(1451年)四月二十七日申時。壽60歲。娶王氏,生明洪武三十年丁醜(1397)年九月初五戌時,歿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五月十六申時。夫婦合葬柏樹坡師許家屋後山。生子一,琉璽174志慧得文公次子,字大文,號代學。生明洪武二十七年甲戌(西元1394年)十一月初二日酉時,歿天順八年甲申(1464年)二月二十日午時。壽71歲。娶李氏,生明洪武二十六年癸酉(1393年)四月十四申時,歿天順六年壬午(1462年)七月十七日戌時。夫婦合葬芭蕉沖大屋上首大坡沖。生子一,琉璜。次娶王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次:琉智。三:琉孝。174志權得文三子,生明洪武乙亥年(1395),歿成化六年(1470年)十月十六日卯時。葬石坡頭,醜山未向。娶陳氏,生明洪武乙酉年(同夫)四月初一寅時,歿成化十二年(1476年)八月初四亥時。葬麻蛇坡,醜山未向。 生子一,琉珥。劉氏族譜174志高得清公長子,字仕達。生明洪武二十一年戊寅(1398年)八月初二申時,歿天順元年丁醜(西元1457年)二月初十日戌時。壽60歲。娶高氏,生明洪武三十年丁醜(西元1397年)七月二十五寅時,歿天順三年己卯(1459年)十月十八日戌時。夫婦合葬芭蕉龍沖牛形,酉山卯向。生子二,長:琉瑃,次;琉瑢。次娶蔡氏,生明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三月初五酉時,歿天順七年癸未(1463年)十月二十七戌時。葬彭莊家范家屋後龍形,艮山坤向。生子二,三:琉鼎,四:琉升。174志亮得清次子,字仕信。生明建文二年庚辰(西元1400年)二月初二日戌時,歿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三月十四寅時。壽55歲。娶黃氏,生明建文三年辛巳(1401年),歿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六月二十六戌時。夫婦葬黃獅尖人形,艮山坤向。生子三,長:琉昂,次:琉炅,三;琉杲。次娶李氏,生子二,昶,旺。三娶王氏,生明建文五年癸未(1403年)正月二十五申時,歿失考。葬唐家沖。生子二,旻,昱。174志海得清公三子,字道達。生明建文五年癸未(西元1403年)三月二十四午時,歿景泰二年辛未(1451年)七月十一申時。壽49歲。葬龍洞塔坡中嘴,寅山申向。娶楊氏,生明建文三年辛巳(1401年)八月初七酉時。歿景泰五年甲戌(1454年)十月初一戌時。葬屋後大禾沖。寅山申向。生子三,長;冕,次:晰,三;暟。174志仲得清公四子,生明永樂四年丙戌(西元1406年)五月三十未時,歿正統四年已未(1439年)六月十七巳時。壽34歲。娶王氏,生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九月二十八申時,歿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四月初八申時。夫婦合葬龍洞塔坡中嘴。生子三,長:暉,次:唐:三;受。174志萬得清公五子,生明永樂六年戊子(西元1408年)三月二十六日巳時,歿景泰元年庚午(1450年)十二月初三日戌時。娶陳氏,生明永樂五年丁亥(1407年)劉氏族譜五月十七日午時,歿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正月十二戌時。夫婦合葬引水坵墈上。生子三,長:份,次:儼,三:隹。174志仁得清六子,字崇禮,號實厚。生歿葬失考,娶張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三,長:海,次;江,三:淮。174志導得荊長子,生明永樂二年甲申(西元1404年)九月十六日卯時,歿景泰七年丙子[1456]十月二十日申時。壽53歲。娶王氏,生明永樂三年乙酉(西元1405年)二月初六日未時,歿天順三年已卯[1459]十月二十六午時。夫婦合葬引水坵墈上。生子一,暄。174志忠得荊次子。生明永樂七年已醜(西元1409年)四月十六寅時,歿天順四年庚辰(1460年)七月二十八酉時。壽52歲。娶鐘氏,生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二月二十五丑時,歿天順八年甲申(1464年)十一月初三日寅時。夫婦葬、嗣失考。174志道得荊三子,字先明,生歿葬失考。娶李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哴,次,春。174志遠得勝公長子,字向一。生明永樂四年丙戌(西元1406年)三月初七日未時,歿正統十二年丁卯(1447年)五月二十日午時,壽42。娶胡氏,生明永樂六年戊子,(1408年)五月二十二日酉時,歿景泰六年乙亥(1455年)十月初二亥時。夫婦合葬孟成嶺亂石尖,有拜石墓記。生子三,長:時,次:繼,三:述。174志廣得勝次子,字向二。生明永樂六年戊子(西元1408年)閏三月初十亥 時,歿天順三年已卯(1459年)十月十二巳時。壽52歲。娶江氏,生明永樂七年已醜(1409年)七月初五日寅時,歿成化二年丙戌十二月初五日辰時。夫婦合葬引水坵墈上細坡園伴祖,寅山申向。次娶戈氏,生明永樂十一年癸巳(1413年)十一月初二日亥時,歿宏治二年巳酉(1489年)五月初十日巳時。葬公婆塘酉山卯向。生子二,長:松。次:圃。劉氏族譜174志能得勝公三子,字向三。生明永樂十年壬辰(西元1412年)十一月二十日寅時,歿成化元年乙酉(1465年)二月十三日丑時。娶彭氏,生明永樂七年壬辰(同夫)九月二十八日申時,歿成化五年已醜(1469年)九月十三酉時。夫婦合葬引水坵墈上,寅山申向。 生子一,映。174志達得勝公四子,字向四。生明永樂十四年丙申(西元1416年)六月二十一日酉時,歿成化五年已醜(1469年)七月十二日戌時。娶單氏,生明永樂十三年乙未(1415年)四月十五日巳時,歿成化十年甲午(1474年)二月十七日申時。夫婦合葬鐘家山。 生子一:曀。174志合得敬公長子,生明永樂九年辛卯(西元1411年)四月三十日午時,歿天順二年戊寅(1458年)八月初二辰時。娶孫氏,生明永樂十年壬辰(1412年)十月初七戌時。歿天順八年甲申(1464年)七月十一日卯時。夫婦葬失考。 生子二,長:仕,次:秀。174志全得敬次子,字道立。生明永樂十四年丙申(西元1416年)五月二十三日寅時,歿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九月初七申時,歲51歲。娶張氏,生明永樂十二年甲午(1414年)五月二十日辰時,歿 成化四年戊子(1468年)四月初八日寅時。夫婦合葬引水坵墈上,伴祖為墳。生子一:勝。彭城堂 劉氏第175世175琉耀志賢公四子,字失考。原任鎮國將軍。由南沖遷長湖化錢爐落業。生歿失考,(據推算,約生於公 元1431年前後)。葬秦家塅。娶同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萬滿,次:萬盈。175琉瑛志賢公長子,字型大小生歿娶嗣失考。175琉顯志賢公次子,字景元,生歿葬失考(據推算約生於西元1427年前後)。娶門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萬里,字振遠,遷長湖化錢爐,次:萬澤。劉氏族譜175琉瓚志賢公三子,生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癸卯七月二十八寅時,歿弘治十五年壬戌十一月 日 時,葬墳墓沖,辰戌向,後更乙辛向。娶李氏,生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正月十六戌時,歿嘉靖元年壬午十一月初六辰時,葬艾港洞土地嘴,寅山申向。生子三,萬熬、萬宗、萬。175琉珊志賢公五子,字型大小生歿娶嗣失考。175琉琮志賢公六子,字型大小生歿娶嗣失考。175琉琪志賢公七子,字型大小生歿娶嗣失考。彭成堂 劉氏族譜 第一篇 源流總譜 (滿祠前) 止劉氏族譜滿公祠堂 劉氏族譜 萬滿公支下世系第1世萬派第2世重派第3世本派第4世一派第5世希派第6世德派第七世興派
本虎興軒一官 希堯 德宇興昂興迎一著 希舜 德宙興通本太 希耀 德清 興有一滿 希輝希晃希河一清希泉
重清 一鄰 希意 德遷 興堯興榮興華希楝 德宙 興富興貴興財萬滿 本麒 一用興安希棟 德欲興定
一鬱德迎 興朗一興 希喬 德逸重通 本海 德遜 興科一貴興坤德曙興文希涉興誠
重文 本漢 一富 德梁興訪重武(遷毛田)希濟 德銓重海(德四川)滿公祠堂 劉氏族譜 萬澤公支下世系第1世萬派 第2世重派 第3世本派 第4世一派 第5世希派 第6世德派
德雄德胤希遷德登德通德富本道 一清 希珊 德壽德康希荷希春希儀德俊希清德恩一松希林 德遷重世 本通本遠 一椿 希明 德官萬澤
本達 一榆 希選 德高希泰重臣 本富 一安 希爵 德相彭成堂 劉氏族譜 第一篇 源流總譜老176世 新1世 「萬」字派琉耀長子萬滿字承天,開基始祖。公偕從弟澤公由長湖化錢爐轉潼溪,繼而兄弟分遷。公又遷檀壽村分水嶺,迄今各處有劉滿廢宅基址,山名、墳墓,古跡傳呼可據。至明中葉,乃於下荷塘十三都坡頭老屋奠居,旋分遷於毛田港各處。遂建祠於茲。公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460年前後,遷下荷塘約在西元1500年前後)。葬著大園,坤山艮向,磚圍記。(注釋 :下荷塘:費字河流域統稱下荷塘。毛田港:楊家邊至方連寺老屋小港為毛田港,港上堰壩為毛田堰,港東山嶺為毛田嶺,滿公祠堂建在堰之南、港之東。著大園:墳山名,在九元村秦家屋後山)。妣餘氏生卒失考。葬榨坡老屋上首嘴,戊辰兼辛乙向。生子五:長重青,次重通,三重文,四重武,五重海。琉耀次子萬盈字、號、娶氏、生歿失考。遷湖北、四川等處。琉顯次子萬澤字親民,同從兄滿公從潼溪分遷。遂卜居上荷塘十四都羅仙橋。生歿葬失考。(注釋 上荷塘:平橋河流域統稱上荷塘。公之生年和遷徙時間大致同滿公。)妣吳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重世,次:重臣劉氏族譜老177世 新2世 「重」字派萬滿長子重清生歿失考,(為坡關、墓關始祖)葬慕塘沖,子午兼壬丙向(註:公約生於西元1485年前後。坡關:即楊家邊屋和廷佐屋,墓關:即銅盆沖和平頭林)妣談氏先歿失考,葬常山林牛鼻嘴上排,卯酉兼辛乙向。磚圍記。生子三:長本虎,次本太,三本麒。萬滿次子重通先歿葬失考, (為榨關始祖,約生於西元1487年前後)。(註:榨關包括榨老屋、榨細屋、郎中屋、璧選屋)妣溫氏生歿葬失考 。 生子一,本海。萬滿三子重文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490年前後)。葬王婆山蓮花墩,壬山丙向。為喬關始祖,(注;喬關;即橋劉塘、張得祥兩個屋場)。妣李氏先歿失考 , 葬與夫同排同向。生子一,本漢。萬滿四子重武先歿葬失考, 遷毛田, 後嗣失考。萬滿五子重海先歿葬失考 ,娶嗣失考 。遷四川重慶府承軍。萬澤長子重世字慶孫、號月湖。(為月湖關始祖)由青雲出仕,在山東臨清州任知州。公從羅仙橋徙居曹家嶺,繼而又徙羅家對門,以號名居,建居月湖。公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480年前後,建居約在西元1520年前後)。葬大墳山鳳形,壬山丙向,羅圍記。妣許氏生歿失考。葬清水沖虎形山,未山醜向。生子四:長本道、次本通、三本遠、四本達。萬澤次子重臣字君用。(為君用關始祖)。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480年前後)。葬烏蛇嘴,午子兼丙壬向,有碑為記。劉氏宗祠譜妣蔣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本富。老178世 新3世 「本」字派重清長子本虎生歿葬娶嗣失考(約生於西元1548年)。建居鄧家山。重清次子本太生歿失考 (約生於西元1500年前後,為坡關始祖)。建居楊家邊老屋。(為楊家邊始祖,建居時間約在西元1530年前後)。葬著大園上首。妣謝氏生歿失考。葬慕塘沖。無出。繼妣秦氏生歿葬失考。生子四:長一官、次一著、三一滿、四一清。重清三子本麒生歿失考,(為墓關始祖,約生於西元1505年)葬談秀坡鳳形山,酉山卯向。傍路上有碑為記。妣晏氏生歿失考,葬家婆山園,卯山酉向。生子三:長:一鄰、次:一用、三:一鬱。重通之子本海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07年前後)。妣潘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一興、次:一貴。重文之子本漢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20年前後)。葬王婆山蓮花墩,壬山丙向。妣隨氏生歿葬失考,葬與夫同排同向。生子一,一富。劉氏族譜重世長子本道字宗餘,生明曆萬元年癸酉歲(西元1573年)九月初十未時。(註:這個記載是不準確的「本道」之曾孫德通生於萬曆29年,即西元1601年.「萬曆元年」應是本道之孫希遷的生年)歿失考,葬易家沖山,亥山巳向。妣陳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一青。重世次子本通字宗盛,號湯夫,由月湖建居清水沖,亦以號名居(為湯夫關始祖,建居時間約在1550年前後)生歿失考(約生於1515的前後)。葬葫蘆山雁嘴,卯山酉向。妣楊氏生歿葬失考。葬葫蘆山雁嘴,卯山酉向。生子三:長:一松、次:一春、三:一榆。重世三子本遠字惟明。生歿葬失考。葬葫蘆山雁嘴,卯山酉向。重世四子本達字惟聰。生歿葬失考。重臣之子本富字良玉,(約生於西元1500年)。生歿失考 夫婦合葬團山有碑為記。妣鄒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一安。老179世 新4世 「一」字派本太長子一官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18年前後)。建居毛田 (約西元1550年前後建居,址應在毛田嶺)。葬齋公墳山,兄弟同牌,乾巽兼亥巳向。妣氏生歿妣氏失考。葬張公嘴,戊辰兼乾巽向。生子一:希堯。劉氏族譜本太次子一著字型大小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20年)。葬齋公墳山,兄弟同碑,乾巽兼亥巳向。公業儒。贊雲:孝友篤家庭,功名阨日試,繼起有傳人,象賢推哲嗣。裔孫海峰敬撰。妣虞氏生歿失考。葬著大園,申山寅向。生子一:希舜。本太三子一滿生歿失考 (約生於西元1522年前後)。葬齋公山,庚山甲向。妣羅氏生歿失考。葬常山林。生子三,長子:希耀、次子:希輝、三子:希晃。本太四子一清生歿葬失考 (約生於西元1525年前後)。妣袁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希河、次:希泉。本麒長子一鄰生歿葬失考 (約生於西元1530年)。妣談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希意。本麒次子一用生歿葬失考 (約生於西元1533年。)妣陳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希楝、次:希棟。本麒三子一鬱生歿葬失考。無出。本海長子一興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26年)。劉氏族譜妣吳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希喬。本海次子一貴生歿失考。葬湯公坡屋場下首。妣潘氏生歿失考 ,葬同夫同向。無嗣。本漢之子一富字如海。生歿葬失考 (約生於西元1547年前後)。妣羅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希涉,次:希濟。本道之子一青字柳春,生歿失考 (約生於西元1540年前後)。葬大墳山鳳形,壬山丙向。妣胡氏生歿失考,葬同夫處。生子五,長:希遷、次:希珊、三:希荷、四:希春、五:希儀本通長子一松位元組堅。生歿葬失考 (約生於西元1535年)。妣梁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希清、次:希林。本通次子一椿生歿葬娶嗣失考。本通三子一榆生歿葬娶嗣失考。本富之子一安字與東。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20年)葬燕子形,壬丙兼子午向。妣方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希爵。劉氏族譜老180世 新5世 「希」字派一官之子希堯生歿失考。葬張公嘴,戊辰兼乾巽向。妣孔氏生歿失考,葬同夫處,戊山辰向。生子一,德宇。一著之子希舜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38年)。妣王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德宙。一滿長子希耀字雙全,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42年)。葬慕塘沖,壬山丙向。妣屈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一:德清。繼妣馮氏生歿葬失考。無嗣。一滿次子希輝字余全。生歿娶嗣失考。葬文家山坤山艮向。一滿三子希晃字一全。生歿娶嗣失考。一清長子希河生歿葬娶嗣失考。一清次子希泉生歿葬娶嗣失考。一鄰之子希意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52年)劉氏族譜妣孔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德遷。一用長子希楝字筒儒,號大防。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61年)。葬文家山,申山寅向。妣陳氏生歿葬失考。無嗣。繼妣晏氏生歿葬失考。無嗣。三妣易氏生歿失考,葬常山林,卯酉兼辛乙向。生子一,德宙。一用次子希棟字五嶽,號大山。任江西荊華府知府。生歿失考 (約生於西元1565年)葬高塘山虎形,巽山乾向妣晏氏生歿失考,葬王家嶺,甲山庚向。嫡庶妣氏共七人,其餘六人生歿葬嗣無考。生子一,德欲,(失考)一興之子希喬字少安。建居榨老屋,(約建於西元1570年)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44年)(為榨老屋始祖)。葬烏龜墩,癸丁兼醜未向妣李氏生歿失考,葬常山林,乙辛兼卯酉向。生子三,長:德迎,次:德逸,三:德遜。一富長子希涉字全和,建居喬林塘。(為喬林塘始祖,約建於西元1600年)。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75年)。葬常山林內坡,乙山辛向。妣謝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二,長:德曙,次:德梁。一富次子希濟字全義,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77年前後)葬當株塘。妣晏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一;德銓。劉氏族譜一青長子希遷字團山,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70年)葬墩上園,癸山丁向。妣胥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四,長:德雄,次:德胤,三:德登,四:德通。一青次子希珊字連塘,生歿失考。葬曹家嶺羞形山,醜山未向。妣梁氏生歿失考,葬同夫處同向。生子三,長:德富,次:德壽,三:德康。一青三子希荷字連池,生歿娶嗣失考。葬墩上園,巽山乾向。一青四子希春字雙池,生歿娶嗣失考。葬墩上園,戊山辰向。一青五子希儀字雨池,生歿娶嗣失考。葬墩上園,壬山丙向。一松長子希清字聖兆,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53年前後)葬本屋後山上排,癸山丁向。妣羅氏生歿失考。葬本屋後山上排,癸山丁向。生子二,長:德俊,次;德恩。一松次子希林字秉志,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55年前後)葬墳園山,乾山巽向。妣氏妣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一,德遷。一椿之子希明字哲臣。生歿失考。葬墳園山,乾山巽向。妣許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一,德官。劉氏族譜一榆長子希顯字光前。生歿失考。葬墳園山,乾山巽向。妣張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一,德高。次子希泰字得乾。生歿失考。葬本屋後山上排,癸丁兼醜未向。一安之子希爵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40年前後)妣張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德相。老181世 新6世 「德」字派希堯之子德宇字全鳳,生歿失考。葬張公嘴,乾山巽向。妣唐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興軒,次:興昂。希舜之子德宙字南川,廷佐門始祖,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56年前後)葬著大園,申山寅向。妣許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二,長:興迎,次:興道。希耀之子德清字一化,號財德,諱雙茂,生歿失考。葬慕塘沖,壬山丙向。(約生於西元1556年前後)妣張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一:興有。劉氏族譜希意之子德遷字少冬,建居平頭林,(為平頭林始祖)。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75年,約建居於1615年)妣文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一:興堯。希楝之子德宙字裕凡,建居銅盆沖(約建於西元1615年前後為銅盆沖始祖)。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89年前後)。葬談秀坡鳳形山,酉山卯向。妣許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五,長:興榮,次:興華,三:興富,四:興貴,五:興財。希棟之子德欲字遵矩,生歿葬失考。妣晏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興安,次:興定希喬長子德迎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62年前後)葬常山林。乙山辛向。妣隨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一:興朗。希喬次子德逸移居松山嘴,建宅舜成山界下。生歿葬娶嗣失考。希喬三子德遜生歿失考。葬常山林內坡,乙山辛向。妣趙氏生歿失考。葬常家山,癸山丁向。生子一,興科。希涉長子德曙字明初,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600年前後)葬王婆山,壬山丙向。劉氏族譜妣隨氏生歿失考。葬常山林內坡,乙山辛向。生子二,長:興坤,次:興文希涉次子德梁字斌宇,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602年前後)葬王婆山蓮花墩,壬山丙向。妣毛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二,長:興誠,次:興訪。希濟之子德銓字建安,遷居銅盤湖。生歿葬失考。妣虞氏生歿葬嗣失考。希遷長子德雄字少艾,生歿失考。葬大形山鳳形,壬山丙向。妣湯氏生歿失考。葬大墳山鳳形,子山午向。生子一,興高。希遷次子德胤字少奇,生歿失考。葬曹家嶺羞形,醜山未向。妣吳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二。長:興通,次:興堯。希遷三子德登字少山,生歿娶嗣失考。葬易家沖鳳形嘴,巳山亥向。希遷四子德通字少年,生萬曆29年辛醜(西元1601年)二月初四未時,歿失考,葬易家沖鳳形嘴,巳山亥向,娶嗣失考。希珊長子德福字少東,生歿失考。葬墩上園後,巳山亥向。妣何氏生歿失考。葬大園坡O形,未山醜向。生子一,興龍。劉氏族譜繼妣蔣氏生歿失考,葬蓮花墩,巽山乾向。生子四,長:興虎,次:興邦,三:興仕,四:興盛希珊次子德壽字少南,生歿葬失考。妣吳氏生歿葬失考,無嗣。繼妣許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二,長:興祐,次:興祚。希珊三子德康字少原,知雲南治院事(約生於西元1600年)生歿失考,葬蓮花墩,巽山乾向。妣羅氏生歿失考,葬同夫處。生子三,長:興禎,次:興祥,三:興裕。希清長子德俊字高升,生歿失考。葬鄧家嶺,癸山丁向。妣某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一:興啟。希清次子德恩字貴軒,生歿失考。葬鄧家嘴,亥山巳向。妣楊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一:興邦。希林之子德遷字楚軒,生歿失考,(約生於西元1575年)。葬葫蘆山雁嘴,卯山酉向。妣羅氏生歿失考,葬同夫同向。生子三,長:興勝,次:興富,三:興言希明之子德官字楚安。生歿失考。葬鄧家嘴田間塝山第二坵,亥山巳向。劉氏族譜妣晏氏生歿失考。葬同夫。生子一,興伯。希顯之子德高字仰之。生歿失考。葬葫蘆山東邊,辰山戌向。妣氏生歿未祥。葬同夫同向。生子二,興才、萬。希爵之子德相生歿葬失考,(約生於西元1560年)。妣曾氏生歿葬失考。生子三,長:興恩,次:興惠,三:興慈。彭城堂 劉氏族譜 第一篇 源流總譜 止劉氏族譜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