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雍正是否篡位?死後又緣何不入清東陵
前言: 1722年12月20日,康熙皇帝去世。七天後,皇四子胤禛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雍正。不久,有關雍正篡位的傳說就開始流傳,並引發後來史學界「篡位說」與「合法繼位說」兩派的激烈爭論。「篡位說」的其中一個有力論據是:雍正沒有遵循「子隨父葬」,是因篡位心中有鬼,死後無顏見地下的老爹康熙。這個說法對於封建迷信者來說,似乎合情合理。但歷史的真相是:雍正並沒有篡位,不隨父葬另有隱情。
關於雍正篡位的傳說,有五種之多。
一是「雍正改詔說」。這種說法流傳最廣。話說康熙本來是把皇位傳給十四子允禵的,可雍正卻暗中把詔書中的「十」字改成「於」字,這樣詔書就成了「傳位於四子」。
二是「雍正投毒說」。康熙病重時,雍正進了一碗參湯,康熙喝了就歸天了
三是「隆科多改詔說」。步軍統領隆科多假傳聖旨立了四皇子胤禛,即後來的雍正皇帝。
四是「隆科多改詔說」的另一版本康熙剛咽氣,隆科多趕緊從「正大光明」匾後取出密藏在那裡的詔書,
五是「年羹堯改詔說」。傳說他與雍正的母親私通,生下雍正。年羹堯設法改了詔書。
雍正是否篡位這個問題,不但民間傳得神乎其神,清史學者和檔案學者也一直在研究爭論。隨著研究的深入,專家們否定了上述民間傳說的真實性。
首先,「傳位十四子」被改成「傳位於四子」不可能。其一,康熙詔書中漢文的「於」字是繁體字「於」,同時還有滿文,想改詔書並非將「十」改成「於」那麼簡單。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有康熙的遺詔,上面寫的是:「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從遺詔看,所謂改成「傳位於四皇子」之說是完全不存在。其二,清朝的文書中,在提到太子、皇子時,均寫作「皇太子」、「皇某某子」,從未寫成「太子」「某某子」。康熙一生注重文墨,在立儲這一頭等大事上,竟漏寫「皇」字,將「於」寫成別字「於」,豈不是天大笑話。
雍正進參湯下毒說也站不住腳。康熙對醫道頗有研究,認為人蔘「害人而人不知」,多次表示反對喝參湯。所以雍正要做手腳也不會用進參湯這一招。再說,皇帝進膳歷來防範極嚴,有一套嚴格的程序,不會讓人輕易下毒。康熙晚年身體一直不好,「手顫頭搖,鬚髮皆白」,死前御醫有其病亡的詳細記載。說雍正弒君,無證據可言。
隆科多偷改詔書同樣不符合歷史,因為將傳位諭旨放在「正大光明」匾後的制度,是從雍正才開始的。雍正是年羹堯私生子之說更是無稽之談,雍正比年羹堯還大!
民間傳說雖然站不住腳,但學者們通過研究,還是得出兩種結論,一種認為雍正是篡位,另一種則認為雍正是正常繼位。
篡位派的說法,20世紀30年代,史學家孟森在《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中認為,康熙本擬傳位十四子允禵,雍正偽造遺詔奪得皇位。這是雍正繼位問題由民間傳說成為學術課題的重要標誌。隨後多位學者發文支持並發展了孟森的說法。
篡位派學者認為,在康熙病危昏迷時,雍正在步軍統領隆科多的幫助下偽造遺詔,變相軟禁其他皇子,並且編造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聽到康熙口傳遺詔的重要情節,乘機篡位。
另有一種說法稱,康熙因為非常喜歡雍正的兒子弘曆(即乾隆),所以將皇位傳給雍正,以便弘曆能接班。有學者認為此說過於牽強,從檔案記載看,康熙對皇孫們都非常喜愛,而且對廢太子允礽的兒子和允禵的兒子的喜愛更突出一些。
篡位派的學者們還推論:正因為雍正心裡有鬼,才沒有遵循「子隨父葬」的習俗,葬在康熙陵所在的清東陵,而是另選了清西陵。當然這一推論是錯誤的,後文將詳細分析。
合法繼位論者的說法
與篡位論者不同,合法繼位派學者認為,康熙確實在臨終前召見了七位年齡在三十歲以上的皇子和隆科多等人,並且下達了傳位給皇四子的遺命。這之前已經有跡象表明康熙有意傳位於雍正。
從記錄皇帝日常生活的《起居注》等檔案中可以看到,康熙曾對大臣們說,要找一個「堅固可托之人」,可見康熙對誰繼位早已心中有數。而眾皇子中,雍正性格堅毅,治理國家的能力有目共睹,應是重要人選。
康熙病危時派雍正代他祭天,而祭天一般都是由皇帝親自祭祀,這就有了特殊意味。康熙在召見幾個皇子時,下旨讓正在天壇祭天的雍正趕回康熙寢宮,顯然是要把皇位交給他。再說,雍正對外宣稱康熙召見皇子們的事時,這些皇子都在世,如果此事造假,總會露出蛛絲馬跡,可至今沒有發現這方面的檔案材料。
雍正沾了兒子的光,這話也有些來歷。
康熙第一次見到雍正的第四個兒子弘曆時,見年僅十二歲的弘曆天資聰穎、品貌端正,頓生好感,當時即令弘曆搬到皇宮中,並親自指導他讀書。康熙到圍場打獵或批閱奏章,都要弘曆在一旁侍奉,儼然當作未來的繼承人來培養。清東陵乾隆陵前的《裕陵神功聖德碑》可以為此說作個旁證。此碑記述了乾隆一生的豐功偉績,也明確表述了康熙默定乾隆為繼其皇位的第三代皇帝。這是最早明確表述康熙默定乾隆繼帝位的官方說法,也間接說明雍正是正常繼位。
至於雍正沒有「子隨父葬」,是因篡位死後無顏見康熙的說法,純屬臆想。清宮檔案已證明,雍正沒有隨康熙葬於清東陵,而是另覓清西陵,完全是因為風水問題,後面再論述。而且,如果雍正不敢見地下的老爹,那他應該也不敢進太廟,因為太廟供奉著清朝歷代皇帝,在那裡雍正不還是能見到康熙和他的祖先嗎?
近代以來,一批研究雍正的專著問世,有力支持了雍正合法繼位說。
關於雍正篡改康熙密詔,將「傳位十四子」為「傳位於四子」這一傳法最早出自《大義覺迷錄》。該書的完整說法是:「聖祖皇帝(康熙)原傳十四阿哥胤禎(即允禵)於天下,皇上(雍正)將『十』字改為『於』字。聖祖在暢春園病重,皇上就進一碗人蔘湯,不知何故,聖祖皇帝就駕崩了,皇上就登了位,隨將允禵調回囚禁。太后要見允禵,皇上大怒,太后於鐵柱上撞死。」
《大義覺迷錄》是由雍正親自主持編寫的,書中卻出現嚴重對他不利的內容,難道說雍正瘋了嗎?當然不是。事實上,上面這段話在書中是作為偽證陳述的。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夜,做了十三年皇帝的雍正駕崩於圓明園。由於史書沒有記載雍正的死因,結果又引出了「雍正暴死之謎」,紛紛擾擾數百年。
雍正不葬清東陵並非心中有鬼
前文提到雍正沒有「子隨父葬」,隨前輩祖先埋在清東陵,而是另選清西陵,以致被誣為是心中有鬼。現在就來詳細說說這件事。
清朝定都北京後,順治皇帝把「萬年吉地」定在北京以東的河北省遵化縣昌瑞山麓,史稱「清東陵」。
清東陵是清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體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築,共建有皇陵五座——順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豐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東(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後陵四座、妃園五座、公主陵一座,計埋葬十四個皇后和一百三十六個妃嬪。
看了上面這個名單,你可能會奇怪,按照清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規矩,雍正皇帝應該在康熙景陵旁邊選址建陵,以求子隨父葬,然而雍正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在遠離父親陵墓的易縣另起陵墓。其中有什麼隱情嗎?
雍正登基後,起初打算在清東陵為自己建陵墓,並且已經確定自己的陵墓在孝陵、景陵附近的九鳳朝陽山。後來,經堪輿之人再三相度,又覺得九鳳朝陽山「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砂石,實不可用」。因此雍正廢掉了這處陵址另尋佳處,但一直沒有找到佳穴。後來,不知出於什麼考慮,雍正將目光轉向京師西南一帶,終於在易州境內(河北省易縣)永寧山下發現了一塊風水寶地。尋找陵墓的人稱讚此處「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合會之所;龍穴砂水無美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山脈水法條理詳明,誠為上善之福壤。適符盛治之昌期,此天心之譽佑,默然非人力之相度偶遇也!」
雍正對此處甚是滿意,於是決定在這裡另建清西陵,但又感覺違背了子隨父葬的制度,他不便馬上表態,只說那地方雖美,但距父親的景陵和祖父的孝陵「相去數百里,朕心不忍」,私下則暗示群僚們為自己尋找依據和借口。臣僚們果然不負眾望,很快就引經據典,找出了一大堆依據來。這樣一番鋪墊後,修建清西陵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清西陵佔地有方圓兩百華里、面積八百平方公里,其中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九位皇后,五十七位妃嬪,兩位王爺,六位阿哥,共計七十八人。
看了清東陵、清西陵的隨葬名單,不禁又會產生疑問,西陵既然如此好,為何乾隆以及後面幾位皇帝都不隨父葬,而是東一個西一個的錯開呢?
原來,登基不久的乾隆本來也打算跟隨其父葬在西陵,但是當吉地選好後,他卻突然改變主意,又派臣僚到東陵選擇,最後相得勝水峪。
乾隆這麼做,主要是考慮到,若從自己開始,以後的皇帝都葬於西陵,那麼東陵勢必會因為香火漸衰而荒廢。為兼顧東西兩陵的盛衰,他做出了這樣的抉擇。關於這一點,乾隆在六十一年(1796年)傳位於其子嘉慶的諭旨中說的很明了。在這道詔諭中,乾隆除說明了他將壽宮選在東陵的原委外,還做了「兆葬之制」的硬性規定,即若父在東陵,則子在西陵;父在西陵,則子在東陵。也就是說雍正在西陵,乾隆應在東陵,而乾隆在東陵,他的兒子嘉慶則在西陵。以此類推,不可違旨。為了防止哪位不肖子孫像他父親那樣獨出心裁,東、西二陵都不選,另立門戶,再選出個南陵或北陵,乾隆又特別規定,以後的子孫選陵非東即西,不能再隨便另選,這樣就斷了後世不肖子孫別出心裁的念頭。
至此,清王朝喪葬規制的長河,在雍正朝拐彎之後,又在乾隆這裡改道分岔,一分為二,一條支脈流向東陵,另一條流向西陵,從而形成了中國歷代王朝喪葬史上的獨特規制和景觀。只不過,乾隆本人以及隨他入葬東陵的後世子孫都沒有想到,一百年後,他們這些東陵的「主人們」共同迎來了陵寢被盜,屍骨被拋的厄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