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民間、西醫三家稱謂不同,「牛皮癬」病名含義有別
中醫典籍、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卷三十五:「攝領瘡,如癬之類。生於頸上癢痛,衣領拂之即劇雲。是衣領揩所作,故名」;明代《外科正宗》:「牛皮癬,如牛項之皮,頑硬且堅,抓之如朽木。」兩種醫籍中所稱的「攝領瘡」、「牛皮癬」,就是西醫常說的神經性皮炎。它屬於神經功能障礙性皮膚病,由於精神因素、氣候環境因素、外物刺激、進食辛辣海鮮等發物、消化不良及內分泌等原因引起。
民間所稱的「牛皮癬」,實際上指的是西醫的銀屑病。
中醫所說的「白疕」、「乾癬」指的是現代醫學所說的銀屑病。《外科大成》首先提出白疕病名。《醫宗金鑒·外科卷下·發無定處》方歌道:「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癢多不快,固由風邪客皮膚,亦由血燥難榮外」,並進一步解釋說,「此證俗名蛇風。生於皮膚,形如疹疥,色白而癢,搔起白皮。由風邪客於皮膚,血燥不能榮養所致。初服防風通聖散,次服搜風順氣丸,以豬脂、苦杏仁等分共搗,絹包擦之俱效。」銀屑病是一種有特徵鱗屑性紅斑的複發性、慢性皮膚病。人群中較常見。其病因和發病機理至今仍不完全清楚。在臨床上有四種類型:尋常型、膿皰型、關節病型和紅皮病型。
現代西醫學中沒有牛皮癬病名。在1952年以前,西醫把銀屑病稱為牛皮癬,52年在上海的專業學術會議上專家一直同意更名為「銀屑病」。直到現在人們經常說的「牛皮癬」指的還是「銀屑病」。 確切地說,銀屑病不是癬。一般的癬病都是由真菌感染引起,有傳染性。外塗抗真菌類藥物均有效果。銀屑病並不是真菌引起,使用抗真菌葯無效。臨床上見到有的患者塗抹抗真菌葯皮疹有所好轉,原因是抗真菌藥物中含有凡士林等基質具有潤皮作用,有的抗真菌葯中還含有激素成份,塗後自然感到滋潤輕鬆。
作為醫者,臨床要根據癥狀分清疾病,要使用科學的疾病分類標準,不可將三者混為一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治療上的麻煩。
推薦閱讀:
※「牛皮癬」 發病關鍵環節被發現,有望研製出新的高效葯
※牛皮癬中醫治療也要謹慎!!
※尋常型牛皮癬
※牛皮癬銀屑病治療康復網